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4552A -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4552A
CN110474552A CN201910690650.6A CN201910690650A CN110474552A CN 110474552 A CN110474552 A CN 110474552A CN 201910690650 A CN201910690650 A CN 201910690650A CN 110474552 A CN110474552 A CN 110474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port
output
inpu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06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建阳
谢晔源
王宇
杨晨
刘洪德
姜田贵
张中锋
祁琦
袁庆伟
朱铭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06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4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5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529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88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1807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series compensators
    • H02J3/181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series compensators wherein al least one reactive element is actively controlled by a bridge converter, e.g.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s [UPF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9Combination of the output voltage waveforms of a plurality of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 Ac-Ac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换流装置,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中A相、B相、C相中的一相,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连接方式包括四种。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通过采用四种可选的连接方式实现两个交流线路的互联,根据不同电网的需求,可匹配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既能可靠隔离两条线路的故障,又能实现非故障线路对故障线路的快速功率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交流换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用电需求、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供电网络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现有的供配电网络其中一条线路过负荷或者故障时,经常导致较大范围的停电。比如,以杭州G20保供电项目为例,为隔绝电网供电电能波动或故障,而影响到保供电项目供电,采用全容量自主发电机主供,三回电网电源备供的方案。但此方案自主发电机供电投资高,效益比低,且备供电源线路将一直处于空闲状态,是对供电电源点或线路缆道紧张地区的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也是对电源及线路设备的一种浪费。
现有技术中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 UPQC)等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些装置的核心设备柔性换流阀一般都采用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 MMC),而使用该换流器存在的缺陷是元器件数量多、占地面积大,且使用成本高。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流换流装置,可根据不同电网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既能可靠隔离两条线路的故障,又能实现非故障线路对故障线路的快速功率支撑,而且因为避免了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 MMC)的使用,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和使用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交流换流装置,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相互连接,三个第二输出端口相互连接,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或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或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相互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或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口相互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
交流系统中不同连接方式,其零序和负序阻抗不同,故障特征及谐波电流的通路差别很大。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通过采用四种可选的连接方式,在实现两个交流线路互联时,可根据不同配电网的需求,匹配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既能可靠隔离两条线路的故障,又能实现非故障线路对故障线路的快速功率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每个交流变换模块均包括:
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和两个直流输出端,用于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
输出脉冲单元,包括两个直流输入端和两个交流脉冲输出端,用于将直流电压变化为频率和脉宽均可以实时调节的方波电压;
其中,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作为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的两个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脉冲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引出,作为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一个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四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出脉冲单元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采用全桥整流单元,输出脉冲单元采用全桥逆变单元,使所述交流换流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特别适用于短电缆线路或者不接地系统。
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单元,输出脉冲单元采用反激单元和全桥逆变单元组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元器件少,设备体积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能量单向传输应用场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反激单元,所述反激单元包括一个全控型功率器件、一个反激变压器、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第一电容;所述全控型功率器件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的原边,所述二极管连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的副边,且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单向全桥LLC单元;所述单向全桥LLC单元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一个串联谐振电容、一个第一串联谐振电感、一个第一变压器、一个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第一整流子单元和一个并联于所述第一整流子单元输出端的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经所述串联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感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所述整流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整流子单元的输出端并联第二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双向全桥CLLC单元;所述双向全桥CLLC单元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一个原边串联谐振电容、一个副边串联谐振电容、一个第二串联谐振电感、一个第二变压器和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整流子单元;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的输出端经所述原边串联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经副边串联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感与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的输出端并联第三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一个输入端旁路开关和一个输出端旁路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采用最近电平逼近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阶梯形正弦电压,或采用载波移相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正弦电压。
本发明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通过采用最近电平逼近或载波移相的调制方式输出方波电压,使多个方波电压电压可叠加成准正弦电压,可以在不提高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减少交流设备的输出的谐波电压,有利于减小滤波器的体积或者可省掉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第一种连接方式;
图2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第二种连接方式;
图3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第三种连接方式;
图4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第四种连接方式;
图5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四端口相单元;
图6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交流变换模块;
图7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第一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第二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出脉冲单元的第一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出脉冲单元的第二实施例;
图11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出脉冲单元的第三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出脉冲单元的第四实施例;
图13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
1、输入交直变换单元;
2、输出脉冲单元,21、全桥逆变单元;
11、交流换流装置;
4、交流变换模块,41、输入端旁路开关,42、输出端旁路开关;
5、四端口相单元;
6、反激单元,61、全控功率器件,62、反激变压器,63、二极管,64、第一电容;
7、单向全桥LLC单元,71、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72、串联谐振电容,73、第一串联谐振电感,74、第一变压器,75、第一整流子单元,76、第二电容;
8、双向全桥CLLC单元,81、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82、原边串联谐振电容,83、第二变压器,84、副边串联谐振电容,85、第二串联谐振电感,86、第二整流子单元,87、第三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列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所述交流换流装置各端口的描述,将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第一输入端口标记为Z1,第二输入端口标记为Z2,第一输出端口标记为Z3,第二输出端口标记为Z3,但该标记和表述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交流换流装置11,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5,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的第一输入端口Z1和第二输入端口Z2,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和第二输出端口Z4,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5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Z2相互连接,三个第二输出端口Z4相互连接,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Z1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Z3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
实施例2
如图2、5所示,一种交流换流装置11,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5,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的第一输入端口Z1和第二输入端口Z2,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和第二输出端口Z4,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Z1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Z1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Z1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Z1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Z3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
实施例3
如图3、5所示,一种交流换流装置11,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5,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的第一输入端口Z1和第二输入端口Z2,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和第二输出端口Z4,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Z2相互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Z4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Z1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Z3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
实施例4
如图4、5所示,一种交流换流装置11,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5,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5的第一输入端口Z1和第二输入端口Z2,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Z3和第二输出端口Z4,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Z1,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Z1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Z2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Z1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口Z4相互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Z1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Z3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
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四种可选实施例的连接方式,在实现两个交流线路互联时,可根据不同配电网的需求,匹配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既能可靠隔离两条线路的故障,又能实现非故障线路对故障线路的快速功率支撑。
如图6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均包括:
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和两个直流输出端,用于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
输出脉冲单元2,包括两个直流输入端和两个交流脉冲输出端,用于将直流电压变化为频率和脉宽均可以实时调节的方波电压;
其中,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作为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的两个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的两个输出端引出,作为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出端。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交流变换模块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一个输入端旁路开关41和一个输出端旁路开关42。
如图7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一个电容。
如图8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包括四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的。
如图9所示,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1采用全桥整流单元,输出脉冲单元2采用全桥逆变单元,使所述交流换流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特别适用于短电缆线路或者不接地系统。
如图10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还包括反激单元6,所述反激单元包括一个全控型功率器件61、一个反激变压器62、一个二极管63和一个第一电容64;所述全控型功率器件61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62的原边,所述二极管63连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62的副边,且并联第一电容64后与全桥逆变单元21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交直变换单元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单元,输出脉冲单元采用反激单元和全桥逆变单元组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元器件少,设备体积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能量单向传输应用场合。
如图11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还包括单向全桥LLC单元7;所述单向全桥LLC单元7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71、一个串联谐振电容72、一个第一串联谐振电感73、一个第一变压器74、一个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第一整流子单元75和一个并联于所述第一整流子单元75输出端的第二电容76;所述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71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经所述串联谐振电容72和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感73与所述第一变压器74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74的副边连接所述整流子单元75的输入端,所述整流子单元75的输出端并联第二电容76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21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2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脉冲单元2还包括双向全桥CLLC单元8;所述双向全桥CLLC单元8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81、一个原边串联谐振电容82、一个副边串联谐振电容84、一个第二串联谐振电感85、一个第二变压器83和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整流子单元86;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81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81的输出端经所述原边串联谐振电容82与所述第二变压器83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83的副边经副边串联谐振电容84和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感85与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86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86的输出端并联第三电容87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21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采用最近电平逼近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阶梯形正弦电压,或采用载波移相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正弦电压。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交流换流装置应用于直流配电网场合的一个应用场景。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入端经启动电路、并联变压器、并联侧进线开关接入母线bus。所述交流换流装置的输出端经晶闸管旁路开关和串联变压器串进线路。如图13所示,该应用为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or UPQC),在稳态运行时,可以抑制注入电网的谐波。在发生电压暂降时,提高供电电压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交流换流装置,包括三个四端口相单元,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多个交流变换模块,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均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作为A相、B相、C相,每个所述四端口相单元均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相互连接,三个第二输出端口相互连接,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口,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口;或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口;或
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入端口相互连接,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口;或
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B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与A相四端口相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口相互连接,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入端口;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口引出,分别作为交流换流装置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交流变换模块均包括:
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和两个直流输出端,用于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
输出脉冲单元,包括两个直流输入端和两个交流脉冲输出端,用于将直流电压变化为频率和脉宽均可以实时调节的方波电压;
其中,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作为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的两个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脉冲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引出,作为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一个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交直变换单元包括四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包括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反激单元,所述反激单元包括一个全控型功率器件、一个反激变压器、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第一电容;所述全控型功率器件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的原边,所述二极管连接在所述反激变压器的副边,且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单向全桥LLC单元;所述单向全桥LLC单元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一个串联谐振电容、一个第一串联谐振电感、一个第一变压器、一个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第一整流子单元和一个并联于所述第一整流子单元输出端的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全桥逆变子单元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经所述串联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感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所述整流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整流子单元的输出端并联第二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脉冲单元还包括双向全桥CLLC单元;所述双向全桥CLLC单元包括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一个原边串联谐振电容、一个副边串联谐振电容、一个第二串联谐振电感、一个第二变压器和一个由四个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第二整流子单元;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子单元的输出端经所述原边串联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经副边串联谐振电容和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感与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子单元的输出端并联第三电容后与所述全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一个输入端旁路开关和一个输出端旁路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交流变换模块采用最近电平逼近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阶梯形正弦电压,或采用载波移相的调制方式使各交流变换模块输出的方波电压依次叠加构成正弦电压。
CN201910690650.6A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Pending CN110474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650.6A CN110474552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PCT/CN2020/102529 WO2021017887A1 (zh) 2019-07-29 2020-07-17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650.6A CN110474552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552A true CN110474552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0650.6A Pending CN110474552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4552A (zh)
WO (1) WO20210178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887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4899U (zh) * 2009-08-06 2010-09-15 东南大学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拓扑结构
CN104993494A (zh) * 2015-05-22 2015-10-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四象限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电机模拟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254B (zh) * 2009-08-06 2012-05-23 东南大学 应用在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1795080A (zh) * 2010-03-03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配电用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
US20140217827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3L Power Llc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power inverter system
CN110474552A (zh) * 2019-07-29 2019-11-19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4899U (zh) * 2009-08-06 2010-09-15 东南大学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拓扑结构
CN104993494A (zh) * 2015-05-22 2015-10-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四象限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电机模拟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志刚等: "基于高频变压器的背靠背级联H 桥型变换器", 《电工技术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887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7887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2136B (zh) 一种用于能源互联网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换器
US9502991B2 (en) Hybrid converter and win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JP2017189115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3715930B (zh) 一种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容量的方法
CN108574420A (zh) 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及系统
WO2021147514A1 (zh) 模块化多电平交流-直流变换系统
CN102624258A (zh) 一种非隔离对称型自耦式18脉波整流电源系统
CN103269171A (zh) 大功率级联式二极管h桥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
CN103280984B (zh) 基于单级功率变换模块的级联式变流器
CN103280994A (zh) 大功率级联式多电平无桥变流器
CN103269178A (zh) 单级式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06324B (zh) 模块化集中式储能系统
CN105191110A (zh) 包括链环式变换器的电压源型变换器
CN109742780A (zh)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相间分布式储能系统
CN109980948A (zh) 一种三相间耦合五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3346764A (zh) 一种基于高频磁耦合模块的中压变流器拓扑结构
CN102904420A (zh) 多端口变流器
CN113890122A (zh) 面向办公居住园区用的交直流多端口配电系统
CN212850304U (zh) 具有公共高压直流母线的级联多电平整流器
CN103199691A (zh)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带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零功率启动方法
CN109474193A (zh) 一种基于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的模块化固态变压器
CN10688795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接入直流电网的直流变压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0474552A (zh) 一种交流换流装置
CN113630012A (zh) 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变流器
CN216215929U (zh) 面向办公居住园区用的交直流多端口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