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826A - 充电式电子笔 - Google Patents

充电式电子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826A
CN110494826A CN201880021464.7A CN201880021464A CN110494826A CN 110494826 A CN110494826 A CN 110494826A CN 201880021464 A CN201880021464 A CN 201880021464A CN 110494826 A CN110494826 A CN 110494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ate
electronic pen
charg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14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826B (zh
Inventor
青木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KO CORP filed Critical WA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94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因水滴的侵入等而在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中产生电短路,内部电路也不产生故障的充电式电子笔。具备:蓄电元件;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充电用接点部经由壳体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开关构件,设置于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之间;及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壳体位移来对开关构件进行开闭控制。控制构件相对于壳体能够位移成使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经由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状态和不使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向外部露出的第二状态。在控制构件为第一状态时,开关构件将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在第二状态时,成为不将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Description

充电式电子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式电子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便携终端中的输入单元而使用电子笔的情况增加。通过在电子笔与设置于便携终端的传感器之间进行信号的授受,在便携终端中,能够检测由电子笔的笔尖指示的位置。在电子笔与便携终端的传感器之间的信号的授受的方式中存在各种方式,尤其是电磁感应方式和静电电容方式经常使用。
在静电电容方式中,近年来,喜欢使用被称作主动静电方式的方式。该主动静电方式的电子笔在内部具备电源和信号发送电路,利用电源来驱动信号发送电路,将信号对传感器送出。另外,在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中,也存在将各电子笔的识别信息、笔压信息通过蓝牙(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通信手段而向便携终端发送的电子笔,需要电源。
作为这种电子笔的电源,除了使用干电池的电源之外,存在使用充电电池或大容量的电容器(例如双电层电容器)的蓄电元件的电源。近年来,考虑便利性,喜欢使用采用了能够充电的蓄电元件的充电式电子笔。
在对该蓄电元件进行充电的方式中存在各种方式,存在基于电磁感应方式的充电(无接点充电)、基于端子的接触的直接充电(接点充电)、基于专用连接器的直接充电(使用充电用适配器)、使用通用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充电等。电磁感应方式以外的方式只用设置连接器插头等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即可,因此比较便利地利用。
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具备充电用接点部,需要将用于与充电器连接的电缆的插头插入而使其与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因此需要使充电用接点部从电子笔的壳体的开口部向外部露出。然而,若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从开口部露出,则有时会因垃圾等异物进入而导致用于与充电器连接的电缆的插头难以插入。另外,在水滴附着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或者将电子笔掉进了水中的情况下,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正侧端子与负侧端子之间电短路,可能会产生内部电路被破坏等故障。
于是,采取了在充电用连接端子的开口部安装盖且在使用该充电用连接端子时拆卸该盖的对策。然而,盖的安装、拆卸麻烦,并且在电子笔的使用时有时也会成为妨碍。而且,在盖与电子笔分体的情况下,必须考虑避免将该盖丢失。
因而,例如在专利文献1(US2016/0320868A1号公报)中提供了如下技术:将充电用连接端子的开口部设置于沿着电子笔的壳体的轴心方向的侧面,并且利用与设置于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的用于将电子笔保持于胸部口袋等的夹构件相邻的环构件来覆盖开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6/0320868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即使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情况那样利用环构件覆盖充电用连接端子的开口部,由于在环构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之间存在间隙,所以也无法避免因水滴的侵入等而在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中产生电短路的故障。另外,以往,一般而言,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是与蓄电元件始终电连接的状态,因此蓄电元件有时也会自然放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点的充电式电子笔。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蓄电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以使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开关构件,设置于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构件之间;及
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位移来对所述开关构件进行开闭控制,
所述控制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位移成使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状态和不使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向外部露出的第二状态,
在所述控制构件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开关构件成为将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在所述控制构件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构件成为不将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在上述的结构的充电式电子笔中,在控制构件相对于壳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并且开关构件成为不将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的充电式电子笔,能够防止垃圾向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的侵入,并且,通过开关构件而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为不电连接的状态,因此,即使因水滴的侵入等而在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连接用接点间产生电短路,由于蓄电元件不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连接,所以蓄电元件也不会短路,也不会产生在短路的情况下可能会流动的大电流,因此也能够防止内部电路的破坏。另外,也能够防止蓄积于蓄电元件的电压经由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侧而放电。
并且,在控制构件相对于壳体处于第一状态时,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成为经由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并且开关构件成为将蓄电元件与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闭合状态。因此,通过将例如连接于充电器的电缆的端部的插头经由开口部而插入,能够进行充电式电子笔的蓄电元件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实施方式和与该充电式电子笔一起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结构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结构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电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子笔的几个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电式电子笔1和作为将该充电式电子笔1作为输入单元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例的平板型信息终端2的一例。该实施方式的充电式电子笔(以下,简称作电子笔)1是对设置于平板型信息终端2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传感器通过静电耦合而送出信号的主动静电方式的电子笔。
在该例中,平板型信息终端2例如具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2D,在该例中,在显示画面2D的上部(表面侧)具备静电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传感器2S。
电子笔1在筒状的壳体11的中空部内设置有作为蓄电元件的例的充电式蓄电池12和电子电路13。电子电路13包括信号发送电路和例如由微处理器构成的控制电路,配设于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的印制基板。从充电式蓄电池12向电子电路13的信号发送电路、控制电路供给驱动电压,基于控制电路的控制,来自信号发送电路的信号通过具有导电性的芯体14而利用静电耦合对传感器2S送出。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充电式蓄电池12构成为能够通过作为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例的通用的USB连接器而充电。在使用通用的USB连接器的情况下,能够从具备USB连接器的个人计算机经由连接电缆而对充电式蓄电池12充电,是便利的。
在USB连接器中,存在各种的大小的连接器,除了通常的大小的TypeA之外,还有小型的MicroB、TypeC等。根据USB连接器的大小、形状,USB连接器的功能(连接引脚的数量、连接的信号的种类等)不同。
在以往的充电式电子笔中,使用小型的MicroB类型的USB连接器。但是,伴随于近年来的电子笔的多功能化,通过USB连接器而交换的通信信息、功能增加,期望连接引脚数比MicroB类型多且稍大的TypeC的USB连接器的搭载。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使用该TypeC的USB连接器作为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并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构成为能够取得作为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USB连接器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部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状态和该插入口不露出而被覆盖的第二状态。
即,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构成为在筒状的壳体11的轴心方向的与芯体14侧相反的一侧(以下,称作后端侧),帽构件15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1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的状态嵌合。如图1所示,在该例中,在帽构件15设置有用于将电子笔1保持于胸部口袋等的夹构件16。
并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与前述的专利文献1同样,USB连接器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部的插入口以从沿着壳体11的轴心方向的侧周面的开口部露出的方式设置,并且构成为,通过帽构件15相对于壳体11进行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的位移,能够取得USB连接器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状态和USB连接器的插入口不向外部露出而被覆盖的第二状态。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帽构件15构成控制构件。
使用者在要对充电式蓄电池12充电时,使帽构件15成为USB连接器的插入口从壳体11的开口部露出的第一状态,使得能够将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露出的USB连接器的插入口插入。在不对充电式蓄电池12充电时,通过利用帽构件15覆盖壳体11的开口部,成为USB连接器的插入口不向外部露出的第二状态。
并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具备开关构件(后述的开关构件18),该开关构件在USB连接器的插入口从壳体11的开口部露出的第一状态下,将USB连接器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电连接而对充电式蓄电池12充电,并且在USB连接器的插入口不从壳体11的开口部露出的第二状态下,切断USB连接器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通过该结构,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避免产生由未对充电式蓄电池12充电时的电短路引起的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图2示出壳体11与帽构件15的结合部分的放大图。一边参照该图2,一边对用于使上述的电子笔1中的充电式蓄电池12能够充电时的第一状态和不能充电时的第二状态出现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2(A)是用于说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的不能充电时的第二状态的图。另外,图2(B)及(C)是用于说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的能够充电时的第一状态的图。图2(B)是从与图2(A)同样的方向观察电子笔1时的图,图2(C)示出使图2(B)的状态的电子笔1旋转90度而使得夹构件16位于纸面的相反侧的状态。
如图2(A)、(B)及(C)所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笔1的壳体11的后端侧被设为外径比其他部分小的小径部11S。并且,帽构件15被设为具备与该壳体11的小径部11S嵌合的凹孔15a的结构。
并且,在该例中,在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中空部内设置有配设于印制基板13P上的USB连接器17和开关构件18。并且,如图2(B)及(C)所示,在壳体11的小径部11S形成有使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部面对外部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Sa。在该例中,USB连接器17是TypeC,稍大,因此USB连接器17横着载置于印制基板13P上,开口部11Sa与此对应而以使长度方向成为沿着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轴心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并且,USB连接器17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部的插入口构成为经由开口部11Sa而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该例中,开关构件18具备突起18a,该突起18a在通常状态下成为从该壳体突出的状态,通过被按压而以收纳于壳体内的方式弹性地位移。在该例中,开关构件18在突起18a突出的状态下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在突起18a通过被按压而收纳于壳体内的状态下成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
如图2(B)及图2(C)所示,在壳体11的小径部11S,在与配设于印制基板13P上的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11Sb。并且,开关构件18以使突起18a从该小径部11S的开口部11Sb比小径部11S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设于印制基板13P。
并且,在该例中,为了使得壳体11的小径部11S与帽构件1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在轴心方向上卡定,在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顶端侧形成有呈环状鼓出的突部11Sc,并且在帽构件15的凹孔15a内形成有环状的凹槽15b及15c。
接着,一边参照图3一边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内部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A)及(B)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在壳体11内具备充电式蓄电池12、USB连接器17、开关构件18、控制电路131及信号发送电路132。
USB连接器17的充电用的负侧端子接地,正侧端子通过开关构件18而连接于充电式蓄电池12。并且,蓄积于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压对控制电路131及信号发送电路132作为其驱动电压而供给。
信号发送电路132连接于具有导电性的芯体14。控制电路131例如由微处理器构成,从信号发送电路132控制输出信号内容,并且控制信号输出定时等。
在该例中,USB连接器17具备信号的收发用端子,该信号的收发用端子连接于控制电路131。由此,构成为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USB连接器17而向控制电路131供给,另外,来自控制电路131的信号通过USB连接器17而向外部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信号的收发用端子虽然记载成1个,但当然是多个。
由于如以上这样构成,所以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若使帽构件15与壳体11的小径部11S嵌合并压入,则小径部11S的环状的突部11Sc与帽构件15的凹孔15a的环状的凹槽15b嵌合,帽构件15成为相对于壳体11卡定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开口部11Sa被帽构件15覆盖而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另外,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成为被帽构件15向该壳体内压入的状态,如图3(A)所示,开关构件18成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即,在图2(A)的状态下,电子笔1是第二状态。
在该第二状态下,如图3(A)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构件18切断。因而,即使水分通过帽构件15与壳体11的小径部11S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另外,也能够防止蓄积于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压经由经由USB连接器17侧而放电。
接着,若从图2(A)所示的第二状态起使帽构件15在轴心方向向芯体14的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滑动移动,则小径部11S的环状的突部11Sc与帽构件15的凹孔15a的环状的凹槽15c嵌合,帽构件15成为相对于壳体11卡定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2(B)及(C)所示,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开口部11Sa成为不被帽构件15覆盖而露出的状态。因而,如图3(C)所示,USB连接器17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的插入口成为经由开口部11S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另外,由于帽构件15对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按压消失,所以如图2(B)所示,突起18a成为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如图3(B)所示,开关构件18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即,在图2(B)及(C)的状态下,电子笔1是第一状态。
在该第一状态下,如图3(B)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因而,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使帽构件15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而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但由于在帽构件15设置有夹构件16,所以根据帽构件15与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侧周面方向的嵌合位置,可能会成为开口部11Sa的上方被夹构件16覆盖的状态而无法将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帽构件15相对于壳体11的小径部11S旋转,能够使夹构件16的位置不为开口部11Sa的上空。在该情况下,作为控制构件的帽构件15相对于壳体11进行由轴心方向的滑动移动和以轴心方向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移动构成的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在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周侧面的特定位置形成沿着轴心方向的突条或凹槽,并且在帽构件15的凹孔15a内的内周面的特定位置形成与小径部11S的突条或凹槽对应的凹槽或突条,从而在夹构件16的位置不与壳体11的小径部11S的开口部11Sa重叠的状态下使得帽构件15无法相对于壳体11的小径部11S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也可以不设置夹构件16。另外,帽构件15在第二状态下也可以不卡定于壳体11的小径部11S而从壳体11的小径部11S拆卸。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控制构件用帽构件构成。相对于此,在以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将控制构件用夹构件16A构成。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图。图4(A)及(B)是示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后端侧的结构的图,图4(A)是示出作为控制构件的夹构件16A的第二状态的图,图4(B)是示出作为控制构件的夹构件16A的第一状态的图。另外,图4(C)是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后端侧在轴心方向上观察该电子笔1A时的图。
如图4(A)、(B)及(C)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夹构件16A具有能够弹性地位移且以电子笔1A的轴心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板状的夹持片16Ap,并且具备从该夹持片16Ap的后端侧的大致一半的长度的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与该夹持片16Ap的板状平面正交的方向且电子笔1A的壳体11A侧延伸的2个壁部16Aa及16Ab。
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壳体11A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壳体11那样的小径部11S。取而代之,如图4(A)、(B)及(C)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筒状的壳体11A的后端侧的侧周面设置有供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的顶端缘嵌合的滑动用槽11Aa及11Ab(尤其参照图4(C))。如图4(A)及(B)所示,滑动用槽11Aa及11Ab沿着壳体11A的轴心方向形成,夹构件16A能够沿着该滑动用槽11Aa及11Ab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构成为能够利用由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和夹持片16Ap形成的空间来覆盖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部及壳体11A的开口部11Ac。即,在该例中,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及16Ab的轴心方向的长度被选定得比USB连接器17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部的插入口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并且,如图4(C)所示,在壳体11A的后端侧的侧周面的2个滑动用槽11Aa、11Ab之间设置有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Ac。该开口部11Ac在壳体11A的侧周面上以使其长度方向成为壳体11A的轴心方向的方式形成。该开口部11Ac的形成位置被设为如下位置:如图4(A)所示,在夹构件16A位于壳体11A的最后端侧的第二状态时,在由该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和夹持片16Ap形成的空间中被覆盖,如图4(B)所示,在夹构件16A在壳体11A的轴心方向向笔尖侧移动后的第一状态时,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通过该开口部11Ac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
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USB连接器17载置并安装于省略了图示的印制基板,但如图4(A)~(C)所示,以使其插入口成为通过开口部11Ac而稍微向外部突出的状态的方式安装。
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如图4(A)~(C)所示,开关构件18以在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的一方(在图4(C)的例中是壁部16Aa)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的路径中突起18a经由形成于壳体11A的开口(图示省略)而突出的状态相对于印制基板配设。
在该情况下,如图4(A)所示,在夹构件16A位于壳体11A的最后端侧的第二状态时,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被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向该壳体内压入,开关构件18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
并且,如图4(B)所示,在夹构件16A在壳体11A的轴心方向上向笔尖侧移动后的第一状态时,构成为,本来在由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和夹持片16Ap形成的空间中被覆盖的通过壳体11A的开口部11Ac而突出的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并且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的按下解除,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成为从壳体11A的开口突出的状态。开关构件18在该图4(B)的第一状态下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A的滑动用槽11Aa及11Ab的轴心方向的长度被选定为能够从图4(A)所示的第二状态成为图4(B)所示的第一状态的长度。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内部的电结构成为图5所示那样,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不过,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构件是夹构件16A,通过其轴心方向的滑动移动而由使用者切换操作控制成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在夹构件16A存在于壳体11A的最后端侧的第二状态时,如图4(A)及图5(A)所示,在由夹构件16A的2个壁部16Aa及16Ab和夹持片16Ap形成的空间中被覆盖,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不向外部露出,并且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被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按下而开关构件18成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
因此,如图5(A)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构件18切断。因而,即使水分通过夹构件16A与USB连接器17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并且,在由使用者使夹构件16A在壳体11A的轴心方向上滑动而成为了图4(B)所示的第一状态时,如图5(B)所示,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并且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对突起18a的按下解除,开关构件18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
因此,如图5(B)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因而,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说明中,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构成为由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及16Ab的一方按下,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图4(A)的第一状态下利用板状体使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位置的2个壁部16Aa及16Ab的顶端部分桥接,构成为由该板状体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在该情况下,USB连接器17和开关构件18只用使轴心方向的位置不同就能够配设于印制基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夹构件16A的壁部16Aa及16Ab虽然形成于夹持片16Ap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形成于夹持片16Ap的长度方向的整体。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作为控制构件的帽构件15、夹构件16A通过在电子笔的壳体的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而以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方式进行切换控制。然而,也可以通过使控制构件在以电子笔的壳体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位移而以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方式进行切换控制。以下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通过使控制构件在旋转方向上位移而以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方式进行切换控制的电子笔的例。
图6及图7是用于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主要部分的图。图6是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后端侧的立体图,如后所述,是第一状态的图。另外,图7(A)是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后端侧的侧视图,是第二状态的图。并且,图7(B)是图7(A)的A-A线剖视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也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壳体1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壳体11同样,在轴心方向的后端侧具备小径部11BS(参照图7(A)及(B))。并且,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如图6、图7(A)及(B)所示,作为与该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嵌合的构件,设置有帽构件15B和环构件19。
即,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首先,环构件19以能够相对于小径部11BS旋转的状态嵌合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并且,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为在嵌合有环构件19之后还向后端侧进一步突出的状态,帽构件15B在该例中以相对于小径部11BS不能旋转的状态相对于该突出部分嵌合。
在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中空部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配设有配设于印制基板13P的USB连接器17和开关构件18。并且,如图6、图7(A)及(B)所示,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在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侧周面以轴心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有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BSa,并且形成有用于使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BSb。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在帽构件15B固定并安装有夹构件16B,但该夹构件16B不覆盖在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形成的开口部11BSa的上方,在不妨碍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的插入的旋转方向位置处,帽构件15B构成为相对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固定。在该例中,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的位置和固定于帽构件15B的夹构件16B成为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
并且,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在环构件19形成有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重叠的开口部19a。另外,在环构件19的内壁面形成有能够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突部19b。
如前所述,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环构件19构成控制构件,该环构件19构成为通过进行相对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旋转的位移而使图6所示的第二状态出现并且使图7(A)及(B)所示的第一状态出现。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和突部19b以能够通过环构件19的旋转而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位置关系设置。在该例中,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和突部19b成为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
即,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中,如图6所示,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位于夹构件16B的正下方而该开口部19a被夹构件16B遮住的状态被设为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处于与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因此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被环构件19覆盖,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此时,如图6所示,环构件19的突部19b为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状态,开关构件18被设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
因此,如图3(A)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构件18切断,即使水分通过环构件19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若从图6的状态起使环构件19旋转90度而如图7(A)所示那样成为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与壳体11B的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重叠的状态,则成为第一状态。即,如图7(A)所示,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通过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a及环构件19的开口部19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并且,此时,环构件19的突部19b在小径部11BS的开口部11BSb内旋转移动90度而成为如图7(B)所示的状态,开关构件18成为突部19b的按下消失的突起18a突出的状态,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
因此,如图3(B)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也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是通过使控制构件旋转而在电子笔中使上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例。
图8是用于说明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的主要部分的图。图8(A)是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的第二状态下的图,图8(B)是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的第一状态下的图。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也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不存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环构件19,取而代之,帽构件15C构成为作为控制构件旋转。
即,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的壳体11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壳体同样,在轴心方向的后端侧具备小径部11CS。并且,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如图8(A)及(B)所示,作为与该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嵌合的构件而设置有帽构件15C。在该情况下,帽构件15C相对于电子笔1C的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嵌合。
在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中空部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配设有配设于印制基板13P的USB连接器17和开关构件18。并且,如图8(A)及(B)所示,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在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周侧面形成有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CSa。
并且,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在帽构件15C形成有与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重叠的开口部15Ca。另外,在帽构件15C的内壁面形成有能够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突部15Cb。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在帽构件15C固定并安装有夹构件16C,但该夹构件16C不覆盖开口部15Ca的上方,为了不妨碍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的插入,开口部15Ca形成于与夹构件16C不同的旋转角位置。在该例中,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的位置和固定于帽构件15C的夹构件16C成为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
另外,在该例中,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朝向的方向和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突出的方向被设为相反方向(互相错开180度)。因而,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的位置和突部15Cb的位置被设为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如图8(A)所示,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处于相对于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错开90度的旋转角位置的状态被设为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处于与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的位置,因此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被帽构件15C覆盖,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此时,如图8(A)所示,帽构件15C的突部15Cb为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状态,开关构件18被设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
因此,如图3(A)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构件18切断,即使水分通过帽构件15C与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若从图8(A)的状态起使帽构件15C旋转90度而如图8(B)所示那样成为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与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重叠的状态,则成为第一状态。即,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通过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及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并且,此时,帽构件15C的突部15Cb在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b内旋转移动90度而如图8(B)所示那样成为不再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部19b的状态,因此开关构件18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
因此,如图3(B)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中,虽然没有说明规定成为第一状态的旋转角位置和成为第二状态的旋转角位置的手段,但通过在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外表面和帽构件15C的内壁面设置分别在成为第一状态的旋转角位置下嵌合的突起及凹部并且设置分别在成为第一状态的旋转角位置下嵌合的突起及凹部,能够使各状态具有所谓的咔哒(click)感而卡定。
另外,在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电子笔1C的第一状态下,作为控制构件的帽构件15C的开口部15Ca和壳体11C的小径部11CS的开口部11CSa在旋转方向上错开90度,但并非必须是90度,只要是考虑了开口部15Ca与突部15Cb的分离角度等的角度位置,则可以是任意度数。
另外,在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控制构件的帽构件15C而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旋转角设为了90度,但当然并不限定于90度。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后端侧的侧视图,是第一状态的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中的控制构件是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同样的环构件19D,但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环构件19D不是通过旋转而是通过进行滑动移动的位移来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
另外,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不使用由控制构件直接地进行开闭控制的开关构件,作为开关构件,使用半导体开关。并且,设置检测控制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位移的检测单元,构成为通过该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半导体开关。作为检测单元,在以下说明的例中,使用根据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外光来区分检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受光传感器。
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壳体11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壳体11同样,在轴心方向的后端侧具备小径部11DS。并且,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同样,作为与该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嵌合的构件,设置有帽构件15D和环构件19D。
不过,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中,环构件19D的轴心方向的长度被设为在仅帽构件15D嵌合于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时向外部露出的小径部11DS的轴心方向的长度的在该例中1/2的长度。
并且,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中,在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内,USB连接器17配设于省略了图示的印制基板,并且在该小径部11DS形成有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1DSa。
另外,在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内设置有作为检测单元的受光传感器20,在小径部11DS形成有具备用于接受外光的聚光透镜的受光窗20a。并且,小径部11DS的轴心方向的长度被设为如下长度:在第一状态下,如图9所示,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经由开口部11DSa而露出,并且受光传感器20的受光窗20a成为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在通过环构件19D滑动移动而成为了第二状态时,能够利用环构件19D将开口部11DSa及受光窗20a一起覆盖。
并且,在该例中,为了使得环构件19D相对于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在轴心方向上卡定,在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形成有呈环状鼓出的突部11DSb及突部11DSc,并且在环构件19D的内壁形成有环状的凹槽19Da及凹槽19Db。
将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内部的电结构的主要部分示于图10。即,如图10所示,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USB连接器17的充电用的正侧端子经由例如由晶体管、FET构成的开关电路18D而连接于蓄电池12。并且,在该例中,通过受光传感器20的检测输出来控制开关电路18D。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的内部的电结构的其他部分与图3所示的结构是同样的,因此这里省略。
由于如以上这样构成,所以当在图9中使环构件19D向帽构件15D侧滑动移动而成为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的环状的突部11DSb与环构件19D的凹槽19Da嵌合的状态时,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D成为第二状态。
在该第二状态下,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的开口部11DSa被环构件19D覆盖而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另外,受光传感器20的受光窗20a被环构件19D覆盖,因此成为遮光的状态。于是,在受光传感器20中检测该遮光状态,通过该受光传感器20的检测输出而断开开关电路18D。
因此,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电路18D切断,即使水分通过环构件19D与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另外,若从第二状态起使环构件19D向笔尖侧滑动移动而如图9所示那样成为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的环状的突部11DSc与环构件19D的凹槽19Db嵌合的状态,则成为第一状态。
于是,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通过小径部11DS的开口部11DS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另外,受光窗20a向外部露出,因此受光传感器20通过该受光窗20a而检测入射光,因此通过该检测结果而接通开关电路18D。
因此,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电路18D而电连接,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环构件19D的轴心方向的长度虽然设为了在装配有帽构件15D时露出的壳体11D的小径部11DS的轴心方向的长度的1/2,但也可以比1/2长,还可以比1/2短。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单元不限于使用上述的例那样的光学式的传感器。例如,也可以取代受光传感器而设置磁传感器,在控制构件侧设置永磁体等产生磁场的元件或设备,构成通过利用磁传感器检测来自产生磁场的元件或设备的磁场来检测电子笔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磁检测单元。
使用半导体开关和检测单元来检测电子笔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并且也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从在电子笔的壳体的侧周面设置的开口部露出的情况,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从电子笔的筒状的壳体的后端侧的开口露出的情况。以下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是该情况的例。
图11是用于说明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该电子笔1E的后端侧的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的第一状态的图,图11(B)是在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的第一状态下从后端侧从轴心方向观察壳体11E时的图。另外,图11(C)是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的第二状态下的图。在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也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的壳体11E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壳体11同样,在轴心方向的后端侧具备小径部11ES。并且,在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如图11(A)及(C)所示,作为与该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嵌合的构件,设置有帽构件15E。在该情况下,帽构件15E相对于电子笔1E的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以能够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的状态嵌合。即,帽构件15E能够从壳体11E拆卸。
在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中空部内,如图11(A)~(C)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配设有配设于印制基板13P的USB连接器17和开关构件18。不过,在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USB连接器17以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能够如图11(B)所示那样从筒状的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轴心方向的后端侧的开口部11ESa向外部露出的方式配设于印制基板13P上。
另外,开关构件18以使突起18a从在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设置的开口部11ESb比该小径部11ES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设于印制基板13P上。
另一方面,帽构件15E被设为具备与壳体11的小径部11S嵌合的凹孔15Ea的结构。在该例的帽构件15E安装有夹构件16E。
并且,在该例中,为了使得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和帽构件15E在第二状态下在轴心方向上卡定,在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顶端侧形成有呈环状鼓出的突部11ESc,并且在帽构件15E的凹孔15Ea内形成有环状的凹槽15Eb。
电结构在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也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
由于如以上这样构成,所以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当使帽构件15E向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嵌合并压入时,小径部11ES的环状的突部11ESc与帽构件15E的凹孔15Ea的环状的凹槽15Eb嵌合,帽构件15E成为相对于壳体11E卡定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开口部11ESa被帽构件15E覆盖而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成为不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另外,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成为被帽构件15E向该壳体侧压入的状态,如图3(A)所示,开关构件18成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即,电子笔1E成为第二状态,在电结构中,开关构件18成为断开状态。
因此,如图3(A)所示,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的电连接被开关构件18切断,即使水分通过帽构件15E与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之间的间隙而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侵入,USB连接器17的连接用接点间短路,来自充电式蓄电池12的电流也不会通过USB连接器17而流动,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内部电路的破坏等不测的事态。
接着,从图11(C)所示的第二状态起使帽构件15E在轴心方向上向芯体14的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滑动移动,如图11(A)所示,将帽构件15E从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拆卸。
在该状态下,如图11(A)所示,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轴心方向的开口部11ESa不被帽构件15E覆盖而成为露出的状态。因而,如图11(B)所示,USB连接器17的形成有连接用接点的插入口成为经由壳体11E的小径部11ES的轴心方向的开口部11ES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
另外,帽构件15E对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的按压消失,因此如
图11(A)所示,突起18a成为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开关构件18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这样,电子笔1E成为第一状态。
因此,如图3(B)所示,USB连接器17と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当USB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时,通过该USB连接器17而向充电式蓄电池12流动充电电流,执行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第七实施方式]
第七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同样,是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从电子笔的筒状的壳体的后端侧的开口露出的情况下的另一例。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中,控制构件使用帽构件,通过使该帽构件在壳体的轴心方向上旋转移动而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控制构件设为帽构件,但通过使该帽构件旋转而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
图12是用于说明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F的图,是在轴心方向上从后端侧观察电子笔1F时的图。在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F中,将帽构件15F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嵌合于筒状的壳体的小径部11FS。
在筒状的壳体的小径部11FS的中空部内,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E同样,USB连接器17以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能够如图12(A)及(B)所示那样从筒状的壳体的小径部11FS的轴心方向的后端侧的开口部11FSa向外部露出的方式配设于印制基板(图示省略)上。
并且,如图12(B)所示,在帽构件15F的与轴心方向正交的端面15Fs形成有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15Fa。在该情况下,在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F中,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的位置被设为从筒状的壳体的小径部11FS的轴心方向的后端侧的开口11FSa的中央位置偏离的位置,若使帽构件15F从图12(B)的状态旋转180度,则如图12(A)所示,不与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的位置重叠,成为帽构件15F的与轴心方向正交的端面15Fs覆盖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的状态。
即,在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F中,帽构件15F的旋转方向位置如图12(B)所示那样通过开口部15Fa而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向外部露出的状态是第一状态,在从图12(B)的状态起旋转180度后的图12(A)所示的旋转方向位置下成为第二状态。并且,在这些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下,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成为能够充电状态及不能充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构成为通过帽构件15F的旋转而在第一状态下成为闭合状态且在第二状态下成为断开状态的开关构件18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于印制基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的例中,虽然省略,但也可以以在第一状态的位置和第二状态的位置下帽构件15F能够相对于壳体的小径部11FS卡定的方式,在帽构件15F的内壁面和壳体的小径部11FS的外周侧面的一方设置突部,在另一方设置凹部。
[第八实施方式]
第八实施方式是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露出的开口部设置于电子笔的壳体的侧周面并且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使控制构件旋转而在电子笔中使上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出现的例。
图13是用于说明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的主要部分的图,图13(A)是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的第二状态下的图,图13(B)是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的第一状态下的图。
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作为控制构件,使用固定有夹构件16G的帽构件15G。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如图13(A)及(B)所示,该帽构件15G相对于电子笔1G的壳体11G的后端侧的小径部11GS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嵌合。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帽构件15C设置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露出的开口部15Ca,开口部15Ca也构成为与帽构件15C一起旋转,在第二状态下,将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用帽构件15C覆盖。
相对于此,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在帽构件15G不设置开口部,在壳体11G的周侧面设置用于使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露出的开口部11Ga。如图13(A)及(B)所示,该开口部11Ga设置于在将帽构件15G嵌合于壳体11G时能够被固定于能够相对于壳体11G旋转的帽构件15G的夹构件16G遮住的轴心方向位置。并且,在印制基板13P以使插入口成为从该开口部11Ga露出的状态的方式配设USB连接器17。
因此,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始终为经由开口部11Ga而向外部露出的状态。然而,在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中,在图13(A)所示的第二状态的位置下,夹构件16G处于位于壳体11G的开口部11Ga的正上方的旋转角位置,在视觉上,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被设为看起来像是未通过开口部11Ga而露出的状态。
而且,如图8(A)及(B)所示,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的夹构件16G具有能够弹性地位移且以电子笔1G的轴心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板状的夹持片16Gp,并且具备从该夹持片16Gp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与该夹持片16Gp的板状平面正交的方向且电子笔1G的壳体11G侧延伸的2个壁部16Ga及16Gb。在该例中,夹构件16G的2个壁部16Ga及16Gb形成于通过夹构件16G而不使壳体11G的开口部11Ga向外部露出的夹持片16Gp的位置。即,在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G中,在图13(A)的第二状态时,壳体11G的开口部11Ga位于夹构件16G的2个壁部16Ga、16Gb之间,构成为从外部看不见。
因此,在第二状态时,通过夹构件16G而使得连接器17的插入口从开口部11Ga在外观上不露出,并且夹构件16G的存在成为妨碍,成为了无法将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的状态。
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如图13(A)及(B)所示,开关构件18在壳体11G的小径部11GS的中空部内配设于印制基板13P。并且,在帽构件15G的内周壁面形成有在图13(A)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用于按下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而使该开关构件18成为断开状态(开关断开状态)的突部15Ga。因此,在第二状态下,如上所述,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12之间成为被开关构件18切断的状态。
若从该图13(A)的第二状态起使帽构件15G旋转90度,则如图13(B)所示那样成为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由于夹构件16G伴随于帽构件15G的旋转而旋转,所以壳体11G的开口部11Ga的上方开放,成为能够将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的状态。另外,在该第一状态下,在帽构件15G的内周壁面设置的突部15Ga也一起旋转,因此开关构件18的突起18a从被该突部15Ga按下的状态解放而成为突出的状态,开关构件18成为闭合状态(开关接通状态)。
因此,在第一状态下,如上所述,USB连接器17与充电式蓄电池之间成为通过开关构件18而电连接的状态,通过将USB电缆的连接器插头向USB连接器17的插入口插入来执行向充电式蓄电池12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夹构件16G的壁部16Ga及16Gb虽然形成于夹持片16Gp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形成于夹持片16Gp的长度方向的整体。
[其他实施方式或变形例]
以上,虽然对将本发明的电子笔应用于主动静电方式的电子笔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电子笔与传感器之间的耦合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当然也能够应用于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
另外,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在上述的例中虽然设为了TypeC的USB连接器,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USB连接器。另外,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不限于USB连接器,也可以是其他的通用的充电用连接器或专用的充电用连接器。
标号说明
1、1A、1B、1C、1D、1E、1F…充电式电子笔,11、11A、11B、11C、11D、11E…壳体,11S、11AS、11BS、11CS、11DS、11ES、11FS…壳体的小径部,12…充电式蓄电池,13…电子电路,13P…印制基板,14…芯体,15、15A、15B、15C、15D、15E、15F…帽构件,16、16A、16B、16C、16D、16E、16F…夹构件,17…USB连接器,18…开关构件,18D…开关电路,19、19D…环构件,20…受光传感器。

Claims (20)

1.一种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蓄电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以使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开关构件,设置于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之间;及
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位移而对所述开关构件进行开闭控制,
所述控制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位移成使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状态和不使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向外部露出的第二状态,
在所述控制构件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开关构件成为将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在所述控制构件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构件成为不将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电连接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覆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使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在轴心方向上移动位置而位移成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以该壳体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位移而位移成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在轴心方向上移动位置并且在以所述壳体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位移而位移成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夹构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由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帽构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帽构件设置有夹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由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帽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环状构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心方向的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是所述壳体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朝向所述壳体的轴心方向的开口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构件具有弹性地位移的突起,根据所述突起的位移而成为所述断开状态及所述闭合状态,通过所述控制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移而使所述突起位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的所述充电用接点部至少具备正侧接点端子和负侧接点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是USB(UniversalSerialBus)连接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连接端子构件是USBTypeC标准的连接器,
所述开口部以使所述壳体的轴心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壳体的笔尖侧的开口突出的导电性的芯体,
通过所述芯体而利用静电耦合方式送出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以电磁感应方式送出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构件是半导体开关,所述充电式电子笔具备检测所述控制构件的位移的检测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开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覆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使所述充电用接点部经由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露出,并且,
所述检测单元利用光学单元来检测所述控制构件的位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式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利用磁单元来检测所述控制构件的位移。
CN201880021464.7A 2017-04-27 2018-02-16 充电式电子笔 Active CN110494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8630 2017-04-27
JP2017-088630 2017-04-27
PCT/JP2018/005378 WO2018198489A1 (ja) 2017-04-27 2018-02-16 充電式電子ペ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826A true CN110494826A (zh) 2019-11-22
CN110494826B CN110494826B (zh) 2023-05-12

Family

ID=6391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1464.7A Active CN110494826B (zh) 2017-04-27 2018-02-16 充电式电子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8706B2 (zh)
JP (1) JP6990237B2 (zh)
CN (1) CN110494826B (zh)
TW (1) TWI771371B (zh)
WO (1) WO20181984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7168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5720B2 (ja) * 2019-04-15 2023-08-30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WO2021090728A1 (ja) * 2019-11-08 2021-05-14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CN211182516U (zh) * 2020-03-24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笔主板及电子笔
CN214202318U (zh) * 2021-03-02 2021-09-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TWI756137B (zh) * 2021-06-02 2022-02-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
CN116893747A (zh) * 2023-07-20 2023-10-17 深圳市索思达电子有限公司 自旋转复位电容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0787A1 (en) * 2005-05-06 2006-11-09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Rechargeable pointer pen with USB connector
JP2007037361A (ja) * 2005-07-29 2007-02-08 Icom Inc 充電システム
JP2008084310A (ja) * 2006-08-31 2008-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システム
CN203311362U (zh) * 2013-06-28 2013-11-27 陈丽娜 一种带点烟器的电容笔
US20140015812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Tablet stylus with presentation interaction functionality
US20160190839A1 (en) * 2014-12-26 2016-06-3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tor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60320868A1 (en) * 2015-05-01 2016-11-03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2088A (ja) * 1993-12-24 1995-07-21 Nec Corp コードレスペン
CN101405674B (zh) * 2006-03-30 2011-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管理方法和电子装置
US20090209306A1 (en) * 2008-02-19 2009-08-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function slide mechanism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2230561A (ja) 2011-04-26 2012-11-22 Panasonic Corp 電子ペン
CN202422039U (zh) * 2012-02-24 2012-09-05 曹英萍 一种可充电的白板电子笔
CN203054756U (zh) * 2012-12-25 2013-07-10 上海华师京城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式白板电子笔
KR101534020B1 (ko) * 2013-11-18 2015-07-06 주식회사 피엔에프 위치 정보 입력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0787A1 (en) * 2005-05-06 2006-11-09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Rechargeable pointer pen with USB connector
JP2007037361A (ja) * 2005-07-29 2007-02-08 Icom Inc 充電システム
JP2008084310A (ja) * 2006-08-31 2008-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システム
US20140015812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Tablet stylus with presentation interaction functionality
CN203311362U (zh) * 2013-06-28 2013-11-27 陈丽娜 一种带点烟器的电容笔
US20160190839A1 (en) * 2014-12-26 2016-06-3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tor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60320868A1 (en) * 2015-05-01 2016-11-03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7168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563A (zh) 2018-11-01
US10908706B2 (en) 2021-02-02
US20200033964A1 (en) 2020-01-30
TWI771371B (zh) 2022-07-21
JPWO2018198489A1 (ja) 2020-03-05
JP6990237B2 (ja) 2022-01-12
WO2018198489A1 (ja) 2018-11-01
CN110494826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4826A (zh) 充电式电子笔
KR100438746B1 (ko) 배터리팩
US9673647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device
KR20170058842A (ko) 휴대용 충전 케이스 모듈
US11804722B2 (en) Battery pack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power supply method
WO2015080384A1 (ko) 카드 리더기
CN111067221B (zh) 耳机盒、器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88339A (zh) 电子装置
EP3297087B1 (en) Switch cap suppress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CN205212066U (zh) 内置磁铁的移动式存储装置
US11070070B2 (en) Charge cable deadzone mitigation
CN202854741U (zh) 光标控制装置
CN210137191U (zh) 一种无线设备组件、充电盒及无线设备
CN111920155A (zh) 智能戒指
CN109659744A (zh) 一种物理加密接口
CN107508937B (zh) 一种保护壳及移动终端设备
JP5972128B2 (ja) レセプタクル変換器具、プラグ変換器具、保護ケース、および磁気コネクタ変換システム
CN212154438U (zh) 一种智能锁具及款包
JP2008027926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09281284U (zh) 笔记本电脑
CN208636751U (zh) 一种共享平板电脑
KR101890881B1 (ko) 전자기기용 충전기
CN101105762B (zh) 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
JP4048501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充電器
KR200380561Y1 (ko) 양방향 충전 단자 휴대폰 배터리 전위차 충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