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4955B -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4955B
CN110464955B CN201910275230.1A CN201910275230A CN110464955B CN 110464955 B CN110464955 B CN 110464955B CN 201910275230 A CN201910275230 A CN 201910275230A CN 110464955 B CN110464955 B CN 110464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yngeal
port
ampulla
airway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52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4955A (zh
Inventor
周星光
李娟�
李天佐
李文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i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i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i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i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4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02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M16/0415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ccess means to the stoma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02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26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respiratory tract, e.g. laryngoscopes, bronch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02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M16/0404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eans for selective or partial lung respi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02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M16/0409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ean for closing the oesophag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34Cuffs
    • A61M16/0445Special cuff forms, e.g. undulated
    • A61M16/0447Bell, canopy or umbrella shap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75Tracheal tubes having openings in the tube
    • A61M16/0477Tracheal tubes having openings in the tube with incorporated means for delivering or removing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86Multi-lumen trache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8Non-controlled one-way valves, e.g. exhalation, check, pop-off non-rebreathing valves
    • A61M16/209Relief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34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63Tracheal tubes combined with suction tubes, catheters or the like; Outside conn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61M16/0833T- or Y-type connectors, e.g. Y-pie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74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openable, closable, expandable or deformable
    • A61M25/0075Valve means
    • A61M2025/0076Unidirectional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61M25/007Side holes, e.g. their profiles or arrangements; Provisions to keep side holes unblock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61M25/0071Multiple separate lum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5/04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in the body, e.g. expan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通过罩体密封声门并连接到柔性气道通道,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期间可以实现肺的通气,同时还能排空胃和/或咽部体液和/或血液。

Description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体上呼吸道手术和操作的多通道气道装置。
背景技术
喉罩类气道装置作为气管内导管的替代而用于上呼吸道手术已被普遍接受。通常首选强化的可弯曲性喉罩,其柔软细长的气道通道比其他类型的喉罩更好地提供手术视野。正确放置时,喉罩可以覆盖声门,保护声门和声门下区域免受上呼吸道手术中血液或其他积聚在咽部的液体的污染。然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由喉罩体形成的声门密封是可变的和动态的。因此在上呼吸道手术期间使用喉罩的情况下,已经有报道显示由血液或其他液体泄漏到声门区和气管中而引起的误吸。另外,与其他第一代喉罩一样,可弯曲型喉罩通常不能防止在正压通气期间的胃充气,从而增加胃内容物误吸和随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上呼吸道手术中应用可弯曲型喉罩仍然存在安全性问题。此外,血液泄漏到胃中可能引起胃刺激而增加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期间,本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喉罩罩体密封声门并连接到可弯曲型气道通道进行肺通气,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喉罩罩体整合的通道-壶腹-引流系统清除胃液和咽部体液和/或血液。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改善上呼吸道手术时气道管理和肺通气的安全性。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呼吸道手术期间可以最小化误吸咽部积血积液以及误吸胃内容物的风险。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了一种喉罩气道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有气道通道的通道部分和连接到气道通道的罩体部分。罩体部分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远端并具有多个端口的壶腹腔室。罩体部分还可包括咽部抽吸通道和/或胃-咽联合通道。对于含有咽部抽吸通道的实施例,咽部抽吸通道可以从气道通道-罩体连接处延伸,穿过罩体而终止于壶腹的一个上部端口。对于含有胃-咽联合通道的实施例,胃-咽联合通道起始于罩体近端靠近气道通道-罩体连接处并且终止于壶腹上端口之一。在罩体上可以形成导向斜面,该斜面朝向胃-咽联合通道的入口倾斜。胃-咽联合通道可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状。
壶腹的下端口可以与胃-咽联合通道相关联的上端口垂直相对地间隔开,并且当罩体部分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时,壶腔下端口可以朝向食道打开。该下端口可以呈漏斗形状,因此,壶腹下端口朝向壶腹腔室的第一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端处朝向食道的第二横截面积。下端口的远端可包括阀门,该阀门可由多个瓣膜小叶形成。在关闭位置,阀门的多个小叶中的相邻小叶彼此接合以形成中心开口。胃-咽联合通道的横截面是为第三横截面并且大于壶腹下端口的横截面,后者与连接到胃-咽联合通道的上端口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可包括形成在罩体上的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所述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可以功能性地连接到壶腹部的一个端口。对于包括第二个咽部引流槽的实施例,第二咽部引流槽功能性地连接到壶腹部的另一个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可包括咽部抽吸通道,该咽部抽吸通道从气道通道部分的近端延伸到壶腹部的第四端口。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可以形成在气道通道内部或外部,并且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二部分可以形成在罩体内。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可以由抽吸导管组成。对于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形成在气道通道外部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可以附着于气道通道或游离于气道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系统可包括双吸管,所述双吸管具有下段、上段和两段之间的过渡区。下段可包括设置在下段远端处的至少一个孔眼。上段可包括至少一个端口,该端口构造成可以连接到真空源。过渡区可以设置在下段和上段之间,过渡区近端的第一横截面大于其远端的第二横截面,因此过渡区的近端大于远端而呈截断的锥形。过渡区远端附近可设置至少一个孔眼。
双吸管下段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插入并穿过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及其下端口;过渡区或者双吸管上段和过渡区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插入并穿过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但过渡区能进入而不能穿过壶腹下端口,因为下端口远侧部分的尺寸设计成防止过渡区穿过。双吸管的构造和尺寸设置成可以经胃-咽联合通道插入罩体部分直到其过渡区接合壶腹的下端口而阻止双吸管的进一步插入。
当过渡区与壶腹下端口接合时,设置在过渡区远端附近的至少一个孔眼被下端口的侧壁封堵。双吸管可包括形成换气腔的内腔、胃管腔和一个可有可无的咽管腔。胃管腔沿双吸管全程延伸,其内可以设置换气的内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包括咽管腔的双吸管实施例,咽管腔可以从双吸管的近端延伸到过渡区。咽管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咽腔远端的咽孔眼,当双吸管插入喉罩罩体部分时,所述咽孔眼定位在壶腹中。双吸管的上段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由胃管腔和咽管腔限定,由胃管腔限定的下段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咽管腔具有至少一个咽孔眼,可以设置在靠近咽管腔的远端。胃管腔和咽管腔可各自在双吸管的近端具有端口,每个端口构造成可以连接到单独的真空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双吸管可被设置成从罩体部分撤回指定距离,以使过渡区的至少一个孔眼与壶腹对准并与壶腹流体连通。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附图仅作为说明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1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具有胃-咽联合通道以及设置在气道通道内部(图1A)或外部(图1B)的咽部抽吸通道。
图2A和2B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具有分别设置在气道通道内部(图2A)或者气道通道外部(图2B)的咽部抽吸通道。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的透视图,显示了由整合在罩体的壶腹-咽部引流槽和胃-咽联合通道组成的引流抽吸系统。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和1B所示气道装置的罩体部分的预期后视图,显示出了嵌入在罩体背部的胃-咽联合通道和咽部抽吸通道彼此平行地从壶腹朝向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延伸,以及在罩背部沿着罩体边缘的两个咽部引流槽排空到壶腹。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2A和2B所示气道装置的罩体部分的预期后视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所示气道装置的罩体部分的透视后视图。
图5A是图1A和1B所示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实施例中罩体部分的透视后视图,显示出了嵌入在罩体背部的胃-咽联合通道和咽部抽吸通道彼此平行地从壶腹朝向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延伸,以及在罩背部沿着罩体边缘的两个咽部引流槽排空到壶腹。
图5B是图1A和1B所示气道装置的实施例中罩体部分的右前视图,显示了嵌入在罩体中的胃-咽联合通道和咽部抽吸通道平行穿过罩体并且与罩体尖端处的壶腹结合。
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和1B所示气道装置中罩体部分的右前视图,显示了胃-咽联合通道和咽部抽吸通道进入并穿过罩体圆形穹顶下方的内部空间在罩体尖端处与壶腹合并。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所示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的罩体部分的透视后视图,显示了嵌入在罩体背部的胃-咽联合通道从壶腹朝向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延伸,以及在罩背部沿着罩体边缘的两个咽部引流槽排空到壶腹。
图6B是实施例图3所示气道装置中罩体部分的右前视图,显示了在罩体圆顶下方的内部空间,以及嵌入在罩体的胃-咽联合通道。
图6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所示气道装置中罩体部分的右前视图,显示了胃-咽联合通道进入并穿过罩体圆形穹顶下方的内部空间在罩体尖端处与壶腹合并。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罩体部分的矢状图,显示了源自罩体基底部的胃-咽联合通道沿着罩体背脊行进并汇入壶腹。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气道装置罩体部分的矢状图,显示了胃-咽联合通道进入罩体圆顶并穿过圆顶下方的内部空间,在罩体尖端处与壶腹部合并。
图7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通过罩体壶腹上界的冠状图,显示了壶腹内的上端口,及其与罩体背面上的咽部引流槽之关系。
图8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胃-咽双吸管DST的透视图。
图8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8A中通过线段1-1的示例性DST双吸管的横截面图。
图9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胃-咽双吸管DST的透视图。
图9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9A中通过线段2-2的示例性DST上段的横截面图。
图9C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9A中通过线段3-3的示例性DST下段的横截面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壶腹及其下端口阀门。
图11A和1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8A-B和图9A-C示例性DST的过渡区。
图12A和1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8A-B示例性地显示了DST的过渡区定位在壶腹部中。
图13A和13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9A-C示例性地显示了DST的过渡区定位在壶腹部中。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组装系统显示了图1A所示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和图8A-B所示DST远端经胃-咽联合通道而定位在气道装置的壶腹内。
图14B是根据图14A的组装系统,显示了DST的上段经过胃-咽联合通道而过渡区与喉罩中壶腹的漏斗形远端口接合,如图12A。
图14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所示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构成的组装系统,显示了DST的上段经过胃-咽联合通道而过渡区与喉罩中壶腹的漏斗形远端口接合,如图13A。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以及示例性双吸管通过气道装置的胃-咽联合通道放置到人的食道和胃中的透视图,其中双吸管的远端部分和胃孔眼在胃中,而其近端延伸到嘴外。
图16是形成和使用包括图1A、1B或图3所示实施例气道装置分别与图8A-B或9A-C所示实施例双吸管所组成的系统。
图17是使用包括图1A、1B或图3所示实施例气道装置分别与图8A-B所示实施例胃-咽双吸管所组成的系统。
图18是使用包括图1A、1B或图3所示实施例气道装置分别与图9A-C所示实施例胃-咽双吸管所组成的系统。
图19A-H显示了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各种包装盒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喉罩罩体密封声门并连接到可弯曲型气道通道,从而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期间进行肺通气管理,同时还能清除胃和/或咽部的体液和/或血液。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改善上呼吸道手术的气道管理和肺通气的安全性。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上呼吸道手术期间最小化咽部积血或积液的误吸风险以及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
图1A-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10和10'的透视图。气道装置10和10'可包括罩体部分100和通道部分200。罩体部分100可限定气道装置的远端12。通道部分200可以从罩体部分100延伸并且可以自由终端而形成气道装置10和10'的近端11。例如,通道部分200可以从气道装置10和10'的近端11延伸到罩体部分100,并且可以在罩体110的基底部101附近的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终止。
罩体部分100可以包括罩体110,所述罩体为梨形圆顶状结构,包括基底部101、尖端部102和两者之间的躯干103。罩体110可以设计成一定的尺寸和结构以适合人的上呼吸道,覆盖和/或密封声门。当罩体部分100定位在下咽部中时,罩体110的圆顶状结构可以形成罩体110的后侧凸面,朝向咽后壁,而罩体的前侧形成大致凹面,朝向喉部或声门。罩体部分100可包括围绕罩体110周边的膜性气囊或其他软质缓冲材料130。罩体部分100可沿着中轴线104从由罩体-气道通道交接处13所限定的第一端延伸到由罩体部分100远端12所限定的第二端。罩体部分100的第一或近端可连接到通道部分200或与通道部分200一体形成,并且可包括一个开口与通道部分200的气道通道210的内腔流体连通,形成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当罩体部分100位于下咽部时,罩体部分100的第一或近端可朝向人的嘴部定向,而罩体部分的第二或远端可朝向食道定向。如本文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罩体部分100可包括咽部抽吸通道140,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咽部抽吸通道140,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可以形成在罩体110上和/或嵌入罩体110内。
通道部分200从近端11延伸到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并且可包括气道通道210。气道装置的近端11包括通向气道通道内腔的开口211。气道通道210的第二端或远端在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连接到罩体110或与罩体110一体形成。气道通道210可以是用金属丝強化的可弯曲的管状结构。例如,气道通道210可以包括随气道通道210长度延伸的嵌入式圈线,使得气道通道210是可弯曲的,但是具有对气道通道210的径向内变形的阻力。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成人的气道通道210的内径可为约5毫米至约11毫米或约7毫米至约9毫米,长度约为18厘米至约30厘米或约22厘米至约26厘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儿童的气道通道210可具有大约4毫米至大约7毫米或大约4.5毫米至大约6.5毫米的内径,长度为大约14厘米至大约21厘米或大约15厘米至大约20厘米。
如图1A和1B所示,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从壶腹部170朝向气道装置10或10'的近端11延伸。在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作为软性咽部抽吸导管141向上延续。如图1A所示,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设置在气道通道210的腔内,并且可以端口而终止于气道装置10的近端11附近。例如,咽部抽吸通道140和导管141可以终止为阴极螺旋接头142,后者可以连接到延伸导管145。气道通道210腔内的咽部抽吸导管141在位于气道通道210近端11附近的标准气道接头212下方作为阴极螺旋接头142离开气道通道。又如图1B所示,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沿着气道通道210的长度而设置在气道装置10'的可弯型气道通道210的外部。气道装置10'中的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附着于气道通道210的外部,或者可以游离于气道通道210之外,并且作为游离的阴极螺旋接头142终止。气道装置10和10'的阴极螺旋接头142可以连接到延伸导管145的阳极螺旋接头143,以引导咽部抽吸远离手术区域并靠近麻醉师。延伸导管145可以作为三通端口144终止,以防止意外的连续抽吸而可能导致对气道粘膜的损伤。咽部抽吸通道140和导管141可以用注射器通过阴极螺旋接头142冲洗。
如图1A和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胃-咽联合通道150可以沿着罩体110的背脊或中心线104从壶腹部170延伸到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而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偏移到罩体背脊或中轴线的一侧。咽部抽吸通道140和胃-咽联合通道150在气道装置10和10'的罩体部分100中从壶腹彼此平行地延伸至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或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相对于胃-咽联合通道成角度地延伸,使得咽部抽吸通道140和胃-咽联合通道150在壶腹处会聚而在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分开。
在示例性应用中,气道装置10或10'可以插入病人的上呼吸道中,罩体部分100定位在人的下咽部中,通道部分200从罩体部分延伸,使得气道通道210的自由终端(即,气道装置10或10'的近端11)定位在病人的口腔外。当气道装置10或10'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中时,气道装置10或10'可以允许进入上呼吸道进行涉及上呼吸道的手术或操作。当气道装置10或10'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中用于上呼吸道手术或者操作时,气道装置10或10'可以通过罩体110和细长可弯曲气道通道210实现肺通气,同时还能通过嵌入或者整合在气道装置中的两个排空系统清除胃残留液和/或咽部积液或血液,即通过由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形成的第一排空系统,以及由咽部抽吸通道14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形成的第二抽空系统。因此,气道装置10和10'可以改善上呼吸道的气道管理和肺通气的安全性,例如,使咽部积液或积血误吸的风险以及胃内容物误吸入的风险降低或者最小化。
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喉罩气道装置20和20'的透视图。除了本文所述的区别之外,气道装置20和20'在结构和功能上可与气道装置10基本相似。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结构。气道装置20和20'可包括罩体部分100和通道部分200。罩体部分100可包括罩体主体110,咽部抽吸通道14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腔室170。壶腹170,咽部引流槽160和咽部抽吸通道140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在罩体110或罩体部分100上和/或嵌入其中。如图2A和2B所示,气道装置20和20'可以没有胃-咽联合通道150。如图2A所示,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设置在气道通道210的管腔内,并且可以作为螺旋接头142在气道通道210的近端11附近的气道标准连接件212下方终止并离开气道通道210。如图2B所示,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设置在气道装置20'的可弯曲气道通道210的外部并且沿着气道装置20'的可弯曲气道通道210的长度。气道装置20'中的咽部抽吸导管141可以附着于气道通道210的外部,或者可以游离于气道通道210,并且以游离的阴极螺旋接头142终止。如本文所述,气道装置20和20'的阴极螺旋接头142可以连接到延伸导管145的阳极螺旋接头143。像气道装置10和10'一样,当气道装置20或20'位于人的上呼吸道中时,气道装置20和20'的罩体部分100可以覆盖并密封声门,并且气道装置20和20'的可弯曲型通道部分200可以从罩体部分100延伸到嘴外。
在示例性应用中,参考图2A和2B所示,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插入人的上呼吸道中,使得罩体部分100位于人的下咽部,并且通道部分200从罩体部分延伸,使得气道通道210的游离末端(即,气道装置的近端11)和咽部抽吸通道140的端口(螺旋接头)142定位在人的口腔外。当气道装置20或20’位于人的上呼吸道中,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允许进入人的上呼吸道以进行上呼吸道的手术或操作。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通过罩体110和柔软细长的气道通道210进行肺通气,同时还能通过由咽部抽吸通道14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形成的引流和排空系统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期间清除胃液和/或咽部积液或血液。因此,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改善上呼吸道手术时的气道管理和肺通气的安全性,例如,通过最小化误吸咽部积液或积血的风险并可能最小化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30的透视图。除了本文所述的区别之外,气道装置30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气道装置10基本相似。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结构。气道装置30可包括罩体部分100和通道部分200。罩体部分100可包括罩体110,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如图3所示,气道装置30可以没有咽部抽吸通道和咽部抽吸导管。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可以形成在罩体110或罩体部分100上和/或嵌入其中。与气道装置10一样,当气道装置30定位在人的上气道中时,气道装置30的罩体部分100可以覆盖和密封声门,可弯曲型通道部分200可以从罩体部分100延伸到嘴外。
如图3所示,在示例性应用中,气道装置30可以插入人的上呼吸道中,使得罩体部分100定位在下咽部中,并且通道部分200从罩体部分100延伸,使得气道通道210的游离终端(即,气道装置的近端11)定位在人的口腔外。当气道装置30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中时,气道装置30可以允许进入人的上呼吸道以进行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当气道装置30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中时,气道装置30可以通过罩体110和柔软细长气道通道210进行肺通气,同时还可以通过嵌入或整合于气道装置的排空系统,即通过由胃-咽联合通道150、咽部引流槽160和壶腹部170形成的排空系统,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期间排空胃液和/咽部体液和/或血液。因此,气道装置30可以改善上呼吸道手术的气道管理和肺通气的安全性,例如,通过最小化在咽部积聚的血液或其他液体的误吸风险以及最小化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
图4A和5A-C是气道装置10和10'(图1A和1B)的罩体部分详图。图4B是气道装置20和20'(图2A和2B)的罩体部分详图。图4C和6A-C是气道装置30(图3)的罩体部分详图。如本文所述,气道装置20和20'的罩部分没有胃-咽联合通道,而气道装置30的罩体部分没有咽部抽吸通道。罩体110可以具有梨形圆顶结构,其背侧在第一端或近端处(例如,罩体上部朝向基底部),即气道通道210与罩体110接合处13,具有成角度的细长开口111并且与由罩体圆顶下罩体前侧所限定的内部空间180流体连通。罩体110可以由诸如PVC,硅树脂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材料制成,具有足够坚固以保持圆顶的形状和开口111的角度。罩体110可以被柔软的边缘包围,例如可充气的膜性气囊或其他缓冲材料130,形成声门周围密封。气囊或衬垫130的柔软边缘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用一种或多种构造方法形成。如果使用气囊,可以在正压通气期间通过管道或自动通过气道通道给气囊充气。利用气囊或衬垫130的柔软边缘,当正确地放置在下咽部中时,罩体110覆盖并密封声门。
罩体110的尖端部102(例如,靠近第二端或在远端12处)包含壶腹(或腔室)170,所述壶腹包括多个端口171-175。如图4B所示,对于罩体部分不包括胃-咽联合通道150的实施例,壶腹170可以没有端口175。如图4C和6A-C所示,对于罩体部分不包括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实施例,壶腹170可以没有端口174。端口175形成壶腹部170的上端口并将壶腹部170连接到胃-咽联合通道150,使得壶腹部170和胃-咽联合通道150可彼此流体连通。端口171形成壶腹部170的远端或下端口,并且当罩体部分100定位在人的下咽部中时,端口171通向食道上端。端口171和175可以垂直相对地间隔开并彼此对齐。壶腹部170的端口172和173可以形成在壶腹的相对侧上(即端口171和175的每侧一个)。端口172和173可以从端口175朝向罩体部分100的远端12偏移,并且可以朝向端口171打开。壶腹170的端口174可以设置在端口175附近,端口175与端口172(或端口173)之间。
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形成在罩体110上或与罩体110整合,并且可以从壶腹的上端口174延伸到罩体基底部101。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嵌入在罩背内并沿着罩背脊行进(图5B),或者可以形成并且通过罩背下方的圆顶中(图5C)。在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咽部抽吸通道140在气道通道210内部或外部以非刚性导管141继续延伸。咽部抽吸通道140被配置一定结构和尺寸以允许有效抽吸和排空经壶腹部170和咽部引流槽160中收集的血液或体液。
如图4A,5A,6A所示,胃-咽联合通道150可以形成在罩体110上,或者嵌入整合于罩体110中,并且可以在靠近第一端或近端(例如,在罩体的基底部101)附近从罩背上的开口151延伸到罩体尖顶部102壶腹的上端口175。胃-咽联合通道150可以沿着罩背脊行进并且在壶腹上端口175处进入壶腹正朝远端或下端口171,当气道装置正确地定位在下咽部中时,该端口171通向上食道。在一个实施例中,胃-咽联合通道150自身(如图6B所示)或与咽部抽吸通道140一起(如图5B所示)可嵌入罩体110中,其中胃-咽联合通道沿着罩体的中轴线形成罩体背脊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胃-咽联合通道150本身(如图6C所示)或与咽部抽吸通道140一起(如图5C所示)可以穿透罩体110到达罩体前侧,进入并穿过罩体110的圆顶下方的内部空间180,然后分别经由上部端口175和174与壶腹部170合并。在一些实施例中,咽部抽吸通道140和胃-咽联合通道150中的一个可以嵌入在罩体中,并且另一个可以在与壶腹部合并之前穿过罩顶部下方的内部空间180。
胃-咽联合通道150的构造和尺寸可以配置为容纳如本文所述的胃吸管或胃-咽双吸管(DST)。例如,胃-咽联合通道150的横截面积可以被配置为允许适当尺寸的胃吸管或胃-咽双吸管DST(例如,对于成人尺寸12-18F)的通过。作为示例,为了容纳尺寸为12-18F的胃管,胃-咽联合通道150的横截面尺寸可以是大约五(5)毫米x大约八(8)毫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胃-咽联合通道可具有大致椭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在罩背面上靠近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可以形成一导向斜面152用作为进入到胃-咽联合通道近端开口151的导向装置。斜面可以是在罩体基部101处形成在罩背的浅凹槽。凹槽的深度可以朝向开口151逐渐增加,直到斜面152到达开口151,此时斜面152凹槽的深度通常可以对应于开口151底部的深度。
咽部引流槽160可以形成在罩背的上面或罩背中,沿着罩体110的侧边缘从罩体基底部101朝向罩体尖端处102延伸。例如,咽部引流槽160可以起始于罩体基底部,在气道通道-罩体接合处13附近的罩体侧壁上,作为小浅槽或凹槽。咽部引流槽160可以逐渐增加宽度和深度,在罩体尖端处102附近汇入壶腹的侧口172和173,以形成壶腹-咽部引流系统。当罩体部分定位在下咽部中以覆盖和/或密封声门时,在上呼吸道手术或手术期间的咽部体液和/或血液如本文所述可以通过咽部引流槽160收集并且可以流入壶腹部170,在那里通过咽部抽吸通道140清除,或者经胃-咽联合通道150使用抽吸管清除。咽部引流槽160的高起点在抽吸期间提供进入壶腹-咽部引流系统的空气,从而防止对咽部粘膜的负压损伤。
图7A-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过如图1所示的罩体部分100的背脊或中心线的矢状截面视图。如图7A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起源于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附近的胃-咽联合通道150沿着罩背脊下行经端口175进入壶腹170并正对向壶腹的远端口171。胃-咽联合通道150起始于第一端处的罩体基底部101的开口151,开口前可以有一斜坡152朝向开口151倾斜,以利于将胃管(例如抽吸管)插入胃-咽联合通道150中。在如图7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胃-咽联合通道150可以穿入罩体圆顶,经过圆顶下方的内部空间180,并在端口175处汇入壶腹170。如本文所述,对于包括胃-咽联合通道150和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实施例(例如,图1A-B中所示的气道装置10和10'),咽部抽吸通道140和胃-咽联合通道可以嵌入罩体中或者附着在罩体下面大致平行一起行进。
图7C是穿过图1A和1B所示气道装置10或10'的壶腹170上边缘的罩体部分的冠状截面视图。冠状截面视图显示了罩背上的连接胃-咽联合通道150的上端口175,和连接咽部抽吸通道140的上端口174及其与咽部引流槽160之相互位置关系。端口175的直径可以大于端口174,端口174可以偏移到罩体110的一侧。端口175通常可以与罩体110的中心线对齐。对于不包括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实施例(例如,图3所示的气道装置30),其壶腹170不包括端口174;对于不包括胃-咽联合通道的实施例(例如,图2A和2B所示的气道装置20和20'),其壶腹170不包括端口175。如图7C所示,咽部引流槽160可以以凹槽而形成于罩体110的背部靠近罩体边缘或周边内侧。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壶腹和下端口171的结构详细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下端口171的长度(L)可为约5毫米至18毫米或约8毫米至约15毫米。下端口171可以具有漏斗状形状,使得下端口在从壶腹延伸到气道装置的远端12时向内逐渐变细,下端口的横截面积随着壶腹朝向远端12延伸逐渐减小。作为示例,如图10所示,下端口靠近壶腹内侧(例如,下端口171的上端)的横截面尺寸(W1)为大约五(5)毫米x大约六(6)毫米,下端口靠近气道装置远端12的横截面(例如,下端口的下端)尺寸(W2)为大约4.5毫米x 4.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壶腹部170可包括覆盖下端口171的远端瓣膜阀门176(图10插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壶腹部可以没有远端瓣膜阀门176。在其闭合或常态下,远端阀门可以是具有中心孔178的三叶瓣膜,其中心孔直径可以是大约一毫米(1mm),并且三叶形构造的每个小叶177可以接合和/或重叠相邻。在闭合或常态下,小叶177可以朝向中心孔径内延伸。小叶177可以沿着端口171与其周边铰接,以便于小叶177向端口外(例如,在引入DST时)旋转或转形而成为开放状态,并且在没有任何结构或外力将瓣膜保持在开放状态的情况下,便于小叶177朝向端口171内旋转回到闭合状态。在闭合状态下,三叶片远端瓣膜176可用于阻止或延缓液体从壶腹部170进入食道,例如,当没有DST通过远端口171插入时,同时允许气体从食道向外排出,以防止在正压通气期间从气道通过喉罩气道装置泄漏的气体导致胃充气。例如,在闭合状态下,三叶瓣膜176可以承受从积聚在壶腹170中液体5cmH2O的压力,但是当食道或胃中压力高于5cmH2O或有真空施加到壶腹时可以允许空气或液体从食道或胃中排出。三叶瓣膜阀门176允许适当尺寸的胃吸管通过以进入食道和/或胃。壶腹部170的两个侧端口172和173可以连接到罩背上或罩体中的咽部引流槽160并与之流体连通。
图8A-B和9A-C分别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性胃-咽双吸管(DST)400和500的透视图。DST400和500可由PVC或类似材料形成,具有适当的坚固性,以插入实施例气道装置10,10'或30的胃-咽联合通道150中。
如图8A所示,DST 400包括下段或胃段401,上段或咽段402,以及连接两段的过渡区403。下段401可包括胃孔眼或开口411,过渡区403可包括咽孔眼或开口412。过渡区403可用作上部402的远端部分。
DST 400可包括两个管腔:主管腔或抽吸腔410和进气腔420。主管腔410大于进气腔420并且是用于抽吸和排出体液的工作腔。主管腔410的近端终止为三通接头413,后者仅允许通过手动调节进行负压抽吸以避免可能导致胃粘膜损伤的连续抽吸。进气腔420提供通气的管道,允许大气通过近端口421进入管腔和胃内并且一旦胃内容物被移除就使压力平衡,从而防止对粘膜的负压损伤。
下段(胃段)401的构造和尺寸可以匹配并适合穿过气道装置10,10'或30的胃-咽联合通道150、壶腹170和漏斗形下端口171。对于下端口171包括三叶瓣阀门176的实施例,下段401的构造和尺寸可以匹配并适合穿过三叶瓣阀门176以促使三叶瓣阀门176从关闭状态过渡到开放状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段401的长度可为约三十八(38)厘米至约四十二(42)厘米或长度为约四十(40)厘米。当气道装置10或10'或30适当地放置在病人的下咽部中时,下段401的大约十五(15)厘米可以留在成年人的胃中。
上段(咽段)402和过渡区403的构造和尺寸可以被配置为适合穿过胃-咽联合通道150。然而,如图11A所示并参考图10和12A,过渡区403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得太大而不能穿过壶腹的下端口171。因此,下端口171形成止动结构,使得当过渡区403接合壶腹的下端口171时,DST 400就不能继续插入(图12A)。上段和过渡区的综合长度大约为三十三(33)厘米至大约三十八(38)厘米或大约三十五(35)厘米,使得当过渡区403接合下端口171而气道装置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中时,大约十五(15)厘米的DST 400留在成人的口外(图15)。
如图8A和11A所示,过渡区403可具有大致截断的锥形结构。下段401和上段402沿其长度可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横截面积(A1),但下段可在远端略微逐渐变细(图8A)。在上段402和过渡区403之间的过渡处,DST 400的横截面积增加到第二横截面积(A2),然后横截面积从过渡区403到下段401的过渡处逐渐减小并返回到第一横截面积(图11A)。过渡区403的长度(LT)可为大约八毫米(8mm)至大约十二毫米(12mm)或大约十毫米(10mm)。过渡区403的远端(从过渡区403到下段401的过渡)的尺寸(WT1)可为大约4毫米乘大约4毫米(4×4mm),适合穿过胃-咽联合通道150,后者尺寸(W)大约为5乘8毫米(5×8mm),并且可以进入下端口(图10),其顶部尺寸(W1)约为5乘6毫米(5x6mm)和底部尺寸(W2)约为四又十分之五乘四又十分之五毫米(4.5x4.5mm)。然而,过渡区403的近端或顶端(即,从上段402到过渡区403的过渡)的尺寸(WT2)可为大约四毫米乘六又十分之六毫米(4×6.6mm),因此不能穿过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图10),其顶部的尺寸(W1)为5×6毫米(5×6mm)。因此,过渡区403将胃吸引和咽部吸引从功能上分离,并且作为DST400插入实施例气道装置10,10’或30插入胃中深度的引导。
如本文所述,DST 400可具有两组抽吸孔眼:胃孔眼411和咽孔眼412。第一组或胃孔眼411位于吸管的远端,距离过渡区403约40cm,用于从胃内排出液体。第二组或咽部孔眼412位于圆锥形过渡区403中,距近端约35cm,用于从咽部通过壶腹-咽部引流槽抽吸咽部液体。如图8A和11A所示,咽孔眼412可以设置在过渡区403的远端附近(即,靠近从过渡区403到下段401的过渡)。
参考图1A-B,3,8A和12A-B,DST 400可以与含有胃-咽联合通道的气道装置,例如图1A,1B和3所示的气道装置10,10'或者30一起使用,该气道装置可以带有或不带有咽部抽吸通道140。DST 400可以通过位于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附近的近端开口151进入胃-咽联合通道。下段401可以穿过椭圆形的胃-咽联合通道150和漏斗形状壶腹下端口171进入食道和胃,直到锥形过渡区403到达壶腹170的漏斗形下端口171,在那里防止DST 400进一步插入(图12A和14B)。在该位置处,胃孔眼411位于胃-食道连接处下方约15cm处的胃中,而咽孔眼412被阻塞在壶腹的漏斗形远端口171中并且不起作用(图12A和14B)。如果需要通过DST进入壶腹-咽部引流系统,则可以将DST 400撤回约5至8mm以将咽部孔眼412定位在壶腹部170中,使得它们不再被下端口171阻挡(图12B)。双吸管400(图8A)上段的标记线450可以引导退出。
虽然图8A示出了两组孔眼,但是DST 400的实施例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孔眼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DST400可以没有咽孔眼412,使得吸管成为没有咽部吸引能力的胃吸管,而过渡区仍然可以引导插入深度。
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DST400的横截面图。如图8B所示,DST 400下段和上段可以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形状。通气腔420可以设置在DST 400内。
如图9A-C所示,DST 500包括三段:下段或胃段501,上段或咽段502和连接下段与上段的过渡区503。DST 500可包括三个管腔:胃管腔510,通气腔520和咽管腔530。
胃管腔510可以是第一管腔和最大管腔,用于从胃抽吸和排出液体的工作管腔。通气腔520可以是第二和最小的管腔。类似于DST 400中的通气腔420,通气腔520用于进气--它沿胃管腔行进,并允许大气通过近端口521进入胃并且一旦胃内容物被移除就可以平衡真空压力,防止粘膜负压伤害。咽管腔530可以是第三管腔,是用于从壶腹-咽引流槽抽吸和排出液体的工作管腔。咽管腔530具有从DST 500的近端延伸到过渡区503周围的长度。咽管腔530可在到达过渡区503之前终止(图9A和13A,13B)。两个大管腔510和530分别作为三通接头513和533终止,这可以仅通过手动调节允许负压抽吸并且避免可能导致粘膜损伤的连续抽吸。
下段(胃段)501可具有圆形横截面,其构造和尺寸适于穿过胃-咽联合通道150以及壶腹的漏斗形远端口171。例如,下段501的直径约为四毫米(4mm),长度约为三十八厘米(38cm)至约四十二厘米(42cm)或约为40厘米(40cm)。下段501的尺寸和构造可以通过食道,当DST 500完全接收在位于上呼吸道中的气道装置10,10'或30中时,在成人胃中留下大约15cm。
参见图9A-C,上段(咽段)502和过渡区503的构成和尺寸可以配置为适合并穿过胃-咽联合通道,但是太大而不能穿过壶腹的漏斗形远端口171。上段502可以具有大约三十三(33)厘米到大约三十八(38)厘米的长度,或者可以具有大约三十五(35)厘米的长度,当正确定位时,大约十五(15)厘米留在成人的嘴外。
如图9A和11B所示,下段501沿其长度可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横截面积(A1),但下段可在远端略微变细。上段502沿其长度可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二横截面(A2)。在上段502和过渡区503之间的过渡处,横截面面积可以与第二横截面面积(A2)大致相同,然后过渡区503的横截面面积在从过渡区503到下段501(图11B)的过渡处逐渐减小到第一横截面积(A1)。因此,过渡区503可以具有大致截断的锥形结构。类似于DST 400中的过渡区403并且如图11所示,过渡区503的尺寸和构造允许其可以进入但不能穿过壶腹下端口171。也就是说,上段502或过渡区503顶部的直径(WT2=6.6mm)大于壶腹下端口171的上直径(W1=6mm)而不相容。DST 500的过渡区503从结构上将胃抽吸和咽部抽吸分离,使得两个分开的管腔可以同时起作用。此外,过渡区503确保了DST 500的正确放置和位置。
参见图9A和11B所示,DST 500具有三组吸引孔眼。第一组是胃管腔的远端或胃孔眼511,位于DST 500的远端,距过渡区503约40cm,用于从胃内排出液体。第二组是胃管腔的近端或咽部孔眼512。咽部孔眼512位于锥形过渡区503的远端。DST400中不存在的第三组孔眼是咽管腔530的咽孔眼531,位于锥形过渡区503的正上方,距近端约35cm,用于通过壶腹-咽引流槽进行咽部抽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组孔眼512,因为第二组孔眼可以仅作为第三组孔眼531的备用系统操作,用于通过壶腹-咽部引流槽抽吸咽部。
参考图1A-B,3,9A和13A-B,DST 500可以与含有胃-咽联合通道150的气道装置一起使用,无论有无咽部抽吸通道140。对于没有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实施例(例如,图3所示的气道装置30),壶腹-咽部引流槽只能通过胃-咽联合通道150进入。DST 500可以通过胃-咽联合通道经由位于罩体-气道通道连接处13附近的入口151放置。下段501可以穿过椭圆形的胃-咽联合通道150和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通过食道进入胃,直到锥形过渡区503到达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防止DST进一步插入(图13A和14C)。在该位置处,远端胃孔眼511位于胃-食管连接处下方约15cm处的胃中,而咽管腔的咽孔眼531位于壶腹170内的漏斗形远端口上方(图13A和14C)。对于包括胃管腔的近侧孔眼512的DST 500实施例,在该位置,胃管腔的近侧孔眼512被阻塞在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中(图13A)。如果负压连接到胃管腔510的近端口513,则实现胃的抽吸,同时如果对咽管腔530的近端口533施加负压,则实现壶腹-咽部引流槽的抽吸。如果咽管腔的咽孔眼531被堵塞,DST 500可以被拉回5至8mm,以将胃管腔的近端孔眼512定位在壶腹部中,用于抽空壶腹-咽部引流槽(图13B)。
图9B是图9A所示DST 500上段502的横截面图。如图9B所示,DST 500上段502包括三个管腔:胃管腔510,通气腔520,咽管腔530。上段502可具有由胃管腔510和咽管腔530限定的大致椭圆形横截面形状,其中胃管腔510的横截面积大于咽管腔530的横截面积。胃管腔510和咽管腔530的相邻面通常可以是平面或线性的,但在使用期间可以是可逆的变形的。通气腔520可以设置在胃管腔510内并且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
图9C是图9A所示DST 500下段501的横截面图。如图9C所示,DST 500下段501包括二个管腔,可具有由胃管腔510限定的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和大致管状的结构。通气腔520可以设置在胃腔510内并且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
图14A-B显示了包括图1A所示实施例气道装置10和图8A-B所示实施例DST 400的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系统的组件。尽管图14A-B示出了包括气道装置10和DST 400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系统可以使用任何一个气道装置10,10'或30与DST400或500中的任何一个。如图14A所示,DST 400通过近端入口151(由斜坡152引导)放置在胃-咽联合通道150内,其中DST 400的尖端(即,远端)定位在壶腹170中。DST 400通过胃-咽联合通道进一步前进,如图14B所示,DST 400进一步插入胃-咽联合通道150,下段401穿过壶腹170的漏斗形下端口171,直到锥形过渡区403接合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图12A,14B)。在该位置,可以实现通过胃孔眼411的抽吸,而咽孔眼412被下端口171的侧壁阻挡并且是无功能的(图12A)。DST 400可以朝向近端拉回以将咽部孔眼412定位在壶腹部中,使得咽部孔眼不再被下端口171阻挡(图12B)。此时,可以实现通过咽部孔眼412的抽吸以抽空壶腹部和咽部引流槽160。
图14C显示了包括图3所示实施例气道装置30和图9A-C所示实施例DST 500所组成的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系统。尽管图14C显示了包括气道装置30和DST 500的所组成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系统可以使用气道装置10,10'或30中的任何一个与所描述的DST 400或500中的任何一个来形成。如图14C所示,DST 500通过近端入口151(由斜坡152引导)放置在胃-咽联合通道150内,其中DST 500的尖端(即,远端)定位在壶腹170中(图13A和14C)。将DST 500沿胃-咽联合通道继续插进至下段501穿过壶腹170的漏斗形下端口171。DST 500进一步插入胃-咽联合通道150直至锥形过渡区503接合壶腹170的漏斗形下端口171(图13A和14C)。在该位置,可以分别实现通过胃孔眼511和咽孔眼531的抽吸,而咽孔眼512被下端口171的侧壁阻挡并且是无功能的(图13A)。如果将DST 500朝近端拉回以将咽部孔眼512定位在壶腹部中,则使得咽部孔眼512不再被下端口171阻挡(图13B)。此时,可以通过咽部孔眼512的抽吸以排空壶腹部和咽部引流槽160。
图15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的示例性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气道装置10的透视图,其中喉罩罩体覆盖声门而气道通道延伸到口外。虽然图15示出了包括气道装置10和DST400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系统可以使用气道装置10,10'或30中的任何一个与所描述的DST 400或500中的任何一个来形成。DST400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气道装置的胃-咽联合通道150放入病人的食道和胃中,其下段401的远端部分和胃孔眼411延伸至胃中,而其近端延伸到口外。
图16是形成和使用包括图1A,1B和3分别所示气道装置10,10'或30实施例和图8和图9分别所示双吸管(DST)400或500的实施例所组成系统的一般和常见过程。在第一步骤700,选择具有胃-咽联合通道的气道装置。在步骤702,在人体外组装系统,即将带有润滑剂的DST经由近端开口151插入胃-咽联合通道150直到DST的尖端到达下端口171的三叶阀门176。在步骤704,全身麻醉诱导后,将气道装置和DST的组件放置在患者的气道中,直到罩体到达下咽部覆盖并围绕患者的声门密封。支撑臂可用于辅助气道装置的插入。在步骤706,对于包括气囊的气道装置的实施例,如果需要,对气囊适当充气以实现最佳密封。
在步骤708,在开始正压通气之前或之后,将DST进一步通过胃-咽联合通道、壶腹和下端口及其瓣膜插入患者的食道和胃,直到遇到阻力,也就是说,直到DST的锥形过渡区与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接合。过渡区和漏斗形下端口之间的接合可以为DST提供相对安全的位置,而DST的容易通过通常表明气道装置的放置适当。此时,DST 400或500通过胃管腔的胃孔眼与胃流体连通。在步骤710,经胃管腔近端施加抽吸以使用负压将胃通过DST抽空。应使用常规方法确定气道装置的适当放置和有效通气,例如评估气道顺应性,最小漏气压力和二氧化碳图波形。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软支气管镜通过气道通道进行视觉确认。如果密封不充分,则给气囊加入少量空气以达到最佳密封效果;否则,移除并更换气道装置。在通气期间,从气道装置泄漏到胃中的气体可以通过DST排出,从而防止胃充气。也可以通过DST监测和清除胃反流。应遵循的进一步和随后的步骤在以下段落中描述。
在通过胃管腔清除残余胃液或内容物后,根据所使用的气道装置和临床适应症,可将DST留在原位或移除。对于具有胃-咽联合通道150但没有咽部抽吸通道140的气道装置30,DST应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通过如本文所述的DST的咽部孔眼抽空壶腹-咽部引流槽。然而,对于具有胃-咽联合通道150和咽部抽吸通道140的气道装置10或10',可以将DST留在适当位置以在手术期间进一步监测和排出胃液,并且作为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备用系统用于抽吸壶腹-咽部引流槽;如果没有进一步监测和清除胃液的指征或需要,可以拔除DST。一旦DST被拔除,远端口的三叶瓣阀门可以阻塞或缓慢液体从壶腹流入食道,同时仍然允许从食道-胃排出气体,并且可以通过咽部抽吸通道140抽空壶腹-咽部引流槽系统。拔除DST允许更多手术空间,这可有利于外科医生进入口腔气道。
如果使用双吸管(DST)400,则抽吸管腔410与壶腹-咽部引流槽分离(即,不与其流体连通),因为锥形过渡区中的咽部孔眼412是被下端口171的侧壁阻挡(图12A)。可以将DST400从气道装置退出大约8mm,以将咽孔眼412放置在壶腹中,使得抽吸管腔与壶腹部流体连通,并且咽部孔眼可以用于从壶腹部清除液体(图12B)。然而,如果使用DST 500,则咽管腔530的咽部孔眼531独立地与壶腹部流体连通,使得当DST 500的过渡区503与壶腹的下端口171接合(图13A和14C)时,胃和壶腹/咽部的排空可以独立地和/或同时发生。在咽管腔530的咽部孔眼531被堵塞的情况下,DST 500可以退回大约8mm以将胃管腔510的咽孔眼512放置在壶腹中以从壶腹部抽出液体(图13B)。对于气道装置包括咽部抽吸通道140的实施例气道装置10或10',壶腹可以通过咽部抽吸通道140独立于DST抽空。
图17进一步显示了使用包括图1A和1B所示喉罩气道装置10或10'和图8A-B所示DST 400实施例所组成的系统的过程。在第一步骤800,选择具有胃-咽联合通道的气道装置。在步骤802,组装DST-气道装置,即将带有润滑剂的DST插入气道装置的胃-咽联合通道150直到DST的尖端到达壶腹170下远端口171。在步骤804,全身麻醉诱导后,将气道装置和DST的组件放置在患者的气道中,直到罩体到达下咽部覆盖并围绕患者的声门密封。支撑臂可用于辅助气道装置的插入。在步骤806,对于包括气囊的气道装置的实施例,如果需要,给气囊充气以实现最佳密封。
在步骤808,在开始正压通气之前或之后,将DST进一步通过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包括下端口及其瓣膜阀门)插入患者的食道和胃直至遇到阻力,即直到DST的锥形过渡区与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接合为止。过渡区和漏斗形下端口之间的接合可以为DST提供相对安全的位置,而DST的容易通过通常表明气道装置的放置适当。此时,DST 400或500通过胃管腔的胃孔眼与胃内流体连通。在步骤810,对胃管腔近端施加真空抽吸将胃通过DST抽空。应使用常规方法确定气道装置的适当放置和有效通气,例如评估气道顺应性,最小漏气压力和二氧化碳图波形。如果有指征,可以使用软支气管镜通过气道通道进行视觉确认。如果密封不充分,则在气囊内加入少量空气以达到最佳密封效果;否则,移除并更换气道装置。在通气期间,从气道装置泄漏到胃中的气体可以通过DST排出,从而防止胃充气。也可以通过DST监测和清除胃反流液。应遵循进一步和随后的步骤,并在以下段落中描述。
在步骤812,在手术期间和当活动性手术出血开始时,将延伸导管145通过阴极螺旋接斗142连接咽部抽吸通道140,可以对咽部中的血液以及分泌物和手术碎屑进行短暂间歇性抽吸。抽吸的频率可以根据手术出血的量而变化,目的是防止咽部血液积聚,同时避免连续抽吸对粘膜的潜在损伤害。由于空气可能通过咽部引流槽以及胃-咽联合通道进入咽部,因此对粘膜真空损伤的风险最小化。DST可以有效阻断或延缓血液从壶腹进入食道,确保通过咽部抽吸系统有效地从咽部排出血液,防止血液刺激胃部以及随后的术后恶心或呕吐。如果咽部抽吸通道140停止正常工作,则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阴极螺旋接头142用少量盐水冲洗,以清除堵塞。否则,可以从气道装置稍微撤回DST 400以开启咽孔眼412(如图12B所示),并且通过DST 400的咽部孔眼412清除壶腹中的血液或其他液体。麻醉苏醒时,将手术台调到头高位,患者的头部抬起,以便于后鼻血的引流,并更好地支持自主呼吸。可以在负压抽吸下移除DST 400。随后,对咽部抽吸导管141进行频繁抽吸以去除残留的血液或连续的渗出和分泌物。当患者能够根据指令打开他/她的嘴时,在保持气囊充气并且连续抽吸咽部抽吸导管情况下拔出气道装置。这样可以在拔出气道装置时再次清除上呼吸道中的残留血液和分泌物,进一步防止气道和声门的刺激。
图18描述了使用包括图3所示喉罩气道装置30和图9A-C所示DST 500的实施例所组成的系统的过程。如图3所示,气道装置30不具有咽部抽吸通道140。在第一步骤900,选择具有胃-咽联合通道的气道装置。在步骤902,在将系统放置在患者体内之前组装系统,即将带有润滑剂的DST经由近端入口151插入胃-咽联合通道150直到DST的尖端到达壶腹170的下端口171。在步骤904,全身麻醉诱导后,将气道装置和DST的组件放置在患者的气道中,直到罩体到达下咽部覆盖并围绕患者的声门密封。支撑臂可用于帮助气道装置的插入。在步骤906,对于包括气囊的气道装置的实施例,如果需要,给气囊充气以实现最佳密封。在步骤908,在开始正压通气之前或之后,将DST进一步通过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插入患者的食道和胃,直到遇到阻力,即直到锥形过渡区域与壶腹的漏斗形下端口171接合。
在步骤910,当过渡区503与壶腹的下端口171接合时,DST 500通过其胃管腔510和胃眼孔511与胃流体连通,同时还通过咽管腔530和咽部孔眼531与壶腹部流体连通。所述咽管腔530之咽部孔眼531位于过渡区上方并位于壶腹部中(如图13A和14C所示)。用负压抽空胃内容物。在步骤912,因为气道装置30没有咽部抽吸通道140,在手术期间和活动性手术出血开始时,可以通过咽管腔530位于壶腹内的咽部孔眼531短暂间歇地抽吸咽部中的血液以及分泌物和手术碎屑。抽吸的频率可以根据手术出血的量而变化,目的是防止血液在咽部积聚,同时还避免对粘膜的潜在伤害。由于大气空气可能通过咽部引流槽以及胃-咽联合通道被吸入咽部,因此使粘膜负压损伤的风险最小化。过渡区应该有效地阻止或延缓血液从壶腹进入食道,确保血液从咽部有效地通过咽管腔530排出,并防止血液刺激胃和随后的手术后恶心或呕吐。如果咽管腔530在手术期间被堵塞,则可将DST 500从气道装置抽出约五(5)至八(8)毫米以开放胃管腔510的近段咽部孔眼512(如图13B所示),然后可以用于通过壶腹-咽部引流系统排空咽部。在麻醉苏醒期间,将手术台放置在备用位置,患者的头部抬起以便于鼻后血液的排出并更好地支持自发呼吸。频繁地抽吸DST 500的咽管腔以去除残留的血液或持续的渗出和分泌物。当患者能够根据指令打开他/她的嘴时,通过其近端三通端口533连续抽吸咽管腔条件下拔除DST 500,然后在气囊充气状态下拔出气道装置。
与气道装置10,10'和30不同,气道装置20和20'可以并且应该单独使用,而不能与DST一起使用,因为它们没有用于容纳DST的胃-咽联合通道。在示例性应用中,如图2A-B所示,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插入上呼吸道,其中罩体部分100覆盖声门,并且气道通道210和咽部抽吸通道140延伸到患者口腔外。气道装置20或20'可以允许进入人的上呼吸道以进行涉及上呼吸道的手术或操作,同时通过罩体和柔软细长的气道通道实现肺通气。在正压通气期间,远端口的三叶瓣阀门176允许气体离开食道和胃,防止由于气体从气道通过喉罩泄漏而导致的胃充气。在活动性手术出血开始时,通过咽部引流槽-壶腹收集咽部中的血液以及分泌物和手术碎屑,并且可以通过经由上端口174连接到壶腹的咽部抽吸通道140间歇抽吸来抽空。抽吸的频率可以根据手术出血的量而变化,目的是防止咽部血液积聚,同时还避免连续抽吸对粘膜的潜在伤害。由于大气空气可能通过咽部引流系统,因此对粘膜真空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远端口的三叶瓣阀门176阻止或延缓血液和/或分泌物从壶腹进入食道,确保血液从咽部通过咽部抽吸通道有效地清除,并防止血液刺激胃和随后的手术后恶心或呕吐。如果咽部抽吸通道在手术期间被堵塞,则可以使用连接到阴极螺旋接头142的注射器用盐水冲洗抽吸系统。在麻醉苏醒期间,将手术台放置在患者头部的备用位置抬高以促进鼻后血液的排出并更好地支持自发呼吸。对咽部抽吸导管进行频繁抽吸以去除残留的血液或持续渗出和分泌物。当患者能够根据命令打开他/她的嘴时,在通过咽部抽吸导管抽吸和气囊保持充气状态的同时移除气道装置。
图19A-H显示了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形成的各种试剂盒。图19A显示了包括图3所示的气道装置30和图8A-B所示的DST 400的套件。图19B显示了包括图3所示的气道装置30和图9A-C所示的DST 500的套件。图19C显示了包括图1A所示的气道装置10和图8A-B所示的DST 400的套件。图19D显示了包括图1A所示的气道装置10和图9A-C所示的DST 500的套件。图19E显示了包括图1B所示的气道装置10'和图8A-B所示的DST 400的套件。图19F显示了包括图1B所示的气道装置10'和图9A-C所示的DST 500的套件。图19G显示了包括图2A所示的气道装置20。图19H显示了包括图2B所示的气道装置20’。
在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时,为了清楚起见使用特定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每个特定术语旨在至少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所有技术和功能等同物。另外,在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多个系统元件,设备组件或方法步骤的一些实例中,那些元件,组件或步骤可以用单个元件,组件或步骤替换。同样地,单个元件,组件或步骤可以用为相同目的的多个元件,组件或步骤代替。此外,虽然已经参考其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替换和更改。此外,其他方面,功能和优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文提供的示例性流程图用于说明/显示所述方法而非限制性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示例性方法可以包括比示例性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更多或更少的步骤,并且示例性流程图中的步骤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执行。

Claims (48)

1.一种喉罩类型气道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有气道通道的通道部分和连接到气道通道的罩体部分,所述罩体部分包括罩体主体、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所述壶腹设置在罩体远端并包括多个端口,所述胃-咽联合通道起始于罩体近端靠近气道通道-罩体连接处的入口,并且终止于壶腹部多个端口中的第一端口;形成于罩体上的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起始于罩体基底部,所述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连接到壶腹部多个端口的第三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罩体近端形成的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胃-咽联合通道的入口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壶腹多个端口中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垂直相对地间隔开,并且当罩体部分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时第二端口朝向人的食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端口的远端包括瓣膜性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阀门由多个瓣膜小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所述阀门在闭合位置时,其多个小叶中的相邻小叶彼此接合以形成中心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端口呈漏斗形状,并且在壶腹处具有第一横截面尺寸,而在远端处具有第二横截面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壶腹处所述第二端口的第一横截面积大于远端处所述第二端口的第二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胃-咽联合通道具有第三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口的第二横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还包括:咽部抽吸通道,从通道部分的近端延伸到壶腹部多个端口的第四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形成于气道通道内,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二部分形成于罩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沿着通道部分形成于气道通道外部,并且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二部分形成于罩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所述胃-咽联合通道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还包括:胃咽双吸管,所述胃咽双吸管具有下段,上段以及下段与上段之间的过渡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下段的远端包括至少一个孔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过渡区包括至少一个孔眼。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过渡区的近端大于所述过渡区的远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胃咽双吸管下段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插入并穿过所述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以及壶腹的下端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壶腹多个端口中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垂直相对地间隔开,并且当罩体部分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时第二端口朝向人的食道打开,所述第二端口是漏斗形状,第二端口的壶腹侧具有第一横截面尺寸,第二端口的远端具有第二横截面尺寸,并且过渡区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插入并穿过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以及壶腹的下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端口的构造和尺寸设计成防止所述过渡区穿过第二端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胃咽双吸管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插入所述罩体部分,直到所述过渡区接合所述第二端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孔眼设置在所述过渡区的远端附近,并且当所述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端口接合时,所述至少一个孔眼被第二端口侧壁阻挡。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双吸管包括一个用于换气的内腔。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双吸管包括胃管腔和咽管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胃管腔沿所述双吸管的长度延伸,并且所述咽管腔从所述双吸管的近端延伸到所述过渡区。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喉罩类型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咽管腔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咽管腔远端的孔眼,并且当所述双吸管插入所述罩体中直至过渡区与壶腹的下端口接合时,所述咽管腔远端孔眼定位在壶腹中。
27.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喉罩类型气道系统的胃咽双吸管,所述双吸管包括:下段和至少一个设置在下段远端的孔眼;上段和至少一个端口,该端口构造成连接到真空源;以及位于下段和上段之间的过渡区,过渡区具有靠近过渡区近端的第一横截面区和靠近过渡区远端的第二横截面区,其中第一横截面区域截面积大于第二横截面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胃咽双吸管,其中所述过渡区包括至少一个孔眼,所述孔眼设置在所述过渡区的远端附近。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胃咽双吸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吸管内用于换气的内腔。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胃咽双吸管,还包括:沿双吸管延伸的胃管腔,从双吸管近端延伸到过渡区的咽管腔,和设置在胃管腔内的换气管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胃咽双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管上段具有由胃管腔和咽管腔所限定的椭圆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其下段具有由胃管腔所限定的圆形横截面形状。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胃咽双吸管,其中所述咽管腔具有至少一个孔眼,所述至少一个孔眼设置在所述咽管腔内靠近咽管腔的远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胃咽双吸管,其中所述胃管腔和所述咽管腔在双吸管近端处各自具有端口,其中每个端口构造成连接到单独的真空源。
34.一种气道系统,该系统包括:1.构成喉罩的通道部分和罩体部分,所述罩体部分包括胃-咽联合通道和壶腹;所述胃-咽联合通道起始于罩体第一端附近的入口并终止于壶腹的第一端口;所述壶腹设置在罩体第二端附近,并包括与第一端口相对隔开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呈漏斗状并可以与胃咽双吸管的过渡区接合;形成于罩体上的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起始于罩体基底部,所述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连接到壶腹部多个端口的第三端口;和2.胃咽双吸管,所述胃咽双吸管包括下段,其中含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双吸管远端的孔眼;所述胃咽双吸管包括上段,其中含有至少一个端口,该端口构造成连接到真空源;所述胃咽双吸管还包括设置在下段与上段之间的过渡区;所述胃咽双吸管的构造和尺寸允许其经一入口插入并穿过胃-咽联合通道并进入壶腹,直到过渡区接合壶腹的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构造和尺寸设计成防止过渡区通过第二个端口。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道系统,其中所述过渡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孔眼,并且当所述过渡区接合所述第二端口时,所述至少一个孔眼被所述第二端口侧壁阻挡。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双吸管构造允许其从所述罩体撤回指定距离,以使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个孔眼位于并对准壶腹腔内而形成双吸管与壶腹腔的流体连通。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道系统,还包括:形成在通道部分和罩体部分中的咽部抽吸通道,其中咽部抽吸通道包括位于喉罩近端的入口,并终止于壶腹的第四端口。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双吸管包括:顺双吸管全长延伸的胃管腔;和从双吸管近端延伸到过渡区的咽管腔。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咽管腔包括至少一个孔眼,所述孔眼设置在过渡区附近的咽管腔的远端。
40.一种喉罩气道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有气道通道的通道部分和连接到气道通道的罩体部分;所述罩体部分包括罩体、咽部抽吸通道和壶腹,所述壶腹设置在罩体部分的远端并包括多个端口,咽部抽吸通道从气道通道-罩体连接处延伸,穿过罩体并终止于壶腹部多个端口的第四端口;形成于罩体上的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起始于罩体基底部,所述至少一个咽部引流槽连接到壶腹部多个端口的第三端口。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当罩体部分放置在人的下咽部中时,所述壶腹多个端口中的第二端口朝向人的食道打开。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端口的远端包括瓣膜型阀门。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所述阀门由多个瓣膜小叶形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当阀门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瓣膜小叶中的相邻小叶彼此接合以形成中心开口。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是漏斗形状并且在壶腹处具有第一横截面尺寸,在第二端口的远端处具有第二横截面尺寸。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壶腹部的第二端口的第一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口的远端处的第二端口的第二横截面积。
47.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形成在气道通道内,并且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二部分形成在罩体内。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喉罩气道系统,其中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一部分沿着通道部分形成在所述气道通道外部,并且所述咽部抽吸通道的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罩体内。
CN201910275230.1A 2019-02-20 2019-04-04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0464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80,107 US11583647B2 (en) 2019-02-20 2019-02-20 Multi-channel flexi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US16/280,107 2019-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955A CN110464955A (zh) 2019-11-19
CN110464955B true CN110464955B (zh) 2023-04-07

Family

ID=6850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0600.4U Active CN211157948U (zh) 2019-02-20 2019-04-04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系统及胃咽双吸管
CN201910275230.1A Active CN110464955B (zh) 2019-02-20 2019-04-04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0600.4U Active CN211157948U (zh) 2019-02-20 2019-04-04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系统及胃咽双吸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83647B2 (zh)
EP (1) EP3927404A4 (zh)
CN (2) CN211157948U (zh)
WO (1) WO2020172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1346A (zh) * 2018-05-24 2018-10-19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吸痰喉罩
US11583647B2 (en) * 2019-02-20 2023-02-21 Gary Zhou Multi-channel flexi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WO2021046512A1 (en) * 2019-09-05 2021-03-11 Rifai Ahmad Oussama Methods of accurately placing a gastric tube in a subject
JP2024510350A (ja) * 2021-03-12 2024-03-06 メデコ・ピーティーワイ・リミテッド ラリンジアルマスク
CN113694333B (zh) * 2021-09-03 2022-12-30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1720B1 (en) * 1999-10-07 2003-10-14 Archibald I. J. Brain Laryngeal mask with large-bore gastric drainage
CN203154504U (zh) * 2013-03-29 2013-08-28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可吸引双管喉罩
WO2017080347A1 (zh) * 2015-11-09 2017-05-18 汤立 多管腔喉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1074A (ja) * 1986-03-07 1987-09-17 ボ−ド・オブ・リ−ジエンツ、ザ・ユニバ−シテイ−・オブ・テキサス・システム 先端バル−ン付き吸引カテ−テル
US5305740A (en) 1991-09-12 1994-04-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aling means for endotracheal tubes
US5241956A (en) 1992-05-21 1993-09-07 Brain Archibald Ian Jeremy Laryngeal mask airway with concentric drainage of oesophagus discharge
CA2100998C (en) * 1992-07-23 1996-07-23 Archibald Ian Jeremy Brain Laryngeal mask airway with concentric drainage of oesophagus discharge
US5315992A (en) 1993-03-10 1994-05-31 Dalton William J Triple cuff endobronchial tube with selective multiple outlets served by a single airflow passage
US5653231A (en) * 1995-11-28 1997-08-05 Medcare Medical Group, Inc. Tracheostomy length single use suction catheter
GB9606012D0 (en) * 1996-03-22 1996-05-22 Brain Archibald Ian Jeremy Laryngeal mask with gastric-drainage feature
US5682880A (en) * 1996-07-26 1997-11-04 Brain; Archibald Ian Jeremy Laryngeal-mask airway with guide element, stiffener, and fiberoptic access
AUPO322396A0 (en) 1996-10-25 1996-11-21 Robinson, Gavin J.B. Dr A method of measuring cardiac output by pulmonary exchange of oxygen and an inert gas with the blood utilising a divided airway
US6443156B1 (en) 2000-08-02 2002-09-03 Laura E. Niklason Separable double lumen endotracheal tube
US7159589B2 (en) * 2001-08-23 2007-01-09 Indian Ocean Medical Inc. Disposa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JP4424902B2 (ja) 2002-11-05 2010-03-03 幸彦 荻原 シングルルーメン挿管チューブを使用した気管支鏡挿入式気管支ブロッカー誘導システム
US20040144387A1 (en) 2003-01-28 2004-07-29 David Amar Double-balloon endobronchial catheter for one lung isolation anesthesia and surgery
IL173487A (en) 2003-08-01 2014-09-30 Kanag Baska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fluid from entering the lungs
US7174889B2 (en) * 2004-06-02 2007-02-13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by 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Device for inser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
US7013899B2 (en) 2004-08-13 2006-03-21 Engineered Medical System, Inc. Perilaryngeal oral airway with multi-lumen esophogeal-obturator
BRPI0609649A2 (pt) 2005-03-25 2010-04-20 Nalini Vadivelu aparelho médico com capacidade de sucção hipofarìngea
US10549055B2 (en) 2005-03-25 2020-02-04 Airguard, Llc Medical apparatus with hypopharyngeal suctioning capability
US7921847B2 (en) 2005-07-25 2011-04-12 Intubix,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lacing within a patient an enteral tube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S9011328B2 (en) * 2005-10-18 2015-04-21 Pneumoflex Systems, Llc Oral-esophageal-gastric device with esophageal cuff to reduce gastric reflux and/or emesis
JP2009520544A (ja) * 2005-12-21 2009-05-28 ベラソン・メディカル・(カナダ)・ユーエルシー 分泌物を除去する患者の気道管理システム
GB0526350D0 (en) 2005-12-23 2006-02-01 Trucorp Ltd Laryngeal mask device
US20070295337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Nelson Donald S Endotracheal cuff and technique for using the same
NL1033792C2 (nl) 2007-05-02 2008-11-04 Gelanus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gericht beademen van een patient.
US7934502B2 (en) 2007-05-11 2011-05-03 Cookgas, Llc Self-pressurizing supraglottic airway
WO2009025843A1 (en) 2007-08-20 2009-02-26 Samir Bhatt Laryngeal airway nerve monitor
KR101566563B1 (ko) 2007-08-30 2015-11-05 바스카 미낙쉬 후두 마스크
CH699986A1 (de) 2008-11-27 2010-05-31 Deltona Innovations Ag Larynxmaske mit Oesophagealdurchgang.
GB0903654D0 (en) 2009-03-03 2009-04-15 Laryngeal Mask Company The Ltd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CN102120056A (zh) 2010-01-10 2011-07-13 江伟 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N103180003A (zh) 2010-08-23 2013-06-26 卡纳格·巴斯卡 增强插入型喉罩
CN201823142U (zh) 2010-08-28 2011-05-11 广州市韦士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支气管堵塞管固定器
US9675772B2 (en) * 2010-10-15 2017-06-13 The Laryngeal Mask Company Limited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GB2489407A (en) 2011-03-23 2012-10-03 Donald Munro Miller Laryngeal mask and tracheal tube airway devices
GB201120628D0 (en) 2011-11-30 2012-01-11 Laryngeal Mask Company The Ltd Endoscopy device
US20150007826A1 (en) 2012-01-16 2015-01-08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c. Endotracheal tub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ng breathing
US9314580B2 (en) 2012-01-21 2016-04-19 Hammer, Gregory Benson, Dr. Single lung/lobe ventilation endotracheal tube
US10076622B2 (en) 2012-01-21 2018-09-18 Gregory Benson Hammer Single lung/lobe ventilation endotracheal tube
US9357905B2 (en) 2012-06-01 2016-06-07 Robert Molnar Airway device, airway assist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using same
US9415179B2 (en) 2012-06-01 2016-08-16 Wm & Dg, Inc. Medical device, and the methods of using same
WO2013188845A1 (en) 2012-06-15 2013-12-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and methods for lung isolation and one lung ventilation
CN102872514A (zh) * 2012-10-24 2013-01-16 夏敏 一种抗返流型喉罩
WO2014089028A1 (en) 2012-12-04 2014-06-12 Endoclear Llc Suction clean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EP2754384B1 (en) 2013-01-10 2018-07-11 Ambu A/S Endobronchial tube with integrated image sensor and cleaning nozzle arrangement
US20150122251A1 (en) 2013-11-05 2015-05-07 Arman Azhir Kink resistant intubation device
US9956367B1 (en) 2014-01-06 2018-05-01 Yang Sun Laryngascope free airway device
ES2544026B1 (es) * 2014-02-25 2016-05-31 Medcom Flow S A Dispositivo para presión positiva continua
AU2015230679B2 (en) 2014-03-12 2019-11-28 Kanag Baska Improved laryngeal mask
US10722110B2 (en) 2014-08-08 2020-07-28 Wm & Dg, Inc.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lacement
CN104225767B (zh) * 2014-10-22 2016-10-05 林新颖 拉链式胃肠管
US9833587B2 (en) 2014-10-23 2017-12-05 Cookgas, Llc Camera tube with guide surface for intubation stylet and method of use
TWM501862U (zh) * 2015-02-04 2015-06-01 Duke Chang 喉罩氣道
CN205095193U (zh) * 2015-07-15 2016-03-23 河南省亿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吸痰管的喉罩
DE102015216469A1 (de) * 2015-08-28 2017-03-02 Simex Medizintechnik Gmbh Magensonde
CN205215883U (zh) 2015-11-09 2016-05-11 汤立 多管腔喉罩
US10729866B2 (en) 2017-02-14 2020-08-04 Cookgas, Llc Laryngeal mask with gastric drainage feature in sealing ring
US11426548B2 (en) 2018-05-11 2022-08-30 Gary Zhou Combined laryngeal-bronchial lung separation system
US10441735B1 (en) 2018-05-11 2019-10-15 Gary Zhou Combined laryngeal-bronchial lung separation system
US11583647B2 (en) * 2019-02-20 2023-02-21 Gary Zhou Multi-channel flexi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EP4028089A4 (en) 2019-09-12 2023-10-11 Gary Zhou COMBINED LARYNGEAL-BRONCHIAL LUNG SEPAR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1720B1 (en) * 1999-10-07 2003-10-14 Archibald I. J. Brain Laryngeal mask with large-bore gastric drainage
CN203154504U (zh) * 2013-03-29 2013-08-28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可吸引双管喉罩
WO2017080347A1 (zh) * 2015-11-09 2017-05-18 汤立 多管腔喉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955A (zh) 2019-11-19
US20230149646A1 (en) 2023-05-18
EP3927404A4 (en) 2022-11-23
EP3927404A1 (en) 2021-12-29
CN211157948U (zh) 2020-08-04
US11583647B2 (en) 2023-02-21
US20200261676A1 (en) 2020-08-20
WO2020172223A1 (en)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4955B (zh) 多通道可弯曲型喉罩类气道装置、系统和方法
US9694150B2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CN110448773B (zh) 气道装置、及基于气道装置的喉-支联合肺分离系统
KR101566563B1 (ko) 후두 마스크
JP2931988B2 (ja) 人工呼吸装置
US5520175A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suctioning means
US20050229933A1 (en) Non-tracheal ventilation tube
CN109999301B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装置
CN104307078B (zh) 带有吸液功能的免充气式喉罩
CN105251091A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装置
CN211485882U (zh) 一种用于创伤治疗的膜外插接吸盘引流装置
CN211584745U (zh) 一种免充气可视润滑喉罩
CN210250822U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装置
CN113081138A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5127056U (zh) 一种新型喉罩通气装置
CN215606007U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
CN218589483U (zh) 一种预防分泌物溢出的气切套管结构
CN212369398U (zh) 喉罩
CN212631382U (zh) 呼吸连接头可转动的气道管理工具
CN209123112U (zh) 一种具有阻隔片的喉罩
CN113694331A (zh) 气囊吸痰喉罩
CN116350891A (zh) 具有梨状窝内限位结构的声门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1011, unit 1, building 1, No. 200, Hongfu Road, Nan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Meish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 tulip Avenue, Gilford, Conn 0637

Applicant before: Zhou Xingguang

Applicant before: Li Juan

Applicant before: Li Tianzuo

Applicant before: Li Wenxi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