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125A - 键盘 - Google Patents

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4125A
CN110504125A CN201810480041.3A CN201810480041A CN110504125A CN 110504125 A CN110504125 A CN 110504125A CN 201810480041 A CN201810480041 A CN 201810480041A CN 110504125 A CN110504125 A CN 110504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cap
bottom plate
aperture
hook
restra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00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郁婷
徐百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00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4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4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7Cap or button on actuator part
    • H01H2233/074Snap coupl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键盘,包括按键以及底板,且按键包括按键帽以及连接组件,按键帽显露于键盘之外。按键帽包括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第一限制式卡勾设置于按键帽的内表面上,且位于该按键帽的第一侧,第一限制式卡勾具有第一开孔。第二限制式卡勾设置于按键帽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按键帽的第二侧,第二限制式卡勾具有第二开孔。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且位于按键帽的下方,并被固定于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内。第二限制式卡勾的卡勾长度小于开放式卡勾的卡勾长度,故可降低连接组件与第二限制式卡勾之间的组装干涉量,以降低按键帽与连接组件的组装难度。

Description

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按键的键盘。
背景技术
常见的计算机外设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以及轨迹球等,其中键盘可直接键入文字以及符号于计算机,因此相当受到使用者以及输入设备厂商的重视。而发明的主题即为键盘。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键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公知键盘1的表面上具有多个按键10、10’,按键10被分类为一般尺寸的按键,而按键10’则被分类为尺寸较长的按键(亦即俗称的倍数键)。其中,按键10的长度略大于其宽度,而按键10’的长度L1则远大于其宽度W1。该些按键10、10’供使用者以手指触压而产生相对应的信号于计算机,使计算机执行被触压的按键功能,一般而言,触压按键10、10’可输入英文字母等符号、数字或执行各种功能(例如F1~F12、Delete)等。其中,公知键盘1为笔记本电脑用的键盘。接下来说明公知键盘的内部结构。请同时参阅图1~图4,图2为公知键盘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公知键盘的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而图4为公知键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公知键盘1包括多个按键10、10’、底板11以及薄膜开关电路12,且薄膜开关电路12上具有对应于多个按键10、10’的多个按键开关(未显示于图中)。于此以长宽比较大的按键10’为例说明,且按键10’例如为Alt键。按键10’包括按键帽101、剪刀式连接组件102、弹性橡胶体103以及平衡杆104,剪刀式连接组件102分别连接于按键帽101以及底板11,且其包括第一框架1021以及第二框架1022,第二框架1022转轴连接于第一框架1021,使得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可彼此相对转动。另外,弹性橡胶体103设置于按键帽101与薄膜开关电路12之间,而平衡杆104分别连接于按键帽101以及底板11,平衡杆104包括连杆部1041以及勾部1042。
薄膜开关电路12设置于底板11上,而底板11包括多个第一底板卡勾111、多个第二底板卡勾112以及连接架113。第一底板卡勾111的功能为与第二框架1022的第四连接部1022B连接,而第二底板卡勾112的功能则为第一框架1021的第二连接部(未显示于图中)连接。连接架113具有一滑动孔1131,其可供平衡杆104的勾部1042穿过,以固定平衡杆104于底板11上。其中,滑动孔1131的宽度大于勾部1042的直径。另一方面,按键帽101包括多个第一限制式卡勾1011、多个开放式卡勾1012以及多个第二限制式卡勾1013,多个第一限制式卡勾1011设置于按键帽101的内表面上,其可与第一框架1021的第一连接部1021A连接,其中,限制式卡勾1011具有开孔1011A,且开孔1011A的形状为圆形。
多个开放式卡勾1012设置于按键帽101的内表面上,其可与第二框架1022的第三连接部1022A连接。多个第二限制式卡勾1013位于多个第一限制式卡勾1011的邻近处,其可与平衡杆104的连杆部1041连接。借由上述结构,剪刀式连接组件102以及平衡杆104以可活动方式被固定于按键帽101与底板11之间,使得按键帽101可活动地被固定于底板11上。
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按键10'的按键帽101的长度L1大于按键10的长度,故于用户触压按键10’的过程中,其按键帽101容易发生晃动,而影响按键10’运作的流畅度,甚至影响到使用者的触压手感。因此,按键10’设置有平衡杆104,可增加按键的左右带动性,并缓和按键帽101移动时所发生的晃动,故可提升其运作的流畅度。
接下来请同时参阅图4以及图5,图5为公知键盘被触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当用户触压按键10’的按键帽101时,按键帽101相对于底板11往下移动,使得剪刀式连接组件102的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会由开启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平衡杆104相对于底板11摆动。其中,第一连接部1021A于第一限制式卡勾1011的开孔1011A内转动,且第二连接部于第二底板卡勾112内转动以及滑动;第三连接部1022A于开放式卡勾1012内转动以及滑动,且第四连接部1022B于第一底板卡勾111转动,如图5所示。另一方面,勾部1042于滑动孔1131转动以及滑动,使得连杆部1041于第二限制式卡勾1013内转动。
同时,往下移动的按键帽101推抵弹性橡胶体103,使弹性橡胶体103抵顶而发生形变且触发薄膜开关电路12,薄膜开关电路12产生对应于按键帽101的按键信号。而当用户不再触压按键10’时,按键帽101会因应弹性橡胶体103由形变状态恢复所产生的弹性力而相对于底板11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会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启状态,且按键帽101会恢复至被触压前的位置。
然而,公知键盘1具有以下问题:公知键盘1为了使第二框架1022的第三连接部1022A相对于按键帽101滑动,按键帽101的开放式卡勾1012采用开放式结构。但于第三连接部1022A滑动的过程中,第三连接部1022A容易由开放式结构中脱出。因此,开放式卡勾1012的卡勾长度必须增加,以避免第二框架1022容易由开放式结构中脱出。然而,卡勾长度增加的设计却增加了连接部与开放式卡勾之间的干涉量,反而提升了剪刀式连接组件102与按键帽101之间组装的难度。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组装且可改善剪刀式连接组件容易脱离的键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可改善剪刀式连接组件容易脱离的键盘。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包括一按键以及一底板。该按键包括一按键帽以及一连接组件,该按键帽显露于该键盘之外,该按键帽包括一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一第二限制式卡勾,该第一限制式卡勾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一内表面上,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一侧;其中,该第一限制式卡勾具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二限制式卡勾设置于该按键帽的该内表面上,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二侧;其中,该第二限制式卡勾具有一第二开孔。该连接组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该第二限制式卡勾,该连接组件包括一第一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连接于该第一限制式卡勾,且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一连接部伸入该第一开孔内。该第二框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限制式卡勾,且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三连接部伸入该第二开孔内。该底板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连接于该连接组件,用以承载该按键;其中,该第一开孔的宽度与该第一连接部的直径相近,而该第二开孔的宽度大于该第三连接部的直径。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第二框架被推抵而相对于该第一框架转动,且该第一连接部于该第一开孔内转动,而该第三连接部于该第二开孔内转动以及滑动,使该按键帽推抵该弹性组件。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孔的形状为长条形,而该第一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按键帽还包括一第三开孔,位于该按键帽的该第一侧且接近于该按键帽的一帽缘部;而该底板包括一底板连接部,且该底板连接部具有一底板连接孔;其中,该第三开孔的形状为长条形,而该底板连接孔的形状为圆形。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按键还包括一平衡杆,且该平衡杆包括一连杆部以及一勾部,其中,该勾部的直径与该底板连接孔的宽度相近,而该连杆部的直径小于该第三开孔的宽度;该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勾部于该底板连接孔内转动,而该连杆部于该第三开孔内转动以及滑动。
简言的,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采用非开放式结构的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有别于公知技术的开放式卡勾,本发明键盘的第二限制式卡勾由两侧的弹性束制结构而形成,故连接组件在滑动时较不易脱出。换言之,第二限制式卡勾的第二开孔的宽度大于第三连接部的直径,使得第三连接部可于第二开孔内滑动,且第三连接部的滑动可被第二限制式卡勾所阻挡,故第二框架不易由按键帽的第二限制式卡勾内脱离。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限制式卡勾中两个弹性束制结构的长度比公知技术的开放式卡勾的长度短,于组装按键帽以及连接组件的过程中,第三连接部与第二限制式卡勾之间的干涉量可被降低,因此可降低按键帽与连接组件的组装难度,而有利于组装运作。
此外,因应平衡杆的结构,按键帽还包括对应于平衡杆的第三限制式卡勾,而底板还包括对应于平衡杆的连接架,借由平衡杆而连接按键帽以及底板。其中,平衡杆的勾部仅于连接架发生旋转而不滑动,因此可降低勾部与连接架之间的金属材料碰撞,而可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键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知键盘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公知键盘的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公知键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公知键盘被触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被触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被触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2、3 键盘
10、10’、20’、30’ 按键
11、21 底板
12 薄膜开关电路
22 开关电路板
101、201、301 按键帽
102 剪刀式连接组件
103 弹性橡胶体
104、304 平衡杆
111、211 第一底板卡勾
112、212 第二底板卡勾
113、313 连接架
202、302 连接组件
203、303 弹性组件
1011、2011、3011 第一限制式卡勾
1012 开放式卡勾
1013、2012、3012 第二限制式卡勾
1021、2021、3021 第一框架
1022、2022、3022 第二框架
1041、3041 连杆部
1042、3042 勾部
1021A、2021A、3021A 第一连接部
1022A、2022A、3022A 第三连接部
1022B、2022B、3022B 第四连接部
2021B、3021B 第二连接部
1131 滑动孔
3013 第三限制式卡勾
3014 帽缘部
3131 底板连接孔
1011A 开孔
2011A、3011A 第一开孔
2012A、3012A 第二开孔
3013A 第三开孔
L1 按键帽的长度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P3 第三位置
P4 第四位置
W1 按键帽的宽度
W2 第一开孔的宽度
W3 第二开孔的宽度
W4 第三连接部的直径
W5 第三开孔的宽度
W6 连杆部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公知技术所造成的困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解决公知技术问题的键盘。首先说明本发明键盘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6以及图7,图6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而图7为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以及图7以不包含平衡杆的按键为例说明。本发明键盘2包括多个按键20’(图中仅显示一个)、底板21以及开关电路板22,且按键20’包括按键帽201、连接组件202以及弹性组件203。该些按键20’可供用户以手指触压而产生相对应的信号输入连接于键盘2的计算机(未显示于图中),使计算机执行被触压的按键功能。
图7中,显露于键盘2之外的按键帽201包括多个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以及多个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设置于按键帽201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按键帽201的第一侧,其中,定义限制式卡勾为侧向封闭结构的卡勾,且每一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具有一个第一开孔2011A。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设置于按键帽201的内表面上,且位于按键帽201的第二侧,其中,每一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具有一个第二开孔2012A。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011A的形状为圆形,而第二开孔2012A的形状则为长条形。
请同时参阅图6、图7以及图8,图8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底板21设置于按键帽201的下方且连接于连接组件202,其可承载多个按键20’于其上,底板21包括多个第一底板卡勾211以及多个第二底板卡勾212。开关电路板22位于多个按键20’的下方,其功能为被按键20’触发而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弹性组件203位于相对应的按键帽201以及开关电路板22之间,其可被按键帽201推抵而抵顶开关电路板22,以触发开关电路板22。于本优选实施例中,开关电路板22为薄膜开关电路,弹性组件203为弹性橡胶体,而底板21以金属材料制成。
连接组件202分别连接于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连接组件202包括第一框架2021以及第二框架2022。第一框架2021分别连接于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以及第一底板卡勾211,且第一框架2021的第一连接部2021A伸入第一开孔2011A内,而第一框架2021的第二连接部2021B则伸入第一底板卡勾211内。第二框架2022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于第一框架2021,且第二框架2022分别连接于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以及第二底板卡勾212,第二框架2022的第三连接部2022A伸入第二开孔2012A内,而第二框架2022的第四连接部2022B则伸入第二底板卡勾212内。于本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2为剪刀式连接组件,且剪刀式连接组件以塑料材料所制成。
由图8可看出,第一开孔2011A的宽度与第一连接部2021A的直径相近,均约略等于W2,而第二开孔2012A的宽度W3则大于第三连接部2022A的宽度W4。借由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2021A仅可于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的第一开孔2011A内转动,而第三连接部2022A则可于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的第二开孔2012A内转动以及滑动。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键盘2的按键20’被触压时各组件的运作情形。请同时参阅图8以及图9,图9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被触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当用户触压按键20’的按键帽201时,按键帽201相对于底板21往下移动,使得剪刀式连接组件202的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会由开启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其中,第一框架2021中,第一连接部2021A于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的第一开孔2011A内转动,且第二连接部2021B于第一底板卡勾211内转动以及滑动。另一方面,第二框架2022中,第三连接部2022A于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的第二开孔2012A内转动以及滑动,且第四连接部2022B于第二底板卡勾212内转动。简言之,第一连接部2021A仅于第一开孔2011A内转动而不滑动,第三连接部2022A于第二开孔2012A内的第一位置P1滑动至第二位置P2,如图9所示。借此,使按键帽201往下移动而推抵弹性组件203。
往下移动的按键帽201推抵弹性组件203,使弹性组件203抵顶而发生形变且触发开关电路板22,以使开关电路板22产生对应于按键帽201的按键信号。而当用户不再触压按键20’时,按键帽201会因应弹性组件203由形变状态恢复所产生的弹性力而相对于底板21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会由迭合状态恢复为开启状态,且按键帽201会恢复至被触压前的位置。
由上述键盘2的结构可知,本发明键盘2的按键帽201采用非开放式的第一限制式卡勾2011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与公知技术的开放式卡勾相比,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的卡勾长度比开放式卡勾的卡勾长度短。因此,于组装按键帽201以及连接组件202的过程中,第三连接部2022A与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之间的干涉量可被降低,以降低按键帽201与连接组件202的组装难度。
另一方面,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的第二开孔2012A的形状为长条形,且第二开孔2012A的宽度W3大于第三连接部2022A的宽度W4,使得第二框架2022的第三连接部2022A可于第二开孔2012A内滑动,且第三连接部2022A滑动至第二位置P2时可被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所阻挡,故第二框架2022不易由按键帽201的第二限制式卡勾2012内脱离。因此,本发明键盘2可改善公知技术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与上述不同作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0、图11以及图12,图10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而图12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键盘3包括多个按键30’(图中仅显示一个)、底板31以及开关电路板32,且按键30’包括按键帽301、连接组件302、弹性组件303以及平衡杆304。按键帽301包括多个第一限制式卡勾3011、多个第二限制式卡勾3012以及多个第三限制式卡勾3013,其中,第一限制式卡勾3011具有第一开孔3011A,第二限制式卡勾3012具有第二开孔3012A。而底板31包括多个第一底板卡勾311、多个第二底板卡勾312以及多个连接架313。本发明键盘3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键盘2相似,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而该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按键30’的平衡杆304以及底板31的多个连接架313。
图10、图11以及图12中,按键帽301的第三限制式卡勾3013位于按键帽301的第一侧且接近于按键帽301的帽缘部3014,而第三限制式卡勾3013具有第三开孔3013A。另一方面,底板31的连接架313具有底板连接孔3131。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开孔3013A的形状为长条形,而底板连接孔3131的形状为圆形。
请同时参阅图10、图11、图12以及图13,图13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按键30’的平衡杆304设置于按键帽301的下方,且分别伸入第三开孔3013A以及底板连接孔3131内,而分别连接于按键帽301以及底板31。平衡杆304包括连杆部3041以及二勾部3042,平衡杆304可借由连杆部3041伸入第三开孔3013A而连接于按键帽301,而二勾部3042则分别位于连杆部3041的二端,每一勾部3042对应于一个底板连接孔3131,且可穿过底板连接孔3131而固定平衡杆304于底板31上。于本优选实施例中,连杆部3041以及勾部3042与平衡杆304一体成型,且以金属材料所制成。
由图10、图12以及图13可看出,第二开孔3012A的宽度W3大于第三连接部3022A的直径W4。借由上述结构,使得第三连接部3022A可于第二限制式卡勾3012的第二开孔3012A内转动以及滑动。勾部3042的宽度与底板连接孔3131的宽度相近,而连杆部3041的直径W6小于第三开孔3013A的宽度W5,使得勾部3042仅可于底板连接孔3131内转动,而连杆部3041则可于第三开孔3013A内转动以及滑动。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键盘3的按键30’被触压时各组件的运作情形。请同时参阅图13以及图14,图14为本发明键盘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被触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当用户触压按键30’的按键帽301时,按键帽301相对于底板31往下移动,使得剪刀式连接组件302的第一框架3021与第二框架3022会由开启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其中,第一框架3021的第一连接部3021A于第一限制式卡勾3011的第一开孔3011A内转动,且第二连接部3021B于第一底板卡勾311内转动以及滑动。同时,第二框架3022的第三连接部3022A于第二限制式卡勾3012的第二开孔3012A内转动以及滑动,且第四连接部3022B于第二底板卡勾312内转动。
另一方面,于第二框架3022相对于第一框架3021摆动的同时,勾部3042于相对应的底板连接孔3131内转动,而连杆部3041于长条形的第三开孔3013A内转动以及滑动。简言之,连接组件302的运作如下:第一连接部3021A仅于第一开孔3011A内转动而不滑动,第三连接部3022A于第二开孔3012A内的第一位置P1滑动至第二位置P2。而平衡杆304的运作如下:勾部3042仅于底板连接孔3131内转动而不滑动,而连杆部3041于第三开孔3013A内的第三位置P3滑动至第四位置P4,如图14所示。借此,使按键帽301往下移动而推抵弹性组件303。
往下移动的按键帽301推抵弹性组件303,使弹性组件303抵顶而发生形变且触发开关电路板32,以使开关电路板32产生对应于按键帽301的按键信号。而当用户不再触压按键30’时,按键帽301会因应弹性组件303由形变状态恢复所产生的弹性力而相对于底板31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3021与第二框架3022会由叠合状态恢复为开启状态,且按键帽301会恢复至被触压前的位置。
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底板卡勾311、第二底板卡勾312以及连接架313与底板31一体成型,且底板31以金属材料所制成。本发明键盘3的按键帽301被触压的过程中,除了第一框架3021与第二框架3022不易由按键帽301内脱离的外,由于对应于连杆部3041的第三开孔3013A的形状为长条形,而非采用开放式卡勾,故平衡杆304亦不易由按键帽301内脱离。
需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平衡杆304而言,发生转动以及滑动的在于与按键帽301连接的连杆部3041,与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底板31连接的勾部3042仅发生旋转而不滑动,而勾部3042也以金属材料所制成,因此,可降低勾部3042与连接架313之间的金属材料碰撞,而可降低噪音。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键盘的按键帽采用非开放式结构的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第二限制式卡勾,其中,第一限制式卡勾的第一开孔为圆形,供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部在里面转动;第二限制式卡勾的第二开孔为长条形,供连接组件的第三连接部在里面转动及滑动。有别于公知技术的开放式卡勾,本发明键盘的第二限制式卡勾由两侧的弹性束制结构而形成,故连接组件在滑动时较不易脱出。换言之,第二限制式卡勾的第二开孔的宽度大于第三连接部的直径,使得第三连接部可于第二开孔内滑动,且第三连接部的滑动可被第二限制式卡勾所阻挡,故第二框架不易由按键帽的第二限制式卡勾内脱离。
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限制式卡勾中两个弹性束制结构的长度比公知技术的开放式卡勾的长度短,于组装按键帽以及连接组件的过程中,第三连接部与第二限制式卡勾之间的干涉量可被降低,因此可降低按键帽与连接组件的组装难度,而有利于组装运作。
此外,因应平衡杆的结构,按键帽还包括对应于平衡杆的第三限制式卡勾,而底板还包括对应于平衡杆的连接架,借由平衡杆而连接按键帽以及底板。其中,平衡杆的勾部仅于连接架发生旋转而不滑动,因此可降低勾部与连接架之间的金属材料碰撞,而可降低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10)

1.一种键盘,包括:
一按键,包括:
一按键帽,显露于该键盘之外,包括:
一第一限制式卡勾,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一内表面上,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一侧;其中,该第一限制式卡勾具有一第一开孔;以及
一第二限制式卡勾,设置于该按键帽的该内表面上,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二侧;其中,该第二限制式卡勾具有一第二开孔;以及
一连接组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限制式卡勾以及该第二限制式卡勾,该连接组件包括:
一第一框架,连接于该第一限制式卡勾,且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一连接部伸入该第一开孔内;以及
一第二框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限制式卡勾,且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三连接部伸入该第二开孔内;以及
一底板,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连接于该连接组件,用以承载该按键;其中,该第一开孔的宽度与该第一连接部的直径相近,而该第二开孔的宽度大于该第三连接部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还包括一开关电路板,位于该按键的下方,用以被该按键触发而输出一按键信号;而该按键还包括一弹性组件,位于该按键帽以及该开关电路板之间,用以被该按键帽推抵而抵顶该开关电路板;其中,当该弹性组件不再被该按键帽推抵时,该弹性组件提供一弹性力于该按键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中,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第二框架被推抵而相对于该第一框架转动,且该第一连接部于该第一开孔内转动,而该第三连接部于该第二开孔内转动以及滑动,使该按键帽推抵该弹性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底板包括:
一第一底板卡勾,位于该底板的一第一侧上,用以与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及
一第二底板卡勾,位于该底板的一第二侧上,用以与该第二框架的一第四连接部连接;其中,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第二连接部于该第一底板卡勾内转动以及滑动,而该第四连接部于该第二底板卡勾内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第二开孔的形状为长条形,而该第一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按键帽还包括一第三限制式卡勾,位于该按键帽的该第一侧且接近于该按键帽的一帽缘部,而该第三限制式卡勾具有一第三开孔;而该底板包括一连接架,且该连接架具有一底板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中,该第三开孔的形状为长条形,而该底板连接孔的形状为圆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中,该按键还包括一平衡杆,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分别伸入该第三开孔以及该底板连接孔内,该平衡杆包括:
一连杆部,伸入于该第三开孔内而连接于该按键帽;以及
一勾部,位于该连杆部的一端,且伸入该底板连接孔内而连接于该底板;其中,该勾部的直径与该底板连接孔的宽度相近,而该连杆部的直径小于该第三开孔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中,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勾部于该底板连接孔内转动,而该连杆部于该第三开孔内转动以及滑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中,该连杆部以及该勾部与该平衡杆一体成型,且以金属材料所制成。
CN201810480041.3A 2018-05-18 2018-05-18 键盘 Pending CN110504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0041.3A CN110504125A (zh) 2018-05-18 2018-05-18 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0041.3A CN110504125A (zh) 2018-05-18 2018-05-18 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125A true CN110504125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8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0041.3A Pending CN110504125A (zh) 2018-05-18 2018-05-18 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41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7017Y (zh) * 2006-01-23 2007-03-07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构件
CN201984987U (zh) * 2011-01-03 2011-09-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US20120048700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Sunrex Technology Corp. Computer keys with inwardly tapered bottom
CN103594270A (zh) * 2013-10-22 2014-02-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按键
CN203674038U (zh) * 2013-12-19 2014-06-25 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结构
TWI603356B (zh) * 2016-06-17 2017-10-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7017Y (zh) * 2006-01-23 2007-03-07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构件
US20120048700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Sunrex Technology Corp. Computer keys with inwardly tapered bottom
CN201984987U (zh) * 2011-01-03 2011-09-2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103594270A (zh) * 2013-10-22 2014-02-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按键
CN203674038U (zh) * 2013-12-19 2014-06-25 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结构
TWI603356B (zh) * 2016-06-17 2017-10-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14246T2 (de) Mobil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einer schwenkanzeige
TWI674602B (zh) 鍵盤
US9966202B2 (en) Keyswitch, keyboard and keyswitch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15754A1 (en) Key control device for click pad
US200700136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ry knob
CN105914073A (zh) 按键
TW201919079A (zh) 鍵盤
US9799467B1 (en) Key structure
CN202018902U (zh) 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CN110504125A (zh) 键盘
CN107768166A (zh) 键盘
TW201608585A (zh) 鍵盤
US9847188B2 (en) Key structure
TWI616918B (zh)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CN111276356B (zh) 键盘
JP2003109460A (ja) キースイッチ
TWI680384B (zh) 鍵盤
TW201826306A (zh) 鍵盤
CN108807056A (zh) 按键结构
US6538222B2 (en) Push button swi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3963972B (zh) 电子设备
CN108281316A (zh) 键盘
CN104992868A (zh) 按键及其键盘
TWI731800B (zh) 鍵盤裝置
US9847190B1 (en) Mechanism to raise and lower the height of keys within a key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