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691A -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6691A
CN110416691A CN201810407304.8A CN201810407304A CN110416691A CN 110416691 A CN110416691 A CN 110416691A CN 201810407304 A CN201810407304 A CN 201810407304A CN 110416691 A CN110416691 A CN 110416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rotation seat
antenna radiator
apparatus body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7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73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6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35Collapsible supports; Means for erecting a rigid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转动组件;所述设备本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转动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及设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天线辐射体,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可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从所述收容空间内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所述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设备本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增大天线净空区,优化天线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内置有天线,以实现通信功能。内置天线的性能经常会因电子设备壳体的屏蔽效应而劣化,影响用户正常通信。并且,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化,内部结构空间日益紧张,这又压缩了天线的净空区,对天线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增大天线净空区,优化天线性能。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转动组件;所述设备本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转动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及设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天线辐射体,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可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从所述收容空间内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所述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设备本体。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驱动力,使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所述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设备本体;提供第二驱动力,使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内。
本发明的方案中,当转动座转出所述收容空间时,天线辐射体也同步移出所述收容空间,设备本体与天线辐射体的距离增大,因此设备本体对天线辐射体的遮挡及屏蔽效应被削弱,使得天线辐射体的信号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天线辐射体移出后净空区增大,从而优化了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电子设备的又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掌上电脑(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转动组件。
其中,设备本体为电子设备的主体,如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播放器、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主体。优选的,设备本体为手机主体。设备本体可包括壳体、显示屏、电路板、其他结构件(不限于镜片、按键等)等。设备本体具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可以是设备本体的内表面所围成的腔室,也可以是设备本体的若干部件之间的、能够被直接观察到的结构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收容转动组件。
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以及设在转动座上的天线辐射体。转动座与设备本体转动连接,转动座可带动天线辐射体从收容空间内转动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天线辐射体远离设备本体。天线辐射体可以为任意材质及使用任意工艺类型制造,如为形成在转动座的表面的导电材料层,例如LDS(激光直接成型)、PDS(直接打印成型)制造;或者为布设在转动座的表面的柔性电路板,即FPC天线;或者,天线辐射体还可以是边框天线,即利用转动座上的金属框体作为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可以是具有任意工作频段与功能类型的天线,包括但不限于为2G天线、3G天线、4G天线、5G天线等,也不限于为BT天线、GPS天线、WIFI天线、GSM天线、LTE天线、毫米波天线等等。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也不限于为一个,还可以是两个及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转动座转出收容空间时,天线辐射体也同步移出收容空间,设备本体与天线辐射体的距离增大,因此设备本体对天线辐射体的遮挡及屏蔽效应被削弱,使得天线辐射体的信号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天线辐射体移出后净空区增大,从而优化了天线性能。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中,设备本体可以包括壳体13,壳体13可以包括边框131和背板132,边框131围设在背板132的外周缘以形成收容空间,即收容空间为壳体13的内表面所围成的腔室(内腔)。边框131与背板132可以为一体结构,以构成电子设备10的后壳。收容空间在边框131上形成连通外界的开口A,开口A用于供转动座的外端面(图1视角中A露出开口A的面)露出。
转动座111与边框131或背板132转动连接,以使转动座111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部分转动到收容空间外并从开口A露出。优选的,开口A可以仅开设在边框131上,转动座111仅有外端面可被直接看到,转动座111的其余部分均收容在壳体13内部;或者,开口A也可以同时开设在边框131于背板132上,转动座111上包括外端面在内的若干个表面均可被直接看到。转动座111的转轴垂直或基本垂直于背板132,转动座111的转动平面平行或基本平行于背板132。本第一实施例通过设计设备本体的具体的构造及设备本体与转动座111的连接装配方式,使天线辐射体112能够以转动的方式移到设备本体外,优化了天线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馈源142,馈源142可设在设备本体上或转动座111上。优选的,馈源142设在设备本体上。例如,设备本体还可以包括设在壳体13内的电路板143,电路板143与背板132基本平行,馈源142布设在电路板143上。馈源14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两个及以上。当为两个及以上时,天线辐射体112在不同的位置时可以选择接入其中某个馈源142,以获得最佳质量的激励信号,提升天线性能。天线辐射体112通过传输线141与馈源142连接,以接收激励信号并辐射电磁波信号。当然,天线辐射体112与馈源142之间还可以连接其他电路,例如匹配电路,用于实现天线信号的匹配调节。传输线141包括但不限于为同轴线、FPC、微带线、Cable线等,任意能传输激励信号的导线均可以是传输线141。本第一实施例中,当馈源142设在设备本体上时,传输线141与天线辐射体112连接的一端可随天线辐射体112的运动而往复移动,使得传输线141发生位置变化与形状变化。
本第一实施例中,传输线141的不稳定状态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进一步的,可以对传输线141的布置做特殊设计,使传输线141的至少部分沿转动座111的转轴(图2、图3中以转动座111的转动中心处的小圆圈表示转轴)延伸,即使传输线141的至少部分穿过转轴。由于转轴处的这部分传输线141的位移量极小(几乎为零),此部分传输线141的位置与形状基本不变,因而使得所传输的信号较为稳定,整体上减少了天线信号的损耗。图2、图3中仅有部分传输线141穿过转轴与天线辐射体112相连,转动座111上对应转轴的位置可设有穿孔,以供此部分传输线141穿过。当然,可以将馈源142设在转轴处,使全部传输线141都穿过转轴与天线辐射体112相连,以此能极大地减少天线信号的损耗。
本第一实施例中,传输线141的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纠缠,或者发生运动轨迹偏离而对附近的部件造成干涉或干扰。因此,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导向装置15,导向装置15设于设备本体上,用于限制传输线141的运动轨迹,以对传输线141进行导向。导向装置15可以使得传输线141按照设定的运动轨迹运动,避免纠缠。
如图4所示,具体的,导向装置15可以包括测控模块152和驱动机构151;测控模块152用于检测天线辐射体112的位置,并根据天线辐射体112的位置信息驱动驱动机构151对传输线141施力,以将传输线141的运动与形变限制在设定区域内。测控模块152可以包括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驱动机构151可以包括驱动源(电机)和执行部件(如液压缸、连杆等),处理模块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源工作,驱动源则控制执行部件顶持或拉住传输线141,实现传输线141的拉直或收卷,从而将传输线141的运动与形变限制在设定区域内。设定区域为传输线141的安全活动范围,当传输线141只能在设定区域内运动及形变时,传输线141就不会发生纠缠及与附近的其他部件干涉。
本第一实施例中,当转动座111运动时,跟随转动座111运动的天线辐射体112的工作频带会发生偏移,影响天线辐射体112的正常工作。因此,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频偏校正模块,频偏校正模块可以设于设备本体上(例如电路板143上),频偏校正模块可与天线辐射体112电连接,用于对天线辐射体112的频偏进行频偏校正。频偏校正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为可调节的匹配电路,例如为开关加不同参数的匹配电路,通过开关选择不同的匹配电路,从而进行不同参数的频偏校正;频偏校正模块还可以是用于改变天线辐射体112的有效长度的电路或模块,通过改变天线辐射体112的有效长度校正天线辐射体112的工作频率。频偏校正模块可以连续实时地对天线辐射体112进行频偏校正,即在天线辐射体112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都进行频偏校正,以保证天线辐射体112在任意时刻都能正常工作;或者,频偏校正模块可以仅在需要的时刻进行频偏校正,例如当天线辐射体112到达移出收容空间的最远位置时,频偏校正模块进行频偏校正。后一种方式是考虑到用户通常会在转动座111转动到位后才进行通信,因此只在此时进行频偏校正以降低功耗。
如图5-图8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中,收容空间C的开口B同时形成在边框131与背板132上,转动组件21的转动座211可向远离背板132的方向翻转,以与背板132形成夹角。本第二实施例中,转动座211的转轴平行或基本平行于边框131与背板132的连接线,转动座211的转动平面不再基本平行于背板132,而是类似翻盖机的翻盖那样相对背板132翻转,在翻起时与背板132形成夹角,以使天线辐射体212远离背板132,进而减少了背板132和边框131对天线辐射体212的遮挡及屏蔽效应。本第二实施例中,夹角可以在[0°,180°]之内取值。
如图9和图10所示,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中,设备本体可以包括壳体13,壳体13可以包括相配合的后壳与支撑板133。后壳可以由上述的边框131与背板132构成。支撑板133可以包括相连的配合部与承载部。配合部与后壳相扣合,且配合部的边缘与后壳的边缘对齐。承载部露在后壳之外,即在一个方向上(例如图9视角中的竖直方向),支撑板133的尺寸超出后壳的尺寸,支撑板133仅有部分与后壳重叠。承载部上具有用于承载转动组件的收容空间D,即将后壳的外观面向承载部方向做延伸,延伸出来的面与承载部之间的区域作为收容空间D。
转动组件31的转动座311与承载部转动连接,转动座311可向远离承载部的方向翻转,以与承载部形成夹角。本第三实施例中,转动座311的转轴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支撑板133与转动座311的连接线,转动座311同样类似翻盖机的翻盖那样相对承载部翻转,在翻起时与承载部形成夹角,以使天线辐射体312远离承载部,进而减少了后壳和支撑板133对天线辐射体312的遮挡及屏蔽效应。并且相较第二实施例,本第三实施例的转动座311的相对两面可以做到与边框131的相对两面平齐,由此使转动座311的尺寸增大,能够承载其他功能模组,以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本第三实施例中,夹角可以在[0°,180°]之内取值。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壳体13具有收容空间。例如,收容空间可以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的收容空间。相应的,转动座也可以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的转动座。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设备本体可以还可以包括装在壳体13上的显示屏12,显示屏12具有显示区121,显示区121的面积占显示屏12的面积的比例大于预设值。转动座与壳体13转动连接,转动座上还设有功能模组。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中,转动座211上还设有功能模组22。功能模组为具有一定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可接收用户或环境反馈、采集用户或环境数据、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为摄像模组、闪光灯模组、红外模组、测距模组、光感模组、受话器模组、送话器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指纹模组等。功能模组用于在跟随转动座移到收容空间之外时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功能模组具有连接器,在功能模组随转动座转出收容空间时,连接器与电路板电连接,由此使功能模组进入工作状态。
现有产品中,功能模组是固设在显示屏12的非显示区下,利用非显示区遮挡这些功能模组,此种设计使得显示屏12的显示区121占比较小(即屏占比较小),显示体验受限。而本实施例的方案却是将功能模组设为以转动的方式移出收容空间,并在移出后进入工作状态,无需在显示屏12下才能发挥作用。由此,显示屏12无需为功能模组设置非显示区。相反的,可以将显示屏12上原本遮盖功能模组的非显示区设计成显示区121,由此将显示区121的面积占显示屏12的面积的比例提升,从而扩大了显示屏12的屏占比,提升了观看体验。
以上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对上文的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驱动力,使电子设备中的转动座带动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天线辐射体远离设备本体;
提供第二驱动力,使电子设备中的转动座带动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收容空间之内。
其中,第一驱动力可以包括用户施加的力,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的驱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纯机械驱动结构和电驱动机构)施加的力。因此,提供第一驱动力可以是指仅用户施加力、用户施加外力和驱动机构共同施加力,或者仅驱动机构施加力,从而使述转动座从收容空间移出。相应的,第二驱动力也可以包括用户施加的力,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的驱动机构施加的力。因此,提供第二驱动力可以是指仅用户施加力、用户施加外力和驱动机构共同施加力,或者仅驱动机构施加力,从而使述转动座移入收容空间。由此,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转动座以转动方式移出收容空间,能够减少设备本体对天线辐射体的遮挡及屏蔽效应,提升天线辐射体的信号质量,增大天线辐射体的净空区,优化天线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备本体和转动组件;所述设备本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转动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及设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天线辐射体,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设备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可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从所述收容空间内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所述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设备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馈源,所述馈源设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或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天线辐射体通过传输线与所述馈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线的至少部分沿所述转动座的转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源设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传输线随所述天线辐射体的运动而发生运动与形变;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限制所述传输线的运动轨迹,以对所述传输线进行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测控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测控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位置,并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位置信息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传输线施力,以将所述传输线的运动与形变限制在设定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频偏校正模块,所述频偏校正模块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对所述天线辐射体因运动而产生的频偏进行频偏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边框和背板,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背板的外周缘以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在所述边框上形成开口;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边框或所述背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转动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部分可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外并从所述开口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同时形成在所述边框与所述背板上,所述转动座可向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翻转,以与所述背板形成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相连的配合部与承载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后壳相扣合,且所述配合部的边缘与所述后壳的边缘对齐;所述承载部露于所述后壳之外,所述承载部具有用于承载所述转动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承载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可向远离所述承载部的方向翻转,以与所述承载部形成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收容空间;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上还设有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用于在跟随所述转动座移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时进入工作状态;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面积占所述显示屏的面积的比例大于预设值。
1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驱动力,使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外,以使所述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设备本体;
提供第二驱动力,使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转动到所述收容空间之内。
CN201810407304.8A 2018-04-27 2018-04-27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416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7304.8A CN1104166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7304.8A CN1104166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691A true CN110416691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7304.8A Pending CN1104166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66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697A (zh) * 2019-12-27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15603A2 (en) * 1997-11-07 1999-05-12 Nec Corporation Radio apparatus in which slackening is prevented as regards a cable connected to an antenna
CN1949592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天线的掌上型通讯装置
CN104092006A (zh) * 2014-07-21 2014-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天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15603A2 (en) * 1997-11-07 1999-05-12 Nec Corporation Radio apparatus in which slackening is prevented as regards a cable connected to an antenna
CN1949592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天线的掌上型通讯装置
CN104092006A (zh) * 2014-07-21 2014-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天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697A (zh) * 2019-12-27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09604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2262053B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tenna device thereof
EP3893327A1 (en) Millimeter wav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67122B (zh) 移动终端
EP3780266B1 (en) Mobile terminal
EP2664024B1 (en) Resonating element for reducing 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49342B (zh) 电子装置
WO2012160820A1 (ja) 携帯無線装置
CN103929513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天线的手机
CN110416691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EP4175065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749443B2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CN208489357U (zh) 电子设备
CN110518371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6435787A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EP42133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20037274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0534866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0038461U (zh) 一种可提升天线性能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3067147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0976377B1 (ko) 휴대 단말기
KR20090004235A (ko) 휴대 단말기
JP4266789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CN111142362A (zh) 可提升天线性能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17544913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