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3773A -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3773A
CN110403773A CN201910668410.6A CN201910668410A CN110403773A CN 110403773 A CN110403773 A CN 110403773A CN 201910668410 A CN201910668410 A CN 201910668410A CN 110403773 A CN110403773 A CN 110403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patient
cloud server
information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84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小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6684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3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3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3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01Vehicles provided with medical equipment to perform operations or examin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or stretchers
    • A61G3/0816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stretchers
    • A61G3/0866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stretchers on height adjustable suppor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包括救护车载系统、及与之相连的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救护车载系统用于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医院监测系统与云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云服务器与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并根据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从数据库中搜索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以筛选距离事故地预设距离内的医护人员并确认患者身份及其历史医疗病历,远程专家救援系统用于进行远程救治指导。效果:本发明在接警后迅速向距离事故发生内最近的医护人员发生救助信息,并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救治,充分利用黄金时间以及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最大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已经在医院、急救指挥中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的医疗信息化技术,一般都应用于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与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却没有将医院与救护车联系起来。传统的急救是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分拨调度,急救车到现场把患者运上车,途中,救护车上只能甚至不能提供音视频,跟医院完全无联系,仅凭跟车医生的简单护理与病人的坚持,送到医院后由分诊开始到最后实施救治,这过程中经历的各项生命体征检查、病例的建立、急救医生到位、专家会诊、手术准备等等一系列事项将花费短则几分钟,长则1小时的时间,导致了很多患者得不到最及时的抢救,如此一来,很容易错过黄金治疗时间而导致患者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包括:包括救护车载系统、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所述救护车载系统与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用于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且将采集的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与所述云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安排救护车载系统前往事故地急救,且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的数据库内储有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及医疗病历以及各个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从数据库中搜索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以筛选距离事故地预设距离内的医护人员,并将筛选结果发送至医院监测系统,以通过医院监测系统向至少一个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且所述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患者身份及其历史医疗病历,并将确认结果发送至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以通过所述远程专家救援系统进行接诊准备并进行远程救治指导。
根据本发明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可在接警后迅速向距离事故发生内最近的医护人员发生救助信息,并可在转运过程中实时的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救治,进而充分利用黄金时间的同时也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最大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护车载系统包括:
救护车,所述救护车用于转运患者;
音视频采集组件,所述音视频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份信息;
病理信息采集组件,所述病理信息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用于采集患者的病理信息;
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且与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音视频采集组件及所述病理信息采集组件检测到的身份信息和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护车包括:
运载车体;
X型升降机构,所述X型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载车体上,所述X型升降机构包括X型支架及驱动所述X型支架升高或降低的驱动装置;
担架床,所述担架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
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用以检测所述X型升降机构的承重量;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及驱动装置通信连接,当所述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为零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X型升降机构降低至第一高度位置,当所述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升至第二高度位置,所述预定值大于所述担架床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理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心电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及多参监护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所述智能交通系统用于查看实时路况,并规划交通顺畅的路线到达医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至少包括病人当前照片、病人姓名及历史疾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信息至少包括家庭地址及联系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医院与事故地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智能急救方法,包括:
医院监测系统接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派出救护车载系统,同时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搜索确认距离事故地最近的医护人员,并通过医院检测系统向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
救护车载系统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并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云服务器根据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搜索患者历史医疗病历,并通知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远程专家救援系统进行接诊准备并远程救治指导。
如此,利用上述远程智能急救方法,充分的利用黄金时间,同时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进行急救处理,最大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救护车载系统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救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救护车载系统10;
音视频采集组件11;
病理信息采集组件12;
心电仪121;
血气分析仪122;
心电图机123;
多参监护终端124
无线通讯模块13;
救护车14;
运载车体141;
X型升降机构142;
担架床143;
医院监测系统20;
云服务器30;
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
智能交通系统5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至少一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包括救护车载系统10、医院监测系统20、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
具体的,救护车载系统10与医院监测系统20、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信号连接,用于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且将采集的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其中,通讯信息至少包括家庭地址及联系号码。
医院监测系统20与云服务器30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安排救护车载系统10前往事故地急救,且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30;
云服务器30与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信号连接,云服务器30的数据库内储有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及医疗病历以及各个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云服务器30根据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从数据库中搜索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以筛选距离事故地预设距离内的医护人员,并将筛选结果发送至医院监测系统20,以通过医院监测系统20向至少一个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且云服务器30将接收到的患者身份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患者身份及其历史医疗病历,并将确认结果发送至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以通过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进行接诊准备并进行远程救治指导。
更为具体的,在应用时,当医院监测系统20接到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充分获取了相关医疗救助信息例如事故地点、伤亡等基本情况后,即安排救护车载系统10在第一时间前往事故地进行急救,同时,由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医院各个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因此,服务器即可以医疗救助信息例如事故地为中心,从存储的医护人员通讯信息中筛选距离事故地预定距离的医护人员,并将筛选的结果反馈至医院检测系统,进而,由医院检测系统根据筛选的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向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以通知预定距离内的医护人员赶往事故地进行紧急救援,其中,该预设距离小于医院与事故地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预设距离为1~10km,如此,该预设距离小于医院与事故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医护人员接收到救助信息后,可以提前于救护车载系统10赶至事故地,并先行进行现场的基本救援,进而在救护车载系统10感到现场后,转移至救护车载系统10,并由救护车载系统10转运去医院,在转运的过程中,救护车载系统10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并上传至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云服务器30根据获取的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从数据中调出存储在内患者的历史医疗病历,以确认患者身份同时所述患者的历史病例,进一步地,将患者的历史病例传送给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以供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参考,并进行远程的救治指导,如此,即使得在救护车载系统10将患者转运至医院之前,远程专家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基本的了解,相应的,也就便于患者入院之后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由此,大大了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根据本发明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可在接警后迅速向距离事故发生内最近的医护人员发生救助信息,并可在转运过程中实时的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救治,进而充分利用黄金时间的同时也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最大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个优选地,病理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心电仪121、血气分析仪122、心电图机123及多参监护终端124。
进一步地,身份信息至少包括病人当前照片、病人姓名及历史疾病。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救护车载系统10包括救护车14,音视频采集组件11,病理信息采集组件12及无线通讯模块13;
救护车14用于转运患者;
音视频采集组件11设置于救护车14上,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份信息;
病理信息采集组件12设置于救护车14上,用于采集患者的病理信息;
无线通讯模块13设置于救护车14上,且与医院监测系统20、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信号连接,用于将音视频采集组件11及病理信息采集组件12检测到的身份信息和病理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30。
如此,在救护车载系统10转运至医院的过程中,通过音视频采集组件11对患者当前照片、视频等进行采集,通过病理信息采集组件12实时采集患者的病理信息,并右无线通讯模块13上传至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以便于云服务器30比对数据库内存储的患者的身份信息及历史病例,从而确认患者的身份以及调出历史病例,以为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提供参考,从而方便远程专家对好患者的病情有所了解,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救护车包括运载车体141,X型升降机构142,担架床143,重量传感器及控制器;
X型升降机构142设置于运载车体141上,X型升降机构142包括X型支架及驱动X型支架升高或降低的驱动装置;
担架床143可拆卸设置在X型升降机构142上;
重量传感器设置于X型升降机构142上,用以检测X型升降机构142的承重量;
控制器与重量传感器及驱动装置通信连接,当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为零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X型升降机构142降低至第一高度位置,当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大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X型升降机构142上升至第二高度位置,预定值大于担架床143的重量。
也就是说,当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承重量为零时,说明担架床143已经从X型升价机构上卸下,此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控制X型升降机构142下降至第一高度位置,由于该第一高度位置较低,所以,当医务人员利用担架床143将病人抬到该X型升降机构142时,更加轻松简单,并且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此外,当载有病人的担架床143仿放置在X型升降机构142上时,此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控制X型升降机构142上升至第二高度位置。
如此,可以实现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自动切换,方便于担架床143放置在X型升降机构142上,其操作方便省力,也确保更加平缓。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智能交通系统50,智能交通系统50用于查看实时路况,并规划交通顺畅的路线到达医院。
如此,即可使得救护车载系统10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转运去医院,进而,避免楼上耽误时间过久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智能急救方法,包括:
医院监测系统20接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派出救护车载系统10,同时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30;
云服务器30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搜索确认距离事故地最近的医护人员,并通过医院检测系统向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
救护车载系统10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并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30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
云服务器30根据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搜索患者历史医疗病历,并通知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
远程专家救援系统40进行接诊准备并远程救治指导。
也就是说,利用上述方法,在医院监测系统20接警直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的过程中,均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使得充分的利用黄金时间,同时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进行急救处理,最大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云服务器30的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医院内各个医护人员的考勤信息,如此,当云服务器30筛选出距离事故地预定距离内的医护人员后,可以对比考勤信息筛除正在工作中的医护人员,进而重新选择在预定距离内的而未在上班的医护人员,这样,可以的避免发生人员片派遣冲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护车载系统、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所述救护车载系统与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用于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且将采集的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与所述云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安排救护车载系统前往事故地急救,且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的数据库内储有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及医疗病历以及各个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从数据库中搜索医护人员的通讯信息,以筛选距离事故地预设距离内的医护人员,并将筛选结果发送至医院监测系统,以通过医院监测系统向至少一个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且所述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患者身份及其历史医疗病历,并将确认结果发送至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以通过所述远程专家救援系统进行接诊准备并进行远程救治指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车载系统包括:
救护车,所述救护车用于转运患者;
音视频采集组件,所述音视频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份信息;
病理信息采集组件,所述病理信息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用于采集患者的病理信息;
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设置于所述救护车上,且与所述医院监测系统、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音视频采集组件及所述病理信息采集组件检测到的身份信息和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车包括:
运载车体;
X型升降机构,所述X型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载车体上,所述X型升降机构包括X型支架及驱动所述X型支架升高或降低的驱动装置;
担架床,所述担架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
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用以检测所述X型升降机构的承重量;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及驱动装置通信连接,当所述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为零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X型升降机构降低至第一高度位置,当所述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承重量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X型升降机构上升至第二高度位置,所述预定值大于所述担架床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理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心电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及多参监护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所述智能交通系统用于查看实时路况,并规划交通顺畅的路线到达医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至少包括病人当前照片、病人姓名及历史疾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信息至少包括家庭地址及联系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小于医院与事故地之间的距离。
9.一种远程智能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院监测系统接医疗救助报警信息并派出救护车载系统,同时将医疗救助报警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医疗救助报警信息搜索确认距离事故地最近的医护人员,并通过医院检测系统向医护人员发出救助信息;
救护车载系统转运患者并采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并将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及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云服务器根据患者身份信息及病理信息搜索患者历史医疗病历,并通知远程专家救援系统;
远程专家救援系统进行接诊准备并远程救治指导。
CN201910668410.6A 2019-07-23 2019-07-23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Pending CN110403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8410.6A CN110403773A (zh) 2019-07-23 2019-07-23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8410.6A CN110403773A (zh) 2019-07-23 2019-07-23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3773A true CN110403773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8410.6A Pending CN110403773A (zh) 2019-07-23 2019-07-23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377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629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深圳市觅拓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平车转运方法及系统
CN112837777A (zh) * 2020-12-11 2021-05-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列地之间伤病员转运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077912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深圳鸿祥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医疗物联网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827976A (zh) * 2022-06-06 2022-07-29 四川中普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护车载远程智能急救系统
CN115497229A (zh) * 2022-09-15 2022-12-20 江苏至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自助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43955U (zh) * 2012-09-10 2013-04-03 潍坊雷威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物联网救护车监护系统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4065743A (zh) * 2014-07-07 2014-09-24 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平台的120急救系统
CN104680457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医疗远程急救系统及方法
CN106066931A (zh) * 2016-05-25 2016-11-02 张福林 一种主动式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7786591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45324A (zh) * 2018-01-22 2018-07-0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心血管治疗转运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43955U (zh) * 2012-09-10 2013-04-03 潍坊雷威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物联网救护车监护系统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4680457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医疗远程急救系统及方法
CN104065743A (zh) * 2014-07-07 2014-09-24 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平台的120急救系统
CN106066931A (zh) * 2016-05-25 2016-11-02 张福林 一种主动式智能医疗急救系统
CN107786591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45324A (zh) * 2018-01-22 2018-07-0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心血管治疗转运车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629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深圳市觅拓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平车转运方法及系统
CN112837777A (zh) * 2020-12-11 2021-05-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列地之间伤病员转运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37777B (zh) * 2020-12-11 2024-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列地之间伤病员转运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077912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深圳鸿祥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医疗物联网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77912B (zh) * 2021-04-01 2021-12-14 深圳鸿祥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医疗物联网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827976A (zh) * 2022-06-06 2022-07-29 四川中普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护车载远程智能急救系统
CN115497229A (zh) * 2022-09-15 2022-12-20 江苏至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自助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及系统
CN115497229B (zh) * 2022-09-15 2023-09-12 江苏至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自助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3773A (zh) 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智能急救方法
CN108154937B (zh) 一种无人驾驶急救车用急救系统的急救方法
CN105460713B (zh) 一种无线电梯乘客安全管理系统
EP1828794B1 (en) Wireless battery status management for medical devices
CN101057244B (zh) 医疗设备与病人的自动关联以及实时生成病人记录的方法
CN109448865B (zh) Icu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CN107212897A (zh) 基于云平台的车载人体健康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健康监控方法
CN101044718A (zh) 自动无线病区网/局域网切换
EP1356762A1 (de) Geräteanordnung zur Fernüberwachung von Körperfunktionen
CN112309552A (zh) 一种基于ai的手环式放疗安全智能化全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786591A (zh) 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的无线医疗救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34018A (zh) 城市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管理系统
CN106308774A (zh) 一种医院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
CN106357810A (zh) 交通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Mandellos et al. A novel mobile telemedicine system for ambulance transport. Design and evaluation
CN112019629B (zh) 智能平车转运方法及系统
CN108520623A (zh) 一种医护系统
CN210121206U (zh) 用于脑卒中急救的救护车
CN210955422U (zh) 医疗救护车安全监控系统
CN112376955A (zh) 搭载网络的便民诊查岗亭及利用该岗亭就诊的方法
CN111388794A (zh) 智能输液装置及输液架
CN111403054A (zh) 无人诊疗车、无人诊疗系统及无人诊疗方法
JP3665048B2 (ja) 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医療情報サーバー
CN113786174A (zh) 一种急诊科患者全方位监护急救系统
CN211654317U (zh)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