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0086U -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 Google Patents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0086U
CN206370086U CN201621361068.3U CN201621361068U CN206370086U CN 206370086 U CN206370086 U CN 206370086U CN 201621361068 U CN201621361068 U CN 201621361068U CN 206370086 U CN206370086 U CN 206370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er
sensor
sent
inclusion
flexible antenn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10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溯
徐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ngsheng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10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0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0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0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涉及智能识别和包技术领域,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传感器触发射频识别器对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射频识别器识别多个内容物,通过柔性天线向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柔性天线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并对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后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射频标签接收射频识别信号,并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器。智能包包括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包体的内部,传感器设置在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包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Description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和书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包主要是采用RFID等技术对包内内容物进行识别,为了能够读取包内多个射频标签,需要采用较大的发射功率,从而对内容物的射频标签进行多次扫描识别,这样就增大耗电量并缩短了续航时间,并且由于不能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不能及时地对内容物进行识别,使得智能包对内容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射频识别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目标物体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状态信息给所述射频识别器,以触发所述射频识别器对所述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
所述射频识别器,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识别多个所述内容物,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向所述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从而对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射频标签,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识别器发送的所述射频识别信号,以及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射频识别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射频识别器包括耦合器、收发器和控制器;
所述耦合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射频标签提供包含能量和时序的电磁场,以使所述射频标签在所述电磁场的作用下发送所述内容物信息;
所述收发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信息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射频识别器还包括第一接口单元和第二接口单元;
所述第一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传感器;
所述第二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和所述柔性天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光照传感器和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开启状态信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智能包,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还包括包体,所述智能识别系统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侧。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运动传感器集成在射频识别器上,并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开口处。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的开口处。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的顶部内侧、底部内侧和内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涉及智能识别和包技术领域,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传感器用于触发射频识别器对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射频识别器识别多个内容物,通过柔性天线向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柔性天线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并对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后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射频标签接收射频识别信号,并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器。智能包包括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包体的内壁上,从而使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智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包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包内部的智能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传感器;20-射频识别器;30-柔性天线;40-射频标签;21-控制器;22-收发器;23-耦合器;24-第一接口单元;25-第二接口单元;11-运动传感器;12-磁传感器;13-光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智能包主要是采用RFID等技术对包内内容物进行识别,为了能够读取包内多个标签,需要采用较大的发射功率,并且不能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对包内容物射频扫描识别的次数增多,增大耗电量并缩短了续航时间,由于不能及时地对包内容物进行识别,使得智能包的防盗综合能力较差。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10、射频识别器20、柔性天线30和射频标签40;
传感器10,与射频识别器20相连接,用于采集目标物体的状态信息,并发送状态信息给射频识别器20,以触发射频识别器20对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
具体地,目标物体可以为包,传感器可以检测包是否被移动或者是否被打开,当包被移动或者被打开时,传感器向射频识别器发送移动信号或者开启信号,从而触发射频识别器对包内的物体进行识别,防止内容物被盗。
这里,射频识别器需要读取包内多个射频标签,因此要采用较大的发射功率,采用传感器触发射频识别器对书包内的物体进行识别,不需要不间断地对书包内的物体进行识别,比较省电,并且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提高识别准确率。
射频识别器20,与柔性天线30相连接,用于识别多个内容物,通过柔性天线30向射频标签40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柔性天线30接收射频标签40发送的内容物信息,从而对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内容物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其中,射频识别器20包括控制器21、收发器22、耦合器23、第一接口单元24和第二接口单元25,具体可参照图2,控制器21通过第一接口单元24与传感器10相连接,收发器22通过第二接口单元25与柔性天线30相连接。
射频标签40,与柔性天线30相连接,用于通过柔性天线30接收射频识别器20发送的射频识别信号,以及通过柔性天线30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器20。
具体地,射频识别器和射频标签之间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通过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射频识别器20包括耦合器23、收发器22和控制器21;
耦合器23,与收发器22相连接,用于给射频标签40提供包含能量和时序的电磁场,以使射频标签40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送内容物信息;
具体地,射频识别器通过耦合器形成一个电磁场,给射频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使得射频标签凭借耦合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射频识别器读取该产品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收发器22,与控制器21相连接,用于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控制器21;
控制器21,与收发器22相连接,用于将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射频识别器20还包括第一接口单元24和第二接口单元25;
第一接口单元24,用于连接控制器21和传感器10;
第二接口单元25,用于连接收发器22和柔性天线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传感器10包括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信息。
具体地,目标物体可以是包,运动传感器可以检测包是否移动,当包移动时,运动传感器采集到移动信号并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以触发射频识别器对包内物体进行识别,从而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防止包内物体被盗,从而提高了包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光照传感器和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开启状态信息。
具体地,目标物体可以是包,光照传感器设置在包的开口处,例如锁扣或拉链的附近,磁传感器也设置在包的开口处,例如锁扣或拉链的附近,当包被打开时,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信号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从而触发射频识别模块识别包内容物,当包被打开或关闭时,磁传感器检测到磁信号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以触发射频识别器对包内物体进行识别,从而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防止包内物体被盗,从而提高了包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包的正视图。
参照图3,智能包包括智能识别系统,还包括包体,智能识别系统设置在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30设置在包体的内侧。
这里,射频识别器20可以设置在包体的底部,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12和光照传感器13,磁传感器12和光照传感器13均设置在包体的开口处,例如锁扣或拉链的附近。
进一步地,柔性天线30分别设置在包体的顶部内侧、底部内侧和内侧面上。
具体地,柔性天线设置在书包的内侧,可以根据书包本体的大小和形状来设置柔性天线的面积和位置,目的是可以向书包内的所有射频标签发射射频识别信号,并接收书包内的所有射频标签所发出的内容物信息。
这里,柔性天线可以设置在书包的顶部内侧、底部内侧和书包靠近背部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包体内部,运动传感器11集成在射频识别器20上,磁传感器12和光照传感器13分别和射频识别器20相连接,射频识别器20和柔性天线30相连接,柔性天线30和射频标签40相连接。
具体地,运动传感器可以检测书包是否移动,当包移动时,检测到移动信号并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从而触发射频识别器对包内物体进行识别,以防止包内物体被盗。磁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可以检测包是否被打开,当包被打开时,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信号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从而触发射频识别模块识别包内容物,当包被打开或关闭时,磁传感器检测到磁信号发送给射频识别器,从而触发射频识别模块对包内物体进行识别,从而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防止包内物体被盗,从而提高了包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涉及智能识别和包技术领域,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传感器用于触发射频识别器对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射频识别器识别多个内容物,通过柔性天线向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柔性天线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并对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后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射频标签接收射频识别信号,并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器。智能包包括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包体的内壁上,从而使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射频识别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目标物体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状态信息给所述射频识别器,以触发所述射频识别器对所述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
所述射频识别器,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识别多个所述内容物,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向所述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从而对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射频标签,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识别器发送的所述射频识别信号,以及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射频识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器包括耦合器、收发器和控制器;
所述耦合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射频标签提供包含能量和时序的电磁场,以使所述射频标签在所述电磁场的作用下发送所述内容物信息;
所述收发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信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器还包括第一接口单元和第二接口单元;
所述第一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传感器;
所述第二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和所述柔性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光照传感器和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开启状态信息。
6.一种智能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还包括包体,所述智能识别系统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包,其特征在于,运动传感器集成在射频识别器上,并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包,其特征在于,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开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包,其特征在于,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开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包体的顶部内侧、底部内侧和内侧面上。
CN201621361068.3U 2016-12-12 2016-12-12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Active CN206370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1068.3U CN206370086U (zh) 2016-12-12 2016-12-12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1068.3U CN206370086U (zh) 2016-12-12 2016-12-12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0086U true CN206370086U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9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1068.3U Active CN206370086U (zh) 2016-12-12 2016-12-12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00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8968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WO2018107529A1 (zh) * 2016-12-12 2018-06-21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8968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WO2018107530A1 (zh) * 2016-12-12 2018-06-21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WO2018107529A1 (zh) * 2016-12-12 2018-06-21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564C (zh) 双频段多协议射频识别设备系统
CN106778968A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N206619146U (zh) 多功能读卡机和信息读取装置
US9697387B1 (en) Sequential encoding for RFID tags
CN107944518A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货柜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6370086U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N108702035A (zh) 对远程射频识别标签进行充电
CN209471480U (zh) 基于银行卡的汽车钥匙控制系统、钥匙及电子锁
CN105447545A (zh) 一种通用身份标识识别装置及其应用
CN206363356U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N106485303A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融合天线的智能包
CN106599950A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CN206193817U (zh) 基于rfid的保险箱监测系统
CN202920147U (zh) 具有切换通讯线路的近场无线通信医疗装置
CN201363042Y (zh) 无源rfid电子钱箱
CN104809493B (zh) 射频标签、对射频标签进行访问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US88605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ecure detection of an RFID electronic tag
CN201359732Y (zh) 基于rfid技术的身份证读码器
CN109426841A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物件防丢装置及方法
CN105095926B (zh) 一种分级式远距离有源电子标签及其识别方法
CN206557810U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融合天线的智能包
CN208722208U (zh) 一种信号加强装置
CN206741522U (zh) 一种盘库装置
CN202854862U (zh) 具有选择识别功能的电子标签结构
CN201035600Y (zh) 三维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518000 2208, building 8, Qianhai excellence Financial Center (phase I), unit 2, guiwan area,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ongsheng Fash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407, block a, No. 8 Xueqi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alth cen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