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8380B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8380B
CN110518380B CN201811030175.1A CN201811030175A CN110518380B CN 110518380 B CN110518380 B CN 110518380B CN 201811030175 A CN201811030175 A CN 201811030175A CN 110518380 B CN110518380 B CN 11051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terminal
fixed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01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8380A (zh
Inventor
绿川和弥
和田慎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1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8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可动壳体和固定壳体相对于端子一体成型,并能够通过固定壳体而相对于固定部件定位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端子具有:固定侧被保持部、可动侧被保持部以及弹性部,设置有与固定侧被保持部相比从固定壳体突出的连接部,并且在可动侧被保持部的暴露部分设置有接触部,弹性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比嵌合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沿连接器高度方向呈笔直状延伸,固定壳体具有周壁,该周壁形成有收容弹性部的收容空间,可动壳体的嵌合部相对于周壁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周壁的内周面相对于嵌合部的外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外侧。

Description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这种连接器,公知有即使与对象连接器等对象连接体的嵌合在沿着电路基板的面而从正常位置稍微偏离的状态下进行,也可吸收偏离的浮动构造的连接器。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具有:配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固定壳体(专利文献1中,“印刷电路基板侧连接部分”,以下同样将专利文献1所使用的用语用“”显示);相对于固定壳体分离并位于上方的可动壳体(“对象连接器侧连接部分”);以及将两壳体连结的端子(“接触件”)。固定壳体成为平板矩形框状,通过一体成型来保持以其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的两列多个端子的下部,可动壳体成为在上述固定壳体的上方位置向上方开口的有底矩形筒状,通过与可动壳体的一体成型来保持从固定壳体向上方延伸的端子的上部。端子的从可动壳体的底壁突出且直至上述固定壳体的范围形成沿上下延伸的笔直状的弹性部。该端子在可动壳体的内周壁暴露的部分形成与对象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埋设保持于固定壳体且以L字状弯曲,从该固定壳体向侧方延出的部分形成用于与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于是,对于端子而言,上述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之间的弹性部能够弹性挠曲变形,可动壳体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浮动。
在专利文献1中,相对于上述固定壳体安装隔离件。该隔离件具有限制不使上述端子的弹性部的弹性挠曲变形量过度的功能。该隔离件分别安装于固定壳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俯视形状成为近似“π”字,通过金属件(“金属制按压件”)而固定于上述固定壳体。上述隔离件具有比固定壳体高的尺寸,在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成一对的两个臂部相对于两列端子的弹性部而位于外侧。于是,臂部限制上述弹性部的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通过隔离件的尺寸的变更,能够适当地设定上述弹性部的弹性挠曲变形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0527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金属件而相对于固定壳体固定的隔离件未对固定壳体相对于供该固定壳体安装的固定部件例如设备的框体的定位、即安装位置精度的确保作出贡献。因此,无法确保被固定壳体保持的端子的位置与上述固定部件之间的位置精度。这意味着在连接器连接时通过固定部件来引导对象连接器等对象连接体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对象连接体的端子的位置从正常位置偏离。
上述隔离件对端子的弹性挠曲变形量进行限制,但在与供固定壳体安装的固定部件之间未抵接,因此没有相对于固定部件的定位,并且在隔离件经由金属件而向固定壳体安装的时刻,因金属件的尺寸精度、与固定壳体的嵌合孔之间的松动而导致相对于固定壳体的位置不恒定,因此即使假设将隔离件设计为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抵接,也成为无法进行该隔离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的精度高的定位的重要因素。
另外,上述隔离件通过金属件而相对于固定壳体固定,相应地作为连接器的部件增加,进而组装变麻烦。即使欲通过与固定壳体一体成型来形成隔离件,也如从专利文献1的图中可知的那样,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隔离件与可动壳体之间实质上没有间隙,没有供模具进入的余地,因此也无法一体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不仅可动壳体相对于端子一体成型固定壳体相对于端子也能够一体成型、并且能够通过固定壳体进行相对于固定部件的定位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端子,其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与对象连接体接触的接触部;和壳体,其排列保持多个该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经由上述端子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的可动壳体,在上述可动壳体设置有以与电路基板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作为嵌合方向而进行与上述对象连接体的嵌合的嵌合部。
在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端子具有:通过一体成型而被上述固定壳体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通过一体成型而被上述可动壳体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以及将上述固定侧被保持部与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连结而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部,在与上述固定侧被保持部相比从固定壳体突出的部分设置有上述连接部,并且在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的暴露部分设置有上述接触部,上述弹性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比上述嵌合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沿连接器高度方向呈笔直状延伸,上述固定壳体具有周壁,该周壁形成有收容上述弹性部的收容空间,在上述周壁的内周面与上述弹性部非接触的状态下,可动壳体的嵌合部相对于上述周壁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周壁的内周面相对于嵌合部的外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端子能够在通过与固定壳体的一体成型而被该固定壳体保持后,与可动壳体一起一体成型。可动壳体的嵌合部在与固定壳体的周壁之间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相对于周壁的内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外侧,因此在相对于端子与固定壳体一体成型后,能够在上述连接器高度方向以及连接器宽度方向的间隔插入模具,从而也使可动壳体相对于上述端子一体成型。
因此,固定壳体的周壁与端子处于恒定的位置关系,而且,周壁无论连接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大小如何均能够以正确的尺寸精度制作,因此通过相对于供固定壳体固定安装的设备的外壳等固定部件而使周壁的外周面抵接,可正确地进行端子与固定部件之间的定位。即,在使对象连接体与可动壳体嵌合时,即使对象连接体相对于可动壳体偏离,也不会由于可动壳体和固定壳体而使上述偏离增大或不一致,仅通过端子的弹性部便能够充分吸收对象连接体相对于该可动壳体的偏离,能够确保稳定的连接器连接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端子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对置的位置呈两列地设置,上述可动壳体具有:在两列端子之间从嵌合部的底壁部朝向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壁部,该凸壁部以与两列端子非接触的状态进入上述收容空间。
通过这样,即使为了可动壳体与对象连接体的嵌合而使接受该对象连接体的嵌合凹部的底壁部较薄即连接器高度方向尺寸较小,也能够确保该底壁的强度。并且,凸壁部进入固定壳体的收容空间,因此作为连接器整体的连接器高度方向尺寸也不会增大。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凸壁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具有被限制部,固定壳体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而成为周壁的一部分的端壁部,具有在与上述被限制部之间具有间隙地接受该被限制部的槽状的限制部,该限制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及端子排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能够限制上述被限制部的移动。根据这样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可动壳体的凸壁部的被限制部能够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及端子排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与在固定壳体的周壁的端壁部形成的槽状的限制部抵接,能够限制可动壳体的过度的移动即端子的弹性部的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此时,端子未从固定壳体受到任何抵接力,因此不会损伤端子。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凸壁部具有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中间部位置突出的被限制部,固定壳体具有位于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而成为周壁的一部分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能够限制上述被限制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且上述被限制部能够限制端子的弹性挠曲变形量。通过这样,也能够限制端子的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
另外,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的电连接器能够通过本发明的下述的方法来制造。
对于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而言,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端子,其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与对象连接体接触的接触部;和壳体,其排列保持多个该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经由上述端子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而可动的可动壳体,在上述可动壳体设置有以与电路基板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作为嵌合方向进行与上述对象连接体的嵌合的嵌合部。
在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端子,该端子具有:通过一体成型而被上述固定壳体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通过一体成型而被上述可动壳体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以及将上述固定侧被保持部与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连结而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部,在与上述固定侧被保持部相比从固定壳体突出的部分设置有上述连接部,并且在上述可动侧被保持部的暴露部分设置有上述接触部,上述弹性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比上述嵌合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沿连接器高度方向呈笔直状延伸,以在形成有收容上述弹性部的收容空间的周壁,保持上述端子的固定侧被保持部的方式,使用一次模具通过一次成型而使固定壳体和端子一体成型,在上述周壁的内周面与上述弹性部非接触的状态下,使可动壳体的嵌合部相对于上述周壁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且使周壁的内周面相对于嵌合部的外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将二次成型模具插入配置于上述间隔而以保持可动侧被固定部的方式通过二次成型使可动壳体与端子一体成型。
本发明如以上那样,可动壳体的嵌合部构成为:在与固定壳体的周壁之间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相对于周壁的内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外侧,因此在使固定壳体相对于端子一体成型后,也能够在上述连接器高度方向以及连接器宽度方向的间隔插入模具而使可动壳体相对于上述端子一体成型,作为其结果,在完成连接器时没有部件组装的作业,部件数量减少并且能够容易制造,生产率提高,此外,部件间的位置精度也提高。
因此,能够一体成型,因此固定壳体的周壁与端子处于恒定的位置关系,而且周壁无论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大小如何均能够以正确的尺寸精度制作,因此通过使周壁的外周面相对于供固定壳体固定安装的设备的外壳等固定部件抵接,可正确地进行端子与固定部件之间的定位。即,在使对象连接体与可动壳体嵌合时,即使对象连接体相对于可动壳体偏离,也不会由于可动壳体和固定壳体而使上述偏离增大或不一致,仅通过端子的弹性部便能够充分地吸收该偏离,获得能够确保稳定的连接器连接位置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I与作为对象连接体的连接器II在它们嵌合前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在嵌合紧前位置示出图1的连接器I与连接器II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按工序(i)、(ii)、(iii)的顺序示出连接器I的制造顺序的图,(A)是端子位置的剖视图,(B)是从上方观察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将连接器I的固定壳体的限制部与可动壳体的被限制部放大示出的仰视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且是表示相当于图4的部分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壳体;30...端子;11...周壁;31...固定侧被保持部;12...收容空间;32...连接部;14...限制部;33...可动侧被保持部;20...可动壳体;33A...接触部;21...嵌合部;34A...弹性部;23...底壁部;X...端子排列方向;24...凸壁部;Y...连接器宽度方向;24A...被限制部;Z...连接器高度方向;24B...被限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I(以下,“连接器I”)和与它嵌合的作为对象连接体的其他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II(以下“连接器II”)的外观以嵌合前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在图1中,连接器I与连接器II在图1的状态下,在各自的下表面安装于其他的电路基板(未图示),在使用时,如图1中箭头A所示那样,连接器II以上下反转姿势从上方向连接器I嵌合。在图1以及以后的图中,针对连接器I以及连接器II,为了明确方向性进而容易理解,设定立体空间坐标X、Y、Z。将沿着电路基板的面延伸的端子排列方向(连接器长边方向)设为X,将在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面上与端子排列方向X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设为Y,将与电路基板的面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设为Z。
连接器I作为插头连接器而形成,并具备多个端子、和排列保持多个端子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壳体。壳体具有:经由端子而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固定壳体10;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10分离并可动的可动壳体20。端子30作为将固定壳体10与可动壳体20连结的金属材制的多个端子30而构成(也参照图2)。
固定壳体10从连接器高度方向Z观察,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X上较长的矩形框状,并具有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周壁11,在该周壁11的内侧形成收容后述的可动壳体20的一部分的收容空间12。周壁11具有:沿着端子排列方向X的一对侧壁15;和连接侧壁15彼此的一对端壁13。在端壁13形成有沿端子排列方向X隐没的矩形凹槽状的限制部14。该限制部14成为收容空间12的一部分。
如图2可见的那样,对于固定壳体10而言,侧壁15的下端部15A向内侧突出,在该下端部15A,通过与固定壳体10的一体成型来保持后面详述的端子30的下端部的固定侧被保持部31,端子30在相比固定侧被保持部31而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从下端部15A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形成用于向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32。
如图2可见的那样,可动壳体20具有: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位于比固定壳体10靠上方的嵌合部21;和从该嵌合部21朝向下方突出的凸壁部24,该凸壁部24的下部以与固定壳体10的周壁1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进入收容空间12内。嵌合部21具有:短形筒状的嵌合筒状部22;和成为该嵌合筒状部22的底部的底壁部23,通过嵌合筒状部22和底壁部23形成用于与连接器II嵌合的嵌合空间21A。对于可动壳体20而言,通过与可动壳体20的一体成型而保持有在后面详述的端子30的上部形成的可动侧被保持部33。
凸壁部24从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的底壁部23的中央位置朝向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的下方(电路基板侧)突出,并沿端子排列方向X延伸,如图4可见的那样,凸壁部24以使端子排列方向X的两端部进入在固定壳体10形成的凹槽状的限制部14内为止的方式形成被限制部24A。该被限制部24A在端子排列方向X上和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与限制部14的内表面均具有间隙,在可动壳体20沿这些方向分别过度移动时,该被限制部24A与限制部14抵接而限制更大程度的移动。
端子30由金属带体制作,并在连接器I的端子排列方向X配设于规定间隔的多个位置。在图2中,该端子30通过将以连接器宽度方向Y作为金属板材的板厚方向而切断该金属板材所获得的金属带体沿着该板厚方向弯曲形成而制作。即,端子30以连接器宽度方向Y作为板厚方向,因此与连接器宽度方向Y成直角的端子排列方向X(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成为端子30的板面(金属板材的滚轧面),该端子排列方向X上的尺寸成为端子宽度,通过该板面形成与连接器II的端子接触的接触面。
端子30具有:形成于下端侧而由固定壳体10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31;形成于上端侧而由可动壳体20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33;以及将固定侧被保持部31与可动侧被保持部33连结的连结部34。连结部34几乎所有部分沿作为连接器高度方向Z的上下方向以笔直状延伸,该连结部34的下部经由以L字状弯曲而沿横向(连接器宽度方向Y)延伸的过渡部34B而到达固定侧被保持部31。
固定侧被保持部31在固定壳体10的侧壁15的下端部15A通过与该固定壳体10的一体成型而埋设并被保持,且在固定壳体10的下端部15A内稍微以曲柄状弯曲,作为与该固定侧被保持部31相比突出的前端侧的连接部32处于与电路基板面接触的位置。
连结部34如上述那样几乎所有部分成为笔直状而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该笔直状部分形成弹性部34A。弹性部34A能够弹性挠曲变形,该弹性部34A的下半部位于固定壳体10的收容空间12内,且相对于周壁11(侧壁15)的内周面以及可动壳体20的凸壁部24具有间隔而以非接触的状态配置。
可动侧被保持部33形成于比连结部34靠上方部分,通过与可动壳体20的一体成型而被该可动壳体20保持。可动侧被保持部33向下方贯通可动壳体20的底壁部23,向上方经由嵌合筒状部22的内壁面绕到上端面而成为倒U字状并到达至外壁面的上部。该可动侧被保持部33以位于与嵌合筒状部22的内壁面、上端面还有外壁面几乎相同面的方式在以端子的板厚大小没入嵌合筒状部22的状态或稍微突出的状态下与嵌合筒状部22一体成型。可动侧被保持部33的位于嵌合筒状部22的内壁面并暴露的面形成与连接器II的对应的端子接触的接触部33A。
于是,对于在下端侧保持端子30的固定壳体10的周壁11和在上端侧保持端子30的可动壳体20的嵌合部21而言,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分离而形成间隔,并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也形成间隔。
接下来,基于图3对这样的方式的连接器I的制造顺序简单地进行说明。在图3中,(A)是关于各工序的部件的与连接器宽度方向Y和连接器高度方向Z平行的YZ面上的剖视图,(B)是关于端子排列方向X上的局部的范围的沿着连接器高度方向Z而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此外,在图(A)、(B)中,按工序顺序示出状态(i)、(ii)、(iii)。
首先,准备两列在附于载体(未图示)的状态的弯曲加工完毕的端子部分30P(图中,端子部分30P的与载体的预定切离位置由S示出)(参照图3的(A)、(B)状态(i))。此外,而且,对于仍附有上述载体的状态的端子部分而言,在图2的对应部位标注附图标记P来表示。
接下来,如图3的(A)的状态(ii)可见的那样,将这样的端子部分30P配设于用于一次成型的一次成型模具M1内。一次成型模具M1由图3的(A)的状态(ii)所示的形状的上方一次模具M1A、侧方一次模具M1B、以及下方一次模具M1C构成,并通过设定于状态(ii)的位置来保持端子部分30P的连接部部分32P以及过渡部部分34BP,从而将端子部分30P维持于一次成型位置。这样通过一次成型模具M1,使固定壳体10相对于端子部分30P的固定侧被保持部分31P一体成型(也参照图3的(B)的状态(ii))。
接下来,将一次成型模具M1即上方一次模具M1A、侧方一次模具M1B、下方一次模具M1C拆下,如图3的(A)的状态(iii)那样,将固定壳体10和端子部分30P的一次成型品配设于二次成型模具M2内。如图3的(A)的状态(iii)可见的那样,二次成型模具M2由上方二次模具M2A、侧方二次模具M2B以及下方二次模具M2C构成,并通过保持端子部分30P的连接部部分32P和弹性部部分34AP,从而将一次成型品保持于二次成型位置。这样,通过二次成型模具M2,对于一次成型品使可动壳体20相对于端子部分30P的可动侧被保持部33P一体成型,在此之后,将二次成型模具M2即上方二次模具M2A、侧方二次模具M2B、下方二次模具M2C拆下,获得作为完成品的连接器I。
对于像这样完成的连接器I而言,在固定壳体10的周壁11的内部形成以与该周壁11非接触的状态收容端子30的弹性部34A的收容空间12,可动壳体20的嵌合部21相对于周壁11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周壁11的内周面11A相对于嵌合部21的外周面21B具有间隔,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位于外侧。通过成为这样的构造,能够进行上述的一次成型以及二次成型。即,在一次成型中,如从图3的(A)的状态(ii)可见的那样,上方一次模具M1A能够从上方朝向成为收容空间12的区域进入,侧方一次模具M1B与下方一次模具M1C相互配合,保持端子部分30P并且能够进行固定壳体10的一体成型。另外,在二次成型中,如从图3的(A)的状态(iii)可见的那样,下方二次模具M2C从下方进入上述收容空间12,从而侧方二次模具M2B能够与上述下方二次模具M2C一同从侧方保持端子部分30P的弹性部部分34AP,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与上方二次模具M2A相互配合而进行可动壳体20的一体成型。
接下来,基于图1以及图2对相对于连接器I嵌合的作为对象连接体的连接器II进行说明,该对象连接器II并不具有本发明的特征,因此仅对与连接器I相关的点简单地进行说明。连接器II作为插座连接器而制作。连接器II具有壳体40和端子50,该壳体40具备:周壁41,其具有与连接器I的可动壳体20的嵌合部21的外周面嵌合的内周面;和内侧突壁部43,其从图1中位于周壁41的下端的底壁42立起,且在该周壁41内形成为岛状,并嵌合在可动壳体20的嵌合空间21A内。此处,在连接器II中,与连接器I的情况同样,将端子排列方向设为X,将连接器宽度方向设为Y,将连接器高度方向设为Z。在连接器II嵌合于连接器I的状态下,上述各方向X、Y、Z分别与连接器I的X、Y、Z一致。
通过壳体40将多个端子50沿端子排列方向X排列保持。端子50与连接器I的端子30不同,如图2可见的那样,将金属板材沿其板厚方向进行冲裁来制作,保持原样维持与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的冲裁方向成直角的板面(图2中与纸面平行的面)。端子50将其板厚方向的冲裁面作为相对于连接器I的端子30的接触面。
如从图2可见的那样,端子50具有:位于电路基板侧的基部51;从该基部51朝向连接器I侧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安装脚部52;从该安装脚部52延伸并与该安装脚部52相互配合而在图2中成为倒U字状的弯曲接触臂部53;以及从基部51形成为曲柄状而向壳体40外延出而与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54。如图2可见的那样,对于端子50而言,安装脚部52从底壁42侧被压入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贯通壳体40的周壁41而形成的端子保持槽41A,设置于安装脚部52的缘部的卡止突起52A啮入端子保持槽41A,从而防脱。另外,弯曲接触臂部53具有弹性,能够进行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的弹性挠曲变形,在其自由端形成有向安装脚部52的方向突出的接触部53A。接触部53A成为与连接器I的端子30的接触部33A弹性接触的部位。
这样的方式的连接器II相对于连接器I以以下的要领嵌合进而连接。
首先,将连接器I、连接器II安装于各自的电路基板(未图示)。针对连接器I,将端子30的连接部32向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连接,针对连接器II,将端子50的连接部54向其他的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连接。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1中箭头A所示那样,使连接器II成为上下反转姿势向连接器I的可动壳体20嵌合。连接器II的周壁41相对于连接器I的可动壳体20的嵌合部21的外周面嵌合,连接器II的内侧突壁部43嵌合于可动壳体20的嵌合空间21A。若像这样连接器II嵌合于连接器I的可动壳体20,则连接器II的端子50的接触部53A与连接器I的端子30的接触部33A弹性接触。于是,两个电路基板通过连接器I和连接器II而电连接。
连接器II向连接器I的嵌合有时从嵌合开始时在端子排列方向X以及连接器宽度方向Y的任一方、或者双方从正常位置偏离,而且有时在嵌合后欲偏离。任一个情况均在连接器I侧的电路基板与连接器II侧的电路基板从正常位置偏离时产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I的固定壳体10与可动壳体20由于在将两者连结的端子30设置的笔直状的弹性部34A能够弹性挠曲变形,所以无论上述偏离的方向是端子排列方向X还是连接器宽度方向Y,均能够通过弹性部34A的弹性挠曲变形来吸收。即,连接器I作为所谓的浮动连接器发挥功能,能够处理这样的情况。
但是,在偏离量使弹性部34A产生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该弹性挠曲变形量而设置上限。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从可动壳体20的嵌合部21的底壁部23向下方突出的凸壁部24,该凸壁部24的端子排列方向X上的端部作为被限制部24A而形成,并进入固定壳体10的凹槽状的限制部14内。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欲使端子30的弹性部34A产生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时,被限制部24A在端子排列方向X或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与限制部14抵接,保护端子30的弹性部34A不产生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量。
本发明不限定于图1~图4所示的方式,能够变形。例如,通过在可动壳体20的凸壁部24的端部设置被限制部24A能够限制可动壳体20相对于固定壳体10的移动量,而且通过将限制端子30的弹性部34A的弹状变形量的其他的被限制部24B设置于凸壁部24,也能够限制可动壳体20的移动量。例如,如图5可见的那样,若在从可动壳体20的底壁部23向下方突出的凸壁部24的下表面的局部,以靠近固定壳体10的限制部14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进一步向下方突出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从凸壁部24突出的其他的被限制部24B,则该被限制部24B对在端子排列方向X上位于该被限制部24B的范围的端子30的弹性部34A的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的过度的弹性挠曲变形进行限制,而且在端子排列方向X上,上述限制部14也与上述被限制部24A抵接,因此能够限制端子排列方向X的可动壳体20的过度的移动量。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发明,连接器I的固定壳体10以及可动壳体20能够与端子30一体成型,因此固定壳体10的周壁11与端子30处于恒定的位置关系,而且周壁11无论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尺寸的大小如何均能够以正确的尺寸精度制作,因此通过使周壁11的外周面相对于供固定壳体10固定安装的设备的外壳等固定部件而抵接,可正确地进行端子30与固定部件之间的定位。即,在使作为对象连接体的连接器II与可动壳体20嵌合时,即使对象连接体相对于可动壳体20偏离,也不会由于可动壳体20和固定壳体10而使上述偏离增大或不一致,仅通过端子30的弹性部34A便能够充分吸收该偏离,能够确保稳定的连接器连接位置精度。

Claims (5)

1.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端子,其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与对象连接体接触的接触部;和壳体,其排列保持多个该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经由所述端子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动的可动壳体,在所述可动壳体设置有以与电路基板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作为嵌合方向而进行与所述对象连接体的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通过一体成型而被所述固定壳体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通过一体成型而被所述可动壳体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以及将所述固定侧被保持部与所述可动侧被保持部连结而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部,在与所述固定侧被保持部相比从固定壳体突出的部分设置有所述连接部,并且在所述可动侧被保持部的暴露部分设置有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比所述嵌合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沿连接器高度方向呈笔直状延伸,
所述固定壳体具有周壁,该周壁形成有收容所述弹性部的收容空间,
所述周壁的内周面与所述弹性部以成为非接触的状态的方式配置,
可动壳体的嵌合部相对于所述周壁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周壁的内周面相对于嵌合部的外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对置的位置呈两列地设置,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在两列端子之间从嵌合部的底壁部朝向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壁部,该凸壁部以与两列端子非接触的状态进入所述收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壁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具有被限制部,固定壳体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而成为周壁的一部分的端壁部,具有在与所述被限制部之间具有间隙地接受该被限制部的槽状的限制部,该限制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及端子排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能够限制所述被限制部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壁部具有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中间部位置突出的被限制部,固定壳体具有位于端子排列方向的端部而成为周壁的一部分的限制部,该限制部能够限制所述被限制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且所述被限制部能够限制端子的弹性挠曲变形量。
5.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端子,其在一端侧具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与对象连接体接触的接触部;和壳体,其排列保持多个该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经由所述端子向电路基板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而可动的可动壳体,在所述可动壳体设置有以与电路基板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作为嵌合方向进行与所述对象连接体的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形成端子,该端子具有:通过一体成型而被所述固定壳体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通过一体成型而被所述可动壳体保持的可动侧被保持部;以及将所述固定侧被保持部与所述可动侧被保持部连结而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部,在与所述固定侧被保持部相比从固定壳体突出的部分设置有所述连接部,并且在所述可动侧被保持部的暴露部分设置有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比所述嵌合部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沿连接器高度方向呈笔直状延伸,以在形成有收容所述弹性部的收容空间的周壁,保持所述端子的固定侧被保持部的方式,使用一次模具通过一次成型而使固定壳体和端子一体成型,在所述周壁的内周面与所述弹性部非接触的状态下,使可动壳体的嵌合部相对于所述周壁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且使周壁的内周面相对于嵌合部的外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将二次成型模具插入配置于所述间隔而以保持可动侧被固定部的方式通过二次成型使可动壳体与端子一体成型。
CN201811030175.1A 2018-05-21 2018-09-05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518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7380 2018-05-21
JP2018097380A JP7023789B2 (ja) 2018-05-21 2018-05-21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8380A CN110518380A (zh) 2019-11-29
CN110518380B true CN110518380B (zh) 2021-12-10

Family

ID=6862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0175.1A Active CN110518380B (zh) 2018-05-21 2018-09-05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23789B2 (zh)
CN (1) CN1105183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0527A (ja) * 1999-03-05 2000-09-22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コネクタとその嵌合方法
JP2006216298A (ja) * 2005-02-02 2006-08-17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電気コネクタ
CN105720401A (zh) * 2013-08-09 2016-06-29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7115693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装置
CN107453067A (zh) * 2016-05-23 2017-12-0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2958B2 (ja) * 1997-06-30 2007-02-2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可動型コネクタ
JP3976454B2 (ja) 1999-08-19 2007-09-19 株式会社明王化成 アンダカットを含むコネクタ端子列の成形方法
JP6727103B2 (ja) 2016-11-11 2020-07-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0527A (ja) * 1999-03-05 2000-09-22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コネクタとその嵌合方法
JP2006216298A (ja) * 2005-02-02 2006-08-17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電気コネクタ
CN105720401A (zh) * 2013-08-09 2016-06-29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7115693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装置
CN107453067A (zh) * 2016-05-23 2017-12-0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23789B2 (ja) 2022-02-22
JP2019204611A (ja) 2019-11-28
CN110518380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36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64780B (zh) 連接器組
US9281594B2 (en) Connector
US8840407B2 (en) Connector
US11217924B2 (en) Flo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embedded in the floating por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8113884B2 (en) Connector
US20080296133A1 (en) Connector
JP6123004B1 (ja) コネクタ
US20180191102A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261401A1 (en) Connector
JP2021153070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1050174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EP4224637A1 (en)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518380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626676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184319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164651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CN116264365A (zh) 电连接器
CN114792899A (zh) 具备嵌件成型的端子的连接器
JP4326871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EP4224639A1 (en)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253514U (zh) 复合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
JP2000058166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5190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31004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