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3331B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3331B
CN110463331B CN201780088890.8A CN201780088890A CN110463331B CN 110463331 B CN110463331 B CN 110463331B CN 201780088890 A CN201780088890 A CN 201780088890A CN 110463331 B CN110463331 B CN 110463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arrier
access
carrier
index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8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3331A (zh
Inventor
单宝堃
于映辉
奥黛尔·罗林杰
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3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3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3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3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04W74/0841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基站指示的可进行接入的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所有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根据基站已经知道的第一接入载波在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新的第二接入载波,而不是随机选择接入载波,基站也可根据指示的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终端设备采用的第二接入载波,以便配置其他终端设备的接入载波,降低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冲突概率,并避免干扰其他终端设备的使用。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多个载波上发起随机接入和监听寻呼。
随机接入过程是终端设备发起的一个通信流程,目的包括建立通信连接、获取上行同步以及申请上行资源等,是NB-IoT系统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流程之一。随机接入过程的发起分为若干类,比如,按照随机接入发起时终端设备的状态分为空闲态随机接入或连接态随机接入。在连接态随机接入中,又分为由终端设备主动发起的随机接入和由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命令(order)发起的随机接入。当网络使用PDCCH命令触发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时,会在信令中指示终端设备使用的载波,当终端设备在该载波上尝试接入若干次均失败后,会上调覆盖等级,并随机选择新的支持该覆盖等级的载波重试随机接入。
然而,基站通常会在一些特定载波上预留的随机接入资源,终端设备随机选择新载波接入,对该终端设备来说,不能保证随机选择的载波以及该载波上相应使用的资源时基站预留的,冲突概率会大大增强,并且终端设备可能随机选择到其他载波上的预留资源,也会给本该使用这些资源的终端设备带来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终端设备随机选择新载波接入,不能保证随机选择的载波以及该载波上相应使用的资源是基站预留的资源,冲突概率会大大增强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在本方案中,终端设备可预先得到包括所有可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列表,即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可以是接收系统广播的,也可以是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上的,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后,为该终端设备指示进行随机接入的第一接入载波,然而终端设备在接入过程中,可能由于覆盖情况的限制,终端设备多次接入失败后,需要提高覆盖等级,重新确定新的接入载波,本方案中,终端设备确定的新的第二接入载波时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的,而不是随机选择,这样使得基站也可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确定该终端设备采用的接入载波,从而配置预留资源,避免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冲突,降低干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获取第一载波信息列表,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或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的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提供了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方式,一种是直接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按照预设的算法计算得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然后在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根据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确定出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二接入载波。另一种是将接入载波信息列表进行筛选,将其中能够支持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载波的信息筛选出来,得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按照预设的算法计算得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按照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第一载波信息列表确定出第二接入载波;或者,从将接入载波信息列表进行筛选,将其中能够支持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非锚点载波的信息筛选出来,得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在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出第二接入载波,可避免选择到锚点载波。
在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采用所述预设算法计算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
该预设的算法为新的接入载波的索引可根据基站指定的接入载波的索引和可用的接入载波的个数进行确定。
可选的,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等于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个数的余数。
如果终端设备是从包括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载波的信息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那么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等于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载波个数的余数。
如果终端设备是从包括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非锚点载波的信息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那么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等于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非锚点载波个数的余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系统广播的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获取第一载波信息列表,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或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采用所述预设算法计算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系统广播的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
应理解,在上述随机接入装置的实现中,处理模块可以被具体实现为处理器,接收模块可以被具体实现为接收器。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在上述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实施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终端设备根据基站指示的可进行接入的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所有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根据基站已经知道的第一接入载波在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新的第二接入载波,而不是随机选择接入载波,基站也可根据指示的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终端设备采用的第二接入载波,以便配置其他终端设备的接入载波,降低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冲突概率,并避免干扰其他终端设备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随机接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绝大多数的随机接入,都是让终端设备按照系统广播配置,在有需求时直接随机选择可用的资源进行发起,基站负责解决由此产生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冲突。之所以设计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通过order为终端设备指示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就是为了一些特殊的场景,基站想要减少对于部分终端设备的接入冲突概率。比如,基站可以预留一部分资源,只用于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被order的终端设备使用这些预留的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冲突概率。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的方案可知,部分由order触发随机接入的终端,在失败若干次后终端设备会更换覆盖等级,会随机选择载波发起新的尝试。针对这些终端设备来说,不能保证随机选择的载波以及该载波上相应使用的资源时基站预留的,冲突概率会大大增强。对于网络或其他终端设备来说,由于这些终端设备可能随机选择到其他载波上的预留资源,也会给本该使用这些资源的终端带来干扰。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更该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之后选择的载波是随机的,基站不可知,也不可控。需要设计新的针对这种场景的载波选择方法,即保证终端设备可以选到支持新覆盖等级的载波,同时还要保证选择有一定规律,基站可控。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确定接入载波的方案,以使基站可控,同时降低对其他终端设备的干扰。
图1所示为本申请随机接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用于任何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可应用于要求终端设备低复杂度、低功耗的NB-IoT系统、eMTC系统这些物联网系统,另外,传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等。例如图1所示的IoT通信系统,该方案可应用于可接入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各类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例如:电脑、家电、汽车、电视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基站,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下,该随机接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S10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该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载波。
基站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会指示终端设备使用的覆盖等级、子载波索引以及载波索引等参数,以便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基站指示的覆盖等级、子载波索引以及载波索引,在对应的载波的位置上,使用对应于该覆盖等级的随机接入资源配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正常情况下,终端设备会收到基站返回的随机接入响应。然而,由于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以及其他问题的影响,终端设备在多次使用该第一接入载波进行随机接入均为收到基站返回的随机接入响应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接入配置,例如,将覆盖等级提升。
此时,终端设备需要根据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在支持随机接入载波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新的随机接入载波,即本方案中的第二接入载波。
本方案中,终端设备不再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载波,而是基于基站指示的第一接入载波在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从该列表中重新确认新的第二接入载波,以使基站也能够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确定该终端设备可能采用的载波,进行调控避免干扰。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第二接入载波: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
上述方案的含义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确定新的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然后根据确定的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出第二接入载波,该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可通过基站广播得到。一种具体的计算方式为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例如:将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的余数作为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从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获取第一载波信息列表,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
上述方案的含义为:终端设备首先从接入载波信息列表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一定条件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例如: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或支持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的信息。即可以是将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所有可以支持该终端设备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筛选出来形成新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或者将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所有可以支持该终端设备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筛选出来形成新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然后终端设备从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
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中的索引,获取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获取方式可以为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的确定方式为:
如果终端设备是从包括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载波的信息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那么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等于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载波个数的余数。
如果终端设备是从包括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非锚点载波的信息的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第二接入载波,那么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等于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除以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所有非锚点载波个数的余数。
S102:终端设备在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在确定了第二接入载波之后,根据该新的第二接入载波进行随机接入,可根据新的覆盖等级以及第二接入载波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以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若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返回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则接入成功。
否则可以按照上述过程继续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之前,接收系统广播得到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根据基站指示的可进行接入的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所有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时,根据基站已经知道的第一接入载波在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新的第二接入载波,而不是随机选择接入载波,基站也可根据指示的第一接入载波确定终端设备采用的第二接入载波,以便配置其他终端设备的接入载波,降低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冲突概率,并避免干扰其他终端设备的使用。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提供几个具体过程为对本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案:
对于PDCCH 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当终端设备尝试若干次失败后,可能提升覆盖等级,然后根据原始PDCCH order中的Carrier_index(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确定新的接入载波(第一接入载波),然后在新的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具体的,可以根据系统广播中的载波配置,按照配置中的载波顺序,从中选取可用于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当前覆盖等级的载波,构成一个新的载波列表(即第一载波信息列表);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新的载波索引:
Carrier_index_new=Carrier_index mod可用于当前覆盖等级的载波数;其中,mod表示求余运算。然后使用Carrier_index_new在新的载波列表中确定新的随机接入载波。
上述方案中,该新的载波列表中可以包括所有的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也可以只包括支持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由于部分终端设备(例如:R-13类型的终端)只能在锚点载波(anchor载波)上进行接入,anchor载波可能负载较大,因此考虑在重选时避免使用anchor载波,进而避免anchor载波上的负载进一步增加。
第二种实现方案:
对于PDCCH 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当终端设备尝试若干次失败后,可能提升覆盖等级。终端设备根据基站的PDCCH order中的Carrier_index(即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确定新的接入载波(第二接入载波),然后在新的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例如,确定新的接入载波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新的载波索引:
Carrier_index_new=Carrier_index mod可用于当前覆盖等级的载波数;其中,mod表示求余运算。然后使用使用Carrier_index_new在系统广播配置的载波列表中确定新的随机接入载波:例如:索引值0代表列表中第一个可用于当前覆盖等级随机接入的载波,值1代表列表中第二个可用于当前覆盖等级随机接入的载波。
该种方式中,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变更后的载波不是随机选择的,选择方式和相应公式由协议规定,基站知道终端变更覆盖等级时会使用哪个新的载波。因此,基站可以通过配置避免相应的干扰。
终端设备的小区重选(inter-freq终端设备ncy cell re-selection)过程中,为了增加终端设备重选到位于支持多播业务的频点的小区上去,在相关计算中引入了一个针对支持多播业务频点的偏移量QoffsetSCPTM,然而,该偏移量只出现在邻区相关计算中,即下面的Rn中: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
其中,Rs用于服务小区,Rn用于其他邻区。新引入的QoffsetSCPTM只包含在Qoffset的计算中。重选时的小区重选条件为,在Rn>Rs的所有小区中选择最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当重选完成后,终端驻留在支持多播业务的频点上的小区上,该支持多播业务的小区由之前的目标邻区变为服务小区,因为Rs中不再包含QoffsetSCPTM,此时,若其他邻区所在频点也支持相关多播业务,终端可能会再次重选到这些小区上去,也就是产生“乒乓效应”。
为了避免“乒乓效应”,本实施例:
将多播业务的偏移量同时应用于服务小区和邻区的相应计算当中。
可能的一种计算方式一为: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也即,QoffsetSCPTM作为一个独立的偏置量,显示的增加到Rs和Rn的计算中。为了使终端设备尽量选择到支持多播业务的小区/频点上,该偏置量的值为非负值,或者正值;
另外一种计算方式二为: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也即,QoffsetSCPTM作为一个独立的偏置量,显示的增加到Rs和Rn的计算中。为了使终端设备尽量选择到支持多播业务的小区/频点上,该偏置量的值为非正值,或者负值;
另外,该偏置量也可以作为一个隐式的偏置量,将偏置量的值隐式增加到现有的偏置量中,比如计算方式三: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
在服务小区的计算中,如果多播的偏置量存在的话,则QHyst的值为QHyst加上多播偏置量,例如QoffsetSCPTM,或者Qoffsettemp的值为Qoffsettemp的值加上或者减去多播偏置量,例如QoffsetSCPTM,此时多播偏置量的值可以为非正值,非负值,正值,负值,或者其中之一。
在邻区的计算中,如果多播的偏置量存在的话,则Qoffsetfrequency的值为Qoffsetfrequency加上QoffsetSCPTM的值。此时QoffsetSCPTM的值为非正值,或者负值。
类似的,其他的显示和隐式混合的指示方式如下,在服务小区的计算中,多播偏置作为显示存在,为了使终端设备尽量选择到支持多播业务的小区/频点上,该偏置量的值为非负值,或者正值;
而在邻区的计算中,多播偏置量作为隐式存在。邻区的隐式存在方式和上述的邻区计算的隐式表达是一样的。也即,在邻区的计算中,如果多播的偏置量存在的话,则Qoffsetfrequency的值为Qoffsetfrequency加上QoffsetSCPTM的值。此时QoffsetSCPTM的值为非正值,或者负值。计算方式四: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
类似的,其他的显示和隐式混合的指示方式如下,在服务小区的计算中,多播偏置作为显示存在,为了使终端设备尽量选择到支持多播业务的小区/频点上,该偏置量的值为非正值,或者负值;
而在邻区的计算中,多播偏置量作为隐式存在。邻区的隐式存在方式和上述的邻区计算的隐式表达是一样的。也即,在邻区的计算中,如果多播的偏置量存在的话,则Qoffsetfrequency的值为Qoffsetfrequency加上QoffsetSCPTM的值。此时QoffsetSCPTM的值为非正值,或者负值。计算方式五: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QoffsetSCPTM
Rn=Qmeas,n-Qoffset-Qoffsettemp
此外,使用偏移量使得很多终端设备都驻留在支持某些多播业务的频点上,而当终端设备所在频点的多播业务结束后,如果服务小区的质量很好,终端不一会触发小区重选业务。这就导致了大量终端驻留在该频点上,导致该频点的负载可能较重,不利于网络的负载均衡。
在目前的小区重选的测量规则中,为了限制终端设备在空闲态的测量,系统消息中定义了两个测量阈值:一个是同频测量阈值:SIntraSearchP和一个异频测量阈值SnonIntraSearchP,当服务小区的测量量高于对应的阈值时,终端设备就不执行对应的测量。比如当服务小区的阈值高于同频测量门限时,Srxlev>SIntraSearchP,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执行同频测量。当服务小区的阈值高于异频测量门限时,Srxlev>SnonIntraSearchP,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执行异频测量。
为了解决上述的多播业务结束后,终端停留在服务小区,不触发邻区测量,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其他频点/小区驻留的问题,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当终端所在频点上的多播业务结束后,终端设备忽略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触发阈值,启动相邻小区的测量。具体为:
·终端设备忽略同频小区的测量阈值SIntraSearchP:当多播业务技术后,终端设备忽略同频测量阈值,启动同频测量;
·或者,终端设备忽略异频小区的测量阈值SnonIntraSearchP:当多播业务技术后,终端设备忽略异频测量阈值,启动异频测量;
·或者,终端设备忽略同频小区的测量阈值SIntraSearchP和异频测量阈值SnonIntraSearchP:当多播业务技术后,终端设备忽略同频测量阈值和异频测量阈值,启动同频测量和异频测量。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随机接入装置10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接入模块12,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获取的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可选的于,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
从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获取第一载波信息列表,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载波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获取的所述第一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信息或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采用所述预设算法计算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该随机接入装置10还包括:
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系统广播的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在上述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器、接收器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实施前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magnetic tape)、软盘(floppy disk)、光盘(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Claims (6)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采用所述预设算法计算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
其中,所述新的覆盖等级为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覆盖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系统广播的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
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确定第二接入载波;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为基站指示的终端设备进行接入的载波,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包括支持随机接入的载波的信息;
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第二接入载波上进行随机接入;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采用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从所述预先获取的接入载波信息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载波;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采用预设算法计算获取所述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新的覆盖等级的全部载波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和用于所述新的覆盖等级的非锚点载波的个数确定第二接入载波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载波的索引;
其中,所述新的覆盖等级为所述终端设备提升覆盖等级之后的覆盖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系统广播的所述接入载波信息列表。
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CN201780088890.8A 2017-03-24 2017-03-24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63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8185 WO2018170919A1 (zh) 2017-03-24 2017-03-24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3331A CN110463331A (zh) 2019-11-15
CN110463331B true CN110463331B (zh) 2022-04-12

Family

ID=6358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890.8A Active CN110463331B (zh) 2017-03-24 2017-03-24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22184A1 (zh)
EP (1) EP3582574B1 (zh)
JP (1) JP7060611B2 (zh)
KR (1) KR102271492B1 (zh)
CN (1) CN110463331B (zh)
WO (1) WO20181709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9532B (zh) * 2020-01-09 2023-01-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覆盖增强等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297A (zh) * 2009-11-02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WO2011097803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通信系统中检测随机接入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24018A1 (zh) * 2010-04-06 2011-10-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处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4901A (zh) * 2010-03-18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分量载波通信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设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0314B2 (en) * 2008-12-16 2012-1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erforming initial access in a multi-carrie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P3893426A1 (en) * 2009-04-23 2021-10-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453598A4 (en) * 2009-07-07 2015-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ING CARRIER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8395985B2 (en) *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KR20170084026A (ko) 2014-11-06 2017-07-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유저단말, 무선기지국 및 무선통신방법
US20170238284A1 (en) * 2016-02-05 2017-08-17 Mediatek Inc. Multi-Carrier Oper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773466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夏普株式会社 执行随机接入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734714B (zh) 2016-08-12 2023-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用户终端
KR102219566B1 (ko) * 2017-01-30 2021-02-23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랜덤 액세스 절차에서, 변경된 커버리지 향상(ce) 레벨에서의 전송을 위한 무선 장치,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그 내부에서의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297A (zh) * 2009-11-02 2011-05-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WO2011097803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通信系统中检测随机接入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4901A (zh) * 2010-03-18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分量载波通信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设计
WO2011124018A1 (zh) * 2010-04-06 2011-10-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处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 for PRACH on multi-carrier in NB-IoT;ZTE;《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 R2-164859》;20160826;全文 *
Introduction of NB-IoT Enhancements other than Multicast;Huawei;《3GPP TSG-RAN2 Meeting #97 R2-1702194》;20170217;全文 *
NPRACH on Non-anchor NB-IoT Carrier;Huawei, HiSilicon, Neul Ltd.;《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7816》;20161118;全文 *
Remaining aspects of NPRACH on a non-anchor carrier;Sequans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2 #97 R2-1701662》;201702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15183A (ja) 2020-05-21
EP3582574B1 (en) 2023-07-12
US20200022184A1 (en) 2020-01-16
KR20190124765A (ko) 2019-11-05
EP3582574A1 (en) 2019-12-18
WO2018170919A1 (zh) 2018-09-27
EP3582574A4 (en) 2020-03-04
JP7060611B2 (ja) 2022-04-26
KR102271492B1 (ko) 2021-06-30
CN110463331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733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187428B (zh)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US20180262957A1 (en) Priority measurement rules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occasions
JP5512897B2 (ja)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通信において制御チャネルのためにライセンススペクトル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655022B2 (en) Method of cell reselection
US2011003955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3502749A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202300789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x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US20230156538A1 (en) Cell selection or reselection metho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CN114190114A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相关通信设备
JP6473163B2 (ja) 隣接セルに近い移動局を識別する方法
US201400641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laring Radio Link Failure (RLF)
CN112020899B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15910B2 (en) Enhanced radio frequency band scanning
CN114339958A (zh) 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463331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163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congigured grant resources
CN11729638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616852A (zh) 用于增强上行链路覆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7561741A (zh) 小区测量方法、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77315A (zh)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17202389A (zh) 随机接入响应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643154A (zh) 基于增强上行覆盖的传输方法、门限的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