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6369B -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6369B
CN110506369B CN201880023275.3A CN201880023275A CN110506369B CN 110506369 B CN110506369 B CN 110506369B CN 201880023275 A CN201880023275 A CN 201880023275A CN 110506369 B CN110506369 B CN 110506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nductor
terminal
wiring
condu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32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6369A (zh
Inventor
R·亨克
F·海克马克
A·鲁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05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83Marking plate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75Means facilitating correct wiring, e.g. marking plates, identification t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25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连接导体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特别涉及在接线装置上或借助于接线装置的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或多个串联端子排,每个串联端子排包括多个串联端子,尤其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根据接线图直接或间接地照亮在矩阵中根据接线图待互连的单个优选的两个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将借助于发光元件照亮并且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矩阵中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连接到导体上,将导体的端部插入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中,特别是矩阵中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从而建立相应的导线连接。

Description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连接导体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尤其涉及在接线装置上的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或多个串联端子排,每个串联端子排包括多个串联端子,还涉及串联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低压、中压或高压开关设备的控制装置对于能量传输和分配是必需的。除控制功能外,控制装置还具有监测、保护和/或测量功能。为此,各种电气部件(例如保护或辅助继电器、电气和/或机械开关、按钮、灯)和/或用于电流、电压、输出和/或频率的测量和/或显示仪器相互连接。为确保其功能,必须配置这种开关设备。在这样做时,基于多个各种所需功能可能存在显著的接线复杂性。
为了更容易和快速地实现这种适配,使用串联端子组件,其中输入侧插入槽彼此连接,用于通过汇流排将电插头或导体与输出侧插入槽连接。汇流排可以通过串联端子的串联方向上或串联端子内的可插拔横桥彼此连接,以便将输入侧插入槽连接到输出侧插入槽。
DE 20 2008 013 610 U1公开了这种串联端子组件。通过该串联端子组件,每个输入侧插入槽通过汇流排连接到输出侧插入槽。而且,通过可以垂直于彼此对齐的连接器可以将各种类型的连接器彼此连接。还公开了一种设计,利用该设计,可配置有连接器的插头放置在串联端子组件上,以便适当地连接输入侧和输出侧连接。然而,该组件不能实现将输入侧插入槽彼此连接,而又不需要同时将通过汇流排连接到它们的输出侧插入插槽彼此连接。相反,该组件因此不能实现将输出侧插入槽彼此连接,而又不需要同时将通过汇流排连接到它们的输入侧插入槽彼此连接。
WO 2015/150075 A1公开了一种端子组件,特别是是一种串联端子组件,特别是用于中压开关设备,其包括至少两个输入侧插入槽和至少两个输出侧插入槽,在其间提供有一配置槽,其中输入侧插入槽和输出侧插入槽不以通过端子组件的导体或其它汇流排永久预先配置的方式彼此电连接。此外,其特征在于,配置槽包括用于每个输入侧插入槽和用于每个输出侧插入槽的配置插入槽。因此,输入侧和输出侧配置插入槽可以使用导体单独连接。另外,由此可以将各个输入侧插入槽彼此连接,而不需要同时连接输出侧插入槽。此外,由此可以互连各个输出侧插入槽,而不需要同时连接输入侧插入槽。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甚至进一步发展优化的端子组件,其同时也易于操作。还获得一种简单的方法,其用于在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连接导体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尤其涉及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或多个串联端子排,每个串联端子排包括多个串联端子。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在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连接导体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尤其涉及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或多个串联端子排,每个串联端子排包括多个串联端子。为此,提供了一种接线装置,其包括计算装置,或者已经分配有这种装置的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具有用于在串联端子排上创建接线图的程序。此外,提供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此外,提供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并且提供具有导电端的导体,例如具有剥皮的导体端部的导体。
因此,实施了以下步骤:
-步骤100):利用用于创建接线图的程序创建接线图;
-步骤200):借助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根据接线图直接或间接地在矩阵中照亮单个、优选地待互连的两个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
-步骤300):将矩阵中借助于发光元件照亮并且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连接至导体,将导体的端部插入矩阵中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中,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从而建立相应的导线连接;
-步骤400):利用测试装置测试步骤300)中建立的导线连接;其中,当步骤300)中创建的导线连接被分类为可使用时,然后重复步骤200)和300),直到完全实现接线图并且完成待创建的接线,并且其中当在步骤300)中创建的相应的导线连接未被分类为可使用时,然后断开导线连接并且根据步骤200)和300)重新连接,接着进行步骤400)。
当完全完成接线时,可以在带有程序的接线装置上进行最终的功能测试,然后串联端子组件仅作为整体从带有测试装置的接线装置拆下并安装在现场的应用点。
导体端部可手动或用装配机器人放入导体连接端。
如有必要,可以与方法顺序同步和/或之后显示或生成测试日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直到最后一刻”都可以快速实现接线的改变。还可以实现的是,由于展示并创建了成对的待断开连接以及之后的待重新连接的连接,则在实现第一接线之后,可以利用该第一接线的方法创建第二接线。
接线装置和/或程序可以设计成使得能够提出并实现接线长度、线路横截面和可选的待使用导体的颜色。
与该方法关联的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可以是,但不一定必须是,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组件的配置插入槽。
可以用装配机器人完全自动地实现所述接线方法,或者由人实现所述接线方法,其仅通过照亮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就能够容易地创建所需的接线。
该方法可有利地与串联端子组件一起使用,该串联端子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顺序串联端子,每个端子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几个或全部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具有分配用于反射入射光的反射装置。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非常容易地检测到相应地被照亮的串联端子。
当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端子导体连接装置和/或相应的插入式连接装置)借助于导体彼此连接时,即借助于带有柔性或刚性线、汇流排、跳线或者带有至少一个配备了迹线的印刷电路板的导体,这会更为有利和简便。
同样有利的是获得了端子组件,特别是串联端子组件,特别是用于中压开关设备,包括至少两个输入侧插入槽和至少两个输出侧插入槽,以及配置槽,其中输入侧插入槽和输出侧插入槽不是以永久预先配置的方式彼此电连接,并且其中所述配置槽包括用于每个输入侧插入槽和每个输出侧插入槽的配置插入槽,所述配置插入槽设有导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配置插入槽可以连接至导体,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气或者电子功能部件在输入侧插入槽或输出侧插入槽的至少一部分上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将通过附图描述本发明。这些附图仅作为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总体概念。以下示出了:
图1a至图1f中处于各种状态的第一端子组件的各种视图;
图2a至图2b中处于各种状态的结构类似的两个端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3第三端子组件;
图4第四端子组件;以及
图5用于端子组件的串联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1f示出了端子组件1。它具有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优选地,它具有第一端子排201和第二端子排202。这里设计了相似的第一端子排201和第二端子排202,这是有利的但不是强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子排201和第二端子排202另外还布置成镜像,使得输入侧E和输出侧A在延伸方向上布置在端子组件1的相对侧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配置插入槽23与输入侧或输出侧连接齐平布置,特别是插入槽21、22。插入槽21、22可以以不同方式形成。它们可以由用于连接导体和/或导体端部的导体连接装置形成。它们可以形成为例如端子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形成为带有夹紧弹簧的直接插接连接装置,该夹紧弹簧用于将被推入端子点的导体压靠在汇流排上。然而,插入槽21、22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技术设计(例如拉伸弹簧连接、绝缘穿刺连接、螺纹端子等)。
插入槽21和/或22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具有优先级的插入连接器的单独插入槽-插入式插脚或插座。然后,仅需要将配合连接器连接到这些插入槽21和/或22中的每一个,导体是单独接线到所述插入槽21和/或22上,或者作为具有多个导体的电缆束。下面的图4和图5中进一步示出了这种设计,下文会对此进行说明。
插入槽21和/或22也可以设计成使得多个导体优选地组合成电缆,例如插入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中,导体的端部被焊接到该印刷电路板上。以这种方式焊接的导体也在说明书的“连接至“插入槽21和/或22””所定义的范围内并具有其特征。然后,插入槽21和/或22是印刷电路板上导体的连接槽(这里未示出)。
插入槽21和/或22通过导电汇流排或类似元件电连接到配置插入槽23。
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在延伸方向Y上彼此间隔开地设置。这样端子槽K布置在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之间。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均布置在外壳341、342中(参见图1a)。
在图1a中,其示出了端子组件1的透视图,省略或隐藏了外壳341、342的一部分,使得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之间的端子槽K是可见的。
为了确保用户可以通过配置插入槽23的连接触及用于将输入侧插入槽21电连接到输出侧插入槽22的端子槽K,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了两个外壳341、342,以便在枢转方向320上两者绕枢转轴32彼此相互枢转。这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有利设计。但是,它不是强制性设计。
图1b示出了该实施例没有外壳开口的端子组件。图1c至1e示出了端子组件,其中第二串联端子排202的外壳342相对于第一串联端子排201的外壳341在枢转方向320上绕枢转轴32枢转180°。由此外壳341、342打开。然后,用户可以从外部触及端子槽K。用户可以实施接线并且以导电方式将导体连接装置彼此单独地连接起来。这些连接中的每一个在下文中也都以导电接线连接为特征。
图1c和1e中示出的以这种方式可触及的端子槽K带有配置插入槽23。图1d示出了端子组件1中具有输入侧插入槽21的输入侧E和具有输出侧插入槽22的输出侧A。因此,图1c中配置插入槽23的特征在于配置插入槽23,A和23,E。
图1e示出了配置槽K的示例性结构。为了将输入侧插入槽21和输出侧插入槽22彼此电连接,提供了可弯曲的电导体6,将其剥皮的和/或非绝缘的端部插入在配置插入槽23,A;23,E中设置和/或形成的导体连接装置中。
在所示的结构中,插入配置插入槽23,A;23,E中的所有电导体6将输入侧插入槽21中的一个与输出侧插入槽22中的一个连接起来。为此,借助于电导体6,配置插入槽23,E连接到配置插入插槽23,A,所述配置插入槽23,E连接到输入侧插入槽21,所述配置插入插槽23,A连接到输出侧插入槽22。
然而,也可以想到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电导体6仅将输入侧插入槽21彼此连接或仅将输出侧插入槽22彼此连接。为此,电导体6将仅连接到输入侧插入槽21的配置插入槽23彼此连接或将配置插入槽23连接到仅连接输出侧插入槽22的配置插入槽23。
在图1f中还省略了端子组件1的外壳341、342的外壳部分,使得端子槽是可见的。图1f示出了完整配置的端子组件1,其具有封闭的外壳341、342。
同样有利的是-图2a和2b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型-设计一个插入槽22,例如输出侧插入槽22,使得它们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功能部件B和/或在放置这些功能部件B后可以被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需要形成的所需配置,各种输入侧插入槽21可以通过配置插入槽23A,E彼此连接,导体6可以通过功能部件B彼此连接。这里未示出用于连接配置插入槽23A和/或23B的电导体6。
为了实现输出侧插入槽22,在此将基座元件S1放置在外壳341或342处。这里基座元件S1具有插入槽22,例如以插座的形式,功能部件B的导体端部或插脚等可插入其中。
可以另外设置附接装置,例如支架K,其可以安装在外壳342上和/或基座元件S1上,以将相应的功能部件B固定到外壳342和/或基座元件S1上(参见图2b)。
功能部件B可以具有或形成多种多样的电气或电子结构元件,并以这种方式实现相应的电气或电子功能。因此,它们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关,例如,特别是一个或多个继电器。也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集成电路作为功能部件。
图2a-图2b的两个串联端子排201、202可以插入(例如被夹住或被锁住)到基座2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基座2形成有安装脚3,用于连接到安装导轨T。该安装导轨T是顶帽式导轨。该安装导轨T的主延伸方向的特征在于方向X。然而,根据图1a-图1f,当两个串联端子排201、202一起枢转时,安装脚3直接在一个或两个串联端子排上形成,并且形成整体。
基座2设计成在其背向安装导轨T的一侧沿Z方向打开,使得两个串联端子排201、202可以彼此相邻地插入外壳下部5中。
图3示出了具有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的端子组件1的另一实施例。
插入槽在此形成为相应的具有优先级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式连接器的单独插入槽-插入式插脚或插座,它们与在一排中相继排列的单个端子一起形成相应的串联端子排201和/或202。为此,单个端子可以插入框架中,该框架将它们保持在一起作为一种组件单元。在这样做时,插入槽21、22形成为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的202底侧上的插座或插脚(这里不做区分;例如作为插脚,参见图5),其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连接器的相应的插脚或插座(这里是插座41)相互作用,电缆和/或电缆束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合连接器,其上的导体以未示出的方式连接到插座41。
两个配合连接器4a、4b可以彼此相邻地插入外壳下部5中。这里该外壳下部5形成有安装脚7,用于连接到安装导轨T。该安装导轨T是顶帽式导轨。安装导轨T的主延伸方向的特征在于方向X。所述外壳下部5设计成在其背向安装导轨T的一侧沿Z方向打开,使得两个配合连接器4a、4b可以彼此相邻地插入外壳下部5中。
两个配合连接器4a、4b的设计优选地并且有利地是使得两个配合连接器4a、4b的触头-插座41(或插脚)在公共平面中对齐。优选地,触头41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对准,使得它们可以从垂直于安装导轨的方向Z(从上方)接触。一种矩阵连接器面板由两个配合连接器4的触头41形成。
两个端子排201和202像插入式连接器一样放置在该矩阵连接器面板上-优选地已经配备有导体6的接线(这里未示出)-使得设置在输入侧插入槽21、22上的其触头(在这种情况下为插脚43)与两个配合连接器4a、4b的触头(这里是插座41)接触。两个端子排继而在背向安装导轨T的一侧具有配置插入槽23。
它们优选地也位于行和列中,使得在背向安装导轨的一侧上在两个端子排21、22上由配置插入槽23A、23E形成一种具有扁平矩阵的终端场K。这一方面内容参见图1e。
这些配置插入槽23优选地形成为导体连接装置-特别是带有夹紧弹簧的插入式连接装置,用于将导体的端部直接插入相应的连接装置中。它们优选地再次通过跳线元件彼此连接,特别是通过具有非绝缘(特别是剥皮的)导体端部的可弯曲导体彼此连接。这一方面内容再次参见图1e。随后,外壳上部8优选地放置成使得其可以锁定到外壳下部5上。
在这样做时,配置插入槽23A和23E可以布置成例如在安装导轨方向X上彼此相邻或者彼此相邻地垂直于安装导轨(图3、4)。
图5示出了例如以图3或图4的方式用于串联端子排201、202的串联端子20的示例。串联端子20具有插入槽21。它们由插脚43形成。或者,它们可以由插座形成。
所述插入槽每个都通过汇流排44连接到配置插入槽23。它们分别形成为插入式连接P。它们具有夹紧弹簧并且优选地具有夹紧环46。利用夹紧弹簧,导体6的剥皮端部可以压靠在汇流排44上或者卡在那里。导体端部可沿插入方向-Z插入。可以设置推块47用于断开连接。这种插入式连接P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实现配置插入槽21、22的简单连接,每个配置插入槽21、22将与导体6中的一个连接,对于相应的应用情况,根据接线图,需要使用这些成对的配置插入槽23插入带有剥皮端部的导体。
基于具有配置插入槽23的行和列的矩阵状组件,可以非常容易检测出相应的配置插入槽23。根据相应的接线图实施与导体6连接的人可以根据相应的接线图按顺序将相应的配置插接槽23和/或它们的直接插头连接P与导体6相互连接。或者,这种与导体的连接可以完全自动地进行,例如,通过装配机器人。当提供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时,利用该发光元件可以照亮要互连的配置插入槽,根据接线图将相关配置插入槽23彼此手动连接能被进一步简化。优选地,发光元件是激光器或LED。用发光元件照亮待相互连接的相关和/或导电配置插入槽23。为此,如图5中的示例所示,给配置插入槽23分配反射器48是有利的,并且其优选地在串联端子的上侧。当发光元件发光时,该反射器R反射照射到其上的光。实施接线的人将导体6的导体端部插入易于检测的配置插入槽中。
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器48布置在外壳50上,位于推块47和开口51之间,用于插入导体6。
在测试设备上进行测量可以确定导体6是否已经插入到正确的配置插入槽21中。如果电流在两个配置槽和/或与其连接的导体之间流动,则在插入两个导体和/或导体6的导体端部之后,建立了相应的连接。如果连接正确建立了,则从发光元件产生两个另外的相关插入槽。随后,重复该过程本身,优选地,直到已经完全实现待创建的接线并且待互连的所有成对的配置插入槽23彼此连接起来。
然后,仅需要将配合连接器连接到这些插入槽21和/或22中的每一个,导体是单独接线到所述插入槽21和/或22上,或者作为具有多个导体的电缆束。
第一串联端子排201和第二串联端子排202每个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七行和四列连接插头,其插入槽21、22形成为插脚。
插入槽21、22的数量可以通过相应的连接插头的数量和/或它们的行R或列S的数量来调整。
附图标记
端子组件 1
基座 2
托架 3
配合连接器 4a,4b
外壳下部 5
电导体 6
安装脚 7
外壳上部 8
单独端子 20
插入槽 21、22
框架 23
枢转轴 32
插座 41
电缆束 42
插脚 43
汇流排 44
夹紧弹簧 45
夹紧环 46
推块 47
反射器 48
外壳 50
开口 51
第一端子排 201
第二端子排 202
枢转方向 320
外壳 341、342
端子槽 K
基座元件 S1
功能部件 B
安装导轨 T
插入式连接 P
输入侧 E
输出侧 A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接线装置上或借助于接线装置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涉及至少一个串联端子排或数个串联端子排,每个串联端子排由数个串联端子组成:
步骤100):利用用于创建接线图的程序创建接线图;
步骤200):借助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根据接线图直接或间接地在矩阵中照亮单个导体连接装置;
步骤300):将矩阵中借助于发光元件照亮并且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连接至导体,将导体的端部插入矩阵中待互连的导体连接装置中,从而建立相应的导线连接;以及
步骤400):利用测试装置测试步骤300)中建立的导线连接;其中,当步骤300)中创建的导线连接被分类为能够使用时,然后重复步骤200)和300),直到完全实现接线图并且完成待创建的接线,并且其中当在步骤300)中创建的相应的导线连接未被分类为能够使用时,然后断开导线连接并且根据步骤200)和300)重新连接,接着进行步骤400);
其特征在于:
一个、几个或全部导体连接装置具有分配用于反射入射光的反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装置为用于连接导体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00)中所述导体分别手动或利用装配机器人放置,其中实现相应的导电接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接线的创建之后进行最终的功能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线的创建期间和/或之后显示或生成测试日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接线图创建第一导电接线之后,根据第二接线图创建另一个第二接线,其上导电接线连接要断开的导体连接装置对通过发光元件照亮,以便将导体端部与所述导体连接装置断开,以便然后根据第二接线图创建接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并实现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插入导体的导线长度、导线横截面和/或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柔性或刚性的线、汇流排和/或跳线作为导体(6)。
9.一种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使用的串联端子组件,其具有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顺序串联端子,每个端子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几个或全部导体连接装置具有分配用于反射入射光的反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联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装置形成为插入式连接(P)。
CN201880023275.3A 2017-04-03 2018-03-20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Active CN110506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7084.2 2017-04-03
DE102017107084.2A DE102017107084A1 (de) 2017-04-03 2017-04-03 Verfahren zum Realisieren einer Verdrahtung an einer Matrix aus Leiteranschlussvorrichtungen, und Reihenklemmanordnung
PCT/EP2018/057066 WO2018184834A1 (de) 2017-04-03 2018-03-20 Verfahren zum realisieren einer verdrahtung an einer matrix aus leiteranschlussvorrichtungen, und reihenklemmen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6369A CN110506369A (zh) 2019-11-26
CN110506369B true CN110506369B (zh) 2021-10-29

Family

ID=61800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3275.3A Active CN110506369B (zh) 2017-04-03 2018-03-20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7970B2 (zh)
EP (1) EP3607614B1 (zh)
CN (1) CN110506369B (zh)
DE (1) DE102017107084A1 (zh)
WO (1) WO2018184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15361C1 (ru) * 2019-05-29 2020-02-26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по атомной энергии "Росатом" (Госкорпорация "Росатом")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разъем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кабельного тракта
JP2023510774A (ja) * 2020-01-10 2023-03-15 コムスコープ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接続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4802B1 (en) * 1999-11-04 2004-08-31 Nordx/Cdt, Inc.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cable patch panel
DE202004009980U1 (de) * 2004-06-25 2005-11-03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Markiervorrichtung
CN102084550A (zh) * 2008-03-14 2011-06-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盒和接线盒块
CN102792522A (zh) * 2010-03-01 2012-11-21 菲尼克斯电气有限两合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6170893A (zh) * 2014-04-03 2016-11-30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可配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567A (en) * 1974-03-25 1976-02-03 W. H. Brady Co. Light-reflective adhesive label
GB8431727D0 (en) * 1984-12-15 1985-01-30 Raychem Ltd Marker assembly
DE3805158A1 (de) * 1988-02-15 1989-08-24 Wago Verwaltungs Gmbh Reihenklemme zur zweileiter-stromversorgung von elektrischen oder 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n, insbesondere initiatoren
DE102005040657A1 (de) * 2005-08-26 2007-03-15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ssklemme
US8159346B2 (en) * 2005-10-28 2012-04-17 Hitachi, Ltd. RFID system, RFID cable system, and RFID cable laying method
US7568936B2 (en) * 2006-01-16 2009-08-04 Hitachi, Ltd. Cable connection gu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conducto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N101785148B (zh) * 2007-06-20 2013-03-20 莫列斯公司 具有蜿蜒形接地结构的连接器
EP2206200B1 (de) 2007-10-23 2013-02-13 Abb Ag Reihenklemme mit einem verbinder
DE202010014008U1 (de) * 2010-10-07 2012-01-12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Zusatzanschlusssteck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4802B1 (en) * 1999-11-04 2004-08-31 Nordx/Cdt, Inc.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cable patch panel
DE202004009980U1 (de) * 2004-06-25 2005-11-03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Markiervorrichtung
CN102084550A (zh) * 2008-03-14 2011-06-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盒和接线盒块
CN102792522A (zh) * 2010-03-01 2012-11-21 菲尼克斯电气有限两合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6170893A (zh) * 2014-04-03 2016-11-30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可配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7614B1 (de) 2021-07-28
EP3607614A1 (de) 2020-02-12
CN110506369A (zh) 2019-11-26
DE102017107084A1 (de) 2018-10-04
WO2018184834A1 (de) 2018-10-11
US20210021062A1 (en) 2021-01-21
US11367970B2 (en)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6037B2 (en) Series terminal, test plug and test terminal block
US7537496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block
RU2547454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дключ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токопроводящих дорожек к полюсным разъемам совместно подключен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EP1835295A1 (en) Test connector, kit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a group of wires from other wires of a multi-wire cable
TW201218554A (en) Back-mount ganged electrical outlets
WO2009112265A3 (de) Reihenklemme und reihenklemmenblock
RU2005122320A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вставной модульной системы шин, без токоведущих частей на лицевой стороне
KR20090128329A (ko) 플러그-인 커넥터 및 플러그-인 커넥터에 전기 컨덕터들을 접속시키기 위한 방법
CN110506369B (zh)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RU2009118938A (ru) Ячейка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сн или вн с встроенной цифровой связью и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й модуль для такой ячейки
RU2467440C2 (ru) Модульный разъем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соединений
CN100594739C (zh) 具有模块的接线板
TR201807736T4 (tr) Bir bilgisayar ağında kullanılmak üzere bir keystone jakı.
TW200643440A (en) Semiconductor test interface
AU2020289801A1 (en) Patch panel arrangments, cable terminating devices & methods
JP2012529146A (ja) 雌型プラグ及びリレーのハウジング用のソケット
RU2683239C2 (ru) Штекерный блок
KR20220124981A (ko) 모듈러잭
CN101162802B (zh) 中间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插座
CN101644741B (zh) 具有电源塔的多层预烧板结构
GB2550127A (en) Electrical assembly
GB2425665A (en) Layered Terminal Block
CN102468549B (zh) 垂直插置的软性排线插接连接器
KR20220124980A (ko) 모듈러잭
IES970921A2 (en) Testing of Cable Harnes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