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398B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398B
CN110493398B CN201910765640.4A CN201910765640A CN110493398B CN 110493398 B CN110493398 B CN 110493398B CN 201910765640 A CN201910765640 A CN 201910765640A CN 110493398 B CN110493398 B CN 110493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sliding
display screen
mobile terminal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56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3398A (zh
Inventor
喻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56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3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柔性显示屏、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以及卷轴;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滑动连接,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体形成有容纳空间;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其中之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滑槽,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其中另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凸筋,滑槽和凸筋滑动配合;卷轴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卷轴与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卷绕柔性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采用滑动伸缩方式实现移动终端显示区域的变化,移动终端整体尺寸可以做得较薄;通过凸筋和滑槽的配合,使得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相对滑动更加平稳、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屏具有重量轻、不易破碎、易弯曲等突出优点,已成为显示屏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手机为例,手机采用柔性显示屏后可以进行折叠。相关技术中,手机折叠的方式主要的内折叠方式和外折叠方式,其中,内折叠方式为:折叠后显示屏被夹在中间,此时,显示屏无法起到显示作用;外折叠方式为:折叠后显示屏包覆在最外面,此时,显示屏可以显示相关信息。无论采用内折叠方式还是外折叠方式,折叠后,手机的厚度大致为展开时的厚度的两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厚度较小的移动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柔性显示屏、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以及卷轴,所述第一支撑体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体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滑动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卷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卷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卷绕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其中之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其中另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凸筋,所述滑槽和所述凸筋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包括沿滑动方向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交界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凸筋包括沿滑动方向连接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的交界处形成有抵接面,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台阶面止挡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位于所述第一子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子槽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槽的尺寸以在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子槽的交界处形成止挡面,所述第二凸筋包括凸筋本体和从所述凸筋本体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滑动地穿设于第一子槽内,所述凸筋本体滑动地穿设于第二子槽中,所述凸边朝向所述凸筋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止挡面止挡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盒体部和第一脊部,所述容纳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脊部内,所述第一脊部设置于所述盒体部沿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盒体部的与所述第一脊部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敞开,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结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部内;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盒体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脊部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夹缝,所述柔性显示屏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夹缝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二脊部,所述第二脊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沿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主体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部内,所述第二脊部能够与所述盒体部的敞开侧的端部止挡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部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形成有凸筋,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滑槽,所述凸筋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相对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处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延伸,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二脊部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均敞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一侧的卡筋部,所述卡筋部沿所述盒体部边缘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卡筋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卷簧,所述卷簧对所述卷轴施加转矩以张紧所述柔性显示屏。
进一步地,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所述柔性显示屏沿所述卷轴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卷簧。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采用滑动伸缩方式实现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的变化,完全不同于相关技术中的向内折叠或向外折叠的折叠方式,在显示区域变化的前后,移动终端的厚度不变,能够节省手机整体的厚度,因此,移动终端整体尺寸可以做得较薄,更方便携带;利用卷轴卷绕柔性显示屏,能够更合理的利用空间,此外,通过凸筋和滑槽的配合,对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滑动过程起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相对滑动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处于初始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5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支撑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第一支撑体的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支撑体10;第一支撑面10a;夹缝10b;容纳空间101;盒体部11;第一脊部12;卡筋部13;卡槽13a;凸筋14;第一凸筋141;第二凸筋142;抵接面14a;凸筋本体1421;凸边1422;第二支撑体20;主体部21;支撑板210;侧板211;第二脊部22;第二支撑面20a;滑槽24;第一滑槽241;第一子槽2410;第二子槽2411;止挡面241a;第二滑槽242;台阶面24a;柔性显示屏30;卷轴4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位词“横向”指的是沿图2中的上下方向,“厚度方向”指的是沿图3中的上下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请参阅图1和图3,包括柔性显示屏30、第一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20以及卷轴40;请参阅图10,第一支撑体10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0的第一支撑面10a;请参阅图14,第二支撑体20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0的第二支撑面20a,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滑动连接以增大或减少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柔性显示屏3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体2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体10形成有容纳空间101;卷轴40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101内,卷轴40与柔性显示屏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卷绕柔性显示屏30。
请参阅图1和图2,当移动终端处于初始状态时,移动终端所占用的体积最小,显示区域最小,此时,第一支撑主体10和第二支撑主体20无法向相互靠拢的方向进一步滑动。当第一支撑主体10和第二支撑主体20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后,移动终端处于伸展状态,请参阅图4和图5,移动终端所占用的体积比初始状态占用的体积增大,显示区域增大。可以根据显示区域的实际需要,将第一支撑主体10和第二支撑主体20滑动一定距离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采用滑动伸缩方式实现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的变化,完全不同于相关技术中的向内折叠或向外折叠的折叠方式,在显示区域变化前后,移动终端的厚度不变,能够节省手机整体的厚度,因此,移动终端整体尺寸可以做得较薄,更方便携带;再者,利用卷轴40卷绕柔性显示屏30,能够更合理的利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均位于容纳空间101外侧,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自始至终都不会进入容纳空间101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相对滑动过程中,会导致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之间也产生相对滑动,使得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产生重叠,以改变移动终端对柔性显示屏30的实际支撑面积的大小,该实际支撑面积的大小与显示区域的大小相关,实际支撑面积越大,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之间的重叠部分越少,显示区域越大;实际支撑面积越小,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之间的重叠部分越多,显示区域越小。
所述的显示区域,指的是,移动终端显露于外的柔性显示屏30的区域。
具体地,当移动终端处于初始状态时,移动终端具有最小的显示区域,请参阅图3,柔性显示屏30的其余部分卷绕于卷轴40上。当需要增大显示区域时,将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减少第一支撑面10a和第二支撑面20a的重叠,增大实际支撑面积,柔性显示屏30带动卷轴40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以释放柔性显示屏30,使得柔性显示屏30能够适应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滑动。当显示区域达到用户的期望时,可以停止滑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停留在当前位置即可。
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相对滑动过程中,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滑动平稳性直接用户的操作手感以及影响用户柔性显示屏30的体验感,例如,如果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在滑动过程中产生上下抖动,一方面,柔性显示屏30的表面也会呈现出拱起、凹陷的即视感,影响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移动终端内部布置的精密电气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再例如,如果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顿等情况,会导致滑动不通畅,引发用户对产品质量担忧等不良影响。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其中之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滑槽24,其中另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凸筋14,滑槽24和凸筋14滑动配合。通过凸筋14和滑槽24的配合,对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滑动过程起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相对滑动更加平稳、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第一支撑体10上形成有滑槽24,第二支撑体20上形成有与滑槽24配合的凸筋14;也可也是第二支撑体20上形成有滑槽24,第一支撑体10上形成有与滑槽24配合的凸筋14。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其中之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一侧形成有滑槽24,也可以在横向相对两侧均形成有滑槽24。凸筋14与滑槽24对应设置即可。以第一支撑体10为例,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体10的横向一侧形成滑槽24,在第一支撑体10的横向另一侧形成凸筋14;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体10的横向一侧或横向相对两侧均形成滑槽24;再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体10的横向一侧或横向相对两侧均形成凸筋1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滑槽24包括沿滑动方向连通的第一滑槽241和第二滑槽242,也就是说,第一滑槽241和第二滑槽242连续延伸。第一滑槽241和第二滑槽242的交界处形成有朝向第二滑槽242的台阶面24a,也就是说,第一滑槽241和第二滑槽242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使得两者的交界处产生台阶面24a。
请参阅图13,凸筋14包括沿滑动方向连接的第一凸筋141和第二凸筋142,即第一凸筋141和第二凸筋142连续延伸,第一凸筋141和第二凸筋142的交界处形成有抵接面14a,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抵接面14a能够与台阶面24a抵接。
具体地,当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抵接面14a和台阶面24a抵接,使得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无法再继续滑动,也就是说,抵接面14a和台阶面24a的配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在相对滑动过程中沿滑动方向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在垂直于第一滑槽241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中,第一滑槽24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槽2410和第二子槽2411,第二子槽2411位于第一子槽2410的外侧,第二子槽2411沿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子槽2410的尺寸以在第一子槽2410与第二子槽2411的交界处形成止挡面241a,也就是说,该投影中,第一滑槽241入口处的尺寸相对较小,内部尺寸相对较大。
相应地,请参阅图9,第二凸筋142包括凸筋本体1421和从凸筋本体1421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凸边1422,请参阅图7,凸边1422滑动地穿设于第一子槽2410内,凸筋本体1421滑动地穿设于第二子槽2411中。第二子槽2411能够防止凸边1422从第一滑槽241中脱出,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滑动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第一支撑体10包括盒体部11和第一脊部12,容纳空间101设置于第一脊部12内,第一脊部12设置于盒体部11沿滑动方向背离第二支撑体20的一侧,盒体部11的与第一脊部12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敞开,第二支撑体20的至少部分结构滑动地设置于盒体部11内,即大致形成嵌套式结构,盒体部11对第二支撑体20起到容纳支撑作用,如此能够提升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的滑动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将移动终端的其他结构布置于盒体部11内。
第一支撑面10a位于盒体部11的外表面,第一脊部12形成有与容纳空间101连通的夹缝10b,请参阅图3和图6,柔性显示屏30滑动地穿设于夹缝10b中。可以理解的是,夹缝10b的设计需要给柔性显示屏30出入容纳空间101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夹缝10b在不干涉柔性显示屏30的出入容纳空间101的情况下,尺寸应尽量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夹缝10b沿移动终端横向的延伸长度需匹配柔性显示屏30的尺寸。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第二支撑体20包括主体部21和第二脊部22,主体部21的朝向柔性显示屏30一侧的表面为第二支撑面20a,第二脊部22设置于主体部21沿滑动方向的背离第一支撑体10的一侧,主体部21滑动地设置于盒体部11内,第二脊部22能够与盒体部11敞开侧的端部抵接,第二脊部22起到限位止挡作用,具体地,当移动终端处于初始状态时,盒体部11的敞开侧的端部与第二脊部22止挡接触。
当移动终端处于初始状态,请参阅图2,主体部21基本完全伸位于盒体部11内,柔性显示屏30由第一支撑面10a支撑,此时,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的面积大致与第一支撑面10a的面积相当。当需要增大显示区域时,使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产生相对滑动,主体部21逐渐从盒体部11中伸出,使得主体部21的第二支撑面20a与柔性显示屏30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卷轴40释放柔性显示屏30,以适应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之间的滑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主体部21包括支撑板210以及设置于支撑板210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相对两侧的侧板211,侧板211从支撑板210的边缘处向背离柔性显示屏30的一侧延伸,主体部21远离第二脊部22的一侧以及远离柔性显示屏30的一侧均敞开,也就是说,主体部21在垂直于滑动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形状大致呈П形状,一方面,能够使得主体部2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主体部21在盒体部11内占用的体积,使得盒体部11内的空间相对较大,便于布置其他零部件,盒体部11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一实施例中,盒体部11的内壁上形成有上述的凸筋14,主体部21上形成有滑槽24。如此,可以将盒体部11的壁厚做得较薄,充分利用盒体部11内的空间,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设计。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第一支撑体10还包括设置于盒体部11朝向柔性显示屏30一侧的卡筋部13,卡筋部13沿盒体部11的边缘延伸,卡筋部13与第一支撑面10a之间形成有卡槽13a,请参阅图7,柔性显示屏30的边缘滑动地设置于卡槽13a内,通过卡筋部13压住柔性显示屏30的边缘,一方面对柔性显示屏30的边缘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柔性显示屏30起滑动导向作用,防止柔性显示屏30脱离第一支撑面10a。
一实施例中,卷轴40可以是在电力驱动下卷绕柔性显示屏30,例如,在容纳空间101内设置一电机(图未示),通过电机直接或间接地驱动卷轴40正反转即可。
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容纳空间101内的卷簧(图未示),卷簧对卷轴40施加转矩以张紧柔性显示屏30,也就是说,卷簧自始至终对卷轴40施加转矩,例如,始终施加沿图3和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以始终张紧柔性显示屏30,防止柔性显示屏30起拱,使得柔性显示屏30始终保持平直,当需要进一步伸展移动终端时,将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柔性显示屏30对卷轴40施加沿图3或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的转矩,当该逆时针方向的转矩大于卷簧对卷轴40施加的顺时针方向转矩时,卷轴40朝向释放柔性显示屏3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卷轴40转动过程中,卷簧储存势能,当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需要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卷轴40在卷簧作用下会转动以卷曲柔性显示屏30,柔性显示屏30带动第一支撑体10和第二支撑体20相互靠近,最终恢复至初始状态,如此,无需增加电机即可实现自动卷曲,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卷簧可以设置于卷轴4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也可以在卷轴40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卷簧。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卷轴40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卷簧,即卷绕于卷轴40上的柔性显示屏30沿卷轴40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卷簧,如此能够提升卷轴40卷绕或释放柔性显示屏30的可靠性和平稳性,避免柔性显示屏30沿卷轴40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受力不均。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
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盒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一侧的卡筋部,所述卡筋部沿所述盒体部边缘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卡筋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槽内;
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滑动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其中之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其中另一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凸筋,所述滑槽和所述凸筋滑动配合;
卷轴,所述卷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卷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卷绕所述柔性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沿滑动方向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交界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凸筋包括沿滑动方向连接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的交界处形成有抵接面,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台阶面止挡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位于所述第一子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子槽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槽的尺寸以在所述第一子槽与所述第二子槽的交界处形成止挡面,所述第二凸筋包括凸筋本体和从所述凸筋本体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滑动地穿设于第一子槽内,所述凸筋本体滑动地穿设于第二子槽中,所述凸边朝向所述凸筋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止挡面止挡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一脊部,所述容纳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脊部内,所述第一脊部设置于所述盒体部沿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盒体部的与所述第一脊部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敞开,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结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部内;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盒体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脊部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夹缝,所述柔性显示屏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夹缝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二脊部,所述第二脊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沿滑动方向的一侧,所述主体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部内,所述第二脊部能够与所述盒体部的敞开侧的端部止挡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部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形成有所述凸筋,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相对两侧形成有所述滑槽,所述凸筋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沿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横向相对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处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延伸,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二脊部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均敞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卷簧,所述卷簧对所述卷轴施加转矩以张紧所述柔性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所述柔性显示屏沿所述卷轴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卷簧。
CN201910765640.4A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110493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5640.4A CN110493398B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5640.4A CN110493398B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398A CN110493398A (zh) 2019-11-22
CN110493398B true CN110493398B (zh) 2021-07-02

Family

ID=6855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5640.4A Active CN110493398B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1927B (zh) * 2019-12-13 2022-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4844965A (zh) * 2019-12-13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995371B (zh) * 2019-12-16 2023-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KR20210076492A (ko) 2019-12-16 2021-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격 보상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롤러블 전자 장치
CN113010027A (zh) * 2019-12-19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132512B (zh) * 2019-12-31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
CN111371928B (zh) * 2020-03-11 2021-08-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显示方法
CN111312081B (zh) * 2020-03-31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74809B (zh) * 2020-04-30 2021-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46956B (zh) * 2020-05-28 2024-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3851042B (zh) * 2020-06-28 2023-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664337A (zh) * 2020-06-30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947999A (zh) * 2020-07-17 2022-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滑动卷绕装置与显示装置
CN111899644A (zh) * 2020-07-29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70911B (zh) * 2020-08-04 2024-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4495699B (zh) * 2020-10-26 2024-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的支撑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1665839B2 (en) 2020-12-16 2023-05-30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2466217A (zh) * 2020-12-16 2021-03-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98995B (zh) * 2021-03-18 2022-05-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滑动的柔性显示设备
CN113035070B (zh) * 2021-03-31 2023-0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滑卷机构和终端
CN113098999B (zh) * 2021-03-31 2023-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滑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94174B (zh) * 2021-04-29 2023-07-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96577B (zh) * 2021-05-24 2023-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76568B (zh) * 2021-08-02 2024-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63629B (zh) * 2021-11-16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064066A (zh) * 2022-06-08 2022-09-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294863B (zh) * 2022-06-30 2023-09-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31A (zh) * 2014-12-25 2015-04-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CN104683522A (zh) * 2015-03-31 2015-06-0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545849A (zh) * 2017-09-01 2018-01-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230937A (zh) * 2018-03-26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664087A (zh) * 2018-07-2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CN208061588U (zh) * 2018-03-26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9861B (zh) * 2018-03-07 2020-04-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支撑组件及柔性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531A (zh) * 2014-12-25 2015-04-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CN104683522A (zh) * 2015-03-31 2015-06-0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545849A (zh) * 2017-09-01 2018-01-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230937A (zh) * 2018-03-26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08061588U (zh) * 2018-03-26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664087A (zh) * 2018-07-2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398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339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583802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8399861B (zh) 柔性显示设备支撑组件及柔性显示设备
EP2019066A1 (en) Transfer tool
US9385519B2 (en) Cord winder
US202203086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63097Y1 (ko) 릴타입 이어폰이 부착된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및 탈부착이 가능한 릴타입 이어폰
KR102428713B1 (ko) 핑거 홀더가 구비된 휴대폰 보호케이스
US20150034752A1 (en) Dual self-winding retractable device for a wire of a headphone
US10177508B2 (en) Integrated wire management device for audio headphones
US8963007B2 (en) Earphone line, earphone line take-up apparatus, earphone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US9229491B2 (en) Tablet computer
KR101701633B1 (ko) Usb 케이블을 장착한 휴대폰케이스
CN113888985B (zh) 显示装置
CN210142913U (zh) 充电装置及电源电缆组件
KR102317025B1 (ko) 핸드폰 케이스
KR101147853B1 (ko) 코드 및 목걸이 줄 권취 장치
KR20220124852A (ko) 롤러블 스마트폰용 보호케이스
CN110718150B (zh) 一种卷曲式柔性显示装置
CN215734399U (zh) 一种可收纳耳机的手机壳
KR200229160Y1 (ko) 이어폰 라인 와인더가 구비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케이스
KR200355142Y1 (ko) 스테레오 이어폰 수납 케이스
KR20180051106A (ko) 핸드폰 케이스
CN218336377U (zh) 一种可收纳的耳机线
KR200181930Y1 (ko) 휴대폰용 권취릴형 핸드프리 이어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