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4557A -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4557A
CN110514557A CN201910815430.1A CN201910815430A CN110514557A CN 110514557 A CN110514557 A CN 110514557A CN 201910815430 A CN201910815430 A CN 201910815430A CN 110514557 A CN110514557 A CN 110514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stricting orifice
stainless steel
pipeline section
continuous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54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4557B (zh
Inventor
桑义敏
余望
郑明聪
陈家庆
韩严和
梁存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8154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4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4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包括: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底部设连续相、分散相入口,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连接中间设节流孔板的圆柱形管段,圆柱形管段上分别连接第一、第二压力表和单珠注射器,圆柱形管段顶端回液口回连至重力沉降箱;重力沉降箱上分设油相出口、第一、第二水相出口,三个出口经第一至第五阀门形成的控制阀组分别连接集液箱和连续相供液通路,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出口连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连续相入口;集液箱经分散性供液通路连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分散相入口。该系统能对油水两相流动中分散相(油)颗粒破碎乳化机理进行研究,也可得出在不同水利条件下油滴破碎与聚结结果。

Description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究与评价油水两相流动中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的破碎、聚结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原油开采经常伴有较高的水产生量。依据流体几何特性、混合物的速度和相比,液-液两相流动可能被分散、分层或者混合。原油,主要以油包水型乳状液的形式回收,通过胶态分散物的组分如树脂和沥青质,或细固体颗粒,使其为稳定的、乳化的过程。在石油工业场合,在油气管道沿线上出现横断面节流限制部件(例如井口的节流阀)将会通过增加液液界面破碎率来强化分散过程。由于高压降通常会发生在井口节流阀,水滴破裂通常由于节流阀严重动荡的外界条件引起的这样的过程中若是伴有表面活性剂出现,可能会导致不需要的稳定乳化液的形成,给最终的采出液脱水、含油污水除油等油水分离过程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研究节流阀等节流元件处分散相液滴(含油污水中的油滴或油田采出液中的水珠)破裂或者聚结的程度、规律,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并没有这样的研究设备或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能进行油水两相流动中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的破碎、聚结特性研究及评价,为含油污水有效处理提供的帮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包括:
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单珠注射器、重力沉降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连续相供液通路、集液箱和分散性供液通路;其中,
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所述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分别与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设置的不锈钢毛细管群连通,所述不锈钢毛细管群的出口与所述圆柱形管段连接,所述圆柱形管段的中间部位设置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一压力表,所述节流孔板后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二压力表,所述圆柱形管段的顶端设置回液口,所述回液口经管路与所述重力沉降箱连接;
所述单珠注射器,连接于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
所述重力沉降箱的侧面上部设置油相出口,侧面下部分别设置第一水相出口和第二水相出口,所述油相出口经依次设置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所述第一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二阀门的管路与所述连续相供液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入口经设置所述第三阀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五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
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出口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连续相入口连接;
所述集液箱的出液口经所述分散性供液通路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分散性入口连接。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相互连接的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以及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连续相供液通路和分散性供液通路将集液箱和重力沉降箱有机连接至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形成一种能循环进行油水两相在节流孔板处流动特性研究的实验系统,该系统能对油水两相流动中分散相(油)颗粒破碎乳化机理进行研究,通过调节各种装置参数也可得出在不同水利条件下油滴破碎与聚结结果,通过该实验系统的研究,能明确分散相(油)颗粒破碎乳化机理,对石油工业领域,污水处理,化工环保等多种领域有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系统的处理中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平均粒径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为:1-取样口;2-重力沉降箱;3-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第三阀门;6-第四阀门;7-第五阀门;8-集液箱;9-第一驱动泵;10-第二驱动泵;11-第一涡轮流量计;12-第二涡轮流量计;13-圆柱形管段;14-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15-第一压力表;16-第二压力表;17-透明方形端口箱;18-节流孔板;19-单珠注射器;20-第六阀门;21-第七阀门;22-第八阀门;23-第九阀门;24-第十阀门;25-第十一阀门;26-第十二阀门;27-第十三阀门;28-第十四阀门;29-第十五阀门;30-第十六阀门;31-第十七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包括:
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单珠注射器、重力沉降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连续相供液通路、集液箱和分散性供液通路;其中,
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所述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分别与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设置的不锈钢毛细管群连通,所述不锈钢毛细管群的出口与所述圆柱形管段连接,所述圆柱形管段的中间部位设置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一压力表,所述节流孔板后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二压力表,所述圆柱形管段的顶端设置回液口,所述回液口经管路与所述重力沉降箱连接;
所述单珠注射器,连接于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
所述重力沉降箱的侧面上部设置油相出口,侧面下部分别设置第一水相出口和第二水相出口,所述油相出口经依次设置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所述第一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二阀门的管路与所述连续相供液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入口经设置所述第三阀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五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
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出口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连续相入口连接;
所述集液箱的出液口经所述分散性供液通路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分散性入口连接。
上述实验系统中,连续相供液通路包括:
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第十一阀门、第一驱动泵、第七阀门、第一涡轮流量计、第八阀门;
所述第一驱动泵两端连接设有第十阀门的超越管。
上述实验系统中,第一驱动泵的入口管上还连接设有第十二阀门的放空管。
上述实验系统中,连续相供液通路包括:
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第十三阀门、第二驱动泵、第十六阀门、第二涡轮流量计、第十七阀门;
所述第二驱动泵两端连接设有第十四阀门的超越管。
上述实验系统中,第二驱动泵的入口管上还连接设有第十五阀门的放空管。
上述实验系统中,不锈钢毛细管群由60~85根内径为1mm的不锈钢毛细管组成;
所述圆柱形管段的直径为3cm,长为1m;
所述节流孔板通过所述圆柱形管段设置凹槽插设在该圆柱形管段的通路上。这样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节流孔板进行实验。
上述实验系统中,圆柱形管段竖直设在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上。
上述实验系统还包括:取样口,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管段末端的回液口处,与所述圆柱形管段内连通。
上述实验系统还包括:透明方形端口箱,设在所述圆柱形管段上,处于所述节流孔板外周。
上述实验系统中,重力沉降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设置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重力沉降箱的下部还连接设有第六阀门的放空管。
所述集液箱的下部还连接设有第九阀门的放空管。
本发明的实验系统,能模拟液-液分散液中管道限制部件诱导的颗粒破碎过程,以便更好的预测颗粒粒径分布和改善油水分离器的放大效果和设计参数,可以更好的理解油水两相流动中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的破碎、聚结特性,分析相关机理。该实验系统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①油气集输管线中低剪切节流阀的研制,通过研究不同压力对油滴破碎聚结的影响,可以设法降低破碎程度/增加聚结效率;②在原油脱水工艺中,往往是通过注水再脱水实现脱盐,需要加强原油脱水之前的混合物的混合作用,这种作用还可应用于乳化液的制备、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多种混合场合;③在含油污水处理行业,新型水力聚结分离设备的研制,以强化水力及结构条件下的油滴聚结效率;④此聚结规律,可以应用到材料聚结器中聚结材料的空间布置上,因为不同的空间结构产生不同的水力条件,从而实现材料聚结与水力聚结的协同优化。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一种油水两相流动中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的破碎、聚结特性研究与评价的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既可以模拟含油污水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滴(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的破碎聚结特性,也可以模拟油田采出液管道输送过程中水珠(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的破碎聚结特性。从操作形式上,分散相可以是与连续相一起连续注入(用到2套驱动泵-管路系统),分散相也可以是单珠/多珠(在单珠注射器处)一次性、序批式注入。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实现既定功能目标的实施途径(即工作原理)如下:
(1)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
当研究、模拟含油污水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滴(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的破碎聚结特性时,模拟含油污水的油水混合物放于重力沉降箱中,由于油水两相密度不同而被分层;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第六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为常闭状态,使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为常开状态;作为连续相的水相流向第一驱动泵1,然后经第一涡轮流量计记录流量后,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外壁空间,以连续流形式进入圆柱形管段(长L=1m、直径D=3cm)下端;同时,作为分散相的油,进入集液箱,经第二驱动泵的驱动和第二涡轮流量计的流量计量,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各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管内空间,以分散相液滴形式(体积占比小,流速慢)进入圆柱形管下端;这样,在圆柱形管段下端,就形成了“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的油水乳化液;这些油水乳化液在驱动力作用下继续上行,经第一压力表后,进入节流孔板(内径I.D.=5mm,10mm,15mm,20mm),然后经过第二压力表,再经管路系统进入重力沉降箱,后续进行下轮循环;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读数差值,可显示不同流速、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压力降和能量损耗;在圆柱形管段的上面,设有取样口,对获取的节流孔板后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粒径分布的分析,可研究和评价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油滴破碎、聚结特性。
对于单珠/多珠油滴的一次性注射方式来说,水相放于重力沉降箱中,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使第六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为常闭状态,使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为常开状态;作为连续相的水相流向第一驱动泵1,然后经第一涡轮流量计记录流量后,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外壁空间,以连续流形式进入圆柱形管段(长L=1m、直径D=3cm)下端,流经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等部件后,返回重力沉降箱;在水相稳定循环的同时,在单珠注射器(针头内径I.D.=0.5mm,1mm,1.5mm,2mm,3mm)处一次性注射单珠/多珠油滴,从而与水相形成初步乳化液。这些油水乳化液在驱动力作用下继续上行,经第一压力表后,进入节流孔板(内径I.D.=5mm,10mm,15mm,20mm),然后经过第二压力表,再经管路系统进入重力沉降箱,少量的油相漂浮在水相上面,水相继续下轮循环。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读数差值,可显示不同流速、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压力降和能量损耗。在圆柱形管段的上面,设有取样口,对获取的节流孔板后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粒径分布的分析,可研究和评价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油滴破碎、聚结特性。
(2)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
当研究、模拟油田采出液管道输送过程中水珠(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的破碎聚结特性时,模拟油田采出液的油水混合物放于重力沉降箱中,由于油水两相密度不同而被分层;打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使第六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为常闭状态,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为常开状态;作为连续相的油相流向第一驱动泵,然后经第一涡轮流量计记录流量后,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外壁空间,以连续流形式进入圆柱形管段(长L=1m、直径D=3cm)下端。同时,作为分散相的水,进入集液箱,经第二驱动泵的驱动和第二涡轮流量计的流量计量,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各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管内空间,以分散相液滴形式(体积占比小,流速慢)进入圆柱形管下端。这样,在圆柱形管段下端,就形成了“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相”的油水乳化液。这些油水乳化液在驱动力作用下继续上行,经第一压力表后,进入节流孔板(内径I.D.=5mm,10mm,15mm,20mm),然后经过第二压力表,再经管路系统进入重力沉降箱,后续进行下轮循环。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读数差值,可显示不同流速、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压力降和能量损耗。在圆柱形管段的上面,设有取样口,对获取的节流孔板后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粒径分布的分析,可研究和评价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水滴破碎、聚结特性。
对于单珠/多珠水滴的一次性注射方式来说,油相放于重力沉降箱中,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使第六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为常闭状态,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为常开状态;作为连续相的油相流向第一驱动泵,然后经第一涡轮流量计记录流量后,进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的不锈钢毛细管群(60~85个),经不锈钢毛细管(内径I.D.=1mm)外壁空间,以连续流形式进入圆柱形管段(长L=1m、直径D=3cm)下端,流经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等部件后,返回重力沉降箱。在油相稳定循环的同时,在单珠注射器(针头内径I.D.=0.5mm,1mm,1.5mm,2mm,3mm)处一次性注射单珠/多珠水滴,从而与水相形成初步乳化液。这些油水乳化液在驱动力作用下继续上行,经第一压力表后,进入节流孔板(内径I.D.=5mm,10mm,15mm,20mm),然后经过第二压力表,再经管路系统进入重力沉降箱,少量的水相沉在箱底,油相继续下轮循环。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读数差值,可显示不同流速、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压力降和能量损耗。在圆柱形管段的上面,设有取样口,对获取的节流孔板后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粒径分布的分析,可研究和评价不同节流比等条件下的水滴破碎、聚结特性。
(3)特别说明
特别说明的是:(a)节流孔板安装在很容易剔除的凹槽中,通过调整节流孔板的规格,进行不同限制比(Do/D=β,分别为1/3;1/2;2/3)的研究;(b)圆柱形管段周围、节流孔板处设一个透明方形端口箱(高H=30cml),管材为透明的高分子聚合物(PMMA),并充满了水等载流液相,为的是实验观察时降低光学变形的影响;(c)为实验观察更醒目,在分散相油滴中加入苏丹红IV号等非水溶性的红色染料,在分散相水滴中加入红墨水、诱惑红[化学名称:6-羟基-5-(2-甲氧基-4-磺酸-5-甲苯基)偶氮萘-2-磺酸二钠盐]等不溶于油脂的水溶性染料。同时,加入染料后,分散相的表面张力等特性也会变化,便于研究更多条件的分散相液滴破碎、聚结特性。本发明对油水两相流动中分散相(油)颗粒破碎乳化机理有具体的研究,通过调节各种装置参数也可得出在不同水利条件下油滴破碎与聚结结果,该研究对石油工业领域,污水处理,化工环保等多种领域有很大的帮助。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利用本发明的实验系统,进行的不同流量条件下不同相体系的子颗粒粒径分布研究,结果见表2所示。
表2为不同流量条件下不同相体系的子颗粒粒径分布
由表2可知,注入体积为1ml,流量从0.05m3/h增大到0.5m3/h,正庚烷和苏丹IV号染色的正庚烷两个相系统的中位径都是先降低再升高。可能是由于流量在0.3m3/h时,恰好油珠适合乳化,油珠粒径增大。注入体积为0.5ml,流量从0.05m3/h增大到0.5m3/h,正庚烷油品的中位径一直降低,表示随着流量的增大,液滴破裂的概率增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利用本发明的实验系统,进行的研究,当节流比β=1/2,为便于实验观察和取样选择染色的水。注入体积固定为:0.5ml、1ml、2ml、3ml流量从0.5m3/h到0.9m3/h时,研究水滴的破裂、聚结特性。研究结果如表3图1所示。
表3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子颗粒粒径分布
图2为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平均粒径,由图2可知,在注入水相体积为固定值的条件下,随着流量从0.5m3/h增大到0.9m3/h的过程中,节流孔板下游的水颗粒粒径整体呈降低趋势,随着注入体积的增加,这种趋势明显减弱。当流量为0.8m3/h时,水颗粒平均粒径突然变大,有可能是流量过大使得水珠聚结,也可能是误差点。由图2可看出,注入体积从0.5ml增加到3ml,水颗粒平均粒径依次呈降低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圆柱形管段、节流孔板、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单珠注射器、重力沉降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连续相供液通路、集液箱和分散性供液通路;其中,
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所述连续相入口和分散性入口分别与该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内设置的不锈钢毛细管群连通,所述不锈钢毛细管群的出口与所述圆柱形管段连接,所述圆柱形管段的中间部位设置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一压力表,所述节流孔板后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设置第二压力表,所述圆柱形管段的顶端设置回液口,所述回液口经管路与所述重力沉降箱连接;
所述单珠注射器,连接于所述节流孔板前端的所述圆柱形管段上;
所述重力沉降箱的侧面上部设置油相出口,侧面下部分别设置第一水相出口和第二水相出口,所述油相出口经依次设置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所述第一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二阀门的管路与所述连续相供液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入口经设置所述第三阀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相出口经设有第五阀门的管路与所述集液箱连接;
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的出口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连续相入口连接;
所述集液箱的出液口经所述分散性供液通路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分散性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包括:
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第十一阀门、第一驱动泵、第七阀门、第一涡轮流量计、第八阀门;
所述第一驱动泵两端连接设有第十阀门的超越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泵的入口管上还连接设有第十二阀门的放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供液通路包括:
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第十三阀门、第二驱动泵、第十六阀门、第二涡轮流量计、第十七阀门;
所述第二驱动泵两端连接设有第十四阀门的超越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泵的入口管上还连接设有第十五阀门的放空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毛细管群由60~85根内径为1mm的不锈钢毛细管组成;
所述圆柱形管段的直径为3cm,长为1m;
所述节流孔板通过所述圆柱形管段设置凹槽插设在该圆柱形管段的通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管段竖直设在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口,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管段末端的回液口处,与所述圆柱形管段内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方形端口箱,设在所述圆柱形管段上,处于所述节流孔板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沉降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不锈钢圆锥形收敛段的设置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重力沉降箱的下部还连接设有第六阀门的放空管;
所述集液箱的下部还连接设有第九阀门的放空管。
CN201910815430.1A 2019-08-30 2019-08-30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Active CN110514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430.1A CN110514557B (zh) 2019-08-30 2019-08-30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430.1A CN110514557B (zh) 2019-08-30 2019-08-30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557A true CN110514557A (zh) 2019-11-29
CN110514557B CN110514557B (zh) 2021-09-28

Family

ID=6862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5430.1A Active CN110514557B (zh) 2019-08-30 2019-08-30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45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581A (zh) * 2020-02-17 2020-07-07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法的雾环状流分相流动参数测量方法
CN113702242A (zh) * 2021-09-04 2021-11-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乳化液堵塞疏通用测试装置
CN114534531A (zh) * 2022-03-08 2022-05-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不使用乳化剂制备w/o和o/w乳状液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7123A1 (en) * 2001-08-01 2005-01-13 Wojciech Piasecki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dispersed aqueous phase of an oil-water emulsion
CN102211008A (zh) * 2011-03-23 2011-10-12 浙江大学 可拆卸t型微通道装置及其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480798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原油乳化液动态破乳脱水特性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8267389A (zh) * 2018-01-24 2018-07-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连续流动静电聚结效果在线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8896604A (zh) * 2018-05-21 2018-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多因素宽参数纳米流体换热特性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08918347A (zh) * 2018-05-20 2018-11-30 东北石油大学 定量表征流场剪切对油水乳化过程界面自由能贡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7123A1 (en) * 2001-08-01 2005-01-13 Wojciech Piasecki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dispersed aqueous phase of an oil-water emulsion
CN102211008A (zh) * 2011-03-23 2011-10-12 浙江大学 可拆卸t型微通道装置及其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480798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原油乳化液动态破乳脱水特性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8267389A (zh) * 2018-01-24 2018-07-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连续流动静电聚结效果在线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8918347A (zh) * 2018-05-20 2018-11-30 东北石油大学 定量表征流场剪切对油水乳化过程界面自由能贡献的方法
CN108896604A (zh) * 2018-05-21 2018-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多因素宽参数纳米流体换热特性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581A (zh) * 2020-02-17 2020-07-07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法的雾环状流分相流动参数测量方法
CN113702242A (zh) * 2021-09-04 2021-11-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乳化液堵塞疏通用测试装置
CN114534531A (zh) * 2022-03-08 2022-05-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不使用乳化剂制备w/o和o/w乳状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557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4557A (zh) 研究和评价节流孔板处分散相液滴特性变化的实验系统
Zhao et al. Visualizing in-situ emulsification in porous media during surfactant flooding: A microfluidic study
Turian et al. Flow of slurries in pipelines
CN102596350B (zh) 对油砂熟化细尾矿进行干燥的方法
CN104673367B (zh) 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
DE60303822T2 (de) Rohrtrennvorrichtung zur trennung von fluiden, insbesondere öl, gas und wasser
Lu et al. Treatment of offshore oily produced wat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fibrous coalescence technique
CN104707364B (zh) 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
Oliveira et al. Separation of emulsified crude oil in saline water by flotation with micro-and nanobubbles generated by a multiphase pump
WO2012055861A1 (de) Mikrofluidisches element zur analyse einer probenflüssigkeit
Yuan et al. A high-efficiency mini-hydrocyclone for microplastic separation from water via air flotation
CN105000704B (zh)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Gonçalves et al. Effect of rheology and solids concentration on hydrocyclones performance: A study involving the design variables of an optimized hydrocyclone
CN109626618A (zh) 循环流化床油水分离器
CN106492509A (zh) 一种组合式液滴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204502474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207259251U (zh)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设备
CN113323645A (zh) 井口油气水的分离方法、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CN107457257A (zh) 一种径向颗粒洗涤装置
CN102500136A (zh) 一种组合式柱型油水旋流分离装置
Woodfield et al. Separation of flocs in hydrocyclones—significance of floc breakage and floc hydrodynamics
CN212614661U (zh) 一种油田产出液井场泥、气、油、水分离装置
Hadjiev et al. The design of separators based on phase inversion at low velocities in the nozzles
Dmitrieva et al. Separation of water-oil emulsions in device with enlarged throughflow capacity
CN220811962U (zh) 一种集成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