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732A - 军用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军用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732A
CN110466732A CN201910839402.3A CN201910839402A CN110466732A CN 110466732 A CN110466732 A CN 110466732A CN 201910839402 A CN201910839402 A CN 201910839402A CN 110466732 A CN110466732 A CN 110466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air
engine
aerial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94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394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58Arrangements or construction of gas-bags; Filling arrangements
    • B64B1/62Controlling gas pressure, heating, cooling, or discharging g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的是将高函道比的发动机内的热空气直接喷到空中航母里面,使空中航母获得浮力,并用开水瓶式的外壳给空中航母里面的热空气保温。空中航母由发动机与空中航母下部排出的空气驱动。空中航母下部排出空气时,高函道比的发动机补充喷给空中航母热空气。飞行器的式样有:子母空中航母,子弹形飞机,飞碟。各种飞行器都能垂直起降。飞碟可在急速前进时不掉头直接急速向后,急速前进或后退时也可不转弯直接横向飞走,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任何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任何一个斜的方向前进。

Description

军用飞行器
本发明分军用、民用二部分,分开提出申请(军用的用纸件形式申请,民用的在网上申请),民用部分的说明书(热空气飞行器)从本说明书(军用飞行器)中摘录。民用的热空气飞行器在本说明中一律称飞行器或热空气飞行器,包括第一种至第六种以及第七种的第十二节。军用飞行器在本说明中称飞机、子弹形飞机、飞碟、空中航母,也就是所叙述的第七种的第二节至第十一节。
本发明只详细叙述第一种、第二种与第七种的部分章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内容为用高函道比的发动机给空中航母体内喷热空气,使空中航母获得浮力,空中航母则用本身排出的气体或发动机驱动。
背景技术
现在不少国家都在发展航母,却没有一个国家造出空中航母来。比较航母,充热空气的空中航母的成本不到航母的十分之一。航母只能在水里行驶,而空中航母却能在水里、空中、陆地上的草原平原沙漠等空旷处行驶。空中航母上搭载的飞机不需要垂直起降,也不需要电磁弹射升空,但它却能同航母一样用作飞机的栖落地,给战机补充油料弹药。航母能避开恶劣天气,但如果航母要接近的目标处于恶劣天气的范围内,或必经之路有恶劣天气,则航母无法避开恶劣天气。空中航母可以处于对流层外,不受大气干扰,因此它要接近的目标便是处于恶劣天气的范围内,它也可以接近,并且可以近距离接近(处于恶劣天气的上空,也就是距地面不超过15公里)。空中航母向上可观天体,向下可观大气、鱼群、污染,同时用于通信,用作无线电导航台,给船只潜艇导航。它可与航母搭配使用,也就是航母在下面,它在航母上面。它还可以游弋在国土的东南西北上空,象航母一样守护国土,用于导弹预警(同时拦截)、国家安全之类的任务。
发明内容
第一种热空气飞行器:大型热空气子母节油飞行器(真空壳)
这种飞行器的前面为等边三角形或半圆形。它的后面,从上面看下去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中央有个凸起;从下面看上去,长方形的两边向下弯,看起来象伏着的瓦片形状,也就是降落伞上部的形状。飞行器的整体形状有很多种:长方形与前面横连时,整体形状接近正方形,这时长方形的短边向下弯;长方形与前面竖连时,整体形状接近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长边向下弯;飞行器的后面部分也可用正方形或任意设计的其它形状。这种飞行器前面高后面低,整体稍微向后倾斜,但长方形部分,除中央的凸起外,其余部分是平的,也就是三角形部分高于长方形部分,基本上与长方形中央的凸起持平。当飞行器在空中时,看上去就象一块飞在空中的大铁皮。
接下来以前面为等边三角形,后面为长方形,整体形状接近长方形的飞行器为例叙述。
飞行器用五台大功率发动机同时驱动(至少有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是由二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替代,一般情况下有二台大功率的发动机都是由二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替代,也就是有七台发动机),所有发动机的类型相同或者不同均可以,但高函道比的大功率发动机至少要有二台,高函道比的中等功率的发动机也至少要有二台。五台发动机都装在前面(实际上是七台发动机,以下统一称五台发动机)。飞行器的最前面,也就是三角形的最大角装一台发动机,两个斜边各装二台发动机。
飞行器后面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五个喷气孔,每个喷气孔的两边都有安全阀门,共十个安全阀门。每个喷气孔后面的安全阀门也可为一个或多个。
飞行器使用时,打开高函道比的发动机,给飞行器的热空气仓内充热空气,飞行器就象热气球那样不用助跑直接飘浮到空中。到达所需高度后,慢慢打开尾部喷气孔内的阀门,飞行器便开始向前移动。发动机内函道喷出的气流主要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在热空气仓产生浮力的主要是被内函道气流加热的外函道气流。热空气仓内,最下面的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二氧化碳上面以降温了的空气为主,所以所有的尾部喷气口都开在热空气仓的后面的最下面。飞行器上配备有温度表、高度表、升降表、压力表,如果因操作不当或仪表失灵,驾驶员打开尾部喷气孔内的阀门过迟,导致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压力过高,安全阀门便会被顶开,扯着安全阀门的弹簧拉长,此时飞行器因安全阀门的排气也会前进。当飞行器内部的压力恢复时,扯着安全阀门的弹簧恢复原状,安全阀门也就自动关闭了。当后面五个喷气孔内的阀门全都完全打开,飞行器就达到了最快速度。此时五台发动机输进飞行器的热空气与从飞行器尾部排出的空气量一致(给少量空气一个大速度或者大量空气附加一个小速度能提供同样的推力:发动机的喷气孔小,但喷气的速度快;飞行器尾部的喷气孔大,但喷气的速度慢)。飞行器尾部的喷气孔越大,热空气仓的耐压力则可以越低。因飞行器的外壳为硬壳,热空气仓的仓壳是双层的且被抽成了真空,就象开水瓶,飞行器热空气仓里面的热空气能够保温。民用的飞行器如果是用于旅游的,到了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把发动机全部关了,把飞行器后面的五个喷气孔也全部关了,飞行器就悬停在空中或者随风而行,乘客们可尽情的欣赏下面的风景(飞行器周围是透明窗)。
飞行器不用携带备用的发动机,因为就算发动机坏了四个,只剩一个了,飞行器还是能飞,虽然速度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了,但因有五台发动机的油料,仍可飞到目的地。
飞行器的五台发动机为飞行器的动力1。飞行器前面三角形部分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为飞行器的动力2。飞行器的前面与两边遍布风力发电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为飞行器的动力3。
因飞行器前面高后面低,整体稍微向后倾斜,风力发电机便按阶梯状排列,也就是前面第一台位置最高,最后一台位置最低,这是风力发电机组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第二种排列方式是按直线或大致上按直线排列,减少迎风面。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为螺旋桨。飞行器前行时,迎面而来的风驱动螺旋桨,螺旋桨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同时还会将迎面而来的风向下压,这样就会使飞行器上升。因而飞行器正常飞行时,可关闭二台或三台发动机(同时关闭飞行器后面二个或三个喷气孔),节约油料,而关闭的发动机则用做备用的发动机(如果某二台大功率发动机是由二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替代,则优先关闭那四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此时飞行器在用高函道比的发动机为热空气仓提供热空气。
风力发电机的螺旋桨不能逆转,只能顺转。当飞行器悬停时,无论顺风逆风侧风,上面的叶轮皆顺转,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如不减少热空气仓内热空气的量,则悬停时飞行器会被提升。当飞行器顺风时(也就是风从后面吹来时),对螺旋桨来说是逆风,如不供给电机启动电流驱动桨叶,任由桨叶卡住,则此时桨叶如同风帆,推动飞行器前进。当飞行器下降时,从下而上的气流会卡住桨叶,此时桨叶起到降落伞的作用。
支撑风力发电机的伸杆可以转动,因此螺旋桨的角度可以调整。当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热空气温度高不需替换,飞行器终止悬浮要前进却又无风力推动飞行器且太阳能又出故障时,也可以启动某台发动机,用发动机的燃气冲击的涡轮经传动机构驱动已调整角度的螺旋桨,用螺旋桨所产生的风力驱动飞行器前进。这台发动机若将热空气喷进五个热空气仓,再从五个热空气仓排出一部分空气,也可推动飞行器,但速度要慢于前面的方式。而采用前面的方式,虽然发动机在全力带动螺旋桨,尾部仍会产生热空气,虽然热空气的速度慢了很多,但热空气仓只要热空气,并不需要速度快的热空气。所以这速度慢的热空气,只要能维持五个热空气仓里面热空气的温度不下降就可以了。当这台发动机要加速给热空气仓喷热空气时,断开与螺旋桨的驱动连接便可。风力发电机用燃气冲击的涡轮经传动机构驱动时,转动风力发电机的伸杆,可使飞行器爬升、俯冲、前进、后退、垂直上升。
风力发电机组可为单组、双组或多组。向外伸出的第一组风力发电机为单组。加长伸杆长度,再伸出一组风力发电机,则为双组。多组风力发电机依次类推。
这种飞行器不用考虑发动机的损坏,只考虑壳内热空气仓的损坏。壳主要由镁锂合金与气凝胶制成。壳内的热空气仓由钛合金或者气凝胶制成。壳内的整体构造象五个一字排开的开水瓶(开水瓶用钛合金时,内胆为高温钛合金,外胆为结构钛合金),内部被分隔成五个部分。当两边的壳都损坏时,飞行器仍有三个热空气仓,完全能正常飞行。当中间的分隔损坏时,那怕是两个热空气仓中间的二层真空同时损坏,甚至损坏到这二个仓导通了,也只是这两个热空气仓合为一个大热空气仓,虽然这个大热空气仓因真空外壳损坏保温效果变差,但是仍对飞行器没什么影响。所以壳内的热空气仓不考虑横向的损坏。纵向的损坏,如果损坏一二个热空气仓,飞行器完全能正常飞行。如果损坏三四五个热空气仓,则须启动发动机的备用阀门。每台发动机都有三个伸向壳下面的备用阀门。一个阀门朝前,用于使飞行器后退;一个阀门朝下,用于使飞行器上升(五个朝下的阀门并联后,再将排气口分开成五处,并按圆形或梅花形排列);一个阀门朝后,用于使飞行器前进。如果第二个热空气仓损坏了,则将第二台发动机伸向壳下朝后的阀门开启,将喷向第二个热空气仓的阀门关闭,启动第二台发动机,则热空气从壳下面向后喷出,推动飞行器前进。二台发动机驱动的飞机,如果一台发动机损坏了,飞机必须斜着飞。飞行器后面第二个喷气孔虽然停止了喷气,但飞行器下面喷过来的气流从垂直方向刚好填补,这就使得飞行器尾部喷出的气流仍然左右平衡,所以飞行器仍能平行飞行。当五个热空气仓全部损坏时,留中间的发动机用作备用(中间的大功率发动机一般是由二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替代,且二台发动机的函道比为5与5.2),用其余四台发动机从壳下向后喷气,驱动飞行器前进。此时飞行器同于飞机,不能悬停也不能节约油料。
民用的飞行器飞在飞机下面,高度在4000米以下,且速度比飞机慢,所以乘客不需象飞机上的乘客那样处于密封增压的仓室里,也不需增氧。但三千多米的高度,有风而且温度偏低,所以飞行器上安装有罩着飞行器背部中心的顶篷(或者称为罩子)。万一五个热空气仓全部损坏,发动机也损坏了三四台,余下的一二台发动机从机壳下面向后喷热空气或从五个向下的孔喷热空气加上太阳能的动力再加上所有螺旋桨的帮助也无法阻止飞行器的下坠,则用余下的发动机给顶篷充热空气(此时只能关闭向后或向下喷热空气的阀门)。顶篷为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如果没充气,则只相当于普通的降落伞,但它因为特别大,还是能搭乘所有的乘客与驾驶员。如果此时大型飞行器在急速下坠,则可以先按下控制开关,打开降落伞,让降落伞吊住飞行器,再转换余下的二台或一台发动机的阀门,给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充热空气。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充满热空气后,能将大型飞行器悬停住。如果大型飞行器载重小,或者大型飞行器上还有完好的空气仓,则此时飞行器能够上浮。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因在飞行器背部的中间位置,且与飞行器的联结绳较短,所以不管是否充气甚至飞行器翻转,皆不会触及飞行器外侧的螺旋桨。
飞行器上的发动机,喷出有着很高的速度、温度、压力的热空气。发动机就好比河流的源头,速度、温度、压力就好比流水,流水被一座又一座的水电站利用之后,热空气才到达热空气仓产生浮力,最后排出体外推动飞行器前进。所以,民用的飞行器上,虽然不需增压、增氧、升温,但仍然有增压、增氧、升温的设施,这些设施全倚仗水电站。驾驶员要控制飞行器尾部的喷气孔的方向(来控制飞行器的前进方向),要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关与闭合,这些控制的动能,以及飞行器上乘客使用的电能,也都来源于水电站。在无风的情况下,悬停的飞行器要上升,也可用水电站供给风力发电机组电能,驱动风力发电机,提升飞行器。各种控制的动能与风力发电机组也可由某台发动机的燃气冲击的涡轮经传动机构驱动。
这种飞行器的发动机也可为二至四台。
飞行器上面携带的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的里面是十字形结构,有四个仓室。给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充气的大管子是耐高温软管,这耐高温软管里面有四根管子,各通一个仓室。这四根管子与五台发动机并联,也就是任何一台发动机都可用这四根管子给四个仓室充热空气。四根管子的末端皆为球状喷头,管道内灼热的气流先分散到球状喷头里,再四面八方喷出去。四个仓室中,若有一个仓室坏了,影响不是很大。万一此时(五个热空气仓全部损坏,发动机也损坏了三四台的情况下)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又坏了,且降落伞完全失去了作用,则驾驶员与乘客们都须改乘大型飞行器上面携带的备用飞行器:带车轮充气船舱的降落伞式中型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
第二种热空气飞行器:1带车轮充气船舱的降落伞式中型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即备用飞行器或者单独飞行的飞行器;2带车轮充气船舱的螺旋桨式中型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即单独飞行的飞行器。
在大型飞行器的长方形部分的正中间,有个凹坑,凹坑内停放着中型飞行器。大型飞行器正中间的热空气仓,长度最长,虽然被凹坑占去一部分,但容量并不比其它热空气仓小。
中型飞行器有二种,一种是单独飞行的,一种是携带在大型飞行器上用于备用的。先叙述用于备用的飞行器。
用于备用的飞行器,上部为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中间为飞行器热空气仓,下部为充气船舱。热空气仓的上部,是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圆形的凹坑,凹坑里面盛放着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飞行器热空气仓与充气船舱可用绳索相连,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但二者与附属二者的结构,都必须要能手动分开,也能手动联接。飞行器热空气仓后面是伞状结构,顺风时伞张开,推动飞行器前进,用作推动飞行器的动力1。逆风、侧风时伞因风力作用自动收拢,减小阻力。下面的充气船舱的骨架为长方体支架。支架下面的四个角装有四个轮胎(也可以装四个轮子)。支架前面、下面与左右两边是可膨大的连通的气垫。前面的气垫膨大后呈半圆形。下面的气垫,上端是回字形,伸入支架里面,不能膨大,但下面部分能向下膨大。回字形的气垫中间有凹槽,凹槽内是管道,管道内是轮子、皮带或链条。
如果大型飞行器上全是大功率发动机,备用飞行器则携带高函道比的中等功率的发动机;如果大型飞行器上有高函道比的中等功率的发动机,则备用的飞行器上不携带发动机。备用的飞行器上未携带发动机时,必须将大型飞行器上余下的一二台高函道比的中等功率的发动机移到中型飞行器上。发动机有八个脚,四个脚为滚轮,另四个脚为四个横着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上都有螺丝孔。充气船舱的支架后面的框架上有四个凹槽,每个凹槽间皆有螺丝孔。将四个横着的长方体对准充气船舱的支架后面的框架上的四个凹槽,移动发动机,直至四个横着的长方体完全进入四个凹槽内并对正长方体与凹槽间的螺丝孔,然后装上四个大螺丝。支架后面的框架上可装二台发动机(其中一台为备用发动机),两台发动机的中间有一个轮子,轮子两边各有一个凹槽。发动机两边各有一个驱动轮,驱动轮外侧都有一个长方体。发动机的四个脚进入四个凹槽时,还须转动两台发动机间的轮子,使轮子的凹槽合上驱动轮上的长方体。两台发动机的中间的轮子的位置可以左右调整移动,向左移动时可使轮子上左边的凹槽合上左边的发动机的驱动轮上的长方体,向右移动时可使轮子上右边的凹槽合上右边的发动机的驱动轮上的长方体。支架后面有个进气孔,对正了长方体(发动机的四个脚)与凹槽间的螺丝孔,进气孔也就对正了发动机的喷气孔。将发动机喷气孔上的长锣帽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长锣帽后退),将长锣帽拧紧到进气孔上。
支架后面的框架的下面的中间装有一个轮子,轮子有二个槽,其中一个槽用皮带或链条与发动机的驱动轮相连。另一个槽用管道内的皮带或链条与支架前面的框架下面的轮子相连但不扣紧。回字形气垫内装有速度踏板,踩下速度踏板,则皮带或链条逐渐张紧,带动两个前轮转动。支架前面装有方向盘,控制二个前轮的转向。进气孔上装有八个阀门(进气孔与八个阀门皆用耐高温的五碳化四钽铪或钨制造),发动机工作时,打开后阀门,喷出热空气,能推动飞行器前进,此后阀门为推动飞行器的动力2。上阀门用管道通往飞行器热空气仓内部下方三分之一处,在下方的正中央,开口向上,经喇叭形喷头,给飞行器热空气仓内充热空气。下阀门用管道通向充气船舱回字形气垫后部的上方,开口向下经球状喷头,给充气船舱充热空气。右边有二个阀门:右上阀门用管道通往飞行器上面的有四个仓室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管道内的四根管子的末端也全是球状喷头),右下阀门用管道通往飞行器后面的伞状结构。这伞状结构是个备用气球。顺风时伞状结构张开,就象一只贴在飞行器热空气仓后面的大碗,给伞状结构充热空气,碗就会变成一个球并继续膨大。这种伞状结构的备用气球,便是坏了,调整飞行器的方向,使飞行器顺风,伞状结构仍能张开,推动飞行器前进。连着右下阀门的管道伸入伞状结构的内部下方三分之一处(在充满热空气鼓成球的状态下),在下方的正中央,开口向上呈球状(球状喷头)。进气口左侧从上往下依次有四个阀门:左1阀门的进气口与降落伞式大热气球下方相通,用于排出里面的空气;左2阀门的进气口与飞行器热空气仓的下方相通,用于排出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空气;左3阀门的进气口与备用气球下方相通,用于排出备用气球内的空气;左4阀门的进气口与充气船舱的下方相通,用于排出充气船舱内的空气。左侧四个阀门的出气口,皆与后阀门并在一起,与后阀门一样,用排出的气体推动飞行器前进,这四个阀门的排气为推动为飞行器的动力3。飞行器上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此为飞行器的动力4。备用发动机后面的进气孔也装有八个阀门,这八个阀门与另一台发动机的八个阀门并联。
综上:飞行器可同时用动力1动力2动力4加上备用发动机的后阀门推动,也可用动力1动力3动力4加上备用发动机的后阀门推动。
充气船舱的外壳为单层,用保温耐高温的材料制造,充热空气膨胀后,在降落时减震。充气船舱回字形气垫内载人,载物。物品为工具箱、桨叶、能用手使用也可以用脚踩的热空气充气筒与油箱等等。此油箱为大型飞行器的备用油箱。如果油箱与备用油箱内的油已被全部用尽,则乘客与驾驶员只能用中型飞行器上面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离开大型飞行器。如果备用油箱内有油或油未动用,则断开备用油箱通往大型飞行器的油管,将备用飞行器开出大型飞行器。大型飞行器上面有顶篷,不能从上面离开,但不论顶篷是否打开,备用飞行器皆可从左或右或后面钻出。
中型飞行器离开大型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并不需要打开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但是,如果中型飞行器因某种原因在急速下坠,按一下控制按钮,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便会自动打开,吊住中型飞行器。中型飞行器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没有用来驱动飞行器时,则用来给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空气加热,如果是阴天,太阳能发电装置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此时还必须打开上阀门,给飞行器热空气仓内充热空气。飞行器后面的伞状结构与充气船舱之间,有二个安全阀门(安全阀门也可为一个或多个),如果充热空气导致飞行器热空气仓里面的压力过高,左2阀门又没及时打开,则安全阀门会被顶开。如果安全阀门的排气量大,飞行器则会因安全阀门的排气而向上移动。降落伞式大热气球的下面与飞行器后面的伞状备用气球的下面,也有相同构造的安全阀门(安全阀门也可为一个、二个或多个)。
中型飞行器离开大型飞行器后,如果下面能降落,而乘客们是站立着的且又挤在一起,则选择降落;如果下面不能降落,比如此时下面是太平洋,则飞出太平洋,直接飞往目的地(此时如果顺风,则可关闭发动机)。
前面的方向盘不控制两个前轮的转向时,转换传动控制开关,可以用来控制发动机喷气口的喷气方向。转动方向盘控制喷口的左右方向,扳动方向盘控制喷口的上下方向。控制喷口的上下方向,使飞行器向上或向下,也等同于控制飞行器次要的升降。
高函道比的发动机给飞行器热空气仓的充气量控制飞行器主要的升降。打开左2阀门,排出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空气,飞行器便下降。飞行器主要靠后阀门的喷气推动前进,虽然飞行器的热空气仓为真空外壳能保温,但时间久了飞行器热空气仓内的温度还是会下降,当飞行器热空气仓里面的温度下降时(也就是飞行器下降时),打开上阀门,关小或关闭后阀门,给飞行器热空气仓充热空气,使飞行器上升,这个时候打开左2阀门,排出飞行器热空气仓内最下面的空气,用排出的空气与其它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
降落伞式大热气球有四个仓室,万一四个仓室都坏了,降落伞加上飞行器热空气仓的浮力,中型飞行器仍不会下降。如果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四个仓室都坏了且吊绳又坏了,降落伞完全失去了作用,因载人太多,中型飞行器不能承受众人的重量,则须打开右下阀门,给备用气球充热空气。
万一备用气球或中型飞行器的热空气仓又损坏了一个(比如中型飞行器热空气仓严重漏气或备用气球破裂),则启动备用发动机,用备用发动机的后阀门向后喷气,加快飞行速度,中型飞行器也可在空中行驶。
如果没有备用发动机(比如大型飞行器上二台高函道比的中等功率的发动机只一台完好,只移了一台到中型飞行器上),不能加快速度,则打开下阀门,将热空气喷往充气船舱。充气船舱向前向下向左向右膨大,每个方向都相当于一个备用气球,四个备用气球加起来,体积一点儿也不比中型飞行器的热空气仓小。
也有可能因为天气原因(比如来了暴风雨),这个民用的飞行器不适合继续向前飞了,则只能选择着陆。
着陆后,打开左4阀门,放掉充气船舱内的热空气,使膨大的充气船舱缩瘪,恢复原状,这样四个轮胎就能接触到地面。然后使用充气船舱支架前面控制着两个前车轮的方向盘,并踩下速度踏板,张紧皮带或链条,带动两个前轮转动。此时飞行器热空气仓与备用气球皆不起作用,如果觉得累赘,则手动断开它们与充气船舱的联接。
也有可能因意外导致降落地点错误,比如忽然吹来一阵大风,没降落到陆地上却降落到了水面上,则须使用回字形气垫内携带着的两个桨叶。两个前车轮的外侧皆有卡槽,装上环形桨叶,充气船舱可在水面行使。桨叶用硬塑料制造,登陆时可选择无淤泥处直接登陆。充气船舱的四个轮子仿飞机轮子制作,万一着陆时充气船舱损坏,四个轮子着地时必须能减震。
备用飞行器的主要作用有三种。第一种作用是将人员撤离。第二种作用是在大型飞行器上的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坏了的情况下,用备用飞行器最上面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将大型飞行器上的重物撤离(中型飞行器仍停留在大型飞行器上面备用)。第三种作用是大型飞行器上有人突患急病,而此时才起飞不久或正在中途,离目的地还远,而大型飞行器的速度又比飞机慢,则用中型飞行器直接将病人送往下面最近的医院,这样就不会耽误大型飞行器上其它乘客的行程。中型飞行器将所有乘客撤离后,则大型飞行器的重量大为减轻,如果此时大型飞行器能停止下坠,且大型飞行器上还有一台发动机,则留下一二个驾驶员驾驶大型飞行器(须将好的那台发动机移到中间,也就是飞行器三角形部分的前面)。
接着叙述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
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自带二台高函道比的发动机,一台发动机的函道比为8,另一台为5。充气船舱里,前后皆设有驾驶员的座位,中间设有乘客的座位,如果是运送货物的,则用做货仓。飞行器最上面可用螺旋桨式风力发电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也可用降落伞式大热气球。要是飞行器的热空气仓坏了,首先打开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先让降落伞吊住飞行器,再给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充热空气。各种飞行器的颜色配置为:热空气仓为红色,携带的充气船舱则为黄色;热空气仓为黄色,携带的充气船舱则为红色;热空气仓与充气船舱皆为红色。热空气仓与充气船舱也可用其它各种颜色,但需醒目。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其它构造及所携带的设备与备用飞行器基本相同。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也可做成飞机或其它式样,如果下面不用充气船舱,则上面必须备有降落伞式大热气球。
第三种热空气飞行器:1带车轮充气船舱的螺旋桨式小型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2带车轮充气船舱的降落伞式小型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3带车轮充气船舱的小型热空气飞行器(皮壳)。
小型飞行器的发动机为小型的发动机,充气船舱相应缩小。外壳可为单层,用普通热气球的材料,用三根至几十根细长弧形骨架将外壳撑起来。外壳也可用真空壳。如用真空壳,最上面可用螺旋桨式风力发电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也可用降落伞式热气球。小型飞行器的其它构造及所携带的设备与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基本相同。
第四种氦气飞行器:带车轮充气船舱的降落伞式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内充的是氦气,外壳基本上与普通的氦气飞行器相同,只是飞行器的最上面有个凹,盛放折叠着的降落伞式大热气球,这样飞行器的最上面仍是平的。吊仓改成了热空气充气船仓。热空气充气船仓的构造及所携带的设备与单独飞行的中型飞行器基本相同。
这种飞行器与前面各种飞行器皆可制成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的。
第五种:降落伞式动力热气球
降落伞式动力热气球没有热空气仓,只有能充热空气的降落伞与热空气充气船舱。降落伞用四根绳系吊充气船舱。四根绳中,有一根的上端与下端皆装有一个定滑轮。降落伞下端正中间也有个定滑轮。折叠着的备用热气球携带在充气船舱内。使用备用热气球时,只须打开联着船舱内备用热气球下端的软长管的阀门,给备用热气球充热空气。备用热气球上端系有绳索,绳索经降落伞式热气球下端正中间的定滑轮,再经绳索上端的定滑轮,再经绳索下端的定滑轮回到充气船舱。备用气球上升时拉动绳索使备用气球顶住已坏的降落伞式热气球(假如降落伞式热气球四个热空气仓损坏了二个或二个以上时),然后系住绳索。携带在充气船舱内的折叠备用热气球,也可用一根或几根绳索(或链条)与充气船舱相连,但绳索(或链条)皆要短于备用热气球下端的软长管。热空气充气船舱的构造及所携带的设备与小型飞行器基本相同。
第六种:动力热气球
动力热气球只有热气球,L形管道,管道阀门,管道开口内的百叶窗式扇叶,吊篮,发动机几部分。
用发动机通过耐高温软管给热气球下面三分之一处的中央输热空气,热气球最下面连结L形管道,装发动机与人的吊篮在L形管道垂直向下的一竖的下方。依照压力表控制发动机的油量大小用以控制热气球的进气量,调节管道阀门控制管道内喷出气流的大小,以此控制热气球的升降与速度。L形管道的竖管尽量缩短。
人在吊篮内控制百叶窗式扇叶的左右方向与管道开口的上下方向(L形的一竖与一横的连接处是活动的,一横可向上也可向下,从而控制管道开口的上下方向),用以控制热气球的方向与升降。控制管道开口内的扇叶向左,动力热气球则向右转;控制扇叶向右,动力热气球则向左转。控制L形的一横往上(管道开口往上)则动力热气球向下,控制管道开口往下则动力热气球飞向上方。也可不使用百叶窗式扇叶,动力热气球要向右转时,将L形的一横往左摆;动力热气球要向左转时,将L形的一横往右摆。
第七种:新式飞行器(民用或军用飞行器)
第一节 五种新材料
往容器里滴一滴水,水会到容器里去,但到第二天,那滴水会挥发。当水滴气化为水分子时,水分子能挣脱重力的束缚,象光子一样往空中飞。
既然水分子能挣脱重力的束缚,那么,用分解的方法,用超强酸将容器里的非金属材料直接蚀为质子,质子因为没有原子核的束缚,虽还是在容器子里,但容器里的质子几乎没重量。用化学反应取走超强酸并将要挥发的质子收集、压缩,得到第一种新材料:非金属质子材料。
非金属质子材料可能会不耐火,再用混酸将容器里的金属材料直接腐蚀成质子,然后用化学反应取走混酸并将要挥发的质子收集、压缩,得到第二种新材料:金属质子材料。
将二种质子材料与气凝胶混合,或分别与气凝胶混合,便又得到了三种新材料。这五种材料可用来制造军用飞行器(飞机,空中航母,宇宙飞船等等)。
(这五种新材料纯属设想,将来会在网上公布。)
第二节盖子
空中航母上的飞机可以不用垂直起降,但是,它所携带的飞机还是应该有垂直起降的功能(比如航母上的飞机要到空中航母上去)。英国的鹞式战机,俄罗斯的雅克-141,美国的F-35B,都是用改变喷气方向的方法改变飞机的方向和升降,本节对他们的方法做些改进。
本说明开头叙述的第一种热空气飞行器(大型热空气子母节油飞行器),它的喷气孔都在飞行器后面水平方向,飞行器内五个热空气仓内的热空气都是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些(最下面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要将这种民用的热空气飞行器改为军用,也就是将它改成空中航母,首先将它的喷气孔都改在热空气仓的下面,并且将所排出的温度低些的空气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气都用管道汇入中间的热空气仓下面的管道内,也就是无论那个热空气仓排出的空气都经中间的热空气仓下面的管道垂直向下喷出。再将中间的热空气仓的下面的管道口盖一个盖子。这个盖子可以绕着管道口急速旋转,因为这个盖子其实是扣在管道口上,相扣的部分是轴承(管道口呈喇叭状,喇叭状的背面是滚珠,滚珠的背面是盖子的上方)。再在盖子的水平方向打一个孔,这样,任何一个热空气仓排出的空气都会从这个孔向水平方向喷出。因此,当这个孔向后面喷气,空中航母就向前飞奔;因为轴承很容易转动,突然间将这个孔转到前面去,正在向前飞奔的空中航母就会陡然向后飞速倒退(实际上空中航母是绕了个半圆再向后,但因变化太快,所以看上去就是瞬间向后飞速倒退);当这个孔突然转到左边,正向后飞速倒退的空中航母就会突然飞速横向右边。所以,空中航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任何水平方向前进。
盖子上还有二个孔,一个在盖子下方的中间,一个在盖子下方的边缘。盖子下方边缘的孔,方向与盖子水平方向的孔相反。也就是盖子水平方向的孔朝向东面时,这个下方边缘的孔正处于西面。在空中航母前行时,这二个孔都是关闭着的。
在水中行驶的航母的甲板上的飞机的下面,也装一个这样的盖子。飞机启动时,发动机喷出的热空气经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喷出,飞机垂直上升。
本说明所述的所有飞行器,在垂直起飞时,如果是用一个孔或二个孔垂直向下喷气,都是指这一个孔或二个孔在飞行器的重心的中间。实际上,因飞行器的构造与飞行器上搭载的设备轻重不均,有时这一个孔或二个孔不会准确地在飞行器的重心的中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将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打开一些(或者将下一节所叙述的弯头的末端斜孔打开一些),并将喷出的气流指向飞行器较重的一方。如果是前面重些,则指向前方;如果是左后方重些,则指向左后方。如果飞机是用五个孔向下喷气,则所有的喷气孔的排列呈圆形或梅花形;如果飞机是用三个孔向下喷气,则三个喷气孔的排列呈品字形。
飞机垂直上升到空中后,将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朝向后面,然后打开,再关闭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让飞机前进。
飞机正在前进时,要使飞机突然向左上方向斜飞,先打开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这样,喷出的气流就对正飞行的飞机产生了阻力,也就是起到了刹车的作用,接着将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转到右边,让气流从右下方向喷出,然后关闭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这一系列操作应该在十分之一秒内完成。这样,正在前行的飞机就能突然横向左上方。
飞机的发动机与备用发动机的喷气口联在一起(并联),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不是象现在的飞机这样从后面或翅膀下面喷出,而里喷到发动机本身的球状孔内。球状孔内有上下二个开口,一个通往机身下面,一个通往机身上面。也就是飞机的上面与下面各有一个盖子。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与下面的盖子的转动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比如飞机前进时,二个盖子同步,同时用二个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向后喷气。二个盖子不同步且方向相反时,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与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好相对,也就是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向右下方喷气时,必须关闭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此时这孔如果开启,会向左上方喷气)。
这样,正在飞行的飞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任何水平方向、上下垂直方向、任何一个斜的方向前进。
所以,便是飞机翅膀断了,尾巴掉了,壳裂开了,都不成问题,因为飞机能悬停(若飞机因为断了尾巴或翅膀而倾斜,则在打开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时,还同时半开或全开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并将喷出的气流朝向倾斜的那方,使飞机平衡),乘客就象站在地面上,跳伞也罢,看着飞机上的备用发动机给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充热空气也罢。
第三节 弯头
要使飞机往任何方向前进,也可不用转动的喷气的盖子,而是用近似L形的弯头。L形的角度为90度,而弯头的角度在110度至160度之间,以135度为最佳。在弯头的中间(也就是L形的拐角处),有个向下的孔,这个孔(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就相当于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弯头的未端(也就是L形下面一横右边的未端),是可打开或关闭的孔,这个孔(弯头的末端斜孔)相当于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在弯头的中间的背部(也就是L形下面一横左边的未端),也有个可打开或关闭的孔,这个孔(弯头的背孔)相当于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转动这个弯头,也就相当于转动了那个盖子。在飞机上装配这种带弯头的发动机,据说比装美国的矢量发动机还强,完全可以取代推力矢量技术。
第四节盖子、弯头的转动操作与气流控制
以安在飞机下方的盖子为例,叙述控制盖子转动的方法。
盖子的上方,也就是与垂直向下的喷气管相扣的部分,前后左右向上延伸四根钢筋,四根钢筋的未端是一个轴承,这个轴承的内圈连着喷气管,与喷气管是一个整体。轴承的外圈上有凹槽,凹槽里有齿轮,齿轮直接用链条套在方向盘下面的齿轮上,这样,转动方向盘也就转动了齿轮也就转动了下面的盖子。也可不用四根钢筋,而是在喷气管外面再套一个管(管的下方与盖子的上方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套管的上端也是有凹槽(内有齿轮)的轴承。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的打开与闭合,用机械或液压控制,机械或液压控制附着在套管上或四根钢筋上。而启动与关闭机械或液压控制,则是用驾驶室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方向盘只控制飞机往前方、左前方、右前方、突然向左横行(方向盘左旋90度)、突然向右横行(方向盘右旋90度),如果前行时要急速后退或向前后左右上下之中的某一方向斜行,则是按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用遥控启动与关闭套管上的机械或液压控制,从而控制盖子的转动与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的打开与闭合。当然,前行时要急速后退也可用方向盘操作,那就是将方向盘迅速旋转180度。
控制弯头的转动与控制盖子的转动相同,弯头不需要在喷气管外增加四根钢筋或套管,但却需要将进气口扣在套在发动机的喷气口上。
控制弯头内气流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水龙头式。浴室里的水龙头,调节水温时,手柄向右增加热水水量,手柄向左增加冷水水量,现在将这水龙头倒过来:弯头左边的开关向左,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让气流喷向侧孔(侧孔通向背孔与末端斜孔);弯头左边的开关向右,关闭侧孔,让气流经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喷向下面。弯头的背孔与末端斜孔的控制同样如此:侧孔内的气流经过弯头右边的开关时,右边的开关向右,关闭弯头的背孔,弯头的末端斜孔喷热空气出来;右边的开关向左,关闭弯头的末端斜孔,弯头的背孔喷热空气出来。
水龙头的控制是用扳动式,控制弯头内的气流可以用控制照明电灯的墙壁开关式。也就是说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左边,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右边,关闭侧孔。而控制开关弹向左边或弹向右边,则用液压式或机械式。液压式或机械式的动力,则是用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控制。
用弯头的飞机的操作方式举个例子。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右边,侧孔关闭,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内的气流从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喷出,飞行器上升。到达需要的高度后,弯头右边的开关向左,关闭弯头的末端斜孔,弯头的背孔打开,再将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左边,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发动机内的气流经过侧孔后从弯头的背孔喷出,飞机前进。飞机前进时,如果动力与弯头(或盖子)的耐受力强,可以直接将右边的开关弹向右边,弯头的背孔关闭,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飞机向后上方退行。如果动力与弯头(或盖子)的耐受力不强,无论关闭那一个孔,都必须先打开另外五个孔中的一个或二个或多个孔,或者在关闭某个孔前先将动力的油门关小。
控制弯头内气流的方法,第一种是上面说的水龙头式,第二种是旋转式。在等边三角形的正中间点一个点,将这个点与三角形的三个角ABC相连,那么,就有了以这个点为中心的三个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最大角都是120度。旋转式就是以这个点为中心,转动其中的一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AB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C孔喷出;又转动这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BC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A孔喷出;又转动这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CA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B孔喷出。最大角可以顺转,也可以逆转。ABC三点,则通向弯头的背孔、垂直向下喷气的孔、末端斜孔。二个遮盖角的大小可以调整。比如将其中一个遮盖角调小后,转动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CA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B孔喷出,也就是从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喷出,因遮盖C孔的角调小了,末端斜孔也喷气流出来,而这喷出的气流则指向飞机重些的一方,使悬浮的飞机平衡。
控制盖子与弯头内气流的方法,第三种是单独控制式。(省略1)因每个孔都单独用一个开关控制孔的打开、闭合与喷气量的大小,这种方法最宜采用。
第五节 打开或关闭弯头与盖子的某个喷气孔的原理
弯头与盖子内,因为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十分强劲(能推动飞机以子弹的速度前进),所以上叙三种方法中,无论是控制那一个孔的打开与闭合,都不是一下子就完成,而是分几步完成。下面我以打开或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举个例子:
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的内部构造(省略2)所以,按这个原理,可以省略附着在套管上或四根钢筋上的机械或液压控制装置,而直接用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控制第一种方法中各孔的打开与闭合,或直接用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控制第二种方法中最大角的转动。第三种方法中,控制孔的喷气量的大小,同样也可用到这个原理。实际上,无论是那一个孔,它的最末端,都应是拉瓦尔喷管结构,所有的控制都应在拉瓦尔喷管之前。无论是控制那一个孔的打开与闭合(或调节孔的喷气量的大小),虽是分几步完成,但因其过程是紧连在一起的,所以不应该超过十分之一秒。
第六节飞机上热气球的收放
无论飞行器是用盖子还是用弯头,如果要垂直起飞,便如同美国的F-35B,只能携带少量的东西,否则就不适合机动。美国的F-35B在出故障时,眼睁睁地看着飞行员乘降落伞逃生了,因自己没降落伞,只能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所以,必须给所有的飞行器配备降落伞式热气球。
军用飞机上用的是长条状热气球。长条状热气球在飞机背部的转轴上。按下抛伞开关,转轴顺时针高速旋转,将缠在转轴上的热气球抛出去。虽然长条状的热气球足足有二里路长,但整个抛出过程应不超过五秒。在第五秒,也就是在热气球还未落下时,发动机已通过转轴开始给热气球快速充气(长条状热气球的充气孔也就是开口开在转轴里)。热气球充满气约五六秒,膨胀时间约二秒,也就是八秒钟后充气关闭,飞机垂直向下的孔开始喷气。军用飞机的热气球不能太大,不能全凭热气球的浮力将飞机提起来,所以还要借助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向下喷气。当然,这时候还可借助弹射装置。此时的飞机在热气球的悬吊下与喷气孔的推动下,已经没多大重量,所以可以弹射得非常高。飞机升到高空后,按下收热气球的开关,转轴里面的小转轴开始逆时针急速旋转,接着转轴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最先受力的是热气球中间的拉绳。拉绳下面连着转轴内的小转轴,上面牵着热气球顶端的磁闭合门。这磁闭合门里面大外面小,只能向内开,不能向外开。也就是说,只要有气流从磁门处涌出,磁门就会在气流的冲击下合拢自动关闭,且热气球内的压力越大,磁门闭合的越紧。拉绳只比长条状热气球稍长,所以转轴开始转时,磁闭合门已被拉绳从里面扯开,热气球内的热空气已开始向外喷。拉绳受力(被小转轴扯动)之后,接着受力的就是长条状热气球(被转轴扯动),长条状热气球被急速从飞机背部的V形开口卷进,气球内的热空气也就被急速的从开口处挤出去。整个收热气球的过程不超过六秒。在整个收热气球的过程中,磁闭合门一直是全开的,因为直到它进入飞机里面,仍是被拉绳强力拉扯着。在抛热气球时,先是转轴停止转动,然后是小转轴停止转动;在收热气球时,先是小转轴转动,然后是转轴转动。用这种方式升空的飞机,热气球必须做成子弹的式样,且弹射时热气球必须要垂直才能减小阻力,而且热气球还必须能与空气急速摩擦。更为实际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用热气球加上飞机下面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向下喷热空气升空,这种方法升空慢(民用);另一种是飞机向下喷热空气时加上弹射(比如电磁弹射),这种方法升空快(军用)。飞机向下喷热空气的同时,利用电磁弹射与热气球升空,另一个作用是减少飞机垂直起飞时的耗油量。
如果是军用的飞机,不仅要求升空快,而且还要求速度快,所以,向下喷的气流只能从发动机的拉瓦尔喷管(或多级拉瓦尔喷管)的中间截取。也就是说,飞机升空后,前行时,发动机必须直接向后喷热空气,这样就不会减慢发动机的速度(即发动机采用拉瓦尔喷管结构所实现的亚音速-音速——超音速)。发动机由向下喷气改为向后喷气,可在飞机弹射至最高时,将发动机的油门关小,接着开启向后喷气的喷孔,关闭向下喷气的喷孔,然后将发动机油门加大,向后喷气。如果发动机能讯速启动,由向下喷气改为向后喷气时,也可以将发动机暂停。如果发动机能暂停,或使用上一节中省略2的原理,无论怎样转换喷孔,都将毫不费力。
第七节发动机喷气口的结构
有些国家要改变发动机的喷气方向,是将笨重的发动机旋转,或者将发动机的喷气口旋转,其实可以将发动机与喷气口改造成厂字形(参见申请号为“201610036772.X”的“一种固定翼喷气式直升飞机”)。厂字形上面的一横是发动机,厂字形向下的那一撇,就是发动机垂直向下的喷气孔,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是个阀门,垂直向下的喷气将飞机推到空中后,将钩住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挂钩在厂字形上面一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也可以在厂字形上面),为L形,竖短横长,90度的拐角处的下面为一个大轴承,打开挂钩就是将L形下面的一横向上推直,向上推直后L形的一竖也就横着了,这样一来,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因挂钩的打开就会被强气流瞬间冲开,气流直接喷向飞机后面,推动飞机前进。此时的厂字形加上背部被强气流冲开的阀门,成了T字形。同理,改换弯头末端斜孔的喷气也可如此操作。因为T字形加上弯头的末端,就是一个下字(此时下字上面一横的右边是发动机)。当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时,也就是从下字的一捺喷出时,将钩住弯头的拐角处(下字的一捺与下字的一竖的交点的下面)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弯头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就会被强气流瞬间冲开,气流就会喷向飞机下方,也就是气流从下字向下的那一竖喷出。此时再将钩住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气流又会喷向飞机后面,也就是从下字上面一横的左端喷出。下字上面一横的左端,就如同弯头的背孔;下字向下的一竖,就如同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下字的一捺,就如同弯头的末端斜孔。L形挂钩就如同弯头或盖子上的机械装置。飞机完成飞行任务,又要垂直下降时,也就是要将向后喷气改为向下喷气时,可以用前面的省略2的方法,也可减小油门后用机械或液压制动,将厂字形背部的阀门合上,这样就由向后喷气改成了向下喷气。飞机减小油门向下喷气降落后,再次上升时,又加大油门向下喷气,升到空中后,如果不前进,而是要退向后方的上方(比如下面又有飞机升上来了,而且是下面的飞机飞在前面),则将弯头的拐角处的阀门合上既可,也就是由向下喷气改成了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退向后方的上方时,如果要前进,直接打开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喷孔向后喷气推动飞机前进。也就是说,厂字形(上升或下降时向下喷气),下字形(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飞机退向后方的上方),T字形(喷孔向后喷气推动飞机前进),三者之间可以任意转换。发动机喷气口的这种结构,整体看上去就是一个弯,如果将这个弯再弯一点,那么就成了匚形,这样,飞机的发动机开始时虽是向后喷气,结果却喷到飞机的前面去了:也就是说,飞机用T字形向前飞时,将T字形转换为匚形,飞机可以不用掉头而直接急速后退(如果设置为转换后一秒钟发动机停机,则适用于急刹车)。匚形的一竖与下面的一横不能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下字形将失去作用,所以连接处只能是个斜坡,也就是将下字形改为匚形时,只能在下字的那一捺的最末端向右水平方向延伸。如果将下子形改成木字形,用木字形的一撇向左下方喷气时,飞机可以直接向右上方运动。飞机的上面如果也采用木字形,二个木字形加起来,发动机的喷气口就成了米字形。米字形飞机的运动方向,优于使用星形发动机的飞机,类似于在飞机中央的垂直方向,上下各装了一个盖子或弯头。飞机在垂直方向装了一个米字形喷气口后,如果还在水平方向装一个米字形喷气口,就有了十几个喷气口,此时发动机的喷气口,其实已成球形。使用球形喷气口的飞机,它的运动方向,已接近后面所叙的飞碟。用米字形或球形喷气孔,这么多的控制机构,会给飞机增加不少重量。所以,如果真的用米字形或球形喷气孔,只能采用省略2的方法,这样,任何一个喷气口的打开、闭合,以及各孔开大开小,都可以用飞机驾驶室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直接控制。
(省略3)
发动机的喷气口,中心是火焰,火焰周围是将火焰与发动机壳体隔开的外函道气流,当发动机的喷气口的方向改变时(改变成T字形下字形匚形时),不知气流会不会与火焰完全混到一起?如果混到一起,壳体将承受更高的温度,壳体内的传统的火焰桶可能会承受不住,因此,必须将火焰桶改进。第一种方式是改进为真空火焰桶(开水瓶式)。真空火焰桶的前后部分(也就是内壁与外壁相连的部分),必须有韧性,因为发动机的油门开大后,真空火焰桶的内壁因承受的压力增大而会向外壁靠拢。第二种方式是在火焰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也可不抽成真空,而是将外函道的气流分一部分出来通过,然后与另一部分外函道的气流一起喷向发动机外,用这种方式必须在内壁与外壁之间增加二至四条流线型支撑点。支撑点并未完全起到支撑作用,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应是通过两壁之间的气流的压力与内壁气流的压力要平衡。火焰桶的内壁用五碳化四钽铪或钨制造。
第八节子弹形飞机与火箭飞机
飞机发动机内的气流,也可不喷到球状容器里,而是将内部改成横着的丁字形,或者将内部改成十字形,并将十字形左边的一横折成九十度。改成十字形时,十字形右边的一横为发动机,左边折成九十度的一横伸向飞机下面,十字形上面一竖与下面一竖伸向飞机的左边与右边。这样飞机上就有了三个有三个喷孔且能转动的盖子:左右各一个,下面一个。飞机发动机内的气流,也可不喷到十字形结构里面,而是采用三台发动机,经过厂字形结构后,分别通往左、右与下面。也可不用一个方向盘,而是用二个重叠的方向盘,上面的方向盘控制左右的盖子的转动,下面的方向盘控制下面的盖子的转动。方向盘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分开转动。
飞机上装三个盖子时,三个盖子不宜排成直线,而是要呈品字形,并且,这个品字形是飞机的重心。
装三个盖子的飞机,因可同时用三股或四股气流驱动飞机,应不要水平、垂直尾翼,也不要翅膀以及控制尾翼与翅膀的机构,它的整体形状有些象一粒子弹,本说明称做子弹形飞机。子弹形飞机因没有翅膀,因而占的地方窄,停放一架普通飞机的位置至少能停放二架。
子弹形飞机的盖子(或弯头)也可装在飞机中央的垂直方向,上下各一个。上下各一个时,便如前文所述:“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喷到发动机本身的球状孔内。球状孔内有上下二个开口,一个通往机身下面,一个通往机身上面。也就是飞机的上面与下面各有一个盖子。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与下面的盖子的转动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二个盖子不同步且方向相反时,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与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好相对,也就是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向右下方喷气时,必须关闭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此时这孔如果开启,会向左上方喷气)”。装二个盖子的飞机,气流也可不喷到发动机本身的球状孔内,也就是发动机与备用发动机的喷气口不并联,而是经过厂字形结构后,分别通往子弹形飞机的上面与下面。也可不用一个方向盘,而是二个重叠的方向盘各控制一个盖子(上面的方向盘控制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下面的方向盘控制下面的盖子的转动);方向盘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分开转动。
子弹形的飞机,前面是驾驶员仓,接下来是载物仓(如果是民用则是客仓与货仓)。载物仓的上面部分是长条状热气球弹射仓。弹射仓在飞机的中间位置。后面是发动机仓,发动机仓里放置二台发动机,备用发动机放在发动机上方。飞机的下面有三个可缩进机舱的呈品字形的轮子,也就是在飞机的载重量过大不能垂直起飞时也能短距起飞。
子弹形飞机在降落时,如果因弹药或油料的减轻而导致品字形喷气孔没有处于飞机的重心,则需利用下面的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喷气,将喷出的气流指向飞机重些的方向。在垂直起飞时,如果因物品的放置导致重心未在品字形上面,也可利用下面的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喷气来平衡。在正常降落时,是用三个喷气孔呈品字形向下喷气,用另三个喷气孔(或单独用下面的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控制飞机水平方向上任意方向的挪动,从而准确降落在甲板上的指定位置。
飞机垂直起降时要避免发动机吸入它自己排出的废气,所以发动机要有一个向上的备用进气口。垂直起降时,打开备用进气口,备用进气口的盖子便会挡住原来朝向前方水平方向的进气口。陆地上用的飞机的发动机的进气口有能移开或盖上的网罩,能防止喷气口的气流激起的尘沙进入发动机内。
飞机在水中的航母上垂直起降时,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可能会灼伤甲板,所以飞机的垂直起降必须迅速。要使飞机的垂直起降迅速,在垂直起飞时,飞机向下喷热空气的同时加上电磁弹射,在垂直下降时,飞机向下喷热空气的同时利用车辆防撞器(还未提出专利申请)。防止灼伤甲板还一个方法:不携带弹药的子弹形飞机体内,能耐热的东西与不能耐热的东西要分开,这样,每个能耐热的部分都能充进热空气,也就是发动机喷出的热空气经过飞机上的耐热部分大范围降温后再大面积喷出来。当然,耐热的部分与不能耐热的部分之间要使用能耐热隔热的材料或者干脆采用第七节所叙的真空火焰桶的二种构造。
飞机体内充进热空气,另一个作用是要为飞机提供一些浮力,确保飞机要能在水面漂浮与水面行驶甚至是潜浅水(飞机尾部要能关闭密封也能打开)。只要飞机能在水里保持水平状态,那怕是飞机下面大面积的喷气孔未完全密封甚至是打开的,因喷气孔内存在着空气,水也不会进去。水上行驶时,飞机用三个盖子向后喷气,提高飞机速度,然后将左右两侧的盖子向后喷气的孔稍微朝向后方的下方,这样飞机就能向上飞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也是左右两侧的盖子向后喷气的孔稍微朝向后方的下方一点点,也就是使飞机的头部略高一点。在飞机体内充满热空气,长条状热气球也充满热空气的情况下,用飞机三个盖子呈品字形向下喷气,飞机要能从水面垂直起飞。
二台发动机的喷气口都是先经过厂字形结构再并联再到盖子或弯头。万一飞机的盖子或弯头损坏(或控制盖子弯头的部分损坏),将钩住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就会被气流瞬间冲开,发动机(经拉瓦尔喷管)向后喷气推动飞机前进。二台发动机皆能上下左右摆动,用以控制气流喷出的方向。万一发动机坏了,将备用发动机钩住厂字形的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备用发动机向后喷气推动飞机前进。也就是用一台发动机也能工作,要加速时二台发动机同时工作。
子弹形飞机共三种,前面所叙为第一种,第二种为极速子弹飞机。极速子弹飞机(省略4)它的速度应该比北美的X-15快,速度能接近极速飞机X-43A(X-15时速七千二百七十四公里,已接近导弹七千三百公里的时速;X-43A是无人机,时速一万一千二百公里)。美国的矢量发动机越是机动,就越复杂,越复杂,故障的概率就越高,然而美国却还在不断地使矢量发动机复杂。而极速子弹飞机,无论是速度还是机动性还是控制系统,我个人认为都要优于安装矢量发动机的飞机。
(省略5)改用火箭驱动,这便是子弹飞机的第三种,火箭飞机。火箭飞机按式样分有二种:一种是第三种子弹飞机;另一种有翅膀,不是子弹形状。火箭飞机按用途分有ABCD四种。
火箭飞机比较传统的单级火箭,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人工操作抛掉废重。多级火箭的速度为每秒11.2公里与7.9公里,单级火箭的速度为每秒4.5公里。首先制造的A型火箭飞机,用的是单级火箭的推动,也就是时速一万六千二百公里。因为A型火箭飞机有宇航员仓,所以可以操控A型火箭飞机燃料的燃烧量,从而在正常飞行、起飞与降落时使用中速与低速。当然,A型火箭飞机上还是要涂隔热涂料,以防高速飞行时壳体发生燃烧。A型火箭飞机因高速飞行时的速度远远高于极速子弹飞机与极速飞机X-43A,所以可以应用到海陆空各个方面。
三种子弹形飞机都可制成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的。
飞机用上述方法驱动,前进自然可以,但若后退或向其它方向运动,则会受到影响。因为飞机飞行时头高尾低,只适合前行。便是三种子弹形飞机,因为是长条状的形状,也不适合横飞。所以,必须将飞机改成飞碟的形状。
第九节飞碟
飞碟的上面与下面,都有飞机上那样的盖子(或弯头),这样,飞碟也就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任何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任何一个斜的方向前进。
飞碟的结构,就象一个轴承。飞碟前行时,里面的圈不动,外面的圈急速转动。外面的圈其实是螺旋桨,它由内圈周围的喷孔或者发动机的燃气冲击的涡轮经传动机构驱动。内圈里面的高压热空气由发动机提供。飞碟的中间是人员与设备,人员仓下面是发动机,人员仓上面是备用飞碟。
螺旋桨就同直升机的螺旋桨一样,使飞碟获得垂直上升的力与向前飞。当飞碟从地面升空时,用下面的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与螺旋桨同时驱动。
飞碟前进时,上下二个盖子皆向后喷气,再加上螺旋桨的力道。飞碟前进时若要急速向后,上下二个盖子皆转向前面喷气,再重启螺旋桨。
飞碟的形状,能使飞碟无论飞向那一个方向,都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飞碟的螺旋桨,一是在飞碟垂直起飞时,与飞碟垂直向下的喷孔一样,使飞碟获得上升的力;二是在飞碟斜着起飞时(用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起飞时),用来平衡飞碟,确保飞碟不会栽跟头;三是在飞碟斜向转向时平衡飞碟(水平360度中的任意方向转向与垂直上升或下降不需要平衡);四是在飞碟前进时给飞碟加速;五是用来挖掘泥沙钻入陆地或海洋里的泥土里。用来挖掘泥沙钻入陆地或海洋里的泥土里,一是潜伏;二是因某些原因要暂停飞行(比如油料不够返回,送油的一时半刻又不会到),又不想让人家发觉,便可以钻到泥里面先睡一觉。用来挖掘泥沙钻入陆地或海洋里的泥土里的飞碟,它的动力可以采用燃料发动机(比如火箭发动机)。
一个人从高空跌下来,下面的人若去接,则下面的人也会被砸死。但是,当高空跌下来的人落到下面的人的前面时,下面的人将他沿水平方向推,则二个人都可能活。这是四两拨千斤原理。飞碟前进时若要急速向后,虽然飞碟内有缓冲措施,但是还不够,还必须加上旋转缓冲。飞碟内部的圈可不动也可象转椅那样转动,飞碟由前进转为急速向后时,内圈同时旋转一百八十度。飞碟内圈的前进方向始终由飞碟上方下方的盖子的旋转角度控制,当盖子右旋角度为二十度,则飞碟内圈也右旋二十度。
飞碟可制成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的。
第十节空中航母
空中航母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每种又分高空空中航母与低空空中航母。大型的空中航母,上面携带的是飞机场;中型的空中航母的上面是小型飞机场;小型的空中航母,它上面只有航母甲板大小。大型的空中航母与中型的空中航母,都可以为子母空中航母。
大型空中航母的飞机场上停的是飞机,因此它可以不用携带中型的空中航母,但它也可以携带中型的空中航母。因为飞机的活动半径是飞机上的油量控制的,所以飞机不能离大型空中航母过远(虽然大型空中航母也可以去接应已经没油没弹药轻到能够用热空气降落伞悬吊着随风飘浮的战机),如果携带了中型的空中航母,则中型的空中航母可以比大型空中航母距战区近一些,此时战机的活动半径便可以以中型空中航母为中心。
大型空中航母上面,飞机与储油停放在两边,所有的飞机都是从左后方进来(飞机场中间为备用的中型空中航母,飞机不能从后面的中间进来,只能从左后方进来),从两边飞出去。
空中航母不仅能在空中与水面行驶,还能在陆地上的草原平原沙漠等空旷处行驶。它下面有五个可以收放的轮子,可以在不转向的情况下向任何水平方向行驶,因此它可以象喷气式飞机那样短距离起飞。
短距离起飞时,打开空中航母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后的备用阀门推动空中航母前进,达到全速后,因空中航母上面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提升作用,空中航母便可向上飞起。如果空中航母载重大,风力发电机组不能提升空中航母,则还要打开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让喷出的热空气推动空中航母爬升。升到空中后,再打开五台动力通向热空气仓的阀门,然后关闭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后的备用阀门,这样五台动力就一直给热空气仓充热空气,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就一直将热空气仓里的空气排出来推动空中航母一直爬升。
如果受到场地限制,空中航母则只能垂直升空。垂直升空时,五个热空气仓内充满热空气后,如果搭载的飞机多,则还需给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充满热空气才能上浮。如果给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充满热空气还不能上浮,则还须用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下的的备用阀门向下喷气(五台动力向下的备用阀门的喷气孔呈圆形或梅花形或五角星形排列)。如果搭载的各种东西非常多(人员、子弹形飞机、飞碟、集群无人机、星际智能导弹、储油、设备、食品等),则还须打开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
如果将一个充满了热空气的热空气仓单独摆在地上,在它左边开个孔它会向右跑,在它下面开个孔它会向上跑。所以打开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空中航母就会获得升力。但因此时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的备用阀门在向下面喷气,不能将热空气补充到空中航母里面,所以空中航母获得升力的过程不能持久。在升力消失之前,要将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后的备用阀门打开一半,通过向后喷气使空中航母向前平移以保证空中航母不下降,再将五台动力通向热空气仓的阀门打开一半,给五个热空气仓充热空气,再关闭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五个热空气仓充满后,打开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关闭向热空气仓充热空气的阀门,再关闭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后喷气的备用阀门,让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喷气推动空中航母爬升。
空中航母周围的风力发电机,可以象大型热空气子母节油飞行器(真空壳)一样,呈阶梯状排列,但除前面三角形部分外,其它风力发电机整体上必须全都是朝下方伸出,这样便于战机飞出去。空中航母前面的风力发电机,是螺旋桨驱动在定子内的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用导线从斜向伸出的撑杆的中间输送给空中航母。空中航母两侧的风力发电机,它的螺旋桨只驱动一个轮子,轮子套在链条一端,链条从向下斜伸的横杆的中间到达空中航母壳内周边的发电机的驱动轮,驱动发电机发电。当空中航母在水中行驶时,它两侧的螺旋桨就是船浆。当空中航母吃水比较深时,它两侧的发电机虽然密封在航母体内,但所有的发电机仍然处于水平面之上。当然,空中航母在水中也可不使用螺旋桨,而是直接喷空气驱动。
空中航母升到高空后,因高空气压低,热空气仓内的气压会随着空中航母的升高越来越高于外面,最后空气会从热空气仓下面的安全阀门排放,将空中航母提升。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下面的安全阀门也会排放空气,将空中航母提升。此时可陆续减小各动力油门,直至关闭四台动力,停止向下面喷气,让空中航母悬浮。空中航母的热空气仓虽然能保温,但是因为体积太大,仓内温度还是会缓慢下降,而大降落伞虽是用隔热材料制成,伞内温度也会不断下降,所以总是要用一台高函道比的动力给五个热空气仓补充热空气,同时将空中航母下面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打开一些,用排出的空气维持空中航母不下降。处于高空时,空中航母周围客仓内的人要关闭密封玻璃窗处于增了压升了温增了氧的环境里,因此要使用空中航母上的太阳能装置所产生的电流驱动增压升温增氧的设备,增压升温也可通过发动机的压缩机来实现。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则可处于对流层内,利用风力发电机组提供的电能加热热空气仓里面的空气,这样就能将五台动力全都关掉。当然,空中航母也可象大型热空气子母节油飞行器(真空壳)那样处于四千米以下,这样就不需要增压升温增氧,就可以将太阳能装置产生的电能维持热空仓里空气的温度使空中航母悬浮,这种情况下也能将五台动力全部关掉。
如果下面是草原平原沙漠,空中航母也可到下面去,此时空中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飞机场(当然,下面不是草原平原沙漠时,空中航母也可落下去,比如漂泊在海洋里,停在山地、峡谷或森林的上面),用作飞机的栖落地,给飞机补充油料,也能随时救援上方一定范围内失事的飞机,或赶往车船不能及的地方进行重物打捞。因为是移动的机场,所以空中航母可以前后左右去接应要降落或要补充油料的飞机,也就是说,在飞机少的地方,一艘空中航母相当于五个飞机场。现在中国的地面上已有许多高铁,抗洪抢险时一天能调动十万大军,兵员的机动性已得到增强,但高铁运送不了笨重的设备(比如一只大船),如果大力发展小型热空气节油飞行器(小型空中航母),也就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法国的大力神号飞艇载重量高达900吨,能把内河轮船提升越过水闸,但它肯定没将氦气往下喷获得升力,中型空中航母体内的热空气的浮力虽不及氦气,但却能用体内的空气源源不断往下喷获得升力,所以也应该可以运送近千吨的货物。
高空空中航母可以升到对流层(一般11千米左右,在赤道处最高,约为15-18千米)之外,到达平流层(50千米以下),这样就能避免天气现象的干扰。因平流层外有紫外线,所以高空空中航母悬停的高度应为15千米左右(热气球曾创造上升34668米高的记录)。此时高空空中航母向上可观天体,向下可观大气、鱼群、污染、地面(森林火灾、堤坝决口、泥石流、聚众械斗之类以及接受地面传来的交通肇事逃逸信息,联合低空空中航母,及时按地段与事故发生时间查阅肇事车辆等等),同时用于导弹预警(同时拦截)、国家安全之类的任务,还可用于通信,用作无线电导航台,给船只潜艇导航,多艘高空空中航母还可联合构成“第二北斗导航系统”。一朵大云重几千吨上万吨,但它就是不掉下来,还能给地面遮阴,所以低空空中航母中的太阳能航母可以驻扎在沙漠上空。高空空中航母与低空空中航母都可以游弋在国土的东南西北上空,象航母一样守护国土,也就是在卫星与地面之间再增加二层防护网。空中航母如果作环球航行,处于对流层上面时,如果对流层内有顺风,则下降,利用风力前行。氦气飞艇是充氦气,空中航母是充热空气,所以大型空中航母的成本比大型氦气飞艇小,比航母的成本更小,然而空中航母却能取代飞艇的一切功能,比起只能在水里行驶的航母来,优点更是多的多。
高空空中航母最大的用处,应该是用来发射与回收卫星。现在世界各国,都是在大气层下面发射与回收卫星,然而在大气层下面发射与回收卫星,虽可避开不好的天气,却无法避免与大气层的摩擦。返回式卫星在降到离地面70公里时,会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大量热能,如果涂料出了问题,表面就会燃烧。而返回式卫星还要保证引导伞与降落伞能正常工作,否则卫星就会坠毁。所以卫星的发送与回收,都应该在大气层上面进行。发射卫星的过程,首先是将高空空中航母升到最高(34668米之上),然后由一架A型火箭飞机携带装有卫星的火箭在高空空中航母上起飞。美国的无人机X-43A穿过平流层与中间层,飞到了10.8万米的高空,载人的A型火箭飞机应该能飞得更高。在这样的高度,地球的引力已减弱了一点,而A型火箭飞机本身的速度又是极快,应该对发射卫星有益。当A型火箭飞机飞到最高处,也就是火箭燃料将要用尽的情况下,便可以发射携带装有卫星的火箭了。如果卫星要求静止发射,A型火箭飞机便须减速、悬停,再发射。回收卫星时,须多架子弹形飞机同时从高空空中航母上起飞(因高空氧气少,这一类的子弹形飞机只能安装燃料发动机),每架子弹形飞机都在各自的区域搜索。发现目标后,便飞到目标上方,然后在目标一侧下降。子弹形飞机因没有翅膀,所以可以挨近卫星,与卫星并排下降。此时的卫星,相对于子弹形飞机,是静止的,所以驾驶员可以选择一项最佳的回收方式。如果离高空空中航母近,可以将卫星带至高空空中航母;如果下面适合降落,且适合降落的地方的上面还有低空空中航母,则可以在进入大气层时减缓卫星速度后再给卫星挂大降落伞;也可以将卫星带离;也可以系吊卫星后与卫星一同悬停,让其它子弹形飞机执行第二步操作。当然,如果A型火箭飞机携带装有卫星的火箭上有宇航员(也就是B型火箭飞机),A型火箭飞机则在飞到最高处时,减速、悬停、与B型火箭飞机分离。B型火箭飞机上的宇航员自己启动B型火箭飞机、加速,飞入低轨道放置卫星,完成任务后盯准庞大的高空空中航母(因为A型火箭飞机就在高空空中航母的上面),自己飞回来,然后B型火箭飞机由A型火箭飞机带回到高空空中航母上。
将来的卫星发射,应该是由地面控制改为上述的宇航员自己操作。首先是在地球与星际空间之间建立三个基站:第一基站是高空空中航母(高度15-35公里),第二基站是空间站(高度400-500公里),第三基站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高度35800公里)。A形火箭飞机只携带B型火箭飞机往返于高空空中航母与B形火箭飞机的发射点,也就是精减掉高空空中航母与地面之间,B形火箭飞机的发射点与空间站之间的所有设施,从而增强A形火箭飞机的安全性并可将其重量降到最低。驾驶A形火箭飞机的宇航员在高空空中航母上吃过饭后不再携带任何本人吃的东西(包括水),因为路程只在高空空中航母与B形火箭飞机的发射点之间。A形火箭飞机主要负责与大气层的摩擦、运送B形火箭飞机,返回时主要是自由落体,最后阶段才是飞到高空空中航母上。主动力虽然不能用了(因为火箭燃料基本上用尽了),但在返回时也可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向下喷气减速,减缓在大气层下坠的速度,宇航员此时仰躺,也就是头上脚下站立,眼睛仍可盯着仪表。如果与空中航母错过,也可直接飞往地面。B形火箭飞机只往返于发射点与空间站,它的重量主要由宇航员、能够到达空间站的燃料、卫星、往返于发射点与空间站之间要使用的一些控制设备、B形火箭飞机壳体组成,不携带任何食物(包括水)。B形火箭飞机主要负责冲刺,挣脱地球引力进入近地轨道,宇航员还可与空间站的宇航员换岗。返回时在空间站加注火箭燃料后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或小型火箭向前喷气减速,以降低轨道,或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的喷气驱动下将B型火箭飞机掉头后用火箭燃料反推减速降低轨道。C形火箭飞机除了往返于空间站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方式往返,也就是在近地点抬高,随地球引力运行到远地点后发动机再次点火偏轨),还负责在低轨道运送新卫星、维护卫星、调整卫星轨道、运回老旧卫星甚至是回收太空垃圾到空间站(老旧卫星与太空垃圾交由B形火箭飞机带回,太空垃圾在进入大气层时焚毁)。D形火箭飞机只往返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与更远太空,比如用C形火箭飞机到达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的方式前往月球、其它星球,也可象印度那样去探测火星。ABC三种型号的火箭飞机不运送卫星时,专门运送食物、氧气、火箭燃料、设备(A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B型火箭飞机的发射点,B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空间站,C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ABCD四种火箭飞机按大小排列依次是:A形火箭飞机,B形火箭飞机,C形火箭飞机,D形火箭飞机。四种火箭飞机与高空空中航母合并起来就是载人航天器(类似于俄罗斯的联盟号),但它因为将联盟号(载人航天器)一分为五,分开设计成为高空空中航母与ABCD四种型号,所以ABCD四种型号的火箭飞机是新式载人航天器。
将联盟号(载人航天器)一分为五,一旦那里出了故障,受影响的只是联盟号的五分之一,而且还能快速找到故障所在,进行解决。将所有的故障综合起来,也就基本上检测出了以往(美国与前苏联的)航天飞机的故障,这样,也就为将来研制全功能的星际飞船打下了基础。多艘航天飞机到现在却只剩下一艘联盟号,是必然结果,因为以往的航天飞机实践的次数太少,(尤其是美国)却还使劲地飞。所以ABCD四种型号的火箭飞机都在各自的区域往返数千次后,经久耐用的全功能星际飞船就可以开始试制了。
空中航母也可不用盖子或弯头,而是在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右前方的上方、右前方的下方、左前方的上方、左前方的下方、右后方的上方、右后方的下方、左后方的上方、左后方的下方开十四个喷气孔,用这十四个喷气孔驱动空中航母往各个方向运行:这种空中航母的整体形状以圆形最为合适。
空中航母的其它构造与第一种热空气飞行器——大型热空气子母节油飞行器(真空壳)相同。
第十一节发明军用飞行器的主要目的
发明子母空中航母、子弹形飞机、飞碟的次要目的,已在本说明中做了叙述,主要目的是:(省略6)
第十二节 充气式飞机与软硬搭配的热空气飞行器
本说明开头叙述的第一种飞行器的优点是节油,缺点是充气仓太大导致体积太大。因其体积太大,受风力的影响也就大,所以适合顺风作环球航行或在车辆与船舶不能到达的地方打捞沉重的物体(打捞沉重的物体时减轻飞行器本身的重量并给所有热空气仓与特大降落伞式大热气球都充满热空气,然后用备用阀门五个向下的喷孔同时向下喷气)。这种飞行器还有一种不节油的,它的优点是体积小,它的全称是热空气子母飞行器(真空壳)或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
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在起飞时,要先给各充气仓与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充满热空气。因为它的体积小,充气仓也就小,所以要加上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内充的热空气,才能浮起来。如果载重大,仍不能浮起来,则还要用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下面的备用阀门向下喷气。如果载物(或载客)非常多,不能垂直升空,则只能短距起飞,也就是向后喷气(此时往热空气仓与降落伞式大热气球喷气的阀门都关闭),达到速度后,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提升下,飞到半空中去。飞到半空中后,因飞行器在向前飞行,已不需要降落伞且降落伞此时已产生阻力,因此要收起降落伞,罩住物品(或乘客),使物品(或乘客)处于半封闭的仓室内。这种飞行器悬停时先要打开降落伞给降落伞充热空气,接着又要向下喷气,不悬停时不管是否打开了降落伞都要向后喷气推着飞行器前进,否则它就会下降。它的缺点是象普通飞机那样不能节约油,且速度仍慢于飞机,体积也还是比飞机大,但它的高度是处于四千米以下,不需增压增氧升温,这方面优于飞机。它有热空气仓有大降落伞且能悬停,比飞机与车辆都安全。相对于车辆来说,它又有飞机方面的优势。实际上,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就是充气式飞机。
热空气飞行器(真空壳)的充气仓也可使用软硬搭配。如果人员在飞行器下面,则是两个并排的硬壳充气仓上面三个软壳(皮壳)充气仓,这样就降低了飞行器的体重。软壳也可采用开水瓶式,但里面不是抽成真空,而是充氦气。软壳也可采用能膨胀的用隔热材料制成的单层,但这样保温效果差些。这第一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如同子弹形飞机一样,用三个盖子,下面安一个,另二个安在两个并排的硬壳的两边,三个盖子成品字形分布。这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发动机的数量为二至五台。如果人员是在飞行器上面,则是两个并排的硬壳充气仓下面二个并排的软壳充气仓。这第二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也是三个盖子:上面一个,两个并排的硬壳的两边各安一个。第二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发动机数量为二至四台,以二台为最佳。二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主要是用来运输庞大的设备。热空气飞行器与二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如果是民用,也可不安盖子或弯头,而是在尾部采用喷气孔喷气;软壳尾部排出的气流可用硬式喷气孔控制,也可并入硬壳尾部的喷气孔进行控制。
充气式飞机与二种软硬搭配的飞行器都可制成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的。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是在空中增加多层交通,划分出各自的航道,划分出飞行器禁飞区(也就是飞行器起降区,最初划分时按现有机场划分,也就是各种飞行器都集中在机场附近,在同一区域垂直起降),并限定每层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从上到下依次为:高空空中航母、飞机、低空空中航母、大型飞行器、中型飞行器、小型飞行器、微型(个人型)飞行器、各种车辆。高空空中航母指发射回收卫星,观天体、大气、鱼群、污染、地面,用于导弹预警与拦截,用于通信,用作无线电导航台,给船只潜艇导航之类的。低空空中航母是游弋在国土上空,4000米以下,不需增压、增氧、升温,用做空中机场,救援周围失事的飞机,运送车辆船只不便运输的庞大设备,下降时用做地面机场,或赶往车船不能及的地方进行重物打捞,也可离开国土与航母搭配使用之类的。低空空中航母上虽不需增压、增氧、升温,但必须有增压、增氧、升温的设施,也就是上面没高空空中航母时,客仓内的人关闭密封玻璃窗处于增了压升了温增了氧的环境里后,低空空中航母也能升到万米高空。
在一条道路上,是一维的;在地面上,是二维的;在空中,则是三维的。再多的交通工具,三维的空间也能容得下。所以,普及热空气飞行器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交通事故是世界第一公害,实际上,只要中美二国做到了普及热空气飞行器,实行了从上到下的多层交通,交通事故就不再是世界第一公害。发明(民用)热空气飞行器的目的已在热空气飞行器的说明中做了叙述,主要目的则是解决世界第一公害。

Claims (7)

1.盖子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喷出气流的管道口呈喇叭状,在管道口扣一个盖子,相扣的部分是轴承(喇叭状的背面是滚珠,滚珠的背面是盖子的上方),这个盖子可以绕着管道口急速旋转。盖子上有三个孔:水平方向有一个孔,下方的中间有一个孔,下方的边缘有一个孔。下方边缘的孔,方向与盖子水平方向的孔相反:也就是盖子水平方向的孔朝向东面时,这个下方边缘的孔正处于西面。
盖子的上方,也就是与喷气管相扣的部分,前后左右向上延伸四根钢筋,四根钢筋的未端是一个轴承,这个轴承的内圈连着喷气管,与喷气管是一个整体。轴承的外圈上有凹槽,凹槽里有齿轮,齿轮用链条套在方向盘下面的齿轮上。
在喷气管外面套一个管,套管的下方与盖子的上方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套管的上端是轴承,这个轴承的内圈连着喷气管,与喷气管是一个整体。轴承的外圈上有凹槽,凹槽里有齿轮,齿轮用链条套在方向盘下面的齿轮上。
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的打开与闭合,用机械控制。盖子下方中间的喷气孔,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盖子水平方向的喷气孔的打开与闭合,用液压控制。机械或液压控制附着在套管上。机械或液压控制附着在四根钢筋上。启动与关闭机械或液压控制,是用驾驶室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
2.弯头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弯头类似L形,角度在110度至160度之间。在弯头的中间(也就是L形的拐角处),有个可打开或关闭的垂直向下的孔;在弯头的未端(也就是L形下面一横右边的未端),有个可打开或关闭的孔(末端斜孔);在弯头的中间的背部(也就是L形下面一横左边的未端),有个可打开或关闭的孔(背孔)。弯头的进气口扣在套在发动机的喷气口上。
弯头的使用方法,第一种是水龙头式。弯头左边的开关向左,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让气流喷向侧孔(侧孔通向背孔与末端斜孔);弯头左边的开关向右,关闭侧孔,让气流经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喷向下面。弯头的背孔与末端斜孔的控制同样如此:侧孔内的气流经过弯头右边的开关时,右边的开关向右,关闭弯头的背孔,弯头的末端斜孔喷热空气出来;右边的开关向左,关闭弯头的末端斜孔,弯头的背孔喷热空气出来。水龙头的控制是用扳动式,控制弯头内的气流用控制照明电灯的墙壁开关式。也就是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左边,关闭弯头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弯头左边的开关弹向右边,关闭侧孔。控制开关弹向左边或弹向右边,用液压式或机械式。液压式或机械式的动力,是用操作面板上的遥控键控制。
弯头的使用方法,第二种是旋转式。在等边三角形的正中间点一个点,将这个点与三角形的三个角ABC相连,那么,就有了以这个点为中心的三个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最大角都是120度。旋转式就是以这个点为中心,转动其中的一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AB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C孔喷出;又转动这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BC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A孔喷出;又转动这个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CA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B孔喷出。最大角可以顺转,也可以逆转。ABC三点,则通向弯头的背孔、垂直向下喷气的孔、末端斜孔。二个遮盖角的大小可以调整。比如将其中一个遮盖角调小后,转动最大角,使另二个遮盖角处于CA二点时,发动机的气流从B孔喷出,也就是从垂直向下喷气的孔喷出,因遮盖C孔的角调小了,末端斜孔也喷气流出来。
弯头的第三种使用方法(与盖子的使用方法),是单独控制式。省略1。
弯头喷气的孔的内部构造。省略2。
3.飞机上长条状热气球的收放。军用飞机上用的是长条状热气球。长条状热气球在飞机背部的转轴上。长条状热气球的充气孔也就是开口开在转轴里。转轴里面有小转轴。热气球顶端有磁闭合门。磁闭合门里面大外面小,只能向内开,不能向外开。只要有气流从磁门处涌出,磁门就会在气流的冲击下合拢自动关闭,且热气球内的压力越大,磁门闭合的越紧。扯着磁闭合门的拉绳比长条状热气球稍长。拉绳受力(被小转轴扯动)之后,接着受力的就是长条状热气球(被转轴扯动),长条状热气球从飞机背部的V形开口卷进。在整个收热气球的过程中,磁闭合门一直是全开,因为直到它进入飞机里面,仍是被拉绳强力拉扯着。在抛热气球时,先是转轴停止转动,然后是小转轴停止转动;在收热气球时,先是小转轴转动,然后是转轴转动。
4.发动机喷气口的结构。
T字形加上弯头的末端,就是一个下字(此时下字上面一横的右边是发动机)。当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时,也就是从下字的一捺喷出时,将钩住弯头的拐角处(下字的一捺与下字的一竖的交点的下面)的背部的阀门的挂钩打开,弯头拐角处的背部的阀门就会被强气流瞬间冲开,气流就会喷向飞机下方,也就是气流从下字向下的那一竖喷出。飞机要退向后方的上方,将弯头的拐角处的阀门合上,也就是由向下喷气改成了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厂字形(上升或下降时向下喷气),下字形(气流从弯头的末端斜孔喷出,飞机退向后方的上方),T字形(喷孔向后喷气推动飞机前进),三者之间可以任意转换。发动机喷气口的这种结构,整体看上去就是一个弯,将这个弯再弯一点,就成了匚形,这样,飞机的发动机开始时虽是向后喷气,结果却喷到飞机的前面去了:也就是说,飞机用T字形向前飞时,将T字形转换为匚形,飞机可以不用掉头而直接急速后退;设置为转换后一秒钟发动机停机,则用于急刹车。匚形的一竖与下面的一横不直接连在一起,连接处是个斜坡,也就是将下字形改为匚形时,在下字的那一捺的最末端向右水平方向延伸。将下子形改成木字形,用木字形的一撇向左下方喷气,飞机可以直接向右上方运动。飞机的上面也采用木字形,二个木字形加起来,发动机的喷气口就成了米字形。飞机在垂直方向装了一个米字形喷气口后,还在水平方向装一个米字形喷气口,就有了十几个喷气口,此时发动机的喷气口,成球形。
挂钩在厂字形上面一横的前侧面,为L形,竖短横长,90度的拐角处的下面为一个大轴承,打开挂钩就是将L形下面的一横向上推直,向上推直后L形的一竖也就横着了。挂钩在厂字形上面一横的后侧面。挂钩在厂字形上面。
省略3。
将火焰桶改进为真空火焰桶(开水瓶式)。真空火焰桶的前后部分(也就是内壁与外壁相连的部分),有韧性。火焰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也可不抽成真空,而是将外函道的气流分一部分出来通过,然后与另一部分外函道的气流一起喷向发动机外。火焰桶的内壁用五碳化四钽铪制造。火焰桶的内壁用钨制造。
5.军用飞行器的具体构造。
(1)第一种子弹形飞机。
飞机发动机内的气流,也可不喷到球状容器里,而是将内部改成十字形,并将十字形左边的一横折成九十度。十字形右边的一横为发动机,左边折成九十度的一横伸向飞机下面,上面一竖与下面一竖伸向飞机的左边与右边。这样飞机上就有了三个有三个喷孔且能转动的盖子:左右各一个,下面一个。飞机发动机内的气流,也可不喷到十字形结构里面,而是采用三台发动机,经过厂字形结构后,分别通往左、右与下面。子弹形飞机不用一个方向盘,而是用二个重叠的方向盘,上面的方向盘控制左右的盖子的转动,下面的方向盘控制下面的盖子的转动。方向盘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分开转动。
飞机上装三个盖子时,三个盖子不排成直线,呈品字形,并且,这个品字形是飞机的重心。装三个盖子的飞机,不要水平、垂直尾翼,也不要翅膀以及控制尾翼与翅膀的机构,整体形状有些象一粒子弹。
子弹形飞机的盖子可装在飞机中央的垂直方向,上下各一个。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喷到发动机本身的球状孔内。球状孔内有上下二个开口,一个通往机身下面,一个通往机身上面。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与下面的盖子的转动可以同步。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与下面的盖子的转动可以不同步。二个盖子不同步且方向相反时,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与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好相对,也就是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正向右下方喷气时,必须关闭盖子上方边缘的喷气孔(此时这孔如果开启,会向左上方喷气)。子弹形飞机的弯头可装在飞机中央的垂直方向,上下各一个。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也可不喷到发动机本身的球状孔内,也就是发动机与备用发动机的喷气口不并联,而是经过厂字形结构后,分别通往子弹形飞机的上面与下面。子弹形飞机用二个重叠的方向盘各控制一个盖子(上面的方向盘控制上面的盖子的转动,下面的方向盘控制下面的盖子的转动);方向盘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分开转动。
子弹形的飞机,前面是驾驶员仓,接下来是载物仓。载物仓的上面部分是长条状热气球弹射仓。弹射仓在飞机的中间位置。后面是发动机仓,发动机仓里放置二台发动机,备用发动机放在发动机上方。
飞机垂直起降时要避免发动机吸入它自己排出的废气,所以发动机有一个向上的备用进气口。垂直起降时,打开备用进气口,备用进气口的盖子便会挡住原来朝向前方水平方向的进气口。
飞机的发动机的进气口有能移开或盖上的网罩,能防止喷气口的气流激起的尘沙进入发动机内。
飞机在水中的航母上垂直起降时,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可能会灼伤甲板,防止灼伤甲板的方法:不携带弹药的子弹形飞机体内,能耐热的东西与不能耐热的东西要分开,这样,每个能耐热的部分都能充进热空气,也就是发动机喷出的热空气经过飞机上的耐热部分大范围降温后再大面积喷出来。耐热的部分与不能耐热的部分之间使用能耐热隔热的材料。耐热的部分与不能耐热的部分之间使用真空火焰桶的构造。耐热的部分与不能耐热的部分之间使用类似火焰桶的构造:在火焰桶的夹层之间通过气流。飞机体内充进热空气,是要为飞机提供一些浮力,确保飞机能在水面漂浮与水面行驶甚至是潜浅水。飞机尾部能关闭密封也能打开。
二台发动机的喷气口都是先经过厂字形结构再并联再到盖子或弯头。二台发动机皆能上下左右摆动,用以控制气流喷出的方向。飞行器用一台发动机也能工作,要加速时二台发动机同时工作。
(2)第二种子弹形飞机:极速子弹飞机。省略4。省略5。
(3)飞碟。
飞碟的上面与下面,都装有盖子。飞碟的上面与下面,都装有弯头。飞碟的结构,就象一个轴承。飞碟前行时,里面的圈不动,外面的圈急速转动。外面的圈是螺旋桨,它由内圈周围的喷气孔驱动。外面的圈是螺旋桨,它由发动机的燃气冲击的涡轮经传动机构驱动。内圈里面的高压热空气由发动机提供。飞碟的中间是人员与设备,人员仓下面是发动机,人员仓上面是备用飞碟。
螺旋桨使飞碟获得垂直上升的力与向前飞。飞碟前进时若要急速向后,上下二个盖子皆转向前面喷气,再重启螺旋桨。飞碟的螺旋桨,一是在飞碟垂直起飞时,与飞碟垂直向下的喷孔一样,使飞碟获得上升的力;二是在飞碟斜着起飞时(用盖子下方边缘的喷气孔起飞时),用来平衡飞碟,确保飞碟不会栽跟头;三是在飞碟斜向转向时平衡飞碟;四是在飞碟前进时给飞碟加速;五是用来挖掘泥沙钻入陆地或海洋里的泥土里。用来挖掘泥沙钻入陆地或海洋里的泥土里的飞碟,动力采用燃料发动机。
飞碟前进时若要急速向后,虽然飞碟内有缓冲措施,还加上旋转缓冲。飞碟内部的圈可不动也可象转椅那样转动。飞碟由前进转为急速向后时,内圈同时旋转一百八十度。飞碟内圈的前进方向始终由飞碟上方下方的盖子的旋转角度控制。
(4)空中航母。空中航母上面携带的是飞机场。小型的空中航母,它上面只有航母甲板大小。大型空中航母可以携带中型的空中航母。大型空中航母上面,飞机与储油停放在两边,飞机场中间为备用的中型空中航母。空中航母能在空中行驶。空中航母能在水面行驶。空中航母能在陆地上的草原平原沙漠等空旷处行驶。空中航母下面有五个可以收放的轮子,可以在不转向的情况下向任何水平方向行驶,可以短距离起飞。空中航母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下的备用阀门的喷气孔呈圆形排列。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下的备用阀门的喷气孔呈梅花形排列。五台动力通向壳下面向下的备用阀门的喷气孔呈五角星形排列。空中航母周围的风力发电机呈阶梯状排列,除前面三角形部分外,其它风力发电机整体上全都是朝下方伸出。空中航母前面的风力发电机,是螺旋桨驱动在定子内的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用导线从斜向伸出的撑杆的中间输送给空中航母。空中航母两侧的风力发电机,它的螺旋桨只驱动一个轮子,轮子套在链条一端,链条从向下斜伸的横杆的中间到达空中航母壳内周边的发电机的驱动轮,驱动发电机发电。空中航母在水中行驶时,两侧的螺旋桨就是船浆。空中航母两侧的发电机密封在航母体内。空中航母吃水比较深时,它两侧的发电机仍然处于水平面之上。空中航母在水中可不使用螺旋桨,直接喷空气驱动。空中航母热空气仓下面有安全阀门。空中航母携带的降落伞式特大热气球下面有安全阀门。空中航母的大降落伞用隔热材料制成。空中航母上的太阳能装置所产生的电流能驱动增压升温增氧的设备。空中航母上增压升温可通过发动机的压缩机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提供的电能能加热热空气仓里面的空气。太阳能装置产生的电能能维持热空仓里空气的温度。空中航母可漂泊在海洋里。空中航母可停在山地上面。空中航母可停在峡谷上面。空中航母可停在森林的上面。多艘高空空中航母可联合构成“第二北斗导航系统”。在空中航母的前、后、左、右、上、下、右前方的上方、右前方的下方、左前方的上方、左前方的下方、右后方的上方、右后方的下方、左后方的上方、左后方的下方开十四个喷气孔,用这十四个喷气孔驱动空中航母往各个方向运行。
6.将载人航天器分为空中航母、A型火箭飞机、B型火箭飞机、C形火箭飞机、D形火箭飞机,用来发射、回收卫星。
A型火箭飞机有宇航员仓,可以操控A型火箭飞机燃料的燃烧量,从而在正常飞行、起飞与降落时使用中速与低速;还可以人工操作抛掉废重。发射卫星时,首先将空中航母升到最高(34668米之上),然后由一架A型火箭飞机携带装有卫星的火箭在高空空中航母上起飞。当A型火箭飞机飞到最高处,也就是火箭燃料将要用尽的情况下,便发射携带装有卫星的火箭。如果卫星要求静止发射,A型火箭飞机便减速、悬停,再发射。回收卫星时,多架子弹形飞机同时从高空空中航母上起飞(这一类的子弹形飞机安装燃料发动机),每架子弹形飞机都在各自的区域搜索。发现目标后,便飞到目标上方,然后在目标一侧下降。子弹形飞机因没有翅膀,可以挨近卫星,与卫星并排下降。此时的卫星,相对于子弹形飞机,是静止的,驾驶员选择一项最佳的回收方式。A型火箭飞机携带的是B型火箭飞机时,A型火箭飞机在飞到最高处后,减速、悬停、与B型火箭飞机分离。B型火箭飞机上的宇航员自己启动B型火箭飞机、加速,飞入低轨道放置卫星,完成任务后盯准庞大的高空空中航母飞回来,然后B型火箭飞机由A型火箭飞机带回到高空空中航母上。
在地球与星际空间之间建立三个基站:第一基站是高空空中航母,第二基站是空间站,第三基站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A形火箭飞机只携带B型火箭飞机往返于高空空中航母与B形火箭飞机的发射点,也就是精减掉高空空中航母与地面之间,B形火箭飞机的发射点与空间站之间的所有设施,从而增强A形火箭飞机的安全性并将其重量降到最低。A形火箭飞机主要负责与大气层的摩擦、运送B形火箭飞机,返回时主要是自由落体,最后阶段才是飞到高空空中航母上。火箭燃料虽然用尽了,但在返回时也可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向下喷气减速,减缓在大气层下坠的速度,宇航员此时仰躺,头上脚下站立,眼睛仍可盯着仪表。如果与空中航母错过,可直接飞往地面。B形火箭飞机只往返于发射点与空间站,它的重量主要由宇航员、能够到达空间站的燃料、卫星、往返于发射点与空间站之间要使用的一些控制设备、B形火箭飞机壳体组成。B形火箭飞机主要负责冲刺,挣脱地球引力进入近地轨道,宇航员还可与空间站的宇航员换岗。返回时在空间站加注火箭燃料后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或小型火箭向前喷气减速,以降低轨道,或在与燃料发动机的喷气口连接的盖子(或弯头)的喷气驱动下将B型火箭飞机掉头后用火箭燃料反推减速降低轨道。C形火箭飞机除了往返于空间站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方式往返,也就是在近地点抬高,随地球引力运行到远地点后发动机再次点火偏轨),还负责在低轨道运送新卫星、维护卫星、调整卫星轨道、运回老旧卫星甚至是回收太空垃圾到空间站(老旧卫星与太空垃圾交由B形火箭飞机带回,太空垃圾在进入大气层时焚毁)。D形火箭飞机只往返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与更远太空,比如用C形火箭飞机到达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方式前往月球、其它星球。ABC三种型号的火箭飞机不运送卫星时,专门运送食物、氧气、火箭燃料、设备,A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B型火箭飞机的发射点,B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空间站,C型火箭飞机只运送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站。ABCD四种火箭飞机按大小排列依次是:A形火箭飞机,B形火箭飞机,C形火箭飞机,D形火箭飞机。将载人航天器一分为五,一旦那里出了故障,受影响的只是载人航天器的五分之一,而且还能快速找到故障所在,进行解决。
7.普及飞行器,解决世界第一公害——车祸。普及飞行器,解决世界第一公害——车祸,是在空中增加多层交通,划分出各自的航道,划分出飞行器禁飞区(也就是飞行器起降区,最初划分时按现有机场划分,也就是各种飞行器都集中在机场附近,在同一区域垂直起降),并限定每层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从上到下依次为:高空空中航母、飞机、低空空中航母、大型飞行器、中型飞行器、小型飞行器、微型(个人型)飞行器、各种车辆。
CN201910839402.3A 2019-09-06 2019-09-06 军用飞行器 Pending CN110466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9402.3A CN110466732A (zh) 2019-09-06 2019-09-06 军用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9402.3A CN110466732A (zh) 2019-09-06 2019-09-06 军用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732A true CN110466732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9402.3A Pending CN110466732A (zh) 2019-09-06 2019-09-06 军用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67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1641A (zh) * 2020-07-21 2020-10-27 刘志方 基于场景检测的运行模式修正系统
CN111899376A (zh) * 2020-07-06 2020-11-06 上海桥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气球飞行监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9376A (zh) * 2020-07-06 2020-11-06 上海桥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气球飞行监测系统
CN111821641A (zh) * 2020-07-21 2020-10-27 刘志方 基于场景检测的运行模式修正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6200B2 (en) Centripetal aerodynamic platform spacecraft
AU2007312198B2 (en) Aircraft with hybrid aerodynamic and space flight, and associated flight control method
US20060208136A1 (en) Centripetal reflex method of space launch
US20080087762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dynamic shape buoyant, dynamic lift-assisted air vehicle, employing aquatic-like propulsion
US20150203184A1 (en) Sail-equipped amphibious aerostat or dirigible
CN108860638A (zh) 带高效超短距滑行或垂直起降飞机装置的平台式喷气跑道
CN108819633A (zh) Ai智能垂直起降海陆空可变换航母、运载机及通用运载装置
JP2021535028A (ja) 発射システム
CN110466732A (zh) 军用飞行器
CN103195662A (zh) 翼环及具有翼环的机构暨方法
CN102730179A (zh) 复合升力变形飞艇
Curley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aviation: From ballooning to supersonic flight
CN101204993A (zh) 一种利用降落机在飞机内空中降落的方法
CN106628251A (zh) 组合航天器和轨道飞行器发射回收方法
WO2005007506A2 (en) Air glider or sea glider alternately being lighter than air or water to being heavier than air or water, having a gas turbine of hydro-turbine to harness the kinetic energy of motion through the air or water, and method
RU2196707C2 (ru) Двухмоторный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самолет наземного и водного базирования с укороченным и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взлетом и посадкой "ладога-9 ув"
CN211308973U (zh)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个人飞行器
CN108298057A (zh) 用多艘飞艇构建的大飞艇和环绕地球旋转飞行的飞艇环
CN113184219A (zh) 基于亚跨声速载机的空基发射系统及发射方法
CN112027049A (zh) 防御型武器
RU2164882C1 (ru) Многоразовая воздуш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US1990573A (en)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215285312U (zh) 基于双机身平直翼布局载机的空基发射系统
EP3774547B1 (en) Center of gravity propulsion space launch vehicles
CN113022244B (zh) 三栖智能驾驶电动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