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520A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520A
CN110417520A CN201810394286.4A CN201810394286A CN110417520A CN 110417520 A CN110417520 A CN 110417520A CN 201810394286 A CN201810394286 A CN 201810394286A CN 110417520 A CN110417520 A CN 110417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bearer
bearer
mark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42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520B (zh
Inventor
常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42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3712 priority patent/WO20192060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本申请的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小空口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以及减少由于UE的移动性带来的核心网的信令开销,在LTE系统中引入了双连接的概念,即UE可以通过两个基站来收发数据。两个基站中,为UE提供到核心网控制面连接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eNB),另外一个为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eNB),在5G系统中,仍然会采用双连接技术。
在5G系统中,增加了一种新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称为RRC_INACTIVE状态。RRC_INACTIVE是一种UE保持在连接管理-连接态(connectionmanagement-CONNECTED,CM-CONNECTED)且能在NG-RAN配置的基于RAN的通知区域(RAN-base notification area,RNA)内移动而无需通知NG-RAN的状态。在R15中,UE从连接态转移到非激活态(inactive)态时,辅节点(Second node,SN)配置处理有如下两种选择:Option 1:释放SN的小区组配置(i.e.RLC/MAC/PHY,Pscell/scell),保持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的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配置;Option 2:释放SN的所有配置。
对于option 2,现有协议中UE进入inactive时未明确进行承载类型变换(bearertype change)。这里的承载类型变换(bearer type change)是指将SN相关无线承载(数据承载DRB和信令承载SRB)转变为主节点(MN)相关无线承载。UE可以在inactive期间维持多个DRB,inactive 状态直接传输数据时采用的DRB根据相关业务来确定。
对于双连接的UE从连接态转移到inactive态时,无论是否指示直接传输数据无线承载,处理SN的配置都需在将UE释放到inactive之前,进行额外的两次重配(reconfiguration)流程,具体的,首先利用SN modification过程,通过指示需转变为MN相关无线承载的SN相关无线承载ID list及PDCP配置完成bearer type change,然后利用SNrelease过程释放原来的SCG配置及相关无线承载配置。其中,对于UE从连接态转移到inactive态时指示直接传输数据无线承载的SN配置处理,可在SN modification过程中的RRC重配消息中增加相应的指示(指示允许哪些连接态时建立的无线承载可在inactive时直接传输数据)。
然而,上述UE从连接态转移到inactive态时的处理SN的配置过程,无论是否指示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都需额外两次的reconfiguration流程,其所需空口信令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以节省空口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信设备根据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或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无需通过信令消息向通信设备发送PDCP配置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和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第一消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从而动态灵活指示相应的PDU会话中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质量流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当确定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还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位图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第二位图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位图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第二位图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通信设备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辅节点,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释放所述辅节点的其他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列表、第一位图列表、第三指示信息、第二标识列表、第二位图列表和第四指示信息中任意一项,基于所述PDCP配置信息将所述无线承载转变为主小区组的无线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通信设备在移动过程中重选到新的小区或基站时,则所述通信设备释放所述直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承载的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所述主节点向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PDU会话的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通信设备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指示不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所述P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通信设备基于所述PDCP配置信息将所述无线承载转变为主小区组无线承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作为主节点,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主节点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所述通信设备内部,也可以位于所述通信设备外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所述通信设备内部,也可以位于所述通信设备外部。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一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可以是主节点,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第一至第二方面的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和设备,通过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该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的数量不做限定。
以图1所示的两个网络设备为例,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可以作为MN,另一个网络设备可以作为SN。终端可以通过MN和SN进行数据传输。其中,MN和SN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即本申请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多无线接入技术双连接(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MR-DC),例如,EN-DC(E-UTRA-NR DualConnectivity)。
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B)、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Terminal)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本申请所涉及的“无线承载”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ate radio bearer,DRB)/信令无线承载(Signal radio bearer,SRB)。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主节点(MN)可以根据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将辅节点(SN)的无线承载转变为主节点(MN)的无线承载,即转变为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的无线承载。该无线承载可以是DRB,也可以是SRB。
步骤102、所述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该“是否释放辅节点”具体指是否释放终端使用的辅节点的配置,例如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辅节点的小区组配置等。
相应的,终端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种释放类消息,例如,RRC连接释放消息,或者其他RRC消息。一种可实现方式,该第一消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从连接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可称之为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可以是非激活(inactive)态、特殊的空闲(idle)态以及普通的空闲(idle)态中任意一种。其中,该特殊的空闲(idle)态具体指,相比于普通的空闲(idle)态,网络侧和终端侧都会保存终端的上下文(context)的一种状态。
步骤1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终端通过第一消息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对相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bearer type change)。
步骤1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终端通过第一消息还接收到该第二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辅节点。
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列表、第一位图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二标识列表、第二位图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中任意一项。各项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下述各个实施例的解释说明。
上述步骤103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即无需通过第一消息发送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PDCP配置信息,终端使用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空口信令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相应的,上述步骤103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终端根据第一标识列表、第一位图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二标识列表、第二位图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中任意一项,以及该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上述步骤104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
上述步骤104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即终端挂起辅节点的小区组(SCG)配置和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
上述步骤104的再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释放所述辅节点的其他配置,例如释放辅节点的小区组(SCG)配置。
举例而言,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一比特位信息,使用0和1指示是否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不释放所述辅节点,使用1指示释放所述辅节点,或者,使用0指示释放所述辅节点,使用1指示不释放所述辅节点,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具体指将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转变为主小区组的无线承载。
本实施例,通过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识列表或第一位图信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其中,步骤2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所述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该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称之为承载类型变换(bearer type change)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之为其他名称,该承载类型变换(bearer type change)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标识列表,也可以为第一位图(bitmap)信息。其中,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标识和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或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当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时,在步骤202之后执行该步骤2031。
当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标识和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时,则步骤202之后执行该步骤2032。
当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则步骤202之后执行该步骤2033。
当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则步骤202之后执行该步骤2034。
步骤2031、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或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终端根据无线承载的标识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根据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或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即将该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变换为主小区组的无线承载。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指示信息还携带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则该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的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203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或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该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包括PDU会话与业务质量流的映射关系、以及业务质量流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即PDU会话可以映射至一个或多个业务质量流,一个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业务质量流可以映射至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
即终端根据PDU会话的标识和业务质量流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质量流标识为该PDU会话标识对应的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业务质量流的标识。
具体的,终端可以根据PDU会话的标识确定该PDU会话对应的业务质量流,进而根据该业务质量流的标识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即确定该PDU会话中的该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
或者,终端根据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PDU会话被配置至若干条业务质量流(QoS flow),即PDU会话与业务质量流(QoS flow)具有映射关系,业务质量流(QoS flow)与无线承载具有映射关系,举例而言,连接态的终端的一个PDU会话(ID=2)配置有4条QoS flow,其QoS flow ID分别为1、2、3、4。该终端接入的接入网中的网络设备根据其策略配置将该4条QoS flow映射至该终端的无线承载ID分别为3、4、6、7,具体的,QoS flow 1映射至无线承载3,QoS flow 2映射至无线承载4,QoS flow 3映射至无线承载6,QoS flow 4映射至无线承载7。以上述举例做进一步举例说明,当该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标识为2、且其关联的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标识为1,则终端根据PDU会话的标识、业务质量流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该PDU会话中的该QoS flow 1对应的无线承载为无线承载3,则终端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无线承载3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203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使用0或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不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使用0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不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根据该第一位图信息可以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相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203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使用0或1指示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不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当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时,终端可以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具体的,假设第一位图信息为1011,该第一位图信息的第一位对应QoS flow 1,第二位对应QoS flow 2,依此类推,第四位对应QoS flow 4,进而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步骤2032的举例,QoS flow 1映射至无线承载3,QoS flow 2映射至无线承载4,QoS flow 3映射至无线承载6和QoS flow 4映射至无线承载7,则根据该第一位图信息可以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为无线承载3、6和7。
当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时,终端可以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具体的,假设第一位图信息为0100,该第一位图信息的第一位对应PDU会话(ID=1),第二位对应PDU会话(ID=2),依此类推,第四位对应PDU会话(ID=4),进而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步骤2032的举例,PDU会话(ID=2)的QoSflow无线承载3,PDU会话(ID=2)的QoS flow 2映射至无线承载4,PDU会话(ID=2)的QoSflow 3映射至无线承载6和PDU会话(ID=2)的QoS flow 4映射至无线承载7,则根据该第一位图信息可以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为无线承载3、4、6和7,即该PDU会话的全部QoS flow对应的无线承载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根据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后,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2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其中,步骤2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其中,步骤3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所述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一种可实现方式,该第三指示信息为一比特位信息,使用0和1指示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不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使用0指示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不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3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当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终端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即将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转换为主小区组的无线承载。
步骤3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其中,步骤3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与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不同,下述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适用于终端从连接态转变为非激活(inactive)或特殊的idle态;图5和图6适用于终端从连接态转变为非激活(inactive)、特殊的idle态或普通idle态。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标识列表或第二位图信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其中,步骤4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所述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该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称之为非激活态数据传输(data transmission in inactive)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之为其他名称,该非激活态数据传输(data transmission in inactive)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二标识列表,也可以为第二位图(bitmap)信息。其中,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标识和PDU会话(PDUsession)的标识,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或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
当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时,该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在步骤402之后执行该步骤4031。
当第二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标识和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时,该PDU会话(PDU session)的标识、或者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则步骤402之后执行该步骤4032。
当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则步骤402之后执行该步骤4033。
当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则步骤402之后执行该步骤4034。
步骤4031、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指示信息还携带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则该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的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4032、所述终端根据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或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即终端根据PDU会话的标识和业务质量流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质量流标识为该PDU会话标识对应的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业务质量流的标识。
或者,终端根据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终端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的方式可以参见步骤2032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3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与第一位图信息不同,该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还用于指示是否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使用0或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不需要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且当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不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且当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根据该第二位图信息可以确定需要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在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相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403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其中,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使用0或1指示业务质量流或一个PDU会话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终端可以根据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确定对应的无线承载的方式可以参见步骤2034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其中,步骤4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其中,步骤5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所述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与图5所示实施例不同,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一种可实现方式,该第四指示信息为一比特位信息,使用0和1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举例而言,使用0指示不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不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使用1指示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对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5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步骤5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其中,步骤5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主节点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即通过该第一消息指示,便可以实现承载类型变换和释放辅节点的配置,相比于通过两次重配流程的方式,可以降低空口信令开销和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终端在移动过程中重选到新的小区或基站时,则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直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承载的配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上述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法。该通信设备700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当确定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还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以及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还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以及当所述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和PDU会话与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释放所述辅节点的其他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第一标识列表、第一位图列表、第三指示信息、第二标识列表、第二位图列表和第四指示信息中任意一项,基于所述PDCP配置信息将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转变为主小区组的无线承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当所述终端在移动过程中重选到新的小区或基站时,则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直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承载的配置。
可选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703,该发送单元703用于发送信息或者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703和接收单元701可以合并为收发单元,并完成类似的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可以参照图8所示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801,应用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以及其他一些元件(包括未示出的电源等设备)。在图8中,上述处理单元702可以是所述处理器801,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单元703和/或接收单元701,可以是图中的无线收发器803,其通过天线完成相应的功能。可以理解图中所示的各个元件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完成本实施例必须的元件。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可以参照图9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8中处理器的功能。在图9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发送数据处理器,接收数据处理器。在图9中,上述处理单元702可以是所述处理器901,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单元703可以是图9中发送数据处理器903,所述接收单元701可以是图9中接收数据处理器905。虽然图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单元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0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0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3,接口1004。其中处理器1003完成上述处理单元702的功能,接口1004完成上述发送单元703和/或接收单元701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006、处理器1003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0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000中,只要该存储器10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003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1100可以使用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该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作为主节点,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如图11所示,所述通信设备1100包括:
处理单元1101,用于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1102,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PDU会话的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业务质量流的标识和PDU会话的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第二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一个业务质量流,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第二位图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二位图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终端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指示不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无线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所述P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PDCP配置信息将所述无线承载转变为主小区组无线承载。
可选的,该主节点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3,用于接收信息或者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1102和接收单元1103可以合并为收发单元,并完成类似的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为主节点时,可以参照图12所示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201,应用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以及其他一些元件(包括未示出的电源等设备)。在图12中,上述处理单元1101可以是所述处理器1201,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单元1102和/或接收单元1103,可以是图中的无线收发器1203,其通过天线完成相应的功能。可以理解图中所示的各个元件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完成本实施例必须的元件。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为主节点时,可以参照图13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2中处理器的功能。在图13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发送数据处理器,接收数据处理器。在图13中,上述处理单元1101可以是所述处理器1301,并完成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单元1102可以是图13中发送数据处理器1303,所述接收单元1103可以是图13中接收数据处理器1305。虽然图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单元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4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4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403,接口1404。其中处理器1403完成上述处理单元1101的功能,接口1404完成上述发送单元1102和/或接收单元1103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406、处理器1403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4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400中,只要该存储器14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403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
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终端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可以是作为主节点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实现类似功能的硬件。
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之一的主节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图2至图6所示实施例的所述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也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之外。本申请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当确定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所述通信设备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通信设备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通信设备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辅节点,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
所述通信设备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释放所述辅节点的其他配置。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节点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所述主节点向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释放所述辅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当确定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用于指示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还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将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通信设备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以及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将所有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并根据默认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或默认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信息对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仅挂起所述辅节点的无线承载配置,释放所述辅节点的其他配置。
23.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作为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用于向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释放辅节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从连接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位图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信息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无线承载,并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是否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8.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第二标识列表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无线承载为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的无线承载,当所述标识对应的无线承载为辅节点的无线承载时,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还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承载需要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29.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通信设备在所有无线承载进行第一状态下直接传输数据,是否对所述辅节点的所有无线承载进行承载类型变换。
30.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权利要求25至2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或者指示不释放所述辅节点的所有配置。
CN201810394286.4A 2018-04-27 2018-04-27 通信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417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4286.4A CN110417520B (zh) 2018-04-27 2018-04-27 通信方法和设备
PCT/CN2019/083712 WO2019206089A1 (zh) 2018-04-27 2019-04-22 通信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4286.4A CN110417520B (zh) 2018-04-27 2018-04-27 通信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20A true CN110417520A (zh) 2019-11-05
CN110417520B CN110417520B (zh) 2022-03-25

Family

ID=6829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4286.4A Active CN110417520B (zh) 2018-04-27 2018-04-27 通信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520B (zh)
WO (1) WO201920608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82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923708A (zh) * 2020-07-07 2022-0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的接入和释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50074A (zh) * 2020-07-16 2022-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延时指示的方法、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135436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状态信息的通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CN113923708B (zh) * 2020-07-07 2024-05-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的接入和释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006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505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双连接中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网络节点及通信装置
CN10630439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170055191A1 (en) * 2014-05-19 2017-02-23 Fujitsu Limite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993313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承载切换的方法及终端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505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双连接中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网络节点及通信装置
US20170055191A1 (en) * 2014-05-19 2017-02-23 Fujitsu Limite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30439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993313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承载切换的方法及终端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Remaining issues on suspension to INACTIVE in MR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100,R2-1713773》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82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64331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300822B (zh) * 2020-02-21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923708A (zh) * 2020-07-07 2022-0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的接入和释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3708B (zh) * 2020-07-07 2024-05-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的接入和释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50074A (zh) * 2020-07-16 2022-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延时指示的方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950074B (zh) * 2020-07-16 2024-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延时指示的方法、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135436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状态信息的通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CN114697946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小区组状态信息的通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6089A1 (zh) 2019-10-31
CN110417520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520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AU202120239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538037A (zh)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0783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s
CN109274474A (zh) 一种基于反转服务流特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89493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3023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5870A (zh)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3368688B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477003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46705A (zh)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保护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2860108B (zh) 用于操作移动台的方法
CN109756994A (zh) 一种终端状态的恢复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8307449B (zh)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684218A (zh) 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3686866A (zh) 无线资源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2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4508996B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44777B (zh) 回程链路的承载分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5792217B (zh) 用户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9560899A (zh)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05714A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13329431A (zh) 一种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11154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184249A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