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367A -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367A
CN110401367A CN201910605727.5A CN201910605727A CN110401367A CN 110401367 A CN110401367 A CN 110401367A CN 201910605727 A CN201910605727 A CN 201910605727A CN 110401367 A CN110401367 A CN 110401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nhanced
effect tube
mos pip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5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来
段金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6057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4Plural converter units whose input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包括均衡模块、子模块,所述均衡模块数量为多个,所述子模块数量比所述均衡模块数量多一个,所述子模块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均衡模块,实现所述均衡模块与之相连接的子模块输入端均压;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并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流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串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压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各自独立时,各子模块按照各自负载需求进行各自的功率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背景技术
输入端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的ISOP(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SOS(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和ISOI(输入串联输出独立型)组合逆变器,可应用于输入母线高压的情况。所有子模块的输入电流强制相等,各模块的输入电压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子模块输入端串联连接必须采取一定的均压措施才能稳定运行。针对ISOP和ISOS组合逆变器系统,为了使得各个子模块的平均运行,国内外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均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块之间的自然平均运行,另一类是具有专门的输入均压环的控制策略。自然平均运行方式一般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靠性高,但是均压的稳态和动态效果不佳。而具有专门的输入均压环控制策略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均压均流效果,但是控制电路结构复杂。而针对ISOI组合逆变器系统或者这三种系统构成的混合逆变器系统的研究极少。
综上,针对ISOP和ISOS组合逆变器系统,通过改变子模块的输出外特性可以实现子模块间功率均衡。但是系统输出外特性较软,均压的稳态和动态效果不佳。具有专门的输入均压环的控制策略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均压均流效果,但是控制电路结构复杂。针对ISOI系统和三种组合系统的混合逆变器系统的研究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包括均衡模块、子模块,所述均衡模块数量为多个,所述子模块数量比所述均衡模块数量多一个,所述子模块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均衡模块,实现所述均衡模块与之相连接的子模块输入端均压;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并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流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串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压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各自独立时,各子模块按照各自负载需求进行各自的功率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模块为隔离型DC/AC变换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均衡模块是由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均衡模块的控制方法使用开环控制或者闭环控制,控制的目的是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两端的电容电压达到预期的电压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架构图,其中,图1a是输出并联,图1b是输出串联,图1c是输出独立;
图2是本发明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架构图,其中,图2a是输出并联,图2b是输出串联,图2c是输出独立;
图3是本发明的均衡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图,其中,图3a是双向反激拓扑结构、图3b是双向四开关拓扑结构、图3c是双向buck/boost拓扑结构、图3d是双向有源桥拓扑结构、图3e是双管双向反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本发明的三种典型输入串联型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此外,组合逆变器的输出侧连接方式不局限于这三种,输出侧可以是这三种连接方式的形式。即一部分隔离型DC/AC变换器输出并联,一部分变换器输出串联,或者一部分变换器输出独立。
通过在子模块的输入端加入均衡模块,实现与之相连接的子模块输入端均压。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并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流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串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压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各自独立时,各子模块按照各自负载需求进行各自的功率输出。
均衡模块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均衡模块是由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均衡模块的控制方法使用开环控制或者闭环控制,控制的目的是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两端的电容电压达到预期的电压值。
如图3a所示,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变压器T1、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接口相连。
如图3b所示,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1、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源极相连,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的源极相连。
如图3c所示,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L、电感L1、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第二电阻r2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L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L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L一端相连。
如图3d所示,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1K、变压器T1、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5、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6、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7、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8,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电感L1K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K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的源极相连,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4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5的源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6的漏极相连,所述变压器T1的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7的源极、所述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8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7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5的漏极、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相连,所述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8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6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相连。
如图3e所示,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1、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2、第一电感L12,所述第一二极管D11负极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1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L12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12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12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L12另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1的源极相连,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11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D21、第四二极管D22、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1、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2、第二电感L21,所述第四二极管D22负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22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L21一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1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21正极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21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L21另一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Q22的源极相连。
传统方法通过更改子逆变器内部控制方法实现输入端电压均分,从而获得系统稳定。而本发明通过在子逆变器的输入侧加入均衡模块,使得输入侧电压均衡。子逆变器内部控制结构中无需再加入输入均压环路。使得常规进行IPOP连接的逆变器系统可以通过本发明在输入侧加入均衡模块,直接更改成ISOP连接。使得常规进行IPOS连接的逆变器系统可以通过本发明在输入侧加入均衡模块,直接更改成ISOS连接。而且,本发明使得子逆变器的输出侧可以各自独立构成多路输出系统。使组合式逆变器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模块、子模块,所述均衡模块数量为多个,所述子模块数量比所述均衡模块数量多一个,所述子模块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均衡模块,实现所述均衡模块与之相连接的子模块输入端均压;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并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流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进行串联连接时,各子模块输出侧的功率均衡通过输出均压控制策略实现;当子模块输出侧各自独立时,各子模块按照各自负载需求进行各自的功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为隔离型DC/AC变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是由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均衡模块的控制方法使用开环控制或者闭环控制,控制的目的是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两端的电容电压达到预期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变压器、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三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电感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电感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感、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所述电感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第二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电感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变压器、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电感一端相连,所述电感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七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八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一电感,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第一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第二电感,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一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管的源极相连。
CN201910605727.5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Pending CN110401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727.5A CN110401367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727.5A CN110401367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367A true CN110401367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727.5A Pending CN110401367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36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557U (zh) * 2013-03-15 2013-08-07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级联式结构的电池组主动均衡装置
CN103269177A (zh) * 2013-04-27 2013-08-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分布式isop逆变器及其输入均压输出同幅值控制方法
CN107994628A (zh) * 2017-10-26 2018-05-04 深圳市凌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均压的电池充放电测试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02073A (zh) * 2018-10-26 2019-0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式的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557U (zh) * 2013-03-15 2013-08-07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级联式结构的电池组主动均衡装置
CN103269177A (zh) * 2013-04-27 2013-08-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分布式isop逆变器及其输入均压输出同幅值控制方法
CN107994628A (zh) * 2017-10-26 2018-05-04 深圳市凌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均压的电池充放电测试电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02073A (zh) * 2018-10-26 2019-0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式的变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0684B (zh) 五电平拓扑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CN111446861B (zh)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56041A (zh) Ac/dc功率转换器装置
CN107689739A (zh) 一种可重构mmc子模块单元及其控制单元
CN107070249A (zh) 一种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6154086A (zh) 一种具有拓扑切换能力的mmc动态模拟子模块单元
CN103929074B (zh) 单级交流/直流变换器
CN106301042A (zh) 一种七电平逆变器
CN104811049B (zh) 一种谐振电路
CN106464134A (zh) 转换器
CN108141147B (zh) 高电压增益的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电路
CN109274264A (zh) 一种宽调压范围的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
CN109088558A (zh) 一种新型九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03107728A (zh) 电压电流混源型并网逆变器拓扑
CN105322796B (zh) 一种多态三电平升压电路
CN106411120A (zh) 一种开关组件及其应用、控制方法
CN206349917U (zh) 一种谐振电路
CN209134309U (zh) 一种三相交直流升降压变换电路
CN205356152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三列式dc/dc变换器
CN105262355B (zh)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9347335A (zh) 一种适用于电流源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拓扑
CN208433912U (zh) 具有第一部分转换器和第二部分转换器的直流电压转换器
CN101345422A (zh) 基于隔离型双向变换器的级联多电平电路的负序补偿方法
CN110401367A (zh) 一种输入串联型组合逆变器系统
CN208433913U (zh) 反激电路和反激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