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1067A -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1067A
CN110441067A CN201910667742.2A CN201910667742A CN110441067A CN 110441067 A CN110441067 A CN 110441067A CN 201910667742 A CN201910667742 A CN 201910667742A CN 110441067 A CN110441067 A CN 110441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uman
property
computer interaction
stre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7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贤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77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1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1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1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所述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包括与车辆的人机交互部件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1)和多个通过弹性偏压件(3)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按钮(2),所述评价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按钮(2)被按下的位移的检测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能够使人机交互部件满足当前人体尺寸和手伸及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适用在整车上,尤其是在AUDIO大屏化、AUDIO及CLUSTER整体化的趋势下,AUDIO普遍采用触摸屏,而传统的物理按键转变成虚拟按键。目前汽车开发过程中,可以在先行造型阶段,对造型方案中的AUDIO等部件进行手伸及性评价,根据量化数据,及时改善前期造型中的布置方案,从而避免造型冻结后,手伸及性无法满足总布置要求,但又无法改善的局面。
然而,手伸及性的评价需要用到人体尺寸,我国曾在1988年发布过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但一直没有更新或者修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人体尺寸已与三十年前的不同,所以该国标内容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用于目前人机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以使得人机交互部件能够满足当前人体尺寸和手伸及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包括与车辆的人机交互部件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和多个通过弹性偏压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按钮,所述评价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按钮被按下的位移的检测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阵列的网格,每个所述网格中设置有一个所述按钮和一个所述弹性偏压件。
可选地,每个网格的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能够扣合在一起的底壳和顶盖;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第一侧围板;所述顶盖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围板结构相同的第二侧围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内的横纵交错的隔板以形成所述网格;所述弹性偏压件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按钮和所述底板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检测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刻度线。
可选地,所述按钮的外端面在自然状态下平齐于所述顶盖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人机交互部件为触摸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固定连接于车辆上所述人机交互部件对应的位置;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所述按钮;获取每个所述按钮的位移;根据每个所述按钮的位移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可选地,所述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所述按钮的步骤包括:多个实验者对每个所述按钮多次按压;所述获取每个所述按钮的位移的步骤包括:获取每个所述按钮的平均位移。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按钮的位移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的步骤包括:绘制所述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的三维模型;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对每个所述按钮按照其对应的所述平均位移进行偏置;将每个相邻两个所述按钮的外端面用直线连接,以使所述三维模型的外端面形成曲面;根据所述曲面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具有与人机交互部件的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壳体上通过弹性偏压件连接有多个按钮,当需要对人机交互部件的手伸及性进行评价时,该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可以连接于车辆上对应于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当按压按钮时,壳体上的检测部能够测量出按钮被按下的位移,从而模拟人机交互部件在实际使用时被按压的状态。本公开提供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中,通过使实验者按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上的按钮,能够检测到按钮的位移,其中,出现位移的按钮为能够被实验者触及的按钮,即为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的按钮,没有出现位移的按钮或者位移很小的按钮为不能够被实验者触及的按钮,即为不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的按钮;根据每个按钮的位移设计的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能够满足当前人体尺寸和手伸及性的要求。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公开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中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底壳,111-底板,112-第一侧围板,12-顶盖,121-网格,122-第二侧围板,123-隔板,2-按钮,3-弹性偏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包括与车辆的人机交互部件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1和多个通过弹性偏压件3弹性连接于壳体1的按钮2,该评价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按钮2被按下的位移的检测部,参考图1和图2所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具有与人机交互部件的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1,壳体1上通过弹性偏压件3连接有多个按钮2,当需要对人机交互部件的手伸及性进行评价时,该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可以连接于车辆上对应于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当按压按钮2时,壳体1上的检测部能够测量出按钮2被按下的位移,从而模拟人机交互部件在实际使用时被按压的状态。
为了将按钮2安装于壳体1,壳体1可以形成有阵列的网格121,每个网格121中设置有一个按钮2和一个弹性偏压件3,参考图1和图2所示,网格121能够容纳按钮2,且能够使多个按钮2在被操作者按下和被弹性偏压件3顶起时互不干扰。阵列的网格121能够将车辆上用于安装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划分为多个阵列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均与壳体1上的一个网格121和其中的按钮2相对应,通过按压网格121内的按钮2就能够评价其对应的小区域的手伸及性,操作者能够触及并按压的按钮2,其对应的小区域为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操作者无法触及的按钮2,其对应的小区域为不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
此外,每个网格121的尺寸可以相同,以使得车辆上用于安装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能够被均匀地划分,从而保证手伸及性的评价的准确性。网格121和按钮2的数量可以根据人机交互部件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可以理解的是,网格121和按钮2的数量越多,尺寸越小,则对于手伸及性的评价的准确性越高。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1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壳体1可以包括能够扣合在一起的底壳11和顶盖12,参考图1和图2所示;底壳11可以包括底板111和第一侧围板112,参考图2所示;顶盖12可以包括与第一侧围板112结构相同的第二侧围板122,和设置在第二侧围板122内的横纵交错的隔板123以形成网格121,参考图2所示;弹性偏压件3可以为两端分别连接按钮3和底板111的弹簧,参考图2所示。其中,底板111可以用于与车辆上用于安装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一侧围板112和第二侧围板122扣合在一起,按钮2设置于隔板123形成的网格121中,当按压按钮2时,按钮2可以克服弹簧的弹力并朝向底板111的方向移动,松开按钮2时,按钮2可以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远离底板111的方向移动。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部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检测部可以包括设置在隔板123上的刻度线,也就是说,网格12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该刻度线可以朝向底板111的方向延伸,当按钮2朝向底板111的方向移动时,可以从该刻度线读出按钮2的移动距离。
此外,按钮2的外端面在自然状态下平齐于顶盖12的端面,参考图1所示。当按钮2被按下时,只需测量按钮2的外端面与顶盖1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就可得出按钮2的位移。并且按钮2始终隐藏在网格121的内部,不会被外部物体误触。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人机交互部件可以为车辆内任何需要操作者操作的部件,例如,人机交互部件可以为触摸屏,由于操作者通过轻点该触摸屏即可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因此,针对该触摸屏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按钮2被按下时的最大位移可以设置为30mm。若人机交互部件通过机械式按钮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则针对该人机交互部件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按钮2被按下时的最大位移可以设置为大于3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提供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按钮的最大位移可以根据要评价的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方式来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参考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设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固定连接于车辆上人机交互部件对应的位置;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按钮2;获取每个按钮2的位移;根据每个按钮2的位移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中,通过使实验者按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上的每个按钮2,能够检测到每个按钮2的位移,其中,出现位移的按钮2为能够被实验者触及到的按钮2,即为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的按钮2,没有出现位移的按钮2或者位移很小的按钮2为不能够被实验者触及到的按钮2,即为不满足手伸及性的要求的按钮2;根据每个按钮2的位移设计的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能够满足当前人体尺寸和手伸及性的要求。
此外,在本公开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所示,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按钮2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多个实验者对每个按钮2多次按压;获取每个按钮2的位移的步骤还可以包括:获取每个按钮2的平均位移。其中,可以以95%ile人群的人体尺寸来选取多个对应的实验者,以使得根据本公开中设计方法设计出的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手伸及性的要求。经过多个实验者多次按压同一个按钮2,该按钮2对应有多个位移数据,由该按钮2的多个位移数据能够求得该按钮2的平均位移,根据每个按钮2的平均位移来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能够使该操作区域满足大部分人的手伸及性的要求。此外,也可以通过每个按钮2的最小位移来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在本公开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每个按钮2的位移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的步骤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参考图5所示,根据每个按钮2的位移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绘制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的三维模型,以将该三维模型安装于车辆模型中对应于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该三维模型可以通过SolidWorks、CATIA等三维制图软件绘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在三维模型中对每个按钮2按照其对应的平均位移进行偏置,偏置后的按钮2外端面所处的位置即为操作者按压该按钮2时最远可触及的位置;将每相邻两个按钮2的外端面用直线连接以使三维模型的外端面形成曲面,该曲面即为车辆对应于该人机交互部件的位置上满足手伸及性要求的面,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相邻”是指每个按钮2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按钮2;根据该曲面设计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以使得该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满足当前人体尺寸的手伸及性的要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的人机交互部件轮廓造型相同的壳体(1)和多个通过弹性偏压件(3)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按钮(2),所述评价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按钮(2)被按下的位移的检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形成有阵列的网格(121),每个所述网格(121)中设置有一个所述按钮(2)和一个所述弹性偏压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网格(121)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能够扣合在一起的底壳(11)和顶盖(12);所述底壳(11)包括底板(111)和第一侧围板(112);所述顶盖(12)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围板(112)结构相同的第二侧围板(12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122)内的横纵交错的隔板(123)以形成所述网格(121);所述弹性偏压件(3)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按钮(3)和所述底板(111)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123)上的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2)的外端面在自然状态下平齐于所述顶盖(12)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部件为触摸屏。
8.一种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固定连接于车辆上所述人机交互部件对应的位置;
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所述按钮(2);
获取每个所述按钮(2)的位移;
根据每个所述按钮(2)的位移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验者以驾乘姿势坐在驾驶室中,并用手指按压每个所述按钮(2)的步骤包括:
多个实验者对每个所述按钮(2)多次按压;
所述获取每个所述按钮(2)的位移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按钮(2)的平均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按钮(2)的位移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的步骤包括:
绘制所述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的三维模型;
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对每个所述按钮(2)按照其对应的所述平均位移进行偏置;
将每相邻两个所述按钮(2)的外端面用直线连接,以使所述三维模型的外端面形成曲面;
根据所述曲面设计所述人机交互部件的操作区域。
CN201910667742.2A 2019-07-23 2019-07-23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0441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742.2A CN110441067A (zh) 2019-07-23 2019-07-23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742.2A CN110441067A (zh) 2019-07-23 2019-07-23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1067A true CN110441067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3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742.2A Pending CN110441067A (zh) 2019-07-23 2019-07-23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106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4049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LAGERSTEDT, Lars, Chris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ying together reinforcing bars
GB2463012A (en) * 2008-08-27 2010-03-03 Roke Manor Research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with an actuator grid providing soft key feedback
CN10252079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北京盈胜泰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手势识别装置
US20120328349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ouchFire, Inc. Keyboard overlay for optimal touch typing on a proximity-based touch screen
CN104881222A (zh) * 2015-06-08 2015-09-0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093636A (zh) * 2015-09-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显示面板
US20160103503A1 (en) * 2014-10-13 2016-04-14 Hau Pham Qwert ergonomic keyboard apparatus
CN107300475A (zh) * 2017-08-11 2017-10-27 西华大学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学视野校核系统
US20190050103A1 (en) * 2017-12-01 2019-02-14 Intel Corporation In-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 touch user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4049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LAGERSTEDT, Lars, Chris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ying together reinforcing bars
GB2463012A (en) * 2008-08-27 2010-03-03 Roke Manor Research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with an actuator grid providing soft key feedback
US20120328349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ouchFire, Inc. Keyboard overlay for optimal touch typing on a proximity-based touch screen
CN103649893A (zh) * 2011-06-24 2014-03-19 陶奇菲尔公司 用于在基于接近度的触摸屏上优化进行盲打的键盘盖板
CN102520791A (zh) * 2011-11-28 2012-06-27 北京盈胜泰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手势识别装置
US20160103503A1 (en) * 2014-10-13 2016-04-14 Hau Pham Qwert ergonomic keyboard apparatus
CN104881222A (zh) * 2015-06-08 2015-09-0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093636A (zh) * 2015-09-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07300475A (zh) * 2017-08-11 2017-10-27 西华大学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学视野校核系统
US20190050103A1 (en) * 2017-12-01 2019-02-14 Intel Corporation In-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 touch user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成秀: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轿车总布置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赵红芬: ""基于CATIA人机工程学的客车驾驶室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9252A (zh) 使用声学超声阻抗描记术的用于指向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85604B (zh) 超薄触摸式键盘按键及其按键控制方法
CN107704113A (zh) 可检测笔触压力的触控笔
CN102375546B (zh) 两段式压力感测键盘
KR102221548B1 (ko) 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CN107615232A (zh) 输入显示装置和输入显示方法
CN106445191A (zh) 输入装置
CN106066712A (zh) 力量感测模块
CN110441067A (zh) 手伸及性的评价装置及人机交互部件的设计方法
CN106156433A (zh) 一种基于cae技术的汽车座椅假人碰撞接触力曲线采集方法
DE102015222562A1 (de) Fahrzeug und steuerverfahren für das fahrzeug
CN106610739A (zh) 侦测电容笔倾斜角度的方法
CN102184283B (zh) 双帽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
CN201450523U (zh) 一种改进操作方式的手机
US20190317619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RU200911851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
CN101236457B (zh) 音划中文输入法
CN109643532A (zh) 键盘装置
CN111260169B (zh) 人机工程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2651161B (zh) 基于刚度标定法的汽车仪表板悬浮屏静态头部碰撞仿真方法
US20180173413A1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250639A (zh) 一种针对专用校车学生座椅抗前倾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EP3935480A1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777592B (zh) 基于rs映射的高速动车侧窗模型边界位移计算方法及其粘接强度计算方法
CN109032432A (zh) 一种书写笔种类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