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4517A -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4517A
CN110514517A CN201910555989.5A CN201910555989A CN110514517A CN 110514517 A CN110514517 A CN 110514517A CN 201910555989 A CN201910555989 A CN 201910555989A CN 110514517 A CN110514517 A CN 110514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lamping
power battery
battery module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59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4517B (zh
Inventor
郝建华
李会斌
高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Guohe H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59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4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4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4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7Tensi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所述拉伸试验的装置包括基座、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基座通过夹住组件固定于试验台上,所述基座通过了压紧组件用于压紧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基座的下底面开设有环绕第一通孔的限位凹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形状为凹字形,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二夹持件和第一夹持件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形状为长条形状,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

Description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模组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能较高,新能源汽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动力电池模组作为戏能。动力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车辆的动力来源,必须要动力电池模组的各个部分进行安全性检测,以确保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各项检测中,需要对模组侧板的焊接性能进行拉伸试验。现有的对模组侧板拉伸的试验当中,试验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而且试验装置的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拉伸试验的装置包括基座、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基座通过夹住组件固定于试验台上,基座通过压紧组件用于压紧动力电池模组端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试验台的边缘上,减少了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占用的试验台的空间,从而使得试验台可以做的很小;压紧组件用于均匀的压住动力电池模组端板,便于外部的拉伸试验机夹住侧板进行拉伸试验。
作为优选方案,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基座的下底面开设有环绕第一通孔的限位凹槽,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的形状为凹字形,第二夹持件的形状为U 形,第二夹持件和第一夹持件卡槽连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基座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的形状为长条形状,第一夹持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使用,第一夹持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夹持部的形状为L形,第二夹持部包括连接端和夹持端,连接端和夹持端为一体成型结构,夹持端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二夹持件为弹性件,第二夹持件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夹持件包括贴合端、上限位端和下限位端,贴合端的形状为圆弧形状,上限位端和下限位端关于贴合端对称,上限位端和下限位端均开设有第四通孔,上限位端的上表面与第一夹持部的下底面相贴合,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一螺栓孔,第一紧固螺栓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组件夹持在试验台上时,先将第二夹持件夹持在试验台的边缘上,接着从第四通孔处对着试验台钻孔,然后将第一夹持件卡在第二夹持件上,最后用第一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将试验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固定在一起;将第一夹持件卡在第二夹持件上,先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远离第一夹持部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一夹持部的与上限位端贴合,接着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靠近第一夹持部的方向移动,之后调节转动限位套筒,使得上限位端与试验台的上表面相抵,下限位端与试验台的下底面相抵,并且限位套筒与下限位端相抵,最后再用第一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不仅能够限制限位套筒的位置,而且进一步加固了夹持组件试验台之间的连接;第一夹持件夹持住第二夹持件,多重夹持的设置,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更加牢固的夹持在试验台上;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的设置起限制夹持组件位置的作用,便于将夹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装配到基座上;第二夹持件为弹性件可以使得第二夹持件夹持不同厚度的试验台,限位套筒的设置能够针对不同厚度的试验台进行转动,从而固定第二夹持件,从而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能够与多种不同厚度大小的试验台进行装配,增加了该拉伸试验的装置的适用性范围。
作为优选方案,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T形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T形的固定块,压紧组件位于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左右两侧,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压紧板和第二水平压紧板,第一水平压紧板、第二水平压紧板设置于基座的上表面,第一水平压紧板位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和第二水平压紧板之间,第一压紧板的形状为L形,第一压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压紧板包括侧压紧端和固定端,侧压紧端靠近动力电池模组侧板的那一侧设置有圆角凸起,固定端的下底面为倾斜面,固定端上开设有第五通孔,固定端的下底面开设有调节凹槽,调节凹槽与第五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三紧固螺栓,调节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套筒,调节凹槽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套筒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凹槽与调节套筒螺纹连接,调节套筒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三紧固螺栓贯穿第五通孔和第二螺栓孔,第二水平压紧板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第三螺栓孔内设置有第三紧固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压紧组件压住端板时,先根据端板的宽度在T形的定位凹槽内放入固定块,接着第一水平压紧板放到固定块上方,使得圆角凸起紧贴动力电池模组端板的那一侧,然后将第二水平压紧板放到固定块的上方,并使得第二水平压紧板紧贴第一水平压紧板,并用第三紧固螺栓将第二水平压紧板和固定块固定连接,最后再用第三紧固螺栓将第一水平压紧板和固定块固定连接;T形凹槽的和固定块的设置便于适应多种宽度端板的需求,调节套筒的设置便于根据不同厚度端板调节圆角凸起的位置,使得圆角凸起的的位置作用于端板侧面的中心,从而压紧组件更加均匀有效的压住端板。
作为优选方案,侧压紧端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螺套,螺套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上端为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调节杆与螺套配合使用,移动杆的下端为方形的限转杆,限转杆外套设有方形的限转套,限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压紧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直压紧板起进一步压住端板的作用,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对于端板的固定更加有效,在使用竖直压紧板时,转动螺套,使得移动杆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限转杆和限转套的设置使得调节杆只能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防止调节杆跟随螺套一起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通孔设置有内螺纹,限位套筒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三通孔与限位套筒螺纹连接,第三套筒远离第一夹持部的那端设置有凸起块,紧固螺母与凸起块相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套筒与夹持端是螺纹连接,不仅使得限位套筒能够相对夹持端发生转动,调节限位套筒与下限位端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限位套筒能够起到初步固定的效果,使得第一夹持件夹持住第二夹持件;凸起块的设置便于转动限位套筒,调节限位套筒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第四通孔的直径均大于第一紧固螺栓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套筒往靠近第一夹持件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下限位端会发生移动,此时下限位端上的第四通孔也会跟着移动,为了便于第一紧固螺栓能够穿过下限位端上的第四通孔,所以第四通孔的直径均大于第一紧固螺栓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上限位端和下限位端的形状均为波浪形状,限位套筒靠近第一夹持部的那端设置有倾斜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波浪形状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件与试验台、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夹持件不容易相对试验台和第二夹持件发生移动;倾斜面的设置使得限位套筒与下限位端之间更加贴合,从而使得限位套筒更好的给下限位端施加作用力。
作为优选方案,侧压紧端与固定端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 -9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压紧端与固定端之间的夹角大于90 度时,侧压紧端会往端板的方向倾斜,使得压紧组件能够压住的端板的厚度范围也小,从而减小了该压紧组件的适用范围;小于90度时,圆角凸起的需要做的很大,从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材料制作圆角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左右两侧的压紧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压板,连接压板与竖直压紧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压板的设置使得端板在被压紧组件压住时受力更加均匀,不仅防止端板损坏,同时也可以减少试验的误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第二夹持件为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第二夹持件夹持不同厚度的试验台,通过限位套筒的设置能够针对不同厚度的试验台进行转动,从而固定第二夹持件,从而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能够与多种不同厚度大小的试验台进行装配,增加了该拉伸试验的装置的适用性范围。
2、本发明通过;T形凹槽的和固定块的设置便于适应多种宽度端板的需求,调节套筒的设置便于根据不同厚度端板调节圆角凸起的位置,使得圆角凸起的的位置作用于端板侧面的中心,从而压紧组件更加均匀有效的压住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夹持组件与试验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的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端板、3-连接压板、4-竖直压紧板、5- 第一水平压紧板、6-第二水平压紧板、7-固定块、8-第一通孔、 9-连接板、10-侧板、11-第三紧固螺栓、12-第二紧固螺栓、13- 调节杆、14-螺套、15-圆角凸起、16-侧压紧端、17-固定端、 18-定位凹槽、19-连接端、20-第一夹持部、21-第一紧固螺栓、 22-第二通孔、23-上限位端、24-下限位端、25-夹持端、26-第四通孔、27-紧固螺母、28-限位套筒、29-贴合端、30-凸起块、 31-限转套、32-限转杆、33-调节套筒、34-试验台、35-第二夹持件、36-第一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10拉伸试验的装置,拉伸试验的装置包括基座1、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基座1通过夹住组件固定于试验台34上,基座1通过压紧组件用于压紧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
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试验台34的边缘上,减少了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占用的试验台34 的空间,从而使得试验台34可以做的很小;压紧组件用于均匀的压住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便于外部的拉伸试验机夹住侧板 10进行拉伸试验。
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基座1的下底面开设有环绕第一通孔8的限位凹槽,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3636和第二夹持件35,第一夹持件3636的形状为凹字形,第二夹持件35的形状为U形,第二夹持件35和第一夹持件3636卡槽连接,第一夹持件3636包括第一夹持部20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20、基座1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20的形状为长条形状,第一夹持部20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使用,第一夹持部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夹持部的形状为L形,第二夹持部包括连接端19和夹持端25,连接端19和夹持端25为一体成型结构,夹持端2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限位套筒28,限位套筒28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二夹持件35为弹性件,第二夹持件35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夹持件35包括贴合端29、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贴合端29的形状为圆弧形状,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关于贴合端29对称,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均开设有第四通孔26,上限位端23的上表面与第一夹持部20的下底面相贴合,第一通孔8内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1,第一紧固螺栓21贯穿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22、第四通孔26和第一螺栓孔,第一紧固螺栓21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母27。
夹持组件夹持在试验台34上时,先将第二夹持件35夹持在试验台34的边缘上,接着从第四通孔26处对着试验台34钻孔,然后将第一夹持件3636卡在第二夹持件35上,最后用第一紧固螺栓21和紧固螺母27将试验台34、第一夹持件3636、第二夹持件35固定在一起;将第一夹持件3636卡在第二夹持件35上,先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远离第一夹持部20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一夹持部20的与上限位端23贴合,接着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靠近第一夹持部20的方向移动,之后调节转动限位套筒28,使得上限位端23与试验台34的上表面相抵,下限位端24与试验台34的下底面相抵,并且限位套筒28与下限位端24相抵,最后再用第一紧固螺栓 21和紧固螺母27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不仅能够限制限位套筒 28的位置,而且进一步加固了夹持组件试验台34之间的连接;第一夹持件3636夹持住第二夹持件35,多重夹持的设置,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更加牢固的夹持在试验台34上;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的设置起限制价值组件位置的作用,便于将夹持第一夹持部20和第二夹持部装配到基座1上;第二夹持件35为弹性件可以使得第二夹持件35夹持不同厚度的试验台34,限位套筒28的设置能够针对不同厚度的试验台34进行转动,从而固定第二夹持件35,从而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能够与多种不同厚度大小的试验台34进行装配,增加了该拉伸试验的装置的适用性范围。
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T形的定位凹槽18,定位凹槽18内设置有若干个T形的固定块7,压紧组件位于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左右两侧,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压紧板5和第二水平压紧板6,第一水平压紧板5、第二水平压紧板6设置于基座1的上表面,第一水平压紧板5位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 10和第二水平压紧板6之间,第一压紧板的形状为L形,第一压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压紧板包括侧压紧端16和固定端 17,侧压紧端16靠近动力电池模组侧板10的那一侧设置有圆角凸起15,固定端17的下底面为倾斜面,固定端17上开设有第五通孔,固定端17的下底面开设有调节凹槽,调节凹槽与第五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2,调节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套筒33,调节凹槽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套筒33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凹槽与调节套筒33螺纹连接,调节套筒3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二紧固螺栓12贯穿第五通孔和第二螺栓孔,第二水平压紧板6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第三螺栓孔内设置有第三紧固螺栓11。
使用压紧组件压住端板2时,先根据端板2的宽度在T形的定位凹槽18内放入固定块7,接着第一水平压紧板5放到固定块7上方,使得圆角凸起15紧贴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的那一侧,然后将第二水平压紧板6放到固定块7的上方,并使得第二水平压紧板6紧贴第一水平压紧板5,并用第三紧固螺栓11 将第二水平压紧板6和固定块7固定连接,最后再用第二紧固螺栓12将第一水平压紧板5和固定块7固定连接;T形凹槽的和固定块7的设置便于适应多种宽度端板2的需求,调节套筒 33的设置便于根据不同厚度端板2调节圆角凸起15的位置,使得圆角凸起15的的位置作用于端板2侧面的中心,从而压紧组件更加均匀有效的压住端板2。
侧压紧端1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上开设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螺套14,螺套14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上端为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13,调节杆13与螺套14 配合使用,移动杆的下端为方形的限转杆32,限转杆32外套设有方形的限转套31,限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压紧板4。
竖直压紧板4起进一步压住端板2的作用,使得该拉伸试验的装置对于端板2的固定更加有效,在使用竖直压紧板4时,转动螺套14,使得移动杆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限转杆32 和限转套31的设置使得调节杆13只能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防止调节杆13跟随螺套14一起转动。
第三通孔设置有内螺纹,限位套筒28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三通孔与限位套筒28螺纹连接,第三套筒远离第一夹持部20 的那端设置有凸起块30,紧固螺母27与凸起块30相贴
限位套筒28与夹持端25是螺纹连接,不仅使得限位套筒 28能够相对夹持端25发生转动,调节限位套筒28与下限位端 24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限位套筒28能够起到初步固定的效果,使得第一夹持件3636夹持住第二夹持件35;凸起块30的设置便于转动限位套筒28,调节限位套筒28的位置。
第四通孔26的直径均大于第一紧固螺栓21的直径。
限位套筒28往靠近第一夹持件3636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下限位端24会发生移动,此时下限位端24上的第四通孔26也会跟着移动,为了便于第一紧固螺栓21能够穿过下限位端24 上的第四通孔26,所以第四通孔26的直径均大于第一紧固螺栓 21的直径。
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的形状均为波浪形状,限位套筒28靠近第一夹持部20的那端设置有倾斜面。
波浪形状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件3636与试验台34、第二夹持件35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夹持件 3636不容易相对试验台34和第二夹持件35发生移动;倾斜面的设置使得限位套筒28与下限位端24之间更加贴合,从而使得限位套筒28更好的给下限位端24施加作用力。
侧压紧端16与固定端1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90°。
侧压紧端16与固定端17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时,侧压紧端16会往端板2的方向倾斜,使得压紧组件能够压住的端板2 的厚度范围也小,从而减小了该压紧组件的适用范围;小于90 度时,圆角凸起15的需要做的很大,从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材料制作圆角凸起15。
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左右两侧的压紧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压板3,连接压板3与竖直压紧板4连接。
连接压板3的设置使得端板2在被压紧组件压住时受力更加均匀,不仅防止端板2损坏,同时也可以减少试验的误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夹持组件夹持在试验台34上时,先将第二夹持件35夹持在试验台34的边缘上,接着从第四通孔 26处对着试验台34钻孔,然后将第一夹持件3636卡在第二夹持件35上,最后用第一紧固螺栓21和紧固螺母27将试验台34、第一夹持件3636、第二夹持件35固定在一起;将第一夹持件 3636卡在第二夹持件35上,先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远离第一夹持部20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一夹持部20的与上限位端23贴合,接着转动第二夹持部,使得第二夹持部往靠近第一夹持部20的方向移动,之后调节转动限位套筒28,使得上限位端23与试验台34的上表面相抵,下限位端24与试验台34的下底面相抵,并且限位套筒28与下限位端24相抵,最后再用第一紧固螺栓21和紧固螺母27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使用压紧组件压住端板2时,先根据端板2的宽度在T形的定位凹槽18内放入固定块7,接着第一水平压紧板5放到固定块7 上方,使得圆角凸起15紧贴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的那一侧,然后将第二水平压紧板6放到固定块7的上方,并使得第二水平压紧板6紧贴第一水平压紧板5,并用第三紧固螺栓11将第二水平压紧板6和固定块7固定连接,最后再用第二紧固螺栓12 将第一水平压紧板5和固定块7固定连接。装配完成后,外部的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便可以夹住侧板10进行拉伸试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试验的装置包括基座(1)、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基座(1)通过夹住组件固定于试验台(34)上,所述基座(1)通过压紧组件用于压紧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基座(1)的下底面开设有环绕第一通孔(8)的限位凹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36)和第二夹持件(35),所述第一夹持件(36)的形状为凹字形,所述第二夹持件(35)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二夹持件(35)和第一夹持件(36)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36)包括第一夹持部(20)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20)、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20)的形状为长条形状,所述第一夹持部(20)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夹持部(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连接端(19)和夹持端(25),所述连接端(19)和夹持端(2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夹持端(2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限位套筒(28),所述限位套筒(28)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夹持件(35)为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件(3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件(35)包括贴合端(29)、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所述贴合端(29)的形状为圆弧形状,所述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关于贴合端(29)对称,所述上限位端(23)和下限位端(24)均开设有第四通孔(26),所述上限位端(23)的上表面与第一夹持部(20)的下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一通孔(8)内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1),所述第一紧固螺栓(21)贯穿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22)、第四通孔(26)和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21)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母(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T形的定位凹槽(18),所述定位凹槽(18)内设置有若干个T形的固定块(7),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压紧板(5)和第二水平压紧板(6),所述第一水平压紧板(5)、第二水平压紧板(6)设置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水平压紧板(5)位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10)和第二水平压紧板(6)之间,所述第一压紧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压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压紧板包括侧压紧端(16)和固定端(17),所述侧压紧端(16)靠近动力电池模组侧板(10)的那一侧设置有圆角凸起(15),所述固定端(17)的下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固定端(17)上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固定端(17)的下底面开设有调节凹槽,所述调节凹槽与第五通孔连通,所述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2),所述调节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套筒(33),所述调节凹槽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套筒(33)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凹槽与调节套筒(33)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3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2)贯穿第五通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水平压紧板(6)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内设置有第三紧固螺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紧端(1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螺套(14),所述螺套(14)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端为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与螺套(14)配合使用,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为方形的限转杆(32),所述限转杆(32)外套设有方形的限转套(31),所述限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压紧板(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套筒(28)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通孔与限位套筒(28)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套筒靠近第一夹持部(20)的那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三套筒远离第一夹持部(20)的那端设置有凸起块(30),所述紧固螺母(27)与凸起块(30)相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26)的直径均大于第一紧固螺栓(2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端(23)的形状为波浪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紧端(16)与固定端(1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9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端板(2)左右两侧的压紧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压板(3),所述连接压板(3)与竖直压紧板(4)连接。
CN201910555989.5A 2019-06-25 2019-06-25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Active CN110514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989.5A CN11051451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989.5A CN11051451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517A true CN110514517A (zh) 2019-11-29
CN110514517B CN110514517B (zh) 2022-07-12

Family

ID=6862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5989.5A Active CN11051451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451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25548Y (zh) * 2009-04-22 2010-03-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转向管柱防盗试验台钥匙夹持系统
CN102954932A (zh) * 2012-10-29 2013-03-06 北京华盛集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全方位太阳电池室外测试系统
CN203281693U (zh) * 2012-11-22 2013-11-13 台励福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式电脑冲床的工件夹持装置
CN105651624A (zh) * 2014-11-12 2016-06-08 江苏天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抗扭强度测试用扭转试验机
CN106092737A (zh) * 2016-08-16 2016-11-09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106153444A (zh) * 2016-08-29 2016-11-23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205958358U (zh) * 2016-08-16 2017-02-15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206321507U (zh) * 2016-12-30 2017-07-11 江苏新加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验平台及力学实验设备
JP2018013441A (ja) * 2016-07-22 2018-01-25 株式会社向洋技研 強度試験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25548Y (zh) * 2009-04-22 2010-03-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转向管柱防盗试验台钥匙夹持系统
CN102954932A (zh) * 2012-10-29 2013-03-06 北京华盛集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全方位太阳电池室外测试系统
CN203281693U (zh) * 2012-11-22 2013-11-13 台励福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式电脑冲床的工件夹持装置
CN105651624A (zh) * 2014-11-12 2016-06-08 江苏天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抗扭强度测试用扭转试验机
JP2018013441A (ja) * 2016-07-22 2018-01-25 株式会社向洋技研 強度試験機
CN106092737A (zh) * 2016-08-16 2016-11-09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205958358U (zh) * 2016-08-16 2017-02-15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106153444A (zh) * 2016-08-29 2016-11-23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206321507U (zh) * 2016-12-30 2017-07-11 江苏新加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验平台及力学实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允文: "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工装夹具方案构想", 《机电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4517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0573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弯折机下模具
CN202200071U (zh) 一种夹具压紧装置
CN102978680B (zh) 线路板用夹紧装置
CN202480008U (zh) 双调节高度压紧器
CN110514517A (zh) 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侧板拉伸试验的装置
CN110757363A (zh) 一种喇叭支架定位销铆接夹具
CN203502293U (zh) 一种螺栓拉力测试夹具
CN206702827U (zh) 一种用于夹紧精密零件加工的夹具
CN210349895U (zh) 一种方壳电池定位夹具
CN209223615U (zh) 一种油泵前端盖夹具
CN202079525U (zh) 一种快速工装夹紧夹具
CN201544001U (zh) 一种航空插头用焊接夹具
CN108761374A (zh) 零序互感器半成品误差实验支撑台
CN211491142U (zh) 一种喇叭支架定位销铆接夹具
CN208496365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生产用的夹紧机构
CN202180115U (zh) 一种汽车导轨修整工具
CN202189549U (zh) 压板式大鼓顶支架
CN207643039U (zh) 一种五金部件组装卡置机构
CN21288593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自动焊接夹具
CN208468099U (zh) 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底焊焊针的针面打磨夹具
CN208341551U (zh) 一种汽车用连接板冲压装夹定位装置
CN207883908U (zh) 用于电机检测的椭圆接线柱
CN207387938U (zh) 一种预制构件预埋窗框模具
CN110409825A (zh) 用于加固模板体系的连接爪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41550U (zh) 一种机滤组装用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Address after: 224000 room 304 (b), 3 / F, block B, Qinchuan Road intersection, Hengli Avenue, Yanlong street,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CHENG GUOHE HA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14 intersection of Weiba road and Qinchuan Road, Yanlong sub district offic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d)

Applicant before: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