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8396B -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8396B
CN110488396B CN201910710273.8A CN201910710273A CN110488396B CN 110488396 B CN110488396 B CN 110488396B CN 201910710273 A CN201910710273 A CN 201910710273A CN 110488396 B CN110488396 B CN 110488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lens
graded index
ring
lens
gr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02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8396A (zh
Inventor
程阳
郝群
曹杰
杨骜
张佳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9107102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8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8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8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8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8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2Optical design, e.g. procedures, algorithms, optimisation rout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属于仿生成像领域。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曲面支撑基底、光圈阵列和平面图像传感器。本发明采用渐变折射率透镜作为光学成像单元,通过设计和优化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参数,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小离轴像差。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而且通过改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参数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可实现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属于仿生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并列型复眼是复眼类型中一种典型的成像方式,它由若干个分布在曲面上的小眼组成,每个小眼构成一个光学通道,每个光学通道单独对物方空间一定视场范围内的目标成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并列型复眼具有原理简单、体积小等优点。为了模拟并列型复眼的成像方式,目前人们已经研制出多种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大部分将均匀透镜阵列分布于球面基底上,然而受限于曲面图像传感器的加工工艺,目前在仿生复眼成像系统中一般采用的是平面图像传感器,这种结构由于各个小眼到平面图像传感器距离的不同,难以保证每个小眼同时在平面图像传感器上清晰成像,即如果中心子眼视场清晰对焦,边缘视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焦,严重影响成像质量,从而导致出现离轴像差。
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与普通透镜不同的光学特性。普通透镜具有均匀的折射率分布。与普通透镜不同,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均匀的折射率分布的特点,这种特点让它能够对成像系统进行更加灵活的控制,具有体积小,容易加工和装配、价格低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微型光学系统(如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内窥镜、医用共焦成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较小的离轴像差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微小、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如下:采用渐变折射率透镜作为光学成像单元,通过设计和优化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参数,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小离轴像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若干渐变折射率透镜按照环形方式排布在曲面支撑基底上,形成装置A;装置A、光圈阵列和平面图像传感器依次放置形成并列型仿生复眼;
步骤二、曲面支撑基底曲面半径为R,平面图像传感器到曲面支撑基底圆心的距离为L,位于装置A中心的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轴与主光轴重合、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1、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2、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n、最外环的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N。为了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离轴像差,需保证每环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表示为:
Figure BDA0002153497980000021
其中,f0、f1、f2、fn和f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n00、n01、n02、n0n和n0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轴心折射率。A0、A1、A2、An和A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Z0、Z1、Z2、Zn和Z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长度。
通过调节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包括轴心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常数以及长度等光学参数,使得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可实现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系统由目标和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组成。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由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曲面支撑基底、光圈阵列和平面图像传感器组成。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由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按照环形方式排布在曲面支撑基底上。曲面支撑基底上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小孔用于安装渐变折射率透镜。光圈阵列也由若干个圆形小孔组成,用于消除相邻两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串扰。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被光圈阵列的圆形小孔分为单独的光学通道。每个光学通道对目标的部分区域进行成像,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上。每个光学通道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光学参数,进而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和系统,利用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作为光学成像单元,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和系统,通过改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参数(轴心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常数以及长度)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和系统,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可实现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示意图;(a)为实施例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正视图;(b)为实施例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渐变折射率透镜光线走形图;
图5为实施例不同位置渐变折射率透镜光线走形图;(a)为实施例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光线走形图;(b)为实施例次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光线走形图;(c)为实施例最边缘渐变折射率透镜光线走形图。
其中,1-待成像目标、2-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3-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4-曲面支撑基底、5-光圈阵列、6-平面图像传感器、7-曲面支撑基底的圆形凹槽、8-光圈阵列的圆形凹槽、9-渐变折射率透镜、10-主光轴、11-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2-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6-入射平行光线、17-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前端面、18-入射倾斜光线、19-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后端面、20-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待成像目标1和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其中待成像目标1上置于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前方。
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的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3、曲面支撑基底4、光圈阵列5和平面图像传感器6。
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3由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7按照环形方式排布组成。曲面支撑基底4上分布有若干个曲面支撑基底的圆形凹槽7用于安装渐变折射率透镜7。光圈阵列5也由若干个光圈阵列的圆形凹槽8组成,用于消除相邻两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串扰。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被光圈阵列的圆形小孔独立为一个光学通道。每个光学通道对目标的部分区域进行成像,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6上。
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7按照环形方式排布在曲面支撑基底4上,用于模拟复眼的大视场成像特点。
如图3所示,曲面支撑基底4的曲面半径为R,平面图像传感器6距离曲面支撑基底4圆心距离为L,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的光轴与主光轴10重合、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与主光轴10的夹角为α1、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与主光轴10的夹角为α2、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与主光轴10的夹角为αn、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与主光轴10的夹角为αN。为了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离轴像差,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7在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7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6的距离,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153497980000051
其中,f0、f1、f2、fn和f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的焦距。n00、n01、n02、n0n和n0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的轴心折射率。A0、A1、A2、An和A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的折射率分布常数,Z0、Z1、Z2、Zn和Z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2、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3、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4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的长度。
渐变折射率透镜7具有折射率径向梯度分布,入射光线在渐变折射率透镜7内的传播呈现弯曲形状,如图4所示。入射平行光线16和入射倾斜光线18分别经过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前端面17后,以弯曲方式在渐变折射率透镜7内传播,当到达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后端面19后,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6上,其中入射平行光线16成像在光轴20和平面图像传感器6的交点上,入射倾斜光线18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6的其他位置。
为了能够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离轴像差,在曲面支撑基底4的不同位置的渐变折射率透镜7具有不同的焦距,如图5所示。根据式(2)可知,处于曲面支撑基底4中心位置的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具有最大的焦距值,随着渐变折射率透镜7的光轴和主光轴10角度的增大,渐变折射率透镜7的焦距逐渐减小。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具有最小的焦距值。渐变折射率透镜7可以通过设计和优化其轴心折射率(n0),折射率分布常数(A)和长度(Z)得到不同的焦距值。以调整长度值为例,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11具有最短的长度值Z0,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15具有最长的长度值ZN
通过调节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包括轴心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常数以及长度等光学参数,使得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可实现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功能。
综上所述,相比较传统方法,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和系统采用渐变折射率透镜作为成像单元,不仅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加工简单等优点,而且还具有能够减小离轴像差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中的若干渐变折射率透镜按照环形方式排布在曲面支撑基底上,组成装置A;装置A、光圈阵列和平面图像传感器依次放置形成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
步骤二、曲面支撑基底曲面半径为R,平面图像传感器到曲面支撑基底圆心的距离为L,位于装置A中心的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轴与主光轴重合、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1、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2、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n、最外环的渐变折射率透镜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αN;为了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离轴像差,需保证每环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24696270000011
其中,f0、f1、f2、fn和f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n00、n01、n02、n0n和n0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轴心折射率;A0、A1、A2、An和A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Z0、Z1、Z2、Zn和ZN分别为中心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一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二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第n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最外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长度;
通过调节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轴心折射率、折射率分布常数以及长度的光学参数,使得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焦距值等于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中心到平面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而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
2.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成像目标(1)和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所述待成像目标(1)上置于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前方;
所述的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2)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3)、曲面支撑基底(4)、光圈阵列(5)和平面图像传感器(6);
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3)由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9)按照环形方式排布组成;曲面支撑基底(4)上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凹槽I(7),若干个圆形凹槽I(7)分别用于安装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9);光圈阵列(5)包括若干个圆形凹槽II(8),用于消除相邻两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串扰;若干个圆形凹槽I(7)与若干个圆形凹槽II(8)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被相应的圆形凹槽II(8)独立为一个光学通道;每个光学通道对目标的部分区域进行成像,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6)上。
CN201910710273.8A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Active CN110488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273.8A CN110488396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273.8A CN110488396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8396A CN110488396A (zh) 2019-11-22
CN110488396B true CN110488396B (zh) 2020-10-09

Family

ID=6854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0273.8A Active CN110488396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83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5861B (zh) * 2020-01-17 2021-06-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多焦距曲面复眼透镜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CN113568166B (zh) * 2021-08-12 2023-05-2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变曲率光学积分器的设计方法
CN114839761A (zh) * 2022-02-15 2022-08-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驱动的非均匀变焦曲面复眼阵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3202B2 (ja) * 2005-12-06 2011-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CN105467477A (zh) * 2015-12-03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渐变焦距透镜阵列的曲面仿生复眼成像装置
TW201613748A (en) * 2014-10-09 2016-04-16 Univ Nat Formosa Compound eye thin film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ionic compound eye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CN106772715A (zh) * 2017-02-15 2017-05-31 沈阳理工大学 曲面仿生复眼的制备方法
CN106842387A (zh) * 2017-04-06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焦点仿生复眼光学元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3202B2 (ja) * 2005-12-06 2011-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TW201613748A (en) * 2014-10-09 2016-04-16 Univ Nat Formosa Compound eye thin film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ionic compound eye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CN105467477A (zh) * 2015-12-03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渐变焦距透镜阵列的曲面仿生复眼成像装置
CN106772715A (zh) * 2017-02-15 2017-05-31 沈阳理工大学 曲面仿生复眼的制备方法
CN106842387A (zh) * 2017-04-06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焦点仿生复眼光学元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渐变折射率介质在重叠复眼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李娜娜等;《光学技术》;20090731;第618-6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8396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8396B (zh) 一种用于减小并列型仿生复眼离轴像差的成像方法
JP3513514B2 (ja) ズーム投影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03166B2 (ja) 射出瞳の遠いマクロレンズ
CN108663771B (zh) 光学镜头
CN109870787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KR20190130982A (ko) 광학 렌즈 시스템 및 이미징 시스템
CN112130289A (zh) 一种黑光镜头
CN110426762B (zh) 一种并列型仿生复眼窝区成像方法和系统
CN111983788A (zh) 一种广角镜头
US2130760A (en) Lens
CN111983789A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16285930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6083086U (zh) 一种大靶面tof镜头
JP2019117422A (ja) 撮像用の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13780523U (zh) 高分辨率大靶面10-30mm日夜变焦监控镜头
CN213182176U (zh) 一种黑光镜头
US11892612B2 (en) Multichannel close-up imaging device
EP2495596A2 (en) Camera featuring a zoom lens with optical elements that are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N109856900B (zh) 光学透镜组
CN112363306A (zh) 高分辨率大靶面10-30mm日夜变焦监控镜头及成像方法
CN110769135A (zh) 一种仿生复眼图像采集装置
CN218848437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8497256U (zh) 变焦镜头
CN114545607B (zh) 一种微型超近距离大景深复眼成像系统
KR102295862B1 (ko) 최대 입사광효율을 제공하는 렌즈 배열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