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9372A -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9372A
CN110519372A CN201910802011.4A CN201910802011A CN110519372A CN 110519372 A CN110519372 A CN 110519372A CN 201910802011 A CN201910802011 A CN 201910802011A CN 110519372 A CN110519372 A CN 110519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virtual
account
content information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20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020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9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9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通过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聚居关系或社会关系映射到虚拟社区的构建方案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关系,在现实社会规范的框架下,制约虚拟社区内成员发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有益的社区内容信息,从基因层面开始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并且,将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设置为开放,使其他社区内的成员具有访问本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使社区之间不再受围墙壁垒和空间阻隔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拉近现实社会当中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之间人们的信息差距,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们从相通相知到相亲的社会生活格局,增进互相理解,便利互相借鉴,促进社会融合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背景技术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社交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交的发展。
然而,现有的互联网社交主要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在跨现实社区的社交,尤其是跨地域的社区交流方面,由于存在空间上的阻隔和社区封闭的属性,使社区间的交流融合难以实现,进而导致社区之间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势差愈发明显,不利于社会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社交虚拟化严重,非法用户常借助虚拟的网络身份发布违背社会主流价值或违反社会规范的网络信息,发布信息的平台又无法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实现严格的集中审核和管控,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封闭的社区之间难以交流融合发展,以及非法用户常借助虚拟的网络身份发布违背社会主流价值或违反社会规范的网络信息,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成员账号登录后发送的操作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管理至少一个虚拟社区的社区信息和账号信息;其中,所述虚拟社区包括至少一个成员账号,所述成员账号对应现实中的社区成员,同一个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之间具有聚居关系和/或社会关系;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信息至少包括社区属性和社区内容信息,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开放属性和第一封闭属性,其中,在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时,其他虚拟社区的成员账号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
进一步,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包括以下之一:第二开放属性和第二封闭属性。
进一步,在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时,其他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内容属性为第二开放属性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
进一步,所述成员账号具有对所述成员账号归属的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进行质疑操作的第一权限。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质疑指令,其中,所述质疑指令为认为所述社区内容信息不符合预设规定而发出的相应指令;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质疑指令,对所述质疑指令所对应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进行修改。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质疑指令对应的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质疑阈值时,将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调整为第二封闭属性。
进一步,所述成员账号中至少包括一个管理员账号,所述管理员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权限:调整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调整所述虚拟社区中任意一个成员账号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删除所述质疑数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将发布所述质疑数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的社区成员从虚拟社区中移除。
进一步,所述成员账号具有调整所述成员账号自身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的第二权限。
进一步,所述成员账号具有通过预设邀请机制邀请其他账号加入当前所属的虚拟社区的第三权限。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社区创建指令,其中,所述社区创建指令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创建虚拟社区,并将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创建的虚拟社区的社区关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聚居关系或社会关系映射到虚拟社区的构建方案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关系,在现实社会规范的框架下,制约虚拟社区内成员发布真实有益的社区内容信息,从基因层面开始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并且,将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设置为开放,使其他社区内的成员具有访问本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使社区之间不再受围墙壁垒和空间阻隔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拉近现实社会当中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之间人们的信息差距,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们从相通相知到相亲的社会生活格局,增进互相理解,便利互相借鉴,促进社会融合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修改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社区内容信息被质疑的一种优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李白当前归属的社区相关信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苏东坡的加入社区申请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虚拟社区的相关信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搜索结果展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基于虚拟社区的信息交互,该运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互相耦合的通信模块10和处理模块20,通信模块10主要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成员账号登录后发送的操作指令,处理模块20主要用于根据操作指令,管理至少一个虚拟社区的社区信息和账号信息。应当了解的是,该运营系统主要安装于网络服务器中,通过互联网实现与用户终端的交互,其网络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图2中只示出了运营终端安装在一个网络服务器中的情况,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分别设置在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用户终端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其对应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智能手机等。
具体地,虚拟社区主要映射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聚居关系和/或社会关系,可由任意一个成员账号创建,除创建者成员账号外,一个虚拟社区中还可以包括多个普通的成员账号,成员账号对应现实中的社区成员,社区成员可在用户终端上登录对应的成员账号发出操作指令以实现相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同一个虚拟社区内的社区成员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聚居关系和/或社会关系,其中,聚居关系主要可包括聚集或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在某一地理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目标或有相同需求的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公司内的同事关系、公司之间的生产合作关系、在同一学校同一学院读书的同学关系等等。
现实社会中的聚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之间因为居住地点或活动地点的共性而产生的联系,同时社会成员也在共同居住的环境中形成了稳定的互相制约关系,共同遵守社会规范以维护公共的生活秩序。聚居关系和社会关系映射到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和对应发布的内容信息就可以借助用户线下的既有的稳定的制约关系,从而能够保障虚拟社区的开放交流有益而良性发展。具体来看,聚居关系和社会关系将社会成员约束于一个受限的地理范围,同一虚拟社区的成员在现实世界中活动的区域有着长时间活动叠加,易于互相了解,从而易于实现线上线下等价监督制约,因而聚居关系和社会关系能够奠定社区成员在网络空间相互制约的条件,规范成员行为以符合现实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制约虚拟社区内成员发布真实有益的社区内容信息,从基因层面开始提升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
进一步地,社区成员通过用户终端登录各自的成员账号,并通过发送操作指令,实现管理虚拟社区的相关操作。具体地,虚拟社区的管理主要包括账号信息管理和社区信息管理,账号信息主要包括各个成员账号的账号ID、账号名称、账号权限等与账号相关的信息,社区信息则主要为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各个成员账号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等与虚拟社区相关的信息。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主要用于表征该虚拟社区的开放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开放属性和第一封闭属性,在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时,其他虚拟社区的成员账号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即当前虚拟社区是开放的,允许不属于当前虚拟社区的其他成员账号访问当前虚拟社区内成员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进而通过开放多个虚拟社区,实现虚拟社区之间的交流互访,使社区之间不再受围墙壁垒和空间阻隔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拉近现实社会当中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之间人们的信息差距。
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通过管理开放互访的虚拟社区或多个虚拟社区之间组成的虚拟社区集群,结合虚拟社区成员与现实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虚拟社区呈现的社区内容信息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使访客能够容易地从虚拟环境的内容切换回到现实世界,从而由虚拟社区访问触发现实的影响。具体来看,没有了围墙壁垒和空间阻隔的跨地域虚拟社区开放互访,在社区之间存在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势差推动下,虚拟社区之间的开放交流,能够极大地拉近现实社会当中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之间人们的信息差距,增进互相理解,便利互相借鉴,促进社会融合发展。尤其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社区实践可以更大范围地发挥影响,为其他社区树立榜样。与此同时,虚拟社区中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都是来自普通人视角的原创素材,更容易与普通的访问者产生共鸣,达到进一步提升交流效果的目的。
社区内容信息是社区成员登录成员账号之后,在其归属的虚拟社区内发布的信息,其内容范围至少包括:社区通知、所见所闻、情感抒怀、文艺作品等,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社区内容信息具有内容属性,内容属性包括第二开放属性或第二封闭属性,在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为第二开放属性的情况下,该社区内容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被其他社区成员访问,在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为第二封闭属性的情况下,该社区内容信息的具体内容无法被本社区之外的人访问。从而该内容信息失去了向本社区以外扩散的条件。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默认为第二开放属性,发布该信息的成员账号具有修改内容属性的权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修改属性为第二封闭属性,如图3所示。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和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共同作用,最终决定了社区内容信息是否对外部访客可见。
若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则其他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仅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内容属性为第二开放属性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而内容属性为第二封闭属性的社区内容信息是无法被访问的,若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封闭属性,则无论该社区内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是第二开放属性还是第二封闭属性,其他社区的社区成员都无法访问该虚拟社区的社区内容信息。
在实际使用时,成员账号具有对其归属的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进行质疑操作的第一权限,社区成员在查看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时,若认为某一条社区内容信息不符合预设规定,则通过用户终端发送质疑指令,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规定可以是相关法律、社会主流价值或社会规范、或本虚拟社区事先约定的发布规范等,通信模块10在接收到质疑指令之后,将其发送到处理模块20进行处理,处理模块20则根据质疑指令,对质疑指令对应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进行相应修改,如增加质疑数量或扣除可信分数;当处理模块20检测到质疑指令对应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质疑阈值时,将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调整为第二封闭属性,使该条社区内容信息无法被本社区以外其他访问者查看,并且限制发布该社区内容信息的成员账号将其内容属性修改回第二开放属性的权限。本实施例通过对社区内容信息的质疑和内容属性的联动,借助公众的力量及时有效地阻止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内容进一步传播,将其社会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图4示出了一种社区内容信息被质疑的表现形式,发布质疑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成员账号的头像右上角存在一问号标识,并显示数量为3,即当前有3位社区成员对该条社区内容信息进行了质疑,每多一位质疑其内容的成员,质疑数量便会增加一,在质疑数量超过一定数值时,将其内容属性修改为第二封闭属性,该数值可以是一预设的固定数值如20,也可以根据当前虚拟社区的总成员数量确定,如总成员数量的30%,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本实施例不再进行限制。另外,已经表达质疑的成员还可取消质疑,对应将质疑数量减一即可。
在虚拟社区所包括的众多成员账号中,至少包括一个管理员账号,用于对虚拟社区和社区内所发布的内容进行统一管理,通常情况下,管理员账号为创建该虚拟社区的成员账号,在虚拟社区存在的时间内,管理员可以根据一定的更迭机制进行更换,如:轮替机制、禅让机制、自荐机制、公推机制和选举机制等等,管理员具有的权限至少包括以下一种:调整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调整虚拟社区中任意一个成员账号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删除质疑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将发布质疑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的社区成员从虚拟社区中移除等,还可包括自主更改或命名虚拟社区等基础操作。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赋予管理员裁量权,可以剔除不当发布内容、或者限制不当行为人权限而不能再实施发布内容等对他人具有实质影响的行为、直至剔除其社区成员资格,从而有效地把网络空间的治理机制落实到基础层面,实现网络安全和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虚拟社区,除创建者外,其他所有虚拟社区内的成员均是受到该社区既有成员邀请加入的,因此,成员账号还具有通过预设邀请机制邀请其他账号加入当前所属的虚拟社区的第三权限,预设邀请机制可以是通过发送邀请指令加入,或通过扫描社区识别标识加入。图5给出了用户李白当前归属的社区相关信息,下方社区识别标识处可以呈现芳华苑社区的二维码,用户苏东坡同为芳华苑小区的住户,但还未加入对应的虚拟社区,此时用户李白在线下展示图5所示的页面,使用户苏东坡通过用户终端的摄像头扫描芳华苑社区的二维码进行加入,加入社区申请界面如图6所示,除了用户苏东坡和芳华苑社区的信息以外,加入社区申请中还应有邀请苏东坡加入社区的邀请人李白的信息,还可以包括邀请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邀请机制保证了邀请双方间在现实生活中是互相认识并具有聚居关系和或社会关系的,同时为每一位新加入的成员明确锚定了一个现实联系人,杜绝了与社区无关的人员加入,进而实现了网络空间净化与安全和现实社会规范的有机链接,从基因层面开始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净化和安全。
每个成员账号都具有创建新的虚拟社区的权限,下面结合图7描述创建新的虚拟社区的流程。在创建社区时,需在用户终端上填写如图7所示的相关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是待创建社区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可以由用户终端的当前定位自动确定,保证其真实性,社区状态即社区属性,默认为第一开放属性,可在创建时进行调整,社区介绍则由创建者自主填写,填写完毕后进行申请提交,用户终端则将包含有上述填写内容的申请形成社区创建指令发送到通信模块10,通信模块10接收到社区创建指令后,将其推送至处理模块20进行处理,处理模块20则主要根据社区创建指令中包含的地理位置信息创建一个虚拟社区,为该社区分配一个唯一的社区ID,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作为创建的虚拟社区的社区关键信息。
在用户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虚拟社区内社区内容信息的排版方式可以按照发布者的用户名或账号ID顺序进行排列,也可按照该社区内容信息的发布时间进行编排,或使用其他排列方式。某一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在希望访问其他虚拟社区的社区内容信息时,可通过搜索功能来搜索待访问的虚拟社区,通信模块10可以接受用户终端发送的搜索条件,由处理模块20筛选出符合搜索条件的社区,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搜索结果,将其呈现在用户终端屏幕上,供用户选择查看。
具体地,处理模块20在呈现搜索结果时,可以按照各个符合搜索条件的虚拟社区的用户体验指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列,用户体验指数是用来量化表达社区内容信息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等特征的参数,是由一组对社区内容信息的各个侧面特征的量化数据加权平均整理得来,用户体验指数越高,则越是值得访问浏览,如此一来,可以帮助浏览的用户提高浏览效率,同时也激励引导各虚拟社区用户积极发布喜闻乐见的内容。
一种可行的用户体验指数计算方法是:设定指数计算的统计参考范围为同一个区域范围的所有开放虚拟社区,各社区获得的体验指数仅表示相对于同一区域其他开放虚拟社区,其内容的更新效率和受欢迎的程度。具体步骤为:
(1)统计7日内本区域所有社区发布的内容总数量a″;
(2)统计7日内本区域所有社区发布的内容获得的点赞总数量b″
(3)统计7日内目标社区新发布的内容总数量a′;
(4)统计7日内目标社区新发布的内容获得的点赞总数量b′;
(5)计算目标社区内容更新指数a=a′/a″;
(6)计算目标社区内容趣味指数b=b′/b″;
(7)赋予内容更新指数40%权重,赋予内容趣味指数60%权重,得到目标社区过渡体验指数c=a*40%+b*60%;
(8)计算同一区域的最大社区过渡体验指数Cmax=MAX(C1,C2……,Cn);
(9)计算目标社区的最终的用户体验指数C′,即:C′=C/Cmax*100。
本实施例将用户体验指数C′的数值设置在1至100之间,易于被用户理解,起到更强的导引作用。图8示出了一种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各个虚拟社区名称后括号内的分数即为该社区的用户体验指数。应当了解的是,上述用户体验指数计算方法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他方式进行计算,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用户在实际浏览过程中,可以通过点赞、加评语等动作表达对特定内容的态度,还可以对某个虚拟社区及其下属的特定成员进行关注收录,便于重复访问。除了用户主动检索开放社区并浏览内容之外,处理模块20还可以从开放社区中选择关注度高和推广价值高的内容,推荐给其他社区的用户浏览,这样就能方便用户及时得到最新的内容分享。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成员账号登录后发送的操作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管理至少一个虚拟社区的社区信息和账号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社区包括至少一个成员账号,所述成员账号对应现实中的社区成员,同一个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之间具有聚居关系和/或社会关系;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信息至少包括社区属性和社区内容信息,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开放属性和第一封闭属性,其中,在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时,其他虚拟社区的成员账号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包括以下之一:第二开放属性和第二封闭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为第一开放属性时,其他虚拟社区的社区成员具有访问当前虚拟社区的内容属性为第二开放属性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账号具有对所述成员账号归属的虚拟社区内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进行质疑操作的第一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质疑指令,其中,所述质疑指令为认为所述社区内容信息不符合预设规定而发出的相应指令;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质疑指令,对所述质疑指令所对应的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进行修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质疑指令对应的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质疑阈值时,将所述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调整为第二封闭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账号中至少包括一个管理员账号,所述管理员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权限:
调整所述虚拟社区的社区属性;
调整所述虚拟社区中任意一个成员账号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
删除所述质疑数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
将发布所述质疑数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社区内容信息的社区成员从虚拟社区中移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账号具有调整所述成员账号自身发布的社区内容信息的内容属性的第二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账号具有通过预设邀请机制邀请其他账号加入当前所属的虚拟社区的第三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的社区创建指令,其中,所述社区创建指令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创建虚拟社区,并将所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创建的虚拟社区的社区关键信息。
CN201910802011.4A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Pending CN110519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2011.4A CN110519372A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2011.4A CN110519372A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372A true CN110519372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2011.4A Pending CN110519372A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93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227A (zh) * 2022-06-09 2022-07-29 深圳福恋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虚拟映像社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8596A1 (en) * 2001-05-15 2003-02-06 Kabushiki Toshiba Community-base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system, and user access limiting method in that system
CN101116051A (zh) * 2004-08-15 2008-01-30 徐永永 基于资源的虚拟社区
US20080104079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Xystar Technologies, Inc. Cross-popul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
US20080147681A1 (en) * 2004-02-02 2008-06-19 Core Colors, Inc. Virtual Community System
CN104301381A (zh) * 2014-09-01 2015-01-21 江苏西贝电子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现实地理信息构建的虚拟社区
CN106708935A (zh) * 2016-11-16 2017-05-24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社区的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57028A (zh) * 2017-09-27 2018-02-02 李宝忠 一种建立通讯关系网的方法及其智能系统
CN108038791A (zh) * 2017-12-21 2018-05-15 李宝忠 一种构建虚拟社区网络的方法及虚拟社区网络
CN108347423A (zh) * 2017-07-25 2018-07-3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门户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8596A1 (en) * 2001-05-15 2003-02-06 Kabushiki Toshiba Community-base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system, and user access limiting method in that system
US20080147681A1 (en) * 2004-02-02 2008-06-19 Core Colors, Inc. Virtual Community System
CN101116051A (zh) * 2004-08-15 2008-01-30 徐永永 基于资源的虚拟社区
US20080104079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Xystar Technologies, Inc. Cross-popul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
CN104301381A (zh) * 2014-09-01 2015-01-21 江苏西贝电子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现实地理信息构建的虚拟社区
CN106708935A (zh) * 2016-11-16 2017-05-24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社区的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CN108347423A (zh) * 2017-07-25 2018-07-3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门户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657028A (zh) * 2017-09-27 2018-02-02 李宝忠 一种建立通讯关系网的方法及其智能系统
CN108038791A (zh) * 2017-12-21 2018-05-15 李宝忠 一种构建虚拟社区网络的方法及虚拟社区网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227A (zh) * 2022-06-09 2022-07-29 深圳福恋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虚拟映像社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7227B (zh) * 2022-06-09 2024-04-26 深圳福恋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虚拟映像社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7815A (zh) 基于区块链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US200901255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esentation of multiple-identities of a user in a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N110443010A (zh) 一种在信息系统中权限可视化配置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310295A (zh) 工作微博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790060A (zh) 一种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Smith Childhood, agency and youth justice
CN110519372A (zh) 一种虚拟社区的运营系统
CN108959867A (zh) 一种基于Hive Matedata的多用户数据资产权限安全访问控制方法
CN201111137Y (zh) 一种岗位授权装置
CN110390209A (zh) 生产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8306974A (zh) 一种用户自定义数据接口的数据共享系统与方法
CN104539658B (zh) 一种基于企业私有云大数据处理方法
CN103226767A (zh) 一种企业创新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平台及信息管理方法
CN102542370A (zh) 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的角色管理与实现方法
McDaniel et al. 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values among dental students, practitioners, and faculty
Haotia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middle platform
CN111432024A (zh) 基于scorm技术的复合云培训平台的搭建方法
JP2017538232A (ja) 集団階層体系構築方法及び装置
Eisenberg Habitus/Field
de Almeida The Darwinian Multilevel Selec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as a Societal Structure
Ergunova et al. Stratums of Members of Local Internet Communities: Mai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CN118134670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社区社交系统及社交系统
Taylor et 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inority dental students' career plans
Zhang et a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Urban Smart Elderly Care Services Data Resources-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Cities of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DE10105206B4 (de) Datenverarbei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Bewirtschaftung von in zumindest einer Datenbank organisierten Datenbeständen eines Nutz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