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2634A -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2634A
CN110402634A CN201910687770.0A CN201910687770A CN110402634A CN 110402634 A CN110402634 A CN 110402634A CN 201910687770 A CN201910687770 A CN 201910687770A CN 110402634 A CN110402634 A CN 110402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parts
fertilizer
medicine composition
high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7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立文
陆鸿奎
张荷兰
赵有亮
张志琴
韩朝智
罗庆军
杨成路
常加伟
赵永杰
金自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6877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2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2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2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05Precision agri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2Solid waste from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seed coats, olive pits, almond shells, fruit residue, rice hu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土壤翻耕,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将底肥和消毒剂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底肥原料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混合物;向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的混合物;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上述过程每隔2‑3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4‑6次,本发明有针对性的对人参种植抛荒土壤进行生态修复,过往实践均证明本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人参死苗率,提高人参产量,实现农田栽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利于人参集约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药用植物,为“百草之王”,“滋阴补肾,扶正固本”之佳品,含多种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等症。由于人口压力作用和人工栽参需“游牧式毁林栽参”,从而产生的以人参为代表的高经济效益和以育林为代表的高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人们希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得到和谐的解决,使人参生产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同时,尽可能维持环境质量,并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人参具有强烈的忌地性,通常栽过一茬人参的土地几十年内不能在栽参,形成老参地,因此每年均需开垦新林地。进入人参主产区,随处可见栽参后闲置的黄山秃坡,造成山洪爆发、水土流失、生物资源减少被开作参园的土地,除参棚下长参外,约有一半的土壤裸露,易被雨水冲刷。人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每年仅能合成少量有机物,参地蓄水能力、物质循环能力差,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大幅度减少。
因此,提供一种改善人参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解决参地环境问题,是目前本领域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针对参地土壤进行改善,使其恢复土壤活力。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45-55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
2)将底肥和消毒剂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35-45cm,所述底肥原料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混合物,每亩用量40-70kg;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所述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的混合物;所述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00-40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20-17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25-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3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4-6次。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沙子的掺量为5000-8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0000-15000kg/亩。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底肥中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2:4-7:2-3。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消毒剂为多菌灵、硫酸铜、氰氨化钙、代森铵、棉隆、威百亩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中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的质量比为5-7:2-4:0.01-0.03。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5-11份、柚子皮5-10份、青蒿5-10份、柴胡10-20份、蒲公英5-10份、黄岑10-20份、三七10-20份、木槿10-20份、除虫菊8-16份、板蓝根5-10份、磁石3-6份。
步骤3)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8份、柚子皮6份、青蒿6份、柴胡16份、蒲公英7份、黄岑12份、三七13份、木槿17份、除虫菊10份、板蓝根8份、磁石5份。
步骤3)中,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称取的各原料粉碎,过160-30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采用综合改良修复抛荒土壤原则,首先对土壤进行翻耕并掺入沙子可以改良土壤粘重特性,掺入黄土可以改善土壤疏松度,其次向土壤中均匀添加底肥可初步增强土壤肥力,消毒剂可消除抛荒土壤的细菌和毒素等有害物质,最后向土壤中加入由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组成的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循环抑制有害真菌的生长,提高人参根系功能,增进人参品质,本发明有针对性的对人参种植抛荒土壤进行生态修复,过往实践均证明本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人参死苗率,提高人参产量,实现农田栽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利于人参集约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8份、柚子皮6份、青蒿6份、柴胡16份、蒲公英7份、黄岑12份、三七13份、木槿17份、除虫菊10份、板蓝根8份、磁石5份。
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的各原料粉碎,过30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5份、柚子皮10份、青蒿5份、柴胡10份、蒲公英10份、黄岑10份、三七10份、木槿20份、除虫菊16份、板蓝根5份、磁石3份。
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的各原料粉碎,过16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11份、柚子皮5份、青蒿10份、柴胡20份、蒲公英5份、黄岑20份、三七20份、木槿10份、除虫菊8份、板蓝根10份、磁石6份。
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的各原料粉碎,过24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50-55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6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2000kg/亩。
2)将底肥和消毒剂多菌灵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40-45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2:4: 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50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7:2:0.0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5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6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30-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3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5次。
实施例5: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45-50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5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3000kg/亩。
2)将底肥和消毒剂多菌灵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35-40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1:6: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60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6:2:0.0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0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35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30-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6次。
实施例6: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50-55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8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3500kg/亩。
2)将底肥和消毒剂氰氨化钙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35-40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1:5: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40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7:2:0.0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40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5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25-30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6次。
实施例7: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45-50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5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0000kg/亩。
2)将底肥和硫酸铜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40-45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2: 7: 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70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5:4:0.01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7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2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30-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3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4次。
实施例8: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45-50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6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5000kg/亩。
2)将底肥和消毒剂多菌灵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40-45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2:4: 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60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6:2: 0.0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0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7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30-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5次。
实施例9: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50-55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沙子的掺量为7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2000kg/亩。
2)将底肥和消毒剂多菌灵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40-45cm,底肥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按质量比1.5:5: 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施入量为55kg/亩。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按质量比6:3: 0.02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3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5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30-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5次。
某一地区的抛荒土壤,其pH值为8.1,有机质为8.23 g/kg,总氮为0.46g/kg,速效磷为6.13mg/kg,速效钾为50.65 mg/kg,容重为1.47g/cm³。
在上述地区的抛荒土壤划分出5块面积相同的试验区,试验区1-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6中的方法进行生态修复,为试验组1-3;试验区4的抛荒土壤不进行修复,为对照组1;试验区5的抛荒土壤采用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产自山东德利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修复,为对照组2。
修复后测定的试验组1-3和对照组1-2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方法对于抛荒土壤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的含量均显著提高。
修复土壤后,将上述试验组1-3和对照组1-2中的土壤用于种植人参。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开展2年生人参移栽试验,种植两年后计算人参保苗率和人参产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经本发明实施例1-3方法修复的土壤上移栽人参,其人参存苗率和人参产量均远远大于在未经修复的土壤上种植的人参以及经过普通土壤修复剂修复的土壤上种植的人参,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3方法对抛荒土壤的修复效果显著,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45-55cm,同时向土壤中掺杂沙子和黄土;
2)将底肥和消毒剂均匀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为35-45cm,所述底肥原料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混合物,每亩用量40-70kg;
3)向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土壤中,均匀施加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所述有机肥为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的混合物;所述有机肥的施加量为300-400kg/亩,中药组合物的施加量为120-170kg/亩;
4)有机肥和中药组合物施加完毕后,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25-35cm;
5)步骤2)-步骤4)的过程每隔2-3个月循环一次,至少循环4-6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沙子的掺量为5000-8000kg/亩,黄土的掺量为10000-15000kg/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底肥中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2:4-7: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消毒剂为多菌灵、硫酸铜、氰氨化钙、代森铵、棉隆、威百亩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中玉米胚芽粕、酵素菌肥和EM菌肥的质量比为5-7:2-4:0.01-0.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5-11份、柚子皮5-10份、青蒿5-10份、柴胡10-20份、蒲公英5-10份、黄岑10-20份、三七10-20份、木槿10-20份、除虫菊8-16份、板蓝根5-10份、磁石3-6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苦楝皮8份、柚子皮6份、青蒿6份、柴胡16份、蒲公英7份、黄岑12份、三七13份、木槿17份、除虫菊10份、板蓝根8份、磁石5份。
8.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称取的各原料粉碎,过160-30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组合物。
CN201910687770.0A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Pending CN110402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7770.0A CN110402634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7770.0A CN110402634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2634A true CN110402634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3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7770.0A Pending CN110402634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263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3927B1 (en) * 2000-05-18 2001-08-14 Dae Youn Yang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ertilizer made from organic wastes
CN102523777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林地人参种植的土壤黑色休闲改良方法
CN104170556A (zh) * 2014-07-31 2014-12-03 和县秀山美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土地改良成花生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4221521A (zh) * 2014-07-31 2014-12-24 和县秀山美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壤土为花生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4962289A (zh) * 2015-06-19 2015-10-07 李欣阳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N104973983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栽培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0949A (zh) * 2015-07-24 2015-11-18 陈蕾宇 一种中草药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93261A (zh) * 2016-05-17 2016-10-12 四川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钙镁硅钾生物活性肥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6852208A (zh) * 2016-12-30 2017-06-16 山东本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修复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方法
CN107473904A (zh) * 2017-09-29 2017-12-15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用碱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2561A (zh) * 2017-09-19 2018-01-09 南宁市桂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580998A (zh) * 2017-08-11 2018-01-16 陈士林 一种人参无公害农田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3927B1 (en) * 2000-05-18 2001-08-14 Dae Youn Yang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ertilizer made from organic wastes
CN102523777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林地人参种植的土壤黑色休闲改良方法
CN104170556A (zh) * 2014-07-31 2014-12-03 和县秀山美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土地改良成花生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4221521A (zh) * 2014-07-31 2014-12-24 和县秀山美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壤土为花生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4962289A (zh) * 2015-06-19 2015-10-07 李欣阳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N105060949A (zh) * 2015-07-24 2015-11-18 陈蕾宇 一种中草药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73983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栽培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3261A (zh) * 2016-05-17 2016-10-12 四川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钙镁硅钾生物活性肥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6852208A (zh) * 2016-12-30 2017-06-16 山东本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修复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方法
CN107580998A (zh) * 2017-08-11 2018-01-16 陈士林 一种人参无公害农田种植方法
CN107552561A (zh) * 2017-09-19 2018-01-09 南宁市桂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473904A (zh) * 2017-09-29 2017-12-15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用碱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士林: "《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 31 December 201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1971B (zh) 一种兔粪中草药有机无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9281B (zh) 大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923B (zh) 苦丁茶专用液体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64974B (zh) 一种棉花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4114A (zh) 一种柿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CN108503473A (zh) 脐橙专用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518405A (zh) 用于何首乌的有机肥
CN106316543A (zh) 一种苦参专用活性有机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6380270A (zh) 一种玫瑰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46246A (zh) 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3601552A (zh) 一种黄芪增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8964A (zh) 一种增强葡萄抗病能力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8377A (zh) 茶叶专用复合肥
CN105777436B (zh) 一种鸡血藤的营养解决方案
CN102960156A (zh) 一种生产丹参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CN107032848A (zh) 一种瓜蒌增产施肥方法
CN106489475A (zh) 一种采用防渗膜藕池种植莲藕的方法
CN109328942A (zh) 三七种植方法
CN103693912A (zh) 护坡绿化专用植被混凝土
CN106316545A (zh) 一种丹参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5220A (zh) 一种百香果环保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2634A (zh) 一种高价值中草药种植抛荒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3641642A (zh) 一种含中药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1580A (zh) 一种防治根肿病且抗旱高效的白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798A (zh) 一种玫瑰种植用基肥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