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9966A - 一种rfid安全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安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9966A
CN110399966A CN201910746240.9A CN201910746240A CN110399966A CN 110399966 A CN110399966 A CN 110399966A CN 201910746240 A CN201910746240 A CN 201910746240A CN 110399966 A CN110399966 A CN 110399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ensing
door body
pairing
antenn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62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9966B (zh
Inventor
孙国
郑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N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62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9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9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9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9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9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安全门,包括门体、天线和读写器,门体至少包括第一、第二门体,各个门体互相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天线数目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天线;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每一个天线分别和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电气相连;至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至少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至少这四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本发明能够提高RFID安全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RFID安全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FID安全门。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在图书馆系统中,RFID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码识别具备抗污染能力强、可重复使用、具有穿透性、防盗系统可靠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每一本图书都贴上RFID电子标签,图书馆相关设备可以对标签内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当有人携带没有正常办理借阅手续的书籍通过RFID安全门时,安全门可以发出报警信号。
然而,当人员携带贴有电子标签的书籍通过时,现有技术的安全门有一定几率发生漏检,即不能识别到电子标签信息,在应该报警时没有报警。漏检的原因比较复杂,例如:电子标签与RFID安全门天线距离较远;电子标签平面与RFID安全门天线平面完全垂直;电子标签靠近金属;电子标签本身灵敏度较低等。
为提高RFID安全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业内人士进行了诸多尝试,这些尝试大多局限于如何提高单个天线或单个安全门门体检测的灵敏度,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实际的RFID安全门通常由两个相邻的门体构成一个通道,可以通过让两个门体的天线有效协同工作,从而提高RFID安全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RFID安全门,包括门体、天线和读写器,所述门体数目至少为二,即至少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各个门体互相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天线数目至少为四,即至少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所述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每一个所述天线分别和所述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电气相连;
至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至少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至少这四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数目为二,所述天线数目为六,即还包括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
第五天线往第二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第六天线往第四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这六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所述天线数目为六,即还包括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
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门体上;这六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所述天线数目为九,即还包括第五天线、第六天线、第七天线、第八天线、第九天线;
第五天线往第二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第六天线往第四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第七天线、第八天线、第九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门体上;这九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七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七天线配对感测;第六天线和第九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九天线配对感测;第六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RFID安全门设置至少4个天线;在同一侧门体的至少2个天线是上下间隔配置,并且所有的天线均与一个读写器连接,因为该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从而可以实现配对循环工作模式,从而实现让两个门体的天线有效协同工作,从而提高RFID安全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RFID安全门不含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RFID安全门含有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RFID安全门不含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RFID安全门含有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RFID安全门不含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RFID安全门含有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RFID安全门不含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RFID安全门含有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RFID安全门,包括门体、天线和读写器,门体数目至少为二,即至少包括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各个门体互相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在60-120mm之间选择;天线数目至少为四,即至少包括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第三天线3、第四天线4;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每一个天线分别和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电气相连;
本实施例的门体数目为二,天线数目为四。
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第一门体上;第三天线3和第四天线4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第二门体上;这四个天线根据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
将上述8种感测状态仅用数字代表,简写如下:
1,2,3,4,1-3,2-4,1-4,2-3。
配对循环工作模式,即是在相对的两个安全门21、22之间,在第一安全门21的天线1、2与在第二安全门22的天线3、4之间的配对工作。由于这种配对需要相位完全相同才能有效工作,相位不同会互相干扰。因此,需要在同一个读写器30上连接第一安全门21和第二安全门22的所有天线1、2、3、4,从而需要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从而确保所有天线连接在同一个读写器上,实现天线配对上工作的同步。而且在同一侧的安全门上,上下间隔设置天线,可以增加天线斜向配对感测的覆盖范围。
在配对循环工作模式中,在第一安全门的天线与在第二安全门的天线之间配对工作时,工作方向相同,能够大大提高天线感测的灵敏度;而斜对角的天线配对又能解决电子标签与天线垂直时感测灵敏度差的问题。综上实现让两个门体的天线有效协同工作,从而提高RFID安全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当然,本RFID安全门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图书馆内,在档案进出口和品牌服装店、仓储、物流等地方也能应用本RFID安全门,通过对电子标签的识别,实现对商品/物品的管理及防盗。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RFID安全门,门体数目为二,天线数目为六,相比于实施例1,即还包括第五天线5和第六天线6;
第五天线5往第二天线2下方间隔设置在第一门体21上;第六天线6往第四天线4下方间隔设置在第二门体22上;这六个天线根据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五天线5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五天线5配对感测。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有13种感测状态,13种感测状态并无固定的顺序限定。
具体的说,将上述13种感测状态仅用数字代表,简写如下:
1,2,3,4,5,6,1-3,2-4,1-4,2-3,5-6,2-6,4-5。
感测的顺序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上述前后列下的感测顺序;其也可以按照其他顺序进行循环工作,例如也可以安装如下顺序循环感测:
1,2,5,3,4,6,1-3,2-4,5-6,1-4,2-3,2-6,4-5。
选择任意其中一种感测顺序后可以直接设置在读写器中,其最终实现的效果均是一致的。读写器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快速完成所有感测。该顺序的说明也可以用于实施例1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天线的大小相对实施例1的天线大小可以更小一些,同一侧安全门的天线之间的上下间距可以更小一些。这可以根据实际设置的安全门(第一安全门和第二安全门)的大小来设置。
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RFID安全门,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23,天线数目为六,即还包括第五天线5和第六天线6;
第五天线5和第六天线6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第三门体23上;这六个天线根据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三天线3和第五天线5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三天线3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五天线5配对感测。
将上述14种感测状态仅用数字代表,简写如下:
1,2,3,4,5,6,1-3,2-4,1-4,2-3,3-5,4-6,3-6,4-5。
实施例4
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23,天线数目为九,即还包括第五天线5、第六天线6、第七天线7、第八天线8、第九天线9;
第五天线5往第二天线2下方间隔设置在第一门体上;第六天线6往第四天线4下方间隔设置在第二门体上;第七天线7、第八天线8、第九天线9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第三门体上;这九个天线根据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一天线1和第四天线4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配对感测;第五天线5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二天线2和第六天线6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五天线5配对感测;第三天线3和第七天线7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八天线8配对感测;第三天线3和第八天线8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七天线7配对感测;第六天线6和第九天线9配对感测;第四天线4和第九天线9配对感测;第六天线6和第八天线8配对感测。
将上述23种感测状态仅用数字代表,简写如下:
1,2,3,4,5,6,7,8,9,1-3,2-4,1-4,2-3,5-6,2-6,4-5,3-7,4-8,3-8,4-7,
6-9,4-9,6-8。
需要理解的是,本说明书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RFID安全门,包括门体、天线和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数目至少为二,即至少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各个门体互相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天线数目至少为四,即至少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所述读写器具有至少和天线数目相等的射频接口;每一个所述天线分别和所述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电气相连;
至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至少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至少这四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数目为二,所述天线数目为六,即还包括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
第五天线往第二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第六天线往第四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这六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所述天线数目为六,即还包括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
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门体上;这六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数目为三,即还包括第三门体,所述天线数目为九,即还包括第五天线、第六天线、第七天线、第八天线、第九天线;
第五天线往第二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上;第六天线往第四天线下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第七天线、第八天线、第九天线从上往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门体上;这九个天线根据所述读写器设置的时序循环工作如下:每个天线分别独立感测;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一天线和第四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配对感测;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二天线和第六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五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七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第三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七天线配对感测;第六天线和第九天线配对感测;第四天线和第九天线配对感测;第六天线和第八天线配对感测。
CN201910746240.9A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rfid安全门 Active CN110399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6240.9A CN110399966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rfid安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6240.9A CN110399966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rfid安全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9966A true CN110399966A (zh) 2019-11-01
CN110399966B CN110399966B (zh) 2024-03-05

Family

ID=6832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6240.9A Active CN110399966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rfid安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996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4096A1 (en) * 2000-10-16 2002-04-18 Chung Kevin Kwong-Tai Antenna array for smart RFID tags
US20050061875A1 (en) * 2003-09-10 2005-03-24 Zai Li-Cheng Richa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cure RFID system
JP2007199967A (ja) * 2006-01-26 2007-08-09 S-Cube Inc アクティブrfidタグ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
CN201440284U (zh) * 2009-06-12 2010-04-21 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安全门禁装置
CN103177272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
CN104346846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天津市津原顺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rfid标签安全门
CN206431634U (zh) * 2017-01-18 2017-08-22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门检测装置和安全门检测系统
EP3278313A1 (en) * 2015-04-02 2018-02-07 Ntl S.R.L. Rfid and/or rfid/em anti-theft radio frequency detection device
US20180075722A1 (en) * 2015-04-02 2018-03-15 NTL S.r.l. Rfid and/or rfid/em anti-theft radio frequency detection device
CN207458066U (zh) * 2017-11-17 2018-06-05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fid超高频安全门及rfid超高频安全门组
CN208722283U (zh) * 2018-08-27 2019-04-09 广州东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安全门读写器装置
CN210244409U (zh) * 2019-08-13 2020-04-03 厦门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安全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4096A1 (en) * 2000-10-16 2002-04-18 Chung Kevin Kwong-Tai Antenna array for smart RFID tags
US20050061875A1 (en) * 2003-09-10 2005-03-24 Zai Li-Cheng Richa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cure RFID system
JP2007199967A (ja) * 2006-01-26 2007-08-09 S-Cube Inc アクティブrfidタグ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
CN201440284U (zh) * 2009-06-12 2010-04-21 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安全门禁装置
CN103177272A (zh) * 2011-12-23 2013-06-26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
CN104346846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天津市津原顺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rfid标签安全门
EP3278313A1 (en) * 2015-04-02 2018-02-07 Ntl S.R.L. Rfid and/or rfid/em anti-theft radio frequency detection device
US20180075722A1 (en) * 2015-04-02 2018-03-15 NTL S.r.l. Rfid and/or rfid/em anti-theft radio frequency detection device
CN206431634U (zh) * 2017-01-18 2017-08-22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门检测装置和安全门检测系统
CN207458066U (zh) * 2017-11-17 2018-06-05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fid超高频安全门及rfid超高频安全门组
CN208722283U (zh) * 2018-08-27 2019-04-09 广州东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安全门读写器装置
CN210244409U (zh) * 2019-08-13 2020-04-03 厦门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安全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9966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0651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multiple RF-ID transponders
US9575156B2 (en) Spatial recognition of RFID tag placement using antenna multiplexing
CN104504552B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作业装置和方法
CN103400166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封闭空间密集物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693440A (zh) 基于rfid的电子化宿舍防盗系统
CN207006709U (zh) 一种集成rfid天线的搁架及制冷设备
CN105868801A (zh) 一种基于条码读取定位的跟踪锁定rfid识别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09512158B (zh) Rfid智能存储柜及其应用
CN103942518A (zh) 三维环绕追踪式射频识别系统及其货物检测方法
CN113611027A (zh) 一种出库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3481A (zh) 工器具出入库管理方法
CN201262758Y (zh) 一种开放式射频自动识别门禁系统
CN102081728A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阅读器
CN201622576U (zh) 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CN210244409U (zh) 一种rfid安全门
CN110399966A (zh) 一种rfid安全门
CN203224891U (zh) 一种电子标签识别系统
CN113158701A (zh) 一种基于无源rfid多址技术的寻物系统和寻物方法
CN107093234A (zh) 一种uhf门禁管理系统
KR101336124B1 (ko) 도서관 도서 위치관리시스템 및 도서관 도서 위치관리방법
CN106846009A (zh) 物品溯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4846640U (zh) 具有无线电识别id功能的金属托盘
CN202677410U (zh) 一种智能实时信息采集安防管理系统
CN206370086U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N102041945B (zh) 一种用于提高金融库房安全性和监测效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