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0440A -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0440A
CN110400440A CN201910706396.4A CN201910706396A CN110400440A CN 110400440 A CN110400440 A CN 110400440A CN 201910706396 A CN201910706396 A CN 201910706396A CN 110400440 A CN110400440 A CN 110400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evice
sensor
commodity
wireles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63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忻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a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63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0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0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0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51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bined with EAS
    • G08B13/246Check out systems combined with EAS, e.g. price information stored on EAS ta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包括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用于提供所述无线监控装置自身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用于辅助建立安全区域;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协调控制装置内部的工作流程和逻辑。该监控装置保留了原有监控装置的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来辅助界定安全区域,并提供距离信息来协助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品防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体验式服务的发展,商品的展示和体验功能更多地向购买者或者潜在购买者开放,与此同时,对商品防盗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如何一方面尽可能满足体验者的各种需求,并尽可能向体验者展示商品的所有功能以及最良好便捷的一面,另一方面又要提防居心不良者可能存在的偷盗行为,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杜绝商品在展示和体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被盗的隐患。对于带有体验功能的商品来说,随时会因为被体验而离开原来摆放的位置,这种位置的变化不代表商品一定会存在被盗风险,但也不代表商品一定不存在被盗的风险,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商品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在现有的大多数展示商品防盗领域,通常会为每个商品都配备一个商品展示装置(又可以称为安全装置),商品连接或者结合到安全装置上,安全装置可以是一体式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商品可以通过线缆和安全装置连接,当安全装置和商品的结合被破坏,或者线缆断开或者是商品和安全装置的整个连接的某一个环节被破坏,都可以认为商品可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需要触发防盗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或者警示导致异常情形发生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装置也可以理解为带有传感器的功能或者包含了传感器,这里的传感器可以是物理传感器(接触感应)也可以是电传感器(电流感应),传感器也可以用于报警,这种报警的解除需要获得授权的人或者装置来操作,因此一旦触发报警,可能会影响展示场所内的整体秩序甚至影响到展示场所内每个体验的人,因此需要尽量减少误报警,同时,目前行业内比较注重的除了安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者的体验感受,因为体验感受是否愉悦直接影响到体验者对商品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及购买的可能性,因此提升体验者的体验度对展示商家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为了提升体验效果,尽量减少安全装置(包括拉线和附着部位)对体验的影响,在对安全装置本身的设计上有不少的改进措施,例如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安全装置和商品的接触,或者是增强线缆的伸缩性,但是始终安全装置无法离开线缆作业。
为了解决线缆的牵连带来的体验效果的问题,同时也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在展示商品领域,也有提出了无线防盗的概念,目前的无线防盗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无线的方式来进行解锁,还有一种是对安全装置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感应,通常会为安全装置限定一定的区域,这个区域是通过硬件来预设好的,一旦设定,除非更改硬件,否则无法改变,而且需要硬件来配合,例如,电子商品防窃(盗)系统EAS(Electronic ArticleSurveillance),是目前大型零售行业广泛采用的商品安全措施之一,EAS系统主要由检测器(Sensor)、解码器(Deactivator)和电子标签(Electronic Label and Tag)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附着在商品上,在出入口设置检测器,用于检测电子标签是否离开出入口,由于电子标签和商品的附着需要通过专用的解码器进行解锁,解码器的解锁方式一般人在零售场所内无法完成,再配合在零售场所布置的监控措施,通常能够满足防盗要求,但是电子标签的磁场可能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因此不适用于电子产品的展示,而且即使这种模式可以被采用,但是展示场所(电子产品展示厅,比如某品牌电子产品体验店或者通讯商展示体验厅)和零售场所(例如超市)的不同在于,零售场所商品只要在零售场所内都可以认为是安全,但是展示场所可能会有不同的展台,例如通讯商布置的体验厅可能包含的多个品牌,此时品牌之间的展台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某个商品离开了其所属的展台实际上也已经处于非控制区域,属于非安全状态了,但是作为整体的体验厅来说,不可能为每个展台都设置出入口,这就造成了在一些场所的不适用性。而且,这种通过硬件来设定安全区域的形式,一旦硬件失效或者断电,可能导致系统的失效,或者,在另一些方面,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中,很有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例如体验者随身携带的某种恰好能够收发信号的非展示场所内的装置,便有可能引发误报(类似于出超市时候的误报)。
现有的商品防盗系统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设备是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可以被用来接收安全信号从而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这样的监控装置通常都是直接通过线缆接收安全信号,例如线缆的通断,这个可以作为一种电的安全信号,或者通过接触和非接触的方式来接收安全信号,例如商品或者商品上的传感器与监控装置发生物理性的脱离,对监控装置来说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信号,有时候,监控装置可以自带报警模块,当收到安全信号之后直接通过自身的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此时监控装置又可以叫做报警装置,有时候,监控装置可以再通过线缆连接报警装置,当收到安全信号之后,监控装置就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指令/信号,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的商品防盗系统中,可以通过解锁装置来对监控装置或者报警装置进行解锁,监控装置本身所能够执行的功能是接收安全信号,并将其解析成报警指令发送给报警模块或者报警装置,监控装置本身并不能够发出或者协助发出安全信号,或者说,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这是一个脱离于监控装置的既定规则,监控装置只是用来执行这个规则,还需要其他的设备,例如控制器或者外部设备来对防盗系统的一些防盗规则进行预设。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监控装置都是需要线缆连接的,尤其是针对电子产品的展示防盗领域,如前面所述,在零售(超市)中广泛使用的电子标签未必适用于展示商品防盗,但是实际上,监控装置作为商品防盗系统中最接近商品的设备之一,可以在系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对监控装置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简化防盗系统的构成,提升防盗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该监控装置保留了原有监控装置的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来辅助界定安全区域,并提供距离信息来协助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包括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用于提供所述无线监控装置自身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用于辅助建立安全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协调控制装置内部的工作流程和逻辑。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监测用于商品防盗的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监控装置建立通信并提供自身的距离信息,从而辅助建立安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用于商品防盗的传感器建立无线通信并获取该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到的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提供给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监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商品,并能够监测商品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状态处于异常或者不稳定时发出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源模块,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外部电源并为所述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传输时间参数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记录信号收发时间,并根据信号传输时间来获取传感器的距离信息。
本发明的无线监控装置可以结合到无线监控系统中,并具备一部分无线监控系统的功能或者特性,在无线监控系统中所提到的无线监控装置也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或者是对本发明的无线监控装置的解释和说明。
无线监控系统,可以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并能够通过自身位置和/或相互之间的距离界定安全区域;
传感器,被配置为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商品,并能够监测商品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和/或不稳定状态时发出警示信号;
所述监控系统被配置为,当所述传感器和/或商品离开所述安全区域时,能够通过至少其中一个监控装置发出警示信号。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界定出的安全区域可以根据监控装置的位置而发生变化,或者根据监控装置的数量来改变。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传感器可以通过线缆连接到商品,此时可以认为是间接地连接到商品,所述的连接状态是指商品和传感器的连接状态,或者商品和线缆的连接状态,所述的异常状态是指正常状态以外的其他状态,正常状态可以认为是连接完好,通常来说,只有确认连接断开时才会认为是非安全状态,但是有时候检测未必能够确认连接一定断开,这时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异常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连接也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所谓的不稳定状态可能是连接仍然存在,但是连接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也有必要发出告警提示。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警示信号包括安全信号,监控装置可以根据安全信号通过自身的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也可以根据安全信号向外部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指令。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警示信号还可以包括除了安全信号以外的其他信号,例如提示信号,当连接不稳定的时候,此时可以发出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查看连接状态,如果所有的情况下都发出报警信号,则有可能报警次数较多,给体验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所述主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用于发出警示信号。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监控装置也包括至少一个,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共同来界定安全区域,在界定了安全区域之后,主监控装置始终和用于表征商品位置信息的传感器保持无线通信,一旦传感器或者商品离开或者临界安全区域的边界,即可发出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以无线方式与传感器或主监控装置进行通信,并向主监控装置提供当前传感器或自身的距离信息。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安全区域的界定规则被设置在主控制装置中,辅助控制装置用于向主控制装置提供信息,从而辅助安全区域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主监控装置能够以无线方式与传感器或辅助监控装置进行通信并测算与该与其通信的装置之间的距离。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于界定安全区域,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监控装置和/或辅助监控装置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于界定安全区域,当这个距离超出安全区域的范围或者临界安全区域的范围时,主监控装置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于感知商品是否处于安全区域内,当商品和/或传感器离开或者临界安全区域时,主监控装置发出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根据其他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与该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建立监控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与该传感器建立监控关系。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会预设一个通信范围的距离值,在这个预设值范围内的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被配置为允许通信,或者又称为配对,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可以不建立监控关系,只有建立了监控关系的监控装置和传感器才能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来设定安全区域并进行后续的监控。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终端,被配置为能够与至少一个监控装置建立无线通讯,并从该监控装置获取距离信息和/或警示信号。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智能终端被配置为可以用于预设监控装置,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智能终端也可以用于报警功能,例如监控装置发出安全信号的同时可以将安全信号或者由安全信号产生的报警指令发送给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对使用者进行提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智能终端还可以为主监控装置预设发出警示信号的规则,例如超出安全区域,或者临界安全区域以及具体临界的范畴,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预设。在一些方式中,可以把临界安全区域的范畴称为是预警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可能发出的是预警或者提示信号,而非直接可以触发报警的安全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为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提供电力。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电源模块可以是内置于监控装置,或者其中之一的监控装置的,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电源模块也可以是外接的电源或者适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对信号传输时间的测算来获取距离信息。
或者,无线监控系统,还可以包括,
至少两个无线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并能够提供自身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传感器,被配置为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商品,并能够监测商品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和/或不稳定状态时发出警示信号;
其中至少一个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和传感器以无线方式进行通讯并能够提供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其中至少一个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其他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建立通信、获取距离信息、并能够根据距离信息测算该其他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的距离;
至少一个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发出警示信号。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监控装置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流程来进行距离的测算。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监控装置之间或者监控装置和传感器之间首先进行配对,配对成功的设备之间按照既定的规则来进行距离的测算。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所述主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用于发出警示信号。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根据自身所在的位置来界定安全区域,例如,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可以分别作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将通过两个焦点结合长短轴距离可以界定一个椭圆型的安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以无线方式与传感器或主监控装置进行通信,并向主监控装置提供当前传感器或自身的距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主监控装置能够以无线方式与传感器或辅助监控装置进行通信并测算与该与其通信的装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辅助监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让主监控装置获取与其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作为焦点之间的距离,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让主监控装置获取与其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作为长短轴的参考数值之一。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辅助监控装置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传感器与其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作为长短轴的参考数值之二,通过焦点、长短轴的数值可以界定出一个椭圆型的安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根据其他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与该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建立监控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与该传感器建立监控关系。
在测距之前,可以预设配对过程,配对成功的监控装置和传感器之间可以进行测距。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终端,被配置为能够与至少一个监控装置建立无线通讯,并从该监控装置获取距离信息和/或警示信号。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测距的规则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设定,由智能终端发送给主监控装置和/或辅助监控装置,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测距的规则也可以由主监控装置发送给辅助监控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为监控装置和/或传感器提供电力。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电源模块可以是内置于监控装置,或者其中之一的监控装置的,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电源模块也可以是外接的电源或者适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对信号传输时间的测算来获取距离信息。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无线通信的过程中会有信号传输,信号传输的速率是一定的,那么可以根据信号传输的时间,即发送方发出到接收方收到的时间作为获取距离信息的依据,例如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带有一个发出时间的时间戳,接收方收到的时候,根据时间戳和自身接收到的时间差,可以获取到距离信息,根据这个距离信息可以进行安全区域的设定或者是否处于安全区域的判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监控装置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系统中的其他监控装置建立通信关系,并且能够通过无线通信获取双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同样地,监控装置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和传感器建立通信关系,从而获取传感器的位置和相对距离信息,通过监控装置之间的距离来辅助界定安全区域,通过监控装置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区域内,本发明的监控装置除了执行常规的监控装置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间接用于界定安全区域,也不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到商品或者防盗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品防盗系统中的线缆排布,让商品防盗系统的布局更加简洁合理,扩展性更强。
此外,本发明通过无线的方式来设定安全区域以及对商品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控,商品可以不需要实时和线缆进行连接,那么对于体验者来说,最影响体验效果的线缆牵扯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并且这种方式从整体上来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品防盗系统中的线缆排布,让商品防盗系统的布局更加简洁合理,扩展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安全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界定安全区域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工作流程图。
图5是测距算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主监控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主监控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主监控装置的测距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中主监控装置和智能终端的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辅助监控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辅助监控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中辅助监控装置的测距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中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中传感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中传感器的测距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发明中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对术语的解释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为准确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术语的解释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商品防盗
本发明中所指的商品防盗,包括商品防盗以及与商品防盗有关的设备、环境、和一些状态,设备例如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设备、监控设备、报警设备、感应设备等,环境通常是指商品防盗的系统或者商品防盗的系统所处的应用场所或者应用环境,一些状态可以包括商品的状态,例如商品处于的安全、非安全、正常的、异常的、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的状态,也可以包括商品防盗系统的一些状态。
本发明中所指的商品防盗,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与商品防盗有关的内容,商品防盗是一个较大的范畴,涉及到与商品有关的零售行业、展销行业、展示行业,等,本发明中所指的商品防盗,尤其针对于商品有关的展示或者展销行业,在展示或者展销行业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场所内的购买者或者潜在购买者(非商家以外的人员)可以对商品进行直接地使用或者体验,这种商品防盗通常又可以具化为展示商品防盗行业,属于商品防盗中的一个细分。
通常来说,展示商品防盗可以用在需要向购买者或者潜在购买者进行功能性展示的一些商品,例如电子产品,这些商品的某些功能,需要在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够让用户进行了解,这些商品通常具有某些人机交互式的界面,被展示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接触并可示范性或者展示性地使用这些商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从而对商品的性能进行了解,在业内,有时候也会把这种具有功能性展示需求的商品称为具有体验需求的商品,即被展示者可以在限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对进行展示的商品进行操作和体验,因此,这些商品是会被体验者直接接触到的,体验者可以在销售者或者商品所有者限定的范围内,例如销售场所内进行使用,但是不能将这些商品带离体验场所,由于展示商品的所有权,还是归属于销售者或者商品持有者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防盗措施,这些防盗措施,并不限定体验者的使用,而只是限定体验者将其带离这个场所,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防盗措施还需要考虑尽量不妨碍体验者的使用,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地使用体验,这有区别于量贩式销售当中的物品的随身防盗,量贩式销售中的物品防盗通常只需要防止物品被带离某个场所,而且量贩式销售(例如超市)中的物品是不应当被用户体验的,体验即代表使用,例如超市中的食品,因此通常是限定一个区域,防止使用者带离,同时配合监控,防止使用者在限定的区域内直接使用商品。
商品防盗系统的状态,可以包括商品防盗系统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对于工作状态来说,如果商品防盗系统,能够在预期的状态下进行正常的工作,例如正常报警、正常指示等,可以认为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反之,可以认为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本发明中,非正常的工作状态,也是可以被监控装置所感应或监测到,并由警示装置进行反馈的,因为,如果商品防盗系统中,某个设备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商品防盗的正常功能,因此,如果没有对系统本身的状态有有效的保证,那么实际上是无法保证,系统的防盗性能的。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商品防盗系统的非工作状态,因为非工作状态也可能会关系到商品防盗系统的一些性能,例如系统本身的安全性,或者说系统的私密性或者排外性,如果系统没有良好的排外性,保证只有系统内的设备能够相互通信,那么系统本身就不是安全的,有可能某个外设,也可以对系统内的设备实现控制,就是所谓的系统容易被“黑”,这种情况下也无法保证安全性,因此,对于商品防盗系统内部的状态,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设定。
在商品安全方面,可以认为商品会处于安全和/或非安全的状态的两种状态,安全状态和非安全的状态是相对而言的,主要可以用在商品防盗方面,商品防盗的概念是为了使商品处于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商品处于非安全或者可能处于非安全的状态的情况,则需要发出警报,提示销售或展示场所的工作人员。本发明中所称安全或非安全的状态,是指展示商品所处的状态,尤其是指在设置了防盗装置的情况下,展示商品与防盗装置的关系状态,总体而言,商品处于我们所认为不会被盗的状态,称之为安全状态,我们认为可能被盗的状态,称之为非安全状态,防盗措施是否完好,展示商品是否处于防盗措施的保护之下,如果是,那么我们认为是安全的状态,如果不是,那么我们认为是否安全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安全或者非安全的状态,可以是相对于防盗措施来说的,例如,防盗措施是将展示商品始终与充电接口保持连接,那么,传感器就检测充电接口是否始终与商品连接,如果是,则处于安全状态,如果断开连接,则处于非安全状态;或者,如果防盗措施是使商品始终保持充电状态,那么,传感器就检测商品的充电线缆是否保持电力传输,如果是,则处于安全状态,如果不是,则处于非安全状态;又或者,如果防盗措施是,商品处于被夹持装置夹持住,那么传感器就检测商品是否处于夹持空间内或者商品是否与夹持装置保持接触或安装,如果是,则处于安全状态,如果不是,则处于非安全状态;等等。
警示信号
在商品防盗领域,警示信号可以包括通常所说的安全信号,所谓的安全信号就是指由传感器发出的,用于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的信号,
在本发明中,警示信号包括用于警示异常状态的警示信号和用于警示不稳定状态的警示信号,所谓的异常状态,主要是指商品和设备异常等方面的状况,所谓的不稳定状态,主要是指线材的损坏程度和监控设备的寿命等方面的状态。
两种不同类型的警示信号,其产生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用于警示异常状态的警示信号的产生可以是:监控设备会提前预设状态阈值、预设状态和预设警示使能,并且提前预设的阈值、状态和警示使能可以通过外围设备调整。感应电路通过采样分析处理得到一个实时采样值,将该采样值与预设状态阈值进行比较,相应的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感应电路状态;用该新状态与预设正常状态相比较,判断当前是否有异常状态产生。假如产生一个新的异常状态,然后就去判断该状态是否被预设警示使能,如果被预设警示使能,监控设备就会将异常状态转化为一个用于警示异常状态的警示信号,然后发出警示信号;如果未被预设警示使能,监控设备则不发出警示信号。用于警示不稳定状态的警示信号的产生可以是:监控设备会提前预设稳定性阈值和预设警示使能,并且提前预设的阈值和警示使能可以通过外围设备进行调整。感应电路通过采样分析监测到采样值偏离预设稳定性阈值,会产生一个不稳定状态。检测设备判断该状态是否被预设警示使能,如果被预设警示使能,监控设备就会将该不稳定状态转化为一个用于警示不稳定状态的警示信号,然后发出警示信号;如果该状态未被预设警示,检测设备则不发出警示信号。
警示信号可以通过监控设备本身的报警电路直接发出,监控设备发出警示信号以后,会先判断本身报警电路是否空闲。如果报警电路空闲,监控设备就会根据警示信号的种类并通过报警电路将警示信号转化为人可识别的警示信号;如果报警电路繁忙,监控设备就会将新发出的警示信号加入到警示信号队列,稍后处理。或者,警示信号也可以通过外接的外围设备间接发出警示信号;监控设备会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产生的警示信号发送给外部输出装置,外部输出装置接收到警示信号以后,将警示信号转化为人可以识别的警示信号。
对于用于警示异常状态的警示信号来说,当监控设备收到停止发送警示信号的指令,则停止发送警示信号;然后继续采样判定,判定结果是未处于异常状态则停止发送警示信号,判定结果如果是处于异常状态则继续发送警示信号;或者,监控设备预设状态被修改使原来的预设状态变改变,然后根据采样得到的状态与修改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判定采样得到的状态正常则停止发送警示信号,否则就继续发送。对于用于警示不稳定状态的警示信号来说,当感应电路采样值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或者监控设备预设稳定性阈值被修改,使采样值又处于正常值范围;或者监控设备接收到停止发送指令,会停止发送警示不稳定状态的警示信号。如果感应电路采样值偏离距离达到一个新的范围后会再次发送警示信号;或者,感应电路采样得到的采样值如果偏离预设稳定性阈值极限范围之外,发送警示信号,此时 监控设备收到停止发送指令,监控设备则停止发送并且不会再次发送,如果感应电路的采样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则会重新对该接口进行判定。
按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警示信号可以被分为视觉警示信号(例如包含灯光、图像等)、听觉警示信号(例如包含声音)、触觉警示信号(例如包含震动)等。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视觉警示信号可以用颜色区分信号等级,红色表示警告,橙色表示告诫,黄色表示提示,绿色或白色表示正常状态。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听觉警示可以用频率、音色、强度不同的声音加以区分。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为增强警告信号的可靠性,可以采用视、听双重形式。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按警示的紧迫程度,警示信号可以分为报警(Alarm)、警告(warning)、提示(prompt)、消息(message)等,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上述警示信号的紧迫程度依次递减。
监控装置
本发明中的监控装置可以包括传统的商品防盗装置,例如防盗器、防盗主机等,也可以包括跟商品安全有关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对商品安全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监控,例如判断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判断商品和防盗器的连接关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稳定,判断防盗主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断电)等。监控装置可以包括监测电路和感应电路,其中,感应电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或者附着在商品或者商品展示装置上,或者安装在商品所在的环境中,用于感知某些系统所需要的信息,感应电路可以将其所感知到的信号发送给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将感应电路所感应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发出安全信号。
监控装置可以发出警示信号,但是这个警示信号不一定是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警示状态,可能会由其他的设备来对外执行这个警示状态,例如,这个执行的设备可以是警示装置。
传感器
传感器往往是用于感知某个信号或者感知某个状态,在本发明中的传感器是专用于商品防盗,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展示商品的防盗,专用于商品放防盗的传感器通常是用来感知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一旦商品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则传感器便能感知到某个状态的改变,这个状态的改变就可以作为传感器向外传递的一个安全信号,在商品防盗中的传感器的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在商品防盗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形态可以是一条感应线路,也可以是一个具有感应元件的装置,也可以是集成在充电接口或者适配器或者防盗主机上的带有感应功能的元件,其作用就是,能够感知信号,通过该信号来判别展示商品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例如作为线缆来说,当线缆被切断的时候,线缆本身会发生状态的改变,例如原本通电的线缆一旦被切断,电流也就被切断,此时电流被切断就可以作为一个安全信号由线缆这个传感器向外传递,或者,传感器可以是一个附着到商品上的元件,这个元件如果被从商品上拆除,就改变其状态(例如触点开关),此时被拆除的状态改变就可以作为一个安全信号由传感器向外传递,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传感器用法。
在一些方式中,传感器或者监控装置中可以包括感应电路,感应电路可以包括连接感应电路和电流感应电路,所述连接感应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感应连接器是否连接到商品。连接感应线路是对线缆和商品的结构性的连接关系进行感应,当传感器通过线缆与商品进行连接时,连接感应电路用于感应传感器或者线缆与商品的连接是否完好。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可以用于感应商品和电源适配器之间的电流是否存在,在一些方式中,电流感应电路可以用于感应商品是否存在向其输入的电力,这个输入的电力,可以是感应装置经由线缆传输的,也可以是电源适配器经由传感器或者监控装置以及线缆进行传输的,也可以是电源适配器经由线缆传输的(不经过传感器或者监控装置),或者由电源适配器直接传输的,电流感应电路,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其感应对象可以是商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或者说有无向商品输入的电流,而可以不论电流来自于哪里,在另一些优选的方案中,如果线缆被配置为用于向商品供电,则电流感应电路可以配置在线缆中,用于感应线缆与商品之间的电流通断,在另一些优选的方案中,电流感应电路可以配置在传感器或者监控装置内,用于感应商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线缆
线缆在本发明中是一个连接和/或传输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线缆可以是纯机械的连接,将两个物品连接起来,在某些情况下,线缆中可以提供电力传输(强电),为线缆连接的两方建立电力连接,其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提供电能,或者双方可以有电力互传,在某些情况下,线缆中可以提供数据传输(包括弱电),为线缆连接的两方同时提供电力和数据连接,其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提供电能或传递数据信号,或者双方可以有电力以及数据信号的互传,在某些情况下,线缆中的电力传输线路,可以被作为感应回路,即用于检测线缆是否通断的一个判断因素,例如,当线缆中有电力传输时,可以认为感应回路畅通,线缆处于正常的连接状态下,此时如果线缆连接的是商品和防盗主机,则可以认为商品处于安全状态下,或者,当线缆中有信号传递时,也可以认为感应回路畅通,线缆处于正常的连接状态下,此时如果线缆连接的是商品和防盗主机,则可以认为商品处于安全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线缆可以起到感应的作用,相当于起到传感器的一部分作用,此时的线缆可以作为传感器的一部分。
无线监控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线监控系统包括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和传感器3,为了便于描述,在实施例中,以一个主监控装置1、一个辅助监控装置2为例,传感器3的数量不限,实际中,也可以采用多个主监控装置1和多个辅助监控装置2,传感器3通常和商品6结合,传感器3和商品的结合可以是物理性的,例如附着到商品的表面,或者是包裹在商品外部,或者是内置到商品的外壳中,也可以是电性的,例如,电连接。
在图1中,主监控装置1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无线模块11、一个第一电压转换模块12、一个无线通讯模块13和一个语音模块14,其中,第一无线模块11可以用于和其他设备,例如辅助监控装置2或者传感器3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做出精确的室内距离或位置判定,例如现有的UWB(Ultra Wideband)。
无线通讯模块13可以用于和智能终端4进行无线通信从而进行用户的交互,这里的用户可以是销售场所的人员;第一电压转换模块1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5,为主监控装置1内的其他模块供电,语音模块14主要用于发出提示声,提示声主要是语音提示,也可以是其他一些提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监控装置1上还可以设置指示灯,和语音模块共同进行声光报警。
在图1中,辅助监控装置2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无线模块21和一个第二电压转换模块22,其中,第二无线模块21可以用于和其他设备,例如主监控装置1或者传感器3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做出精确的室内距离或位置判定,例如现有的UWB(UltraWideband),第二电压转换模块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5,为辅助监控装置2内的其他模块供电。
在图1中,传感器3可以包括一个第三无线模块31、一个第三电压转换模块32、一个感应模块33和一个声光模块34,其中,可以用于和其他设备,例如主监控装置1或者辅助监控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做出精确的室内距离或位置判定,例如现有的UWB(Ultra Wideband),感应模块33可以是感应元件,例如线缆或者连接器,或者也可以是如前所述的感应电路感应模块33可以通过传感器3和商品的物理或者电的连接,保持和商品的某种连接或者感应的稳定状态,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则感应模块33会发出相应的感应信号(安全信号);第三电压转换模块3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5,为辅助监控装置2内的其他模块供电,在一些方式中,第三电压转换模块32还可以为感应模块33所连接的商品供电,电压转换模块32可以直接为商品供电,也可以通过感应模块33为商品供电,例如当感应模块33是线缆时,可以连接到商品上。
需要说明的是,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和传感器3可以连接到同一个外部电源5,也可以是不同的外部供电。
如图4所示,无线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是:
S1,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方式与辅助监控装置2建立通信;
S2,主监控装置1根据一定的规则获取与之通信的辅助监控装置2的之间的距离L1
S3,主监控装置1与智能终端4通过无线方式(蓝牙、wifi)进行通讯,将距离L1的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4,智能终端4根据一定的规则界定安全区域Q,并将设定好的安全区域Q的信息发送给主监控装置1;
S4,辅助监控装置2通过无线方式与传感器3建立通信;
S5,传感器3从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与其之间的距离L2;
S6,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方式与传感器3建立通信;
S7,主监控装置1根据一定的规则获取与之通信的传感器3的之间的距离L3;
S8,在S7的同时,主监控装置1可以同时从传感器3中获取传感器3与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L2;
S9,主监控装置1根据距离信息通过一定的测距算法计算传感器3在安全区域中的位置信息;
S10,主监控装置1根据一定规则判断传感器3所处的位置和安全区域Q的关系,当传感器3所处的位置超出安全区域Q或者临界安全区域Q时,主监控装置1发出安全信号/警示信号。
如图2-3所示,在本发明中,为了安全区域Q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安全区域Q设置为椭圆形,这里的椭圆形是从水平面或者商品的支撑面Z所在的角度来说的,对应到空间中,会形成一个截面为椭圆形的柱体空间,其中,主监控装置1和辅助监控装置2所在的位置F1和F2分别作为椭圆形的两个焦点,因此,距离L1就作为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两个焦点的中心分别到F1和F2的距离标记为c,L1=2c,在设定安全区域Q的时候,智能终端4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例如支撑面Z的大小或者是展示空间所需要的大小,来设定椭圆的短轴半径b,就可以界定出一个椭圆形的平面范围,即安全区域Q,根据c2=a2-b2,安全区域Q的长轴半径a也可以由此获得,在这个椭圆形的区域的边界上,如图2所示,|PF1|+|PF2|=2a,因此在椭圆形的安全区域Q内,|PF1|+|PF2|<2a视为安全,|PF1|+|PF2|=2a视为临界,|PF1|+|PF2|>2a视为超出安全区域Q的范围,其中|PF1|是某个传感器3的位置P到主监控装置1所在的位置F1之间的绝对值距离,|PF2|是某个传感器3的位置P到辅助监控装置2所在的位置F2之间的绝对值距离。
在界定了安全区域Q之后,可以根据上述规则来判断传感器3是否超出或临界安全区域,通过在前述的工作流程中,主监控装置1和辅助监控装置2的无线通信,主监控装置1可以获取到主监控装置1和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L3以及辅助监控装置2和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L2,主监控装置1计算传感器3与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之和2a1=L2+L3,此时判断b2+c2与a1 2之间的关系,如果b2+c2>a1 2,表示L2+L3<2a,传感器3处于安全区域Q内,商品安全,如果b2+c2<a1 2,表示L2+L3>2a,传感器3处于安全区域Q外,商品不安全,需要发出安全信号,如果b2+c2=a1 2,表示L2+L3=2a,此时认为是一种临界状态,需要发出提示,此时可以发出提示性的警示信号,防止商品过界,因为实际使用中,有可能体验者拿起商品无意中触碰到了边界或者接近边界,此时并非商品确实被盗,只需要发出温馨提示即可。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还可以设定阈值M=(L2+L3-2a)/2,一旦测算出的距离小于M,则认为接近边界,也可以发出提示性的警示信号,提示体验者远离安全区域,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警报。
测距算法
测距算法是贯穿本发明的一条主线之一,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测距算法主要是计算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和传感器3之间的飞行距离,测距算法根据信号中的一些带有标记性特点的帧来记录时间戳,从而计算传感器到主监控装置以及辅助监控装置的飞行时间,并根据时间和一定的信号传输速率获得距离信息。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测距算法中,包括测距帧和信息帧,其中测距帧由设备(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和传感器3)提供, 测距帧包括Poll帧,Resp帧和Final帧。主监控装置1获取与辅助监控装置2的距离时,主监控装置1先发送Poll帧,辅助监控装置2收到主监控装置1发来的Poll帧之后,发送Resp帧,主监控装置1接收到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后,发送Final帧,辅助监控装置2接收到Final帧后,计算出与主监控装置1之间的距离后,通过信息帧发送回主监控装置1;传感器3发送Poll帧,主监控装置1接收到传感器3的Poll帧后,发送Resp帧,同时辅助监控装置1在接收到传感器3的Poll帧后,等待一定时间之后发送Resp帧,传感器3会分别在间隔一定时间前后接收到主监控装置1的Resp帧和辅助监控装置2的Resp帧,之后发送Final帧,主监控装置1在接收到传感器3发来的Final帧后,计算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辅助监控装置2在接收到传感器3发来的Final帧后,计算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
信息帧主要包括传感器与辅助监控装置之间的距离信息和主监控装置和辅助监控装置之间的距离信息。信息帧是用于主监控装置、辅助监控装置和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帧可以包括RX(发射状态)和TX(接收状态),对信息帧来说,信息帧主要用于将辅助监控装置和传感器装置获得的测距信息传递给主监控装置,以便于主监控装置根据各个测距信息来确定传感器装置是否在安全区域内。
以主监控装置到传感器装置的测距和辅助监控装置到传感器装置的测距为例,对于主监控装置来说,从主监控装置接收到Poll帧的时刻到主监控装置发送Resp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13,从主监控装置发送Resp帧的时刻到主监控装置接收到Final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14,对于辅助监控装置来说,从辅助监控装置接收到Poll帧的时刻到辅助监控装置发送Resp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23,从辅助监控装置发送Resp帧的时刻到辅助监控装置接收到Final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24,对于传感器来说,从发送Poll帧的时刻到接收到主监控装置发来的Resp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11,从接收到主监控装置发来的Resp帧的时刻到发送Final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12,从发送Poll帧的时刻到接收到辅助监控装置发来的Resp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21,从接收到辅助监控装置发来的Resp帧到发送Final帧的时刻的时间段记录为T22。
那么,在无线通信中,传感器3到主监控装置1的飞行时间为:
T1 =(T11×T14-T13×T12)/(T11+T14+T13+T12);(式1)
传感器3到辅助监控装置2的飞行时间为:
T2=(T21×T24-T23×T22)/(T21+T24+T23+T22)。(式2)
主监控装置
主监控装置的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中,主监控装置1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5,第一控制模块15可以用于第一无线模块11和无线通讯模块13之间的信息交互。
其中,第一无线模块11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监控系统设置接口111、一个第一信息传输接口112、一个第一传输时间参数接口113和一个第一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114;
第一控制模块15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监控系统参数接口151、一个第一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52、一个第二传输时间参数接口153、一个第一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54、一个第一设备信息接口155和一个第一报警控制模块156;
无线通讯模块13至少包括一个第二监控系统参数接口131、一个第二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32、一个第二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33和一个第二设备信息接口134;
主监控装置1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3与智能终端4建立无线通信,在智能终端4中至少配置有一个第三监控系统参数接口41、一个第三安全区域参数接口42、一个第三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43以及一个第三设备信息接口44。
其中,监控系统参数由各个模块的监控系统参数接口传送和/或互发从而在传输过程中将所有的信号都带有无线监控系统所固有的系统参数,对于不带有系统参数的信号则不被监控系统内的无线通信设备所接纳,通过这种通信方式来确保无线监控系统内的安全性,当进入到无线链路时,监控系统参数由第一无线模块11中的监控系统设置接口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接口112发送给无线链路中的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1,从而贯穿系统中的各个无线通信环节。
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链路7与辅助监控装置2和/或传感器3进行无线通信,在无线链路7中设有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1以及第二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72,当主监控装置1通信时,第一无线模块11与无线链路7对接,其中的第一信息传输接口112和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1对接并能够互传通信信号,其中的第一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114和第二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72对接,用于记录通信中信号的收发时间戳,从而记录信号传输时间,第一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114将接收到的时间戳参数发送给第一传输时间参数接口113,第一传输时间参数接口113将时间戳同时发送给第一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52和第一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54,第一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52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3中的第二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32与智能终端4中的第三安全区域参数接口142建立信息互通,从而向智能终端4发送用于设定安全区域Q的信息并且接收智能终端4的对安全区域Q的设定信息,从而获取到界定出的安全区域Q;第一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54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3中的第二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33与智能终端4中的第三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43建立信息互通,从而向智能终端4发送传感器的位置信息,传感器3的位置信息可以用于智能终端对安全区域的预设,而对于主监控装置1中的第一传感器位置信息接口154而言,当所接收到的传感器位置信息根据前述规则被判断为临界或超出安全区域Q的时候,可以向第一控制模块15中的报警控制模块156发出警示或报警信号指令,报警控制模块156可以连接到语音模块14,语音模块14可以通过喇叭8发出语音提示或者安全警报。
此外,第一控制模块15中的第一设备信息接口155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3中的第二设备信息接口134向智能终端4中的第三设备信息接口44发送设备信息,用于智能终端4对主监控装置1的认证,例如主监控装置1在智能终端4中可以被识别,或者说主监控装置1在智能终端4中的注册。
如前所述,主监控装置1中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电压转换模块1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主监控装置1中的各个其他模块供电。
主监控装置的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首先,主监控装置1通过一定的规则判断是否已经与监控系统内的其他设备,例如辅助监控装置2配对,一定的规则可以是是否已经注册相同的监控系统参数(监控系统参数可以是特定的,用于识别不同的监控系统,类似于安全代码,不同的监控系统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安全代码,从而防止监控系统之间的相互通信,保障同一个安全系统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如果设备信息匹配,可以认为配对成功,或者,主监控装置1可以检测是否已存在界定好的安全区域Q的信息,该信息是否和辅助监控装置2中的信息相同,如果是,也可以认为配对成功,或者,主监控装置1与辅助监控装置2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系统密钥,如果是,也可以认为配对成功。如果尚未配对,则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的方式(例如,前述的无线链路7)与辅助监控装置2建立通信,根据前述的规则获取辅助监控装置2与其之间的距离、界定安全区域。
配对成功或安全区域界定后,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的方式(例如无线链路)与传感器3建立通信,获取传感器3与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从传感器3中获取传感器3与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L2,这个距离L2可以是来自于辅助监控装置2的测距,测距后将测距信息发送给传感器3,主监控装置1便可以从传感器3中获取该距离L2,然后主监控装置1根据前述的规则计算传感器3所在位置,判断传感器是否偏离安全区域(临界或超出),如果没有,忽略本传感器,按照同样的流程判断下一个传感器,如果偏离,发送报警信号给传感器,则主监控装置1发出警示或者安全信号。
主监控装置的测距流程如图8所示,主监控装置1可以获取其与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获取其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测距流程是:测距开始后,主监控装置1进入RX(接受状态),判断RX是否中断,如果否,则返回继续进入该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测距流程,判断是否为Poll帧,如果是,则记录Poll帧接收时间戳T111,然后延时等待发射,之后主监控装置1发射Resp帧,并记录主监控装置1发射Resp帧的发射时间戳T112,计算Poll帧接收到Resp帧发射的时间差T12= T112-T111。
如果判断为非Poll帧,则判断是否为Final帧,如果是,则记录Final帧接收时间戳T113,则主监控装置1发射Resp帧到接收Final帧的时间差T14= T113-T112,然后主监控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从传感器3/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传感器3从发射Poll帧到接收主监控装置发送的Resp帧的时间差T11以及传感器3从接收主监控装置发送的Resp帧到发射Final帧的时间差T12,根据式1计算传感器3到主监控装置1之间的距离L3
如果判断为非Final帧,则接收信息帧,从信息帧获取传感器3到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L2,计算传感器3到两个监控装置之间的距离之和为2a1=L2+L3,完成测距,退出主监控装置测距流程。
图9给出了一种主监控装置1和智能终端4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在一些方式中,主监控装置1和智能终端4通过蓝牙进行交互,蓝牙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一种较优方式,实际上,其他的无线方式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本发明不排斥其他的无线通信方式提供给主监控装置1和智能终端4。
如图9所示,如果主监控装置1与智能终端4的蓝牙连接断开,再次连接时,智能终端4首先判断是否有设置安全区域事件,如果有,则进入到设置安全区域流程,获取用户设置的安全区域(更新后的),进行安全区域的变更,变更后退出蓝牙中断流程;如果没有检测到设置安全区域事件,则进入到获取设备信息事件,将设备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判断是否能够作为新的设备加入到智能终端。
辅助监控装置
辅助监控装置的系统结构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辅助监控装置2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23,第二控制模块23可以用于对第二无线模块21的设定和控制。
其中,第二无线模块21至少包括一个第二监控系统设置接口211、一个第三信息传输接口212、一个第三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13和一个第三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214;第二控制模块23至少包括一个第三监控系统设置接口231、一个第四信息传输接口232和一个第四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33。
辅助监控装置2通过无线链路7与主监控装置1和/或传感器3进行无线通信,在无线链路7中设有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1以及第二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72,当辅助监控装置2通信时,第二无线模块21与无线链路7对接,其中的第三信息传输接口212和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1对接并能够互传通信信号,其中的第三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214和第二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72对接,用于记录通信中信号的收发时间戳,从而记录信号传输时间,第三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214将接收到的时间戳参数发送给第三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13,第三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13将接收到的时间戳参数发送给第二控制模块23中的第四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33,再由第四传输时间参数接口233传输给第四信息传输接口232,第四信息传输接口232将信息发送给第二无线模块21中的第三信息传输接口212,第三信息传输接口212通过第二监控系统设置接口211发送给第二控制模块中的第三监控系统设置接口231。
在一些方式中,主监控装置1、辅助监控装置2以及传感器3可以通过一个无线链路7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无线链路7进行通信。
此外,如前所述,辅助监控装置2中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电压转换模块2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辅助监控装置2中的各个其他模块供电。
辅助监控装置2的工作流程如图11所示,首先,辅助监控装置2可以根据与主监控装置1相同的规则进行配对,,如果尚未配对,则辅助监控装置2通过无线的方式(例如,前述的无线链路7)与主监控装置1建立通信,根据前述的规则向主监控装置1提供与其之间的距离用于辅助界定安全区域。
配对成功或安全区域界定后,辅助监控装置2通过无线的方式(例如无线链路)与传感器3建立通信,获取传感器3与其之间的距离L2,将这个距离L2通过信息帧的方式发送给传感器3,然后再继续测量与下一个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
辅助监控装置2的测距流程如图12所示,辅助监控装置2可以获取其与主监控装置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获取其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但是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与主监控装置1之间的距离以及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可以是不同的,例如,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与主监控装置1之间的距离是为了辅助主监控装置1界定安全区域Q,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是为了判断传感器3是否处于安全区域Q内。
辅助监控装置2具体的测距流程是:测距开始后,辅助监控装置2进入RX,判断RX是否中断,如果否,则返回继续进入该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测距流程,判断是否为Poll帧,如果是,则记录Poll帧接收时间戳T211,然后延时等待发射,之后辅助监控装置2发射Resp帧,并记录Resp帧的发射时间戳T212,计算辅助监控装置2接收Poll帧到发射Resp帧的时间差T22= T212-T211。
如果判断为非Poll帧,则判断为Final帧,记录Final帧接收时间戳T213,则辅助监控装置2从发射Resp帧到接收Final帧的时间差T24= T213-T112,然后辅助监控装置2从传感器3获取传感器3从发射Poll帧到接收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的时间差T21以及传感器3从接收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到发射Final帧的时间差T22,根据式2计算传感器3到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L2,然后将该距离L2发送给传感器3。
无线传感器
传感器3的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中,传感器3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35,第三控制模块35可以用于对传感器3内部的控制。
其中,第三无线模块31至少包括一个第五信息传输接口311和一个第四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312;第三控制模块36至少包括一个第六信息传输接口361,用于和第五信息传输接口311信息交互,和至少一个第五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362,用于和第四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312信息交互,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报警控制模块353;第四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312能够和无线链路7中的第二收发时间戳参数接口72进行信息交互,从而获取时间戳信息,第五信息传输接口311能够和无线链路7中的第二信息传输接口72进行信息交互,当接收到安全信号时,第六信息传输接口361发送给第二报警控制模块353,第二报警控制模块353向声光模块34发出报警指令,感应模块35也可以向第二报警控制模块353发出报警指令,例如当感应到商品处于非安全状态时,声光模块34可以通过蜂鸣器341发出报警声。在一些方式中,感应模块35可以采用红外感应模块351作为感应元件,通过红外的方式感应传感器3和商品之间的接触或距离,从而判断商品和传感器3本身的连接。
此外,传感器3中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三电压转换模块3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传感器3中的各个其他模块供电。
传感器3的工作流程如图14所示,首先,传感器3与辅助监控装置2进行通信并向辅助监控装置2提供测距参数信息,辅助监控装置2根据测距参数信息获取距离之后发送给传感器3,这样,传感器3就可以从辅助监控装置2获取二者的距离L2,然后传感器3与主监控装置1进行通信并同样向主监控装置1提供测距参数信息,供主监控装置1获取其与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L3,同时,传感器3也将与辅助监控装置2之间的距离L2提供给主监控装置1,主监控装置根据上述距离判断传感器3与安全区域的关系,从而判断是否发出警示信号。
在一些方式中,主监控装置1也可以接收传感器3本身与商品的连接关系信息,例如商品是否被从传感器3移除,如果已经移除,则发出报警提示,如果未移除,则回到第一步,再次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示信号。
传感器3的测距流程如图12所示,测距开始后,传感器3发射Poll帧并记录Poll帧发射的时间戳T114,发射完毕后进入RX状态(接收状态),判断RX是否中断,如果否,则返回继续进入该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测距流程,判断是否为接收到的是否为主监控装置1发来的Resp帧,如果是,则记录接收主监控装置发来的Resp帧的接收时间戳T115,如果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的是否为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如果是,记录接收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的接收时间戳T116,并预估Final帧的发射时间戳T117,将时间戳T114、T115、T116和T117封包进Final帧并发射,发射完毕后继续进入RX状态;如果非辅助监控装置2发来的Resp帧,则判断为来自辅助监控装置2的信息帧,接收该信息帧中辅助监控装置2的距离L2,将距离L2发送给主监控装置1,继续下一个测距流程。

Claims (8)

1.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用于提供所述无线监控装置自身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用于辅助建立安全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协调控制装置内部的工作流程和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监测用于商品防盗的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监控装置建立通信并提供自身的距离信息,从而辅助建立安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用于商品防盗的传感器建立无线通信并获取该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到的传感器的位置和/或距离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提供给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监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商品,并能够监测商品的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状态处于异常或者不稳定时发出警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源模块,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外部电源并为所述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传输时间参数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记录信号收发时间,并根据信号传输时间来获取传感器的距离信息。
CN201910706396.4A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Pending CN110400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396.4A CN110400440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396.4A CN110400440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0440A true CN110400440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6396.4A Pending CN110400440A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044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5214A (zh) * 2015-04-02 2015-06-17 黑龙江大学 基于双簇头的手机与物品定位方法
CN205692300U (zh) * 2013-09-29 2016-11-16 Invue安全产品公司 一种用于确保商品不被盗窃的安全系统
CN107396311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北京大学 一种无接触感知定位方法
CN107730803A (zh) * 2016-08-11 2018-02-23 罗甘 防盗定位装置及其防盗方法
CN109509318A (zh) * 2019-01-18 2019-03-22 郑州联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超宽带测距技术的手机展品防盗器
CN109637065A (zh) * 2019-02-22 2019-04-16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10009843A (zh) * 2018-11-27 2019-07-12 杭州朗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交互警示系统
CN110009850A (zh) * 2018-11-27 2019-07-12 杭州朗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远程输出的监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92300U (zh) * 2013-09-29 2016-11-16 Invue安全产品公司 一种用于确保商品不被盗窃的安全系统
CN104715214A (zh) * 2015-04-02 2015-06-17 黑龙江大学 基于双簇头的手机与物品定位方法
CN107730803A (zh) * 2016-08-11 2018-02-23 罗甘 防盗定位装置及其防盗方法
CN107396311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北京大学 一种无接触感知定位方法
CN110009843A (zh) * 2018-11-27 2019-07-12 杭州朗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交互警示系统
CN110009850A (zh) * 2018-11-27 2019-07-12 杭州朗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远程输出的监控装置
CN109509318A (zh) * 2019-01-18 2019-03-22 郑州联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超宽带测距技术的手机展品防盗器
CN109637065A (zh) * 2019-02-22 2019-04-16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1800B2 (en) Tethered security system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767617A (zh)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平台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110009843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交互警示系统
CN106803694A (zh) 基于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智能系统的综合监测方法
CN110517431A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CN110009850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远程输出的监控装置
KR20200003440A (ko) 분전반 안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검정보 제공방법
CN203535750U (zh) 基于rfid技术的区域安防定位系统
CN210466627U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装置
CN110400440A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装置
CN110533856A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传感器
CN110503794A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无线监控系统
KR20070088852A (ko) 무선 송수신 장치를 이용한 상품 도난 방지 시스템
CN109754553A (zh) 展品安全防盗管理系统
CN110009851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警示系统
CN110009844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警示系统
CN110009845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警示系统
CN110009852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监控装置
US11217075B2 (en) Interactive warning system and warning device for merchandise security
CN209785186U (zh) 展品安全防盗管理系统
CN209514813U (zh) 一种商场的智能化防盗设备
CN203535749U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盗系统
CN110009847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预设监控装置
CN110009854A (zh) 一种用于商品安全的可预设警示系统
WO20190231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THEFT FROM GO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