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719B - 辐射单元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辐射单元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6719B
CN110416719B CN201910729188.6A CN201910729188A CN110416719B CN 110416719 B CN110416719 B CN 110416719B CN 201910729188 A CN201910729188 A CN 201910729188A CN 110416719 B CN110416719 B CN 110416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plane
feeding
radiating
polygonal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91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6719A (zh
Inventor
刘正贵
骆胜军
万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91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6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7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970 priority patent/WO202102269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G通信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辐射单元及天线,该辐射单元,包括:载体,载体包括第一本体、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和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交叉设置;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均与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垂直相连,且三者一体化成型;第一本体的表面设有辐射面;第二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馈电面,第三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馈电面,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为辐射面馈电;第二本体在背离第一馈电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接地面和第二接地面;第三本体在背离第二馈电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接地面和第四接地面;四个接地面均与辐射面相连。该辐射单元能够兼顾增益和匹配,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制作周期短。

Description

辐射单元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辐射单元及天线。
背景技术
毋庸置疑,5G通信技术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它拥有比4G更快的传输速率,对天线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5G通信设备的工作频段在3400~3600MHz,在兼顾海外产品的情况下,工作频段就需要扩展到3400~3800MHz,这就增加了匹配的难度。
现有的全波结构以及半波结构均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我们亟需一种新的辐射单元来解决5G通信设备的工作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和应用需求,本申请提出一种辐射单元及天线,旨在解决现有的辐射单元无法在兼顾增益和匹配的情况下,将工作频段扩展到3400~3800MHz。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单元,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第一本体、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以及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垂直相连,且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以及所述第三本体一体化成型;
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辐射面;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和所述第二馈电面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为所述辐射面馈电;
所述第二本体在背离所述第一馈电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地面和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在背离所述第二馈电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接地面和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均与所述辐射面相连。
其中,所述辐射面包括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方向上的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与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相连,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与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的相交处相连;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关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旋转对称。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以及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
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围合的区域内。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
或者,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
其中,还包括设置有第一焊接面的接地柱、设置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一馈电柱和设置有第三焊接面的第二馈电柱;
所述接地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馈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馈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三本体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均延伸至所述接地柱,所述第一馈电面延伸至所述第一馈电柱,所述第二馈电面延伸至所述第二馈电柱。
其中,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所述第一馈电面和所述第二馈电面均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朝向所述第二馈电面;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所述第二馈电面重合;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与所述第二馈电面相背离;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如上述方案所提供的辐射单元。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辐射单元,载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第三本体,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与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交叉设置,第一本体设置于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且第一本体表面的对角线和第三本体表面的中心线垂直,辐射面、第一馈电面、第二馈电面、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第三接地面以及第四接地面均设置在载体上,该辐射单元在兼顾增益和匹配的情况下,工作频段能够扩展到3400~3800MHz,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制作周期短。
本发明提供的天线,采用类似全波结构辐射面,相对于半波结构改善了了增益,相对于全波结构简化了匹配,实现了宽频段高增益的效果。此外,提供了三种馈电方式,从而提高了隔离度优化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辐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的第一布置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的第二布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的第三布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以及第三焊接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辐射单元;10、载体;101、第一本体;1011、第一接地通孔;1012、第二接地通孔;1013、第三接地通孔;1014、第四接地通孔;1015、出模通孔;102、第二本体;1021、第一本体单元;1022、第二本体单元;1023、第三本体单元;1024、第四本体单元;1025、第一通孔;1026、第二通孔;103、焊接面载体;1031、第一馈电柱;1032、接地柱;1033、第二馈电柱;20、辐射面;2011、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4、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21、第一接地槽;2022、第二接地槽;2023、第三接地槽;2024、第四接地槽;2031、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3、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4、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30、馈电面;301(a)、第一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11(a)、上第二馈电面;3012(a)、下第二馈电面;302(a)、第一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21(a)、上第一馈电面;3022(a)、下第一馈电面;301(b)、第二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2(b)、第二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1(c)、第三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2(c)、第三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40、接地面;4011、第一接地面;4012、第二接地面;4013、第三接地面;4014、第四接地面;4021、第一过孔接地面;4022、第二过孔接地面;4023、第三过孔接地面;4024、第四过孔接地面;403、接地焊接面;50、焊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辐射单元1,包括:载体10,载体10包括第一本体101、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102以及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图中未示出);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交叉设置,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分别与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垂直相连,且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以及第三本体一体化成型;第一本体101设置于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且第一本体表面的对角线和第三本体表面的中心线垂直;
第一本体101的表面设置有辐射面20;第二本体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馈电面,第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馈电面,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为辐射面20馈电;
第二本体10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地面和第二接地面,第二本体102的一侧与第二本体的另一侧相背离;第三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接地面和第四接地面,第三本体的一侧与第三本体的另一侧相背离;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第三接地面以及第四接地面均与辐射面20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以及第三本体的材料均选用热稳定性及电绝缘性好的耐高温塑料介质。例如,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以及第三本体的制备材料为LCP。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以及第三本体通过模塑互连一体化成型。并且,辐射面20是通过镭雕技术和金属化镀设置在第一本体101上;第一馈电面是通过镭雕技术和金属化镀设置在第二本体102上;第二馈电面是通过镭雕技术和金属化镀设置在第三本体上;第一接地面和第二接地面是通过镭雕技术和金属化镀设置在第二本体102上;第三接地面和第四接地面是通过镭雕技术和金属化镀设置在第三本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本体101为正方体、第二本体102为长方体以及第三本体为长方体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沿着逆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第二本体102的第一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二本体102的第四侧面,第二本体102的第三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以及第二本体102的第二侧面。第二本体102的上表面和第三本体的上表面均与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与相接触。第一本体101水平放置,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竖直放置,第一本体101的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的一条对角线与第二本体102的上表面的一条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的另一条对角线与第三本体的上表面的一条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载体10包括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以及第三本体,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102与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交叉设置,第一本体101设置于第二本体102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且第一本体表面的对角线和第三本体表面的中心线垂直,辐射面、第一馈电面、第二馈电面、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第三接地面以及第四接地面均设置在载体10上,该辐射单元在兼顾增益和匹配的情况下,工作频段能够扩展到3400~3800MHz,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制作周期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辐射面20包括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方向上的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与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第三接地面以及第四接地面一一对应相连;
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相连,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与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的相交处相连;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关于第一本体的中心旋转对称。
需要说明的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关于第一本体101的中心旋转对称;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依次首尾相连。
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与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和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的相交处相连;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与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和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的相交处相连;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与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和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的相交处相连;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与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和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的相交处相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上设置有第二接地槽202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上设置有第三接地槽202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上设置有第四接地槽202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上设置有第一接地槽2021。
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101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接地通孔1013、第四接地通孔1014、第一接地通孔1011以及第二接地通孔1012。
如图7所示,第二接地面4012通过位于第三接地通孔1013的第三过孔接地面4023与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上的第二接地槽2022相连;第四接地面4014通过位于第四接地通孔1014的第二过孔接地面4022与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上的第三接地槽2023相连;第一接地面4011通过位于第一接地通孔1011的第一过孔接地面4021与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上的第四接地槽2024相连;第三接地面4013通过位于第二接地通孔1012的第四过孔接地面4024与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上的第一接地槽2021相连。
该辐射面20的结构与半波结构及全波结构有差异,即半波结构为辐射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切开且不连续,全波结构为辐射面沿正45度及负45度方向切开且不连续,类全波结构比半波结构增益较高,比全波结构匹配较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以及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或者第一本体的下表面;
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布置在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围合的区域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上表面;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上表面;此时,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设置在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围合成的正方形区域内;
或者,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此时,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设置在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围合成的正方形区域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
或者,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上表面;或者,第一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2、第一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3、第二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2014以及第二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2011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上表面,第一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1、第一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2、第二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2033以及第二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2034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有第一焊接面的接地柱1032、设置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一馈电柱1031和设置有第三焊接面的第二馈电柱1033;
接地柱1032设置于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下表面,第一馈电柱1031设置于第二本体的下表面,第二馈电柱1033设置于第三本体的下表面;
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第三接地面以及第四接地面均延伸至接地柱,第一馈电面延伸至第一馈电柱1031,第二馈电面延伸至第二馈电柱103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接地柱1032的下表面、第一馈电柱1031的下表面以及第二馈电柱1033的下表面作为焊接面载体103。焊接面50包括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以及第三焊接面。其中,第一焊接面又称为接地焊接面403。其中,接地柱1032、第一馈电柱1031以及第二馈电柱1033分布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接地柱1032、第一馈电柱1031以及第二馈电柱1033既实现了馈电和接地功能,又起到支撑作用,相比较其他结构,三点焊接结构,简化了后期功分电路的布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1025和第二通孔1026;第一通孔1025沿第一本体101的中心向下延伸至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内部,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内部;第一馈电面和第二馈电面均延伸至第二通孔的内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101上设置有出模通孔1015,出模通孔1015贯穿第一本体101的上表面和第一本体101的下表面,并且该出模通孔1015与第一通孔1025相连,该出模通孔1015的中心轴线和第一通孔1025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第二通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取,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馈电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馈电面,第一馈电面朝向第二馈电面;
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可以分为第一本体单元1021、第二本体单元1022、第三本体单元1023以及第四本体单元1024。
第四本体单元1024包括第二本体102的第一侧面和第二本体102的第二侧面;第二本体单元1022包括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三本体单元1023包括第二本体102的第三侧面和第二本体102的第四侧面;第一本体单元1021包括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
沿着第四本体单元1024、第二本体单元1022、第三本体单元1023以及第一本体单元1021依次为第二本体102的第一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二本体102的第四侧面,第二本体102的第三侧面,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以及第二本体102的第二侧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2(a),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1(a),第一馈电面朝向第二馈电面;
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
其中,第一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2(a)包括位于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上的上第一馈电面3021(a)和位于第一馈电柱1031上的下第一馈电面3022(a)。第一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1(a)包括位于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上的上第二馈电面3011(a)和位于第二馈电柱1033上的下第二馈电面3012(a)。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馈电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馈电面,第一馈电面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第二馈电面重合;
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2(b),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1(b);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馈电面,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馈电面,第一馈电面与第二馈电面相背离;
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种位置的第一馈电面302(c),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种位置的第二馈电面301(c);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地面,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二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三接地面,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第四接地面。本发明实施通过提供以上三种馈电方式,提高了隔离度优化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采用类似全波结构辐射面,相对于半波结构改善了了增益,相对于全波结构简化了匹配,实现了宽频段高增益的效果。此外,提供了三种馈电方式,从而提高了隔离度优化空间。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第一本体、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本体以及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垂直相连,且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以及所述第三本体一体化成型;
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辐射面;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和所述第二馈电面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为所述辐射面馈电;
所述第二本体在背离所述第一馈电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地面和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在背离所述第二馈电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接地面和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均与所述辐射面相连;
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所述第一馈电面和所述第二馈电面均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朝向所述第二馈电面;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或者,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所述第二馈电面重合;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或者,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面,所述第一馈电面与所述第二馈电面相背离;
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接地面,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离;
所述辐射面包括沿正45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多边形辐射面、沿负45度方向设置的方向上的两个第二多边形辐射面、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沿垂直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长方形辐射面;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与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相连,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与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的相交处相连;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关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旋转对称;
还包括设置有第一焊接面的接地柱、设置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一馈电柱和设置有第三焊接面的第二馈电柱;
所述接地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相交处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馈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馈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三本体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三接地面以及所述第四接地面均延伸至所述接地柱,所述第一馈电面延伸至所述第一馈电柱,所述第二馈电面延伸至所述第二馈电柱;
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
或者,两个所述第一多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多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一长方形辐射面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方形辐射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表面。
2.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
CN201910729188.6A 2019-08-08 2019-08-08 辐射单元及天线 Active CN110416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188.6A CN110416719B (zh) 2019-08-08 2019-08-08 辐射单元及天线
PCT/CN2019/115970 WO2021022695A1 (zh) 2019-08-08 2019-11-06 辐射单元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188.6A CN110416719B (zh) 2019-08-08 2019-08-08 辐射单元及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719A CN110416719A (zh) 2019-11-05
CN110416719B true CN110416719B (zh) 2022-02-08

Family

ID=6836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9188.6A Active CN110416719B (zh) 2019-08-08 2019-08-08 辐射单元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6719B (zh)
WO (1) WO2021022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719B (zh) * 2019-08-08 2022-02-08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0783698B (zh) * 2019-11-07 2022-04-15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10867646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3471668B (zh) * 2021-06-30 2022-07-19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8199U (zh) * 2010-08-12 2011-07-13 青岛优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3g宽频双极化天线阵子
CN107508037A (zh) * 2017-07-11 2017-12-22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单元及基站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475A (zh) * 2009-01-12 2009-06-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其平面振子
US9276329B2 (en) * 2012-11-22 2016-03-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Ultra-wideband dual-band cellular basestation antenna
EP2963736A1 (en) * 2014-07-03 2016-01-06 Alcatel Lucent Multi-band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CN205335424U (zh) * 2016-01-27 2016-06-22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
CN108155473B (zh) * 2016-12-06 2024-05-14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馈电结构及基站天线
CN107171062B (zh) * 2017-05-23 2023-10-13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馈电结构、天线单元以及多阵列天线
CN207303342U (zh) * 2017-05-23 2018-05-0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馈电结构、天线单元以及多阵列天线
CN208272131U (zh) * 2018-06-07 2018-12-21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频辐射单元及应用该宽频辐射单元的天线阵列
CN209183758U (zh) * 2018-12-04 2019-07-30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辐射面缺陷耦合的双极化全波振子
CN109786984B (zh) * 2018-12-04 2024-01-05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辐射面缺陷耦合的双极化全波振子
CN109509974A (zh) * 2018-12-22 2019-03-22 昆山恩电开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剖面高性能双极化辐射单元
CN110416719B (zh) * 2019-08-08 2022-02-08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单元及天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8199U (zh) * 2010-08-12 2011-07-13 青岛优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3g宽频双极化天线阵子
CN107508037A (zh) * 2017-07-11 2017-12-22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单元及基站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719A (zh) 2019-11-05
WO2021022695A1 (zh)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6719B (zh) 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04144419U (zh) 小型化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8879114A (zh) 集成天线封装结构和终端
CN106848583B (zh) 一种用于微带阵列天线的三维超材料去耦结构
CN101707292B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天线
CN202839949U (zh) 一种lte宽带双极化天线振子
WO2010078797A1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其平面振子
CN111355014B (zh) 一种宽频带双极化太阳电池天线及天线阵
CN107516763A (zh) 贴片天线单元及阵列
CN108987947B (zh) 一种3d-mid技术阵列天线
CN102971910B (zh) 天线单元和天线
GB2517735A (en) Dual polarized antenna
CN103219596B (zh) 双极化吸顶天线
WO2019242088A1 (zh) 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双极化贴片天线单元
CN100461530C (zh) 双极化天线
CN209045768U (zh) 一种电调基站天线
CN203850423U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振子
CN109560379A (zh) 天线系统及通讯终端
CN109066051B (zh) 超宽带高增益双极化全波振子天线
CN104103894A (zh) 天线及阵列天线
CN201430216Y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天线
CN202050051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测量的双频微带贴片天线
CN201797047U (zh) 双极化基站天线和基站
EP2962362A1 (en)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CN203631742U (zh) 宽频带高增益双极化天线及宽频带高增益双极化辐射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