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4853B -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4853B
CN110514853B CN201910852748.7A CN201910852748A CN110514853B CN 110514853 B CN110514853 B CN 110514853B CN 201910852748 A CN201910852748 A CN 201910852748A CN 110514853 B CN110514853 B CN 110514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utput
input
channel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2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4853A (zh
Inventor
彭杰
龚晓峰
雒瑞森
李成鑫
高文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527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4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4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4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8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输入管道、输出管道、驱动装置、固定圆盘、转动圆盘、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能够在固定圆盘中心通孔内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带动所述转动圆盘转动;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与输入管道连通,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输出管道连通;所述转动圆盘上配合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设置有一个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光谱探头连通;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光谱探头的位置。本发明能够对待测样品进行光谱复采样且能够对多个待测样品进行同步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特别是对于珍珠这类圆球形物体的表面质量检测,国内大多采用人工检测技术,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来判断待测样品的质量,这类技术主要依靠人眼的观察,以及检测人员的鉴别能力来实现,一方面容易受到人眼的视力、疲劳度以及鉴别能力的影响,批量检测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对标准样品难于选择,可操作性差;因此人工检测技术存在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都极低,且操作繁杂,要求检测人员具备相当的鉴别能力等技术问题;另外,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通过采集待测样品表面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解析以获得待测样品表面质量,这类方法不仅对拍照环境要求高,且无法保证图像采集时待测样品的稳定,导致采集的图像干扰大,且连续拍摄的多张图片无法有效反映待测样品的表面品质,因此常规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检测精度差,且要求检测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可操作时差;此外,国外还提出了光谱测量技术,通过采集待测样品表面光谱数据以获得待测样品表面质量,然而现有的光谱测量方法仅采集待测样品的单组光谱数据,检测精度仍然有待改进;且上述现有技术均没有形成完整、自动化的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本发明设置了一套专用于球形物体表面质量检测的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通过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的配合,能够对待测样品进行光谱复采样且能够对多个待测样品进行同步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用于对球形物体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输入管道、输出管道、驱动装置、固定圆盘、转动圆盘、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依次通过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以使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能够在固定圆盘中心通孔内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带动所述转动圆盘转动;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与输入管道连通,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输出管道连通;所述转动圆盘上配合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设置有一个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光谱探头连通;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光谱探头的位置。
本发明通过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的配合使用,利用定位装置对光谱探头的位置检测,自动实现光谱探头位置的精确控制,以实现对待测样品的自动光谱复采样,进而为待测样品的表面质量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光谱数据组;本发明通过在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上设置多组配合使用的输入、输出以及检测通道,能够同时对多组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入管道包括漏斗形入口段、圆柱形管道段和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通过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将所述输入管道固定连接在固定圆盘上以使输入管道与输入通道连通,待测样品通过漏斗形入口段进入输入管道,依次通过圆柱形管道段和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进入输入通道;在圆柱形管管道侧壁上且靠近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位置设置有配套使用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经过输入管道。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道包括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和弯曲的圆柱形管道;通过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将所述输出管道固定连接在固定盘上以使输出管道与输出通道连通,待测样品通过输出通道,依次经过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和弯曲的圆柱形管道离开输出管道;在所述弯曲的圆柱形管道靠近出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离开输出管道。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舵机和转轴;所述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舵机固定在固定圆盘上,所述转轴能够穿过固定圆盘的中心通孔并在通孔内转动,穿过固定圆盘的转轴与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传动连接,所述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轴末端还设置有螺纹,用以和螺母在转动圆盘下方进行限位连接,防止转动圆盘从转轴上脱落。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卡件,至少两个限位卡件周向均匀固定在固定圆盘的边缘;所述限位卡件包括卡件主体,所述卡件主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端悬挂于固定圆盘上表面并进行固定;所述凹槽下端承接转动圆盘下表面,防止转动圆盘脱落。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探测装置,每个红外探测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圆盘上的红外收发装置以及配合设置在转动圆盘上的反光装置;多个红外探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检测光谱探头是否位于输入位置、检测位置和输出位置;所述输入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入通道连通;所述检测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固定圆盘封闭区域对齐;所述输出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
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
优选的,待测样品为珍珠。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珍珠这种表面不均匀的对象进行检测,通过采集珍珠表面的多组光谱数据,对珍珠表面质量进行分析,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待测样品(特别是对于珍珠这类待测样品)是否进入检测系统,并实现光谱复采样检测,待检测完成之后,将待测样品从检测系统输出,并识别待测样品是否离开检测系统;即本发明利用自动化检测系统,实现了完整的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过程,为后续待测样品的表面质量鉴别提供了多组光谱数据,能够高效、高质量进行待测样品表面质量识别。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固定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动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入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输出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光谱探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发明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用于对球形物体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输入管道7、输出管道8、驱动装置、固定圆盘1、转动圆盘9、光谱探头16和定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依次通过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以使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能够在固定圆盘中心通孔内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带动所述转动圆盘转动;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与输入管道连通,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输出管道连通;所述转动圆盘上配合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设置有一个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光谱探头连通;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光谱探头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还包括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气动装置能够产生非平衡气流以对待测样品进行翻滚,配合光谱探头完成多组随机光谱数据的检测,提高待测样品的光谱数据采集部位的随机性;同时所述气动装置能够产生平衡气流以将待测样品推送出光谱探头,操作简单,便于实现。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初始化自动化检测系统。
步骤二,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圆盘转动以使光谱探头位于输入位置,待测样品由输入管道传送并经由输入通道进入光谱探头。
步骤三,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圆盘转动以使光谱探头位于检测位置,由控制装置发出控制指令,开始进行光谱检测。
步骤四,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待测样品的光谱数据。
步骤五,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气动装置产生非平衡气流输入到光谱探头内,以使待测样品随机翻滚,重复执行步骤四和步骤五,直到达到所需光谱复采样组数。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由步骤四和步骤五实现同一待测样品的光谱复采样,通过控制装置设置合适的压力值,控制气动装置产生非平衡气流使待测样品翻滚,且保证不会对待测样品造成损伤,一段时间后,控制装置控制气动装置关闭气流通道,等到珍珠稳定后,采集得到稳定的光谱数据,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待测样品的一组光谱数据检测完成之后,控制装置重新控制气动装置开启气流通道,产生气流翻滚待测样品,以进行下一次光谱检测;如此反复,以获得多组光谱数据。
步骤六,检测完毕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转动圆盘转动,使光谱探头位于输出位置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气动装置产生平衡气流以使待测样品离开光谱探头,经输出管道输出。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当同一待测样品的多组光谱数据检测完成之后,准备进行下一待测样品的光谱检测:即当检测到输入管道中有新的待测样品时,则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否则,继续检测输入管道中是否有新的待测样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样品为珍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对上述实施例1的固定圆盘1和转动圆盘9作了进一步优,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圆盘1的中心设置有固定轴孔5,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固定圆盘1上,驱动装置的转轴穿过固定轴孔5且能够在固定轴孔内转动;所述固定圆盘1上靠近边缘位置沿厚度方向设置有2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第一通道4-1(作为输入通道)和第四通道4-4(作为输出通道)为一组,第二通道4-2(作为输出通道)和第三通道4-3(作为输入通道)为一组。所述转动圆盘9的中心设置有旋转轴孔10,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穿过固定轴孔5后与旋转轴孔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通过转轴带动转动圆盘9转动;所述转动圆盘9上对应上述固定圆盘1上配合两组输入/输出通道沿厚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检测通道(12-1和12-2);本实施例中的所有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和检测通道的大小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以其中一组输入通道4-1/输出通道4-4和一个检测通道12-1为例进行说明:在固定圆盘1上且位于输入通道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红外收发装置(第一红外收发装置2-1和第二红外收发装置2-2),在固定圆盘1上且位于输出通道4-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红外收发装置(第三红外收发装置2-3和第四红外收发装置2-4);所述输入通道4-1与输入管道固定连接,以使待测样品能够通过输入通道4-1输入至检测装置;所述输出通道4-4与输出管道固定连接,以使待测样品能够通过输出通道4-4输出至输出管道;所述检测通道12-1与光谱探头固定连接,以使待测样品能够通过检测通道至光谱探头;在所述转动圆盘9上表面上且位于检测通道12-1两侧配合红外收发装置分别设置有一反光条(11-1和11-2)。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固定圆盘上输入通道位置处为输入位置,固定圆盘上输出通道位置处为输出位置,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之间的中间位置(即固定圆盘的封闭位置)处为检测位置;则由第一红外收发装置2-1/第二红外收发装置2-2和第一反光条11-1/第二反光条11-2来检测光谱探头是否位于输入位置;由第一红外收发装置2-1/第四红外收发装置2-4和第一反光条11-1/第二反光条11-2来检测光谱探头是否位于检测位置;由第三红外收发装置2-3/第四红外收发装置2-4和第一反光条11-1/第二反光条11-2来检测光谱探头是否位于输出位置。
另一组输入通道/输出通道以及检测通道是为了同时进行多组待测样品光谱测量,同理,设置方式如上(附图1和图2未示出),在此不作说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对上述实施例的输入管道7和输出管道8作了进一步优,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输入管道7依次包括漏斗形入口段7-1、圆柱形管道段7-2和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7-5;在靠近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7-5的所述圆柱形管道段7-2侧壁上设置有配套使用的红外发射装置7-3和红外接收装置7-4(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以圆柱形管道中心对称)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通过输入管道7;所述红外发射装置7-3发射红外信号,经管道内部,到达红外接收装置7-4,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有待测样品经过时,阻隔红外信号,红外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则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7-5上设置有与固定圆盘1安装螺孔配合的螺孔(7-5-1、7-5-2和7-5-3)以将输入管道7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盘1上。
所述输出管道8包括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8-3和弯曲的圆柱形管道;所述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8-3上设置有与固定圆盘1安装螺孔配合的螺孔(8-3-1、8-3-2和8-3-3)以将输出管道8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盘1上。在所述弯曲的圆柱形管道靠近出口的侧壁上沿中心对称设置红外发射装置8-1和红外接收装置8-2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顺利离开输出管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对上述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作了进一步优,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舵机14和转轴15;所述舵机14包括舵机转轴14-1和舵机固定座14-2,所述转轴15两端分别为转轴母端15-1和转轴公端15-2;所述舵机固定座14-2上设置有多个螺孔(14-2-1、14-2-2、14-2-3和14-2-4),通过舵机固定座14-2上的多个螺孔将舵机14固定安装在固定圆盘1的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舵机转轴14-1为齿轮公端,所述轴母端15-1为齿轮母端,所述转轴公端15-2为齿轮公端;所述舵机转轴14-1与转轴母端15-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能够向下穿过固定圆盘中心通孔5并在固定圆盘中心通孔内转动,穿过固定圆盘的转轴与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10(该中心通孔设置为齿轮母端)传动连接(即转轴公端15-2与该中心通孔10配合连接),所述舵机14驱动转轴15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9转动。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转轴公端15-2末端端部还设置有螺纹柱15-3,用以和螺母15-4在转动圆盘9下方配合连接,用于限制转动圆盘9的位置,防止转动圆盘9脱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对上述实施例的光谱探头作了进一步优,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光谱探头16包括圆柱形筒状结构以及一体成型在圆柱形筒状结构顶端开口处的圆环形探头底座16-1,圆柱形筒状结构底部沿内侧壁设置有辅助结构16-2便于快速稳定待测样品状态;圆柱形筒状结构底部中心设置有光纤口,用以配合光纤固定端16-4形成光纤插入口16-5;所述圆柱形筒状结构靠近底部的侧壁周面上均匀设置有6个气流通道16-3(16-3-1、16-3-2、16-3-3、16-3-4、16-3-5和16-3-6);所述圆环形探头底座16-1上设置有与转动圆盘9安装螺孔配合的螺孔(16-1-1、16-1-2和16-1-3)。
控制装置控制气动装置通过上述气流通道为光谱探头输入气流以翻滚待测样品。
本实施例的检查系统机械结构组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首先将2组输入装置7,分别与输入通道(4-1和4-3)对齐;然后,螺丝由上圆盘1下表面向上穿过螺孔(3-1、3-2和3-3)(3-7、3-8和3-9)和对应输入装置的螺孔(7-5-1、7-5-2和7-5-3);最后,在输入装置7的圆环形底座7-5上表面扣紧螺母以将输入装置7固定在上圆盘1上。
第二步,首先将2组输出装置8,分别与输出通道(4-2和4-4)对齐。然后,螺丝由上圆盘1下表面向上穿过螺孔(3-4、3-5和3-6)(3-10、3-11和3-12)和对应输出装置的螺孔(8-3-1、8-3-2和8-3-3)。最后,在输出装置8的圆环形底座8-3上表面扣紧螺母以将输出装置8固定在上圆盘1上。
第三步,首先将2组光谱探头分别与第一检测通道12-1和第二检测通道12-2对齐;然后,螺丝由下圆盘9上表面向下穿过螺孔(13-1、13-2和13-3)或(13-4、13-5和13-6)和对应光谱探头的螺孔(16-1-1、16-1-2和16-1-3);最后,在光谱探头的圆环形底座下表面扣紧螺母。
第四步:首先将驱动装置的转轴向下穿过固定轴孔5;然后,螺丝由上圆盘1下表面向上穿过螺孔(3-13、3-14、3-15和3-16)和对应驱动装置底座螺孔,并在驱动装置底座上表面扣紧螺母以将驱动装置固定在上圆盘1上;最后,将向下穿过固定轴孔5的驱动装置转轴与旋转轴孔10传动连接,使得驱动装置能够通过转轴带动下圆盘9转动。优选的,还可以在转轴末端设置螺纹,用以和螺母在下圆盘9下方进行限位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用于对珍珠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输入管道、输出管道、驱动装置、固定圆盘、转动圆盘、气动装置、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依次通过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以使固定圆盘和转动圆盘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能够在固定圆盘中心通孔内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带动所述转动圆盘转动;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与输入管道连通,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输出管道连通;所述转动圆盘上配合一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设置有一个检测通道;所述光谱探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圆盘上且与所述检测通道连通;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光谱探头的位置;所述气动装置产生气流通入光谱探头以对待测样品进行翻滚或将检测结束的待测样品吹离光谱探头;所述转动圆盘带动光谱探头转动,当所述光谱探头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入通道连通时,待测样品经由输入管道和输入通道进入光谱探头;当所述光谱探头通过检测通道与固定圆盘封闭区域对齐时,对光谱探头内的待测样品进行光谱检测;当所述光谱探头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时,检测完毕的待测样品经由输出通道和输出管道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包括漏斗形入口段、圆柱形管道段和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通过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将所述输入管道固定连接在固定圆盘上以使输入管道与输入通道连通,待测样品通过漏斗形入口段进入输入管道,依次通过圆柱形管道段和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进入输入通道;在圆柱形管道侧壁上且靠近圆环形输入管道底座位置设置有配套使用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经过输入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包括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和弯曲的圆柱形管道;通过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将所述输出管道固定连接在固定盘上以使输出管道与输出通道连通,待测样品通过输出通道,依次经过圆环形输出管道底座和弯曲的圆柱形管道离开输出管道;在所述弯曲的圆柱形管道靠近出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以检测待测样品是否离开输出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舵机和转轴;所述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舵机固定在固定圆盘上,所述转轴能够穿过固定圆盘的中心通孔并在通孔内转动,穿过固定圆盘的转轴与转动圆盘的中心通孔传动连接,所述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末端还设置有螺纹,用以和螺母在转动圆盘下方进行限位连接,防止转动圆盘从转轴上脱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卡件,至少两个限位卡件周向均匀固定在固定圆盘的边缘;所述限位卡件包括卡件主体,所述卡件主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端悬挂于固定圆盘上表面并进行固定;所述凹槽下端承接转动圆盘下表面,防止转动圆盘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探测装置,每个红外探测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固定圆盘上的红外收发装置以及配合设置在转动圆盘上的反光装置;多个红外探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检测光谱探头是否位于输入位置、检测位置和输出位置;所述输入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入通道连通;所述检测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固定圆盘封闭区域对齐;所述输出位置为光谱探头能够通过检测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输入管道、输出管道、光谱探头和定位装置通信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
CN201910852748.7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14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748.7A CN110514853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748.7A CN110514853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853A CN110514853A (zh) 2019-11-29
CN110514853B true CN110514853B (zh) 2020-03-17

Family

ID=6863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27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14853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485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51695A (en) * 1931-12-12 1936-08-18 Gen Motors Corp Testing or inspecting machine
US2845177A (en) * 1956-06-25 1958-07-29 Gen Motors Corp Inspection mechanism
JPH0650289B2 (ja) * 1988-02-13 1994-06-29 新日本電工株式会社 鋼球の検査装置
EP1524493A4 (en) * 2002-07-24 2007-06-13 Tokyo Seimitsu Co Ltd M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853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028B (zh) 一种基于ai技术的浮游藻类自动监测设备与方法
KR101854704B1 (ko) 다중시료 자동분석장치
CN105806995B (zh) 一种用于测量脂肪酸值的自动滴定装置
US20080079426A1 (en) Eddy current testing apparatus and eddy current testing method
CN102288607A (zh) 基于数码显微镜的机织物密度检测仪
CN104089586A (zh) 发动机曲轴轴颈形状误差的图像检测装置和图像检测方法
US2017003084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inspecting and analyzing stent-like objects
CN106441632A (zh) 一种温度计的检测方法及温度计的检测装置
CN102662048A (zh) 一种尿液分析方法及尿液分析装置
CN110514853B (zh)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系统
CN106769693A (zh) 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检测系统
CN110031408A (zh) 一种猕猴桃成熟度快速判别装置及方法
CN117152152B (zh) 检测试剂盒的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EP3833982A1 (en) Automatic quality check for laboratory instruments
CN110531094B (zh) 一种光谱复采样自动化检测方法
CN105910534A (zh) 橡塑制品几何量测量系统
CN103792099B (zh) 建筑用遮阳产品综合检测设备
CN110333361A (zh) 一种全自动光谱采样建模系统及方法
CN217156336U (zh) 一种边缘检测设备以及设备前端模块
CN108333178A (zh) 临床标本分析方法及临床标本分析仪
CN212413758U (zh) 一种用于作物单株考种的表型测量仪
CN101231250B (zh) 金相全面测量法
CN208888141U (zh) 一种样本检测系统的自动识别装置
CN102914661A (zh) 分泌物分析工作站
CN106093039A (zh) 一种无前处理毛绒快速检测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