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145B -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 Google Patents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0145B
CN110500145B CN201910768633.XA CN201910768633A CN110500145B CN 110500145 B CN110500145 B CN 110500145B CN 201910768633 A CN201910768633 A CN 201910768633A CN 110500145 B CN110500145 B CN 110500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team turbine
turbine
lower half
upper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86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0145A (zh
Inventor
尹华劼
尹刚
熊春
戴宇龙
龚露
吴方松
范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86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0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0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0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01D25/243Flange connections; Bol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属于汽轮机汽缸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包括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汽轮机前缸由汽轮机前缸上半和汽轮机前缸下半组成,汽轮机后缸由汽轮机后缸上半和汽轮机后缸下半组成;汽轮机前缸上半、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形成汽缸水平接配面;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上半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汽轮机前缸下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本发明能够避免汽缸水平接配面与垂直接配面形成“十字缝”,降低漏汽的风险。

Description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特别是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属于汽轮机汽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实现蒸汽内能向机械能转化的设备。受制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对材料的不同要求,也受制于大型铸件的极限尺寸,汽轮机汽缸通常在轴向上分为几个部分。
例如,某型号的纯凝汽轮机,轴向由2段汽缸构成,分别为汽轮机前汽缸、排汽缸。再例如,某型号的双分流汽轮机,轴向由3段汽缸构成,分别为汽轮机前排汽缸、中间缸、后排汽缸。
汽轮机轴向各段汽缸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通过螺栓进行把紧。同时,汽轮机各段汽缸自身通常为水平剖分结构,分为上半缸与下半缸。常规设计中,汽轮机轴向各段汽缸垂直接配面为上下半一个整平面,中分面与垂直面在汽轮机左右两侧形成“十字缝”,汽轮机运行当中,“十字缝”位置是漏汽的高发区域,特别是垂直接配面处于压力较高的情况下,蒸汽非常容易从“十字缝”中漏出。蒸汽泄漏不仅影响汽轮机经济性,损失工质,而且在化工等特殊环境下,蒸汽泄漏还易造成次生事故,影响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将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以避免汽缸水平接配面与垂直接配面形成“十字缝”,将垂直接配面从一个整平面变为上下半断开不连续的结构,从而大大降低此处漏汽的风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包括相连的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
汽轮机前缸由汽轮机前缸上半和汽轮机前缸下半组成,汽轮机后缸由汽轮机后缸上半和汽轮机后缸下半组成;
汽轮机前缸上半、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形成汽缸水平接配面;
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上半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
汽轮机前缸下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
所述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
在现有技术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其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是共面的,形成的是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与汽缸水平接配面的交界处形成的是“十字缝”。而在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形成的断开的、不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避免了“十字缝”的出现,能够降低此处漏汽的风险。
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有两种可选择的方案。第一种错开方案是: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第二种错开方案是: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上述两种错开方案的原理基本相同。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可供选择的第一种错开方案,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
进一步的,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之间,汽轮机前缸下半与汽轮机后缸上半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
汽轮机气缸的各个半缸之间通过法兰与螺栓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在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由于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是共面的,汽轮机前缸上半的水平法兰与汽轮机前缸下半的水平法兰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的连接;汽轮机后缸上半的水平法兰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水平法兰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上半的垂直法兰与汽轮机后缸上半的垂直法兰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上半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下半的垂直法兰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垂直法兰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下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连接,从而实现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的连接(垂直接配面螺栓未图示)。由于垂直法兰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使得在相配合的两垂直法兰两侧的水平接配面螺栓的间距往往偏大,导致了密封性能的降低,存在漏汽的风险。
采用第一种错开方案,在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时,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上半位置的垂直法兰与下半位置的垂直法兰是相互错位的,不影响水平接配面螺栓的布置,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使得汽轮机前缸下半与汽轮机后缸上半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在垂直法兰旁边布置的水平接配面螺栓能够具有相对较小的适合的间距,能够提高此处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汽风险。
可供选择的第二种错开方案,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进一步的,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前缸下半之间,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
第二种错开方案与第一种错开方案的原理相同,只是位置不同。采用第二种错开方案时,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使得汽轮机前缸上半与汽轮机后缸下半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在垂直法兰旁边布置的水平接配面螺栓能够具有相对较小的适合的间距,能够提高此处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汽风险。
可供选择的,所述汽缸水平接配面为汽轮机汽缸水平中分面。
一种汽轮机汽缸,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多段汽缸,采用上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使得每段汽缸之间装配组成所述汽轮机汽缸。
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2段汽缸,或者,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3段汽缸。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得益于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的设计,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了,就避免了“十字缝”的出现,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形成的断开的、不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能够降低此处漏汽的风险。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的水平接配面螺栓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的水平接配面螺栓布置示意图;其中,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
图5是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的水平接配面螺栓布置示意图;其中,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图中标记:1-汽轮机前缸上半,11-汽轮机前缸上半的水平法兰,12-汽轮机前缸上半的垂直法兰,2-汽轮机前缸下半,21-汽轮机前缸下半的水平法兰,22-汽轮机前缸下半的垂直法兰,3-汽轮机后缸上半,31-汽轮机后缸上半的水平法兰,32-汽轮机后缸上半的垂直法兰,4-汽轮机后缸下半,41-汽轮机后缸下半的水平法兰,42-汽轮机后缸下半的垂直法兰,5-汽缸水平接配面,6-汽缸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7-汽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8-水平接配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包括相连的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汽轮机前缸由汽轮机前缸上半1和汽轮机前缸下半2组成,汽轮机后缸由汽轮机后缸上半3和汽轮机后缸下半4组成;汽轮机前缸上半1、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形成汽缸水平接配面5;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形成汽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所述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
在现有技术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是共面的,形成的是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与汽缸水平接配面5的交界处形成的是“十字缝”。而在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如图3至图5所示,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形成的断开的、不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避免了“十字缝”的出现,能够降低此处漏汽的风险。具体的,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相互平行。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垂直于汽缸水平接配面5。
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有两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种错开的实施方式是: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后缸。第二种错开的实施方式是: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上述两种错开的实施方式的原理基本相同。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可供选择的第一种错开的实施方式,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后缸。
进一步的,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汽轮机气缸的各个半缸之间通过法兰与螺栓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由于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是共面的,汽轮机前缸上半的水平法兰1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的水平法兰21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的连接;汽轮机后缸上半的水平法兰3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水平法兰41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上半的垂直法兰1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的垂直法兰32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下半的垂直法兰2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垂直法兰42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的连接,从而实现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的连接(垂直接配面螺栓未图示)。由于垂直法兰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使得在相配合的两垂直法兰两侧的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间距L1往往偏大,导致了密封性能的降低,存在漏汽的风险。
采用第一种错开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中时,如图4所示,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汽轮机前缸上半的水平法兰1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的水平法兰21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下半的水平法兰21与汽轮机后缸上半的水平法兰31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的连接;汽轮机后缸上半的水平法兰3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水平法兰41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上半的垂直法兰1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的垂直法兰32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的连接;汽轮机前缸下半的垂直法兰2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的垂直法兰42与通过垂直接配面螺栓连接,来实现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的连接,从而实现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的连接(垂直接配面螺栓未图示)。得益于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上半位置的垂直法兰与下半位置的垂直法兰是相互错位的,不影响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布置,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后缸的设计,使得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在垂直法兰旁边布置的水平接配面螺栓8能够具有相对较小的适合的间距L2,能够提高此处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汽风险。
在另一实施例中,例举了具体的尺寸来更加直观的显示出本设计的有益性。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规格为M42,垂直法兰的轴向厚度为100mm。如图2所示,采用现有技术的设计时,相配合的两垂直法兰两侧的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间距L1需大于两垂直法兰的轴向厚度加上螺母刮面直径,L1设置为320mm。如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时,可以避开垂直法兰轴向厚度的限制,在垂直法兰旁边布置的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间距L2可设置为120mm。在气缸垂直接配面与汽缸水平接配面5的交汇处,水平接配面螺栓8从现有技术中的L1=320mm,降低到了本发明的L2=120mm,能够直观的看出,本发明能够提高此处(气缸垂直接配面与汽缸水平接配面5的交汇处)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汽风险。
可供选择的第二种错开的实施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进一步的,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进一步的,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第二种错开的实施方式与第一种错开的实施方式的原理相同,只是位置不同。采用第二种错开方案时,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前缸,使得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可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在垂直法兰旁边布置的水平接配面螺栓8能够具有相对较小的适合的间距,能够提高此处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汽风险。
优选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接配面螺栓8的轴线垂直于汽缸水平接配面5。
可供选择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汽缸水平接配面5为汽轮机汽缸水平中分面。
实施例一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指的是相邻气缸段的连接装配方式,并不指定采用实施例一的设计的汽轮机汽缸必须为2段气缸。采用实施例一的设计的汽轮机汽缸可以是2段汽缸构成的,也可以是3段汽缸构成的,或更多段汽缸构成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一种汽轮机汽缸,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多段汽缸,采用实施例一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使得每段汽缸之间装配组成所述汽轮机汽缸。
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2段汽缸,或者,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3段汽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汽轮机汽缸包括2段汽缸,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某型号的纯凝汽轮机,轴向由2段汽缸构成,分别为汽轮机前汽缸、排汽缸。汽轮机前汽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前缸,汽轮机排汽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后缸。采用实施例一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来实现该2段汽缸装配形成汽轮机汽缸。
在另一实施例中,汽轮机汽缸包括3段汽缸,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某型号的双分流汽轮机,轴向由3段汽缸构成,分别为汽轮机前排汽缸、中间缸、后排汽缸。
对于汽轮机前排汽缸、中间缸而言,组装连接时,汽轮机前排汽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前缸,汽轮机中间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后缸。
对于汽轮机中间缸、后排汽缸而言,组装连接时,汽轮机中间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前缸,汽轮机后排汽缸对应于实施例一的汽轮机后缸。
采用实施例一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来实现该3段汽缸装配形成汽轮机汽缸。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得益于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的设计,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了,就避免了“十字缝”的出现,气缸上半垂直接配面与气缸下半垂直接配面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形成的断开的、不连续的气缸垂直接配面;能够降低此处漏汽的风险。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包括相连的汽轮机前缸和汽轮机后缸;
汽轮机前缸由汽轮机前缸上半(1)和汽轮机前缸下半(2)组成,汽轮机后缸由汽轮机后缸上半(3)和汽轮机后缸下半(4)组成;
汽轮机前缸上半(1)、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形成汽缸水平接配面(5);
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之间形成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
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形成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两者不共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前缸,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后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汽轮机前缸下半(2)与汽轮机后缸上半(3)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更靠近汽轮机后缸,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更靠近汽轮机前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上半垂直接配面(6)与汽缸下半垂直接配面(7)在轴向错开的距离,使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前缸下半(2)之间,汽轮机前缸上半(1)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以及汽轮机后缸上半(3)与汽轮机后缸下半(4)之间,分别通过水平接配面螺栓(8)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水平接配面(5)为汽轮机汽缸水平中分面。
9.一种汽轮机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汽缸包括多段汽缸,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使得每段汽缸之间装配组成所述汽轮机汽缸。
CN201910768633.XA 2019-08-20 2019-08-20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Active CN110500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8633.XA CN110500145B (zh) 2019-08-20 2019-08-20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8633.XA CN110500145B (zh) 2019-08-20 2019-08-20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145A CN110500145A (zh) 2019-11-26
CN110500145B true CN110500145B (zh) 2022-03-29

Family

ID=6858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8633.XA Active CN110500145B (zh) 2019-08-20 2019-08-20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0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3168B (zh) * 2021-10-26 2022-09-13 哈尔滨汽轮机罩壳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气缸密封法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78706A1 (de) * 2002-07-01 2004-01-07 ALSTOM (Switzerland) Ltd Flansch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r solchen Flanschverbindung
JP2007040228A (ja) * 2005-08-04 2007-02-15 Hitachi Ltd タービン排気装置
CN102777262A (zh) * 2012-08-07 2012-11-14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竖直与水平装配结合的重型燃机预装配方法
CN102926873A (zh) * 2012-11-28 2013-02-13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支撑系统
CN204591381U (zh) * 2015-03-12 2015-08-26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前汽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78706A1 (de) * 2002-07-01 2004-01-07 ALSTOM (Switzerland) Ltd Flansch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r solchen Flanschverbindung
JP2007040228A (ja) * 2005-08-04 2007-02-15 Hitachi Ltd タービン排気装置
CN102777262A (zh) * 2012-08-07 2012-11-14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竖直与水平装配结合的重型燃机预装配方法
CN102926873A (zh) * 2012-11-28 2013-02-13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支撑系统
CN204591381U (zh) * 2015-03-12 2015-08-26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前汽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0145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0409B2 (en) Metallic cylinder head gasket
CN103154487B (zh) 气缸盖衬垫
CN110500145B (zh) 错开的汽轮机汽缸垂直接配面装配结构及其汽轮机汽缸
CN103486368A (zh) 一种法兰连接组件
US8714564B2 (en) Cylinder head gasket
CN104565618A (zh) 一种含柔性石墨金属ω形齿复合垫的高温法兰密封结构
US7497442B2 (en) Cylinder head gasket
CN102678246A (zh) 柴油机排气管连接机构
CN103348109A (zh) 发动机的冷凝水产生及气体泄漏防止用排气歧管
CN106948873A (zh) 涡轮静子部件间封严结构
CN205225474U (zh) 一种内燃机气缸盖燃气密封结构
CN208816912U (zh) 一种排气系统气体自锁密封结构
CN105699201A (zh) 高压浮头式换热器壳程试压装置
US8960682B2 (en) Hybrid ring welded cylinder head gasket
CN107701832A (zh) 精密能源内燃机的法兰
CN202140196U (zh) 一种大功率内燃机汽缸垫和密封结构
CN211474402U (zh) 压缩机组
CN210198173U (zh) 用于换热装置集箱上的法兰密封结构
CN201875131U (zh) 自紧式金属垫片
CN209977240U (zh) 一种组合式密封垫片
CN201472601U (zh) 自行车曲柄与五通心轴组合结构
CN206376926U (zh) 多段式排气管结构
CN210602163U (zh) 一种新型热回收水盖
CN104533586A (zh) 一种高排温汽油机的排气歧管结构
CN218543578U (zh) 一种波纹管与套筒补偿器组合的低流阻压力平衡膨胀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