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0547B -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0547B
CN110480547B CN201910840837.XA CN201910840837A CN110480547B CN 110480547 B CN110480547 B CN 110480547B CN 201910840837 A CN201910840837 A CN 201910840837A CN 110480547 B CN110480547 B CN 110480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trol surface
loading plate
measuring device
electromagnetic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08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0547A (zh
Inventor
于丹
姜玉峰
张中哲
刘春庆
高健
曹永乐
孟凡雅
何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Priority to CN2019108408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0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0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0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0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Abstract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所述工装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垫块、压板、测量装置、指示杆、加载板、以及测力装置,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通过垫块连接;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上夹板连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装置相连;所述指示杆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上;所述加载板的一端与所述下夹板连接;所述测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加载板和所述下夹板的连接处。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可以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上指示杆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在舵面上的负载力矩,当作用力加载到标定位置时,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可以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舵面,通常指在气流中利用偏转而产生导弹平衡力和控制力来操纵导弹飞行的气动翼面,又称操纵面。一般包括负责控制升降的升降舵、负责控制航向的方向舵、以及负责控制倾斜的副翼。
为了检验导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挂飞试验。挂飞试验可以指将试验成件、模拟弹和战斗弹挂在飞机上作各种战术飞行或模拟攻击,在导弹返回地面后,从弹体携带的数据设备进行数据的导出和分析,以检验导弹及其分系统在实际高度及运动速度情况下的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部分性能参数的稳定性。
机载导弹挂飞过程中需要保持舵面锁定,舵面锁定一般是依靠执行机构上安装的电磁锁来实现,然而,导弹挂飞前电磁锁锁定性能目前很难检测得到,无法确定舵面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舵面夹持工装、以及利用该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压板(4)、测量装置(5)、指示杆(6)、加载板(7)、以及测力装置(8),其中,
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用于夹持舵面,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压板(4)的一端与所述上夹板(1)连接,所述压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装置(5)相连;所述测量装置(5)的测量方向与所述压板(4)的长边方向垂直;
所述指示杆(6)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5)上;
所述加载板(7)的一端与所述下夹板(2)连接,所述加载板(7)的另一端长度至少达到所述测量装置(5)上指示杆(6)的所在位置;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压板(4)平行;
所述测力装置(8)安装于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下夹板(2)的连接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所述标定位置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
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
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包括:控制器、计算模块以及执行部件、施力部件;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标定位置;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
控制器,用于控制执行部件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控制施力部件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以及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舵面夹持工装以及利用该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采用上夹板和下夹板来夹持舵面,可以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上指示杆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在舵面上的负载力矩,当作用力加载到标定位置时,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可以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舵面夹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舵面夹持工装、以及利用该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通过上下夹板夹持舵面,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指示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到舵面上的负载力矩,当作用力加载到指示杆的标定位置时,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判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舵面夹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舵面夹持工装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压板4、测量装置5、指示杆6、加载板7、以及测力装置8,其中,
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用于夹持舵面,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压板4的一端与所述上夹板1连接,所述压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装置5相连;所述测量装置5的测量方向与所述压板4的长边方向垂直;
所述指示杆6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5上;
所述加载板7的一端与所述下夹板2连接,所述加载板7的另一端长度至少达到所述测量装置5上指示杆6的所在位置;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压板4平行;
所述测力装置8安装于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下夹板2的连接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的结构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均为长方形板材。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舵面夹持工装,采用上夹板和下夹板来夹持舵面,可以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上指示杆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在舵面上的负载力矩,当作用力加载到标定位置时,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可以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考虑到有些舵面的强度较低、舵面较软,为了避免在夹持过程中损伤舵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舵面夹持工装进一步包括:
垫块(3),所述垫块(3)位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所述垫块(3)的高度大于等于舵面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块3至少为2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夹板1(或所述下夹板2)的两端,所述上夹板1(或所述下夹板2)的中间位置用于夹持所述舵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1的连接有压板4的一端所连接的垫块3至所述上夹板1的连接有压板4的一端的端部、所述下夹板2的连接有加载板7的一端所连接的垫块3至所述下夹板2的连接有加载板7的一端的端部存在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足以容纳所述测力装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1与垫块3、所述下夹板2与垫块3均采用螺栓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4与所述上夹板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4为长条形板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4与所述测量装置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板7为长条形板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板7与所述下夹板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舵面夹持工装,上夹板1和下夹板2用于夹持舵面,压板4一端固定于上夹板1上、另一端与测量装置5相连,加载板7固定在下夹板上,用于接受向其施加的作用力并使得所述测量装置上的指示杆位置移动,通过将测量装置上的指示杆固定在标定位置上,可以反推出舵面的负载力矩,从而可以实现在导弹挂飞之前预先模拟出舵面锁定的力矩,即将负载力矩确定为与电磁锁的锁定力矩一致,进而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有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舵面为复合舵的舵面。
考虑到复合舵舵面形状不规则,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块3为4块,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的连线构成直角四边形。
由于复合舵舵面形状不规则,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通过4块垫块3用螺栓进行连接,以确定所述舵面夹持工装可以更好的贴合或夹持所述舵面。对于普通形状规则舵面,若舵面强度比较高,也可以不加垫块或减少垫块,此处加4块垫块是由于复合舵舵面较软,增大舵面的受力面积,不加垫块可能会对舵面造成损伤。
为了使施加(或者称加载)作用力时确保舵面受力均匀,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1与待测舵面的接触处、以及所述下夹板2与舵面的接触处均粘贴有毛毡。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上夹板1与待测舵面的接触处粘贴毛毡、在所述下夹板2与舵面的接触处粘贴毛毡,使得在加载时舵面受力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装置5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指示杆6嵌入所述测量装置5的凹槽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装置5为标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力装置8为力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板7为弹簧钢板。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所述标定位置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到;
步骤202、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
步骤203、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具体实施时,在舵面锁定时,可以通过电磁锁的锁定力矩等效计算得到力矩M,同时,可以根据确定的加载点(施加作用力的点,或称施力位置,例如可以是加载板7的与测量装置相接触的一端)计算得到加载点至舵轴轴心的距离L,然后根据舵轴锁定力矩M和距离L计算得到作用力F的大小(F=M/L)。
在加载时,由于可以通过测力装置直观的显示出作用力F的数值,在加载点至舵轴轴心的距离为L的前提下,可以确定加载到舵面上的力矩即为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即,M=M′*i。
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会弯曲变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作用力F计算出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根据该变形量确定所述指示杆在测量装置上的标定位置。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可以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上指示杆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在舵面上的负载力矩,持续施加作用力直至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由于所述标定位置是根据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确定的,当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时,说明此时加载了同等的作用力F;又由于作用力F时根据电磁锁的锁定力矩计算得到的,因此,当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时,说明此时加载到舵轴上的力矩和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力矩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可以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原理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081
其中,E为所述加载板(7)的弹性模量,l为施力位置至所述压板(4)前端面的距离,I为所述加载板(7)的惯性矩,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082
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板7的刚度具体为: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083
其中,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在加载点位置、作用力F、弹性板宽度b和厚度h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加载板7的变形量。计算出加载板7的变形量之后,将指示杆6固定到测量装置5的相应位置,当加载板变形量达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即代表加载了同等的作用力F,相应加载到舵轴上的力矩为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转动舵轴;
确定所述舵面是否跟随所述舵轴转动;
在所述舵面不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正常;
在所述舵面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功能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载到指示杆6标定位置时可以判定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有效。若此时舵面不随舵轴转动即表示舵面锁定功能正常,电磁锁锁定功能正常;若舵面随舵轴转动即表示锁定功能失效,电磁锁功能异常。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下面进行说明。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利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包括:控制器401、计算模块402以及执行部件403、施力部件404;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标定位置;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
控制器,用于控制执行部件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控制施力部件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以及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利用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可以通过向加载板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测量装置上指示杆的位移量计算出施加在舵面上的负载力矩,持续施加作用力直至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由于所述标定位置是根据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确定的,当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时,说明此时加载了同等的作用力F;又由于作用力F时根据电磁锁的锁定力矩计算得到的,因此,当所述指示杆6加载到标定位置时,说明此时加载到舵轴上的力矩和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力矩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舵面的转动情况可以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有效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下式计算加载板7的变形量: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01
其中,E为所述加载板(7)的弹性模量,l为施力位置至所述压板(4)前端面的距离,I为所述加载板(7)的惯性矩,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02
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下式计算加载板7的刚度: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03
其中,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控制执行部件转动舵轴;
确定所述舵面是否跟随所述舵轴转动;
在所述舵面不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正常;
在所述舵面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功能异常。
实施例四
为了便于本申请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一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舵面锁定测量装置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垫块3、压板4、标尺5、指示杆6、加载板7、以及力传感器8。
由于复合舵的舵面形状不规则,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通过四块所述垫块3用螺栓进行连接,垫块3的高度大于复合舵的舵面的最大厚度。
为了使加载时舵面受力均匀,上夹板1、下夹板2与复合舵的舵面接触处采用粘贴毛毡的方式进行缓冲。
压板4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上夹板1上、另一端与所述标尺5相连。指示杆6嵌入所述标尺5的槽内。加载板7固定在所述下夹板2上。所述力传感器8安装在所述加载板7与所述下夹板2连接处。
加载时,通过力传感器8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加载力的数值F,通过测量加载点至复合舵的舵轴轴心的距离L,计算出加载到复合舵上的力矩M,所述M=F*L。
舵面锁定时,锁定力矩M可以通过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等效计算出,M=M′×i,i为伺服机构减速比;加载点确定后,可以测量加载点至复合舵的舵轴轴心的距离L。待力矩M和距离L确定后即可计算得到加载力F的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载板7为弹簧钢板,由钢板的受力分析可知,加载板7在力F的作用下为弯曲变形,其变形量为: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11
其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E=2.06×105MPa;l为力加载中心线与压板前端面的距离(mm)。
加载板刚度为: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12
其中,b为弹性板宽度(mm),h为弹性板厚度(mm)。
在加载点位置、作用力F、弹性板宽度b和厚度h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加载板7的变形量。此时,将指示杆6固定到标尺5的相应位置,当加载板变形量达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即代表加载了同等的力F,相应加载到舵轴上的力矩为M。加载到指示杆6固定位置,若此时舵面不随舵轴转动,即表示舵面锁定功能正常,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正常;若舵面随舵轴转动,即表示锁定功能失效,电磁锁的锁定功能异常。
例如:假设某执行机构使用的电磁锁锁定力矩为2.5Nm,机构减速比100,那么,相应转化到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2.5Nm×100=250Nm。加载点位置选取在距离复合舵舵轴中心距离1m处,即L=1m,此时加载力F=M/L=250N;
当加载点位置选定为距离复合舵舵轴中心距离1m处时,假设力加载中心线与压板前端面距离为463mm,弹性板宽度b选定为30mm,厚度h选定为8mm,材料选定为弹簧钢60Si2MnA,加载板的弹性模量为2.06*105,此时钢板在力F作用下的变形量为:
Figure BDA0002193656290000121
若未加载时指示杆所处位置为零位,变形量为31.3mm时则将指示杆固定到从零位位置向下滑31.3mm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压板(4)、测量装置(5)、指示杆(6)、加载板(7)、以及测力装置(8),其中,
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用于夹持舵面,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压板(4)的一端与所述上夹板(1)连接,所述压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装置(5)相连;所述测量装置(5)的测量方向与所述压板(4)的长边方向垂直;
所述指示杆(6)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5)上;
所述加载板(7)的一端与所述下夹板(2)连接,所述加载板(7)的另一端长度至少达到所述测量装置(5)上指示杆(6)的所在位置;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压板(4)平行;
所述测力装置(8)安装于所述加载板(7)和所述下夹板(2)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垫块(3),所述垫块(3)位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所述垫块(3)的高度大于等于舵面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为4块,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的连线构成直角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与待测舵面的接触处、以及所述下夹板(2)与舵面的接触处均粘贴有毛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5)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指示杆(6)嵌入所述测量装置(5)的凹槽内。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所述标定位置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
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
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77816810000021
其中,E为所述加载板(7)的弹性模量,l为施力位置至所述压板(4)前端面的距离,I为所述加载板(7)的惯性矩,
Figure FDA0002877816810000022
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板(7)的刚度具体为:
Figure FDA0002877816810000023
其中,b为所述加载板(7)的宽度;h为所述加载板(7)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转动舵轴;
确定所述舵面是否跟随所述舵轴转动;
在所述舵面不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正常;
在所述舵面随舵轴转动时,确定电磁锁功能异常。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舵面夹持工装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计算模块以及执行部件、施力部件;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计算得到的加载板(7)的变形量确定标定位置;所述加载板(7)的变形量为所述加载板(7)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变形量;所述作用力F为根据施力位置距舵轴轴心的距离L和舵轴上的锁定力矩M计算得到,所述M由电磁锁的锁定力矩M′与执行机构的减速比i相乘计算得出;
控制器,用于控制执行部件将所述指示杆(6)固定至测量装置(5)的标定位置、控制施力部件在确定的施力位置向所述加载板(7)施加作用力、以及当加载板(7)的变形量达到所述指示杆(6)的标定位置时,根据所述舵面是否随舵轴转动确定所述电磁锁的锁定功能是否正常。
CN201910840837.X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480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0837.XA CN11048054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0837.XA CN11048054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0547A CN110480547A (zh) 2019-11-22
CN110480547B true CN110480547B (zh) 2021-05-04

Family

ID=6855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0837.XA Active CN110480547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0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015B (zh) * 2023-09-28 2023-12-12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舵机检测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6823B1 (ko) * 2011-03-23 2013-02-25 유한회사 아이티더블유대림 인사이드 핸들의 스프링 인장력 측정용 지그
CN204788330U (zh) * 2015-06-23 2015-1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 一种舵面传感器标校夹具
CN106769013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作动器的加载惯量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6823B1 (ko) * 2011-03-23 2013-02-25 유한회사 아이티더블유대림 인사이드 핸들의 스프링 인장력 측정용 지그
CN204788330U (zh) * 2015-06-23 2015-1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 一种舵面传感器标校夹具
CN106769013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作动器的加载惯量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0547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0758B (zh) 开裂式舵系统地面刚度试验方法
JP5140040B2 (ja) 風洞天秤較正装置
CN105527075B (zh) 用于共振疲劳试验的力矩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EP3180247B1 (en) Test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cally determining free play of aircraft control surfaces
CN111504596B (zh) 一种铰链力矩天平
CN106289745B (zh) 复合材料板簧高低温疲劳和侧倾性能测试台架
CN110480547B (zh) 一种舵面夹持工装及其确定电磁锁锁定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EP2769195A1 (en) Test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dynamic body forces
CN105651608A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应变率动态拉伸载荷间接测试方法
US9499283B1 (en) Freeplay measurement device
Yun et al. Development of ground vibration test based flutter emulation technique
CN112478197A (zh) 飞机操纵面间隙动态测量方法
CN104155983B (zh) 飞行器姿态运动通道间气动耦合特性的交联影响确定方法
CN106768791A (zh) 一种微量风洞天平
CN104155985B (zh) 飞行器姿态运动通道间惯性耦合特性的交联影响确定方法
JP2001033371A (ja) 2軸材料試験機
CN104890898A (zh) 一种增升装置运动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载荷谱测定方法
CN113656994B (zh) 一种汽车悬置系统的悬置力获取方法及装置
Giagopoulos et al. Structural integrit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n elevator frame, through fe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tests
US20220244754A1 (en) Forc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220008545A (ko) 하중 측정 모듈 및 하중 측정 모듈의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CN112124620A (zh) 应用于飞行器的伺服负载力矩计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87574A (zh) 基于倾角影响线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EP3524493A1 (en) Steering method for a vehicle
US11686633B1 (en) Methods for strain gauge temperature corr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