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572A -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572A
CN110515572A CN201810487184.7A CN201810487184A CN110515572A CN 110515572 A CN110515572 A CN 110515572A CN 201810487184 A CN201810487184 A CN 201810487184A CN 110515572 A CN110515572 A CN 110515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hrowing
display
data
throw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71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5572B (zh
Inventor
田申
吴祖榕
周蔚
林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71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5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在许多场景下,比如教学或者会议等,需要将相关内容通过尺寸较大的显示屏进行展示,使得参与者均能够便捷地观看到意图观看的内容。
传统技术中,通常通过有线投屏方式来进行投屏,有限投屏方式使得终端和投屏设备被限定在较小的距离内,再者终端与投屏设备之间是否能有效连接还受限于终端和投屏设备的接口规格。这样导致传统的有线投屏方式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有线投屏方式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投屏方法,包括:
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一种投屏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传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上述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在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后,自动获取对应于该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这样即可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继而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以进行投屏。这里的显示器可以是虚拟显示器,不需要额外的物理显示器即可实现多个显示器供用户选用,而且本地既不需要与投屏设备有线连接,还可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自主选取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物理显示器显示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投屏设备投屏显示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投屏应用获取投屏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服务器和投屏设备的交互时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投屏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投屏方法应用于投屏系统。该投屏系统包括终端110、服务器120、投屏设备130和显示器140。其中,终端110和投屏设备130分别与服务器120连接,显示器140与投屏设备130连接。终端11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服务器120具体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投屏设备130具体可以是投屏盒子或者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可以理解,图1中所示的硬件设备,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应用环境相关的部分硬件设备,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的环境的限定,具体的硬件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硬件设备。比如,当投屏设备130是投屏盒子时,该应用环境可包括显示器140,当投屏设备130是投影仪时,该应用环境可不包括显示器140。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投屏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110来举例说明。参照图2,该投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其中,无线投屏连接是反映进行无线投屏的终端与投屏设备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地,终端可直接与接入相同无线局域网的投屏设备建立无线投屏连接,也可通过服务器建立与连接至该服务器的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终端与投屏设备接入同一个无线局域网时,终端可直接与该投屏设备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或者,服务器创建了一个投屏房间,终端与投屏设备各自依据各自的终端标识或者投屏设备标识加入这个房间,终端和投屏设备间便建立了无线投屏连接,此时不限定终端与投屏设备接入同一个无线局域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本地建立无线投屏连接的投屏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投屏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是一对一投屏,比如教学场景等。当投屏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是一对多投屏,比如多方会议场景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终端上可安装有投屏应用,或者,安装有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终端则可在运行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后,根据用户指令建立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投屏应用是专用于投屏的应用程序,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是非专用于投屏但具有投屏功能的应用程序,如微信应用等。终端可根据用户指令自定义安装或卸载投屏应用或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
S204,获取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其中,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是用于选择显示模式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显示模式是通过多个显示器显示屏幕数据的方式。显示模式包括扩展显示模式、复制显示模式以及基础显示模式等。
扩展显示模式是多个显示器组合显示屏幕数据的显示方式。通常情况下每个显示器显示的屏幕数据不同,这样通过多个显示器的组合显示使得显示的屏幕数据得到扩展。复制显示模式是多个显示器显示相同屏幕数据的显示方式。基础显示模式是仅主显示器显示屏幕数据的显示方式。主显示器是终端自带的显示器,比如笔记本电脑自带的显示器等。
具体地,终端可检测通过用户触动的、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可以理解,用户可以在执行投屏操作前触发显示模式选择指令,也可以在执行投屏操作等待投屏连接时触发显示模式选择指令,也可以在执行投屏操作后触发显示模式选择指令。那么也就不限定S202与S204的执行顺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终端上可安装有投屏应用,或者,安装有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的投屏页面中可提供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触发控件。终端通过检测作用于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触发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检测到该触发操作时,获取到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S206,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其中,物理显示器是相对于虚拟显示器而言对实体显示器的命名。虚拟显示器是通过虚拟化技术虚拟出的显示器,也是逻辑上的一台显示器。对于操作系统而言,物理显示器与虚拟显示器无异,操作系统会按照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对于用户而言,物理显示器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虚拟显示器则是没有实体形态的虚拟对象。
具体地,终端可确定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判断确定的显示模式是否为扩展显示模式。继而在判定确定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在判定确定的显示模式不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物理显示器。
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用户意图自主选择投屏内容时,可选择扩展显示模式,将扩展显示器,也就是虚拟显示器作为用于投屏的显示器。这样用户即可控制将意图投屏的内容分配至虚拟显示器,实现仅投屏意图投屏的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事先分别设置各显示模式与用于投屏的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终端在获取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后,即可查找该对应关系,确定在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下用于投屏的显示器。
其中,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是本地的显示器。本地的显示器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显示器和一个物理显示器。当本地的虚拟显示器为多个时,扩展显示模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扩展显示模式下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可以是不同的虚拟显示器。比如,本地有虚拟显示器1和2,第一扩展显示模式下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可以是虚拟显示器1,第二扩展显示模式下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可以是虚拟显示器2。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理显示器与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分布方式可根据用户指令自定义设置。显示分布方式比如上下分布显示方式或者左右分布显示方式等。举例说明,显示分布方式为左右分布显示方式,虚拟显示器在物理显示器的右侧显示,这样用户可以在物理显示器中将意图投屏的内容向右拖拽至虚拟显示器,这样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即为用于意图投屏的内容。
S208,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其中,屏幕数据是用于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的数据。投屏,顾名思义,是将用于在一台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在另一台或多台设备上进行显示,以使这些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一致。这样,终端在无线投屏连接成功后,即可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以将该屏幕数据传递出去后实现投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在投屏连接成功后,可退出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开启意图投屏的应用或者文件等,并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在不同的显示器上分别显示的数据,以为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分配意图投屏的数据。这样,终端即可通过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而采集到意图投屏的数据,从而进行投屏。
具体地,终端可进行屏幕录制获取屏幕数据。比如,终端可调用截图接口,截取屏幕图像得到屏幕数据。或者,终端可以获取终端界面进程用于进行界面渲染的数据,得到屏幕数据。或者,终端可以从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相应的显卡驱动的屏幕数据缓存区读取屏幕数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为用户意图投屏的数据,具体可为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
S210,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
具体地,终端可在通过服务器与投屏设备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将采集的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该屏幕数据转发至与终端建立投屏连接的投屏设备,以进行投屏。终端在直接与投屏设备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是,可直接将采集的屏幕数据传递至投屏设备,以进行投屏。
上述投屏方法,在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后,自动获取对应于该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这样即可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继而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以进行投屏。这里的显示器可以是虚拟显示器,不需要额外的物理显示器即可实现多个显示器供用户选用,而且本地既不需要与投屏设备有线连接,还可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自主选取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当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在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其中,虚拟显卡驱动是可添加至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虚拟显卡驱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虚拟显卡驱动用于创建和管理虚拟显示器。虚拟显卡驱动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虚拟显示器。虚拟显卡驱动可以作为虚拟显卡。
具体地,终端可在首次进行投屏操作前安装虚拟显卡驱动,通过虚拟显卡驱动创建虚拟显示器。终端继而可在每次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这样终端的操作系统在分配屏幕数据时,便可检测到除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外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显示器,再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为这些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虚拟显卡驱动不需要具备图形计算能力,该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由操作系统负责组织和分配。在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物理显示器时,操作系统也会为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只是此时为虚拟显示器分配的屏幕数据可能为空。比如,在基础显示模式下,由于基础显示模式是仅主显示器显示屏幕数据的显示方式,故操作系统为虚拟显示器分配的屏幕数据为空。
进一步地,终端可在每次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这样终端的操作系统在分配屏幕数据时,便可不会检测到由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便不会再为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每次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并在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可以避免在不需要进行投屏时,操作系统为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而导致用户无法直观地观看到虚拟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或者其他应用或程序代码利用虚拟显示器作为扩展显示器使用。
当然,终端也可保持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不必在每次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该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终端的操作系统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且操作系统版本号为10或者10以上。开发人员可通过开发终端采用间接显示驱动(Indirect DisplayDriver)技术开发编写虚拟显卡驱动,将虚拟显卡驱动打包在投屏应用中下发至用户终端。这样用户终端在首次运行投屏应用时,安装该虚拟显卡驱动,通过该虚拟显卡驱动创建虚拟显示器。在安装虚拟显卡驱动后,用户终端每次运行投屏应用时,建立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示器的连接;并在每次结束运行投屏应用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示器的连接。
用户终端启动投屏应用并且建立虚拟显卡驱动和虚拟显示器的连接后,该用户终端即表现为额外连接至除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外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显示器。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管理所有显示器的显示模式。
投屏应用中也可提供显示模式切换入口。当用户启用扩展显示模式时,虚拟显示器即会以扩展模式显示操作系统分配的屏幕数据;同时投屏应用开始采集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传输给投屏设备。在用户未启用扩展显示模式时,投屏应用则默认采集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并传输给投屏设备。
用户终端在运行投屏应用、且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操作系统分别调用物理显卡驱动和虚拟显卡驱动,获取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扩展屏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按照扩展显示模式和这些显示器进行屏幕数据分配。将分配至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发送至物理显卡驱动,以传递至物理显示器;将分配至在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发送至虚拟显卡驱动,以传递至虚拟显示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虚拟显卡驱动创建虚拟显示器供操作系统分配屏幕数据,在用户没有多余可用的物理显示器的场景下,利用虚拟显卡驱动安全可靠地为用户提供额外可用的虚拟显示器,并提供将该虚拟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进行投屏的能力。使得用户不需要额外的物理显示器即可实现多个显示器供选用,而且还可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自主选取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方法还包括: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在检测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钩子函数在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根据回调函数和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其中,钩子(HOOK)函数是处理事件的程序段,通过操作系统调用,把它挂入操作系统。每触发钩子函数钩挂的特定事件时,钩子函数便可截获该事件携带的消息处理并反馈该消息,或者截获响应于该事件的回调函数,修改该回调函数后反馈给操作系统,还可以强制结束该事件携带的消息的传递。回调函数是用于对特定事件响应的程序段。显示器参数是反映显示器属性的数据,比如分辨率等。在本实施例中,修改回调函数是在回调函数中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加入的显示器参数可以是一个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也可以是多个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终端的操作系统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且操作系统版本号为10以下。开发人员可通过开发终端编写钩子函数,将钩子函数打包在投屏应用中下发至用户终端。该钩子函数用于钩挂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这样用户终端在首次运行投屏应用时,注册该钩子函数,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也就是通过钩子函数hook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
这样,用户终端在检测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则可通过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钩子函数在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便检测到除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外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显示器,再根据用户选择的显示模式为这些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管理所有显示器的显示模式。投屏应用中也可提供显示模式切换入口。当用户启用扩展显示模式时,虚拟显示器即会以扩展模式显示操作系统分配的屏幕数据;同时投屏应用开始采集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传输给投屏设备。在用户未启用扩展显示模式时,投屏应用则默认采集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并传输给投屏设备。
用户终端在运行投屏应用、且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操作系统在进行屏幕数据分配时,触发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反馈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包括物理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钩子函数截获该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这样操作系统即按照扩展显示模式和这些显示器进行屏幕数据分配。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钩子函数修改物理显卡驱动反馈给操作系统的显示器参数,使得操作系统判定检测到除本机自带的物理显示器外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显示器,这样在用户没有多余可用的物理显示器的场景下,便可利用钩子函数为用户提供额外可用的虚拟显示器,并提供将该虚拟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进行投屏的能力,使得用户不需要额外的物理显示器即可实现多个显示器供选用,而且还可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指令自主选取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8包括:当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
其中,演示文稿(PowerPoint PPT)是可通过动态方式放映静态数据的文件。演示文稿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汇报、企业宣传、产品推介以及教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有多种,至少包括演示者模式和观众模式两种。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还包括备注数据。演示文稿数据是演示文稿中包括的数据。比如PPT中的文字或者图片等。
具体地,终端在确定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即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
可以理解,用户在制作演示文稿时通常会添加备注数据,以在演示时根据备注数据进行演讲。通常情况下用户不希望在投屏时,将备注数据进行投屏。这样用户可选择扩展显示模式,将扩展显示器,也就是虚拟显示器作为用于投屏的显示器。这样用户即可控制将意图投屏的内容(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实现仅投屏意图投屏的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S208包括: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S210包括: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投屏设备。
其中,输入指示器数据是用于标识输入显示器的数据。输入显示器比如鼠标、激光笔或者游戏杆等。
举例说明,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物理显示器显示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界面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投屏设备投屏显示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界面示意图。该场景具体是需要通过投屏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如PPT)的场景。参考图3,该界面包括演示文稿数据310和输入指示器数据320,演示文稿数据310包括备注数据311。再参考图4,该界面包括演示文稿数据410和输入指示器数据420,此时演示文稿数据410不在包括备注数据。
具体地,终端在投屏连接成功后,可按第一帧率获取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获取输入指示器数据;并对获取的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独立进行上传。也就是说,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的获取互不影响,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的上传也互不影响。终端在每获取到演示文稿数据后,即上传该演示文稿数据,在每获取到输入指示器数据后,即上传该输入指示器数据。可以理解,终端按第一帧率获取演示文稿数据,亦即按第一帧率上传演示文稿数据;终端按第二帧率获取输入指示器数据,亦即按第二帧率上传输入指示器数据。其中,第一帧率具体可以是每秒20帧,第二帧率具体可以是每秒60帧。
进一步地,服务器在接收到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后,亦将分别上传的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转发至与终端投屏连接的投屏设备。这样投屏设备即可便捷地分开渲染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以在接收到新的演示文稿数据时仅重新渲染演示文稿数据,在接收到新的输入指示器数据时仅重新渲染输入指示器数据。
可以理解,输入指示器数据的更新频率显然大于演示文稿数据的更新频率,所以选取相对较高的帧率获取输入指示器数据,选取相对较低的帧率获取演示文稿数据,这样可以满足投屏流畅度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而且,演示文稿数据相对于输入指示器数据而言数据量大,将演示文稿数据以较低的帧率进行传输,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既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又可以节约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演示文稿数据中除备注数据外的数据,与投屏设备上显示的演示文稿数据动态同步。这样,用户可通过控制物理显示器上演示文稿的放映来控制投屏设备上演示文稿的放映。可以理解,由于投屏设备上显示的屏幕数据是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由于虚拟显示器是虚拟出的非实体,那么用户只有通过观看投屏设备,才能便捷地控制投屏设备上演示文稿的放映,这样在用户在无法观看投屏设备时,则可能无法顺利控制控制投屏设备上演示文稿的放映。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动态同步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与投屏设备上显示的相同的内容,通过控制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来间接控制投屏设备上显示的内容,使得该扩展投屏的方式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限定于演示文稿放映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2包括: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S210包括: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其中,投屏码是用于进行投屏的凭证,可以是包括数字、字母或者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投屏码比如“123456”或者“abg12d”等。终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终端,也可以是包括数字、字母或者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终端标识具体可以是终端序列号或者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等。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可以是当前登录的终端系统账号或当前登录的应用账号等。
具体地,终端可接收用户在终端界面输入的投屏码,或接收其他终端或者投屏设备发送的投屏码,以获取到投屏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终端代码中可集成有投屏代码,使得本终端具有投屏功能。投屏代码是终端运行后用以执行投屏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终端或投屏设备可通过声波传播投屏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上也可安装有投屏应用,或者,安装有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投屏应用是专用于投屏的应用程序,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不是专用于投屏但具有投屏功能的应用程序,如微信应用等。
具体地,终端可根据用户指令启动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并继续获取用户在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中输入的投屏码。此后,终端可继续在接收到投屏指令后,获取本地的终端标识。
举例说明,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界面示意图。该终端具体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参考图5,该界面包括投屏应用510。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投屏应用获取投屏码的界面示意图。参考图6,该界面包括投屏码输入框610、显示模式选择控件620和投屏确定控件630。用户在意图进行投屏时,可在投屏码输入框610中输入投屏码,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控件620选择显示模式,再点击投屏确定控件620以触发投屏指令,这样终端即可获取用户输入的投屏码和本地的终端标识,以继续进行后续的操作。
进一步地,终端在获取到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后,将该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对应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后,即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判定终端意图与查找到的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的投屏设备进行投屏,即建立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建立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后,可向终端反馈投屏连接成功的通知,这样终端即可执行后续的操作。服务器在未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时,也可向终端反馈未查询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的通知,终端从而根据该通知展示投屏码错误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重新输入投屏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等待时长还未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通知时,可判定与服务器断开连接,展示网络异常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更换网络或者稍后再试。
上述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后,将投屏码和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就可以在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本地与该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这样本地即可在投屏连接成功后,获取本地的屏幕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到投屏设备进行显示,从而完成了从本地到投屏设备的投屏。这样本地既不需要与投屏设备有线连接,也不需要与投屏设备连接至同一无线局域网即可完成投屏,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方法还包括:获取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及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当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在获取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发送至投屏设备。
其中,网络地址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是投屏设备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是本地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网络地址具体可以是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
具体地,服务器在通知终端投屏连接成功时,可主动向终端下发与终端建立投屏连接的各投屏设备的投屏设备标识和网络地址。终端也可在服务器通知终端投屏连接成功时,向服务器请求与终端建立投屏连接的各投屏设备的投屏设备标识和网络地址。
这样,终端在获取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后,查看该第一网络地址是否与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若两者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终端则在获取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发送至投屏设备,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若两者不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终端则继续通过服务器转发获取到的新的屏幕数据,以保障投屏的正常进行。
可以理解,终端是通过公共网络与服务器连接,由服务器来建立终端与投屏设备的投屏连接。那么在投屏连接成功后为保证投屏的及时性,终端会继续通过公共网络发送屏幕数据,也就是通过服务器转发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而在投屏过程中,终端获取屏幕数据是持续的过程,那么终端可在一方面通过公共网络发送实时获取的屏幕数据,一方面查看投屏设备与本地是否接入同一无线局域网。这样在投屏设备与本地接入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切换至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实时获取的新的屏幕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本地与投屏设备连接至同一无线局域网时,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屏幕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在本地与投屏设备未连接至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通过公网传输屏幕数据,又能够保证投屏的正常进行。
图7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服务器和投屏设备的交互时序图。参考图7,投屏设备启动后,向服务器拉取投屏码并显示,并在满足投屏码更新条件时,获取本地的投屏设备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本地的投屏设备标识的投屏码获取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投屏码获取请求后返回的新的投屏码,这样投屏设备即更新显示新的投屏码。
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投屏设备显示的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该投屏码与该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后,查找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并向终端反馈投屏成功的通知,向投屏设备发送投屏通知。
终端获取对应于该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其中,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终端继而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将采集的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屏幕数据后,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进行显示。
终端可再获取与之前获取的投屏码相异的投屏码,将相异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相异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后,查询与相异的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将查询到的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的投屏设备加入该投屏无线投屏连接,以将终端投屏至多个投屏设备。
终端还可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获取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当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在获取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发送至投屏设备。
具体地,以多方会议场景中投屏演示文稿举例。与会人员在不同地理位置(广州、深圳和北京)的会议室参与同一会议。当会议中用于投屏的终端的操作系统为WIN10及以上操作系统时,该终端上安装有投屏设备和虚拟显卡驱动;当会议中用于投屏的终端的操作系统为WIN10以下操作系统时,该终端上安装有投屏设备并注册有钩挂终端本机的物理显卡驱动的HOOK函数。
会议主持者可启动终端上安装的投屏应用,在投屏应用中输入广州会议室中投屏设备显示的投屏码,这样终端即可将该投屏码和本地的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进而建立终端与广州会议室中投屏设备的无线投屏连接。会议主持者可通过显示模式选择指令选择扩展显示模式,选择在本机的物理显示器上显示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在虚拟显示器上显示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这样中终端的操作系统在进行屏幕数据分配时,在有安装有虚拟显卡驱动时,询问虚拟显卡驱动与物理显卡驱动,分别获取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按照这些显示器参数分配屏幕数据;或者,在未安装有虚拟显卡驱动时,仅询问物理显卡驱动,获得HOOK函数增加虚拟显示器参数后的回调函数,根据该回调函数中的显示器参数分配屏幕数据。这样投屏应用便仅采集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进行投屏。
会议主持者可继续在投屏应用输入深圳会议室中投屏设备显示的投屏码,这样终端即可将该投屏码和本地的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进而将深圳会议室中投屏设备加入该无线投屏连接。会议主持者可继续在投屏应用输入北京会议室中投屏设备显示的投屏码,这样终端即可将该投屏码和本地的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进而将北京会议室中投屏设备加入该无线投屏连接。这样,虚拟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即可投屏到广州、深圳和北京三个会议室的投屏设备上,分别在三个会议室的与会人员均可观看到相同的内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投屏装置800。参照图8,该投屏装置800包括:连接模块801、获取模块802、确定模块803、采集模块804和传递模块805。
连接模块801,用于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803,用于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模块804,用于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传递模块805,用于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屏装置800还包括控制模块806,用于在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当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在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6还用于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在检测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钩子函数在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根据回调函数和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803还用于当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采集模块804还用于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传递模块805还用于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模块801还用于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模块还用于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递模块805还用于获取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及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当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在采集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传递至投屏设备。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110。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设备和显示器。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投屏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器可以是独立的显示器,也可以是一体的显示屏,显示屏具体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投屏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组成该投屏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8所示的连接模块801、获取模块802、确定模块803、采集模块804和传递模块805等。各个程序模块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投屏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投屏装置800中的连接模块801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通过获取模块802获取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通过确定模块803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通过采集模块804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传递模块805,用于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获取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在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当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在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在检测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钩子函数在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根据回调函数和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包括:当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包括: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包括: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包括: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包括: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及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当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在采集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传递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获取对应于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在建立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当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在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虚拟显卡驱动与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在检测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钩子函数在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根据回调函数和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包括:当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虚拟显示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采集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包括: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包括: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包括: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根据无线投屏连接传递屏幕数据至投屏设备,包括: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及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当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在采集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将新的屏幕数据直接传递至投屏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投屏方法,包括:
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建立所述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当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在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所述虚拟显卡驱动与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
在检测到所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所述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所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
通过所述钩子函数在所述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
通过操作系统根据所述回调函数和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包括:
当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
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所述物理显示器;
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所述虚拟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
所述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包括:
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演示文稿数据和所述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包括:
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
将所述投屏码与所述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所述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所述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所述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包括:
将所述屏幕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屏幕数据转发至所述投屏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投屏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及本地的第二网络地址;
当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归属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时,则
在采集到新的屏幕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将所述新的屏幕数据直接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
8.一种投屏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建立本地与投屏设备之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于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的显示模式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是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中的一种;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的屏幕数据;
传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传递所述屏幕数据至所述投屏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建立所述无线投屏连接时,建立本地的虚拟显卡驱动与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当所述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时,通过操作系统为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在所述无线投屏连接结束时,断开所述虚拟显卡驱动与所述虚拟显卡驱动所创建的虚拟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将钩子函数与通过操作系统触发的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关联;在检测到所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时,通过所述钩子函数截获本地的物理显卡驱动响应于所述显示器参数查询事件所反馈的回调函数;通过所述钩子函数在所述回调函数中修改加入虚拟显示器的显示器参数,并将修改后的回调函数反馈至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根据所述回调函数和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物理显示器和虚拟显示器分配屏幕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显示模式选择指令所选中的显示模式为扩展显示模式时,确定用于投屏的显示器为虚拟显示器;将包括演示者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所述物理显示器;将包括观众模式的演示文稿数据的屏幕数据分配至所述虚拟显示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数据包括演示文稿数据和输入指示器数据;所述采集模块还用于按第一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演示文稿数据,并按大于第一帧率的第二帧率采集虚拟显示器的输入指示器数据;所述传递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演示文稿数据和所述输入指示器数据分别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所述投屏码与所述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所述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所述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所述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所述传递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屏幕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屏幕数据转发至所述投屏设备。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487184.7A 2018-05-21 2018-05-21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0515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7184.7A CN110515572B (zh) 2018-05-21 2018-05-21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7184.7A CN110515572B (zh) 2018-05-21 2018-05-21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572A true CN110515572A (zh) 2019-11-29
CN110515572B CN110515572B (zh) 2022-11-18

Family

ID=6862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7184.7A Active CN110515572B (zh) 2018-05-21 2018-05-21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572B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85A (zh) * 2018-07-10 2018-12-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智能平板及存储介质
CN111522519A (zh) * 2020-04-03 2020-08-11 青岛进化者小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11017A (zh) * 2020-05-26 2020-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卡选择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866559A (zh) * 2020-07-10 2020-10-30 北京百家视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协议系统及方法
CN112099705A (zh) * 2020-09-04 2020-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62717A (zh) * 2020-10-10 2021-01-01 深圳市维派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扩展方法、系统和多功能显示器
CN112199147A (zh) * 2020-10-14 2021-01-08 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终端内的录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3692A (zh) * 2020-12-11 2021-03-02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12860202A (zh) * 2021-02-04 2021-05-28 苏州必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额外显卡扩展电脑桌面的方法
CN112861638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13242173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深圳宜享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13608710A (zh) * 2021-07-19 2021-11-05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15775A (zh) * 2021-11-12 2022-03-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投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85096A (zh) * 2020-10-20 2022-04-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398112A (zh) * 2021-12-01 2022-04-26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2161128A1 (zh) * 2021-01-31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显示方法、移动设备及电子设备
WO2023005137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95928A (zh) * 2022-09-26 2023-02-03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34807A1 (en) * 2021-08-10 2023-02-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screen and terminal
WO2023045712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异常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695928B (zh) * 2022-09-26 2024-06-07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545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system, screen, and projector
US20110234896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Victor Ivash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mote Content Through Multiple Projectors
CN102307350A (zh) * 2011-09-14 2012-01-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电视机的关联认证方法、电视机及系统
CN102802155A (zh) * 2012-08-17 2012-11-28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与智能显示设备快速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3513947A (zh) * 2012-06-25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3530078A (zh) * 2012-06-08 2014-01-22 苹果公司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US20150012831A1 (en) * 2013-07-08 2015-01-08 Jaco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etween multiple computers
CN104915171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桌面的显示方法与装置
CN105103123A (zh) * 2013-02-28 2015-11-25 苹果公司 用于虚拟显示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62974A (zh) * 2015-08-12 2016-01-20 北京恒泰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人屏幕无线共享的方法
CN105991962A (zh) * 2015-02-0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375841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数据处理、视频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603667A (zh) * 2016-12-16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545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system, screen, and projector
US20110234896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Victor Ivash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mote Content Through Multiple Projectors
CN102307350A (zh) * 2011-09-14 2012-01-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电视机的关联认证方法、电视机及系统
CN103530078A (zh) * 2012-06-08 2014-01-22 苹果公司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CN106951205A (zh) * 2012-06-08 2017-07-14 苹果公司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CN103513947A (zh) * 2012-06-25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2802155A (zh) * 2012-08-17 2012-11-28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与智能显示设备快速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5103123A (zh) * 2013-02-28 2015-11-25 苹果公司 用于虚拟显示器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012831A1 (en) * 2013-07-08 2015-01-08 Jaco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etween multiple computers
CN105991962A (zh) * 2015-02-0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15171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桌面的显示方法与装置
CN106375841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数据处理、视频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262974A (zh) * 2015-08-12 2016-01-20 北京恒泰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人屏幕无线共享的方法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603667A (zh) * 2016-12-16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ICHOLAS F POLYS等: "Effects of information layout, screen size, and field of view on user performance in information-rich virtual environ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SYMPOSIUM ON VIRTUAL REALITY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
代永平等: "LCoS投影显示技术研究进展", 《电视技术》 *
晓杰: "函数指针访问钩子函数",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
郑锋: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高清视音频无线投屏智能终端的研发及其应用", 《智能建筑》 *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85A (zh) * 2018-07-10 2018-12-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智能平板及存储介质
CN111522519A (zh) * 2020-04-03 2020-08-11 青岛进化者小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11017A (zh) * 2020-05-26 2020-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卡选择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866559A (zh) * 2020-07-10 2020-10-30 北京百家视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协议系统及方法
CN112099705A (zh) * 2020-09-04 2020-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62717A (zh) * 2020-10-10 2021-01-01 深圳市维派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扩展方法、系统和多功能显示器
CN112199147A (zh) * 2020-10-14 2021-01-08 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终端内的录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83483A1 (zh) * 2020-10-20 2022-04-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385096A (zh) * 2020-10-20 2022-04-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385096B (zh) * 2020-10-20 2023-11-03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433692A (zh) * 2020-12-11 2021-03-02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12861638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WO2022161128A1 (zh) * 2021-01-31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显示方法、移动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2860202A (zh) * 2021-02-04 2021-05-28 苏州必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额外显卡扩展电脑桌面的方法
CN113242173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深圳宜享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13608710A (zh) * 2021-07-19 2021-11-05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005137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86893B2 (en) 2021-08-10 2024-01-3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screen and terminal
EP4134807A1 (en) * 2021-08-10 2023-02-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screen and terminal
EP4180944A4 (en) * 2021-09-26 2024-03-06 Honor Device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CREEN DUPLICATION ANOMA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45712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异常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15775A (zh) * 2021-11-12 2022-03-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投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98112A (zh) * 2021-12-01 2022-04-26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98112B (zh) * 2021-12-01 2024-05-14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95928A (zh) * 2022-09-26 2023-02-03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114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5928B (zh) * 2022-09-26 2024-06-07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572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5572A (zh) 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68405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器
CN107229526B (zh) 群会话中的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11777887B2 (en) Remind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group session, device and medium
JP4203657B2 (ja)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サーバ、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50429B1 (ko) 공동 편집을 위한 문서 편집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44275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31631A (zh) 电子邮件与基于共享文件夹的集成工作空间集成
US10075492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screen sharing method, program, and screen sharing system
CN109600408A (zh) 资源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JP2004178268A (ja) リアルタイムウェブ共有システム
CN105205072B (zh) 网页信息的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6572139A (zh) 多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10413922A (zh) 页面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812563A (zh) 图片发送方法及装置
JPWO2011117958A1 (ja) 仮想マシン管理装置、仮想マシン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00911A (zh) 页面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4881423B (zh) 信息提供装置以及信息提供方法
US1088755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8793342B2 (en) Interpreting web application content
US11063779B2 (en) Content server,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0322775A (zh) 机场信息的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3256362A (ja) メッセージ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よるコミュニティ形成方法、並びに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メッセージ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16095053B (zh) 虚拟空间麦位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3101646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