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4000A -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4000A
CN110474000A CN201910756226.7A CN201910756226A CN110474000A CN 110474000 A CN110474000 A CN 110474000A CN 201910756226 A CN201910756226 A CN 201910756226A CN 110474000 A CN110474000 A CN 110474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cell case
pole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62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Xintai Engineer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gbu Xintai Engineer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gbu Xintai Engineer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gbu Xintai Engineer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62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4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4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包括蓄电池外壳,所述蓄电池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极柱孔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封胶槽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并且四个固定弹簧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设有挤压装置和封胶槽,可以防止极柱滑动,还可以使得封胶能够更好的与蓄电池外壳贴合,防止脱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一般的蓄电池都会转配一层外壳,外壳表面会开设有极柱孔,用于极柱伸出,再用封胶固定导电片,使得蓄电池向外界传导电能或者引进能量,但是一般的封胶容易脱落并且极柱固定的也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具备稳定固定极柱防止滑动和导电片不易脱落等优点,解决了封胶容易脱落且极柱易滑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稳定固定极柱防止滑动和导电片不易脱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包括蓄电池外壳,所述蓄电池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极柱孔,所述蓄电池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封胶槽,所述极柱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极柱孔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封胶槽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并且四个固定弹簧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封胶槽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转动块和挤压弹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侧均与挤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转动块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并且第二转动块的一侧均与极柱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两个所述弹簧伸缩杆远离挤压板的一端均与极柱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胶槽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并且矩形槽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极柱,两个所述密封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导电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的数量为两组,并且两组挤压装置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通过极柱卡入两块挤压板之间时,挤压板带动第一转动块运动,第一转动块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运动,从而带动挤压弹簧压缩,从而利用挤压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将极柱固定,防止极柱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导致封胶不稳定或者传输不稳定,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又通过弹簧伸缩杆的设置,利用弹簧伸缩杆自身的弹性力进一步保证极柱稳定,并且通过挡板的设置,使得在使用封胶时,封胶不会泄露进蓄电池内部,防止污染蓄电池,保证蓄电池的寿命。
2、该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通过当导电片伸入两块固定板之间时,固定板滑动带动固定弹簧压缩,从而利用固定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将导电片先一步固定,再通过填充封胶,通过封胶槽和矩形槽的设置,使得封胶能够更好的与蓄电池外壳贴合,使导电片粘接更加牢固,增加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封胶槽内壁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固定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外壳;2、封胶槽;3、极柱孔;4、挤压板;5、挤压装置;51、第一转动块;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第二转动块;55、挤压弹簧;6、挡板;7、矩形槽;8、固定板;9、固定弹簧;10、密封板;11、弹簧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包括蓄电池外壳1,蓄电池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极柱孔3,蓄电池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封胶槽2,极柱孔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挤压板4,两个挤压板4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装置5,极柱孔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
进一步的,封胶槽2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板8,两个固定板8相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9,并且四个固定弹簧9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封胶槽2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增加导电片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挤压装置5包括第一转动块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二转动块54和挤压弹簧55,两个第一转动块51的一侧均与挤压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转动块51的另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52,两个第一连杆52远离第一转动块5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3,两个第二连杆53远离第一连杆5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54,并且第二转动块54的一侧均与极柱孔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转动块51和第二转动块54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55,极柱卡入两块挤压板4之间时,挤压板4带动第一转动块51运动,第一转动块51带动第一连杆52和第二连杆53运动,从而带动挤压弹簧55压缩,从而利用挤压弹簧55自身的弹性力将极柱固定,防止极柱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导致封胶不稳定或者传输不稳定,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挤压板4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1,两个弹簧伸缩杆11远离挤压板4的一端均与极柱孔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加极柱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封胶槽2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7,并且矩形槽7的数量为两组,多组矩形槽7增加封胶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的,两个挡板6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极柱,两个密封板10之间的距离等于导电片的厚度,防止封胶泄露,保证密封性。
进一步的,挤压装置5的数量为两组,并且两组挤压装置5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增加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通过极柱卡入两块挤压板4之间时,挤压板4带动第一转动块51运动,第一转动块51带动第一连杆52和第二连杆53运动,从而带动挤压弹簧55压缩,从而利用挤压弹簧55自身的弹性力将极柱固定,防止极柱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导致封胶不稳定或者传输不稳定,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又通过弹簧伸缩杆11的设置,利用弹簧伸缩杆11自身的弹性力进一步保证极柱稳定,并且通过挡板6的设置,使得在使用封胶时,封胶不会泄露进蓄电池内部,防止污染蓄电池,保证蓄电池的寿命,通过当导电片伸入两块固定板8之间时,固定板8滑动带动固定弹簧9压缩,从而利用固定弹簧9自身的弹性力将导电片先一步固定,再通过填充封胶,通过封胶槽2和矩形槽7的设置,使得封胶能够更好的与蓄电池外壳贴合,使导电片粘接更加牢固,增加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包括蓄电池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极柱孔(3),所述蓄电池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封胶槽(2),所述极柱孔(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挤压板(4),两个挤压板(4)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装置(5),所述极柱孔(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槽(2)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板(8),两个所述固定板(8)相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9),并且四个固定弹簧(9)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封胶槽(2)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5)包括第一转动块(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二转动块(54)和挤压弹簧(55),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1)的一侧均与挤压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1)的另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52),两个所述第一连杆(52)远离第一转动块(5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3),两个所述第二连杆(53)远离第一连杆(5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54),并且第二转动块(54)的一侧均与极柱孔(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1)和第二转动块(54)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4)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1),两个所述弹簧伸缩杆(11)远离挤压板(4)的一端均与极柱孔(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槽(2)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7),并且矩形槽(7)的数量为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6)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极柱,两个所述密封板(10)之间的距离等于导电片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5)的数量为两组,并且两组挤压装置(5)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
CN201910756226.7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Pending CN110474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6226.7A CN110474000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6226.7A CN110474000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000A true CN110474000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6226.7A Pending CN110474000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400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6908A (en) * 1975-08-12 1978-02-28 Varta Batterie Aktiengesellschaft Pole bolt seal for storage batteries
CN1780025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 聚丙烯壳体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方法
CN202339940U (zh) * 2011-11-16 2012-07-18 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
CN204651363U (zh) * 2015-04-30 2015-09-16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锂电池组连接器
CN105914309A (zh) * 2016-05-10 2016-08-31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盖结构
CN107380660A (zh) * 2017-07-13 2017-11-24 合肥哨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放的计算机运输装置
CN207381471U (zh) * 2017-11-10 2018-05-18 广州市精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金属复合极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6908A (en) * 1975-08-12 1978-02-28 Varta Batterie Aktiengesellschaft Pole bolt seal for storage batteries
CN1780025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 聚丙烯壳体铅酸蓄电池极柱密封方法
CN202339940U (zh) * 2011-11-16 2012-07-18 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
CN204651363U (zh) * 2015-04-30 2015-09-16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锂电池组连接器
CN105914309A (zh) * 2016-05-10 2016-08-31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盖结构
CN107380660A (zh) * 2017-07-13 2017-11-24 合肥哨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放的计算机运输装置
CN207381471U (zh) * 2017-11-10 2018-05-18 广州市精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金属复合极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4109B (zh) 一种蓄电池存储箱
CN21172564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锂电专用高效混合机
CN104916455A (zh) 一种采用网状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
CN202435082U (zh) 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
CN106848134B (zh) 一种方便实用的电力电池放置箱
CN103840188A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110474000A (zh) 一种蓄电池外壳极柱孔结构
CN207409560U (zh) 一种石墨烯电池防护装置
CN203245554U (zh) 储能电站模块电池组装模具
CN202996990U (zh) 一体式铁镍蓄电池组
CN21037918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组的固定结构
CN102832654A (zh)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
CN210897011U (zh) 一种新型超级电容模块
CN212113854U (zh) 一种锂电池组高效拼接装置
CN212386969U (zh) 一种用于下一代电池加工用的临时存放装置
CN210576272U (zh) 一种柱状扣式锂电池
CN211125712U (zh)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安装的锂电池结构
CN2091506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接地结构
CN203690369U (zh) 一种用于电池组的电池模件
CN202712925U (zh) 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
TW466790B (en) Rectangular battery
CN216311984U (zh) 一种便于实时监控的锂电池组
CN202424268U (zh) 一种6串充电电池组均衡电路
CN207282537U (zh) 一种夹持锁固式铅酸蓄电池塑壳
CN218385634U (zh) 一种便于自动贴胶隔离的蓄电池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