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963A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963A
CN110417963A CN201910652074.6A CN201910652074A CN110417963A CN 110417963 A CN110417963 A CN 110417963A CN 201910652074 A CN201910652074 A CN 201910652074A CN 110417963 A CN110417963 A CN 110417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terminal device
fingerprint
shell
fingerprin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2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子东
王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20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9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179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38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100)和指纹模组(200),所述指纹模组(200)包括指纹芯片(210)和电路板(220),所述壳体(100)具有开孔(110),部分所述指纹芯片(210)设置在所述开孔(110)中,且所述指纹芯片(210)与所述电路板(220)相连,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电路板(220)固定连接。上述方案能解决终端设备中指纹芯片与壳体之间段差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终端设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随着各种新技术不断的涌现,终端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通话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进行电子银行交易、无线证券交易、无线网上购物等应用,终端设备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对信息安全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终端设备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指纹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受到各大厂商的青睐,也使得各类配置指纹识别的终端设备得以普及。
装饰圈是传统设计中指纹识别模组的组成部件,在指纹模组电路板的上方,且环绕于指纹芯片周围,通过导电泡棉连接到主板的地非功能件,起到保护、装饰和疏导静电的作用。
为了使指纹识别更明显,指纹面和壳体的外侧表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即存在一定的段差,段差越小,手感越好。但是由于装饰圈的存在,壳体直接粘结在装饰圈裙边之上,所以装饰圈的裙边厚度会使得指纹面与壳体的外侧表面之间的段差较大,进而影响用户的触摸手感,最终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设计方案,以解决终端设备的指纹芯片与壳体之间段差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指纹模组和壳体,所述指纹模组包括指纹芯片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具有开孔,所述指纹芯片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开孔中,且所述指纹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路板通过指纹装饰圈的裙边与壳体固定相连而言,电路板与壳体的固定连接,无疑能够使得电路板距开孔的距离更近,从而能够使得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指纹芯片更加靠近开孔的外侧端口,即能够减小芯片与壳体的外侧表面之间的段差,进而提高在指纹识别过程中手指的触摸手感。与此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省去指纹装饰圈,因此能够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制造成本,间接使得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指纹模组的部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200-指纹模组、
110-开孔、210-指纹芯片、220-电路板、
211-倒角、221-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
230-焊盘、240-粘结剂、250-填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壳体100和指纹模组200。
壳体100为终端设备的外围构件,壳体100能够为终端设备的其他组成部分提供安装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模组200安装在壳体100上,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中的装配。壳体100具有开孔110和内腔,开孔110与内腔连通。开孔110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指纹模组200包括指纹芯片210和电路板220,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相连。在通常情况下,指纹芯片210可以固定在电路板220上,从而实现与电路板220之间的装配。
指纹模组200设置在内腔中,部分指纹芯片210设置在开孔110中,从而使得指纹芯片210感应指纹的部分外露于壳体100,进而能够供用户的手指触摸以进行指纹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100与电路板22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指纹模组200在壳体100上的装配。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改造,将现有的指纹模组200中的指纹装饰圈去除,直接将电路板22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指纹模组200与壳体100上的装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路板220通过指纹装饰圈的裙边与壳体100固定相连而言,电路板220与壳体100的固定连接,无疑能够使得电路板220距开孔110的距离更近,从而能够使得安装在电路板220上的指纹芯片210更加靠近开孔110的外侧端口,即能够减小指纹芯片210与壳体100的外侧表面之间的段差,进而提高在指纹识别过程中手指的触摸手感。
与此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省去指纹装饰圈,因此能够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制造成本,间接使得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更低。
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相连,电路板220为指纹芯片210提供安装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指纹芯片210供电,因此,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电连接。实现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电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指纹芯片210可以与电路板220通过金属导线电连接。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电路板220可以设置有焊盘230,指纹芯片210与焊盘230焊接固定。此种情况下,焊盘230不仅能实现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固定连接,同时还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进而使得指纹芯片210由电路板220供电。
焊盘230通常由锡焊材料制成,当然,焊盘230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电连接以及固定连接的材料制成。
指纹芯片210通过焊盘230与电路板220焊接相连,为了确保焊接的稳定性,焊盘230通常凸出于电路板220的板面,进而才能确保在焊接过程中有足够的焊料熔融后连接指纹芯片210。此种情况下,指纹芯片210通过焊盘230支撑于电路板220的板面上,此时,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之间会形成缝隙。在终端设备受到磕碰、跌落等情况时,指纹芯片210容易从焊盘230上脱落,可见,只是指纹芯片210与焊盘230的焊接连接的装配牢固性较差。
基于此,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的缝隙中可以填充有填充胶250。此种情况下,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之间通过焊盘230和填充胶250连接,从而能够使得装配牢固性较好。与此同时,填充胶250设在缝隙中,能够起到密封缝隙的作用,进而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到缝隙中而对指纹芯片210或电路板220造成损坏。
通常情况下,填充胶250的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粘接的稳定性,基于此,优选的方案中,指纹芯片210的底端边缘可以设置有倒角211,倒角211的设置能够使得容纳填充胶250的空间更大,进而使得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的连接更牢固。具体的,倒角211的形状可以是平角、圆角或者其他形状的倒角,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倒角211的形状。与此同时,倒角211设置在指纹芯片210的底端边缘,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避免指纹芯片210在装配过程中与壳体100发生干涉,而且,由于倒角211的设置,能够缓解填充胶250在填充过程中的溢胶与壳体100发生粘连。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大填充胶250的量。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电路板220可以开设有第一凹槽221,填充胶250的部分可以填充在第一凹槽221中,第一凹槽221的开设实质是利用一部分电路板220的结构,从而形成更大的空间来容纳填充胶250。具体的,第一凹槽221开设在电路板220上被指纹芯片210覆盖的区域中、且设置在电路板220上与指纹芯片210的底端边缘相对的位置。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终端设备会产生静电,静电的存在会对终端设备的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目前的终端设备为了防止静电对于指纹芯片210等元器件造成损坏,通常通过装饰圈来泄放静电。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电路板220可以开设有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222的底面为金属面,且第二凹槽222的底面可以与电路板220的接地部位连接,金属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静电可以通过第二凹槽222的金属面,实现静电泄放。与此同时,上述填充胶250的绝缘性能,防止静电进入指纹芯片210与电路板220之间的缝隙,从而使得指纹芯片210等重要元器件得到保护。
具体的,第二凹槽222可以开设在电路板220上被壳体100覆盖的区域,从而可以起到防水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壳体100与电路板22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焊接、铆接、粘接等。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壳体100与电路板220通过粘结剂240粘连,采用粘结剂240粘结具有操作简单、连接稳定等优点。
与此同时,为保证粘结剂240的充分利用、且不妨碍其他部件工作,粘结剂24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20的边缘与壳体100之间,从而实现壳体100在电路板220上的有效连接。
上述电路板22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也可以是刚性电路板。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电路板22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可焊性、易于装配以及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与此同时,在柔性电路板背离指纹芯片210的一面可以设置有指纹补强板,补强板能够对电路板220起到承载和加强的作用。
如上文所述,开孔110开设在壳体100中。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壳体100包括电池盖,开孔110可以开设在电池盖上,此种方式可以使指纹识别装置更容易采集到手指指纹信息,从而更快的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当然,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指纹模组(200),所述指纹模组(200)包括指纹芯片(210)和电路板(220),所述壳体(100)具有开孔(110),部分所述指纹芯片(210)设置在所述开孔(110)中,且所述指纹芯片(210)与所述电路板(220)电连接,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电路板(2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0)设置有焊盘(230),所述指纹芯片(210)与所述焊盘(230)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230)与所述指纹芯片(210)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缝隙中填充有填充胶(2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芯片(210)的底端边缘设置有倒角(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0)开设有第一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2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20)上与所述指纹芯片(210)的底端边缘相对的位置,部分所述填充胶(250)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2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0)开设有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二凹槽(222)开设在所述电路板(220)上被所述壳体(100)覆盖的区域、且所述第二凹槽(222)的底面为金属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0)为柔性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电路板(220)通过粘结剂(240)粘接连接,所述粘结剂(24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20)的边缘与所述壳体(1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电池盖,所述开孔(110)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
CN201910652074.6A 2019-07-18 2019-07-18 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0417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2074.6A CN110417963A (zh) 2019-07-18 2019-07-18 终端设备
PCT/CN2020/100179 WO2021008389A1 (zh) 2019-07-18 2020-07-03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2074.6A CN110417963A (zh) 2019-07-18 2019-07-18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963A true CN110417963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2074.6A Pending CN110417963A (zh) 2019-07-18 2019-07-18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963A (zh)
WO (1) WO20210083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8389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92756Y (zh) * 2009-03-06 2010-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按键模组
CN105095861A (zh) * 2015-07-09 2015-11-2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697566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KR20180033900A (ko) * 2016-09-26 2018-04-04 박철 지문 인식 센서 모듈
CN10828039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模块
CN109117696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299638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670374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设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670371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设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7720B (zh) * 2017-08-25 2018-06-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晶片封裝結構
CN110417963A (zh) * 2019-07-18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92756Y (zh) * 2009-03-06 2010-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按键模组
CN105095861A (zh) * 2015-07-09 2015-11-2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80033900A (ko) * 2016-09-26 2018-04-04 박철 지문 인식 센서 모듈
CN10828039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模块
CN109117696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697566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299638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670374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设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9670371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设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8389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8389A1 (zh)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33904Y (zh) 供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使用的天线
CN105095861B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818133B (zh) 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制备方法
US20140009363A1 (en) Wireless antenna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0321831A (zh) 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417963A (zh) 终端设备
CN204926117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7465796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CN209640875U (zh) 指纹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1929233U (zh) 手机外套
CN208044625U (zh) 防静电生物识别模组
CN203085785U (zh) 一种用于固定智能卡的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94001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503690A (zh) 分层式指纹识别模组
CN206312171U (zh) 分层式指纹识别模组
CN108346537A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CN205983523U (zh) 一种多功能金融ic卡
CN202435440U (zh) 手机的双卡外壳
CN208891098U (zh) 一种快速充电设备电池保护多层挠性电路板
CN206991334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16821809U (zh) 一种电子烟的控制电路板
CN108764162A (zh) 一种指纹模组
CN206340661U (zh) 移动终端
CN201403112Y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sim卡座
CN214099414U (zh) 一种超薄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