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7625B -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7625B
CN110467625B CN201910867175.5A CN201910867175A CN110467625B CN 110467625 B CN110467625 B CN 110467625B CN 201910867175 A CN201910867175 A CN 201910867175A CN 110467625 B CN110467625 B CN 110467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
substituted
rings
aromatic heterocyclic
ato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71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7625A (zh
Inventor
范洪涛
段陆萌
黄春雪
梁现丽
杭德余
李仲庆
曹占广
刘阳
班全志
李继响
罗忠林
呼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hua Jil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hua Jil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hua Jil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hua Jil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71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7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7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7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 C07D49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3/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elenium, tellurium, or hal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D51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elenium, tellurium, or halo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7/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4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as hetero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6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heteroatoms per ring
    • H10K85/6565Oxadiazol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通式I中,E代表O、S或Se原子;R1、R2、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或H原子;所述n代表1~5的整数。本发明提供的材料以手性螺芴分子为主体的双极性主体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的共轭长度,来改善主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双极性有利于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双极性化合物通常具有给电子单元和受电子单元;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形貌稳定性以保证器件的稳定性;具有与相邻层材料相匹配的HOMO和LUMO能级以降低电荷注入能垒和器件的驱动电压;具有高于掺杂剂发光体的三重态能级以避免能量回传。

Description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在信息显示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美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平板显示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等离子显示器件、场发射显示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其中,OLED具有自身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等一系列优点,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OLED不需要背光源,视角更宽,功耗低,其响应速度是液晶显示器件的1000倍,因此,OLED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OLEDs第一次被报道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怎样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Forrest和Thompson研究组发现过渡金属配合物能应用于Ph OLEDs(phosphorescentOLEDs),磷光材料存在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能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达到了100%。然而,磷光材料激发态寿命较长,当三线态激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形成三线态-三线态凐灭和三线态-极化子间凐灭。所以常常将磷光材料作为客体参入到主体材料中,以此来降低自浓度淬灭过程。因此,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hosphorescent OLEDs,Ph OLEDs)中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主体材料必备特性:(1)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具有较好的载流子迁移率且能与相邻层能级匹配;(3)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成膜稳定性。由于双极性主体材料在OLEDS器件中载流子迁移率增强且让发光层(EML)载流子平衡性提高,近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双极性主体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具有较好的载流子迁移率且能与相邻能级匹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成膜稳定性的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以及使用该材料并且已高效率化的OLED元件。
为了开发具有前述性质的化合物及使用了此类化合物的OLED元件,结果发现,通过利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达到上述目的。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其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21
所述通式I中,E代表S、O或Se原子;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或者代表H原子。所述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芳烃,也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环芳烃;所述多环芳烃可以是多苯代脂烃、联苯型多环芳烃或稠环芳烃。所述n代表1、2、3、4或5。
所述通式I中,R1、R2、R3和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都相同但不同时为H原子,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基团相同,或者其中任意三个基团相同,或者四个基团各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所述通式I中,R1~R4中任意一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三个基团为H原子。具体而言:R1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且R2、R3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2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且R1、R3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3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且R1、R2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4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且R1、R2和R3均为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所述通式I中,R1~R4中任意两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两个基团为H原子。具体而言:R1、R2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2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3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3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2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1、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4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2和R3均为H原子;或者,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2、R3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1和R4均为H原子;或者,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2、R4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1和R3均为H原子;或者,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3、R4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R1和R2均为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所述通式I中,R1~R4中任意三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一个基团为H原子。具体而言:R1、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2、R3代表的基团均相同、任意两个相同或各不相同,且R4为H原子;或者,R1、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2、R4代表的基团均相同、任意两个相同或各不相同,且R3为H原子;或者,R1、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1、R3、R4代表的基团均相同、任意两个相同或各不相同,且R2为H原子;或者,R3、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R3、R3、R4代表的基团均相同、任意两个相同或各不相同,且R1为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所述通式I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中,R1、R2、R3、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都相同,或者其中任意两个相同(如:R1、R2相同且与R3、R4分别不同、或R1、R3相同且与R2、R4分别不同、或R1、R4相同且与R2、R3分别不同、或R2、R3相同且与R1、R4分别不同、或R2、R4相同且与R1、R3分别不同、或R3、R4相同且与R1、R2分别不同),或者任意三个相同(如:R1、R2、R3相同且与R4不同、或R1、R2、R4相同且与R3不同、或R1、R3、R4相同且与R2不同、或R2、R3、R4相同且与R1不同),或者四个基团各不相同。
当R1、R2、R3和/或R4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时,其各自的取代位置如式I’所示。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31
具体而言:
R1可以取代苯环A的A1、A2、A3、A4中任意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位置上的H原子;优选地,R1取代苯环A的A1、A2、A3、A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更优选地,R1取代苯环A的A1位置、A2位置或A3位置的H原子。
R2可以取代苯环B的B1、B2、B3、B4中任意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位置上的H原子;优选地,R2取代苯环B的B1、B2、B3、B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更优选地,R2取代苯环B的B1位置、B2位置或B3位置的H原子。
R3可以取代苯环C的C1、C2、C3、C4中任意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位置上的H原子;优选地,R3取代苯环C的C1、C2、C3、C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更优选地,R3取代苯环C的C1位置、C2位置或C3位置的H原子。
R4可以取代苯环D的D1、D2、D3、D4中任意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位置上的H原子;优选地,R4取代苯环D的D1、D2、D3、D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更优选地,R4取代苯环D的D1位置、D2位置或D3位置的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取代苯环A的A1位置、A2位置或者A3位置的H原子,且R2、R3和R4均代表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取代苯环B的B1位置、B2位置或者B3位置的H原子,且R1、R3和R4均代表H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2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R3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2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1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1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2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3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3位置的H原子,R1和R2均代表H原子。其中,R3、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R3取代C1或C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2位置的H原子。其中,R1、R2、R3、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都相同,或者其中任意两个相同(如:R1、R2相同且与R3、R4分别不同、或R1、R3相同且与R2、R4分别不同、或R1、R4相同且与R2、R3分别不同、或R2、R3相同且与R1、R4分别不同、或R2、R4相同且与R1、R3分别不同、或R3、R4相同且与R1、R2分别不同),或者任意三个相同(如:R1、R2、R3相同且与R4不同、或R1、R2、R4相同且与R3不同、或R1、R3、R4相同且与R2不同、或R2、R3、R4相同且与R1不同),或者四个基团各不相同。
本发明对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进行优选,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具体而言:
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优选为如下基团: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5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61
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更优选为如下基团: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62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71
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进一步优选为如下基团: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81
上述各取代基团中,“---”表示取代位。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通式I所示化合物选自如式I-1~I-156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材料以手性螺芴分子为主体的双极性主体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的共轭长度,来改善主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双极性有利于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双极性化合物通常具有给电子单元和受电子单元;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形貌稳定性以保证器件的稳定性;具有与相邻层材料相匹配的HOMO和LUMO能级以降低电荷注入能垒和器件的驱动电压;具有高于掺杂剂发光体的三重态能级以避免能量回传。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有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反应历程如下: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91
制备方法具体为:
以化合物P1为起始原料,与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92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
上述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已知的常见手段来实现,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溶剂,确定适宜的反应温度,时间等,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化合物P1为起始原料,以甲苯为溶剂,以Pd132为催化剂,碳酸钠为碱,氮气保护,控温75-90℃,化合物P1与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93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
上述硼酸类化合物、碳酸钠和Pd132等均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或者文献中本身已知的方法合成得到。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通式I所示的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优选所述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层的主体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用的碳酸钠、Pd132、硼酸类化合物等化工原料均可在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方便买到。
在本发明中的化合物合成都可参照实施例1方法进行。下面阐述本发明中部分主要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实施例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94
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095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01
化合物I-42的合成
1升三口瓶,配磁力搅拌,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碳酸钠40.07g(0.378mol)、(4-(吡啶-2-基)苯基)硼酸41.79g(纯度99%,0.21mol)和甲苯100ml。再次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0.5g Pd132。加完后,加热升温至80℃。开始滴加在由58.6g化合物P1(纯度99%,0.1mol)和100ml甲苯组成的溶液,控温75-90℃。降温至室温,加入100ml去离子水水解,搅拌10分钟,过滤,滤饼用DMF反复煮沸几次,得到57.98g白色固体,纯度99%,产率79%。
产物MS(m/e):734;元素分析(C51H30N2S2):理论值C:83.35%;H:4.11%;N:3.81%;S:8.73%;实测值C:83.33%;H:4.13%;N:3.81%;S:8.73%。
实施例2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02
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03
化合物I-97的合成
1升三口瓶,配磁力搅拌,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碳酸钠40.07g(0.378mol)、(4-(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硼酸74.13g(纯度99%,0.21mol)和甲苯100ml。再次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0.5g Pd132。加完后,加热升温至80℃。开始滴加在由55.4g化合物P1(纯度99%,0.1mol)和100ml甲苯组成的溶液,控温75-90℃。降温至室温,加入100ml去离子水水解,搅拌10分钟,过滤,滤饼用DMF反复煮沸几次,得到79.79g白色固体,纯度99%,产率79%。
产物MS(m/e):1010;元素分析(C71H42N6O2):理论值C:84.34%;H:4.19%;N:8.31%;O:3.16%;实测值C:84.33%;H:4.20%;N:8.31%;O:3.16%。
实施例3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11
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12
化合物I-138的合成
1升三口瓶,配磁力搅拌,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碳酸钠40.07g(0.378mol)、(4-(1-苯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基)硼酸65.94g(纯度99%,0.21mol)和甲苯100ml。再次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0.5g Pd132。加完后,加热升温至80℃。开始滴加在由68.1g化合物P1(纯度99%,0.1mol)和100ml甲苯组成的溶液,控温75-90℃。降温至室温,加入100ml去离子水水解,搅拌10分钟,过滤,滤饼用DMF反复煮沸几次,得到69.01g白色固体,纯度99%,产率81%。
产物MS(m/e):1060;元素分析(C67H40N4Se2):理论值C:75.99%;H:3.81%;N:5.29%;Se:14.91%;实测值C:75.99%;H:3.81%;N:5.29%;Se:14.91%。。
依据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只需要简单替换对应的原料,不改变任何实质性操作,可以合成以下化合物。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13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2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3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4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5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6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7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8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19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0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1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2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3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4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5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6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71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81
实施例4制备OLED器件
(1)将涂布了ITO透明导电层的玻璃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1∶1)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2)把上述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9×10-3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真空蒸镀HATCN作为第一空穴注入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1nm;接着蒸镀第二空穴注入层HT01,蒸镀速率为0.1nm/s,厚度为40nm;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82
(3)在上述空穴注入层膜上蒸镀一层NPB为空穴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20nm;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91
(4)在空穴传输层上继续蒸镀实施例1中提供的化合物I-42作为主体材料,蒸镀速率为0.1nm/s,Ir(piq)2acac作为掺杂材料(即发光材料),掺杂浓度为5%,形成器件的有机发光层,蒸镀所得有机发光层的总膜厚为30nm;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92
(5)在有机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一层化合物BCP作为器件的电子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30nm;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93
(6)在电子传输层之上继续蒸镀一层LiF作为器件的电子注入层,蒸镀膜厚为0.5nm;
(7)在电子注入层之上继续蒸镀一层Al作为器件的阴极,蒸镀膜厚为150nm;得到本发明提供的OLED器件,记为器件1。
按照与上相同的步骤,将步骤(4)中的化合物I-42分别替换为I-97、I-138、I-59、I-70、I-77、I-83、I-102以及I-156,分别得到OLED器件2~9。
按照与上相同的步骤,将步骤(4)中的化合物I-42替换为对比化合物1(结构如下所示),得到对比器件。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94
所得器件1~9的性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器件1~9的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295
Figure GDA0002639775370000301
由以上结果可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有机材料制备成的器件实施例1至实施例9的电流效率更高,在亮度相同的条件下,工作电压明显比对比化合物1作为有机发光主体材料的对比器件低。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11
所述通式I中,E代表O、S或Se原子;R1、R2、R3和/或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或者代表H原子;
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选自如下基团: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12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21
其中,R1、R2、R3和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都相同但不同时为H原子,或者其中任意三个基团相同,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基团相同,或者四个基团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I中,R1~R4中任意一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三个基团均为H原子;或者R1~R4中任意两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两个基团均为H原子;或者R1~R4中任意三个基团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余一个基团为H原子;或者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当R1、R2、R3和/或R4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时,其各自的取代位置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22
其中,
R1取代苯环A的A1、A2、A3、A4中任意一个位置上的H原子;
R2取代苯环B的B1、B2、B3、B4中任意一个位置上的H原子;
R3取代苯环C的C1、C2、C3、C4中任意一个位置上的H原子;
R4取代苯环D的D1、D2、D3、D4中任意一个位置上的H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取代苯环A的A1、A2、A3、A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取代苯环A的A1位置、A2位置或A3位置的H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2取代苯环B的B1、B2、B3、B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2取代苯环B的B1位置、B2位置或B3位置的H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3取代苯环C的C1、C2、C3、C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3取代苯环C的C1位置、C2位置或C3位置的H原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4取代苯环D的D1、D2、D3、D4中任意一个位置的H原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4取代苯环D的D1位置、D2位置或D3位置的H原子。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取代苯环A的A1位置、A2位置或者A3位置的H原子,且R2、R3和R4均代表H原子;
或者,R2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其取代苯环B的B1位置、B2位置或者B3位置的H原子,且R1、R3和R4均代表H原子。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R2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R3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2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1、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2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1、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1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1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且R3取代C3位置的H原子,R1和R4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3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1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1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2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2、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2取代B3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3位置的H原子,R1和R3均代表H原子;其中,R2、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或者,R3、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3取代C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3位置的H原子,R1和R2均代表H原子;其中,R3、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R1取代A2位置的H原子、R2取代B2位置的H原子、R3取代C1或C2位置的H原子且R4取代D2位置的H原子;其中,R1、R2、R3、R4各自代表的基团可以都相同,或者其中任意两个相同,或者任意三个相同,或者四个基团各不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为如下基团: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5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6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n个苯环和/或芳杂环的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为如下基团: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62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71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选自如式I-1~I-156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72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8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09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0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1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2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3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4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5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6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7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81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191
18.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历程如下: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201
制备方法具体为:
以化合物P1为起始原料,与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202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
19.权利要求18所述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化合物P1为起始原料,以甲苯为溶剂,以Pd132为催化剂,碳酸钠为碱,氮气保护,控温75-90℃,化合物P1与
Figure FDA0002958193610000203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
20.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双极性主体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1.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双极性主体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层的主体材料。
CN201910867175.5A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Active CN110467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7175.5A CN110467625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7175.5A CN110467625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625A CN110467625A (zh) 2019-11-19
CN110467625B true CN110467625B (zh) 2021-04-20

Family

ID=6851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7175.5A Active CN110467625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76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70928A (ko) * 2013-12-17 2015-06-25 에스에프씨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09535175A (zh) * 2018-11-28 2019-03-29 上海道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五元环螺结构的双三芳香胺化合物、应用及发光器件
CN110143884A (zh) * 2019-05-24 2019-08-20 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二芴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625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9954A (zh) 一种新型有机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N110563746B (zh) 一种新型含so2螺环结构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JP2005524727A (ja) 電界発光材料
CN110467626B (zh) 一种新型螺环结构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CN109776395A (zh) 一种含氟螺二芴结构的空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76396A (zh) 一种具有螺二芴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25671A (zh) 一种含咔唑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003020A (zh) 一种具有螺二芴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970577A (zh) 一种具有含甲基螺二芴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67625B (zh) 一种oled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N110372676B (zh) 一种二苯并呋喃类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11231B (zh) 一种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N114560870A (zh) 一种含硫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511234B (zh) 一种新型杂环螺环结构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CN110511232B (zh) 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N110372683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17187B (zh) 一种有机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7873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空穴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004253B (zh) 一种oled材料及其应用
CN111004248B (zh) 一种新型有机材料及其应用
CN110143885A (zh) 一种具有螺二芴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128280A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43884A (zh) 一种含螺二芴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03296B (zh) 一种oled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CN111718341B (zh) 一种含有吡啶并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