CN110529615A -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9615A
CN110529615A CN201810510011.2A CN201810510011A CN110529615A CN 110529615 A CN110529615 A CN 110529615A CN 201810510011 A CN201810510011 A CN 201810510011A CN 110529615 A CN110529615 A CN 11052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ling ring
water route
changer lever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00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志坚
林方棋
胡力宏
但堂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olex High Tech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00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9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9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6Attachment of seal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结构,水路切换操作件带动传动提拉杆和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上下移动,内壳体固定设置于外壳体内,水路切换杆同轴设置于内壳体内;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一进水口,水路切换杆内部具有连通至进水口的第一流道,水路切换杆与内壳体之间具有连通至进水口的第二流道;水路切换杆的外壁同轴设置有上下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上下移动时始终与内壳体的内壁贴合密封;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下移动时伸出内壳体外,并将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上移动时收回内壳体内,并将第二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始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路切换结构多采用船式开关带动切换轴移动的结构,切换轴上要设置三个以上的密封圈,结构复杂且价格比较贵,并且多个的密封圈很难进行水压平衡的设计,这样用户在按压船式开关的时候就需要克服很大的水压,切换手感很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零件少、结构简单并且切换手感好。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水路切换操作件、传动提拉杆、水路切换杆、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水路切换操作件带动传动提拉杆和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上下移动,所述内壳体固定设置于外壳体内,所述水路切换杆同轴设置于内壳体内;
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一进水口,所述水路切换杆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的第一流道,所述水路切换杆与内壳体之间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的第二流道;
所述水路切换杆的外壁同轴设置有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上下移动时始终与内壳体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下移动时伸出内壳体外,并将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二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上移动时收回内壳体内,并将第二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
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打开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始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沿着水路切换杆的轴向设置,并且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的下端为第一开口,水路切换杆的侧壁上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时,水流由进水口通过第一开口流入第一流道中,并从第二开口流出;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密封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开口,当所述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时,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与第三开口重合或部分重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沿着水路切换杆的轴向设置,并且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内壳体的侧壁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具有与第一流道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一出水端,与第二流道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二出水端,以及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顶喷花洒,第二出水端连通手持花洒。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提拉杆的一端与水路切换操作件连动设置;所述内壳体的上端端部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传动提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让位开口伸入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连动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让位开口与传动提拉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分压杆;所述分压杆的一端与传动提拉杆连动设置,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并通过第四密封圈与第一流道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第四密封圈的大小相同,当第一流道打开时,所述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路切换操作件为船型开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由于第二流道打开时,第二密封圈是伸出内壳体外的,因此水流从进水口流入第二流道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受到水流的水压方向就是相反的,又因为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大小相同,那么这两个密封圈受到的水压的大小也是相同的,那么两个密封圈在第二流道打开时就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那么在水路切换操作件带动传动提拉杆和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上下移动时,就无需克服水压,切换手感很轻。并且,这种结构使得传动提拉杆、水路切换杆、内壳体和外壳体可以实现塑料件,成本低、零件少,结构也简单。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在第一流道打开时,第一流道内的水对第二密封圈提供一个沿着轴向向上的压力,而第一流道内的水最终要从第一流道流至内壳体中再流出,这样流至内壳体中的水就会对第一密封圈提供一个沿着轴向向下的压力。这样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在第一流道打开时也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从第一流道切换到第二流道,还是第二流道切换到第一流道,都无需克服水压,切换手感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一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中第一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中第二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中第一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中第二流道打开时的水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4,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水路切换操作件1、传动提拉杆2、水路切换杆3、内壳体4和外壳体5;
所述水路切换操作件1带动传动提拉杆2和水路切换杆3沿着轴向上下移动,所述内壳体4固定设置于外壳体5内,所述水路切换杆3同轴设置于内壳体4内;
所述内壳体4与外壳体5之间形成一进水口41,所述水路切换杆3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41的第一流道31,所述水路切换杆3与内壳体4之间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41的第二流道42;
所述水路切换杆3的外壁同轴设置有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32在水路切换杆3上下移动时始终与内壳体4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33在水路切换杆3向下移动时伸出内壳体4外,并将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二流道42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所述第二密封圈33在水路切换杆3向上移动时收回内壳体4内,并将第二流道42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
由于第二流道42打开时,第二密封圈33是伸出内壳体4外的,也就是说第二密封圈33是位于进水口41外的,那么水流从进水口41流入第二流道42时,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受到水流的水压方向就是相反的,又因为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的大小相同,那么这两个密封圈受到的水压的大小也是相同的,那么两个密封圈在第二流道42打开时就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那么在水路切换操作件1带动传动提拉杆2和水路切换杆3沿着轴向上下移动时,就无需克服水压,切换手感很轻。并且,这种结构使得传动提拉杆2、水路切换杆3、内壳体4和外壳体5可以实现塑料件,成本低、零件少,结构也简单。
而在第一流道31打开时,第一流道31内的水对第二密封圈33提供一个沿着轴向向上的压力,而第一流道31内的水最终要从第一流道流至内壳体4中再流出,这样流至内壳体4中的水就会对第一密封圈提供一个沿着轴向向下的压力。这样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在第一流道31打开时也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从第一流道31切换到第二流道42,还是第二流道42切换到第一流道31,都无需克服水压,切换手感保持一致。
具体来说,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31沿着水路切换杆3的轴向设置,并且水路切换杆3沿着轴向的下端为第一开口34,水路切换杆3的侧壁上端为第二开口35;所述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时,水流由进水口41通过第一开口34流入第一流道31中,并从第二开口35流出;所述第二开口35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2所在的位置,这样当水流从第二开口35流出时,就会对第一密封圈32产生沿着轴向向下的压力。
水流从第二开口35流至内壳体4后,还要继续从内壳体4中流出,因此,所述内壳体4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开口43,当所述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时,所述第二开口35的位置与第三开口43重合或部分重合。
所述第二流道42沿着水路切换杆3的轴向设置,并且位于第一密封圈32和第二密封圈33之间;为了将第二流道42中的水从内壳体4中引出,所述内壳体4的侧壁在第一密封圈32和第二密封圈3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44。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5具有与第三开口43连通的第一出水端51,与第四开口44连通的第二出水端52,以及与所述进水口41连通的进水端53。其中,所述第一出水端51连通顶喷花洒,第二出水端52连通手持花洒。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用来连接其它的出水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让用户自行选择连接出水装置的种类,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不再赘述。
本实施中,水路切换操作件1优选为船型开关,其具体的传动结构描述如下:所述传动提拉杆2的一端与船型开关的底部一端连动设置;所述内壳体4的上端端部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传动提拉杆2的另一端通过让位开口伸入内壳体4中,并与所述水路切换杆3沿着轴向连动设置。所述让位开口与传动提拉杆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6。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有一内壳体压盖6,内壳体压盖6与内壳体4的上端面通过卡扣链接,内壳体压盖6与外壳体5用螺钉固定连接。并且内壳体压盖6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船型开关的安装座61,以及与所述让位开口对应的通孔62。这样既实现了船型开关的安装,也实现了传动提拉杆2从内壳体4外伸入内壳体4内。
本实施例中还有一外壳体压盖7,外壳体压盖7与外壳体4用螺钉固定连接。外壳体4上设置一镶件供上出水接头8螺牙连接,镶件可让上出水接头8处的抗拉抗扭过测试要求,外壳体4内设置一凹槽内腔,可供一螺母放置,此螺母可与固定座用螺钉固定连接,作用也是过抗拉抗扭测试。
外壳体压盖7与外壳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用异形密封垫密封,外壳体4与G1/2接头通过螺牙连接,密封垫密封,此方式也是过抗拉抗扭测试。
实施例2
参考图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一分压杆9;所述分压杆9的一端与传动提拉杆2连动设置,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31内,并通过第四密封圈91与第一流道31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36与第四密封圈91的大小相同,因此,当第一流道31打开时,所述第三密封圈36和第四密封圈91也处于压力平衡状态。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考图9-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内壳体4进一步分成上壳体45、中壳体46和下壳体47,其中中壳体46沿着轴线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开口端,上壳体45和下壳体47的一部分分别从所述开口端插入中壳体46内。
所述中壳体46与外壳体5之间形成一进水口41,所述水路切换杆3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41的第一流道31,所述水路切换杆3与内壳体4之间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41的第二流道42;所述水路切换杆3的外壁同轴设置有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32在水路切换杆3上下移动时始终与下壳体47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33在水路切换杆3向下移动时伸出上壳体45外,并将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二流道42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所述第二密封圈33在水路切换杆3向上移动时收回上壳体45内,并将第二流道42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一流道31和进水口41的连通处打开。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路切换操作件、传动提拉杆、水路切换杆、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水路切换操作件带动传动提拉杆和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上下移动,所述内壳体固定设置于外壳体内,所述水路切换杆同轴设置于内壳体内;
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一进水口,所述水路切换杆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的第一流道,所述水路切换杆与内壳体之间具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口的第二流道;
所述水路切换杆的外壁同轴设置有上下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上下移动时始终与内壳体的内壁贴合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下移动时伸出内壳体外,并将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二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水路切换杆向上移动时收回内壳体内,并将第二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密封,同时将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
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打开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始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沿着水路切换杆的轴向设置,并且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的下端为第一开口,水路切换杆的侧壁上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时,水流由进水口通过第一开口流入第一流道中,并从第二开口流出;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开口,当所述第一流道和进水口的连通处打开时,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与第三开口重合或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沿着水路切换杆的轴向设置,并且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内壳体的侧壁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与第一流道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一出水端,与第二流道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二出水端,以及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顶喷花洒,第二出水端连通手持花洒。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提拉杆的一端与水路切换操作件连动设置;所述内壳体的上端端部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传动提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让位开口伸入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水路切换杆沿着轴向连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开口与传动提拉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分压杆;所述分压杆的一端与传动提拉杆连动设置,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并通过第四密封圈与第一流道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第四密封圈的大小相同,当第一流道打开时,所述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处于压力平衡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6或8-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操作件为船型开关。
CN201810510011.2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Pending CN110529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0011.2A CN110529615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0011.2A CN110529615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9615A true CN110529615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5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0011.2A Pending CN110529615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96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9488A (en) * 1977-10-29 1979-01-31 Vimercati E Fluid control valve
US4417602A (en) * 1981-11-06 1983-11-29 Stanadyne, Inc. Zero internal pressure cartridge
JPH1151220A (ja) * 1997-08-05 1999-02-2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双方向電磁弁
US20130207012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Mac Valves, Inc. Pressure balanced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CN208997366U (zh) * 2018-05-24 2019-06-18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路切换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9488A (en) * 1977-10-29 1979-01-31 Vimercati E Fluid control valve
US4417602A (en) * 1981-11-06 1983-11-29 Stanadyne, Inc. Zero internal pressure cartridge
JPH1151220A (ja) * 1997-08-05 1999-02-2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双方向電磁弁
US20130207012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Mac Valves, Inc. Pressure balanced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CN208997366U (zh) * 2018-05-24 2019-06-18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路切换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有华;伍娜;: "双向平衡型机械密封", 化工设备与管道, no. 02, 15 April 2010 (2010-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734B (zh) 一种杠杆切换花洒及其出水控制方法
CN208997366U (zh) 水路切换结构
CN1882477A (zh) 用于饮用容器的阀
US20120266992A1 (en) Rocker switch waterway mechanism
CN103673479A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组件
CN110529615A (zh)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JP5450263B2 (ja) 注出容器
CN208281558U (zh) 多通道切换阀
CN201462000U (zh) 水阀
CN201412521Y (zh) 咖啡机蒸汽转换阀结构
CN202416506U (zh) 一种隐藏式双排水阀
CN206093086U (zh) 流体开关的恒流装置和流体开关
CN203561080U (zh) 用于热水器的进水通断控制阀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2004507U (zh) 一种浮球阀
CN203784440U (zh) 感温水流开关
CN201493193U (zh) 一种杠杆切换花洒
CN110630750A (zh) 一种自动排水阀
CN201345310Y (zh) 高压断路器气室传动密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高压断路器
CN218718986U (zh) 一种步进电机出水阀
CN211501826U (zh) 沉浮式自动补水球阀
CN201137195Y (zh) 蓄能气压式冲水器
CN205715823U (zh) 一种带互锁水路的切换组件
CN114087772B (zh) 加热罐装置
CN217355772U (zh) 一种内置式电磁排水阀的密封机构
CN217401725U (zh) 一种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