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544B -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4544B
CN110504544B CN201910703629.5A CN201910703629A CN110504544B CN 110504544 B CN110504544 B CN 110504544B CN 201910703629 A CN201910703629 A CN 201910703629A CN 110504544 B CN110504544 B CN 11050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debugging
antenna
signal strength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6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4544A (zh
Inventor
姚德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36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4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amplitu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发射端通信连接的接收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值;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若是,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本申请当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过低时,根据天线在不同的角度时接收端的信号强度来调节信号发射端的天线角度,以满足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根据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的对信号强度的需求,自动获取到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实现准确的调节天线角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信号发射器是指可以发射信号的装置,其中信号一般是限定为无线信号。信号发射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手机、路由器、基站塔等。信号发射器上设置有天线,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时,信号发射器将数字信号处理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以使信号接收器接收到。
天线一般是长条形的硬件,当天线与信号接收器的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强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当用户使用接收端时,如果信号不好,需要调整接收端的位置,以使接收端的信息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调节是比较盲目的调节,比较耗时间,而且很难达到自己需要的信号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自动根据信号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来调节信号发射器的天线角度,以满足信号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发射端通信连接的接收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
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将多个所述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
控制天线在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内从下限角度到上限角度进行转动,每转动第二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细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细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指定度数小于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将多个所述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将所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细调调试角度作为所述目标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接收端发送的调试需求设置粗调次数;
将所述粗调次数减一得到被除数,将所述极限角度除以所述被除数,得到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定度数以及第二指定度数均由所述接收端设置后发送给所述发射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射端的历史数据设置差值角度;
判断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限角度,且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零角度;
若均是,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分别加上和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两个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大于所述极限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极限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下限角度和上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小于所述零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零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
根据应用程序与信号强度标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上层应用程序的对应的信号强度标准值;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标准值设置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调节后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
若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则控制发射端的其他天线与接收端连接。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射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提供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当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过低时,自动调节信号发射端的天线角度,以满足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根据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的对信号强度的需求,自动获取到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实现准确的调节天线角度的需求。根据信号发射器的历史数据,从而直接计算出合适的角度,以便天线调节到合适的天线角度,满足信号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天线角度调节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3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33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天线角度调节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发射器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包括:
S1、获取发射端通信连接的接收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值;
S2、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S3、若是,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
S4、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端是指一个信号发射器,该信号发射器可以与至少一个接收端连接。发射端与接收端通信连接,发射端同时还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接收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发送请求给发射端,发射端再访问指定的服务器后得到请求数据,再发送给接收端。发射端上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解析接收端发送的请求、访问服务器、控制发送数据给接收端等工作,还处理与接收端的数据交互的数据计算等工作。发射端与接收端通信连接后,计算两者之间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值。信号强度值的单位是dBm,dBm表示是一个绝对功率的值,一般是负数,其值越大,表示信号强度越强。处理器根据发射端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计算得到信号强度值。信号强度越强,接收端接收发射端发射的数据的速度越快,延迟越低。如果信号强度值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会影响接收端的使用,因此要进行调整,以使信号强度值高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从而不影响接收端的使用。信号强度阈值是接收端根据需要的接收数据的速度而设置的。处理器读取接收端的信号强度阈值,再根据计算出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判断是否要调整发射端的天线角度。当需要调整天线角度时,控制天线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根据天线在各指定角度时接收端的实时信号强度来计算得到信号最好的角度作为目标角度,然后控制天线转动到目标角度,以使接收端的信号能够满足网络速度的需求。
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S31、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S32、将多个所述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S33、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
本实施例中,天线是由一个电机控制,出于产品形态多种多样,目前设计、布局的考虑,天线会被发射端的某些部件挡住,天线在一个指定的角度内转动,不能一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360度。首先获取到天线的属性,获取到天线的可转动的角度,定义一个标准面,然后从标准面看过去,天线在可转动范围内顺时针转动到不能转动的位置是零角度,在转动范围内逆时针转动到不能转动的位置是极限角度。首先让天线转动到零角度位置Y1,然后记录下在零角度位置的信号强度值B1,在记录的数据中,零角度位置是一个粗调调试角度,天线在零角度位置时,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值是一个与零角度位置的粗调调试角度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则记录的数据中记录了一组数据。然后控制天线转动一定的角度,再次得到一个粗调调试角度Y2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B2;如此进行控制天线转动以及记录天线转动后的数据,直至天线转动到极限角度Yn,并记录在极限角度时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值Bn,得到多组数据,每一组数据均是一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息强度值。然后从记录的数据中筛选出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Bm,根据Bm找到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Ym。天线从零角度到极限角度的转动过程中,取得的信号最强值是Ym,从而说明信号最强的角度是在Ym部分,因此,目标角度与Ym相关,根据Ym计算出目标角度。具体的,可以是将Ym相近的角度值作为目标角度,也可以是直接将Ym作为目标角度。
参照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S331、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
S332、控制天线在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内从下限角度到上限角度进行转动,每转动第二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细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细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指定度数小于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S333、将多个所述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S334、将所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细调调试角度作为所述目标角度。
本实施例中,获取多个角度测得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后,得到最大值的粗调高度信号强度值Bm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Ym,根据Ym来进一步的调试出更准确的目标角度。根据Ym设置一个角度范围,该角度范围是进一步限定最好信号的角度范围。其设置规则是根据接收端的属性以及用户设置的参数来选择细调角度范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发射端的历史数据中的目标角度与Ym的角度差距来设置的。具体的,可以采用距离当前时间24小时内的历史数据中最大的角度差距加上当前的Ym的角度和Ym作为细调角度范围。细调角度范围是一个连续区间,连续区间的上限就是上限角度,记做Ym+a,下限就是下限角度,记做Ym-b。控制天线先转动到下限角度,然后记录此时的角度为Ym-b,以及在该角度时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为Bm-s,然后天线再朝向上限角度转动第二指定度数T,然后记录此时的角度为Ym-b+T,以及在该角度时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Bm+s1;然后再向上限角度转动第二指定度数T,然后记录此时的角度为Ym-b+2T,以及在该角度时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Bm+s2;直到天线转动到Ym+a的角度,记录此时的细调测试信号强度值Bm+sn。如此,得到多个细调调试角度以及一一对应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然后在多个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中筛选出最大值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并获取对应的细调调试角度,将该细调调试角度作为目标角度值。
参照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S301、根据接收端发送的调试需求设置粗调次数;
S302、将所述粗调次数减一得到被除数,将所述极限角度除以所述被除数,得到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本实施例中,粗调次数是指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的次数。是由接收端设置后发送给发射端,发射端读取接收端的数据后设置粗调次数。接收端的用户想要快点得到好的信号,则设置的粗调次数较少;接收端的用户想要得到稳定的信号,则设置的粗调次数较多。发射端的处理器根据粗调次数,得到第一指定度数。具体的,将粗调次数减一,得到被除数,然后将极限角度除以被除数,得到第一指定度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极限角度是180度,接收端的用户设置的粗调次数是5次,发射端根据公式180/(5-1)=45,得到第一指定度数是45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指定度数以及第二指定度数均由所述接收端设置后发送给所述发射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指定度数和第二指定度数的值越大,对应的调节的次数就越少,从而调节的更加迅速,但是同样的调节到使接收端处于最好的信号的可能性越低;第一指定度数和第二指定度数的值越小,对应的调节的次数就越多,这样调节所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同样的调节到使接收端处于最好的信号的可能性越高。第一指定度数和第二指定度数均由接收端设置,可以使接收端的用户根据自己的信号强度需求来灵活设置第一指定度数和第二指定度数。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的步骤,包括:
S3311、根据发射端的历史数据设置差值角度;
S3312、判断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限角度,且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零角度;
S3313、若均是,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分别加上和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两个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S3314、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大于所述极限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极限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下限角度和上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S3315、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小于所述零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零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本实施例中,上述差值角度是由发射端设置的。发射端根据历史数据中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与最终的目标角度之间的角度差,来确定差值角度。即历史数据中经过粗调后得到的最好的角度与经过细调后得到的目标角度之间的角度差,来推算差值角度。可以是获取24小时内的所有角度差,然后计算所有角度差的平均值,以该平均值作为差值角度。然后将上述Ym分别加上差值角度和减去差值角度,得到两个角度,将这两个角度作为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和下限,来设置细调角度范围。如果上限高于上述极限角度,则将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改成极限角度;如果下限低于上述零角度,则将细调角度范围的下限角度改成零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S201、获取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
S202、根据应用程序与信号强度标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上层应用程序的对应的信号强度标准值;
S203、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标准值设置信号强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读取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上层应用程序是指接收端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接收端上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需要从服务器获取的数据大小均不相同,每一个应用程序需要的信号强度标准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接收端的需要的信号强度阈值与其应用程序相关。有一个信号强度标准与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中记载了每一个应用程序及对应的信号强度标准。处理器获取到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然后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表,获取到接收端所需要的信号强度标准,信号强度标准中包含了最低接收功率。处理器再根据最低接收功率以及发射端的发送功率,来设置出与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然后再判断当前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如果当前的信号强度值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判定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而执行调整策略来调整发射端的天线角度,以使调整后的信号强度值高于或等于该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之后,包括:
S5、获取所述接收端的调节后信号强度值;
S6、判断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
S7、若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则控制发射端的其他天线与接收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上设置有多根天线。当前发射端与接收端连接的是其中一根天线,当该天线在其转动范围内测试之后,调节完成,控制天线转动到上述目标角度后,再获取接收端的调节后信号强度值,与上述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仍低于信号强度阈值,说明该天线没有任何一个角度可以使接收端的人信号满足其需求,则将该天线与接收端断开连接,同时控制另一根天线与接收端连接,然后再返回步骤S1,再次获取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值,若再次获取的信号强度值仍低于信号强度阈值,则调节该另一根天线的天线角度,以确保接收端的信号强度值高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给接收端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当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过低时,根据天线在不同的角度时接收端的信号强度来调节信号发射端的天线角度,以满足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根据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的对信号强度的需求,自动获取到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实现准确的调节天线角度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射器,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信号发射器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基站信号塔等任意信号发射器,以信号发射器为路由器为例:
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射器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路由器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显示单元14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路由器结构并不构成对路由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路由器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路由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路由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路由器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
处理器180是路由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路由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路由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路由器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路由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路由器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号发射器所包括的处理器1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发射端通信连接的接收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
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
所述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支持处理器180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180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当信号接收端的信号过低时,自动调节信号发射端的天线角度,以满足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根据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的对信号强度的需求,自动获取到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实现准确的调节天线角度的需求。根据信号发射器的历史数据,从而直接计算出合适的角度,以便天线调节到合适的天线角度,满足信号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射端通信连接的接收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
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
所述控制天线转动到指定角度进行调试,并根据调试结果来确定天线的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将多个所述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
所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计算出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所述细调角度范围是根据发射端的历史数据中的目标角度与粗调调试角度的角度差距来设置;
控制天线在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内从下限角度到上限角度进行转动,每转动第二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细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细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二指定度数小于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将多个所述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
将所述值最大的细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细调调试角度作为所述目标角度;
所述控制天线从零角度转动至极限角度,每转动第一指定度数后,记录天线所处的粗调调试角度以及接收端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得到多个粗调调试角度以及对应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接收端发送的调试需求设置粗调次数;
将所述粗调次数减一得到被除数,将所述极限角度除以所述被除数,得到所述第一指定度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定度数以及第二指定度数均由所述接收端设置后发送给所述发射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设置细调角度范围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射端的历史数据设置差值角度;
判断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极限角度,且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零角度;
若均是,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分别加上和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两个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大于所述极限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极限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下限角度和上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若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减去所述差值角度小于所述零角度,则将所述值最大的粗调调试信号强度对应的粗调调试角度加上所述差值角度得到的角度以及所述零角度,分别作为所述细调角度范围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设置所述细调角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接收端的上层应用程序;
根据应用程序与信号强度标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上层应用程序的对应的信号强度标准值;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标准值设置信号强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天线转动至所述目标角度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调节后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
若所述调节后信号强度值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则控制发射端的其他天线与接收端连接。
6.一种信号发射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03629.5A 2019-07-31 2019-07-31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04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29.5A CN1105045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29.5A CN1105045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544A CN110504544A (zh) 2019-11-26
CN110504544B true CN110504544B (zh) 2021-11-23

Family

ID=6858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3629.5A Active CN110504544B (zh) 2019-07-31 2019-07-31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4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0184B (zh) * 2020-08-03 2022-08-16 江苏创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桥连接方法
CN111934738A (zh) * 2020-08-13 2020-11-13 盐城工学院 一种新型应急通信直放站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776855B (zh) * 2021-01-20 2022-11-04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及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用于防撞的控制方法
CN113030889B (zh) * 2021-03-10 2023-04-11 武昌理工学院 一种雷达角度精确调节的调试方法
CN113687664A (zh) * 2021-08-12 2021-11-23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g毫米波cpe自动调节天线板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87059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桥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3887B2 (en) * 1998-09-21 2005-08-23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ntenna array using received predetermined signal
CN101557250B (zh) * 2008-04-10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方向预测的智能天线权值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1465699A (zh) * 2008-12-29 2009-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对准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12054735A (ja) * 2010-09-01 2012-03-15 Hitachi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局および中継局の基地局側アンテナの制御方法
KR102029102B1 (ko) * 2012-11-19 2019-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빔 방향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53658B (zh) * 2013-06-28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对准方法及系统
CN106792774B (zh) * 2016-12-09 2019-11-29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定位方法、装置和一种无线接入设备
CN108666760A (zh) * 2018-05-03 2018-10-16 江西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天线、天线转动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245813B (zh) * 2018-11-02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544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4544B (zh)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US11882574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100140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beam failure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US9980214B2 (en) SIM selection
JP5902320B2 (ja) 無線通信環境での雑音レベルを決定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200521B1 (en) Location method and location server
US11272480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resource location to receive broadcast message,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08055687B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583462A (zh) 用于报告信号质量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17495A (zh) 天线角度调节方法、信号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US20210068085A1 (en)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934045A (zh) 一种调整校准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580848A (zh) 参考时钟校准
WO2020223132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conditions
US1164744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429558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65352A (zh) 波束推荐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10624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1501895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neighboring cell information
US9408181B2 (en)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probe reques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threshold to control associations
US2020017809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EP3413620A1 (en) Video optimiz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unit and network equipment unit
CN109391999B (zh) 一种phr的上报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537381B (zh) 链路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90139B (zh) 一种发射功率计算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