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9373B -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9373B
CN110489373B CN201910774001.4A CN201910774001A CN110489373B CN 110489373 B CN110489373 B CN 110489373B CN 201910774001 A CN201910774001 A CN 201910774001A CN 110489373 B CN110489373 B CN 110489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ulse
pulses
negativ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40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9373A (zh
Inventor
刘恒生
王怡心
徐江波
杭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wei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wei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wei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wei Semiconductor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40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9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9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9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9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9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的方法包括: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由于本方法通过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并且在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增加了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脉冲波形,从而能够利用多种波形表示多位隔离通信数据,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因此能够提升传输速率,降低传输隔离通信数据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串行通信协议由于其设计简单,通讯稳定,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但在一些复杂的电路系统如电池组管理系统中,各个电池包间的电压不同,所以在电路设计上需要将各组电路之间进行电气隔离,而隔离通信数据不能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传递,因此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运而生。现有的串行隔离通信方法中,通过将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利用数据脉冲信号传输隔离通信数据。该数据脉冲信号具体为一组上下脉冲,并且,当正脉冲在前表示“1”,当负脉冲在前表示“0”。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串行隔离通信方法,每次只能发送一位隔离通信数据,数据传输的速率慢,而且发送每位数据需要一组上下脉冲,使得传输隔离通信数据所需的功耗大。
因此,如何提高串行隔离通信中的通信速率,降低隔离通信数据的传输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能够提高串行隔离通信中的通信速率,降低隔离通信数据的传输功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及系统,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包括:
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具体为0个或1个所述脉冲宽度的所述延迟。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开始脉冲信号;
对应的,在所述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结束脉冲信号。
优选地,所述开始脉冲信号或所述结束脉冲信号具体包括:正脉冲、M个脉冲宽度的所述延迟和负脉冲;其中,M≠N。
优选地,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所述延迟的幅值具体为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的幅值的平均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解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解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由于本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并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并且在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增加了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脉冲波形,从而能够利用多种波形表示多位隔离通信数据,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即,每个波形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因此能够提升传输速率,降低传输隔离通信数据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及系统,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脉冲信号的表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SPI的隔离通信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I2C的隔离通信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能够提高串行隔离通信中的通信速率,降低隔离通信数据的传输功耗;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及系统,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串行隔离通信系统还包括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相互电气隔离。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在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电容、电磁或光电等方式实现通信隔离。具体的,本方法包括:
S10: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指的是需要发送至串行隔离通信中的接收端的隔离通信数据。具体的,隔离通信数据可以是预先存储在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先由发送端生成用于指示接收端中相应的功能单元的串行指令信息,然后再将该串行指令信息转换为对应的隔离通信数据,并且串行指令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过微控制器或者其他控制器生成。本实施例对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S20: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S30: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具体的,在获取到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之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一组数据脉冲信号指的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预设长度的延迟,预设长度为0或N个脉冲宽度,且N≥1,本实施例对预设长度不做限定。
当N为多种定值时,即,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的预设长度有多种情况,对应的,每种预设长度均对应一种脉冲波形。当N为一种定值时,对应的,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则将对应有四种可能的脉冲波形:当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为0时,数据脉冲信号对应为“正脉冲-负脉冲”,或者“负脉冲-正脉冲”;当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为N个脉冲宽度时,数据脉冲信号对应为“正脉冲-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负脉冲”,或者“负脉冲-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正脉冲”。并且,由于本实施例是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即,可以利用这四种脉冲波形分别表示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
具体的,在得出数据脉冲信号之后,则将数据脉冲信号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隔离发送口发送给接收端,以实现串行隔离通信。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同轴线或者双绞线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给接收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脉冲信号的传输是双向的。例如,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主芯片端既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具体是根据该主芯片端具体执行的动作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由于本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并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并且在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增加了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脉冲波形,从而能够利用多种波形表示多位隔离通信数据,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即,每个波形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因此能够提升传输速率,降低传输隔离通信数据的功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具体为0个或1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延迟具体为0个或1个脉冲宽度,也就是说,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要么没有延迟,要么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长度为1个脉冲宽度。
对应的,在实际操作中,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后,在预设长度的延迟后,再发送第二脉冲信号;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分别为正脉冲或负脉冲,并且,预设长度为0或1个脉冲宽度。更具体的,一种数据脉冲信号的表示方式如图2所示,即,N的取值为1,根据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先后顺序以及延迟的脉冲宽度情况,得出四种脉冲波形。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利用“负脉冲-延迟-正脉冲”表示“01”;“正脉冲-延迟-负脉冲”表示“11”;“负脉冲-正脉冲”表示“00”以及“正脉冲-负脉冲”表示“10”。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延迟的预设长度为0个或1个脉冲宽度,得出四种类型的脉冲波形,并利用每种脉冲波形表示两位隔离通信数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四种脉冲信号表示不同数位的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的幅值具体为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幅值的平均值。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延迟的幅值具体为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幅值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在数据脉冲信号的脉冲波形中,延迟对应的波形在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幅值之间,从而使得数据脉冲信号更加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在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开始脉冲信号;
对应的,在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结束脉冲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首先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脉冲信号之前,进一步先向接收端发送开始脉冲信号,以提醒接收端接下来将发送数据脉冲信号;对应的,在向接收端发送完数据脉冲信号之后,进一步向接收端发送结束脉冲信号,以提醒接收端当前的隔离通信数据已发送完毕。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开始脉冲信号或结束脉冲信号具体包括:正脉冲、M个脉冲宽度的延迟和负脉冲;其中,M≠N。
本实施例中,开始脉冲信号和结束脉冲信号也是通过在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设置延迟长度的延迟的方式得出不同于数据脉冲信号的脉冲波形,并利用这种脉冲波形表示开始传输数据脉冲信号的开始脉冲信号和结束传输数据脉冲信号的结束脉冲信号。在一种具体实施中,可以将开始脉冲信号和结束脉冲信号中的延迟设置为2个脉冲宽度,进而结合正脉冲和负脉冲的先后顺序,得出对应的开始脉冲信号和结束脉冲信号。
例如,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SPI的隔离通信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CSB表示片选信号,CLK表示时钟信号,SDI表示隔离通信数据,ISO表示得出的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通过在一组正负脉冲之间增加2个脉冲宽度的延迟来表示CSB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以对应表示传输数据脉冲信号的开始和结束,即ISO的第一个脉冲波形表示开始脉冲信号,ISO的最后一个脉冲波形表示结束脉冲信号。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I2C的隔离通信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SCL表示时钟信号,SDA表示隔离通信数据,ISO表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I2C中的数据线SDA在时钟线SCL为高电平时下降,表示开始传输数据脉冲信号,对应的脉冲波形为开始脉冲信号;数据线SDA在时钟线SCL为高电平时上升,表示结束传输数据脉冲信号,对应的脉冲波形为结束脉冲信号。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设置开始脉冲信号和结束脉冲信号来表示开始传输数据脉冲信号和结束传输数据脉冲信号,能够更明确地知晓隔离通信数据的传输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传输的准确度。
上文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该方法对应的、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发送端的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具体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编码模块52,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发送模块53,用于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具有上述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有益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包括:
S61: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S62: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S63:获取隔离通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由于本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并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因此能够利用多种波形表示多位隔离通信数据,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即,每个波形能够传输更多的隔离通信数据,因此能够提升传输速率,降低传输隔离通信数据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方法对应的、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的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具体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解码模块72,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
第二获取模块73,用于获取隔离通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具有上述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串行隔离通信系统,具体的,如图8所示,串行隔离通信系统80包括发送端81和接收端82,且发送端81和接收到端82之间存在隔离通信介质83,使得发送端81与接收端82存在通信隔离;
具体的,发送端81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编码模块52和发送模块53;其中,第一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模块52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发送模块53用于将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82;
具体的,接收端82包括接收模块71、解码模块72和第二获取模块73;其中,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解码模块72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正脉冲和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第二获取模块73用于获取隔离通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行隔离通信系统,具有上述任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的有益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包括:
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具体为0个或1个所述脉冲宽度的所述延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开始脉冲信号;
对应的,在所述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结束脉冲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始脉冲信号或所述结束脉冲信号具体包括:正脉冲、M个脉冲宽度的所述延迟和负脉冲;其中,M≠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所述延迟的幅值具体为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的幅值的平均值。
6.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7.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8.一种串行隔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行隔离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解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9.一种串行隔离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隔离通信数据;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将两位以上的所述隔离通信数据编码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数据脉冲信号;
解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解码规则将所述数据脉冲信号解析为对应的两位以上的隔离通信数据;其中,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包括正脉冲、负脉冲,以及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0或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N≥1;各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依靠所述正脉冲和所述负脉冲之间的不同延迟来互相区分,且至少有一组所述数据脉冲信号的所述延迟为所述N个脉冲宽度的延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隔离通信数据。
CN201910774001.4A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489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4001.4A CN110489373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4001.4A CN110489373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9373A CN110489373A (zh) 2019-11-22
CN110489373B true CN110489373B (zh) 2021-07-20

Family

ID=6855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4001.4A Active CN110489373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937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530A (zh) * 1999-03-30 2001-04-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自复位指针的动态锁存接收器
CN1734435A (zh) * 2004-08-11 2006-02-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通讯端口电路
CN101404553A (zh) * 2007-10-11 2009-04-08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将pam编码应用于10/100m以太网物理层的方法
CN102799840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118251A (zh) * 2012-05-08 2013-05-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电平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US20130179749A1 (en) * 2009-08-26 2013-07-11 Skymed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dynamic data storage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a memory device
CN104008080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数据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8153688A (zh) * 2017-12-29 2018-06-12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8738C (zh) * 2008-03-28 2009-12-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同步时钟的脉宽调制式光纤通信编码解码方法及电路
CN101639819A (zh) * 2009-08-27 2010-02-03 罗建华 采用脉冲间隔进行串行通信以及二芯带供电的总线系统
US8750406B2 (en) * 2012-01-31 2014-06-10 Altera Corporation Multi-level amplitude signaling receiver
US8781022B1 (en) * 2013-03-01 2014-07-1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multi-level data transmission
CN106911383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530A (zh) * 1999-03-30 2001-04-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自复位指针的动态锁存接收器
CN1734435A (zh) * 2004-08-11 2006-02-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通讯端口电路
CN101404553A (zh) * 2007-10-11 2009-04-08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将pam编码应用于10/100m以太网物理层的方法
US20130179749A1 (en) * 2009-08-26 2013-07-11 Skymed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dynamic data storage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a memory device
CN102799840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118251A (zh) * 2012-05-08 2013-05-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电平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08080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数据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8153688A (zh) * 2017-12-29 2018-06-12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串行隔离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9373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1224B2 (en) Interface between a twin-wire bus and a single-wire bus
KR20160140847A (ko) 집적회로간 (i2c) 버스상에서 인-밴드로 여분의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들
CN1904871A (zh) 电子器件之间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571117B (zh) 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及传送系统
CN104247356A (zh) 多值信号传输系统
CN103957074A (zh) 基于智能终端音频口的数据通讯方法
CN110489373B (zh) 一种串行隔离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70300B (zh) 一种异步通信方法
US20130214601A1 (en) Interface circuits for cascade and series battery manage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591716B (zh) 一种基于单载波的串行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00116363A (ko) 단전선 직렬 통신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CN109347605B (zh) 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54943B2 (en) Serial isol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438052B (zh) 信号解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722630B1 (en)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a serially transmitted signal thereof
KR101794761B1 (ko) 디지털 데이터 통신장치 및 데이터 모의장치
CN1124914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0486255C (zh) 接口转换装置
CN201393232Y (zh) 使用新型cmi编码的总线通讯电路
CN204013474U (zh) 数字信号隔离传输装置
CN105657592B (zh) 一种音频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532321A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通信设备的大动态范围数据通信方法
CN107370565B (zh) 一种传输参数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5061968B (zh) 一种接口处理器及接口处理系统
CN107368446B (zh) 一种传输参数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