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2332A -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2332A
CN110512332A CN201910812763.9A CN201910812763A CN110512332A CN 110512332 A CN110512332 A CN 110512332A CN 201910812763 A CN201910812763 A CN 201910812763A CN 110512332 A CN110512332 A CN 110512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ductive warp
yarn
fabric
warp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27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帅
赵菊梅
杨晓芳
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8127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2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2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88Fabrics having an electronic fun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中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一侧布边区。所述一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与其中一组导电经纱电性导通,并同时与另一组导电经纱电性绝缘,所述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如此往复循环。本发明使用方便,可被任意剪裁,且可方便地实现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属于纺织技术与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液体泄漏传感器,可应用于机房、智能家居等处的液体泄漏检测。这类传感器利用液体的导电特性工作,主要部件为一个含有两只电极的探头,工作时将探头置于液体泄漏后流经的区域即可实现检测。这类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在于,液体泄漏必须达到一定的量,以达到同时浸没探头两只电极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如化学污染性液体输送过程中,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可能发生滴漏,这时使用探头式泄漏传感器就可能出现漏检。
发明人的专利号为201610107158.8、名称为“水滴传感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水滴传感器织物,实现了大面积、水滴少且位置不确定情况下的检测,并且由于其具备织物的柔性,因而能适应各种不同形状和环境,将其放置在上述法兰下方或直接包裹在法兰外,即可实现微量液体泄漏的检测。但该传感器织物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是其导出电极分设在织物两边侧,因而在使用中不能沿经向进行剪裁,其市场化产品必须是定制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其次是在该种织物生产中将织物织成后还需做其他处理,加工效率较低;最后该种织物信号输出时需要两只小夹子分别夹住织物两边,使用不方便,如能制成只需用小夹子夹住一边便能获取信号,则可大大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研究制作一种直接织成的、只需要用小夹子夹住一边便能使用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适用性及使用时的便捷性,市场前景广泛。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微量液体泄漏的传感器织物存在的不能沿经向进行剪裁、织物织成后还需做其他处理,以及由于输出信号时需要两只小夹子分别夹住织物两边导致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一侧布边区;所述一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与其中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优选的,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更优选的,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一侧布边区;所述一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均位于下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与其中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优选的,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更优选的,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上述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优选的,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更优选的,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均位于下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优选的,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更优选的,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其中一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均位于上层经纱中且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另一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均位于下层经纱中且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或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优选的,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更优选的,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不仅可用于检测管道接头处微量液体的泄漏,而且使用方便,只需要将其包裹在管道接头外侧,用两只导电夹具分别夹住同一侧布边区的两组导电经纱即可;此外,本发明可被任意剪裁而不影响检测功能;织物可以直接织成,织成后即可使用,不需要再对织物作其他处理,因此织物一旦上机后,可以方便地实现批量生产;使用多根导电经纱时可实现较高的可靠性;使用两侧均设置多根导电经纱的结构,则剪裁后左右两半部分均可使用,避免了浪费;利用不导电纬纱遮盖导电纬纱的方式,避免了导电纬纱与金属管道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感器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沿第一根导电纬纱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沿第二根导电纬纱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剪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增加导电经纱并内外分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增加导电经纱并间隔分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两侧均设导电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剪裁后右侧剩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在图3所示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上方增加不导电遮盖纬纱的剖面图。
上述图中的导电经纱所在布边区均有两层经纱,除图2、图3外,图中示出的经纱仅指上面一根,下面一根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实施例附图中的导电经纱所在布边区均有两层经纱,除图2、图3外,图中示出的经纱仅指上面一根,下面一根未画出。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的结构示意图。织物主体采用许多根不导电经纱1和不导电纬纱2垂直交织而成,导电纬纱201、202间隔一定距离织入织物,整个织物沿经纱方向还布置有许多这样的导电纬纱。在织物左侧布边处,设置有2根导电经纱101、102,它们之间由不导电经纱隔开。第一根导电纬纱201织入时,与导电经纱101正常交织,互相接触、电性导通;与导电经纱102隔绝并电性绝缘。第二根导电纬纱202织入时,与导电经纱101隔绝并电性绝缘;与导电经纱102正常交织,互相接触、电性导通。织物上其他导电纬纱也按照导电纬纱201、202的规律逐根织入,这样导电经纱101将与第奇数根导电纬纱导通,导电经纱102与第偶数根导电纬纱导通,导电经纱101、102正常时互不导通。
请参照图2,图2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沿第一根导电纬纱的剖面图,重点示出了导电经、纬纱是如何隔绝并电性绝缘的。导电经纱101、102所在的布边区经纱有两层,导电经纱101、102均位于上层,导电经纱101的左、右和下方分别设有不导电经纱1-1、1-3、1-2,它们将导电经纱101包裹;类似的,导电经纱102则由不导电经纱1-3、1-4、1-5将其包裹。导电纬纱201织入时,与导电经纱101正常交织后,穿过不导电经纱1-3、1-4、1-5下方,再到布身区与不导电经纱交织。导电纬纱201织入后,继续会有不导电纬纱织入并逐步形成织物。形成织物后,所有经、纬纱在张力作用下都会互相靠近,但由于不导电经纱1-3、1-4、1-5将导电经纱102包裹,所以导电纬纱201与导电经纱102隔绝并电性绝缘,与导电经纱101接触并电性导通。
请参照图3,图3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沿第二根导电纬纱的剖面图,重点示出了第二根导电经纬纱与导电经纱导通或绝缘的情况。第二根导电纬纱202织入时,穿过不导电经纱1-1、1-2、1-3的下方,再与导电经纱102正常交织。由于不导电经纱1-1、1-2、1-3将导电经纱101包裹,所以导电纬纱202与导电经纱101隔绝并电性绝缘,与导电经纱102接触并电性导通。
图2和图3仅示出了导电经纱101、102均位于上层经纱中的情况。此外,导电经纱101、102也可以均设于下层经纱中。当导电经纱101、102都位于下层经纱时,导电经纱101的左、右和上方分别设有不导电经纱,它们将导电经纱101包裹;类似的,导电经纱102则由位于其左、右和上方的不导电经纱将其包裹。第一根导电纬纱201织入时,与导电经纱101正常交织后,穿过位于导电经纱102左、右和上方的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再到布身区与不导电经纱交织。由于导电经纱102左、右和上方的不导电经纱将导电经纱102包裹,所以导电纬纱201与导电经纱102隔绝并电性绝缘,与导电经纱101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二根导电纬纱202织入时,穿过位于导电经纱101左、右和上方的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再与导电经纱102正常交织。由于导电经纱101左、右和上方的不导电经纱将导电经纱101包裹,所以导电纬纱202与导电经纱101隔绝并电性绝缘,与导电经纱102接触并电性导通。
请参照图4,图4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织物上有水滴9存在时,区域内的不导电经纬纱均会吸水变得导电,导电经纱101、102因而导通,导通路径是导电经纱101→导电纬纱201→水滴9→导电纬纱202→导电经纱102。很显然,本实施例中,导电经纱101、102作为导出电极,导电纬纱201、202作为检测电极,使用中根据导电经纱101、102是否导通即可判断布面有无水滴。
请参照图5,图5是图1所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剪裁后的结构示意图。当图1中的织物沿折线AB剪裁后,得到图5所示织物,由于剪裁后导出电极即导电经纱101、102仍然保留,因此织物仍然具备检测功能。图中导通路径是导电经纱101→导电纬纱203→水滴9→导电纬纱202→导电经纱102。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增加导电经纱并内外分组的结构示意图。当图1中织物的2根导电经纱中一根发生断裂时,则整个织物的检测功能丧失,因此可多设置几根导电经纱。图6中设置有4根导电经纱,均位于织物同一侧布边区,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所述布边区经纱有两层,导电经纱101、102均位于上层,增加的导电经纱103、104也位于上层。4根导电经纱分成内外2组,内侧组为导电经纱102、104,新增的导电经纱104与导电纬纱的接触或隔绝情况与102相同;外侧组为导电经纱101、103,新增的导电经纱103与导电纬纱的接触或隔绝情况与101相同。检测时,使用两只用于信号导出的导电夹具8,一只夹在101/103上,另一只夹在102/104上,如果两只夹具导通,则可反映出布面上有水滴。这样,即使4根导电经纱中断裂1根或两组各断裂1根,整个织物的检测功能不丧失,增加了使用中的可靠性。不但如此,如将导电经纱数量进一步提升,如提升到6-20根,即每组3-10根,则可靠性会更加提高。此外,多根导电经纱内外分组的结构还便于信号引出,当使用导电夹具夹住对应导电经纱时,根数多则夹到的概率大。但是,导电经纱越多,增加的成本越高,因为导电经纱较普通纱线成本更高,所以导电经纱根数在10根以下是合适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图6中的4根导电经纱也可以均设置于下层经纱中,从而起到同样的作用。
然后,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增加导电经纱并间隔分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经纱105、102是一组,与第偶数根导电纬纱接触并导通,与第奇数根导电纬纱隔绝并绝缘;类似的,导电经纱106、101是另一组,与第奇数根导电纬接触并导通,与第偶数根导电纬隔绝并绝缘。这种结构虽然可以预防单根导电经纱断裂带来的功能失灵,但信号并不便于引出,当使用两只导电夹具8夹住时,由于夹具自身是导电的,很容易就将105和101导通,而105又和102相连,因此两只夹具也导通,这样即使布面上没有水滴,两只夹具也会互相导通,从而形成误动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只面积更小的夹具可以解决问题,但夹具制作、使用均更加麻烦。
综合图6和图7可知,多根导电经纱分组是一定是内外两组,每组与导电纬纱接触或隔绝规律相同,不可如图7那样间隔着分组,因为那样不便于信号引出。
请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两侧均设导电经纱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6中的织物可以剪裁使用,但只能用含有导出电极即导电经纱的部分,即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由于没有导出电极而不具备检测功能,使用中只能舍弃,造成一定程度浪费。图8设置有4根导电经纱,左侧仍为101、102,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右侧则为导电经纱111、112,右侧布边区同样也有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111、112均位于上层经纱中,且导电经纱111与导电纬纱的接触或隔绝情况与101相同,导电经纱112与导电纬纱的接触或隔绝情况与102相同。织入第一根导电纬纱201时,其分别与左侧导电经纱101、右侧导电经纱111正常交织,因而接触并电性相连,同时与左侧导电经纱102、右侧导电经纱112通过采用前述不导电经纱包裹导电经纱的方式进行隔绝并电性绝缘;第二根导电纬纱202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201相反,即与左侧导电经纱102、右侧导电经纱112接触并电性相连,与左侧导电经纱101、右侧导电经纱111通过采用不导电经纱包裹导电经纱的方式进行隔绝并电性绝缘。这样,导电经纱101、102为左侧导出电极,导电经纱111、112为右侧导出电极,使用时,只需要根据其中一侧的导出电极是否导通,即导电经纱101、102或者导电经纱111、112是否导通即可判断织物布面上有无水滴。当织物被剪裁后,得到的左半部分为图5中的织物,能正常使用;得到的右半部分则为图9中的织物,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为增加使用时的可靠性,防止因导电经纱断裂造成检测功能丧失,左右两侧导电经纱均可如图6一样增加,如设置8-40根导电经纱,即每侧4-20根;每侧再分为内外两组,每组2-10根。当然,左右两侧导电经纱的根数可以不相同,只要满足每侧导电经纱为偶数根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图8中的4根导电经纱也可以均设置于下层经纱中。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8中导电经纱101、102可以位于左侧布边区的上层经纱中,导电经纱111、112可以位于右侧布边区的下层经纱中;或者,导电经纱101、102位于左侧布边区的下层经纱中,导电经纱111、112位于右侧布边区的上层经纱中。
显然,本发明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可以被任意剪裁而不影响使用,且织物可以直接织成,织成后即可使用,因此织物一旦上机后,可以方便的批量生产而不需要再作其他处理;使用多根导电经纱时可实现较高的可靠性;使用两侧均设置多根导电经纱的结构,则剪裁后左右两半部分均可使用,避免了浪费。
本发明的织物作为液体泄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管道连接处是否发生液体泄漏。使用时,只需要将其包裹在管道接头外侧,用两只导电夹具分别夹住同一侧布边区的两组导电经纱即可。
但是,当管道为金属管道时,位于织物布身区的导电纬纱将与金属管道接触、电性导通,这时,传感器织物将会出现误动作,导致检测不准确。为此,在织物中进一步织入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与金属管道接触的一面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利用该不导电遮盖纬纱将位于织物布身区的导电纬纱遮盖住,可以避免导电纬纱与金属管道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传感器织物的误动作。以图3所示结构为例,在织入导电纬纱202后,可以紧跟着织入一根不导电遮盖纬纱212,使其在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202的下方,从而实现对布身区导电纬纱202的遮盖,具体结构如图10所示。注意,生产实践表明,一定要分两次织入,利用织造过程中打纬的作用,使得不导电遮盖纬纱212能可靠遮盖导电纬纱202,不能按照导电纬纱202的交织结构同时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212,即不能一次织入两根纱,因为同时织入时两根纱可能发生翻滚旋转,造成导电纬纱外露。
上述利用不导电纬纱遮盖导电纬纱的方式,适用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解决了布身区导电纬纱与金属管道直接接触发生传感器误动作的问题。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一侧布边区;所述一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与其中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2.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一侧布边区;所述一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导电经纱均位于下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与其中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2-5的正整数。
5.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均位于上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6.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均位于下层经纱中,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7.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相交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纱均有导电和不导电两种,不导电纬纱与不导电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主体,导电纬纱间隔织设在织物主体中,导电经纱织设在织物的两侧布边区,每侧布边区包括上、下两层经纱,每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设置有2N根,其中N为正整数,彼此由不导电经纱隔开,其中一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均位于上层经纱中且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另一侧布边区的导电经纱均位于下层经纱中且分成内外2组,每组N根;导电纬纱每2根为一循环,第一根导电纬纱分别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一组导电经纱互相接触且电性导通,并同时与每侧导电经纱中的另一组导电经纱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所述互相隔绝且电性绝缘是通过导电纬纱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下方或穿过导电经纱周围的至少3根不导电经纱的上方实现的,第二根导电纬纱与导电经纱接触或隔绝的情况与第一根导电纬纱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10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2、5-7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还包括多根不导电遮盖纬纱,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上方,形成导电纬纱上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或者,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在织物的布身区内位于导电纬纱的下方,形成导电纬纱下方被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遮盖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电遮盖纬纱以先织入导电纬纱后织入不导电遮盖纬纱的方式织设在所述织物中。
CN201910812763.9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Pending CN110512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763.9A CN1105123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763.9A CN1105123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2332A true CN110512332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29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2763.9A Pending CN1105123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233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876A (zh) * 2005-05-31 2008-05-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允许无源和有源矩阵寻址的全织物电极布局
CN102002791A (zh) * 2010-11-29 2011-04-0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感触电子织物
CN105568503A (zh) * 2016-02-26 2016-05-1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水滴传感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TW201639998A (zh) * 2015-05-12 2016-11-16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導電織物
CN107587248A (zh) * 2016-07-08 2018-01-16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带有经纱的编织物的方法
CN110067064A (zh) * 2019-04-18 2019-07-30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剪裁水滴传感器织物
CN211284734U (zh) * 2019-08-30 2020-08-18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876A (zh) * 2005-05-31 2008-05-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允许无源和有源矩阵寻址的全织物电极布局
CN102002791A (zh) * 2010-11-29 2011-04-0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感触电子织物
TW201639998A (zh) * 2015-05-12 2016-11-16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導電織物
CN105568503A (zh) * 2016-02-26 2016-05-1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水滴传感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87248A (zh) * 2016-07-08 2018-01-16 H.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带有经纱的编织物的方法
CN110067064A (zh) * 2019-04-18 2019-07-30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剪裁水滴传感器织物
CN211284734U (zh) * 2019-08-30 2020-08-18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8503B (zh) 水滴传感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JP5668966B2 (ja) 導電性織物及び導電性織物を使用したタッチセンサ装置
JP5754946B2 (ja) 導電性三層構造布帛
NZ521993A (en) Single layer pressure sensitive textile with air separated conductive warp and weft threads
JP2009042108A (ja) 感圧センサ
CN107488915A (zh) 一种机织结构可拉伸织物电路板及可穿戴设备
JP6518908B2 (ja) 液体検知布
CN203411705U (zh) 一种剪花布面料
CN205382266U (zh) 水滴传感器织物
CN211284734U (zh)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CN103590158A (zh) 一种新型镀银纤维
CN110512332A (zh) 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CN211284740U (zh) 一种信号双面输出型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CN208155489U (zh) 一种压力分布式监测用织物传感器
CN110499564A (zh) 一种信号双面输出型液体泄漏传感器织物
CN208392781U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布料
KR101656312B1 (ko) 터치 감응 경편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1226304Y (zh) 两层结构压力式纺织基柔性开关
CN110067064B (zh) 一种可剪裁水滴传感器织物
CN109234887A (zh) 一种输出信号强度高的传感织物及其批量织造方法
CN215662200U (zh) 一种防静电复合面料
CN210262176U (zh) 一种可剪裁水滴传感器织物
CN205522807U (zh) 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的纺织面料
CN215551418U (zh) 一种耐磨耐腐蚀经编面料
CN104000328A (zh) 抗静电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