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6942A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6942A
CN110456942A CN201910743168.4A CN201910743168A CN110456942A CN 110456942 A CN110456942 A CN 110456942A CN 201910743168 A CN201910743168 A CN 201910743168A CN 110456942 A CN110456942 A CN 110456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gnd
cabling
control display
sign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31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6942B (zh
Inventor
吕品高
朱修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31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6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6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6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6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6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含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触控区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触控电极、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与触控电极相连的信号线和至少两条GND走线,所述GND走线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所述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触控面板的静电释放问题,减少静电对其内部信号线及信号线相连接的触控电极的影响。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属于有机发光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上配备了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在触控显示面板中,静电放电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异常。
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屏触控区的外围的非触控走线区域设置有一条GND线路,该GND线路与信号线相邻,用于实现静电的释放。
然而,当触控显示面板外部有静电产生时,静电迅速经过外侧GND线路进行释放,容易击穿信号线,致使触控显示面板触的控操作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触控显示面板的静电释放问题,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触控电极、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与触控电极相连的信号线和至少两条GND走线,所述GND走线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所述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位于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所有GND走线在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之前,通过导电胶合并为一条GND总线,所述GND总线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相邻的GND走线之间通过导电材料短接。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各个相邻的GND走线之间的短接位置不同。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GND走线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内,任一条所述GND走线分裂为至少两条GND走线分支。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内,至少两条所述GND走线合并为一条GND走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在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所有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静电的迅速释放,保证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触控面板;
110-触控区;
120-信号线;
130-GND走线;
131-导电材料;
140-外部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区110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信号线120和至少两条GND走线130,该GND走线130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该GND走线130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
在本领域中,针对触控显示面板的较常用静电防护方式是:在触控区110的外围边沿设置一条围绕触控区110的GND线路,该GND线路与触控面板的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当触控面板生成静电时,静电电荷通过GND线路流向驱动电路的接地端,从而实现静电释放。但是,由于仅仅设置一条GND线路,当静电较强时,流经GND线路的静电电流也会较大,从而在静电释放的过程中容易直接释放到并击穿与GND走线相邻的信号线,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工作异常。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对封装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参见图1,可以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社会至少两条GND走线130,从而能够分散外部静电释放,减小每条GND走线130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具体地,线宽越大,其对应的线阻越小,则流经的电流也会越大。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线宽越大,GND携带的静电也越大。基于上述原理,将远离信号线120,即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大,将距离信号线120最近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小。因此,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GND走线的具体线宽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绘制走线,也可以仅仅加宽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而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一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GND走线130等间距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布线方式较为便捷,可以适用于GND走线较多的情况。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内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减小外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低,远离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高,从而使得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所有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静电的迅速释放,保证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区110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信号线120和至少两条GND走线130,该GND走线130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该GND走线130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所有GND走线130在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之前,通过导电胶合并为一条GND总线,该GND总线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GND走线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在GND走线在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之前,通过导电胶合并为一条GND总线,然后将该GND总线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减少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焊接次数。另外,这种设计方式也可以减少GND走线在外部驱动电路侧的占用面积,使得线路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具体地,将远离信号线120,即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大,将距离信号线120最近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小。因此,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GND走线的具体线宽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绘制走线,也可以仅仅加宽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而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一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GND走线130等间距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布线方式较为便捷,可以适用于GND走线较多的情况。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内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减小外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低,远离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高,从而使得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将GND走线在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之前,通过导电胶合并为一条GND总线,然后将该GND总线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从而可以减少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焊接次数。另外,这种设计方式也可以减少GND走线在外部驱动电路侧的占用面积,使得线路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区110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信号线120和至少两条GND走线130,该GND走线130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该GND走线130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相邻的GND走线130之间通过导电材料131短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两相邻的GND走线130通过导电材料131短接。可选地,在设计GND走线时,可以通过金属导电层将各个相邻的GND走线进行短接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静电的快速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相邻的GND走线之间短接的具体位置。短接位置可以是相同的区域,也可以是不同的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各个相邻的GND走线之间的短接位置不同。具体地,参见图3,三条GND走线的短接位置不同,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延长静电荷的行走路径,提高静电的分流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GND走线的具体线宽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绘制走线,也可以仅仅加宽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而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一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GND走线130等间距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布线方式较为便捷,可以适用于GND走线较多的情况。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内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减小外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低,远离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高,从而使得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通过将相邻的GND走线130之间通过导电材料131短接,从而可以实现静电的快速分流。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区110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信号线120和至少两条GND走线130,该GND走线130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该GND走线130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相邻的GND走线130之间通过导电材料131短接。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任一条GND走线130分裂为至少两条GND走线分支。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将任一条GND走线130分裂为至少两条GND走线分支,从而在非触控区的部分边沿走线区域较宽时,适当增加GND走线条数,从而增加静电释放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大,将距离信号线120最近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小。因此,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GND走线的具体线宽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绘制走线,也可以仅仅加宽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而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一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GND走线130等间距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布线方式较为便捷,可以适用于GND走线较多的情况。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内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减小外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低,远离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高,从而使得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任一条GND走线130分裂为至少两条GND走线分支,从而可以在非显示区的部分边沿较宽时,适当增加GND走线条数,从而增加静电释放量。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00,包括触控区110和非触控区,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信号线120和至少两条GND走线130,该GND走线130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该GND走线130与外部驱动电路140的接地端电连接。相邻的GND走线130之间通过导电材料131短接。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至少两条GND走线130合并为一条GND走线。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将至少两条GND走线130合并为一条GND走线。从而在非显示区的部分边沿走线空间较窄时,可以适当减少GND走线的条数,从而减少GND走线占用的面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远离信号线120,即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大,将距离信号线120最近的GND走线的线宽设置为最小。因此,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各个GND走线的具体线宽设置。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绘制走线,也可以仅仅加宽最外围的GND走线的线宽,而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一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GND走线130等间距设置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布线方式较为便捷,可以适用于GND走线较多的情况。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增加内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减小外侧相邻GND走线的间距。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低,远离信号线的GND走线的布线密度高,从而使得外侧GND走线携带更多的静电,内侧靠近信号线的GND走线携带较少的静电,从而使得流经外围GND走线的静电电流大于内侧GND走线的静电电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内侧GND走线对相邻信号线120的影响,减少信号线120被静电击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在信号线120的外围区域内,至少两条GND走线130合并为一条GND走线,从而在非显示区的部分边沿较窄时,可以适当减少GND走线的条数,从而减少GND走线占用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采用上述图1~图5中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其具体实现过程和实现原理参见图1~图5相关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非触控区的信号线的外围区域设置至少两条GND走线,从而能够减小每条GND走线所携带的静电量,在保证静电释放效果的同时,减小与信号线相邻的GND走线在静电释放时对信号线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进一步地,所有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静电的迅速释放,保证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和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内设置有与触控电极相连的信号线和至少两条GND走线,所述GND走线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所述GND走线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外侧的GND走线的线宽大于位于内侧的GND走线的线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GND走线在与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之前,通过导电胶合并为一条GND总线,所述GND总线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GND走线之间通过导电材料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相邻的GND走线之间的短接位置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GND走线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相邻GND走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内,任一条所述GND走线分裂为至少两条GND走线分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围区域内,至少两条所述GND走线合并为一条GND走线。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910743168.4A 2019-08-13 2019-08-13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456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3168.4A CN110456942B (zh) 2019-08-13 2019-08-13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3168.4A CN110456942B (zh) 2019-08-13 2019-08-13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6942A true CN110456942A (zh) 2019-11-15
CN110456942B CN110456942B (zh) 2022-10-14

Family

ID=68486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3168.4A Active CN110456942B (zh) 2019-08-13 2019-08-13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69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7689A (zh) * 2019-11-22 2020-0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3166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可穿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74621A (zh) * 2021-08-03 2021-11-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51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545838A (zh) * 2018-12-20 2019-03-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7816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51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545838A (zh) * 2018-12-20 2019-03-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7816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7689A (zh) * 2019-11-22 2020-0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27689B (zh) * 2019-11-22 2023-11-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3166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可穿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31661B (zh) * 2019-12-30 2020-12-25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可穿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74621A (zh) * 2021-08-03 2021-11-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6942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6942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599273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electrode blocks connected by bridge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10726B1 (ko) 인셀 터치 방식 표시장치
CN109994042B (zh) 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
CN1090649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674842B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30120312A1 (en) Touch panel
CN10944564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17874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61237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325601B (zh) 触控屏、显示装置及触控屏的制备方法
CN10537328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460583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とタッチ機能を具えるパネル
DE202011052527U1 (de) Positionserfassungspaneel
CN106445221A (zh) 触控显示设备
CN10937787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02180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0001893B2 (en)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711349A (zh) 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装置
CN100454554C (zh)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及包括其的薄膜晶体管基板
CN108803944A (zh) 触控结构及触控面板
CN10997658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66146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KR20160063064A (ko) 터치 센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