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6364A -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6364A
CN110496364A CN201910791894.3A CN201910791894A CN110496364A CN 110496364 A CN110496364 A CN 110496364A CN 201910791894 A CN201910791894 A CN 201910791894A CN 110496364 A CN110496364 A CN 110496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pinning
magnet
positioning dis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18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918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6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6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63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22Resisting devices with rotary 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63B22/06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vement, e.g. erg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87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5/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muscle energy
    • F03G5/02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muscle energy of endless-walk type, e.g. treadm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87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 A63B2024/009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the load of the exercise apparatus being controlled in synchronism with visualising systems, e.g. hill slo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心肺训练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包括车体和AR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身和底座,所述车身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身包括车架、车把、连接梁、车座、车蹬和车轮,所述AR系统包括单片机、AR摄像机和AR眼罩,所述AR摄像机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车身前方的左右两侧,所述AR摄影机与单片机相连,所述AR眼罩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单片机相连;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定位盘、上支架、下支架、上磁铁、下磁铁及转子线圈。本发明可提高显示的真实感,并可有效利用使用者的体能,满足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R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动感单车是常见的室内健身器材,为了给给使用者更好的“户外”体验,降低运动时的枯燥感,目前出现了不少结合AR技术的动感单车,例如CN 208678262 U即公开了一种AR动感单车,包括动感单车和AR系统,AR系统包括单片机、AR摄像机和显示器,AR摄像机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身前方的左右两侧,AR摄影机与单片机相连,显示器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动感单车前方,显示器与单片机相连;通过AR系统将用户骑动感单车的场景通过显示器呈现出来,给用户营造一种在户外环境中骑行的感觉,伺服电机根据场景的变化进行启停,从而使与伺服电机相连的第一伸缩杆进行伸缩,给用户一种上坡、下坡或者上下颠簸的感觉,使用户的户外骑行体验更加真实。
然而,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显示器为固定在动感单车上的小型显示屏,其显示不够真实;第二,由于使用者白白消耗体能,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部分能量,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提高显示的真实感,并可有效利用使用者的体能,满足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提高显示的真实感,并可有效利用使用者的体能,满足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包括车体和AR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身和底座,所述车身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身包括车架、车把、连接梁、底座、车蹬和车轮,所述车架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架上固定一个车架转动轴,所述连接梁一端与车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另一端套在车架转动轴上,所述连接梁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与连接梁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车架相连;所述车蹬通过链条与车轮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AR系统包括单片机、AR摄像机和AR眼罩,所述AR摄像机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车身前方的左右两侧,所述AR摄影机与单片机相连,所述AR眼罩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单片机相连;
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定位盘、上支架、下支架、上磁铁、下磁铁及转子线圈,所述车轮的轮轴穿过定位盘并由定位盘内的转动轴承Ⅰ支撑,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上下并列安装于定位盘并基于轮轴对称设置,所述上磁铁和下磁铁分别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端部,所述转子线圈固定在轮轴上并位于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
所述上支架包括上弧形板、上弹簧、上连接柱、上挡板和上L型杆,所述定位盘右侧壁上部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内顶部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定位盘外侧壁设置有与上放置槽连通的上连接孔,所述上L型杆上设置有上卡槽,所述上L型杆一端插入上安装槽内部,所述上弧形板两端分别插入上卡槽和上放置槽内部,所述上连接柱一端穿过上连接孔和上弹簧然后与上弧形板连接,所述上弹簧两端分别与上放置槽内顶端和上弧形板紧密接触,所述上连接柱另一端与上挡板连接,所述上挡板与定位盘接触,所述上L型杆另一端固定上磁铁,所述上磁铁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电刷,所述电刷一端与转子线圈接触、另一端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输出端与定位盘内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下支架包括下弧形板、下弹簧、下连接柱、下挡板和下L型杆,所述定位盘右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内底部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定位盘外侧壁设置有与下放置槽连通的下连接孔,所述下L型杆上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下L型杆一端插入下安装槽内部,所述下弧形板两端分别插入下卡槽和下放置槽内部,所述下连接柱一端穿过下连接孔和下弹簧然后与下弧形板连接,所述下弹簧两端分别与下放置槽内底端和下弧形板紧密接触,所述下连接柱另一端与下挡板连接,所述下挡板与定位盘接触,所述下L型杆另一端固定下磁铁,且所述上磁铁底端与下磁铁顶端极性相反。
进一步,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固定在底座上的旋转阻尼装置,所述轮轴通过轴连接器与旋转阻尼装置的转子以可拆卸方式相连且二者相连接时可同步旋转;
所述旋转阻尼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内腔及分别位于内腔左右两端的左轴孔和右轴孔;所述转子包括转轴,两所述轴孔支撑转轴以使得转轴同轴穿过缸体并形成密封的内腔;所述内腔填充有阻尼流体;
所述转轴包括轴Ⅰ、轴Ⅱ及离合组件,所述轴Ⅰ由左轴孔支撑且其右侧伸入内腔,所述轴Ⅱ由右轴孔支撑且其左侧伸入内腔、右侧与车轮的轮轴相连,所述轴Ⅰ与轴Ⅱ同轴设置并在离合组件的作用下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或者分离成独立旋转的轴;
所述离合组件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轴Ⅰ中设有与其轴向平行并用于供相应连接杆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轴Ⅱ设有与轴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轴向盲孔,所述轴向盲孔的开口端位于轴Ⅱ的左端面;所述连接杆穿过相应的轴向通孔后穿入轴向盲孔以将轴Ⅰ与轴Ⅱ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轴向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与轴向通孔相连。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位于轴向通孔内的部分套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各所述连接杆在以轴Ⅰ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轴Ⅰ的右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延长杆,所述轴Ⅱ的左端面沿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供延长杆同轴伸入的支撑盲孔;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轴向通孔的长度但小于轴向通孔与轴向盲孔的长度之和,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操作柄。
进一步,所述轴Ⅰ和轴Ⅱ位于内腔的部分设有用于螺旋推动阻尼流体的螺旋条。
进一步,所述内腔中设有一与转轴同轴设置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于缸体的左端盖,所述环形套筒的右端面与缸体的右端面及环形套筒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轴Ⅰ和轴Ⅱ部分置于环形套筒的内流道中,且所述环形套筒中设有连通间隙与内流道的流通孔,所述阻尼流体在螺旋条的推动下在间隙、内流道及流通孔形成流动通道中循环流动;所述流通孔靠近环形套筒的左端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轴连接器包括第一轴筒和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与第二轴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的轮轴同轴穿入第一轴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所述轴Ⅱ同轴穿入第二轴筒的内腔并间隙配合,且所述轴Ⅱ与第二轴筒通过穿过二者的径向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二轴筒由固定在底座上的转动轴承Ⅱ支撑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使用时,使用者做好骑行准备后佩戴上AR眼罩,AR摄影机拍摄使用者骑动感单车的影像并将其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即将使用者骑动感单车的影像与单片机中原存储的户外环境结合并输出多维图像至AR眼罩,AR眼罩显示最终影像,伺服电机根据户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启停,从而使与伺服电机相连的伸缩杆进行伸缩,给用户一种上坡、下坡或者上下颠簸的感觉,从而营造在户外骑行的体验,由于使用了AR眼罩,大大提高了显示的真实感;
第二,通过增设发电装置,使用者消耗体能驱动车轴转动后,轮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车轮旋转,车轮的轮轴作为发电装置的输入轴,轮轴带动转子线圈转动,在电刷、上磁铁、下磁铁和整流器的相互配合下,转轴转动使电磁线圈通电,从而可进行发电,有效利用了使用者的体能,满足了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第三,发电装置的结构使其容易安装及拆卸、便于维护,需进行拆卸时,向上移动上挡板,使上弧形板脱离上L型杆,然后拉出上L型杆,向下移动下挡板,使下弧形板脱离下L型杆,然后拉出下L型杆;安装时,上L型杆插入上安装槽内部,当上L型杆一端与上安装槽内左端接触时,上弧形板在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上卡槽内部,下L型杆插入下安装槽内部,当下L型杆一端与下安装槽内左端接触时,下弧形板在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下卡槽内部,使得上支架及下支架方便固定;
第四,通过增设旋转阻尼装置,旋转阻尼装置可对其转子产生扭转型的阻尼力,车轮的轮轴与转子相连后,车轮的旋转阻力增大,从而车轴的转动阻力也同步增大,此时装置的负荷变大,使用者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来完成运动;
第五,车轮的轮轴与转子之间通过轴连接器以可拆卸方式相连,因此可根据需要调整动感单车的负荷,从而提高了动感单车的适应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包括车体和AR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身11和底座12,所述车身11固定在底座12上,所述车身11包括车架111、车把112、连接梁113、底座114、车蹬115和车轮116,所述车架111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所述车架111上固定一个车架转动轴1111,所述连接梁113一端与车把1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113另一端套在车架转动轴1111上,所述连接梁113连接伺服电机117,所述伺服电机117连接伸缩杆118,所述伸缩杆118的活动端与连接梁113相连,所述伺服电机117固定在底座12上,所述底座114与车架111相连;所述车蹬115通过链条119与车轮116相连。伸缩杆118为电动伸缩杆结构,其由伺服电机117驱动伸缩。
所述AR系统包括单片机21、AR摄像机22和AR眼罩23,所述AR摄像机22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车身11前方的左右两侧,所述AR摄影机22与单片机21相连,所述AR眼罩23通过导线24与单片机21相连,所述伺服电机117与单片机21相连。单片机21可固定在车把112上。AR眼罩23供使用者佩戴,可营造立体的视频观看环境。AR眼罩23可以是现有的穿戴式眼镜,例如CN 104508537 A所示结构或者其他现有的结构。
使用时,使用者做好骑行准备后佩戴上AR眼罩23,AR摄影机22拍摄使用者骑动感单车的影像并将其发送至单片机21,单片机1将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即将使用者骑动感单车的影像与单片机21中原存储的户外环境结合并输出多维图像至AR眼罩23,AR眼罩23显示最终影像,伺服电机117根据户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启停,从而使与伺服电机117相连的伸缩杆118进行伸缩,给用户一种上坡、下坡或者上下颠簸的感觉,从而营造在户外骑行的体验,由于使用了AR眼罩,大大提高了显示的真实感。
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定位盘3、上支架4、下支架5、上磁铁61、下磁铁62及转子线圈63,所述车轮116的轮轴1161穿过定位盘3并由定位盘3内的转动轴承Ⅰ31支撑,所述上支架4与下支架5上下并列安装于定位盘3并基于轮轴1161对称设置,所述上磁铁61和下磁铁62分别固定在上支架4和下支架5的端部,所述转子线圈63固定在轮轴1161上并位于上磁铁61与下磁铁62之间;定位盘3固定在底座12上;上磁铁61与下磁铁62均为永磁体结构;发电装置的发电原理为现有的切割磁感线模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上支架4包括上弧形板41、上弹簧42、上连接柱43、上挡板44和上L型杆45,所述定位盘3右侧壁上部设置有上安装槽32,所述上安装槽32内顶部设置有上放置槽33,所述定位盘3外侧壁设置有与上放置槽33连通的上连接孔34,所述上L型杆45上设置有上卡槽45a,所述上L型杆45一端插入上安装槽32内部,所述上弧形板41两端分别插入上卡槽45a和上放置槽33内部,所述上连接柱43一端穿过上连接孔34和上弹簧42然后与上弧形板41连接,所述上弹簧42两端分别与上放置槽33内顶端和上弧形板41紧密接触,所述上连接柱43另一端与上挡板44连接,所述上挡板44与定位盘3接触,所述上L型杆45另一端固定上磁铁61,所述上磁铁61上设置有基座63,所述基座63上设置有电刷64,所述电刷64一端与转子线圈63接触、另一端连接有整流器65,所述整流器65输出端与定位盘3内的蓄电池35电连接。蓄电池35与单片机21电连接,以为AR系统供电,当然其可仅作为市电外的备用供电系统。
所述下支架5包括下弧形板51、下弹簧52、下连接柱53、下挡板54和下L型杆55,所述定位盘3右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安装槽36,下安装槽36与上安装槽32对称,所述下安装槽36内底部设置有下放置槽37,所述定位盘3外侧壁设置有与下放置槽37连通的下连接孔38,所述下L型杆55上设置有下卡槽55a,所述下L型杆55一端插入下安装槽36内部,所述下弧形板51两端分别插入下卡槽55a和下放置槽37内部,所述下连接柱53一端穿过下连接孔38和下弹簧52然后与下弧形板51连接,所述下弹簧52两端分别与下放置槽37内底端和下弧形板51紧密接触,所述下连接柱53另一端与下挡板54连接,所述下挡板54与定位盘3接触,所述下L型杆55另一端固定下磁铁62,且所述上磁铁61底端与下磁铁62顶端极性相反;所述上挡板44和下挡板54上均可连接有连接环,每组所述连接环上均可转动设置有移动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通过增设发电装置,使用者消耗体能驱动车轴转动后,轮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车轮旋转,车轮的轮轴作为发电装置的输入轴,轮轴带动转子线圈63转动,在电刷64、上磁铁61、下磁铁62和整流器65的相互配合下,转轴转动使电磁线圈通电,从而可进行发电,有效利用了使用者的体能,满足了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发电装置的结构使其容易安装及拆卸、便于维护,需进行拆卸时,向上移动上挡板44,使上弧形板41脱离上L型杆45,然后拉出上L型杆45,向下移动下挡板54,使下弧形板51脱离下L型杆55,然后拉出下L型杆55;安装时,上L型杆45插入上安装槽32内部,当上L型杆45一端与上安装槽32内左端接触时,上弧形板41在上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插入上卡槽45a内部,下L型杆55插入下安装槽36内部,当下L型杆55一端与下安装槽36内左端接触时,下弧形板51在下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插入下卡槽55a内部,使得上支架4及下支架5方便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固定在底座12上的旋转阻尼装置7,所述车轮116的轮轴1161通过轴连接器8与旋转阻尼装置7的转子以可拆卸方式相连且二者相连接时可同步旋转。从图1可知,车轮116的轮轴1161可沿轴向从两端伸出,其中一端与发电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旋转阻尼装置7相连,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连接方式。
通过增设旋转阻尼装置7,旋转阻尼装置7可对其转子产生扭转型的阻尼力,车轮116的轮轴1161与转子相连后,车轮116的旋转阻力增大,从而车轴21的转动阻力也同步增大,此时装置的负荷变大,使用者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来完成运动;车轮116的轮轴1161与转子之间通过轴连接器8以可拆卸方式相连,因此可根据需要调整动感单车的负荷,从而提高了动感单车的适应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所述旋转阻尼装置7除了转子外,还包括一缸体701,所述缸体701固定于底座12并设有内腔702及分别位于内腔702左右两端的左轴孔703和右轴孔704;所述转子包括转轴705,两所述轴孔支撑转轴705以使得转轴705同轴穿过缸体701并形成密封的内腔702;所述内腔702填充有阻尼流体706。缸体701为金属铸件,其设有筒体701a及左端盖701b、右端盖701c,左端盖701b、右端盖701c可通过固定螺栓与筒体固定连接,左轴孔703设于左端盖701b,右轴孔704设于右端盖701c。所述转轴705包括轴Ⅰ705a、轴Ⅱ705b及离合组件,所述轴Ⅰ705a由左轴孔703支撑且其右侧伸入内腔702,所述轴Ⅱ705b由右轴孔704支撑且其左侧伸入内腔702、右侧与车轮116的轮轴1161相连,所述轴Ⅰ705a与轴Ⅱ705b同轴设置并在离合组件的作用下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或者分离成独立旋转的轴;所述轴Ⅱ705b通过轴连接器8与轮轴1161以可拆卸方式连接。阻尼流体706优选采用硅油,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的材料。
转子除了转轴705外,还设有用于支撑转轴705的支撑组件(如轴承)及用于防止阻尼流体706泄漏的密封组件(如密封圈),如图2可见,左轴孔703、右轴孔704处均安装有支撑组件及密封组件,此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再赘述。轴Ⅰ705a、轴Ⅱ705b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而定,为了发挥二者的阻尼作用,轴Ⅰ705a、轴Ⅱ705b的长度比例可为1:(1-1.3),将轴Ⅱ705b设计得长一点,因为轴Ⅱ705b用于与第一筒轴62a(或者第二筒轴62b),作为转矩输入的主部件,在轴Ⅰ705a与轴Ⅱ705b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只有轴Ⅱ705b单独旋转,当然轴Ⅰ705a、轴Ⅱ705b是相对而言的,这一关系也可以互换。转轴705设计为两段组合式结构,且轴Ⅰ705a与轴Ⅱ705b在离合组件的作用下可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或者分离成独立旋转的轴,轴Ⅰ705a与轴Ⅱ705b独立作用时形成阻尼力较小的一级阻尼模式,或者轴Ⅰ705a与轴Ⅱ705b同步作用时形成阻尼力较大的二级阻尼模式,因此根据需要可在一级阻尼模式与二级阻尼模式之间切换,适应了康复患者的使用需求。同时,当轴Ⅱ705b与轮轴1161断开连接后,旋转阻尼装置7即不起作用,因此整体而言本动感单车可具有三级阻尼模式。
其中,所述离合组件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707;所述轴Ⅰ705a中设有与其轴向平行并用于供相应连接杆707穿过的轴向通孔708,所述轴Ⅱ705b设有与轴向通孔708一一对应的轴向盲孔709,所述轴向盲孔709的开口端位于轴Ⅱ705b的左端面;所述连接杆707穿过相应的轴向通孔708后穿入轴向盲孔709以将轴Ⅰ705a与轴Ⅱ705b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连接杆707、轴向通孔708及轴向盲孔709在位置及数量上一一对应设置;连接杆707优选为圆杆结构,其可在轴向通孔708中移动,当连接杆707穿过相应的轴向通孔708后穿入轴向盲孔709后,此时两连接杆707可将轴Ⅱ705b的转矩传递至轴Ⅰ705a,使得轴Ⅰ705a与轴Ⅱ705b同步旋转;连接杆707从轴Ⅰ705a的左端伸出,手动控制连接杆707即可进行操作,通过连接杆707将轴Ⅰ705a与轴Ⅱ705b连接起来,离合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70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轴向通孔708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杆707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与轴向通孔708相连。外螺纹可设在连接杆707的某一段,例如中间占整杆1/3的部位;连接杆707通过螺旋的方式,便于连接杆707的移动,同时螺纹副的密封作用较强,能有效实现对轴向通孔708的密封,防止阻尼流体706泄漏。当然,连接杆707也可以使用光杆,此时,为了保证轴向通孔708的密封性,所述连接杆707位于轴向通孔708内的部分套设有密封环170,密封环170例如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由于阻尼流体706的自润滑作用,密封环并不会阻碍连接杆707的移动。
此外,各所述连接杆707在以轴Ⅰ705a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沿周向均匀分布,从而可保证轴Ⅰ705a结构的对称性,避免质量分布不均,提高其转动的同轴度。所述轴Ⅰ705a的右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延长杆711,所述轴Ⅱ705b的左端面沿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供延长杆711同轴伸入的支撑盲孔712,所述延长杆711的杆径比支撑盲孔712的孔径小1.0-3.0mm。延长杆711可为轴Ⅰ705a长度的1/8-1/5,其杆径为轴Ⅰ705a杆径的1/2,支撑盲孔712的深度比延长杆711的略长;在重力的作用下延长杆711可能与支撑盲孔712内壁接触,但即使接触,二者之间的传动作用也极小,防止在轴Ⅱ705b单独旋转时驱动延长杆711;当然,通过增设支撑环,使支撑环在轴Ⅰ705a与轴Ⅱ705b的连接处进行支撑,也可以避免延长杆711与支撑盲孔712内壁的接触;通过延长杆711与支撑盲孔712,轴Ⅰ705a与轴Ⅱ705b可相互支撑,有利于简化转轴705结构,提高轴Ⅰ705a与轴Ⅱ705b的同轴度。所述连接杆707的长度大于轴向通孔708的长度但小于轴向通孔708与轴向盲孔709的长度之和,所述连接杆707的左端连接有操作柄715。通过拧动操作柄或者推移操作柄715而使得连接杆707移动,便于对连接杆707进行操作;操作柄715的外表面可设置防滑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Ⅰ705a和轴Ⅱ705b位于内腔702的部分设有(或者也可以仅设于轴Ⅰ705a、轴Ⅱ705b)用于螺旋推动阻尼流体706的螺旋条713。螺旋条有利于增大转轴705与阻尼流体706的接触面,提高对阻尼流体706的剪切作用,从而增大阻尼力;同时,螺旋条713推动阻尼流体706流动,可防止阻尼流体706的变质,避免阻尼流体706长时间静止而发生沉降;流动的阻尼流体706具有相互交换的效果,利于阻尼流体706热量的传递及散发;所述内腔702中设有一与转轴705同轴设置的环形套筒714,所述环形套筒714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于缸体701的左端盖701b,所述环形套筒714的右端面与缸体701的右端面及环形套筒714的外壁与缸体701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轴Ⅰ705a和轴Ⅱ705b部分置于环形套筒714的内流道中,且所述环形套筒714中设有连通间隙与内流道的流通孔714a,所述阻尼流体706在螺旋条的推动下在间隙、内流道及流通孔714a形成流动通道中循环流动。环形套筒714也为金属结构,可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该结构使得阻尼流体706具有特定的流动通道,进一步防止阻尼流体706的变质。优选地,所述流通孔714a靠近环形套筒714的左端面设置,从而可延长阻尼流体706的流动路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连接器8包括第一轴筒81和第二轴筒82,所述第一轴筒81与第二轴筒8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116的轮轴1161同轴穿入第一轴筒8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所述轴Ⅱ705b同轴穿入第二轴筒82的内腔并间隙配合,且所述轴Ⅱ与第二轴筒82通过穿过二者的径向螺栓83固定连接在一起。轮轴1161与第一轴筒同步转动;第一轴筒81与第二轴筒82同步转动;当径向螺栓83将第二轴筒82与轴Ⅱ705b固定连接在一起时,第二轴筒82与轴Ⅱ705b之间同步转动,否则第二轴筒82的转动不会传递至轴Ⅱ705b,其调节简单、方便;为提高轴连接器8的稳定性,所述第二轴筒82由固定在底座12上的转动轴承Ⅱ9支撑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施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包括车体和AR系统;所述车体包括车身和底座,所述车身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身包括车架、车把、连接梁、底座、车蹬和车轮,所述车架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车架上固定一个车架转动轴,所述连接梁一端与车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另一端套在车架转动轴上,所述连接梁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与连接梁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车架相连;所述车蹬通过链条与车轮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AR系统包括单片机、AR摄像机和AR眼罩,所述AR摄像机包括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车身前方的左右两侧,所述AR摄影机与单片机相连,所述AR眼罩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单片机相连;
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定位盘、上支架、下支架、上磁铁、下磁铁及转子线圈,所述车轮的轮轴穿过定位盘并由定位盘内的转动轴承Ⅰ支撑,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上下并列安装于定位盘并基于轮轴对称设置,所述上磁铁和下磁铁分别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端部,所述转子线圈固定在轮轴上并位于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
所述上支架包括上弧形板、上弹簧、上连接柱、上挡板和上L型杆,所述定位盘右侧壁上部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内顶部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定位盘外侧壁设置有与上放置槽连通的上连接孔,所述上L型杆上设置有上卡槽,所述上L型杆一端插入上安装槽内部,所述上弧形板两端分别插入上卡槽和上放置槽内部,所述上连接柱一端穿过上连接孔和上弹簧然后与上弧形板连接,所述上弹簧两端分别与上放置槽内顶端和上弧形板紧密接触,所述上连接柱另一端与上挡板连接,所述上挡板与定位盘接触,所述上L型杆另一端固定上磁铁,所述上磁铁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电刷,所述电刷一端与转子线圈接触、另一端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输出端与定位盘内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与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下支架包括下弧形板、下弹簧、下连接柱、下挡板和下L型杆,所述定位盘右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内底部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定位盘外侧壁设置有与下放置槽连通的下连接孔,所述下L型杆上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下L型杆一端插入下安装槽内部,所述下弧形板两端分别插入下卡槽和下放置槽内部,所述下连接柱一端穿过下连接孔和下弹簧然后与下弧形板连接,所述下弹簧两端分别与下放置槽内底端和下弧形板紧密接触,所述下连接柱另一端与下挡板连接,所述下挡板与定位盘接触,所述下L型杆另一端固定下磁铁,且所述上磁铁底端与下磁铁顶端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该动感单车还包括一固定在底座上的旋转阻尼装置,所述轮轴通过轴连接器与旋转阻尼装置的转子以可拆卸方式相连且二者相连接时可同步旋转;
所述旋转阻尼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内腔及分别位于内腔左右两端的左轴孔和右轴孔;所述转子包括转轴,两所述轴孔支撑转轴以使得转轴同轴穿过缸体并形成密封的内腔;所述内腔填充有阻尼流体;
所述转轴包括轴Ⅰ、轴Ⅱ及离合组件,所述轴Ⅰ由左轴孔支撑且其右侧伸入内腔,所述轴Ⅱ由右轴孔支撑且其左侧伸入内腔、右侧与车轮的轮轴相连,所述轴Ⅰ与轴Ⅱ同轴设置并在离合组件的作用下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或者分离成独立旋转的轴;
所述离合组件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轴Ⅰ中设有与其轴向平行并用于供相应连接杆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轴Ⅱ设有与轴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轴向盲孔,所述轴向盲孔的开口端位于轴Ⅱ的左端面;所述连接杆穿过相应的轴向通孔后穿入轴向盲孔以将轴Ⅰ与轴Ⅱ连接成同步旋转的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轴向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与轴向通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位于轴向通孔内的部分套设有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连接杆在以轴Ⅰ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Ⅰ的右端面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延长杆,所述轴Ⅱ的左端面沿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供延长杆同轴伸入的支撑盲孔;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轴向通孔的长度但小于轴向通孔与轴向盲孔的长度之和,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操作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Ⅰ和轴Ⅱ位于内腔的部分设有用于螺旋推动阻尼流体的螺旋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中设有一与转轴同轴设置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于缸体的左端盖,所述环形套筒的右端面与缸体的右端面及环形套筒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轴Ⅰ和轴Ⅱ部分置于环形套筒的内流道中,且所述环形套筒中设有连通间隙与内流道的流通孔,所述阻尼流体在螺旋条的推动下在间隙、内流道及流通孔形成流动通道中循环流动;所述流通孔靠近环形套筒的左端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连接器包括第一轴筒和第二轴筒,所述第一轴筒与第二轴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的轮轴同轴穿入第一轴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所述轴Ⅱ同轴穿入第二轴筒的内腔并间隙配合,且所述轴Ⅱ与第二轴筒通过穿过二者的径向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筒由固定在底座上的转动轴承Ⅱ支撑定位。
CN201910791894.3A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Withdrawn CN110496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894.3A CN110496364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894.3A CN110496364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6364A true CN110496364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8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1894.3A Withdrawn CN110496364A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63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8730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南宁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型户外健身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745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钧富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脚踏式运动训练装置
CN108421219A (zh) * 2018-03-30 2018-08-21 成都镜像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ar动感单车
CN207871377U (zh) * 2017-12-28 2018-09-18 深圳市安托山特种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发电跑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745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钧富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脚踏式运动训练装置
CN207871377U (zh) * 2017-12-28 2018-09-18 深圳市安托山特种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发电跑步装置
CN108421219A (zh) * 2018-03-30 2018-08-21 成都镜像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ar动感单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8730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南宁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型户外健身器
CN111228730B (zh) * 2020-01-15 2021-07-06 南宁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型户外健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7138B2 (en)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rotary resistance device
CN20658248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ar显示屏
CN102649013B (zh) 运动设备的转盘加速装置
CN102365474B (zh) 齿轮、电机齿轮装置、车辆、带齿轮的发电机及力传输件
CN110496364A (zh) 一种自发电的ar动感单车
CN106969090A (zh) 基于电磁调节的磁流变半主动与主动一体化扭转减振器
CN207591273U (zh) 一种提供扳机阻力的扳机结构和游戏装置
CN109404476A (zh) 一种内嵌多路旁通流道磁流变阻尼器
CN2659492Y (zh) 组合式磁流变旋转阻尼器
CN105882881A (zh) Amt侧挂式自动变速电机
CN107477131B (zh) 螺杆泵式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动感单车
CN208637104U (zh) 一种可旋转的立式广告机
CN106683710A (zh) 一种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CN207573170U (zh) 一种执行机构可行程控制的电动推杆
CN110772758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心肺训练车
CN204884451U (zh) 多屏组合广告设备
CN203283358U (zh) 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
CN109483523A (zh) 一种基于正交关节的柔性驱动的蛇形机器人机构
CN210245013U (zh) 一种3d显示风扇初始位置定位组件及3d显示风扇
CN107355693A (zh) 一种智能led驱动电源
CN209575632U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单车
CN209674621U (zh)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装置
CN208815702U (zh) 惯性质量阻尼器
CN206579787U (zh)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结构以及电动自行车
CN101494404A (zh) 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通用内离合行星加速发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