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7509A -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7509A
CN110407509A CN201910588882.0A CN201910588882A CN110407509A CN 110407509 A CN110407509 A CN 110407509A CN 201910588882 A CN201910588882 A CN 201910588882A CN 110407509 A CN110407509 A CN 110407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apsules
microwave heating
core material
bituminous concrete
heating re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8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声乐
马丽莉
顾兴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888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7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7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7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和微波吸收剂组成,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1:1.5。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得到微波吸收剂;2)将微波吸收剂按比例与沥青再生剂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3)将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4)在乳液中按比例加入壁材预聚体搅拌均匀,反应后过滤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可用于微波加热路面再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再生剂使用效率和路面再生效果,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再生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形式,应用广泛,行车舒适。我国铺筑的大量沥青路面已投入使用较长时间,车辙、开裂等各种病害日益严重,为了提高路面利用效率和养护效率,各种再生技术逐渐应用。加热再生通过各种加热技术软化路面中的沥青,重新碾压,从而消除已形成的车辙、裂缝等路面病害,能够实现原位修复和循环利用。微波加热用于沥青路面再生,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深度达、集中加热等优点。微胶囊再生技术主要通过将再生剂包裹于微胶囊中,加入沥青混合料中,当路面发生开裂等病害时,外力易导致微胶囊破裂,再生剂渗出,从而修复路面。
专利CN106810102A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制备方法,无需专门的触发条件即可实现沥青疲劳性能的明显改善,可以明显增强沥青的自修复能力;专利CN106702848A公开了一种加入钢砂和再生剂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通过感应加热诱导囊壁破裂,使得再生剂渗入老化的沥青中,实现沥青混合料的再生;专利CN105238082A公开了一种加入微波吸收剂材料的乳化沥青方案,作为再生剂加入废沥青中,微波加热破乳共混,实现沥青的再生。
然而以上研究中,直接加入再生剂微胶囊,通过物理破裂机制使再生剂流出,不仅降低微胶囊利用效率,而且至裂缝明显时再修复,修复效率降低;通过感应加热与再生剂微胶囊复合,存在感应加热不均,深度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该微胶囊不仅能够提高再生剂的利用效率,还能与微波加热结合,进一步提高路面再生效果。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和微波吸收剂组成,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1:1.5。
其中:
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和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5~100:15。
所述的沥青再生剂为芳烃油,其芳香烃含量超过70wt%。
所述的微波吸收剂为经KH-550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混合物,其中四氧化三铁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2~2:1。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型号优选为KH-550硅烷偶联剂。
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聚脲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按比例将二者混合,得到微波吸收剂;
2)将微波吸收剂按比例与沥青再生剂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在乳液中按比例加入聚脲树脂预聚体或者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搅拌均匀,升温至75~80℃,调节pH:当加入为聚脲树脂预聚体的情况下调节pH至2.5~3.5,当加入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情况下调节pH至8~9;之后反应2~3h降温至30~40℃,继续反应3~4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其中:
步骤1)所述的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的过程如下: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浸于疏水改性剂中30~40min后过滤捞出,将其在165~175℃下固化30~40min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
所述的疏水改性剂由硅烷偶联剂、水、乙醇按照质量比1:3~4:4~5混合而成,其与四氧化三铁和炭黑的质量比为5:1~4:1。
步骤3)所述的乳化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
步骤3)所述的将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中,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按照质量份比为1~2:2~3:5~7;步骤3)所述的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中,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min。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加入沥青混凝土中,可通过微波加热和开裂对囊壁进行破坏,使再生剂流出,渗入老化的沥青中,实现沥青的再生修复;对加入本发明的微胶囊的沥青凝土进行微波加热,能够提高再生剂的温度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再生剂的渗透深度,流动速率,从而提高再生效率;
本发明所制备的微胶囊中含有微波吸收剂和沥青再生剂,能够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微胶囊中的微波吸收剂随再生剂渗透入沥青混合料裂缝之中,提高微波对病害处的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加热效率;
本发明所制备的微胶囊结合微波加热使得产生病害处的沥青软化,再生剂对沥青进行再生修复,辅助路面再压实,能够大幅度提高路面的修复效率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通过实例技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芳烃油(芳香烃含量超过70wt%)和微波吸收剂(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其质量比为1:2)组成,其中与芳烃油与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5;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脲醛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2。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8.4g KH-550硅烷偶联剂、25.2g水和33.6g乙醇共混,形成微波吸收剂的表面改性剂,将5g四氧化三铁和10g炭黑浸于改性剂中30min,过滤出微波吸收剂,将其在170℃下固化35min,得到微波吸收剂;
(2)将15g微波吸收剂与300g沥青再生剂芳烃油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315g芯材、63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575g去离子水混合,在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将114.5g尿素与200.5g甲醛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9,缓慢加热升温至70℃,反应1h,得到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
(5)在步骤(3)得到的乳液中逐渐加入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搅拌均匀,逐渐将温度升高至80℃,缓慢调节pH值至3.5,反应3h,降低温度至30℃,继续反应4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实施例2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芳烃油(芳香烃含量超过70wt%)和微波吸收剂(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其质量比为2:1)组成,其中与芳烃油与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15;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脲醛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5。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8.4g KH-550硅烷偶联剂、25.2g水和33.6g乙醇共混,形成微波吸收剂的表面改性剂,将10g四氧化三铁和5g炭黑浸于改性剂中40min,过滤出微波吸收剂,将其在175℃下固化30min;
(2)将15g表面改性的微波吸收剂与100g芳烃油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115芯材、23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575g去离子水混合,在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将62.7g尿素与109.8g甲醛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9,缓慢加热升温至70℃,反应1h,得到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
(5)在步骤(3)得到的乳液中逐渐加入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中搅拌均匀,逐渐将温度升高至75℃,缓慢调节pH值至2.5,反应2h,降低温度至40℃,继续反应3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实施例3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芳烃油(芳香烃含量超过70wt%)和微波吸收剂(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其质量比为1:1)组成,其中与芳烃油与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10;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脲醛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25。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5.6g KH-550硅烷偶联剂、16.8g水和22.4g乙醇共混,形成微波吸收剂的表面改性剂,将5g四氧化三铁和5g炭黑浸于改性剂中35min,过滤出微波吸收剂,将其在165℃下固化40min;
(2)将10g表面改性的微波吸收剂与100g芳烃油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110g芯材、22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550g去离子水混合,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将50g尿素与87.5g甲醛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9,缓慢加热升温至70℃,反应1h,得到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
(5)在步骤(3)得到的乳液中逐渐加入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搅拌均匀,逐渐将温度升高至85℃,缓慢调节pH值至3,反应3.5h,降低温度至35℃,继续反应3.5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实施例4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芳烃油和微波吸收剂组成,其中与芳烃油与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10;壁材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25,四氧化三铁与炭黑质量比为1:1。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5.6g KH-550硅烷偶联剂、16.8g水和22.4g乙醇共混,形成微波吸收剂的表面改性剂,将5g四氧化三铁和5g炭黑浸于改性剂中30min,过滤出微波吸收剂,将其在170℃下固化35min;
(2)将10g表面改性的微波吸收剂与100g芳烃油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110g芯材、22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乳化剂、550g去离子水混合,在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将43.5g三聚氰胺、94.5g甲醛和150g去离子水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8.5,缓慢加热升温至70℃,反应1h,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
(5)在步骤(3)得到的乳液中逐渐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搅拌均匀,逐渐将温度升高至80℃,缓慢调节pH值至8~9,反应3h,降低温度至30℃,继续反应4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对比例1
一种包裹再生剂的微胶囊,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芳烃油组成,壁材为脲醛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25。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g芳烃油、25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600g去离子水混合,高速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得到芯材;
(2)将芯材、200g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500g去离子水混合,高速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3)将45.5g尿素与79.5g甲醛加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后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9,缓慢加热升温至70℃,反应1h,得到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
(4)在步骤(3)得到的乳液中逐渐加入脲醛树脂壁材预聚体搅拌均匀,逐渐将温度升高至80℃,缓慢调节pH值至3~4,反应3h,降低温度至30℃,继续反应4h,过滤干燥,得到包裹再生剂的微胶囊。
测试例1
采用SBS改性沥青分别掺加实施例1~4、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加入质量为SBS改性沥青的5%)制备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并设置对照组即SBS改性沥青,其中所用原料SBS改性沥青经过旋转薄膜烘箱短期老化和压力老化容器长期老化处理。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设计AC-16密集配,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油石比为4.8%,制备三种小梁弯曲试件。进行15℃下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记录抗弯拉强度,然后将三种试件放入微波炉中,进行3min的微波加热,然后在室内放置24h,并进行第二次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记录抗弯拉强度,并计算第一次微波加热后的抗弯拉强度恢复率;再次进行微波加热3min,然后在室内放置24h,进行第三次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并计算第二次微波加热后的抗弯拉强度恢复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抗弯拉强度恢复比率(%)
由表1可知,加入有实施例1~4所制备得到的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与无掺杂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效果提高约40%~50%,对比例与原样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效果提高约20%。试验表明: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加入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再生修复效果,微胶囊中的再生剂能够弥补沥青老化所丧失的轻质组分,恢复沥青的各项功能。从表中可以看出,加入有实施例1~4所制备得到的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的效果,是加入有对比例1所制备得到的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的两倍,这是因为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加入了微波吸收材料,微波吸收剂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微波吸收效率,从而有利于再生剂的渗透与起作用,同时微波加热软化,也有利于沥青的变形与再生修复;加入实施例2~4所制备得到的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比加入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效果略好,说明微波吸收剂的加入比例对再生效果也有影响。

Claims (10)

1.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由芯材和包覆于芯材表面的壁材组成,芯材由沥青再生剂和微波吸收剂组成,壁材为高分子树脂,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1~1:1.5。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和微波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5~100:15。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再生剂为芳烃油,其芳香烃含量超过70wt%。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吸收剂为经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混合物,其中四氧化三铁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2~2:1。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聚脲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按比例将二者混合,得到微波吸收剂;
2)将微波吸收剂按比例与沥青再生剂共混,分散均匀形成芯材;
3)将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4)在乳液中按比例加入聚脲树脂预聚体或者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搅拌均匀,升温至75~80℃,调节pH:即当加入为聚脲树脂预聚体的情况下调节pH至2.5~3.5,当加入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情况下调节pH至8~9;之后反应2~3h降温至30~40℃,继续反应3~4h,过滤干燥得到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的过程如下:将四氧化三铁和炭黑浸于疏水改性剂中30~40min后过滤捞出,将其在165~175℃下固化30~40min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四氧化三铁和表面疏水改性的炭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改性剂由硅烷偶联剂、水、乙醇按照质量比1:3~4:4~5混合而成,其与四氧化三铁和炭黑的质量比为5:1~4: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乳化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将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中,芯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的按照质量份比为1~2:2~3:5~7;步骤3)所述的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中,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min。
CN201910588882.0A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407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8882.0A CN110407509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8882.0A CN110407509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7509A true CN110407509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0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8882.0A Pending CN110407509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750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4276A (zh) * 2020-01-15 2020-05-15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辅助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253A (zh) * 2020-04-15 2020-08-0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控释的外加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898A (zh) * 2020-11-09 2021-02-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双重响应型沥青自愈合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4605110A (zh) * 2021-03-06 2022-06-10 刘勇 一种可光催化降解的轻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6396535A (zh) * 2022-12-08 2023-07-07 同济大学 一种封装沥青再生剂的磁响应型控释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76603A (zh) * 2023-12-25 2024-03-29 新特新材料集团(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废弃防水卷材的抗渗早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8029A (en) * 1998-07-31 2000-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N101970096A (zh) * 2008-03-11 2011-02-09 巴斯夫欧洲公司 辐射引发释放或热释放的微胶囊
CN103965644A (zh) * 2014-05-13 2014-08-0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沥青自修复的高稳定性微胶囊
CN104231642A (zh) * 2014-09-19 2014-12-24 长安大学 含有再生剂的沥青裂缝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4729A (zh) * 2015-03-23 2015-07-01 同济大学 增强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711A (zh) * 2016-01-08 2016-05-04 东莞市瑞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固化方法
CN106732222A (zh) * 2017-03-24 2017-05-31 天津双君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沥青裂缝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7398A (zh) * 2017-09-01 2018-01-23 同济大学 一种沥青微损伤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428A (zh) * 2018-03-22 2018-07-2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用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8752952A (zh) * 2018-06-01 2018-11-06 谭忆秋 沥青修复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8029A (en) * 1998-07-31 2000-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N101970096A (zh) * 2008-03-11 2011-02-09 巴斯夫欧洲公司 辐射引发释放或热释放的微胶囊
CN103965644A (zh) * 2014-05-13 2014-08-0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沥青自修复的高稳定性微胶囊
CN104231642A (zh) * 2014-09-19 2014-12-24 长安大学 含有再生剂的沥青裂缝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4729A (zh) * 2015-03-23 2015-07-01 同济大学 增强沥青自愈合能力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711A (zh) * 2016-01-08 2016-05-04 东莞市瑞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固化方法
CN106732222A (zh) * 2017-03-24 2017-05-31 天津双君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沥青裂缝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7398A (zh) * 2017-09-01 2018-01-23 同济大学 一种沥青微损伤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428A (zh) * 2018-03-22 2018-07-2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用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8752952A (zh) * 2018-06-01 2018-11-06 谭忆秋 沥青修复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4276A (zh) * 2020-01-15 2020-05-15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辅助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76B (zh) * 2020-01-15 2022-08-09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辅助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253A (zh) * 2020-04-15 2020-08-0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控释的外加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898A (zh) * 2020-11-09 2021-02-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双重响应型沥青自愈合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4605110A (zh) * 2021-03-06 2022-06-10 刘勇 一种可光催化降解的轻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05110B (zh) * 2021-03-06 2023-05-09 佛山市永焕发沥青有限公司 一种可光催化降解的轻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6396535A (zh) * 2022-12-08 2023-07-07 同济大学 一种封装沥青再生剂的磁响应型控释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76603A (zh) * 2023-12-25 2024-03-29 新特新材料集团(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废弃防水卷材的抗渗早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7509A (zh) 一种可微波加热再生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6431125B (zh) 一种冷拌型彩色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
CN104610768B (zh) 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42496B (zh)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668C (zh) 道桥用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191B (zh) 一种高抗疲劳开裂性能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CN101851426B (zh)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用高强度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511A (zh) 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608B (zh) 中温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175A (zh) 一种大比例rap料厂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
CN113801488B (zh) 一种沥青基浓缩封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含砂雾封层
CN105541182A (zh) 一种超粘纤维树脂沥青磨耗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6378A (zh) 水泥-水性丙烯酸树脂乳化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2151A (zh) 一种高抗车辙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219B (zh) 一种半柔性路面用浆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946B (zh) 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15131A (zh) 一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618A (zh) 一种掺入钢纤维自愈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6997A (zh) 一种沥青旧料再生用环氧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6088B (zh) 一种耐紫外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083B (zh)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温拌再生的界面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1418A (zh) 一种用于浇灌式路面材料制备的界面增强剂及其应用
CN109320979B (zh) 一种提高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树脂沥青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97100B (zh) 沥青再生剂的乳化方法
CN114539792B (zh) 一种适用于就地热再生的高渗透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