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670A -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 Google Patents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670A
CN110466670A CN201910388526.4A CN201910388526A CN110466670A CN 110466670 A CN110466670 A CN 110466670A CN 201910388526 A CN201910388526 A CN 201910388526A CN 110466670 A CN110466670 A CN 11046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late
plane
straight line
bicycle chain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85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6670B (zh
Inventor
P·M·纽尼斯·多斯·桑托斯
D·D·索尔斯·达席尔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RAM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RAM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RAM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SRAM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46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16G15/12Chain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5Control members, e.g. levers or kno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2009/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cha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内链板有两个间隔开的在厚度方向穿透内链板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容纳一个连接件以将内链板联接至另一内链板,形成自行车链的内链板节,连接连接孔中心轴线的连接直线限定内链板纵向,正交于纵向和厚度方向的方向是内链板宽度方向,内链板在安装完毕时朝同一内链板节的另一内链板的内侧面有两个沿内链板的纵向间隔的且通过凹陷部被分开的平面,每个平面包围另一连接孔,凹陷部关于平面朝向内链板的与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回缩,要沿纵向测量的平面之间距离沿宽度方向如此变化,在两个有较大距离值的距离区之间的具有最小但无穷大的最小距离值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距连接直线间隔设置。

Description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链内链板,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形成的、在其厚度方向穿透该内链板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设计用于容纳一个连接件以将该内链板联接至另一个内链板来形成自行车链的内链板节(inner link member),其中连接所述连接孔的相应中心轴线的一条连接直线限定出内链板纵向,并且不仅正交于纵向、也正交于厚度方向的一个方向是内链板宽度方向,其中该内链板在其在自行车链内安装完毕状态朝向同一内链板节的另一个内链板的内侧面具有两个在内链板纵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且通过沿纵向设于它们之间的凹陷部相互分开的平面,每个所述平面包围所述连接孔中的另外一个连接孔,在这里,该凹陷部关于所述平面朝向与内侧面相反的内链板外侧面回缩。
背景技术
这样的自行车链内链板由EP2535616A或也由US4265134A公开了。这些出版物所公开的自行车链内链板(以下也仅称为内链板)不仅关于在其纵向中心与连接直线正交相交的对称平面、也关于包含连接直线且在厚度方向延伸的对称平面分别呈镜像对称构成,这简化其可安装性。即,在内链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相关取向情况下不会出现在链条安装中内链板取向错误时只关注不同设计的内链板内侧面和外侧面于是就够了。
在内链板内侧面上围绕连接孔的上述平面被设计为用于支承链滚子端面的支承面。在每个将两个对置内链板连成一个内链板节的连接件上分别可转动容装一个链滚子。这种连接件例如可以是一个连接销或连接铆钉或者多件式连接件。
在自行车链准备好使用地安置在自行车上时,由后轮毂轴线限定的轴向平行于链板厚度方向。这两个方向数据因此是等同的。为避免误解,之前引入的由纵向、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构成的内链板正交坐标系被用来说明自行车链和后轮多齿轮机构的结构状况。
长达有几十年的自行车技术趋势是增加后轮毂上的齿轮数量以获得从脚蹬曲轴至后轮毂的转矩传递的尽量精细分级,这变为缩小相邻齿轮之间齿轮间距、齿轮变薄且链条变窄。上述凹陷部例如由在内链板厚度方向上总是缩窄的自行车链引起。因为凹陷部至少在供齿轮齿进入以建立与自行车链内链板节的啮合的内链板间隙区域内使要在厚度方向上测量的内链板内侧面之间的链板间距相比于在相互对置的内链板的平面之间区域内的链板间距被局部增大。这使得齿轮进入内链板间隙变得容易。内链板间隙此时在内链板节纵向上由内链板节的两个沿纵向前后相继的链滚子界定并在厚度方向上由内链板节的、链滚子设于其间的两个内链板界定。
因此,US4265134A明确公开了从每个内链板侧边缘起直至连接直线地形成凹陷部,其具有递减的纵向尺寸即平行于连接直线的尺寸以在内链板内侧面获得进入内链板间隙地缩窄的凹口。这应该尤其使齿轮齿进入内链板间隙变得容易。
随着齿轮增多和进而单独自行车链节的链板之间链板间距缩短,在驱动操作中需要越来越精确引导链条,因为在自行车链与后轮齿轮盒的对应于几个单独变速比的单独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沿后轮轴线逐步靠近地并排布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教导,其即便在交替具有外链板节和内链板节的自行车链设计成很窄以与例如具有10个以上齿轮的后轮多齿轮机构啮合时也允许尽量精确引导自行车链。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前述类型的自行车链内链板实现,其被设计成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因此要沿纵向测量的平面之间距离沿宽度方向如此变化,位于相应具有较大距离值的两个距离区域之间的具有最小但无穷大的最小距离值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距连接直线有一段距离。
在现有技术中,自行车链通常为了按规定的驱动操作在结构上只与其与后轮多齿轮机构的齿轮的啮合相关地设计。在此,通常不管可通过后拨链器(链条换挡机构)在后轮多齿轮机构的单独齿轮之间移位的自行车链不仅与后轮多齿轮机构的齿轮啮合、也与链条换挡机构的滚轮啮合。此时,尤其沿后轮轴线定位自行车链的链条导轮应扮演重要角色。
闭合形成一个链条环的环绕的自行车链的内链板在自行车上绕行时从前链盘起一般按照所述顺序先到达张紧滚轮,随后是换挡机构的链条导轮,接着是通过换挡机构定位所选择的啮合齿轮,最后又是该链盘。此时,链条导轮和啮合齿轮在链条环的不同两侧作用于链条环。因此在驱动操作中,通常设计成具有小许多的齿高的链条导轮齿作为齿轮齿并且啮合齿轮的齿从对置两侧插入内链板间隙。
虽然链总是移动经过同一链条导轮且不必从这里换位到另一个链条导轮,就像在后轮多齿轮机构上的换挡过程中的情况那样。但逐渐变得极端的自行车链尺寸也导致在链条导轮和自行车链之间接合的问题,这可能可理解地不利影响到后轮毂上的换挡精确度。
利用以上提出的内链板,可以最有利地将在啮合时朝向相应齿的内链板内侧面不仅最佳设计用于与一般具有较高齿轮齿的齿轮啮合,也最佳设计用于与一般具有较低导轮齿的链条导轮啮合。齿轮齿和导轮齿都从其齿根向其齿顶缩窄。此时,齿轮齿的齿高一般高达使突入内链板间隙的齿轮齿从其入口侧的一个内链板侧边缘起沿该内链板或内链板节的宽度方向超出连接直线。与此不同,链条导轮的导轮齿的齿高一般低矮到使突入内链板间隙的导轮齿从导轮齿入口侧的相反的另一侧边缘起在宽度方向上未到达连接直线。因为在所想到的内链板上所述平面之间纵向距离的最小距离值在宽度方向上与连接直线有一段距离,并且还因为在宽度方向上在最小距离值位置两侧存在较大的平面之间距离,故所想到的内链板不仅顾及齿轮齿和导轮齿的结构区别,也顾及与所述齿的啮合状况。相应的情况适用于由两个相同的彼此镜像对称对置的内链板构成的内链板节。
通常,链板在连接直线的纵向中心区域内在宽度方向上收缩,即链板在连接直线的纵向中心区域内具有比在连接孔区域更小的宽度尺寸。有利地,除了齿咬入内链板间隙外,内链板的一个侧边缘也可以在相应带齿部件上稳定内链板,从而沿纵向在连接孔之间延伸的内链板侧边缘部在宽度方向上距连接直线的距离在连接直线的不同两侧是不一样大小的。
因为一方面齿轮齿在宽度方向上比导轮齿更深地突入内链板间隙并且还因为自行车链总是与同一链条导轮啮合但与不同直径的齿轮啮合,故离连接直线纵向中心较远的内链板侧边缘优选是导轮齿入口侧的侧边缘。就是说,最小距离值位置关于该连接直线优选位于如下的内链板侧,在该侧,侧边缘部距连接直线的距离较大。因此也可以对于具有小齿高的导轮齿在内链板内侧面提供沿宽度方向与导轮齿重叠的壁部,其在厚度方向在导轮上可靠引导内链板或用其形成的自行车链。因为不同于链与之啮合的齿轮地所述链条导轮的曲率半径不变,故可如此设计导轮齿入口侧的侧边缘,它在导轮齿啮合期间贴靠链条导轮的轮体外表面,在所想到的内链板参与情况下形成的自行车链因此还在链条导轮上变得稳定。
可以如此做到在用所想到的内链板形成的内链板节的厚度方向上在具有小齿高的导轮齿上尽量稳定的侧向引导,离连接直线较远的侧边缘部与之平行地笔直延伸。笔直侧边缘部于是能作为切线稳定相接于例如链条导轮的双圆锥形轮体。
不同于链条导轮,在径向上在齿轮齿外的齿轮体对于在齿轮上引导链条无贡献。因此,距连接直线纵向中心较近以便一方面减轻重量且另一方面简化在换挡过程中建立与齿轮的啮合的相反的侧边缘部优选被设计成它沿其走向在连接直线的纵向上首先接近且随后又远离连接直线。这种缩窄可减小须提升内链板连接直线以超过齿轮齿顶的所述值,以便尤其在换挡到直径较大齿轮的过程中将首先在厚度方向上位于内链板节外的齿轮齿顶移位到两个内链板之间的区域中。
可以如此获得不仅与齿轮齿也与链条导轮的导轮齿的有利啮合状况,最小距离值位置相比于连接直线在宽度方向上更靠近沿纵向在连接孔之间延伸的内链板侧边缘部。如果不确定,则最小距离值位置与一个侧边缘部之间的距离在纵向上在侧边缘部沿宽度方向最大程度接近连接直线的位置处来确定。
为了能将一个内链板的凹陷部用作齿进入内链板间隙的导入辅助手段或/和近似作为已插入内链板间隙的齿的负形状配合轮廓,在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中在宽度方向上在连接直线的两侧分别距最小距离值位置有距离地分别存在一个最大距离值位置,在该最大距离值位置,在连接直线的相应侧在内链板内侧面出现的要沿纵向测量的两个平面之间距离是最大的。为了说明而要强调,两个最大距离值均就数值而言大于最小距离值。因为所想到的内链板在内链板宽度方向上存在非对称性,故最小距离值位置距相应最大距离值位置的距离最好是不同大小的。
该凹陷部优选沿宽度方向完全穿透内链板。
最小距离值位置可以只是没有值得一提的宽度方向尺寸的近似点状的宽度方向位置,或者可以是沿宽度方向延伸经过预定距离的最小距离值区域。
原则上,平面的边缘在连接孔之间区域内可以具有弯曲走向,还有以其端面贴靠该平面的链滚子的径向靠外边缘具有弯曲走向即圆形走向。在齿轮齿或导轮齿也插入内链板间隙期间,可能对用所想到的内链板构成的内链板节和进而具有这样的内链板节的自行车链的稳定性总体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平面关于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经过连接孔中心轴线在径向上超出链滚子的圆柱形外表面。这可以阻止在齿和内链板节之间形成啮合时齿顶局部进入链滚子和内链板之间,进而可能该内链板节在厚度方向扩宽或甚至撑开。可如此提供所述平面有利地超出链滚子的局部径向突出,在位于连接孔之间的内链板纵向区内,所述至少一个平面的边缘在宽度方向上至少局部笔直延伸或者以最大曲率半径沿表面边缘绕连接孔环绕一圈延伸。优选出于上述原因,在该内链板的纵向区域中,两个平面的边缘在凹陷部两侧至少局部笔直延伸。
当在所述纵向区域内所述两个平面的边缘可以至少局部笔直延伸时,该平面的边缘的笔直边缘部至少局部相互平行延伸。于是,该平面的边缘的笔直边缘部在此延伸的宽度部优选形成上述最小距离值区域。这例如在如下情况是有利的,与内链板配合的多齿轮机构具有齿高不同的大量齿轮齿。凹陷部于是总还可以对于这些不同的齿轮齿用作进入内链板间隙的导入辅助手段并对于许多不同的齿轮齿在形成啮合后设计用于其在内链板间隙内按规定安置。
当在所述纵向区域内两个平面的边缘至少局部笔直延伸时,可由此由内链板提供很准确的内链板节和进而链在朝向齿顶缩窄的齿轮齿上的引导,即要在纵向上测量的笔直部段至平面边缘的距离在宽度方向上至少局部随逐步接近最小距离值位置而减小。虽然这种缩小也能以梯级方式进行,但关于进入内链板间隙的且暂时容纳在那里的齿轮齿还有导轮齿的轮廓优选所述距离的连续无级缩小。
为了与齿轮齿啮合以及与导轮齿啮合而在最小距离值位置的两侧形成所述平面的边缘的笔直延伸部段,其纵向距离在接近最小距离值位置时减小。
为了一方面能使一个平面的走向匹配于贴靠它的链滚子的造型且另一方面能提供尽量无拐弯或/和突变且进而促成齿进入内链板间隙的平面边缘,至少一个平面的边缘可以在位于连接孔之间的内链板纵向区域内在宽度方向上连续同向弯曲延伸。在此,该平面的边缘的走向可以在该平面的边缘的弯曲走向对应于沿宽度方向变化的曲率半径时很好地匹配于尤其一个齿轮齿的朝向齿顶缩窄的轮廓。优选地,该曲率半径随着至最小距离值位置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即相应边缘部的弯曲增强。于是,另外也利用弯曲边缘走向实现所述平面超出配属于该平面以便安放的链滚子的圆柱形外周面的上述径向突出。这优选适用于内链板的两个平面。
原则上不应排除所述凹陷部在一个包含连接直线的宽度区内在观看内链板内侧面时呈凸形弯曲,比如围绕一个平行于连接直线的弯曲轴线弯曲。但为了容纳齿而提供的较大的内链板间隙可以利用一个凹陷部来获得,该凹陷部在包含连接直线的宽度区内具有平坦表面区域。原则上,该平坦表面区域可以是倾斜的。为了简化将齿插入插入内链板间隙,如果有的话,所述倾斜优选是这样的,同一内链板节的两个相互呈镜像对称对置的内链板的平坦表面区域的要在厚度方向上测量的链板距离在宽度方向上远离最小距离值位置地朝向一个侧边缘增大。但为了提供尽可能大的内链板间隙容纳体积,优选一个正交于厚度方向的平坦表面区域。
按照所提出的内链板对称性的平坦表面区域优选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连接直线朝向一个侧边缘区错位布置。优选地,该平坦表面区域朝向下述侧边缘区错位布置,其靠近最小距离值位置,从而在用于齿轮齿的入口侧的侧边缘部上能提供导入斜面,其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在用于导轮齿的入口侧的侧边缘部上,例如呈倒角形式。这简化了齿轮齿插入内链板间隙。
为了简单但可靠地限定两个构成一个内链板节的内链板的间距以及还作为可转动容纳链滚子的规定的轴造型来限定,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连接孔在径向上在相应包围它的平面内被套部包围。所述套部在内链板厚度方向上超出围绕它的平面。
为了获得在形成它的链板的厚度方向上尽量细长的自行车链,与内侧面相反的内链板外侧面优选具有平坦外表面,其不仅在纵向上在换挡过程中通过换挡过程而进入啮合的齿轮的齿轮齿的侧面可进入抵接接合情况下在连接孔之间延伸,也在安装完毕的自行车链上外链板的内侧面区可抵接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包围连接孔。优选地,该平坦外表面完全包围该连接孔。
虽然原则上并不排除内链板外侧面除了平坦外表面还还具有另一个非平坦的外表面。但为了获得上述的细长形自行车链而优选的是该外侧面没有在厚度方向上超出平坦外表面的凸起。
而不仅不应排除、而甚至优选的是,内链板外侧面具有包围连接孔的凹槽或凹窝,在外链板的内侧面上的对应凸起能插入凹槽或凹窝中以便彼此相对定位内链板和与之相接的外链板。为了也获得定中作用,该凹窝优选设计成在远离平坦外表面的方向上缩窄。例如该凹窝能具有负截头圆锥形设计。
有利地,当所述内侧面或/和外侧面且优选整个内链板关于一个正交于连接直线的对称平面是镜像对称时,在其参与情况下形成的自行车链的移动方向对于所提出的内链板并不重要。
上述任务也通过一种自行车链外链板完成,其具有两个以相互距离形成的、在其厚度方向穿透外链板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设计用于容纳一个连接件以将该外链板联接至另一个外链板以形成自行车链的一个外链板节,其中,连接所述连接孔的相应中心轴线的连接直线限定出外链板的纵向,并且一个不仅正交于纵向、也正交于厚度方向的方向是外链板的宽度方向,其中该外链板在其在自行车链中的安装完毕状态中在朝向同一外链板节的另一个外链板的内侧面具有两个在外链板纵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且通过沿纵向设于它们之间的凹陷部分开的平面,其中的每个平面包围所述连接孔中的另一个,其中该凹陷部关于该平面朝向与内侧面相反的外链板外侧面回缩,其中在包含连接直线的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最小距离区内,要沿纵向测量的平面之间距离是最小的,其中,平面之间距离从最小距离区起朝向沿宽度方向界定外链板的两个侧边缘中的每一个增大。
这样的外链板可以使齿轮齿插入外链板间隙变得容易。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且通过连接件连接成自行车链的一个外链板节的外链板的凹陷部在外链板节上形成如下区域,在该区域内,外链板节具有要在厚度方向上测量的比例如在设计用于接触内链板外侧面的平面区域中更大的链板间距。由于凹陷部在接近沿宽度方向界定外链板的侧边缘时扩宽,故该凹陷部对于齿轮齿起到导入漏斗作用,并且齿轮齿从齿轮齿顶在外链板间隙的进入区域内的近乎随意布置插入该间隙中。
以上关于内链板节连接件所述的内容适用于外链板节的连接件。
在此,平面之间距离不必从侧边缘直至最小距离区连续减小。平面之间距离的改变基本在靠近相应侧边缘的区域内进行就完全够了。由此可获得最好刚性的外链板。根据相应平面的边缘在所述平面在此沿纵向与凹陷部邻接的区域内如何延伸,可以如此获得既促成齿轮齿进入外链板间隙、也最好是刚性的外链板,即,对于外链板的至少一个宽度区合适的是,在该平面的边缘的邻接凹陷部的部分之间的要沿纵向测量的距离在所述宽度区的靠近该侧边缘纵向中心的50%、优选30%、尤其优选10%的宽度尺寸中比在宽度区的靠近连接直线的30%、优选40%、尤其优选50%的宽度尺寸中更显著变化。
外链板宽度区从连接直线起平行于宽度方向一直延伸到一个侧边缘的纵向中心。因此该外链板具有宽度区,朝向连接直线的每一侧各有一个。上述内容优选适用于外链板的两个宽度区。
对自行车链重要的是,通过连接件相互铰接的内链板节和外链板节可绕连接件轴线可靠枢转。由此可保证所述链干净利落地围绕链盘、齿轮和不同直径的滚轮。这保证自行车链保持与自行车的相应带齿部件的啮合并且比如不易于跳离链盘或齿轮。就增大的枢转阻力意义上的不希望有的自行车链凹窝的一个理由是颗粒进入内链板和外链板的紧邻的表面部段之间的区域中。
不仅促使一个齿轮齿进入外链板间隙的、也抵制颗粒进入内链板和外链板的所述表面部分之间的外链板设计可以如此有利获得,在在其纵向中心与连接直线正交相交的参考平面的第一侧,所述平面之间距离在外链板内侧面上朝向其中一个侧边缘相比于在参考平面的对置的第二侧显著增大。由此,平面的边缘可与邻接该平面的内链板端部的外边缘全等地延伸,且沿纵向远离的第二平面的边缘关于被其包围的连接孔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径向超出另一个内链板的接触另一平面的端部的外边缘。该径向突出防止比如在脏污的齿轮齿顶上所携带的颗粒接近存在于外链板和内链板之间的间隙。
在外链板内侧面上的前述平面上和与之贴靠的内链板端部上不存在径向突出或径向突出程度较小。尽管如此,即便在全等的并且为了避免污垢进入内链板和外链板之间间隙而优选无斜切面的外链板内侧面平面边缘与内链板外侧面端部情况下,总还是在平面与内链板端部之间遵守狭窄的间隙尺寸。这抵制颗粒或甚至齿顶一部分进入该间隙。外链板内侧面的平面的边缘还有内链板外侧面的贴靠端部的外边缘在所述区域中在最好呈圆形与连接件中心轴线全等形成情况下被设计成圆形设计的中心轴线。于是,与外链板和内链板的相对扭转无关地保持所述边缘部在内链板和外链板的预定相对运动部范围的全等性。
优选地,所述距离也在相反的方向上朝向相应另一个侧边缘在参考平面的不同两侧以不同的程度增大,确切说尤其最好在参考平面的第二侧比在其第一侧更强地增大。
该凹陷部从一个侧边缘部沿宽度方向朝向连接直线缩窄可以有利在非镜像对称外链板的有利地在邻接凹陷部的区域内具有无突变和拐弯的平面边缘的前述边界条件下来获得,对该平面适用的是,该平面的边缘在此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在连接直线的不同两侧以不同的程度弯曲。这优选适用于外链板内侧面的分别包围另一个连接孔的两个平面。
可如此获得在连接直线的一侧的平面径向突出和在连接直线的另一侧的较小的径向突出或者与相邻内链板的外边缘全等的平面边缘走向,对于所述平面适用的是,在邻接凹陷部的区域内,所述平面的边缘在宽度方向上在连接直线的一侧局部具有弯曲走向并在另一侧局部具有笔直走向。这优选适用于两个平面。这以链条铰链为例来说明,其由外链板节和与之连接的且在由自行车链构成链条环的驱动转动方向上跟随的内链板节构成。因为在驱动转动方向上跟随,该链条铰链的链滚子以及或许在其间宽度方向保持链滚子的内链板的外边缘区在与齿轮啮合期间长期处于与齿轮齿的转矩传递抵接接合中。因为可能有利的是,包围参与到链条铰链形成中的连接孔的外链板内侧面的平面在朝向齿轮轴线的一侧、即在链条环上在链条铰链的径向靠内一侧以关于内链板外侧面的与之贴靠的端部的外边缘的大径向突出来形成。而在径向外贴于链条环的链条铰链侧,就像在同一外链板节的沿驱动转动方向超前的链条铰链的径向靠内一侧,承受不太强的机械载荷的且进而也经受不太大的脏污危险的平面边缘能设计成具有较小的径向突出或者与相邻的内链板端部的外边缘全等。因此在关于相邻的外链板间隙超前的链滚子上,在链条环的径向内侧面上给齿轮齿提供进入间隙的扩大进入区。
因此,外链板可以根据以上说明如此设计,相应另一个平面的弯曲的边缘区部段在纵向与所述局部笔直的边缘区部段对置。相反,相应情况优选适用于同一平面的弯曲区域,即,其在纵向与另一个平面的一个边缘的笔直部段对置。
原则上,对于齿轮齿容易插入外链板间隙有利的是,在从连接直线起平行于宽度方向地一直延伸到一个侧边缘的纵向中心的外链板第一宽度区中,在邻接凹陷部的平面边缘部之间的距离在这一个侧边缘的纵向中心区域内是最大的。为了容易造成导轮齿也与外链板间隙接合,其中该导轮齿在宽度方向上相比于从相反方向进入外链板间隙的齿轮齿,因此可能有利的是,在从连接直线起平行于宽度方向地在相反方向上一直延伸到另一个侧边缘的纵向中心的外链板第二宽度区内,在邻接凹陷部的平面边缘部之间的距离在另一个侧边缘的纵向中心区域中是最大的。为了简化在自行车制造时的这种外链板的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宽度区内的最大距离最好就数值而言是一样大小的。
为了简化外链板和内链板在自行车链制造时的准确布置,外链板的每个连接孔最好在内侧面在径向上在包围它的平面内被在厚度方向上超出相应平面的凸起包围。该凸起在完成自行车链上最好突入在内链板外侧面上的上述凹窝中并因此限定外链板和内链板的关于其分别为了形成链条铰链而对齐的连接孔的相对位置。所述凸起最好设计成在远离相应平面的方向上缩窄,从而它可以尤其与在厚度方向上朝向内链板中缩窄的凸起配合地施展定中作用。该凸起优选呈截头圆锥形。
当外链板具有非镜像对称的凹陷部时,为了简化其安装而还优选地规定,所述内侧面或/和外侧面且优选整个外链板关于在其纵向中心与连接直线相交的且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是点对称的。存在于外链板上每种对称性消除了外链板可能错误布置在自信车链上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错误危险限制降低地简单安装该外链板而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内侧面或/和外侧面且优选是整个外链板不仅关于在其纵向中心与连接直线正交相交的第一对称平面、也关于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且包含连接直线的第二对称平面是镜像对称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链条环,包括完整环绕的自行车链,自行车链具有沿绕行方向交替前后相继的外链板节和内链板节,其中该内链板节由两个如上所述的非对称的内链板构成,或/和其中该外链板节由两个如上所述构成的外链板构成。这样的链条环也体现与本发明相关联的技术优点并且因为使用上述链板而完成前述任务。
如以上已经明确说明地,上述非对称的内链板尤其用于形成优选的内链板节,它们以其一个侧边缘允许最有利的与后轮齿轮盒的齿轮啮合并且以其在宽度方向上总是相反的侧边缘容许很有利的与换挡机构的链条导轮啮合。由其两个侧边缘部在宽度方向上距连接直线具有不同大小的距离的内链板构成的内链板节为了获得所述有利的与齿轮还有链条导轮啮合状况而如此设置在链条环上,距连接直线较远的侧边缘部径向靠外地位于链条环上。因为链条环的径向外侧面在链在自行车上绕行时靠近链条导轮体,而链条环的径向侧面在绕行时靠近后轮多齿轮机构的啮合齿轮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包括本申请的链条环的自行车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后轮轴线的方向上观看,该链条环采用本申请的内链板或/和外链板,
图2是由图1的链条环、前链盘、后多齿轮机构和后换挡机构构成的驱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后轮轴线的方向上观看,
图3是图1和图2的链条环与前链盘的啮合的透视图,
图4A是图1至图3的链条环的内链板的内侧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观看,
图4B是图4A的内链板的仰视示意图,此时沿图4A的箭头IV-B观看,
图4C是图4A的内链板的俯视示意图,此时沿图4A的箭头IV-C观看,
图4D是图4A的内链板的外侧面的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1至图3的链条环的内链板的内侧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行观看,
图6是图1至图3的链条环的内链板的内侧面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观看,
图7是图1至图3的链条环的外链板的内侧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观看,
图8是图1至图3的链条环的外链板的内侧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此时在平行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观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总体用10表示自行车。自行车10包括自行车架12,其具有前轮14、后轮16、车把18和鞍座20。如在自行车中常见地,在自行车10上可通过脚蹬22和曲轴24将转矩传入前链盘26中,前链盘通过呈链条环28状环绕的自行车链30被传递至后轮16上的多齿轮机构32。在向前骑行时,自行车链30在图1中在顺时针方向上沿驱动转动方向D绕行。
后轮16上的多齿轮机构32的相应与自行车链30啮合的齿轮可通过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可沿后轮轴线A运动的换挡机构34被选择。在此,这不应意味着换挡机构34只能沿后轮轴线A运动。相反,它也可沿着后轮轴线A运动。
换挡机构34包括更远离多齿轮机构32安置的链条张紧滚轮36,其用于不在链条环28上形成松弛链条段。换挡机构34还包括靠近多齿轮机构32安置的链条导轮38,其沿后轮轴线A相对于多齿轮机构32定位所述链30或链条环28。
自行车链30按照本身已知方式由多个在链条纵向L上前后相继的外链板节40构成,在外链板节之间分别设置一内链板节42,其将外链板节40相连。
图2仅粗略示出前链盘26和链条环28。为此,比图1更详细地示出了换挡机构34和多齿轮机构32。
多齿轮机构32在所示例子中是11级多齿轮机构32,其具有11个同轴齿轮32-i,其中i=1至11。在图2中,自行车链30啮合直径最大齿轮32-1。每个齿轮32-i的齿轮齿33关于后轮轴线A径向向外突出。在链条导轮38上形成导轮齿39,导轮齿关于链条导轮38的转动轴线沿径向从链条导轮38的轮体37凸出。不同于图2的示意图,齿轮齿33可以具有比导轮齿39更大的齿高。
环绕的链条环28具有径向内侧面28-1并具有更远离被链条环28包围的面的径向外侧面28-2。如图2所示,前链盘26、齿轮32-i和张紧滚轮36如此与绕行链条环28啮合,其齿分别从链条环28的径向内侧面28-1插入链板节40、42的间隙。而链条导轮38的齿39从径向外侧面28-2进入链板节40、42的间隙。
在图3中示出自行车链30与前链盘26啮合以便进一步说明。链盘26由骑车人通过脚蹬22和曲轴24在转动方向DD上被驱动,前后相继的齿26-1、26-2由此与外链板节40和内链板节42啮合。每个齿26-1与齿26-2相同地形成。齿26-1此时设计成比链盘26的齿26-2更薄。与此相应,齿26-1设置用于咬入较窄的内链板间隙中,齿26-2设置用于咬入较宽的外链板间隙中。
外链板节40和内链板节42分别通过一个连接销44相互连接,在此,直接通过一个连接销44相互连接的链板节40和42可绕连接销44枢转,因此在连接销44上形成链条铰链46。链条铰链46在链板节40、42或自行车链30的厚度方向T包括可转动的中间链滚子48,其在厚度方向T从两侧分别被一个内链板50夹住。一个内链板节42的两个内链板50在厚度方向T又分别在其背对链滚子48的一侧邻接一个外链板52。一个外链板节40的两个外链板52优选关于正交于厚度方向T的镜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和布置。同样,一个内链板节42的内链板50优选关于所述镜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和布置。
图3所示的自行车链30仅粗略呈现自行车链。在以下的图中说明链板50、52的设计细节。
图4A至图4D示出本发明的内链板50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此,图4A示出内链板节42中朝向相反的同一内链板50的内侧面的在沿厚度方向T看内侧面时的俯视图。图4B示出沿宽度方向B的内链板50的视图,此时沿图1的箭头IV-B看向形成链条环28的径向内侧面28-1的内链板50侧面。图4C也沿宽度方向B示出内链板50的视图,但从与图4B相反的方向,即此时沿图1的箭头IV-C看向形成链条环28的径向外侧面28-2的内链板50侧面。图4D示出在厚度方向T上与图4A的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的透视图。
图4A示出两个连接孔54和56,它们在自行车链30或链条环28的安装完毕状态中分别被例如呈连接销44形式的连接件贯穿。用M54和M56表示居中穿过连接孔54或56且平行于厚度方向T延伸的中心轴线。连接两个中心轴线M54、M56的且正交于两个中心轴线M54、M56的连接直线V形成描述内链板50时的参考直线。连接直线V限定内链板50的纵向L,该纵向在安装完毕的自行车链30上总是与自行车链30的局部纵向L重合。
连接直线V从中心轴线M54直到中心轴线M56。因为内链板50相对于在其纵向中心LM与连接直线V正交相交的平面SE镜像对称地构成,故描述内链板50的一半就够了。所述镜像对称条件表明相应另一半。
每个连接孔54和56分别被一个套状凸缘58或60包围,其在完成的内链板节42上形成可转动支承属于相应连接孔的链滚子48的轴的一部分。每个套状凸缘58或60被一个平面62或64包围,在该平面上,属于相应连接孔54或56的链滚子48以其优选也是平坦的端面贴靠或至少对置。
平面62由一个边缘66径向朝外界定,平面64由一个边缘68界定。边缘66和68可比内链板50的边缘70更靠近相应围绕的连接孔54或56,因为在内链板50的边缘70与平面62或64的边缘66、68之间有倒角72。
在连接孔54和56之间,内链板边缘70的侧边缘部70-1在对应于链条环28的径向内边缘28-1的一侧延伸,内链板边缘70的侧边缘部70-2在对应于链条环28的径向外边缘28-2的一侧延伸。
侧边缘部70-1和70-2在宽度方向B上距连接直线V的距离不一样。在有疑虑情况下,侧边缘部的距离作为至连接直线V的纵向中心LM的间距来确定。从这里,在看向链条环28的径向内侧面28-1时呈凹形的侧边缘部70-1距连接直线V的纵向中心LM有较短距离“ab”。而相反的侧边缘部70-2距连接直线V的纵向中心LM的距离“AB”更大。
在平面62和64之间的区域内形成凹陷部74,其关于平面62和64朝向内链板50的外侧面回缩。而平面62和64处于同一个平面中。凹陷部74与一个内链板节42的相对的内链板50的凹陷部74一起形成内链板间隙的主要部分。
在侧边缘部70-1旁,齿轮齿33进入凹陷部74区域内的内链板间隙中。在侧边缘部70-2旁,链条导轮38的导轮齿39进入凹陷部74区域内的内链板间隙中。齿轮齿33此时与它在哪个齿轮32-i上形成无关地一般具有比导轮齿39更大的齿高。
为了即便导轮齿39齿高较小也能在导轮38上良好引导内链板节42,尽管自行车链30在链板厚度方向T只有很小的尺寸,侧边缘部70-2也设计成笔直的且比相反的侧边缘部70-1更远离连接直线V。因此即便导轮齿39的齿高小,也可获得在宽度方向B上的在导轮齿39与内链板50之间的大重叠。另外,笔直的且优选平行于连接直线V的侧边缘部70-2可作为切线贴靠链条导轮38的通常呈双截头圆锥形的轮体37的圆锥形周面。轮体37此时一般从导轮齿39平面在轴向上朝向相反两侧缩窄。因此,形成一个内链板节42的两个内链板50的每个侧边缘部70-2可以贴靠轮体37的另一个截头圆锥体。
用附图标记76表示在平面62、64的边缘66、68之间的纵向L距离最小的位置。在两个平面62、64的边缘66和68之间且进而在平面62、64之间的最小距离值位置76在宽度方向B上比连接直线V更靠近侧边缘部70-2。由此,从侧边缘部70-1起,一个具有较大齿高的齿轮齿33可以进入主要由凹陷部74提供的内链板间隙并在其整个齿高上不仅最被佳地引导入内链板间隙中,也近乎形状配合地保持就位在内链板间隙中。因此,链30通过内链板节42在齿轮32-i上被很好地引导且能最佳地传递力和进而转矩至多齿轮机构32和进而后轮16。
在宽度方向B上,在平面62、64之间的最小距离值位置76的两侧,平面62和64之间的纵向距离又增大。平面62和64沿纵向L的距离最大的位置在所示例子中在连接直线V的每一侧处于如下位置,在此沿纵向延伸的间距直线沿切向与两个边缘66、68相切。它们是在侧边缘部70-1侧的最大距离值位置78以及在侧边缘部70-2侧的最大距离值位置80。该最大距离值最好在位置78、80上就数值而言是一样大小的。同样,最大距离值位置78和80可以在宽度方向B上距连接直线V一样远。因此,最小距离值位置76也可以距最大距离值位置78、80不一样远。这也支持通过内链板节42一方面在齿轮32-i上且另一方面在链条导轮38上更好地引导链条。内链板节42在齿轮32-i和链条导轮38上更好引导的代价就是内链板50的宽度方向B非对称。
平面62、64的边缘66和边缘68分别具有笔直部段66-1或68-1,它们在纵向L上因内链板50的上述镜像对称而对置。笔直边缘区66-1和68-1从最小距离值位置76朝向侧边缘部70-1发散。由此,凹陷部74的纵向延伸和宽度方向延伸近似于呈通常朝向齿顶缩窄的齿轮齿33形式。
因此,在最小距离值区域76中获得平面62或平面64的超出分别与平面62、64相邻的链条导轮84的圆柱形外周面的径向突出的区域82或84。
从边缘66距沿纵向L位于凹陷部74的对置一侧的平面64的边缘68较远的、最靠近侧边缘部70-1的位置79直至最靠近侧边缘部70-2的距边缘68较远的位置81地,弯曲较大的边缘区(具有较小曲率半径)和弯曲较小的边缘区(具有较大曲率半径)交替。在此,笔直区域作为具有曲率0的边缘区,即具有无穷大曲率半径的边缘区。在径向突出的区域82,边缘66在此弯曲最大,这允许具有无梯级和拐点的边界的径向突出。在点79、81处,边缘66的弯曲分别大于在紧邻凹陷部74的边缘区中。从点79起直至笔直区域66-1,首先随后是弯曲较小的区域66-3,随后又是弯曲较大的区域66-2,其最终通至笔直区域66-1。因所述镜像对称,相应的情况也适用于边缘68。
如图4D所示,内链板50的外侧面具有平面86,该平面一方面在连接孔54、56之间的纵向部段中延伸并包围每个连接孔54、56。平面86优选在内链板50的外侧面是一个连续连贯的平面86。紧邻围绕相应连接孔54、56地在内链板50的外侧面形成负截头圆锥形凹槽或凹窝88或90。
此时有利的是,在将金属板成形为内链板50时被挤入凹窝88、90区域中的材料被用于形成套状凸缘58、60。凹窝88、90在完成的自行车链30上容纳在外链板52的内侧面上的对应凸起,凸起有利地呈正截头圆锥形并且在外链板52上关于轴线M54和M56定中也设置用于容纳连接销54的连接孔。轴线M54和M56同时是由相应连接销44构成的链条铰链46的铰链轴线,因此内链板50和外链板52的关于轴线M54、M56的定中是很有利的。
凹陷部74可以在包含连接直线V的宽度区74-3中可以设计成是平坦的且最好平行于外侧面的平面86。而在与之相接的到达侧边缘部70-1或70-2的宽度区74-1和74-2内,凹陷部74可以作为用于齿轮齿33(宽度区74-1)或导轮齿39(宽度区74-2)的导入辅助手段朝向相应侧边缘部倾斜降低地成形或弯曲成球凸形地成形。因为齿高可能不同,凹陷部74的属于齿轮齿33的宽度区74-1最好作为宽度方向B的导入辅助手段地具有比作为导入辅助手段配属于导轮齿39的宽度区74-2更大的尺寸。
在图5中示出了在沿作为观看方向的厚度方向T看内侧面时的本发明的内链板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链板中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部分在图5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加上数字100。
以下,仅就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计不同来描述图5的内链板150的第二实施方式,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描述在其它方面也参见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5的内链板150的实施方式除了内链板50的细节外都对应于图4A至图4D:平面162和164之间的纵向L距离在此是最小的位置176并非只是一个在宽度方向B上的无值得一提的宽度尺寸的点状坐标,而是一个区域176,在该区域中该最小距离值不变。区域176如此沿宽度方向B延伸,即其包含连接直线V,其中所述平行的且沿纵向L延伸的区域边缘距连接直线V的距离是不同大小的。因此,靠近侧边缘部170-1的区域边缘具有比靠近相反侧边缘部170-2的区域边缘明显更短的距连接直线V的距离。所述距离可以是1:2或更大,优选是1:3或更大。因此,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平面162、164或者其相应边缘166、168之间的最小距离值位置也一直延伸到远离连接直线V的位置。在宽度方向B上,在最小距离值区域176的两侧,平面162、164具有比在区域176内更大的相互纵向距离。在连接直线V每一侧的最大距离值位置178和180又处于相应间距直线沿切向贴靠边缘166、168的地方。
在内链板150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笔直边缘部166-1和168-1在宽度方向B上超出区域176地相互平行延伸。在最小距离值区域176的宽度方向B上的靠近侧边缘部170-2的一端相比于针对图4A的内链板5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76所述的情况更远离侧边缘170-2。超出与相应平面162、164对置的链滚子148的圆柱形外表面的径向突出182、184区域因此相比于图4A的实施方式不太突显。
如已在图4A的内链板50的实施方式看到,沿宽度方向B在笔直边缘区166-1、168-1的两侧接有弯曲边缘区,弯曲边缘区沿其走向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
图6示出本发明的内链板的第三实施方式。就像在图4A和图5中一样,能在图6中看到内链板250的内侧面的在其沿厚度方向T观看时的俯视图。
与图4A和图5中的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部分在图6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加上数字200或100。以下,仅就其与和图4A和图5相同的透视角度的在先视图的不同来描述图6的第三实施方式,关于图6的说明,在其它方面也明确参照其说明。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平面262、264完全被倒角272或凹陷部274包围,因此没有平面262、264区域到达内链板250的边缘270。但与此相关,平面262、264可以不同于图6的视图以及在先实施方式的平面62和64或162和164地构成。
不同于内链板150的第二实施方式并且与内链板50的第一实施方式一致地,平面262和264沿纵向L最接近的位置276是一个具体的宽度方向B坐标而不是具有值得一提的宽度方向B尺寸的伸展区域。因为平面262和264的距离就像平面62和64或162和164的距离那样有着与边缘266、268的纵向L距离同样的意义,故在平面262、264之间的最小距离值位置276也是在关于相应中心轴线M254、M256径向靠外地界定相应平面262或264的边缘266、268之间的最小距离值位置。
与之前实施方式中不同,没有边缘266、268的笔直边缘部与最小距离值位置276相接。边缘266和268在它们紧接凹陷部274的地方能以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的弯曲走向延伸。在此,恰好在最小距离值位置276,相应边缘266、268的曲率半径可以关于平行于宽度方向B地在位置276的两侧后随的边缘区是最大的。只在靠近侧边缘部270-2的且远离最小距离值位置276的区域内,边缘266或268的一个部段266-1或268-1笔直延伸。也在沿纵向L最远离凹陷部174的边缘266、268部段上,可以形成局部笔直的走向。
凹陷部274的中央部段274-3又可以设计成平坦的,或者可以围绕平行于连接直线V的弯曲轴线是球状的,即在图6的俯视图中呈凸形弯曲。倾斜区域274-1、274-2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比在前两个实施方式中更大的沿宽度方向B的宽度尺寸。区域274-1或/和274-2又可以设计成是平坦的,但最好在从连接直线V至内链板150的外侧面的方向上倾斜,或者也可以设计成是球状的,绕平行于连接直线V的弯曲轴线弯曲,在这里,区域274-1或/和274-2的曲率半径于是小于凹陷部274的平坦中央部段274-3的曲率半径。
图7示出本发明的外链板5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侧面。就像图4A、图5和图6的内链板50、150和250的内侧面,也沿厚度方向T看图7的外链板52的内侧面。
相比于图4A、图5和图6的内链板的内侧面,外链板52的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部分用于图4A中一样的附图标记表示,但附带上小写字母“a”。与内链板50、150和250相关的构件部分的说明因为其功能相同或/和设计相同而也可被用于在外链板52上的附图标记相同的构件部分。
外链板52也具有连接孔54a和56a,每个连接孔被一个平面62a或64a包围。沿厚度方向T居中穿过连接孔54a或56a的中心轴线M54a和M56a在安装完毕的自行车链30上与内链板50的的连接孔56或54的对应中心轴线共线。外链板52的中心轴线M54a此时与内链板50的中心轴线M56共线。相应地,中心轴线M56a与中心轴线M54共线。
每个连接孔54a、56a被一个截头圆锥形凸起55a或57a包围,其在完成的自行车链30上凸入负锥形凹窝88或90中并在那里将外链板52和内链板50关于其相应中心轴线同轴定中。
因此,一个内链板50的外侧面的平面的相应一个部段与平面62a、64a对置。每个平面62a、64a正好与另一个内链板50的平面86的一个部段对置。
在平面62a和64a之间也在外链板52的内侧面上形成凹陷部74a,其相比于优选共平面的平面62a和64a从内侧面起朝向外链板52的相反的外侧面位移。
不同于内链板50中的情况,外链板52的平面62a和64a未被倒角包围,而是直达外链板52的边缘70a。位于连接孔54a和56a之间的侧边缘部70a-1和70a-2在宽度方向B上距离连接直线Va的纵向中心LMa一样远。
两个平面62a、64a或其边缘66a、68a沿纵向L最接近的区域76a在外链板52上在宽度方向B上以无穷伸展尺寸以连接直线Va为中心对称地构成。在沿宽度方向B的两个方向上,平面62a、64a在纵向L上的相互距离随着距连接直线Va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外链板52在其内侧面具有两个宽度区,即在连接直线Va的每一侧各有一个。第一宽度区BB1起始于连接直线Va并且在宽度方向B上到达侧边缘部70a-1,该侧边缘部在安装完毕的链30上搁置在链条环28的径向内侧面28-1上。第二宽度区BB2也起始于连接直线Va并且沿着宽度方向B直达相反的侧边缘部70a-2,其搁置在链条环28的径向外侧28-2上。每个宽度区BB1、BB2终点恰好在下述点X1、X2,在该点,在根据图2的外链板52的内侧面的俯视图中,侧边缘部70a-1或70a-2相交于在其纵向中心Lma与连接直线Va正交相交的平面P。每个宽度区BB1、BB2的末端在图7中用点画线表示。
对第一宽度区BB1适用的是,平面64a的边缘至平面P的距离随着距连接直线Va的宽度方向B距离的增大而比在纵向L上相反的边缘66a更显著增大。
对于第二宽度区BB2也适用的是,平面62a的边缘66a至平面P的距离随着距连接直线Va的宽度方向B距离的增加而比边缘68a的距离更显著增大。外链板52的内侧面最好关于在其纵向中心LMa与连接直线Va正交相交的且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对称轴线是点对称的。
在此,每个边缘66a、68a在其距平面P的距离比相应另一边缘增大得小许多的宽度区BB1或BB2中具有笔直部段66a-1和68a-1。笔直边缘部优选平行于平面P。在相应另一宽度区BB1或BB2中,每个边缘66a、68a具有半圆形的边缘部66a-2或68a-2。
半圆形的边缘部66a-2和68a-2在安置完毕的自行车链上与内链板50的边缘70的半圆形部段全等。因为两个边缘呈半圆形构成,故它们在内链板节42和外链板节40绕其链条铰链46彼此相对弯曲时保持全等。在笔直边缘部66a-1和68a-1区域中,形成关于相应中心轴线M54a和M56a沿径向超出属于边缘70的内链板50的突出部82a和84a,其抵制污垢进入外链板52的内侧面和内链板50的外侧面之间的空隙中。
因为自行车链30的齿轮齿33“位移”以传递转矩至后轮16,故径向突出82a相比于相反的侧边缘部70a-2更靠近处于链条环28的径向内侧面28-1的侧边缘部70a-1。因此,径向突出82a在用外链板52形成的外链板环啮合环节40时处于齿轮齿33的齿根区内,齿轮齿插入由凹陷部74a主要构成的外链板间隙。
凹陷部74a的包含连接直线Va的中央区74a-3又可以且确切说最好平行于外链板52的平坦外侧面形成。从凹陷部74a的中央区74a-3到达相应侧边缘部70a-1和70a-2的区域74a-1和74a-2又能被设计成用于齿轮齿33进入外链板间隙的导入斜面。
如图7所示,两个边缘66a和68a沿纵向L的相互间距在两个宽度区BB1、BB2内在包含相应端点X1和X2的在宽度方向上最外侧的30%宽度尺寸中大于在每个宽度区BB1或BB2中的直接从连接直线Va起算最内侧的30%宽度尺寸中。在宽度方向B上的一个部段中的边缘66a、68a在纵向L上的相互间距的改变被定义为在该部段的起点和终点处的间距差除以在相应部段的起点处的间距。
图8示出外链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图8示出沿厚度方向T看时的外链板内侧面。与图7中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部分在图8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加上数字100。以下,仅就其与图7的外链板5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来描述图8的外链板152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其它方面也参照其说明以描述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
不同于外链板52的点对称内侧面,外链板15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侧面不仅关于平面P、也关于在厚度方向T延伸的包含连接直线Va的平面是镜像对称的。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外链板152以比图7更小的误差危险来安装,因为每个镜像对称减小了将链板错误安装在自行车链30上的可能性。另外,外链板152本身对置,而外链板52需要关于平行于图7的图面的平面镜像对称的配对件,以形成在厚度方向T上呈镜像界定的外链板间隙。
边缘166a和168a在此在纵向L上具有最小相互距离的中央区176a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B上具有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更大的尺寸。笔直的边缘区166a-1和168a-1在纵向L上正好对置。沿着宽度方向B,在具有最小纵向距离的区域176a的两侧,边缘166a和168a的相互间距增大,其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在宽度区BB1的包含点X1的最外侧10%宽度尺寸中的变化或增大大于在宽度区BB1的包含连接直线Va的最内侧50%宽度尺寸中。因为关于包含连接直线Va的且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对称平面的所述镜像对称而相同的情况也相应适用于宽度区BB2。
不同于图8的视图,边缘166a和168a可在它们邻接凹陷部174a的部位肯定不具有笔直部段,而是可从连接直线Va的纵向中心LMa看分别具有凸形设计。具有沿纵向L的最小边缘166a、168a距离的位置176a于是与连接直线Va重合。
不仅在如图8所示的设计方案中,也在之前段落所述的替代方案中,在边缘166a和168a的弯曲边缘部中,随着至最小距离值位置176a的距离增大,边缘166a和168a的弯曲的曲率半径变化至越来越小的半径值,优选直至到达外链板152的边缘170a。

Claims (29)

1.一种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该自行车链内链板具有相互间隔设计的并在其厚度方向(T)贯穿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两个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每个连接孔相应地设计用于容纳一个连接件(44)以将所述内链板(50;150;250)联接至另一个内链板(50;150;250)而形成自行车链(30)的一个内链板节(42),其中,一条连接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的相应中心轴线(M54,M56;M154,M156;M254,M256)的连接直线(V)限定出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纵向(L),并且不仅正交于纵向(L)、也正交于厚度方向(T)的方向是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宽度方向(B),所述内链板(50;150;250)在其在自行车链(30)中安装完毕状态下朝向同一内链板节(42)的另一内链板(50;150;250)的内侧面具有两个平面(62,64;162,164;262,264),这两个平面在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纵向(L)上相互间隔设置且被沿纵向(L)设于它们之间的凹陷部(74;174;274)分开,其中每个所述平面(62,64;162,164;262,264)包围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中的另外一个,其中所述凹陷部(74;174;274)关于所述平面(62,64;162,164;262,264)朝向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与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回缩,其中沿所述纵向(L)待测量的在所述平面(62,64;162,164;262,264)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宽度方向(B)上如此变化,即在两个相应具有较大距离值的距离区域之间的具有最小但无穷大的最小距离值的位置(76;176;276)在宽度方向(B)上距所述连接直线(V)一距离地间隔安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直线(V)的所述纵向中心(LM)的区域内,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沿纵向(L)在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之间延伸的侧边缘部(70-1,70-2;170-1,170-2;270-1,270-2)距所述连接直线(V)的在宽度方向(B)上的距离在所述连接直线(V)的不同两侧是不同大小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距所述连接直线(V)较远的所述侧边缘部(70-2;170-2;270-2)与所述连接直线平行地直线延伸,且距所述连接直线(V)较近的相反的侧边缘部(70-1;170-1;170-2)沿着其走向在所述连接直线(V)的纵向(L)上首先接近所述连接直线且随后又远离所述连接直线。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其特征是,具有最小距离值的位置(76)在宽度方向(B)上比所述连接直线(V)更靠近所述内链板(50)的沿纵向(L)在所述连接孔(54,56)之间延伸的侧边缘部(70-2)。
5.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或3中至少一项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具有最小距离值的所述位置(76;176;276)位于所述连接直线(V)的所述侧边缘部(70-2;170-2;270-2)在此距所述连接直线(V)的距离较大的那一侧。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在宽度方向(B)上在所述连接直线(V)的两侧,分别与具有最小距离值的位置(76;176;276)间隔地分别存在具有最大距离值的一个位置(78,80;178,180;278,280),在具有最大距离值的该位置上,在所述连接直线(V)的相应侧出现的、要沿纵向(L)测量的两个平面(62,64;162,164;262,264)之间的距离是最大的,其中两个最大距离值中的每一个就数值而言大于最小距离值,且具有最小距离值的位置(76;176;276)距具有最大距离值的相应位置(78,80;178,180;278,280)的距离是不同大小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其特征是,在所述内链板(50;150)的位于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之间的纵向区(66-1,68-1;166-1,168-1)内,至少一个所述平面(62,64;162,164)的边缘、优选是两个所述平面(62,64;162,164)的边缘在宽度方向(B)上至少局部笔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其特征是,在所述纵向区(166-1,168-1)中,所述两个平面(162,164)的所述边缘(166,168)至少局部笔直延伸,其中笔直的表面边缘区(166-1,168-1)至少局部相互平行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其特征是,在所述纵向区(66-1,68-1)内,所述两个平面(62,64)的所述边缘(66,68)至少局部笔直延伸,其中笔直的表面边缘区(66-1,68-1)的要沿纵向(L)测量的距离至少在局部沿宽度方向(B)逐步接近具有最小距离值的位置(76)地缩小,优选连续缩小。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在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位于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之间的纵向区(66-1,66-2,66-3;166-1,166-2,166-3;266-2,266-3)内,至少一个平面(62,64;162,164;262,264)的边缘(66,68;166,168;266,268)、优选是所述两个平面(62,64;162,164;262,264)的边缘(66,68;166,168;266,268)在宽度方向(B)上连续同向以沿宽度方向(B)变化的曲率半径弯曲地延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凹陷部(74;174;274)在包含所述连接直线(V)的宽度方向区域(74-3;174-3;274-3)内具有优选正交于所述厚度方向(T)的平坦表面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平坦表面区(74-3;174-3;274-3)在相对于所述连接直线(V)的宽度方向(B)上朝向侧边缘区(70-2;170-2;270-2)错开布置。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在径向上在分别围绕它们的平面(62,64;162,164;262,264)内被套筒部(58,60;158,160;258,260)包围,所述套筒部在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厚度方向(T)上高出围绕这些套筒部的所述平面(62,64;162,164;262,264)。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内链板(50;150;250)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具有平坦的外表面(86),该平坦的外表面不仅在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之间延伸,也至少部分、优选完全包围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面没有在厚度方向(T)上高出平坦的外表面(86)的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面具有围绕所述连接孔(54,56;154,156;254,256)的多个凹窝(88,90)、优选是在远离平坦的外表面(86)的方向上缩窄的凹窝(88,90)。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自行车链内链板(50;150;250),其特征是,所述内侧面或/和所述外侧面、优选整个内链板(50;150;250)关于正交于所述连接直线(V)的对称平面(SE)是镜像对称的。
18.一种自行车链外链板(52;152),该自行车链外链板具有相互间隔设计的且在其厚度方向(T)穿透所述外链板(52;152)的两个连接孔(54a,56a;154a,156a),每个连接孔设计用于容纳一个连接件(44)以将所述外链板(52;152)联接至另一个外链板(52;152)而形成自行车链(30)的外链板节(40),其中连接所述连接孔(54a,56a;154a,156a)的相应中心轴线(M54a,M56a;M154a,M156a)的一条连接直线(Va)限定出所述外链板(52;152)的纵向(L),其中一个不仅正交于纵向(L)、也正交于所述厚度方向(T)的方向是所述外链板(52;152)的宽度方向(B),且所述外链板(52;152)在其在自行车链(30)内安装完毕状态下指向同一外链板节(40)的另一外链板(52;152)的内侧面具有两个沿所述外链板(52;152)的纵向(L)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沿纵向(L)设于它们之间的凹陷部(74a;174a)被分开的平面(62a,64a;162a,164a),每个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包围所述连接孔(54a,56a;154a,156a)中的另外一个,其中所述凹陷部(74a;174a)关于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朝向所述外链板(52;152)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回缩,其中在包含所述连接直线(Va)的沿宽度方向(B)延伸的最小距离区(76a;176a)内,要沿纵向(L)测量的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之间距离是最小的,其特征是,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最小距离区(76a;176a)起朝向沿宽度方向(B)界定所述外链板(52;152)的两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中的每一个侧边缘增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152),其特征是,对于所述外链板(52;152)的从所述连接直线(Va)起平行于宽度方向(B)一直延伸到一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的纵向中心(LMa)的至少一个宽度区(BB1,BB2)、优选对于两个宽度区(BB1,BB2)而言适用的是,要沿纵向(L)测量的在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的邻接所述凹陷部(74a;174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最接近所述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的所述纵向中心(LMa)的所述宽度区(BB1,BB2)的宽度尺寸的50%、优选30%、尤其最好是10%的范围内比在最接近所述连接直线(Va)的所述宽度区(BB1,BB2)的所述宽度尺寸的30%、优选40%、尤其优选50%的范围内更显著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其特征是,所述距离在朝向其中一个侧边缘(70a-1,70a-2)的方向上在在其纵向中心(LMa)正交相交所述连接直线(Va)的参考平面(P)的第一侧比在所述参考平面(P)的相反的第二侧显著增大,其中所述距离在朝向相应的另一个侧边缘(70a-1,70a-2)的相反方向上在所述参考平面(P)的所述第二侧比在其第一侧显著增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其特征是,对于至少一个平面(62a,64a)、优选对于两个平面(62a,64a)适用的是,所述平面(62a,64a)的所述边缘的邻接所述凹陷部(74a)的区域在宽度方向(B)上在所述连接直线(Va)的不同侧以不同程度弯曲。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其特征是,对于至少一个平面(62a,64a)、优选对于两个平面(62a,64a)适用的是,所述平面(62a,64a)的所述边缘的邻接所述凹陷部(74a)的区域在宽度方向(B)上在所述连接直线(Va)的一侧在局部具有弯曲走向,而在另一侧在局部具有笔直走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其特征是,局部笔直的边缘区部段在纵向(L)上与相应的另一平面(62a,64a)的弯曲的边缘区部段对置,并且优选相反。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152),其特征是,在所述外链板(52;152)的从所述连接直线(Va)起平行于宽度方向(B)一直延伸到其中一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的纵向中心(LMa)的第一宽度区中,在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的邻接所述凹陷部(74a;174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其中一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的所述纵向中心(LMa)处是最大的,并且在所述外链板(52;152)的从所述连接直线(Va)起平行于宽度方向(B)一直反向延伸到另一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的所述纵向中心(LMa)的第二宽度区中,在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的邻接所述凹陷部(74a;174a)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另一个侧边缘(70a-1,70a-2;170a-1,170a-2)处是最大的,其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宽度区和所述第二宽度区中的这些最大距离就数值而言是一样大小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152),其特征是,每个所述连接孔(54a,56a;154a,156a)在径向上在包围它的平面(62a,64a;162a,164a)内被在厚度方向(T)上高出相应的平面(62a,64a;162a,164a)的凸起(55a,57a;155a,157a)、尤其是在远离相应的所述平面(62a,64a;162a,164a)的方向上缩窄的凸起(55a,57a;155a,157a)包围。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52;152),其特征是,所述内侧面或/和所述外侧面、优选整个所述外链板(52;152)关于在其纵向中心(LMa)处与所述连接直线(Va)交叉的且在厚度方向(T)上延伸的对称轴线是点对称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链外链板(152),此时排除引用权利要求20至23,其特征是,所述内侧面或/和所述外侧面、优选是整个所述外链板(152)不仅关于在其纵向中心(LMa)处与所述连接直线(Va)正交交叉的第一对称平面(SE)、也关于在厚度方向(T)上延伸的且包含所述连接直线(Va)的第二对称平面(SE)是镜像对称的。
28.一种链条环(28),该链条环包括完整环绕的自行车链(30),该自行车链具有在周向(D)上交替前后相继的外链板节(40)和内链板节(42),其中所述内链板节(42)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个非对称的内链板(50;150;250)构成或/和其中所述外链板节(40)由根据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个外链板(52;152)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链条环(28),其特征是,所述内链板节(42)由根据权利要求2的或者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个非对称的内链板(50;150;250)构成,其中所述侧边缘部(70a-2;170a-2;270a-2)以距所述连接直线(Va)的较大距离径向靠外地布置在所述链条环(28)上。
CN201910388526.4A 2018-05-11 2019-05-10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Active CN110466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7361.9 2018-05-11
DE102018207361.9A DE102018207361A1 (de) 2018-05-11 2018-05-11 Asymmetrische Fahrradketten-Innenlasche, Fahrradketten-Außenlasche und Fahrradkette mit wenigstens einer derartigen Lasch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670A true CN110466670A (zh) 2019-11-19
CN110466670B CN110466670B (zh) 2022-08-05

Family

ID=6655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8526.4A Active CN110466670B (zh) 2018-05-11 2019-05-10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74915B2 (zh)
EP (1) EP3567276B1 (zh)
CN (1) CN110466670B (zh)
DE (1) DE102018207361A1 (zh)
TW (1) TWI811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11481A1 (de) * 2019-10-08 2021-04-08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kette mit partiell reduzierter aussenkontur der innenlasche
CN114718989A (zh) * 2020-12-22 2022-07-08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DE102021116279A1 (de) * 2021-06-23 2022-12-29 Shimano Inc. Innengliedplatte für eine Kette eines vom Menschen angetriebenen Fahrzeug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5616A2 (en) * 2011-06-15 2012-12-19 Shimano Inc. Inner link plate for bicycle chain
EP3318335A1 (de) * 2016-11-03 2018-05-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Rollenketten für fahrrä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96897A1 (fr) * 1977-07-06 1979-02-02 Sedis Transmissions Mec Chaine de transmission
FR2568651B1 (fr) * 1984-08-03 1989-04-28 Sedis Transmissions Mec Chaine de transmission
JPH04128997U (ja) * 1991-05-16 1992-11-25 大同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チエーン
US5098349A (en) * 1991-06-27 1992-03-24 Wu Chia L Chain
US5203745A (en) * 1992-05-08 1993-04-20 Wang Wen B Inner and outer chain plates for bicycle having multiple wheels
GB2277138A (en) * 1993-04-15 1994-10-19 Nah Bang Ind Co Ltd Bicycle chain
US5346006A (en) * 1993-09-03 1994-09-13 K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Outer chain plate of a bicycle drive chain
IT1285011B1 (it) * 1996-03-18 1998-06-03 Campagnolo Srl Catena di trasmiss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bicicletta.
EP1486699A1 (en) * 2003-06-12 2004-12-15 Campagnolo S.r.l. Chain link for a bicycle and related chain
DE102004011572A1 (de) * 2004-03-10 2005-09-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kette mit ausgebauchten Außen- und außen angefasten Innenlaschen
US7325391B1 (en) * 2007-03-02 2008-02-05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9303726B2 (en) * 2013-09-27 2016-04-05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9303725B2 (en) * 2013-09-27 2016-04-05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9255624B2 (en) * 2013-09-27 2016-02-09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CN105579742A (zh) * 2013-10-10 2016-05-11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减少摩擦的轻质量链节和组件
US10190659B2 (en) * 2014-04-10 2019-01-29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10295019B2 (en) * 2014-04-28 2019-05-21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9541159B2 (en) * 2014-12-01 2017-01-10 Wen-Pin Wang Chain plate structure
DE102016009814A1 (de) * 2015-09-09 2017-03-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Rollenketten-Innenlasche
US10125846B2 (en) * 2015-09-07 2018-11-13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ITUB20154794A1 (it) * 2015-11-06 2017-05-06 Campagnolo Srl Catena per bicicletta e sistema di trasmissione del moto comprendente tale catena
US10060507B2 (en) * 2016-04-26 2018-08-28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9939045B2 (en) * 2016-07-15 2018-04-10 Shimano Inc. Link plates for bicycle chain
TWI753930B (zh) * 2016-08-01 2022-02-01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鏈條封閉鏈結
DE102017009632A1 (de) * 2016-11-03 2018-05-03 Sram Deutschland Gmbh Rollenketten für Fahrräder
US10352397B2 (en) * 2017-03-01 2019-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5616A2 (en) * 2011-06-15 2012-12-19 Shimano Inc. Inner link plate for bicycle chain
EP3318335A1 (de) * 2016-11-03 2018-05-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Rollenketten für fahrrä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832A (zh) 2019-12-16
US20220056984A1 (en) 2022-02-24
TWI811332B (zh) 2023-08-11
EP3567276B1 (de) 2021-07-28
US20190346020A1 (en) 2019-11-14
US11174915B2 (en) 2021-11-16
CN110466670B (zh) 2022-08-05
US11867256B2 (en) 2024-01-09
DE102018207361A1 (de) 2019-11-14
EP3567276A1 (de)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6670A (zh) 非对称自行车链内链板、外链板和具有该链板的自行车链
JP5250190B2 (ja) 自転車の伝動装置の歯車
US10190659B2 (en) Bicycle chain
TWI710720B (zh) 滾輪鏈條內板
CN104229057B (zh) 链盘以及包括该链盘的自行车曲柄机构
US6572500B2 (en) Bicycle sprocket with chain support projections
CN101513917B (zh) 重量优化的自行车用复合链轮
KR101378157B1 (ko) 기어 장치
CN105383635A (zh) 自行车链轮和自行车链轮组件
US20080302624A1 (en) Transmission synchromesh and thrust piece of a transmission synchromesh
CN102133921B (zh) 自行车结构
US8151431B2 (en) Assembly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ssembly member
CN101712365A (zh) 多级变速链轮组件
CN107933811A (zh) 多小齿轮装置和具有所述多小齿轮装置的自行车传动件
US4983147A (en) Coupling portion of a chain
US5066265A (en) Chain
FR2638702A1 (fr) Ensemble a pignons juxtaposes pour bicyclette
US5350339A (en) Derailleur pulley for use with bicycle derailleur systems
CN101121433A (zh) 用于自行车的右曲柄臂组件及其曲柄臂
US4978327A (en) Coupling portion of a chain
FR2465132A1 (fr) Chaine de transmission pour transmission a disques coniques
CN108019461B (zh) 自行车滚子链
US11226023B2 (en) Chain closing link
EP0022045A1 (fr) Galet d'enroulement de chaîne, notamment pour les changements de vitesse de bicyclettes et véhicules analogues
WO2012122375A1 (en) Inverted tooth chain and sprocket drive system with reduced meshing imp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