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714A -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714A
CN110466714A CN201910781211.6A CN201910781211A CN110466714A CN 110466714 A CN110466714 A CN 110466714A CN 201910781211 A CN201910781211 A CN 201910781211A CN 110466714 A CN110466714 A CN 110466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ing face
face plate
groove
fishing boa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1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6714B (zh
Inventor
陈正寿
孙孟
谢应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9107812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6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6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00Dry-docking of vessels or flying-boats
    • B63C1/08Graving d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属于船坞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翻转轴、升降机构、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底座固设在水中,翻转轴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与底座平行设置,翻转轴上套设有若干个翻转套管,升降机构能够使翻转轴水平上升和下降,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均固设在翻转套管上,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之间形成V型槽,第一翻转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翻转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滚动机构,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滚动机构,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对停靠在V型槽内的渔船起导向作用,使渔船滑动至V型槽的中间。本发明能够在水上对渔船进行维修,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坞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背景技术
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
由于渔船体积较小,一个船坞可以同时容纳多个渔船,如果单个渔船进坞维修,大大地浪费了船坞的资源,提高了维修成本。目前,大多数小型渔船通过滑道被托到岸边,然后再进行维修,费时费力;此外,在休渔期,有大量渔船需要维修,岸上的修船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能够在水上对渔船进行维修,简单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若干个立柱固设在水中;
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翻转轴上套设有若干个翻转套管,若干个所述翻转套管沿翻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翻转轴水平上升和下降;
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边沿和第二翻转板的一侧边沿均固设在翻转套管上,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之间形成V型槽,所述第一翻转板靠近第二翻转板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翻转板靠近第一翻转板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滚动机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滚动机构,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对停靠在V型槽内的渔船起导向作用,使渔船滑动至V型槽的中间;
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第一翻转板和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根据V型槽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一翻转板的支撑位置;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第二翻转板和底座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根据V型槽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二翻转板的支撑位置。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底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竖直设置并且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伸出底座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螺杆贯穿安装腔的上下侧面;
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竖直螺纹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伸出底座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螺杆贯穿安装腔的上下侧面;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升和下降。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水平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驱动轴同时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转轴,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轮面伸出第一凹槽的顶部。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二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转轴,若干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的轮面伸出第二凹槽的顶部。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一翻转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平行固设在第一翻转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滑杆与第一翻转板平行,所述第一滑杆的轴线与翻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
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底座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上。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一滑套之间,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滚筒,所述第三滚筒的轮面与第一翻转板的下侧面接触。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二翻转板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
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平行固设在第二翻转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滑杆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的径向一致;
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
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底座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上。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二滑套之间,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设置有第四滚筒,所述第四滚筒的轮面与第二翻转板的下侧面接触。
在上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中,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远离翻转轴一侧均设有若干个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船坞设置在靠近岸边的水中,初始状态,翻转轴与底座上侧面的距离较近,V型槽处于水下,需要维修的渔船驶入V型槽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驱动轴逆时针转动,使驱动轴上的第一螺旋齿轮和第二螺旋齿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逆时针转动上升,抬升翻转轴、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当渔船底部与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接触后,渔船被抬高,使渔船的底部露出水面,然后对渔船进行维修,简单快速;
2、启动第一液压油缸伸长和缩短,推动第一滑套沿着第一滑杆上下滑动,带动第三滚筒在第一翻转板的下侧面滚动,改变第三滚筒对第一翻转板的支撑位置,使第三滚筒始终支撑在渔船与第一翻转板的接触位置上;同时启动第二液压油缸伸长和缩短,推动第二滑套沿着第二滑杆上下滑动,带动第四滚筒在第二翻转板的下侧面滚动,改变第四滚筒对第二翻转板的支撑位置,使第四滚筒始终支撑在渔船与第二翻转板的接触位置上,安全可靠;
3、渔船驶入V型槽内,由于水的波动性,渔船不一定位于V型槽的正中间,启动升降机构,将V型槽抬高后,渔船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翻转板上的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翻转板上的第二滚动机构接触,渔船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滚动作用下逐渐移动至正中间,避免渔船在V型槽内发生倾斜,提高渔船维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中图1中B处的侧视图;
图4是V型槽被抬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立柱;12、安装腔;13、第一电机;131、第一锥齿轮;14、驱动轴;141、第二锥齿轮;142、第一螺旋齿轮;143、第二螺旋齿轮;2、翻转轴;21、翻转套管;22、第一螺杆;221、第一限位板;23、第二螺杆;231、第二限位板;24、支撑柱;241、支撑板;242、橡胶块;3、第一翻转板;31、第一凹槽;32、第一转轴;321、第一滚筒;4、第二翻转板;41、第二凹槽;42、第二转轴;421、第二滚筒;43、V型槽;5、第一液压油缸;51、第一滑套;52、第一滑杆;521、下固定板;522、上固定板;53、第三转轴;531、第三滚筒;6、第二液压油缸;61、第二滑套;62、第二滑杆;63、第四转轴;631、第四滚筒;7、指示灯;8、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包括底座1、翻转轴2、升降机构、第一翻转板3、第二翻转板4、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
所述底座1通过若干个立柱11固设在水中,所述底座1位于水面8之下。
所述翻转轴2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与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翻转轴2上套设有若干个翻转套管21,若干个所述翻转套管21沿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1和翻转轴2之间,并且能够使翻转轴2水平上升和下降。
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呈矩形,所述第一翻转板3的一侧边沿和第二翻转板4的一侧边沿均固设在翻转套管21上,所述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之间形成V型槽43,所述第一翻转板3靠近第二翻转板4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二翻转板4靠近第一翻转板3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31内设有第一滚动机构,所述第二凹槽41内设有第二滚动机构,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对停靠在V型槽43内的渔船起导向作用,使渔船滑动至V型槽43的中间。
将船坞设置在靠近岸边的水中,初始状态,翻转轴2与底座1的距离较近,V型槽43处于水下,需要维修的渔船驶入V型槽43内,然后启动升降机构,抬升翻转轴2、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渔船的底部与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接触,在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滑动至V型槽43的中间,最终渔船的底部露出水面8,然后进行维修,简单快速。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第一翻转板3和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根据V型槽43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一翻转板3的支撑位置。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第二翻转板4和底座1之间,能够根据V型槽43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二翻转板4的支撑位置。
当渔船尺寸较大时,渔船底部两侧与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的接触位置较高,同时启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使第一支撑机构支撑在渔船底部与第一翻转板3的接触位置上,使第二支撑机构支撑在渔船底部与第二翻转板4的接触位置上,增大对渔船的支撑力,安全可靠。
具体来说,所述底座1内设有安装腔12,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螺杆22、第二螺杆23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螺杆22竖直设置并且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2上,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下端伸出底座1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一限位板221,所述第一螺杆22贯穿安装腔12的上下侧面。
所述第二螺杆23竖直螺纹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2上,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下端伸出底座1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二限位板231,所述第二螺杆23贯穿安装腔12的上下侧面。
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上升和下降。
当渔船驶入V型槽43内,需要维修时,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同时转动且上升,使翻转轴2水平上升,使渔船与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接触,然后被抬高,最终露出水面8,方便维修;当渔船维修结束后,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同时转动且下降,使翻转轴2水平下降,带动V型槽43内的渔船下降,与水面8接触,安全驶出。
具体来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14和第一电机13。
所述驱动轴14水平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2内,所述驱动轴14上固设有第一螺旋齿轮142和第二螺旋齿轮143,所述第一螺旋齿轮142与位于安装腔12内的第一螺杆2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旋齿轮143和位于安装腔12内的第二螺杆23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13位于安装腔12内,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固设有第一锥齿轮131,所述驱动轴14上同轴固设有第二锥齿轮141,所述第一锥齿轮131和第二锥齿轮141啮合连接。
当需要上升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时,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锥齿轮131逆时针转动,使第二锥齿轮141和驱动轴14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旋齿轮142和第二螺旋齿轮143逆时针转动,使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逆时针转动并且上升;当需要下降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时,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锥齿轮131顺时针转动,使第二锥齿轮141和驱动轴1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旋齿轮142和第二螺旋齿轮143顺时针转动,使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顺时针转动并且下降,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转轴32,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32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31的前后侧壁上,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32间隔均匀布置,所述第一转轴32到第一凹槽31底部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转轴3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32上固设有第一滚筒321,所述第一滚筒321的轮面伸出第一凹槽31的顶部。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转轴42,若干个所述第二转轴42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41的前后侧壁上,若干个所述第二转轴42间隔均匀布置,所述第二转轴42到第二凹槽41底部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转轴4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轴42上固设有第二滚筒421,所述第二滚筒421的轮面伸出第二凹槽41的顶部。
当渔船进入到V型槽43内,由于渔船不一定位于V型槽43的正中间,启动升降机构,将V型槽43抬高后,渔船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翻转板3上的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翻转板4上的第二滚动机构接触,渔船在第一滚筒321和第二滚筒421的滚动作用下逐渐移动至正中间,避免渔船倾斜的停靠在V型槽43内,提高渔船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一翻转板3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液压油缸5、第一滑套51、第一滑杆52、下固定板521和上固定板522。
所述第一滑杆52通过上固定板522和下固定板521平行固设在第一翻转板3下侧面上,所述第一滑杆52与第一翻转板3平行,所述第一滑杆52的轴线与翻转轴2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滑套5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52上。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5的缸体铰接在底座1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51上。
启动第一液压油缸5,推动第一滑套51沿着第一滑杆52上下滑动,可以改变V型槽43的开口尺寸,使V型槽43可以容乃不同尺寸的渔船,简单实用。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三转轴53,所述第三转轴53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一滑套51之间,所述第三转轴5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滚筒531,所述第三滚筒531的轮面与第一翻转板3的下侧面接触。
所述第三滚筒531的轮面与第一翻转板3的下侧面接触,增大了对第一翻转板3的支撑面积,此外,当第一液压油缸5推动第一滑套51沿着第一滑杆52上下滑动时,同时第三滚筒531在第一翻转板3的下侧面滚动,改变第三滚筒531对第一翻转板3的支撑位置,使第三滚筒531始终支撑在渔船与第一翻转板3的接触位置上,安全可靠。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二翻转板4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液压油缸6、第二滑套61、第二滑杆62、下固定板521和上固定板522。
所述第二滑杆62通过上固定板522和下固定板521平行固设在第二翻转板4下侧面上,所述第二滑杆6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径向一致。
所述第二滑套6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62上。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的缸体铰接在底座1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61上。
启动第二液压油缸6,推动第二滑套61沿着第二滑杆62上下滑动,可以改变V型槽43的开口尺寸,使V型槽43可以容乃不同尺寸的渔船,简单实用。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四转轴63,所述第四转轴63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二滑套61之间,所述第四转轴63上转动设置有第四滚筒631,所述第四滚筒631的轮面与第二翻转板4的下侧面接触。
所述第四滚筒631的轮面与第二翻转板4的下侧面接触,增大了对第二翻转板4的支撑面积,此外,当第二液压油缸6推动第二滑套61沿着第二滑杆62上下滑动时,同时第四滚筒631在第二翻转板4的下侧面滚动,改变第四滚筒631对第二翻转板4的支撑位置,使第四滚筒631始终支撑在渔船与第二翻转板4接触位置上,安全可靠。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远离翻转轴2一侧均设有若干个指示灯7。
当V型槽43下降至水中时,打开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上的指示灯7,指示灯7显示V型槽43的位置,方便渔船进入到V型槽43内,避免渔船与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发生碰撞,安全可靠。
优选地,所述翻转轴3上竖直固设有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位于V型槽43的中间,所述支撑柱24上设有支撑板241,所述支撑板241上设有橡胶块242,所述橡胶块242的纵剖面呈圆弧形。
当渔船驶入V型槽43内,启动升降机构,抬升翻转轴2、橡胶块242、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渔船通过第一滚筒321和第二滚筒421滑动至V型槽43的中间,渔船底部下落至橡胶块242上,所述橡胶块242给渔船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渔船在V型槽43内的稳定性。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通过若干个立柱(11)固设在水中;
翻转轴(2),所述翻转轴(2)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与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翻转轴(2)上套设有若干个翻转套管(21),若干个所述翻转套管(21)沿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翻转轴(2)水平上升和下降;
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所述第一翻转板(3)的一侧边沿和第二翻转板(4)的一侧边沿均固设在翻转套管(21)上,所述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之间形成V型槽(43),所述第一翻转板(3)靠近第二翻转板(4)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二翻转板(4)靠近第一翻转板(3)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31)内设有第一滚动机构,所述第二凹槽(41)内设有第二滚动机构,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和第二滚动机构对停靠在V型槽(43)内的渔船起导向作用,使渔船滑动至V型槽(43)的中间;
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第一翻转板(3)和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根据V型槽(43)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一翻转板(3)的支撑位置;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第二翻转板(4)和底座(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根据V型槽(43)内的渔船尺寸调整对第二翻转板(4)的支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安装腔(12),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螺杆(22),所述第一螺杆(22)竖直设置并且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2)上,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下端伸出底座(1)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一限位板(221),所述第一螺杆(22)贯穿安装腔(12)的上下侧面;
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竖直螺纹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翻转轴(2)上,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下端伸出底座(1)的下侧面且端部固设有第二限位板(231),所述第二螺杆(23)贯穿安装腔(12)的上下侧面;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上升和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轴(14),所述驱动轴(14)水平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2)内,所述驱动轴(14)同时与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位于安装腔(12)内,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与驱动轴(1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转轴(32),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32)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31)的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3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32)上固设有第一滚筒(321),所述第一滚筒(321)的轮面伸出第一凹槽(3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转轴(42),若干个所述第二转轴(42)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41)的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4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轴(42)上固设有第二滚筒(421),所述第二滚筒(421)的轮面伸出第二凹槽(4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一翻转板(3)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滑杆(52),所述第一滑杆(52)通过上固定板(522)和下固定板(521)平行固设在第一翻转板(3)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滑杆(52)与第一翻转板(3)平行,所述第一滑杆(52)的轴线与翻转轴(2)的轴线相互垂直;
第一滑套(51),所述第一滑套(5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52)上;
第一液压油缸(5),所述第一液压油缸(5)的缸体铰接在底座(1)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三转轴(53),所述第三转轴(53)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一滑套(51)之间,所述第三转轴(5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滚筒(531),所述第三滚筒(531)的轮面与第一翻转板(3)的下侧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二翻转板(4)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
第二滑杆(62),所述第二滑杆(62)通过上固定板(522)和下固定板(521)平行固设在第二翻转板(4)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滑杆(62)的长度方向与翻转轴(2)的径向一致;
第二滑套(61),所述第二滑套(6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杆(62)上;
第二液压油缸(6),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的缸体铰接在底座(1)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滑套(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第四转轴(63),所述第四转轴(63)水平固设在两个第二滑套(61)之间,所述第四转轴(63)上转动设置有第四滚筒(631),所述第四滚筒(631)的轮面与第二翻转板(4)的下侧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板(3)和第二翻转板(4)远离翻转轴(2)一侧均设有若干个指示灯(7)。
CN201910781211.6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Active CN110466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211.6A CN110466714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211.6A CN110466714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714A true CN110466714A (zh) 2019-11-19
CN110466714B CN110466714B (zh) 2021-03-02

Family

ID=6851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1211.6A Active CN110466714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67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594A (zh) * 2020-02-12 2020-06-12 王青松 一种用于舰船检修和下水的辅助设备
CN113830716A (zh) * 2020-06-24 2021-12-24 福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塔筒翻转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114896A (en) * 1995-06-23 1997-01-22 Craig Thomas Marriott Improved docking apparatus
US6216625B1 (en) * 2000-03-10 2001-04-17 Mark Regan Baluha Self adjusting tidal mooring device
CN203996834U (zh) * 2014-06-13 2014-12-10 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滑道船坞
CN105083493A (zh) * 2015-09-07 2015-11-25 深圳市惠尔凯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CN105644727A (zh) * 2014-08-21 2016-06-08 国家电网公司 多功能浮式海上平台
CN106627321A (zh) * 2017-02-15 2017-05-10 大连光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小型船舶维修用支撑设备
US10300996B2 (en) * 2017-03-13 2019-05-28 Cellofoam North America, Inc. Self-adjusting drive-on floating doc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114896A (en) * 1995-06-23 1997-01-22 Craig Thomas Marriott Improved docking apparatus
US6216625B1 (en) * 2000-03-10 2001-04-17 Mark Regan Baluha Self adjusting tidal mooring device
CN203996834U (zh) * 2014-06-13 2014-12-10 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滑道船坞
CN105644727A (zh) * 2014-08-21 2016-06-08 国家电网公司 多功能浮式海上平台
CN105083493A (zh) * 2015-09-07 2015-11-25 深圳市惠尔凯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CN106627321A (zh) * 2017-02-15 2017-05-10 大连光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小型船舶维修用支撑设备
US10300996B2 (en) * 2017-03-13 2019-05-28 Cellofoam North America, Inc. Self-adjusting drive-on floating doc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古奥: "舰船维修的海上浮动平台 浮船坞漫谈", 《舰载武器》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594A (zh) * 2020-02-12 2020-06-12 王青松 一种用于舰船检修和下水的辅助设备
CN111268594B (zh) * 2020-02-12 2020-10-30 嵊州市森拓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舰船检修和下水的辅助设备
CN113830716A (zh) * 2020-06-24 2021-12-24 福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塔筒翻转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714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6714A (zh)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WO2022104784A1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安装的设备
CN109178201A (zh) 一种小型船舶检修平台
CA2975592C (en) Non-beam pumping unit driven by a motor reduction unit
CN111285302B (zh) 船舶用桥梁维修升降装置
CN211712528U (zh) 一种机械设备调平装置
CN108590282A (zh) 一种操作便捷且安全可靠的智能型立体停车装置
CN217603797U (zh) 一种桥梁梁身缺陷无损检测装置
CN114031007B (zh) 一种防倾斜的机械零部件吊装转运装置
CN113074120B (zh) 一种钢厂节能改造用循环水泵
CN216075563U (zh) 新型密封扩展方舱
CN213448133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装置
CN211596337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桥梁支撑调节装置
CN203621889U (zh) 一种大型螺母辅助安装器装置
CN205766063U (zh) 一种制动鼓轮毂拆装小车
JP2010126353A (ja) リフトアップ機構
CN220909629U (zh) 一种石油修井排管装置
CN220289883U (zh) 一种探测装置
CN220976314U (zh) 一种钢构件提升装置
CN219636799U (zh) 一种船舶液压装置维修用具有防脱结构的支撑装置
CN217980714U (zh) 一种旋转式油箱测压工装
CN220603185U (zh)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船舶检测设备
CN220164135U (zh) 一种浮式生产储卸装置
CN220320679U (zh) 一种雨污水管网生产用检测设备
CN216640557U (zh) 一种公路桩基灌注混凝土用料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