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460A -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460A
CN110417460A CN201910758984.2A CN201910758984A CN110417460A CN 110417460 A CN110417460 A CN 110417460A CN 201910758984 A CN201910758984 A CN 201910758984A CN 110417460 A CN110417460 A CN 110417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geo satellite
geo
point
earth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89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460B (zh
Inventor
张晓燕
潘冀
刘珊杉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7589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最大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下行链路等效功率通量密度;根据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干扰最大的静止轨道卫星位置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上行链路等效功率通量密度。进一步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找到干扰程度最大位置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该方法能够将干扰程度与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位置、波束配置、工作状态、卫星姿态等实时状态建立联系,便于给出干扰规避策略或验证非静止轨道卫星干扰规避策略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非静止轨道卫星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数量庞大,大多数非静止轨道卫星使用与静止轨道卫星相重叠的频段。根据无线电规则,非静止轨道卫星负责避免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因此,需要分析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情况,以便给出干扰规避策略。为了分析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情况,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通过了EPFD的概念:即非对地静止卫星系统范围内,所有发射电台在地球表面或在对地静止轨道中的对地静止卫星系统接收电台产生的功率通量密度的总和。现有技术是将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覆盖区内每个纬度上对静止轨道卫星或地球站的最大功率通量密度或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作为计算该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对静止轨道卫星产生的EPFD。由于非静止轨道卫星处于移动状态,同时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也在不断切换波束,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生动态改变,从而导致了现有技术计算出的干扰程度与实际值偏差大、不能识别干扰程度大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不利于给出干扰规避策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与实际值偏差大,不能识别干扰程度大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一覆盖区域,通过将第一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一栅格点;
步骤2:找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将各个第一栅格点用以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一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一点集;
步骤3:根据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纬度范围、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最小工作仰角、第一覆盖区域和排他区的范围从第一点集中删除无效点,得到第二点集;
步骤4:根据距离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天线辐射方向和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下行链路EPFD;
步骤5:找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计算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静止轨道卫星的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二覆盖区域,通过将第二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二栅格点,将各个第二栅格点用以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二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三点集;
步骤6:从第三点集中选出落在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内的点,从选出的点中删除落在排他区内的点,以得到第四点集;
步骤7:根据静止轨道卫星的辐射方向图和距离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确定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上行链路EPFD;
步骤8:根据上行链路EPFD和下行链路EPFD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
其中,PFD为功率通量密度,EIRP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PFD为等效功率通量密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静止轨道卫星的最低工作仰角、非静止轨道卫星最小工作仰角和排他区等参数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实际干扰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干扰程度的分析更准确,通过加入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参数可找到干扰程度最大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通过分析上行链路EPFD和下行链路EPFD能够分别分析非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影响,以便于给出干扰规避策略或验证非静止轨道卫星干扰规避策略的有效性,从而能够实时调整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第一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找出PFD的最大值,PFD最大值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找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在每个第一栅格点处的最小鉴别角,从而确定每个栅格点处鉴别角为最小值时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将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与PFD建立联系,便于分析每个位置对应的干扰程度。
优选地,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将第一可设置区域栅格化得到第三栅格点,计算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找出EIRP的最大值,EIRP最大值对应的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位置和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处的鉴别角和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距离,根据所述鉴别角和所述距离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将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与EIRP建立联系,便于分析每个位置对应的干扰程度。
优选地,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找出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最小鉴别角,根据每个最小鉴别角确定对应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同频静止轨道卫星与非静止轨道卫星间的位置关系,可计算EIRP的最大值。
优选地,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与速度的关系、轨道倾角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位置,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位置、波束指向及天线辐射方向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一覆盖区域。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确定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的覆盖区域时参考了轨道倾角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多个参数,能得到的覆盖区域更准确。
优选地,步骤6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和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最小仰角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可设置区域。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覆盖区域时考虑了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最小仰角,更接近实际情况。
优选地,步骤8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参数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关系,在不同运行位置确定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相同时,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关系确定每个运行位置对应的速度,速度越低的位置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越大。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在EIRP相同时可找到干扰程度更大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8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第二点集中每一点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对角速度,在第二点集中的点对应的下行链路EPFD相同时,第二点集中相对角速度越低的点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干扰程度越大。
基于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在EPFD相同时可找到干扰程度更大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实际干扰程度,将干扰程度与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实时状态建立联系,能够根据干扰程度实时调整静止轨道卫星功率,便于给出干扰规避策略或验证非静止轨道卫星干扰规避策略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示意图。
图4为同频静止轨道卫星与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关系。
图5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可设置范围示意图。
图6为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在地球表面的鉴别角示意图。
图中,1、静止轨道卫星;2、非静止轨道卫星;3、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4、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5、地球表面某点;6、地球;7、静止轨道卫星轨位弧上某点;8、赤道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内容对本发明具体提供的几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如图2、3所示,“实线信号线”表示“有用信号”“虚线信号线”表示“干扰信号”。PFD为功率通量密度,EIRP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PFD为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针对现有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卫星和接收站的各项参数和实际工作情况,导致计算出的干扰程度与实际偏差较大,无法找到各干扰程度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2位置等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2轨道的参数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2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表达式。参数优选包括轨道倾角i、偏心率e,半长轴a,运行周期、真近点角ν,近地点、远地点、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俯角ω、初始相位等。
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2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表达式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2的星下点可运行的纬度的范围,在该纬度范围的基础上加上轨道倾角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2的星下点可运行的实际纬度范围。根据每颗非静止轨道卫星2的波束数量、频率、指向、天线辐射方向图来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2的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一覆盖区域。
通过将第一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一栅格点。优选地,将第一覆盖区域用经纬度表示,对第一覆盖区域对应的经纬度用平面表示,将该平面以1°的间隔进行栅格均匀分割,得到第一栅格点。计算第一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找出PFD的最大值,PFD最大值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优选地,找出每个第一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最小鉴别角,鉴别角为每个第一栅格点处观察到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弧上任一点间的夹角。根据每个最小鉴别角确定对应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鉴别角取最小值时对应的PFD为每个第一栅格点处最大的PFD。优选地,如图6所示,图中点O’为地球球心,K为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S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工作时距地球最低高度点,E为第一栅格点所在位置,W为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假设第一栅格点中心点为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所在的位置,∠WO’F为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经度差,∠WO’V为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经度差,∠SEG为鉴别角。通过遍历静止轨道卫星轨位弧、非静止轨道卫星和栅格点所在位置的所有组合,根据球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计算出每颗卫星在不同栅格点处的最小鉴别角α以及对应的距离SE,从而求出每个最小鉴别角对应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
找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将第一栅格点用以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一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一点集。从第一点集中删除无效点,得到第二点集。无效点包括落在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纬度范围外的点。优选地,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可设置的纬度不大于81.2°。无效点包括以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仰角小于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最小工作仰角的点。无效点包括落在第一覆盖区域外的点。无效点还包括在排他区范围内的点。
排他区是非静止轨道卫星保护静止轨道卫星弧段常采用的技术。优选地,当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落入排他区内,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功率需降为零。优选地,当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落入排他区内,可通过天线旁瓣进行通信。
根据距离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天线辐射方向计算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4的相对接收增益Grel(α)。计算距离该点最近的四个点处PFD的插值PFDP。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对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下行链路EPFD。下行链路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EPFD通过如下方式确定:epfdP=PFDP+Grel(α)式中,P为第二点集中的任一个点;epfdP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P点处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α为P点的最小鉴别角;PFDP为距离P点最近的四个点上非静止轨道卫星最大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的插值;Grel(α)为P点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相对接收增益。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和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最小仰角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如图4所示,其中α为从地球表面任意点观察到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轨位弧上任意点P间的最小鉴别角,△L为点P与非静止轨道卫星间的经度差。
如图5所示,第一可设置区域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当Rngso取最大值时,
当Rngso取最小值时,
第一可设置区域的纬度范围为[Latmin,Latmax]。其中Rngso为非静止轨道卫星与地心的距离,Re为地球半径,ε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最小仰角,i为非静止轨道卫星轨道面倾角,为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覆盖区宽度的一半。
将第一可设置区域栅格化得到第三栅格点,计算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找出EIRP的最大值,EIRP最大值对应的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优选地,如图4所示,通过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位置和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处的鉴别角和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距离,根据鉴别角和距离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选地,找出每个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最小鉴别角,根据每个最小鉴别角确定对应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鉴别角取最小值时对应的EIRP为每个第三栅格点处最大的EIRP。
找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根据静止轨道卫星的最低工作仰角确定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静止轨道卫星的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二覆盖区域,通过将第二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二栅格点,将第二栅格点用以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二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三点集;从第三点集中选出落在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内的点,从选出的点中删除落在排他区内的点得到第四点集;根据静止轨道卫星的辐射方向图和距离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计算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上行链路EPFD;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上行链路EPFD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式中,P为第四点集中的任一个点;EPFDp为P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为在维度为Latmn且偏轴角为处指向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NUMES=ESDISTANCE*ESDISTANCE*ESDENSITY,ESDISTANCE为NGSO地球站间隔距离,ESDENSITY为每平方公里面积上同时工作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密度;Ls对应位置处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Nco(Latmn)为在维度Latmn处,同频工作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最大个数;NES为静止轨道卫星覆盖区内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个数;Grel,rx为在处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对接收增益,Ls是对应位置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自由空间损耗。
根据上行链路EPFD和下行链路EPFD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找到干扰程度最大位置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给出干扰规避策略或验证非静止轨道卫星干扰规避策略的有效性。例如,根据上行链路EPFD和下行链路EPFD实时调整非静止轨道卫星功率。优选地,实时调整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发射方向和功率。
优选地,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参数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表达式,在不同运行位置计算出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相同时,速度越低的位置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越大。
优选地,计算第二点集中每一点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对角速度,在第二点集中的点对应的下行链路EPFD相同时,第二点集中相对角速度越低的点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干扰程度越大。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干扰程度与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实时状态建立联系,便于给出干扰规避策略。优选地,实时状态包括位置、波束配置和工作状态、卫星姿态等。

Claims (10)

1.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一覆盖区域,通过将第一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一栅格点;
步骤2:找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将各个第一栅格点用以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一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一点集;
步骤3:根据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纬度范围、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最小工作仰角、第一覆盖区域和排他区的范围从第一点集中删除无效点,得到第二点集;
步骤4:根据距离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天线辐射方向和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第二点集中每一点处的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下行链路EPFD;
步骤5:找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计算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静止轨道卫星的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二覆盖区域,通过将第二覆盖区域栅格化的方式得到第二栅格点,将各个第二栅格点用以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中心的方位角和仰角表示,从第一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出发沿每个第二栅格点的方位角和仰角所确定的方向做直线得到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所述交点组成第三点集;
步骤6:从第三点集中选出落在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内的点,从选出的点中删除落在排他区内的点,以得到第四点集;
步骤7:根据静止轨道卫星的辐射方向图和距离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最近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确定第四点集中每一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上行链路EPFD;
步骤8:根据上行链路EPFD和下行链路EPFD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
其中,PFD为功率通量密度,EIRP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PFD为等效功率通量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第一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找出PFD的最大值,PFD最大值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找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在每个第一栅格点处的最小鉴别角,从而确定每个栅格点处鉴别角为最小值时非静止轨道卫星辐射到地球表面的PF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可设置区域,将第一可设置区域栅格化得到第三栅格点,计算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找出EIRP的最大值,EIRP最大值对应的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为静止轨道卫星受到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干扰最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位置和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处的鉴别角和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距离,根据所述鉴别角和所述距离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如下步骤;
找出第三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间的最小鉴别角,根据每个最小鉴别角确定对应栅格点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EIR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与速度的关系、轨道倾角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位置,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位置、波束指向及天线辐射方向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波束在地面上的第一覆盖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和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最小仰角确定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可设置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参数得出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关系,在不同运行位置确定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辐射的EIRP相同时,根据非静止轨道卫星在地心坐标系中位置和速度的关系确定每个运行位置对应的速度,速度越低的位置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干扰程度越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第二点集中每一点与第一非静止轨道卫星位置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对角速度,在第二点集中的点对应的下行链路EPFD相同时,第二点集中相对角速度越低的点处的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地球站的干扰程度越大。
CN201910758984.2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Active CN110417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8984.2A CN110417460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8984.2A CN110417460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460A true CN110417460A (zh) 2019-11-05
CN110417460B CN110417460B (zh) 2021-03-30

Family

ID=6836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8984.2A Active CN110417460B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46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476A (zh) * 2020-04-23 2020-08-14 清华大学 非静止轨道卫星估计静止通信卫星和波束参数的方法
CN11205483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ngso卫星偏置方案的设计方法
CN112996093A (zh) * 2021-03-01 2021-06-18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卫星地面终端射频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31988A (zh) * 2021-03-03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多维度的gso卫星系统兼容性分析方法
CN113328786A (zh) * 2021-06-07 2021-08-31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下行pfd掩码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3433571A (zh) * 2021-05-21 2021-09-24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最差干扰快速估算方法
CN11429787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旋转扫描探测器扫描范围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4826368A (zh) * 2022-03-07 2022-07-2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Ngso卫星星座系统上行最差几何形状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928397A (zh) * 2022-05-12 2022-08-19 北京最终前沿深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pfd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71A (zh) * 2022-07-28 2022-11-01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非静止轨道卫星信关站服务范围仿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4265A2 (en) * 2005-01-05 2010-11-24 ATC Technologies, LLC Adaptive beam forming with multi-user detection an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1038378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eamforming
CN102520461A (zh) * 2011-12-08 2012-06-2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确定方法
EP2273694B1 (en) * 2009-07-09 2014-08-20 ViaSat Inc. Interference resistant satellite 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uplink noise measurements
US20160073359A1 (en) * 2011-12-21 2016-03-10 Comtech Ef Data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s Carrier's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Using Spread Spectrum for Matched Spectral Allocation
CN107210805A (zh) * 2014-11-24 2017-09-26 世界卫星有限公司 使干扰减少的通信卫星系统
CN107408979A (zh) * 2015-04-03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避免超过非地球静止卫星系统的干扰限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529A (zh) * 2015-03-20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波束功率回退
CN107431530A (zh) * 2015-03-20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ngso卫星的epfd覆盖
CN107980210A (zh) * 2017-02-17 2018-05-01 清华大学 一种利用回归轨道实施通信的卫星星座实现方法
CN108141277A (zh) * 2015-10-13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中的卫星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41275A (zh) * 2015-09-15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通信的基于占空比的功率控制方案
CN108427130A (zh) * 2018-01-24 2018-08-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位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5669A (zh) * 2016-04-14 2019-01-04 加拿大卫星公司 用于全球覆盖的双leo卫星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4265A2 (en) * 2005-01-05 2010-11-24 ATC Technologies, LLC Adaptive beam forming with multi-user detection an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P2273694B1 (en) * 2009-07-09 2014-08-20 ViaSat Inc. Interference resistant satellite 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uplink noise measurements
WO2011038378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eamforming
CN102520461A (zh) * 2011-12-08 2012-06-2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Ngso卫星地球探测系统对深空探测系统的干扰确定方法
US20160073359A1 (en) * 2011-12-21 2016-03-10 Comtech Ef Data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s Carrier's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Using Spread Spectrum for Matched Spectral Allocation
CN107210805A (zh) * 2014-11-24 2017-09-26 世界卫星有限公司 使干扰减少的通信卫星系统
CN107431530A (zh) * 2015-03-20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ngso卫星的epfd覆盖
CN107431529A (zh) * 2015-03-20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波束功率回退
CN107408979A (zh) * 2015-04-03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避免超过非地球静止卫星系统的干扰限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41275A (zh) * 2015-09-15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通信的基于占空比的功率控制方案
CN108141277A (zh) * 2015-10-13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中的卫星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5669A (zh) * 2016-04-14 2019-01-04 加拿大卫星公司 用于全球覆盖的双leo卫星系统和方法
CN107980210A (zh) * 2017-02-17 2018-05-01 清华大学 一种利用回归轨道实施通信的卫星星座实现方法
CN108427130A (zh) * 2018-01-24 2018-08-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位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LIU 等: "Effective Carrier-Power-to-Noise Density Ratio Based on Code Tracking Spectral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Interference Analysis of Compa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THALES 等: "Forward compatibility: NR performance via Aerial platforms", 《R1-1701054:TSGR1_AH》 *
ZHANG XIAOYAN 等: "The minimum interference distance of earth station on board vessel communicating with FSS satellite in C and Ku Band", 《 2015 IEE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WAVE, ANTENNA, PROPAGATION, AND EMC TECHNOLOGIES (MAPE)》 *
陈乐伯 等: "卫星通信地球站干扰条件下性能仿真与分析", 《舰船电子工程》 *
韩锐 等: "我国Ka频段卫星固定业务系统间干扰特性分析研究", 《电波科学学报》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476A (zh) * 2020-04-23 2020-08-14 清华大学 非静止轨道卫星估计静止通信卫星和波束参数的方法
CN112054838B (zh) * 2020-09-11 2022-05-17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ngso卫星偏置方案的设计方法
CN11205483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ngso卫星偏置方案的设计方法
CN112996093A (zh) * 2021-03-01 2021-06-18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卫星地面终端射频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96093B (zh) * 2021-03-01 2022-09-20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卫星地面终端射频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31988A (zh) * 2021-03-03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多维度的gso卫星系统兼容性分析方法
CN113433571A (zh) * 2021-05-21 2021-09-24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最差干扰快速估算方法
CN113328786A (zh) * 2021-06-07 2021-08-31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下行pfd掩码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3328786B (zh) * 2021-06-07 2022-06-10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下行pfd掩码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4297870B (zh) * 2021-12-31 2022-09-02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旋转扫描探测器扫描范围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429787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旋转扫描探测器扫描范围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4826368A (zh) * 2022-03-07 2022-07-2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Ngso卫星星座系统上行最差几何形状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826368B (zh) * 2022-03-07 2023-09-22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Ngso卫星星座系统上行最差几何形状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928397A (zh) * 2022-05-12 2022-08-19 北京最终前沿深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pfd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71A (zh) * 2022-07-28 2022-11-01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非静止轨道卫星信关站服务范围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71B (zh) * 2022-07-28 2024-01-16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非静止轨道卫星信关站服务范围仿真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460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460A (zh) 一种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分析方法
CN106712866B (zh) 一种动中通端站系统及系统的跟踪方法
KR102175023B1 (ko) 지구 상에서 간섭 소스의 위치를 찾기 위해서와 같이, 지구로부터 방출된 전자기 에너지에 대한 정보를 얻기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55518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ienting a phased array antenna
US6731240B2 (en) Method of tracking a signal from a moving signal source
US8521427B1 (en) Vehicle navigation using cellular networks
CN103746757A (zh) 一种基于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单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CN111142099B (zh) 解决球面相控阵天线跟踪过顶盲捕目标的方法
CN104537202B (zh) 基于卫星编队协作的空间天线阵列合成方法
CN109283555A (zh) 卫导波束形成抑制干扰方法
CN113612715A (zh) 星地通信时偏及多普勒频偏预补偿设备
CN106329120A (zh) 一种动中通低成本测控方法
CN206564605U (zh) 一种动中通端站系统
CN103323856A (zh) 基于高轨三星时差体制的非合作无线电信号源定位方法
US11735818B2 (en) One-dimensional phased array antenna and methods of steering same
US11953607B2 (en) Navigation with differential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 from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s
CN105445757B (zh) 一种交通工具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CN109425875B (zh) 卫星信号分离处理装置和方法
US8094073B2 (en) Robust VSAT tracking algorithm
CN111273223A (zh) 一种基于双天线时延无源定位对抗方法
US11239904B2 (en) Geolo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devices using spaceborne phased arrays
CN115604851B (zh) 一种基于固定截距的大规模卫星星座频率干扰规避方法
US11881914B1 (en)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nic beam steering angles
CN110514107B (zh) 一种卫星天线绕视轴旋转角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8321502B (zh) 一种通过同步轨道卫星间接校准散射通信天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