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2047B -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2047B
CN110452047B CN201910781757.1A CN201910781757A CN110452047B CN 110452047 B CN110452047 B CN 110452047B CN 201910781757 A CN201910781757 A CN 201910781757A CN 110452047 B CN110452047 B CN 110452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arts
tea tree
tea
waste resid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17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2047A (zh
Inventor
戴国梁
陈金发
居文政
张农山
陈成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nxi Tiekuanyin Group Co ltd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nxi Tiekuanyin Group Co ltd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nxi Tiekuanyin Group Co ltd,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ujian Anxi Tiekuany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17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2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2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2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2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2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有机肥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茶树副产物150‑450份、甘蔗废渣100‑400份、中药材废渣80‑320份、发酵菌剂18‑32份和牲畜粪便280‑550份,其中,中药材废渣为黄连、苦参、延胡索三种中药材分别用水或乙醇提取后,所得废渣按质量比为2‑4:1‑3:0.5‑1.5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技术腐熟快、成本低、肥效高,所用原料可协同具有提升茶树品质的作用。有效利用茶树副产物,既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环保,避免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Description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茶叶大国,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树副产物也产生的越来越多。茶树副产物指的是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精制厂的茶灰、制速溶茶冰茶剩下的茶渣、茶籽榨油后的饼粕、茶果、筋毛、梗朴等。现阶段茶树副产物资源利用途径不多,而且尚未形成产业化的条件,存在技术含量低、综合利用水平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引发环境污染。茶树副产物处置不当引发的问题比较严重,如露天焚烧会浪费资源、损伤地力、污染大气、影响交通,而自然腐解会造成土壤有毒物质累积、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传播。故茶树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茶树副产物作原料的成本低、肥效高的茶树有机肥,节省资源且利于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有机肥,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茶树副产物150-450份、甘蔗废渣100-400份、中药材废渣80-320份、发酵菌剂18-32份和牲畜粪便280-550份,其中,中药材废渣为黄连、苦参、延胡索三种中药材采用水或乙醇提取后,所得废渣按照质量比为2-4:1-3:0.5-1.5混合即得。
上述茶树有机肥,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茶树副产物200-400份、甘蔗废渣150-350份、中药材废渣100-300份、发酵菌剂20-30份和牲畜粪便300-500份。
上述茶树有机肥中,所述中药材废渣中的黄连、苦参、延胡索废渣优选的质量比为3:2:1。
上述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茶树副产物和中药材废渣分别经过预处理,再与甘蔗渣和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得到混合物料,然后进行自然发酵和二次发酵,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后,制粒,即得。
上述方法所述的茶树副产物预处理是将茶树副产物干燥后粉碎。
上述方法所述的中药材废渣预处理是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预处理,浸泡时间12h以上,使得石灰水与废渣充分接触。石灰水质量浓度为0.5-1%,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6-8。
上述方法所述发酵菌剂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和蛋白质分解菌,可直接市场购得。
上述方法所述的自然发酵为将混合物料调至湿度为60%~70%,pH=7.0,制成发酵垛堆,遮光密闭,进行混合物料自然发酵10-14天,每2天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
上述方法所述的二次发酵时间为16-20天。二次发酵也为自然发酵,发酵期间无需翻动。
上述方法所述的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且经过自然蒸发使其含水量控制在15%。
上述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茶树副产物预处理:将茶树副产物干燥粉碎;
(2)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预处理,预处理时间12h以上,使得石灰水与废渣充分接触;
(3)将处理好的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及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搅拌均匀;
(4)加水分调至湿度为60%~70%,pH=6-8,制成顶部削平的发酵垛堆,外盖黑色塑料薄膜,进行混合物料自然发酵,每2天用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
(5)进行二次发酵,时间16-20天,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后,制粒,即得。
上述步骤(1)中的茶树副产物可以为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精制厂的茶灰、制速溶茶冰茶剩下的茶渣、茶籽榨油后的饼粕、茶果、筋毛、梗朴。
上述步骤(2)中所述石灰水浓度为0.5-1%(W/V),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6-8。
上述步骤(5)中所述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且经过自然蒸发使其含水量控制在15%。
黄连、苦参、延胡索在中成药配伍制剂中应用广泛,据统计三种中药材提取后所得废渣每年可达500万吨,并逐年增加。该三种废渣除含有大量粗纤维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在驱虫、促生长、抗应激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不含病菌,纯天然、安全、无残留的绿色添加剂。
甘蔗废渣在高效微生物腐解菌作用下很易腐解,并产生大量的腐殖酸等酸性物质和多元酚等,使土壤的pH值下降,第一,可以恶化了地下害虫的生境,不利地下害虫的发生发展;第二,形成的腐殖酸等酸性物质可使黄连、苦参、延胡索中的生物碱游离出来,易在水中溶解且具有酸性,这样生物碱很易“渗入”到地下害虫体内,达到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地下害虫的目的。
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废渣混合物)在高效微生物腐解菌作用下很易转化为大量的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对土壤有害生物起到“相生相克”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土壤生态”。
上述茶树副产物指的是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精制厂的茶灰、制速溶茶冰茶剩下的茶渣、茶籽榨油后的饼粕、茶果、筋毛、梗朴均可。
甘蔗废渣为甘蔗榨汁后的废弃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黄连、苦参、延胡索混合物废渣和牲畜粪便通过适当前处理后加入生物发酵剂快速腐熟、除臭、高温发酵和造粒制成生物有机肥,经过特定的配比可最大限度地杀死虫卵、病菌和杂草种子,经过造粒,可制成合格的系列生物有机肥料。
(2)本发明所述技术腐熟快、成本低、肥效高,尤其在高温高湿和酸性条件下更易通过地下害虫的触角、足、腹部等节间膜部位“渗入”虫体内,对地下害虫的神经系统具有一定得损伤作用,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呕吐等症状。
(3)本发明所用原材料可协同作用提升茶树品质。
(4)本发明可有效利用茶树副产物,既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环保,避免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茶树副产物为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或茶籽榨油后的饼粕。
发酵菌剂为河南南华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酵黄金发酵剂。
中药材废渣为分别将中药黄连、苦参和延胡索水提后,过滤得到的残渣,再按照3:2:1的重量比例混合。
实施例1
茶树副产物400重量份、甘蔗废渣15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100重量份、发酵菌剂20重量份和牲畜粪便300重量份。
制备步骤如下:
1.将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剪成3~5cm的小段后干燥粉碎;
2.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预处理,其中石灰水浓度为0.5%(W/V),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8,预处理时间12h,使得石灰水与中药材废渣充分接触;
3.将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及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搅拌均匀;
4.加适量水分调好适宜的湿度(60%~70%)与酸碱度(pH=7.0),制成顶部削平的发酵垛堆,外盖黑色塑料薄膜,进行混合物料自然发酵,每2天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自然发酵10天;
5.再进行二次发酵,条件与自然发酵相同,但不翻动,发酵时间16天,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含水量控制在15%,制粒,即得。
实施例2
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甘蔗废渣25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200重量份、发酵菌剂25份和牲畜粪便400份。
1.取茶籽榨油后的饼粕干燥后粉碎;
2.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预处理,其中石灰水浓度为0.5%(W/V),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8,预处理时间12h,使得石灰水与中药材废渣充分接触;
3.将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及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搅拌均匀;
4.加适量水分调好适宜的湿度(60%~70%)与酸碱度(pH=7.0),制成顶部削平的发酵垛堆,外盖黑色塑料薄膜,进行混合物料自然发酵,每2天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自然发酵14天;
5.进行二次发酵,条件与自然发酵相同,但不翻动,发酵时间18天,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含水量控制在15%,制粒,即得。
实施例3
茶树副产物200重量份、甘蔗废渣35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3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和牲畜粪便500重量份。
1.将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剪成3~5cm的小段后干燥粉碎;
2.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预处理,其中石灰水浓度为0.5%(W/V),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6,预处理时间12h,使得石灰水与中药材废渣充分接触;
3.将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及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搅拌均匀;
4.加适量水分调好适宜的湿度(60%~70%)与酸碱度(pH=7.0),制成顶部削平的发酵垛堆,外盖黑色塑料薄膜,进行混合物料自然发酵,每2天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
5.进行二次发酵,条件与自然发酵相同,但不翻动,发酵时间20天,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含水量控制在15%,制粒,即得。
本发明杀灭地下害虫及对茶树品质的影响通过如下实验说明:
一、材料与方法:
1.对地下害虫灭杀的作用
于茶树施肥前和茶芽开始萌动时,调查表层土壤(0-20cm)中地下害虫(蛴螬和地老虎)的数量。
2.不同肥料配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新梢发芽密度和茶树百芽重作为评价茶树生长发育的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从茶芽开始萌动开始,对茶树进行观察与调查,对各组间进行发芽密度、百芽重进行调查,其中采芽标准为一芽两叶。
3.施用方法与常规肥料施用方法相似,开沟施入并稍离根系。
二、试验结果:
表1不同处理组对地下害虫灭杀和茶叶品质的作用特征
Figure BDA0002176814790000071
上表中,
A表示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预处理方法及发酵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B表示甘蔗废渣3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发酵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C表示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3:2:1)2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预处理方法及发酵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D表示牲畜粪便4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发酵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A+C表示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3:2:1)2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预处理方法及发酵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A+B+C表示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甘蔗废渣3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3:2:1)2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预处理方法及发酵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E表示茶树副产物200重量份、甘蔗废渣1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50重量份(黄连:苦参:延胡索=3:2:1)和牲畜粪便5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F表示茶树副产物500重量份、甘蔗废渣1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100重量份(黄连:苦参:延胡索=3:2:1)和牲畜粪便15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G表示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甘蔗废渣3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200重量份(黄连:苦参:延胡索=1:2:1)和牲畜粪便4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H表示茶树副产物300重量份、甘蔗废渣300重量份、中药材废渣200重量份(黄连:苦参:延胡索=1:1:1)、牲畜粪便400重量份,发酵菌剂30重量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试验所述各组施用量均为500g/m2
结果显示,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制得的有机肥,对于地下害虫灭杀和茶叶品质的作用特征,无论是与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3:2:1)和牲畜粪便四种物质的单独组,还是与其中的两种还是三种组合物的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四种茶树副产物、甘蔗废渣、中药材废渣(黄连:苦参:延胡索=3:2:1)四种组合物的不同比例(即E、F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中药材黄连、苦参、延胡索废渣的比例对结果影响也比较大(G和H组)。
以上结果表明,只有在本发明确定的组合物比例范围内,所制得的有机肥具协同灭杀茶树生长过程中土壤害虫,以及提升茶树品质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茶树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茶树副产物200-400份、甘蔗废渣150-350份、中药材废渣100-300份、发酵菌剂20-30份和牲畜粪便300-500份;其中,中药材废渣为分别将中药黄连、苦参和延胡索水提后,过滤得到的残渣,再按照3:2:1的重量比例混合;
上述茶树有机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茶树副产物和中药材废渣分别经过预处理,再与甘蔗废渣和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混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进行自然发酵和二次发酵,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制粒,即得;其中,自然发酵10-14天,二次发酵时间为16-20天;所述的中药材废渣预处理是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质量浓度为0.5%,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 6-8。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树副产物和中药材废渣分别经过预处理,再与甘蔗废渣和牲畜粪便混合,加入发酵菌剂混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进行自然发酵和二次发酵,发酵腐熟完成,风干,制粒,即得;其中,自然发酵10-14天,二次发酵时间为16-20天;所述的中药材废渣预处理是将中药材废渣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质量浓度为0.5%,中药材废渣与石灰水料液比1: 6-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副产物预处理是将茶树副产物干燥后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时间12 h以上,使得石灰水与废渣充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发酵为将混合物料调至湿度为60%~70%,pH = 6-8,制成发酵垛堆,遮光密闭,自然发酵10-14天,每2天翻动1次,翻后堆制成原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干后物料体积减小至原来的2/3,含水量控制在15%以内。
CN201910781757.1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452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757.1A CN110452047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757.1A CN110452047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2047A CN110452047A (zh) 2019-11-15
CN110452047B true CN110452047B (zh) 2022-02-18

Family

ID=6848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1757.1A Active CN110452047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20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2255A (zh) * 2019-12-30 2020-03-2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适用于茶叶的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12521210A (zh) * 2020-11-16 2021-03-19 芷江乐甜甜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姜叶柯废渣为原料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8678A (zh) * 2015-08-12 2015-12-30 天长市翔净蔬菜种植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专用的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1583A (zh) * 2016-12-12 2017-05-10 哈尔滨市广元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疏松土壤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336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梁忠顺 一种用中药渣等固体废弃物发酵制备有机茶肥料的方法
CN108863683A (zh) * 2018-09-30 2018-11-23 广西乐业康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于改善茶叶种植土壤的有机肥
CN109400421A (zh) * 2018-12-29 2019-03-01 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2047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6014B (zh) 生物杀虫有机肥
CN104829399A (zh) 番石榴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45769A (zh) 一种茶叶生态专用肥
CN104163666A (zh) 一种专用有机底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010A (zh) 一种烤烟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047B (zh) 一种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076A (zh) 一种利用中药废渣生产的中药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6860A (zh) 一种芒果栽培的种植方法
CN1673195A (zh) 竹笋植物型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CN107641010A (zh) 一种水稻生态专用肥
CN105130641A (zh) 高效天然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6619A (zh) 一种利用醋糟制作栽培土及其方法
CN104945137A (zh) 一种酵素矿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8865A (zh) 一种以蚕沙和烟梗为有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3516B (zh) 一种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3546B (zh) 一种利用膏桐渣油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12341263A (zh) 一种富硒有机肥料的加工方法
CN109503228B (zh) 一种利用路德维希肠杆菌发酵大蒜秸秆的液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2420A (zh) 一种复合氨基酸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514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工艺
CN107512947A (zh) 一种棉花生态专用肥
CN115386498A (zh) 一种利用种桑养蚕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方法
CN113615538A (zh) 一种应用于杭白菊栽培的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12457109A (zh) 一种杨梅种植用的有机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5613A (zh) 复合鸡粪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