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535A -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535A
CN110417535A CN201810460911.0A CN201810460911A CN110417535A CN 110417535 A CN110417535 A CN 110417535A CN 201810460911 A CN201810460911 A CN 201810460911A CN 110417535 A CN110417535 A CN 110417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rminal node
module
radio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09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宏
王俊又
黄宗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wi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wi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wi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Kiwi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04L5/1446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of transmiss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所组成。无线网关模块以多信道的一个接收一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经控制电路指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送信息。其中通信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处理来自多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的信息。在其中通信方法中,为了要达成全双工通信的目的,系统取得各终端节点传输参数,根据节点的运行环境应用固定时槽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传输排程,在时槽中分配传输顺序,并将设定值存储在各节点中。

Description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特别是提出一种应用固定时槽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传输排程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网关(gateway)进行数据收发的工作,特别是运行在两个网域之间。根据熟知技术的无线网关的电路设计,是在一个无线网关内设有处理自各式终端接收到的封包的网关电路、处理网关运行的控制器与传送信息的收发器。而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可能设置有多个无线网关,用以处理更多终端产生的信息。
在一特定无线网络系统中,如图1所示处理终端设备信息的熟知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设有多个无线网关101、102、103,可以为一种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LoRaconcentrator),这类长距离低功耗的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传输技术(IoT),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连接网络中的终端设备A、B、C、D、E,终端设备A、B、C、D、E可为物联网中的各式传感器与电子装置,无线网关101、102、103处理每个终端设备A、B、C、D、E上传的数据,终端设备A、B、C、D、E可以分别连接相同或不同的无线网关101、102、103,采用的传输协议如无线区域网络(WiFiTM)、蓝牙通信(BluetoothTM)、Zigbee等,并能传送数据至每个终端设备。无线网关101、102、103也通过网络服务器110将信息传递到后端应用服务设备111、112、113。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A、B、C、D、E如设于一个厂房各处的环境传感器,包括烟雾侦测、温湿度感测、亮度侦测、电力感测、影像监视与各式电子节点,为了要接收厂房各处的终端设备A、B、C、D、E的信号,应在主要几个位置设置无线网关101、102、103,配置一网络服务器111,用以收集来自不同网关的数据,并提供后端应用,应用服务设备111、112、113提供的应用例如电力监视、厂房温湿度监控、人员移动监控、设备监控等,形成一个物联网生态系。
在一熟知的解决方案中,上述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可以配合一种先听后送(LBT)模块,组成一个通信单元,多个通信单元能延伸系统可涵盖的范围,提供多样的应用。使得熟知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具有先听后送的功能,也就是让无线通信系统在处理信号传输时,可以通过先听后送功能先执行信道清空评估程序(CCA),以得出空闲通道用于传输的用处。
发明内容
说明书公开一种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其中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各无线网关模块包括一网关控制器与一无线网关收发器,可以多通道技术联机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用以接收各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系统包括至少一无线传输模块,设有一无线收发器与一控制器,用以传送信息,以及一控制电路,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的无线网关模块以及无线传输模块。
根据控制电路执行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系统取得各终端节点提供的传输参数,再根据节点的运行环境应用固定时槽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传输排程,此时,即在一个信标时间内的多个时槽中分配系统中多个无线网关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的传输顺序,并将设定值存储在各节点中,如此终端节点可以依照这个设定传输信息,实现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的目的。
当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网关模块接收各式终端节点的信息时,信息的接收是依照以上设定的传输排程,经控制电路运行后,以无线传输模块负责传送信息。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处理多个无线网关模块的信息,具有扩充性,实现一对多通道无线通信技术。
进一步地,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各终端节点可以根据信号质量计算极限值,并据此判断传输率,可以更有效地以低延迟的条件传输信息。再者,并能通过时槽排程的机制确保信息传递,不漏失封包。
进一步地,根据通信系统所执行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中,当控制电路自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到信息,控制电路可以根据信息封包大小与信息中的传输时间序计算一传输时间,并产生一传输请求,连同信息进入一传输队列中。接着,控制电路根据传输时间自传输队列中取得传输请求与信息,将相关传输请求与信息传送至无线传输模块,由无线传输模块决定一传输信道,以送出信息。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无线网关模块可为一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LoRaconcentrator),原本为一支持双向传输与接收的集合器,而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则为支持此长距离广域网通信的一先听后送模块(LBT module)。在此通信系统中,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设定为单向接收的集合器,配合单向传输的先听后送模块,先听后送模块通过控制电路而处理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接收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处理终端设备信息的熟知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一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显示一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显示通信系统中无线网关模块的电路方框实施例图;
图5显示通信系统中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实施例图;
图6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7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设定传输排程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8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设定传输排程的实施例图;
图9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信息传递的实施例图;
图10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设定节点传输率的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公开一种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相关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在一实施例中,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至少一个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无线网关模块能以多信道技术联机各种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如形成物联网(IoT)的各种装置,在此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无线网关模块即可以设计以默认时槽(timeslot)与特定通道接收不同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接着以无线传输模块于下一时槽响应,以及决定一传输通道,送出信息。如此,时槽的应用更有效率。
在此通信系统的架构下,支持全双工无线通信,应用如一长距离广域网(LoRa)通信协议中,通过预设时槽的概念,因为在下一个预设时槽快速响应,而达到低延迟的目的,并在此条件下快速响应封包,并能因为响应封包而保障信息传递。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终端节点可以根据接收的下行封包的信号质量设定适当的传输率(data rate),实现适应式传输率的功能。
说明书公开一种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系统架构实施例图,主要组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201、202、一个无线传输模块205以及控制电路20。此例显示为两个无线网关模块201、202以及一个无线传输模块205,实际实施时,由一个无线传输模块205处理多个无线网关模块201、202对终端节点的收发信息。然而,数量并非限制系统可以实施的范围,在特定需求下可以采用多个无线传输模块205。无线网关模块201、202主要电路为网关控制器与无线网关收发器(如图4所示),无线网关模块201、202支持多通道双向通信,用以联机各式终端节点,然而在此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使用其中单向多信道接收信息的功能,而不受到双向通信中接收与传送时共享同一数据处理电路而需要等待的影响,传送信息的工作则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05。
无线网关模块201、202用以联机各式终端节点,例如感知器、电子装置、家电设备等,实施例可应用为一种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LoRa concentrator),与终端节点联机的通信协议并非限定特定技术,例如可采用无线区域网络(WiFiTM)、蓝牙(BluetoothTM),或一种低功率广域网(LPWAN)的无线通信技术。
用以连接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201、202的无线传输模块205,通过内部无线收发器251与控制器252运行执行信息传送的目的。控制器252接收自控制电路20的传输指令,其中包括传输请求与信息,由控制器252决定一传输通道,经无线收发器251送出信息。
根据实施例中的一个,其中无线传输模块205可为一种支持长距离广域网通信的先听后送(Listen Before Talk,LBT)模块,此类先听后送的无线通信模块运行时,需要等待系统中控制电路20传送传输指令后,经接收到传输指令并解析当中传输时间信息(timestamp)与传输通道(channel)等的信息,可以根据控制电路20所指定的信道传输信息(如响应终端装置的ACK)。先听后送的机制通过一种信道清空评估程序(CCA)以感测通道是否可用,并在一毫秒至十毫秒等明确时间范围内调整传输时间,如此,采用先听后送机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先听后送功能预先感测信道并评估其是否为空闲(free/non-free)而可用于传输的状态,以进行触发传输功能。
更进一步地,为了扩充无线通信系统的涵盖范围与应用,例如物联网(IoT)应用中会有处理大量传感器信号的需求,需要足够数量与更大涵盖范围的无线网关模块,此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利用扩充无线网关模块应付需求,或者也要通过增加无线传输模块来处理无线网关模块多信息多信道传输产生的数据。
控制电路20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控制电路,可以电路模块、集成电路、软件与硬件整合的方式实现,通过如总线,或其他有线或无线形式的连接线路连接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201、202以及至少一个无线传输模块205,控制电路20可自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201或202接收到信息后,判断一传输时间,指示无线传输模块205送出信息。
图3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此架构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网关模块301、303,用以接收各式终端节点产生的信息,例如感知器产生的感知信息、电子装置产生的通信信息、家电设备产生的运行信息等。同样地,无线网关模块301、303可应用为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与终端节点联机可采用无线区域网络(WiFiTM)、蓝牙(BluetoothTM),或一种低功率广域网(LPWAN)的无线通信技术。
通信系统包括无线传输模块307、309,每个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处理无线网关模块301、303接收的信息,当通信系统使用其中单向多信道接收信息的功能,并不受到双向通信中接收与传送的影响,加上模块化的概念,系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无线传输模块307、309,使得系统具有极大的弹性与可扩充性。
此例中,控制电路可以设有处理器30、内存31与存储媒体32,除了管理各模块运行外,处理器30用以处理接收与传送的信号,内存31用以暂存来往信号。而存储媒体32除了记录系统运行的必要信息外,还在说明书提出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以存储系统针对每个终端节点设定接收与传送封包的默认时槽与传输通道等信息,让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可以更有效率地应用时槽与传输通道,达到全双工通信的目的。
通信系统中各主要组件电路实施例如下图例描述,图4所示为通信系统中无线网关模块的电路方框实施例图。
图示以无线网关模块201为例,每个无线网关模块201设有天线单元401、无线网关收发器402、网关控制器403与连接单元404。无线网关模块201主要运行于多个不同网段之间,以多通道技术联机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接收各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以天线单元401接收终端节点产生的射频信号,由无线网关收发器402整合了原本无线网关模块201的接收与发送的功能,处理自终端节点传送射频信号,取得当中的信息与时间信息(time stamp)等。网关控制器403控制无线网关模块201的运行,包括控制天线单元401与无线网关收发器402接收信号的时间,以及将取得的数据经连接单元404与相关连接线路传送到控制电路20。
图5显示通信系统中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实施例图,此例显示为控制电路20,其中主要组件包括处理器501、无线网关模块控制接口502与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接口503。
处理器501用以执行无线通信系统所运行的通信方法;无线网关模块控制接口502电性连接处理器501,通过总线或其他无线或有线形式的线路连接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自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产生的信息;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接口503电性连接处理器501,通过总线或其他无线或有线形式的线路连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传输模块,控制电路2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接口503传送经处理器501处理的信息至无线传输模块。
在处理器501执行的通信方法中,经无线网关模块控制接口502自无线通信系统中某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到信息,信息可为需要传递的数据封包,当中包括询答的信号(SYN/ACK),接着可以根据信息封包大小与信息中的传输时间序,或可加入系统处理封包所需时间,计算一传输时间,据此产生一传输请求,连同信息进入传输队列中,等待将信息传送出去。
之后,在处理器501运行下,根据传输时间自传输队列中取得传输请求与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接口503传送传输请求与信息至无线传输模块,由无线传输模块决定一传输信道,以送出信息。
如前述实施例,控制电路20连接的无线网关模块可应用为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LoRa concentrator),无线传输模块可为支持长距离广域网通信的先听后送模块(LBTmodule),在一解决方案中,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连接多个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与先听后送模块所组成的通信模块以延伸系统可涵盖的范围,提供多样的应用,并使得熟知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具有先听后送的功能。因此控制电路20处理信息收发时,需要处理多个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的运行,包括决定传输时间与通道,传输时间也应考虑先听后送机制下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考虑运行感测信道并评估信道是否为空闲而可用于传输的状态的处理时间。因此,系统可以顺利运行在多个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的网络环境下,当信息封包传输到先听后送模块时,能顺利通过先听后送功能预先感测信道并评估其是否为空闲而可用于传输的状态,以进行触发传输功能。
然而,在说明书所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可应用的领域中,更进一步地,采用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原本为一支持双向传输与接收的集合器,且可以一低功率广域网无线通信协议接收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而在此系统的应用中设定为单向接收的集合器,以配合单向传输的先听后送模块。因此,通过控制电路20连接先听后送模块以及多组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可使得多组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通过系统连接另一个先听后送模块,除了通过增加连接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或先听后送模块的数量以扩充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在更简洁的电路设计下,还同样具有先听后送的机制。
如此,控制电路20控制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处理接收信息的工作,控制先听后送模块处理传送信息的工作,可以解决一个通信模块内同时处理接收与发送信息产生的效率问题,并在通信系统具有先听后送的机制下,同时参考了因为先听后送模块运行下需要的时间序,据此计算传输时间。
在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根据一实施例,当其中无线网关模块自一终端节点接收信息,这个信息是可以为终端节点在一预设时槽的特定通道中传送的上行封包,其中默认时槽与通道的相关传输设定是依照系统对各终端节点设定的传输排程,终端节点传送上行封包的排程记录于终端节点的内存中,多个不同的终端节点于不同的预设时槽或不同的通道传送上行封包。也就是说,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节点可以选定时槽与其中的传输信道(channel)传送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各终端节点设定传输排程(schedule),多个终端节点彼此需要排除冲突,如此,不同节点可在相同时槽中的不同信道(频率)上传输数据,更有效地使用时槽。
此排程设定实施例如图6,在步骤S601中,系统取得各终端节点所提供的传输参数,如节点采用的通信协议、格式、传输率(data rate)、使用频道、功率、编码等,或包括终端节点的位置影响的信号质量(如强度、带宽),这些参数形成终端节点的运行环境,因此,如步骤S603,系统(由处理器执行)可根据各节点运行环境进行排程。如步骤S605,系统对各终端节点设定传输信息的时槽的相关通信信息,并如步骤S607,将这些排程设定存储于各节点内存中。
上述预设时槽是分配给每个终端节点传送信息的固定时槽,对系统或是个别终端节点而言,传输的时槽是预设时,将可以更有效率地依据时槽的特性进行数据传输。
可参考图7,每个终端节点轮流使用通道的时槽(time slot)的相关通信信息将记载于各节点内存中,通信信息如每次轮到的时间为一个时框(time frame),为图7显示以信标(beacon)定义的信标时间70,信标701与702之间定义一信标时间70,其中依照需求分为多个时槽,信标701与702作为定时间、同步封包与校时的功能。
在此图表中,纵轴显示以频率Tx0、Rx0、Rx1、Rx2、Rx3等定义的通道,可以用于传输与接收信息,横轴为时槽,图示显示在两个信标701与702之间的信标时间70切分为多个时槽,各终端节点的预设时槽即分配自信标时间70内多个时槽的其中的一个。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关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节点产生的上行封包(uplink packet)721、722、723、724、725、726,图示显示多个终端节点通过无线网关模块在不同的频率Rx0、Rx1、Rx2、Rx3形成的通道上传送上行封包,而无线网关模块在不同的时槽接收这些封包,能有效地应用时槽的机制接收信息。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传输模块则通过频率Tx0形成的通道接收来自各无线网关模块传送上行封包,除了个别在下一个预设时槽产生响应封包(ACK)外,并分别转换形成下行封包(downlink packet)711、712、713、714,之后由无线传输模块决定一传输信道,送出下行封包711、712、713、714。
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线网关模块可为单向接收的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无线传输模块为支持长距离广域网通信的先听后送模块。当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接收来自各终端节点产生的信息,单向传输的先听后送模块通过控制电路而处理这些信息后传送出去。
由于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在无线网关模块于默认时槽传送上行封包后,在下一时槽产生响应封包,并形成下行封包,其中有低延迟(low latency)的特性,并在快速回复的机制下保障信息传递。
图8接着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流程实施例图,在此例中,无线通信系统设有无线网关模块81、控制电路82与无线传输模块83。
一开始,如步骤S801,由无线网关模块81接收终端节点以一传输率传送的信息,此信息为终端节点在一默认时槽的一通道中传送的上行封包(uplink packet),可包括数据封包与询答信号。接着如步骤S803,无线网关模块81的网关控制器对控制电路82发出传输请求,控制电路82自无线网关模块81接收到信息,再如步骤S805,控制电路82根据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如一种时间戳(timestamp),判断信息中是否有传输时间序。信息如一种启始传输响应信息的程序(ACK),信息封包内有时间序的相关信息。
在取得信息中的传输时间序前,还包括一判断信息中是否有传输时间序的步骤,若信息中具有传输时间序,即接着执行步骤S807,根据响应信息封包大小计算传输时间,包括考虑了系统处理所需的时间,如步骤S809。在此计算传输时间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82中的处理器可以根据信息封包检视此传输需求预计的传输时间为何时,此传输时间会由控制电路82根据收到的封包时间加上预先定义的时间间隔得到预计的传输时间,比如考虑了无线传输模块83运行的时间得到的传输时间。
接着控制电路82产生传输请求,连同信息进入传输队列中,传输请求是向无线传输模块83发送的信息。反之,若信息中没有传输时间序,则是跳过步骤S807,直接产生传输请求,并直接将信息传送到传输队列,等待传送指令。
进入传输队列的信息为等待传送的信息,控制电路82若已得出传输时间,可以根据状况自传输队列中取出信息。如在步骤S811,控制电路82根据传输时间自传输队列中取得传输请求与信息,接着如步骤S813,传送传输指令,包括传输请求与信息至无线传输模块83,无线传输模块83于下一默认时槽内产生回应封包,信息则经转换后形成下行封包,如步骤S815,决定一传输信道,信道为电路设定传输数据的某个频段。
于决定某一传输信道作为传送信息的信道时,还包括一判断传输通道是否为可用(空闲)的步骤,如步骤S817,当传输通道为不可用(否),无线传输模块83中的控制器进行计时以及继续判断传输通道是否为可用的步骤,此时,如步骤S819,无线传输模块83中的控制器持续计时并比对时间门槛,判断是否逾时(time out)。
在尚未逾时的情况下,无线传输模块83继续判断信道是否闲置,如步骤S817,直到逾时即终止传输,如步骤S821;在尚未逾时的情况下,若判断传输通道为可用,即以默认时槽与传输通道送出信息,如步骤S823。
在一实施例中,以上步骤S817至S823实现先听后送的机制,当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网关模块81接收终端节点产生启始传输的同步码SYN,经控制电路82执行信道清空评估程序(CCA),指示无线传输模块83感测某传输通道是否可用,使得采用先听后送机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先听后送功能预先感测信道并评估其是否为空闲(free/non-free)而可用于传输的状态,以进行触发传输功能。经判断通道为空闲时,即回应终端节点确认码ACK。
图9接着显示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中信息传递的实施例图,图中显示在信标901与902之间的信标时间90切割多个时槽,终端节点可于频率Rx0在不同时槽顺序送出信息封包911、912、913至无线网关模块,经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后,分别在下一时槽(如图中箭头所示)产生对应的回应封包921、922、923。如此可保障信息传递完成。
通信系统提供各终端节点可动态设定传输率,终端节点可以根据来自网关下行的数据信号质量调整其传输率,其中重要的特征是计算信号质量的极限(margin),能够根据信号质量极限判断出上行传输率。实施例如图10所示设定节点传输率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终端节点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下行封包,能取得其中信号质量,并如步骤S103,记录信号质量。信号质量如较低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较少的杂信(信噪比,SNR)、较高的信号强度(RSSI)等。
接着,如步骤S105,终端节点中以软件程序计算信号质量极限值(signal qualitymargin)。所述信号质量极限与信号带宽相关,用以评估信号质量是否超越默认可接受的质量,当接收器判断出信号质量极限,与传输端通信后,可以调整其传输参数,改变两者之间的传输率(data rate)。
此例中,如步骤S107,根据信号质量极限值判断上行传输率,如步骤S109,以此设定终端节点的传输率。
是以,根据说明书所记载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系统,通信系统主要设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用以接收信息,设有至少一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决定在特定传输时间传送信息,并设有一控制电路,执行通信方法时,为了要达成全双工通信的目的,能根据各终端节点的运行环境,应用固定时槽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传输排程,在不同时槽与不同频率间分配传输顺序,将设定值存储在各节点中,当节点产生信息时,可以根据排程传送,达到低延迟与全双工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以多信道技术联机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接收各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包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以传送信息,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通过一连接线路连接该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以及该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自一终端节点接收一信息,其中该信息为该终端节点在一默认时槽的一通道中传送的一上行封包;
该无线传输模块接收该信息,于下一预设时槽内产生一回应封包,该信息经转换后形成一下行封包;以及
由该无线传输模块决定一传输信道,送出该下行封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该无线网关模块接收该信息时,该控制电路根据该信息封包大小与该信息中的一传输时间序计算一传输时间,并产生一传输请求,连同信息进入一传输队列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根据计算的该传输时间自该传输队列中取得该传输请求与信息,传送该传输请求与信息至该无线传输模块,由该无线传输模块经转换后送出该下行封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决定该传输通道后,还包括一判断该传输通道是否为可用的步骤,当该传输通道为不可用,则进行计时以及继续判断该传输通道是否为可用的步骤,直到逾时即终止传输;若该传输通道为可用,即送出该下行封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终端节点设定一传输率,该传输率的设定方法包括:
该终端节点自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接收一封包,并取得一信号质量;
根据该信号质量计算一信号质量极限值;
根据该信号质量极限值判断一传输率;以及
设定为该终端节点的传输率。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节点传送该上行封包的该默认时槽与该信道记录于该终端节点的一内存中,多个不同的终端节点于不同的预设时槽或不同的通道传送上行封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终端节点传送各自信息的该默认时槽与该通道形成一排程,该排程形成的方法包括:
取得各终端节点的传输参数;
根据各终端节点的运行环境设定各终端节点的该默认时槽以及该通道;以及
各终端节点存储设定的该默认时槽与该通道,以形成该排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终端节点的该预设时槽为分配自一信标时间内多个时槽的其中的一个。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包括一网关控制器与一无线网关收发器,以多通道技术联机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接收各终端节点发出的信息;
一无线传输模块,设有一无线收发器与一控制器,用以传送信息;以及
一控制电路,通过一连接线路连接并控制该一个或多个无线网关模块以及该无线传输模块;
其中,当其中的一个无线网关模块自一终端节点接收一信息,其中该信息为该终端节点在一默认时槽的一通道中传送的一上行封包;
该无线传输模块接收该信息,于下一预设时槽内产生一回应封包,该信息经转换后形成一下行封包;以及
由该无线传输模块决定一传输信道,送出该下行封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关模块为一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以及该无线传输模块为支持长距离广域网通信的一先听后送模块,于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该先听后送模块通过该控制电路而处理该一个或多个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接收的信息;设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该长距离广域网通信集合器设定为单向接收的集合器,并结合单向传输的该先听后送模块。
CN201810460911.0A 2018-04-27 2018-05-15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04175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4561A TWI678092B (zh) 2018-04-27 2018-04-27 長距離全雙工無線通訊方法與通訊系統
TW107114561 2018-04-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35A true CN110417535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29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0911.0A Pending CN110417535A (zh) 2018-04-27 2018-05-15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4254B2 (zh)
JP (1) JP6781777B2 (zh)
CN (1) CN110417535A (zh)
TW (1) TWI6780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1601A (zh) * 2020-05-12 2020-07-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3510A (zh) * 2019-11-27 2020-03-24 武汉常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关
IL274384B (en) * 2020-04-30 2021-09-30 Elbit Systems C4I And Cyber Ltd Transceiver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along a common frequency band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11741545A (zh) * 2020-06-12 2020-10-02 国动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的全双工网关
CN111918235A (zh) * 2020-07-20 2020-11-10 南京暴走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的数据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2020105B (zh) * 2020-08-26 2022-08-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网的基于LoRa传输的速率自适应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431A1 (en) * 2012-10-22 2015-10-15 Jean-Louis Fiorucci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ity services
CN105471785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商升特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
US9401908B1 (en) * 2015-01-22 2016-07-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interwork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20170244521A1 (en) * 2014-08-13 2017-08-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rel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mpressed-and-forward scheme
CN107360539A (zh) * 2017-07-27 2017-11-1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低功耗应急通讯网络硬件系统
CN107925597A (zh) * 2015-07-15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全双工电缆网络环境中的调度机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010B1 (en) * 1995-10-05 2002-05-14 Intermec Ip Corp. Hierarchical data collection network supporting packetized voice communications among wireless terminals and telephones
US7650425B2 (en) * 1999-03-18 2010-01-19 Sipc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host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remote devices in an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US7822008B2 (en) * 2003-08-15 2010-10-26 Trilliant Networks, Inc. Mini-slo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10637724B2 (en) * 2006-09-25 2020-04-28 Remot3.It, Inc.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JP2008236477A (ja) 2007-03-22 2008-10-0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遅延時間推定方法、通信遅延時間推定プログラム、車載通信器
WO2012086151A1 (ja) 2010-12-20 2012-06-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603030B1 (en) * 2011-12-09 2014-12-24 Fujitsu Limi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686928B (zh) * 2012-09-07 2016-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tc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US9865176B2 (en) * 2012-12-07 2018-01-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KR102194782B1 (ko) * 2014-01-24 2020-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사용자 상태 인지 정보를 이용한 알림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847962B2 (en) * 2014-07-29 2017-12-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spatial-specific sensing
US10001759B2 (en) * 2014-08-11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n events dictionary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network
WO2016167623A1 (ko) * 2015-04-16 2016-10-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60360559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amo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eer-to-peer signaling
JP6925979B2 (ja) 2015-07-27 2021-08-2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e Inc. セルラーIoTのためのナローバンドLTE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動作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TWI611681B (zh) * 2015-08-26 2018-01-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全雙工無線電接收端網路裝置及其全雙工無線電資料傳輸方法
CN107040358A (zh) 2016-02-04 2017-08-11 株式会社Kt 用于NB‑IoT UE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00225655A1 (en) * 2016-05-09 2020-07-16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systems, kits and apparatuse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industrial settings in an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collection environment
WO2017212456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bms and pmch in unlicensed bands
CN109565683B (zh) * 2016-07-27 2023-09-08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方法和程序
US10697811B2 (en) * 2016-10-31 2020-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sensor data collection and sensor configuration
CN114979973A (zh) * 2016-12-30 2022-08-30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178593B2 (en) * 2017-02-15 2019-01-0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lf-organizing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N206759742U (zh) * 2017-06-06 2017-12-15 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通讯转换的LoRa智能网关、物联网系统
US10616737B2 (en) * 2017-07-31 2020-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US20190045412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Sears Brands, L.L.C.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pathways between connected devices
US10917918B2 (en) * 2017-08-15 2021-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TC-U-UCI reporting procedures and enhancements
US11115929B2 (en) * 2017-09-29 2021-09-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operation mode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043064A1 (en) * 2018-03-29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Real-time qualitative analysi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431A1 (en) * 2012-10-22 2015-10-15 Jean-Louis Fiorucci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ity services
US20170244521A1 (en) * 2014-08-13 2017-08-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rel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mpressed-and-forward scheme
CN105471785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商升特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
US9401908B1 (en) * 2015-01-22 2016-07-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interwork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7925597A (zh) * 2015-07-15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全双工电缆网络环境中的调度机制
CN107360539A (zh) * 2017-07-27 2017-11-1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低功耗应急通讯网络硬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1601A (zh) * 2020-05-12 2020-07-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CN111431601B (zh) * 2020-05-12 2021-04-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409A (zh) 2019-12-01
US20190334690A1 (en) 2019-10-31
JP2019193249A (ja) 2019-10-31
US10924254B2 (en) 2021-02-16
JP6781777B2 (ja) 2020-11-04
TWI678092B (zh)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535A (zh) 长距离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EP3766298B1 (en) Techniqu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7925893B (zh) 无线环境信息收集系统以及方法
TWI801575B (zh) 波束成形器請求探測
EP3922075A1 (en) User equipment initia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cot) sharing between multiple user equipments
KR20210042345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7537486A (ja) 動的csi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方法
EP3160189B1 (en) Methods, access points and stations for basic service set association
JP2021513783A (ja) 協調マルチアクセスポイントap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KR101832687B1 (ko) Ioe 통신들의 매체 예약 및 우선순위화를 위한 분산된 메커니즘
KR20150033747A (ko) 피어-투-피어 네트워크에서 리소스 충돌의 검출 및 해결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85530A (zh) 用于下行链路半持久调度的多trp传输
CN106797552A (zh) 用于d2d操作的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确定
JP2023535801A (ja) マルチtrp urllc方式のためのcsiフィードバック
WO2013012262A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lan system
KR20170137078A (ko) Ioe 디바이스 어웨이크 스케줄링 및 디스커버리
WO2012130076A1 (zh) 一种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430581A (zh) 根据信号扫描结果调整信道的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CN110463152A (zh) 在混合参数集场景中用于参考信号和数据的不同参数集
CN113273098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706063B2 (en) Time division physical layer acces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EP42940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si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30371116A1 (en) Sl drx-based operation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6797541A (zh) 用于d2d的空白子帧的使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802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