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9927A - 接口构件 - Google Patents

接口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9927A
CN110459927A CN201910766472.0A CN201910766472A CN110459927A CN 110459927 A CN110459927 A CN 110459927A CN 201910766472 A CN201910766472 A CN 201910766472A CN 110459927 A CN110459927 A CN 110459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ata center
coupler
cable
cooling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64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7664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9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9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9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接口构件,该方法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以及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以及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至少一个网络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与至少一个电缆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冷却媒介接口配合的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

Description

接口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气元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口构件。
背景技术
箱式数据机房(又称箱式数据中心)指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计算机硬件及供配电、空调末端等辅助设备集中放置于箱体(如集装箱)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小型数据机房。该种箱式数据机房具有易搬运、低成本、建设快、受场地限制小等优点,在数据中心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集装箱数据机房的布置方式是集装箱整体在工厂预制安装后运送至数据中心场地并安装在场地的指定位置。
数据机房的运行主要为外界提供服务,需要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需要接入网络线路。而要保证数据机房能够正常运行,又必须为设备提供电力,因此还需要接入电缆。箱式数据机房一般都采用近端制冷如行级精密空调等制冷形式,需要冷却媒介进入机房带走机房散热量,因此还需要接入冷却媒介管路。这些线路/管路的接入一般都是在箱式数据机房到位后现场施工连接完成的,线路的连接可靠性依赖于施工水平。并且施工时间会比较长,对箱式数据机房快速部署会形成不利制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口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以及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媒介接口配合的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对接时,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
可选地,所述冷却媒介接口包括冷却液接口。
可选地,所述冷却媒介接口包括冷却媒介进口和冷却媒介出口。
可选地,所述网络接口包括光纤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安装在数据中心的预留区域。
可选地,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可移动数据中心。
可选地,所述可移动数据中心包括箱式数据中心。
可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用于布置网线、电缆和冷却媒介管道的桥架的预留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接口构件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接口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接口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构件以及能够应用该接口构件的箱式数据中心。该接口构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以及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以及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至少一个网络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与至少一个电缆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冷却媒介接口配合的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接口构件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箱式数据机房(又称箱式数据中心)指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计算机硬件及供配电、空调末端等辅助设备集中放置于箱体(如集装箱)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小型数据机房。该种箱式数据机房具有易搬运、低成本、建设快、受场地限制小等优点,在数据中心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集装箱数据机房的布置方式是集装箱整体在工厂预制安装后运送至数据中心场地并安装在场地的指定位置。
数据机房的运行主要为外界提供服务,需要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需要接入网络线路。而要保证数据机房能够正常运行,又必须为设备提供电力,因此还需要接入电缆。箱式数据机房一般都采用近端制冷如行级精密空调等制冷形式,需要冷却媒介进入机房带走机房散热量,因此还需要接入冷却媒介管路。这些线路/管路的接入一般都是在箱式数据机房到位后现场施工连接完成的,线路的连接可靠性依赖于施工水平。并且施工时间会比较长,对箱式数据机房快速部署会形成不利制约。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解决方案,即对于箱式数据机房1,通过设计一个一体化的接口构件2,将所有的网络接口、所有的电缆接口以及所有的冷却媒介接口全部集中设置在一个接口构件2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预制箱式数据机房1时实现线路/管路的接入,能够快速提升机房设备扩容能力,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降低对施工场地其他已运行的箱式数据机房的影响,同时通过工厂预制安装该接口构件2能够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公开。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接口构件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接口构件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
具体地,该第一本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11、至少一个电缆接口212以及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213。该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该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11配合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221、与该至少一个电缆接口212配合的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222、以及与该至少一个冷却媒介接口213配合的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223。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接口构件2用作箱式数据机房一体化接口,例如可以把包括网络、供配电、制冷等线路/管路集成于一个接口内。并且该一体化接口在工厂生产后可以安装于箱式数据机房的箱体上。具体地,该接口构件2能够可分离地安装在该箱式数据机房的箱体上,或者固定地安装在该箱式数据机房的箱体上(焊接在该箱式数据机房的箱体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箱式数据机房的箱体内部设置有IT设备以及供配电机柜、末端空调等设备。这些设备所需的线路/管路连接也可以在工厂内预先布置完成,并接至该接口构件2的第一本体21处。在数据中心的指定场地预留有事先施工完成的预留接口即该接口构件2的第二本体22。当箱式数据机房被运送至现场后,只需要将该接口构件2的第一本体21与该接口构件2的第二本体22对接即可实现箱式数据机房的电力、网络和制冷供应。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一体化的接口构件,能够实现工厂预制化,取消现场线路/管路施工部署工作。由于工厂化生产质量高于现场施工质量,因此可以提升整个项目的质量,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改善现场施工环境,降低对已有箱式数据机房的影响,实现快速灵活部署箱式数据机房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对接时,该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该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该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该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以及该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该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接口构件的示意图。
应该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如果该接口构件2的第一本体21上仅设置有一个网络接口211、一个电缆接口212和两个冷却媒介接口(包括进口213A和出口213B),对应地,则该接口构件2的第二本体22上可以仅设置有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221、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222和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包括进口耦合器223A和出口耦合器223B)。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第一本体21与该第二本体22对接时,网络接口211耦合至网络接口耦合器221,电缆接口212耦合至电缆接口耦合器222,进口213A耦合至进口耦合器223A,出口213B耦合至出口耦合器223B。
此外,如果一个接口构件2的第一本体21上同时设置有多个网络接口211,和/或多个电缆接口212,和/或多个(多于两个)冷却媒介接口(包括同等数量的进口213A和出口213B),对应地,则这个接口构件2的第二本体22上也需要设置多个网络接口耦合器221,和/或多个电缆接口耦合器222,和/或多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包括同等数量的进口耦合器223A和出口耦合器223B)。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第一本体21与该第二本体22对接时,这些网络接口211与相同数量的网络接口耦合器221一一对应地耦合,这些电缆接口212与相同数量的电缆接口耦合器222一一对应地耦合,这些进口213A与相同数量的进口耦合器223A一一对应地耦合,这些出口213B与相同数量的出口耦合器223B一一对应地耦合。
应该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口的具体型式需要根据箱式数据机房内部线缆及管路能够使用的接口确定,示意图仅作示意用,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分离时,该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该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该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该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以及该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该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
应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限定的解耦合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限定的耦合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冷却媒介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冷却液接口。该冷却媒介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冷却媒介进口和冷却媒介出口。
以冷却媒介(又简称冷媒)空调为例,通常既需要输入冷媒以冷却箱体内的空气,又需要输出冷媒以带走箱体内产生的热量。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接口构件至少需要一个冷媒进口和一个冷媒出口,对应地,至少还需要一个冷媒进口耦合器和一个冷媒出口耦合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口与耦合器的关系类似插头与插座的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网络接口包括光纤接口。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缆接口可以包括电缆的工业连接器接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第一本体安装在数据中心的预留区域。
具体地,在工厂预制箱式数据机房时,可以在箱体外表面上部空间(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预留该预留区域,用于安装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具体地,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可以分离地安装在该箱式数据机房的预留区域,或者可以固定地安装在该箱式数据机房的预留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数据中心例如可以包括可移动数据中心(又称可移动数据机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可移动的数据机房可以灵活地扩展数据中心,尤其可以灵活地在野外部署/扩展数据中心。而通过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构件的可移动数据机房,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运送至指定的数据中心,并将其移动至预留的耦合器处直接接入使用,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与较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这种数据中心布置速度更快,能够快速实现设备扩容。并且现场连接线缆少,整体比较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数据中心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箱体、信息处理机构、管理机构、配电机构和制冷机构。具体地,信息处理机构设置在至少一个箱体中的第一箱体内,用于模拟信息处理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在至少一个箱体中的第二箱体内,用于针对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管理。配电机构设置在至少一个箱体中的第三箱体内,用于为数据中心内的用电设备供电。制冷机构设置在至少一个箱体外部。
其中,信息处理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网线可以接入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的网络接口,配电机构的电缆可以接入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的电缆接口,制冷机构的冷媒进、出口管路可以接入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的冷媒进、出接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可移动数据中心例如可以包括箱式数据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箱式数据中心可以是使用集装箱制作的数据中心,或者也可以是使用其他尺寸的箱子制作的数据中心,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该第二本体安装在用于布置网线、电缆和冷却媒介管道的桥架的预留区域。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在需要使用可移动的箱式数据机房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其运送至指定场地,并将其移动至架桥上预留的耦合器处直接接入使用,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与较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这种数据中心布置速度更快,能够快速实现设备扩容。并且现场连接线缆少,整体比较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包括网络、供配电、制冷管路在内的线路/管路都是在箱式数据机房到位后现场施工安装连接完成的,存在施工时间较长,线路/管路连接可靠性依赖于施工水平的缺陷。如果需要分期部署箱式数据机房,则每期部署时都需要对箱式数据机房进行现场施工工作,这对已有机房的运维工作不利。
而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构件,将接口构件的第一本体(即接口部分)预先安装在箱式数据机房的预留区域上,并将该接口构件的第二本体(即耦合器部分)预先安装在铺设线路/管路的架桥的预留区域上,使用时,直接将箱式数据机房移动至架桥的预留区域处,能够快速提升机房设备扩容能力,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降低对施工场地其他已运行的箱式数据机房的影响,同时通过为箱式数据中心预制安装接口构件能够提升整体产品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接口构件,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以及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以及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配合的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媒介接口配合的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对接时,
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
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以及
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
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
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以及
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媒介接口耦合器对应解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冷却媒介接口包括冷却液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冷却媒介接口包括冷却媒介进口和冷却媒介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网络接口包括光纤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安装在数据中心的预留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可移动数据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可移动数据中心包括箱式数据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用于布置网线、电缆和冷却媒介管道的桥架的预留区域。
CN201910766472.0A 2019-08-19 2019-08-19 接口构件 Pending CN110459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472.0A CN110459927A (zh) 2019-08-19 2019-08-19 接口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472.0A CN110459927A (zh) 2019-08-19 2019-08-19 接口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9927A true CN110459927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6472.0A Pending CN110459927A (zh) 2019-08-19 2019-08-19 接口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992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3170U (zh) * 2012-06-26 2013-01-09 苏州舜唐新能源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
WO2013140180A2 (en) * 2012-03-22 2013-09-26 Sapper Jan Stefan Port replicator
CN104466536A (zh) * 2014-12-30 2015-03-25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装连接器
CN204965311U (zh) * 2015-10-08 2016-01-13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笔记本面板
CN107946885A (zh) * 2017-12-08 2018-04-20 光惠(上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稳定型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0180A2 (en) * 2012-03-22 2013-09-26 Sapper Jan Stefan Port replicator
CN202663170U (zh) * 2012-06-26 2013-01-09 苏州舜唐新能源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
CN104466536A (zh) * 2014-12-30 2015-03-25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装连接器
CN204965311U (zh) * 2015-10-08 2016-01-13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笔记本面板
CN107946885A (zh) * 2017-12-08 2018-04-20 光惠(上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稳定型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1189B2 (en) Splitting of combined delivery power, data, and coo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430072B (zh) 用于多住户单元的光纤分配网络中的转变盒
CN102164071A (zh) 用于在设备布局中进行音频/视频流送的消息传递框架
JP2002014749A (ja) 電源システム
CN101109951A (zh) 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接入系统
CN111859515A (zh) 基于bim技术的泵房建模方法
CN107992686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布线机的线束路径生成系统
CN106027424A (zh) 基于RapidIO交换技术的以太网交换装置
CN110459927A (zh) 接口构件
CN107666139A (zh) 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
CN204882998U (zh) 光纤配线箱
CN102841416A (zh) 挂壁式光分路器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08523A (zh) 一种模块化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设计方法
CN201788303U (zh) 挂墙竖列式光缆分纤箱
WO2022105396A1 (zh) 光纤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4288639B2 (ja) プラント統合設計システム及びプラント建設プロジェクト統合管理システム
CN1435029A (zh) 桥接口电路
CN110139529A (zh)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CN102364367A (zh) 一种12芯直插式熔配一体化托盘
CN201828696U (zh) 一种光纤综合分配箱
CN104142549A (zh) 电力通信设备箱
CN208113122U (zh) 集成式变电站后台机系统
CN204989943U (zh) 一种基于无线驱动的舞台声光协调运行系统
CN210240030U (zh) 一种流体泵组
CN202102155U (zh) 挂壁式光分路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