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033A -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033A
CN110401033A CN201910681278.2A CN201910681278A CN110401033A CN 110401033 A CN110401033 A CN 110401033A CN 201910681278 A CN201910681278 A CN 201910681278A CN 110401033 A CN110401033 A CN 110401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adiating surface
datum level
radiation
radiat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12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飞飞
薛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9106812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24Polarising devices; Polarisation filter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包括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及与馈电巴伦相连的巴伦座。将垂直于巴伦座的中心轴线并相对于偶极子更靠近于巴伦座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基准面倾斜设置,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基准面之间夹角为0°~30°。上述的辐射单元,由于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基准面倾斜设置0°~30°,将造成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使天线的等相位面也产生一定偏斜,等相位面发生偏斜后便与基准面有一定夹角,如此便相当于缩小了阵列间距,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改善栅瓣特性的作用。

Description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制式的不断增多,频段渐渐向高频扩展,受限于天线辐射单元的间距,工作频段增高后,天线大下倾时栅瓣急剧恶化。尤其是在多频共用天线中,高低频辐射单元间距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对关系,栅瓣问题愈加严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它能够改善栅瓣特性,提高天线产品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辐射单元,包括: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及与所述馈电巴伦相连的巴伦座,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A为0°~30°。
上述的辐射单元,由于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基准面倾斜设置0°~30°,将造成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使得天线的等相位面也产生一定偏斜,等相位面发生偏斜后便与基准面(也即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具体是0°~30°),如此便相当于缩小了阵列间距,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改善栅瓣特性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B为0°~30°;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A为10°~20°。
一种辐射单元,包括: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及与所述馈电巴伦相连的巴伦座,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
上述的辐射单元,由于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将造成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包括第一分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分臂,所述第一分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分臂相连,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分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三分臂、第二连接臂及第四分臂,所述第三分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分臂相连,所述第三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三分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四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四分臂与所述第一分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包括第一分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分臂,所述第一分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分臂相连,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分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分臂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三分臂、第二连接臂及第四分臂,所述第三分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分臂相连,所述第三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三分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四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所述第四分臂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一种双极化天线,包括所述的辐射单元。
上述的双极化天线,由于包括所述的辐射单元,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辐射单元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辐射单元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1的另一视角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与传统的双极化天线在阵列间距选取相同情况下的垂直面方向图。
附图标记:
10、辐射单元,11、馈电巴伦,12、巴伦座,121、中心轴线,13、基准面,14、第一辐射臂,141、第一分臂,142、第一连接臂,143、第二分臂,15、第二辐射臂,151、第三分臂,152、第二连接臂,153、第四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辐射单元10,包括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11,及与所述馈电巴伦11相连的巴伦座12。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12的中心轴线121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12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13。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1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夹角A为0°~30°。
上述的辐射单元10,由于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基准面13倾斜设置0°~30°,将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使得天线的等相位面也产生一定偏斜,等相位面发生偏斜后便与基准面13(也即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具体是0°~30°),如此便相当于缩小了阵列间距,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改善栅瓣特性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13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夹角B为0°~30°。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的第一侧高出的距离可以是1mm、2mm、3mm等等。
如此,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有利于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10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13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略微小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高出的距离可以是1mm、2mm、3mm等等。
如此,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有利于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10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13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一辐射臂14的第一侧高出的距离可以是1mm、2mm、3mm等等。
如此,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有利于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10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夹角A为10°~20°。如此,有利于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10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12,一种辐射单元10,包括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11,及与所述馈电巴伦11相连的巴伦座12。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12的中心轴线121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12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13。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
上述的辐射单元10,由于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相对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13,将造成第一辐射臂14与第二辐射臂15上的电流幅度相位不平衡,通过该不平衡设计影响辐射单元10的辐射方向图,使其向对栅瓣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个天线阵列的栅瓣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第一辐射臂14包括第一分臂141、第一连接臂142及第二分臂143。所述第一分臂1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142与所述第二分臂143相连,所述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143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分臂141、所述第一连接臂142及所述第二分臂143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辐射臂15包括第三分臂151、第二连接臂152及第四分臂153。所述第三分臂15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152与所述第四分臂153相连,所述第三分臂151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三分臂151、所述第二连接臂152及所述第四分臂153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四分臂153与所述第一分臂14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此外,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可以与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略微高于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1mm、2mm、3mm等等。
另外,具体而言,第一分臂141、第二分臂143、第三分臂151及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均与基准面13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与图8,所述第一辐射臂14包括第一分臂141、第一连接臂142及第二分臂143。所述第一分臂1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142与所述第二分臂143相连,所述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143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分臂141、所述第一连接臂142及所述第二分臂143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一分臂141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第一分臂141的辐射面可以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略微高于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1mm、2mm、3mm等等。
另外,第一分臂141、第二分臂143及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均与基准面13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0,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13。
所述第二辐射臂15包括第三分臂151、第二连接臂152及第四分臂153,所述第三分臂15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152与所述第四分臂153相连,所述第三分臂151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三分臂151、所述第二连接臂152及所述第四分臂153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四分臂153与所述第一辐射臂14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此外,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可以与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略微高于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1mm、2mm、3mm等等。
另外,第一辐射臂14、第三分臂151及第四分臂153的辐射面均与基准面13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13,所述第一辐射臂14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5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13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辐射单元10可以是低频辐射单元10,也可以是高频辐射单元10,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极化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辐射单元10。
上述的双极化天线,由于包括所述的辐射单元10,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辐射单元10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辐射单元10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此外,请参阅图13,图1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与传统的双极化天线在阵列间距选取相同情况下(图示为120mm),在垂直面下倾14°时2600mhz频点的垂直面方向图。通过该图13,可以观察到,应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相对于传统的双极化天线,栅瓣的电平值变好3db~4db,说明了本实施例所述的双极化天线的栅瓣特性得以改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及与所述馈电巴伦相连的巴伦座,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
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A为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B为0°~30°;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靠近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相对的第二侧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的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远离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上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相邻的第一侧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A为10°~20°。
6.一种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交极化的两对偶极子,与所述偶极子相连的馈电巴伦,及与所述馈电巴伦相连的巴伦座,将垂直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并相对于所述偶极子更靠近于所述巴伦座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
每对所述偶极子均包括第一辐射臂与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更加远离于所述基准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包括第一分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分臂,所述第一分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分臂相连,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分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三分臂、第二连接臂及第四分臂,所述第三分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分臂相连,所述第三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三分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四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四分臂与所述第一分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包括第一分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分臂,所述第一分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分臂相连,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分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一分臂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
所述第二辐射臂包括第三分臂、第二连接臂及第四分臂,所述第三分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分臂相连,所述第三分臂的辐射面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更加靠近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三分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四分臂三者呈阶梯结构;
所述第四分臂与所述第一辐射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四分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所述第一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辐射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11.一种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
CN201910681278.2A 2019-07-26 2019-07-26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Pending CN110401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1278.2A CN110401033A (zh) 2019-07-26 2019-07-26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1278.2A CN110401033A (zh) 2019-07-26 2019-07-26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033A true CN110401033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5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1278.2A Pending CN110401033A (zh) 2019-07-26 2019-07-26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03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7977A (ko) * 2009-08-17 2011-02-2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다중절곡된 발룬부를 구비한 다이폴 안테나
CN102683823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辐射单元、天线阵列、天线装置和基站系统
CN108370098A (zh) * 2015-11-17 2018-08-03 加普韦夫斯公司 自接地表面可安装的蝶形天线装置、天线瓣及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7977A (ko) * 2009-08-17 2011-02-2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다중절곡된 발룬부를 구비한 다이폴 안테나
CN102683823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辐射单元、天线阵列、天线装置和基站系统
CN108370098A (zh) * 2015-11-17 2018-08-03 加普韦夫斯公司 自接地表面可安装的蝶形天线装置、天线瓣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24906U (zh) 一种窄波束高增益多频段天线阵列及高铁天线
CN102570054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单极化六波束天线
CN105244570B (zh) 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方法
SE517758C2 (sv) Dubbelstråleantennapertur
CN110233343A (zh) 双频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CN103972660A (zh) 多频共用基站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CN110247188B (zh) 一种天线及基站
CN107611605B (zh) 一种多制式多端口融合天线
CN109659677A (zh) 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102439786A (zh) 改进的天线装置
CN110265795A (zh) 多频窄波束天线
CN106684574A (zh) 6‑18GHz超宽带阵列天线
CN207938797U (zh) Mimo天线阵列、mimo天线及基站
CN203910975U (zh) 多频共用基站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CN108321511A (zh) 通信基站及其基站天线
CN208272119U (zh) 一种低频天线辐射单元
CN110401033A (zh) 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CN106374234A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控制装置及天线设备
CN108666769A (zh) 一种宽频九波束阵列天线
CN103715503A (zh) 一种多扇区化天线及通信系统
CN103500874B (zh) 一种树形天线
CN107968253A (zh) Mimo天线系统、天线阵列及其低频辐射单元
CN109546313A (zh) 宽频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09449607A (zh) 双频双极化天线
WO2020143113A1 (zh) 一种双极化阵列天线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