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0188A -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0188A
CN103840188A CN201210482919.XA CN201210482919A CN103840188A CN 103840188 A CN103840188 A CN 103840188A CN 201210482919 A CN201210482919 A CN 201210482919A CN 103840188 A CN103840188 A CN 103840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rame
barrier film
collector plate
ring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29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0188B (zh
Inventor
张华民
邢枫
李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4829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0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4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0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0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0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6Seal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01M8/248Means for compression of the fuel cell st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体化结构单元以及集流板顺序交替连接而成,其中一体化单元结构与集流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一体化结构单元的特征在于:由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第二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构成。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卡扣结构。通过该卡扣结构,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在一起。本发明中液流电池电堆结构,通过电极框上对应的卡扣扣合组成一体化单元,能够减小装配力,简化装配程序,提高电堆的一致性和装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发电将成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可再生能源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电力并网中需要中间过程的调节方能正常、有效、安全的工作,而电能的储存与释放正是该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利用具有不同价态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能量的储存和转化的电化学装置,能将不连续、不稳定的输入转化为连续、稳定、安全的输出,克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缺陷。其中,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作为一类新型的电能储存装置,通过正负极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储存及转化电能,从原理上杜绝了两极电解液的相互污染,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可达70%~80%;蓄电容量大,系统设计灵活;可靠性高,可深度放电90%以上,以及运行维护费用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成为最有前途地大中型规模电力存储的首选之一。
液流电池通常采用压滤机的形式进行组装,即:由集流板、电极、电极框、隔膜、电极框、电极、集流板以及集流板与电极框、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组成单电池,并将多节单电池用集流板串联组成电堆,电堆的两侧配有端板,并有相应的螺纹孔,通过压缩螺杆上的弹簧将电堆压紧,以满足电极的压缩以及密封力的要求。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或者机械逐层的将电池材料和密封材料装好,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容易因为部件错位而引起电解液的泄露;在端板装配完成后还需要按照电极的压缩力和密封力的要求,设计弹簧分布、选取弹簧刚度和个数,最后将弹簧压紧。如果能够简化装配程序,减少装配件的个数,提高装配一致性,并且降低弹簧刚度或者减少弹簧个数,那么电堆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将有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强、一致性高、装配简单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由2个或2个以上的单电池依次电路串联而成,每个单电池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集流板、一体化结构单元和第二集流板,其中一体化结构单元与集流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上述的一体化结构单元是由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第二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构成。其中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环状卡扣结构;通过该卡扣结构,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在一起。
上述的电堆结构,其中的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环状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上述的卡口结构中,环状卡扣勾脚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环状卡扣勾脚相切形成横截面。在横截面上,支撑臂的厚度小于电极框的厚度;第二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固定块咬合面的长度以及弹性臂的宽度总和;支撑臂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且弹性臂朝向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隔膜方向;固定块的咬合面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装配时依次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扣合时弹性臂弯曲,扣合后弹性臂无弯曲,与支撑臂之间依然成90度夹角,咬合后的咬合面完全重合。
上述的电堆结构中,与电堆两侧端板相邻的是集流板。
上述的电堆结构中的一体化结构单元可以演化为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n(n>1,n为正整数)节电池单元及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
上述的电池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极框、隔膜和电极框,以及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
上述的电池单元与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第一电极框与第四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卡扣结构;其中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第二电极框与第二集流板之间、第二集流板与电池单元之间、电池单元与第三集流板之间、第三集流板与第三电极框之间、第三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四电极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电池单元为1节时,一体化结构单元为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电池单元、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
上述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中的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沿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上述液流电池电堆中的密封结构是面密封或者线密封;
上述线密封是在密封表面的局部设置窄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布置橡胶密封条,通过密封条的挤压变形提供密封力;所述面密封则在整个密封面上均放置有薄橡胶密封片,通过挤压将密封片局部挤入密封槽提供密封力。
上述液流电池电堆中的集流板包括石墨板或者碳塑复合板,并且在石墨板或者碳塑复合板两侧表面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者石墨毡,与电堆端板相邻的集流板只有单侧表面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者石墨毡。
上述液流电池电堆中的隔膜为离子交换膜。
上述液流电池电堆中的电极框框体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ABS或者玻纤增强型聚丙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电堆中单电池的两个电极框的外边缘上设置能够互相咬合的勾脚,形成卡扣式结构,组装成一体化单元结构,减少了装配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程序,提高了装堆效率。
2.本发明的卡扣式一体化单元中,两个电极框中间的电池部件可以是隔膜,可以是集流板,一体化形式灵活。
3.本发明的卡扣式一体化单元中,第一电极框与隔膜(或集流板)之间、隔膜(或集流板)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可以是线密封,也可以是面密封,密封方式多样。
4.本发明的卡扣式一体化单元,由卡扣相互咬合的剪切力来满足第一电极框与隔膜(或集流板)之间、隔膜(或集流板)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力,电堆中单电池的密封力减半,有效降低所需的弹簧刚度或者减少弹簧数量。
5.本发明所采用的卡扣式结构,提高了电堆中单电池的一致性,避免了电极框之间的错位。
附图说明
图1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示意图;
其中1第一电极框;2第二电极框;3隔膜;4密封结构(线密封);5勾脚
图2采用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的液流电池电堆;
图3采用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的液流电池电堆,其中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电池单元、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构成,
图4采用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的液流电池电堆,其中卡扣式一体化结构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n(n>1,n为正整数)节电池单元及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中所述的卡扣式一体化单元结构,是由第一电极框1、第二电极框2、隔膜3、以及密封结构4构成。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1和第二电极框2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卡扣勾脚5,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沿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在卡扣结构中,平行于电极框宽度和厚度形成平面的切面为横截面。在横截面上,支撑臂的厚度小于电极框的厚度;第二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固定块咬合面的长度以及弹性臂的宽度总和;支撑臂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且弹性臂朝向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隔膜方向;固定块的咬合面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装配时依次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扣合时弹性臂弯曲,扣合后弹性臂无弯曲,与支撑臂之间依然成90度夹角,咬合后的咬合面完全重合。
在装配该卡扣式一体化单元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在第一电极框1和第二电极框2相对的一侧放置好密封材料4,密封形式可以是面密封也可以是线密封(图1所示为线密封),将第一电极框1放置于能承力的平台上,再将隔膜3放置在第一电极框1与隔膜3和第二电极框2与隔膜3之间的密封结构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第二电极框2压向第一电极框1,直至卡扣的勾脚5完全咬合为止,至此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完成装配,隔膜3与电极框1和电极框2之间的密封结构保证了不产生泄露。
参照图2,该电堆采用了如图1中所示的卡扣式一体化单元结构装配完成,包括m(m≥2)个一体化单元结构以及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顺序装配而成,其中一体化单元结构与集流板之间设置了密封结构(线密封)。与电堆两侧端板相邻的为集流板,与集流板相邻的为一体化结构单元。与端板相邻的集流板,与端板相对的一面上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上两侧均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采用该卡扣式一体化单元装配的电堆显著减少了装配部件,同时减小了装配所需的压紧力,有效的提高了装堆效率,减少了弹簧数量、降低了弹簧刚度。
实施例2
参照图3,该电堆中的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参照图1演化而来: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电池单元、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电池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极框、隔膜和电极框,以及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一电极框与第四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卡扣结构;其中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第二电极框与第二集流板之间、第二集流板与电池单元之间、电池单元与第三集流板之间、第三集流板与第三电极框之间、第三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四电极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沿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在卡扣结构中,平行于电极框宽度和厚度形成平面的切面定义为横截面,在横截面上,支撑臂的厚度小于电极框的厚度;第二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固定块咬合面的长度以及弹性臂的宽度总和;支撑臂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且弹性臂朝向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隔膜方向;固定块的咬合面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图3中的电堆由p(p≥2)个上述的一体化结构单元以及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顺序装配而成,其中一体化单元结构与集流板之间设置了密封结构(线密封)。与电堆两侧端板相邻的为集流板,与集流板相邻的为一体化结构单元。与端板相邻的集流板,与端板相对的一面上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上两侧均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采用该卡扣式一体化单元装配的电堆,需要装配的部件明显减少,同时进一步减小了装配所需的压紧力,有效的提高了装堆效率,减少了弹簧数量、降低了弹簧刚度。
实施例3
参照图4,该电堆中的卡扣式一体化结构单元参照图1发展而来: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n(n>1,n为正整数)节电池单元及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电池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极框、隔膜和电极框,以及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并且电池单元与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第一电极框与第四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卡扣结构;其中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第二电极框与第二集流板之间、第二集流板与电池单元之间、电池单元与第三集流板之间、第三集流板与第三电极框之间、第三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四电极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沿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在卡扣结构中,平行于电极框宽度和厚度形成平面的切面定义为横截面,在横截面上,支撑臂的厚度小于电极框的厚度;第二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固定块咬合面的长度以及弹性臂的宽度总和;支撑臂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且弹性臂朝向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隔膜方向;固定块的咬合面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图4中的电堆由q(q≥2)个上述的一体化结构单元以及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顺序装配而成,其中一体化单元结构与集流板之间设置了密封结构(线密封)。与电堆两侧端板相邻的为集流板,与集流板相邻的为一体化结构单元。与端板相邻的集流板,与端板相对的一面上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一体化结构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上两侧均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石墨毡。采用该卡扣式一体化单元装配的电堆,需要装配的部件明显减少,同时更进一步减小了装配所需的压紧力,有效的提高了装堆效率,减少了弹簧数量、降低了弹簧刚度。

Claims (10)

1.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由2个或2个以上的单电池依次电路串联而成,每个单电池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集流板、一体化结构单元和第二集流板,其中一体化结构单元与集流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一体化结构单元,由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第二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环状卡扣结构,通过该卡扣结构,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结构,其特征为:所述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环状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为:环状卡扣勾脚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环状卡扣勾脚相切形成横截面。在横截面上,支撑臂的厚度小于电极框的厚度;第二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框支撑臂的长度、固定块咬合面的长度以及弹性臂的宽度总和;支撑臂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且弹性臂朝向第一电极框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隔膜方向;固定块的咬合面与弹性臂成90度夹角,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装配时依次将第一电极框、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隔膜、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的密封结构、第二电极框扣合,扣合时弹性臂弯曲,扣合后弹性臂无弯曲,与支撑臂之间依然成90度夹角,咬合后的咬合面完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电堆两侧端板相邻的是集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单元可以演化为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n(n>1,n为正整数)节电池单元及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极框、隔膜和电极框,以及电极框与隔膜之间的密封结构;
所述电池单元与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集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电极框与第四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处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卡扣结构;其中第一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二电极框之间、第二电极框与第二集流板之间、第二集流板与电池单元之间、电池单元与第三集流板之间、第三集流板与第三电极框之间、第三电极框与隔膜之间、隔膜与第四电极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电池单元为1节时,一体化结构单元为由第一电极框、隔膜、第二电极框、第二集流板、电池单元、第三集流板、第三电极框、隔膜、第四电极框顺序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是指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卡扣勾脚,该卡扣勾脚的结构包括:一环状支撑臂、一环状弹性臂和一带有咬合面的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和第二电极框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框体外边缘四周向外沿伸形成一环状支撑臂,固定于环状支撑臂的另一端延垂直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弹性臂,环状弹性臂另一端延平行于电极框平面的方向沿伸形成有一环状固定块;第一电极框的固定块与第二电极框的固定块相对设置,便于咬合面相互咬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是面密封或者线密封;
所述线密封是在密封表面的局部设置窄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布置橡胶密封条,通过密封条的挤压变形提供密封力;所述面密封则在整个密封面上均放置有薄橡胶密封片,通过挤压将密封片局部挤入密封槽提供密封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包括石墨板或者碳塑复合板,并且在石墨板或者碳塑复合板两侧表面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者石墨毡,与电堆端板相邻的集流板只有单侧表面用导电胶粘贴碳毡或者石墨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离子交换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极框框体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ABS或者玻纤增强型聚丙烯。
CN201210482919.XA 2012-11-23 2012-11-23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Active CN103840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2919.XA CN103840188B (zh) 2012-11-23 2012-11-23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2919.XA CN103840188B (zh) 2012-11-23 2012-11-23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0188A true CN103840188A (zh) 2014-06-04
CN103840188B CN103840188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80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2919.XA Active CN103840188B (zh) 2012-11-23 2012-11-23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4018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945A (zh) * 2015-06-10 2015-11-11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电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电池堆
CN107871880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锌溴液流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CN108400366A (zh) * 2018-03-09 2018-08-1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结构及包含其的液流电池
CN109830706A (zh) * 2017-11-23 2019-05-3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电极框结构及用其组装的锌溴液流电池
CN11127672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效紧固燃料电池堆组装装置
WO2021253543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电极框结构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642Y (zh) * 2008-07-31 2009-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202013919U (zh) * 2011-02-23 2011-10-19 武汉理工大学 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642Y (zh) * 2008-07-31 2009-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202013919U (zh) * 2011-02-23 2011-10-19 武汉理工大学 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945A (zh) * 2015-06-10 2015-11-11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电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电池堆
CN107871880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锌溴液流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CN109830706A (zh) * 2017-11-23 2019-05-3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电极框结构及用其组装的锌溴液流电池
CN108400366A (zh) * 2018-03-09 2018-08-1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结构及包含其的液流电池
CN108400366B (zh) * 2018-03-09 2024-02-20 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结构及包含其的液流电池
CN11127672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效紧固燃料电池堆组装装置
WO2021253543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电极框结构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0188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0188B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102569843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的嵌入式电极框
CN201266642Y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
CN100347898C (zh)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储能装置的电堆结构
CN111261895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及其应用和液流电池
CN206742396U (zh) 一种可监测电堆中单电池的嵌入式电极框及全钒液流电池
CN102569824A (zh) 一体化复合电极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67978B (zh) 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结构
CN102569833A (zh) 液流电池双极板
WO2015009019A1 (ko) 이온교환막 및 플로우프레임 조립체를 구비한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용 스택
CN108448146B (zh) 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结构
CN104600340A (zh) 一种液流电池中单电池的电极框结构及单电池及电堆
CN103840180B (zh) 一种具有自定位功能的液流电池线密封结构
US8273495B2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811779A (zh) 液流电池用电极框、电堆及其电池系统
CN101656326B (zh) 一种液流电池堆
CN102195009A (zh) 液流电池堆的锁紧装置
CN209691852U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端板密封装置
CN106876765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111326758A (zh) 一种锌溴单液流电池
CN218101328U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的液流电池电堆单元
CN208923281U (zh) 一种锌溴单液流电池
RU109921U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батарея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их устройств
CN110970647B (zh) 一种能够实现密封的液流电池和电池堆
CN106611863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中防止双极板腐蚀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Assignee: Kaifeng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21000003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ack structure of liquid flow batter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7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Ltd.

Assignor: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21000017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tack structure for liquid flow batteri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