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492B -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492B
CN110391492B CN201910291755.4A CN201910291755A CN110391492B CN 110391492 B CN110391492 B CN 110391492B CN 201910291755 A CN201910291755 A CN 201910291755A CN 110391492 B CN110391492 B CN 110391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antenna
structural element
outer skin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17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1492A (zh
Inventor
U·M·尤尔根斯
M·普罗克
A·巴纳瓦斯
S·纳卡瑞坎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391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1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36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adapted to receive antennas or rado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2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on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 H01Q1/285Aircraft wir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 H01Q1/286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substantially flush mounted with the skin of the craf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1)的天线组件(3)。所述天线组件(3)具有飞行器(1)的结构区段(5)、天线元件(16)。所述结构区段(5)具有互连的长形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组件(8)和外表层(9)。在所述外表层(9)中形成开口(12)。所述纵向加强元件(6)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横向加强元件(7)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中断部(11),将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分成在所述中断部(11)的相反侧上的两个区段。在此所述两个区段与所述结构元件(15)连接,使得在纵向方向上作用的拉力和压力、在横向方向上作用的剪切力以及围绕纵轴作用的扭转力通过结构元件(15)在所述两个区段之间传递。

Description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或飞行器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具有机身结构区段,所述机身结构区段具有互连的长形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组件和外表层、天线元件和无线电波可透过的遮盖物。
背景技术
飞行器典型地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通过这些天线可以在飞行器与外部设备或地面处或空中的参与者(例如其他的飞行器或卫星)之间产生无线电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此类天线尤其安装在飞行器机身的外部,使得这些天线从飞行器机身向外向周围空气中突出。由此这一方面提高了飞行器的空气阻力,其增加了运行中的燃料消耗,并且另一方面对于每种飞行器类型,对于每个天线和天线的每个定位,必须重新计算在天线的外表面上发生的空气动力学压力和吸力,也称为飞行负载,使得实现高计算和认证工作。另外有时通过基板将天线元件紧固在机身处,所述基板具有相对大的重量并且与实际的天线元件一起向周围空气中突出。
在其他的设计中,此类天线的天线元件直接整合到飞行器机身的外表层中,其方式为将其设置为多层外表层的一个层。然而,此类的天线的情况下,在制造之后的维护工作和随后的更换是费时费力的,并且此外,它们的发射和接收特性可能受到飞行器运行中发生的机身或外表层变形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实现飞行器的低空气阻力、容易安装和维护并且具有较小的重量,还有提供一种具有此类天线组件的飞行器。
这个目的通过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并且通过具有所述天线组件的飞行器来实现。所述天线组件的有利实施方式是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或飞行器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具有飞行器的结构区段或更确切的说飞行器的结构或子结构的结构区段、天线元件、无线电波可透过的遮盖物以及优选刚性的或坚硬的结构元件。
所述结构区段(例如可以是飞行器的机身结构区段或飞行器的机身的机身结构或者飞行器垂直尾翼的垂直尾翼结构或机翼的机翼结构的结构区段)具有互连的长形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组件。所述互连的长形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组件具有一个长形的纵向加强元件或优选多个且优选相互平行延伸的长形的纵向加强元件以及一个长形的横向加强元件或优选多个且优选相互平行延伸的长形的横向加强元件。所述纵向加强元件与所述横向加强元件成一定角度地延伸,其中纵向加强元件在结构区段的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中,优选在飞行器机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横向加强元件在结构区段的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中,优选在飞行器机身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纵向加强元件也被称为桁条并且横向加强元件被称为肋板。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优选地以网格形式互连,使得它们整体上形成网格布置。
此外,所述结构区段具有外表层,所述外表层布置在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的一侧上或在对应的网格布置的一侧上,并且固定在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处。这种固定可以在外表层与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之间没有其他元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或者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地进行,并且对于不同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这种固定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提出,将外表层直接放置在纵向加强元件上并且直接固定在其上,然而在横向加强元件与外表层之间布置夹具,借助所述夹具将外表层固定在横向加强元件上。在每种情况下,外表层的背离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或背离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而伸展的表面构成结构区段的外表面或外侧面,并且在结构区段的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中构成整个飞行器的外表面或外侧面。换句话说,所述外表层以如下方式布置且固定在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上,使得所述外表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并且外表层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构成结构区段的外表面或外侧面,所述外表面或外侧面在结构区段的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中朝向飞行器的周围环境。
所述天线元件可以是单独的单件式的天线元件,或者可以是具有多个分开的天线元件的组件,所述天线元件共同作用以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波。
所述遮盖物可透过在工作中由天线元件发射的无线电波以及通过天线元件可接收或需接收的无线电波。
在外表层中形成开口或通孔,所述开口或通孔可以具有例如正圆形、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矩形或正方形形状。所述开口由遮盖物关闭,即,所述遮盖物布置成使其部分或完全填充或完全覆盖所述开口。在后一种情况中应注意的是,优选的是,所述遮盖物布置在外表层的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相反的一侧上,即,在外表层的外表面上。然而还可行的是,所述遮盖物布置在外表层的相反侧上。此外,与之无关地还应注意,在所述遮盖物仅部分地填充开口的布置中,所述开口可以通过遮盖物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例如,通过结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区段)的组合来封闭。在每种情况下,在开口的区域中,所述纵向加强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横向加强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中断部,在所述中断部中布置有结构元件,并且所述中断部将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分成在中断部的相反侧上的两个区段。换句话说,当结构区段的外表面定义为指向上或以如下方式垂直于开口从而使得外表层位于观察者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组件之间时,每个这样的中断部完全或部分地在开口下方延伸。所有这样的中断部一起形成在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中(即尤其在对应的网格布置中)的连续的中断部或挖空部。在网格布置中的连续的中断部或挖空部在此被定义为如下区域: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都不延伸穿过所述区域并且所述区域大于相邻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之间的正常的间隙,即,大于对应的网格布置的“单元格”。
具有所述中断部之一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两个区段以如下方式优选刚性地与结构元件连接或固定在其上,使得在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的纵向方向上作用的拉力和压力、在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的横向方向上作用的剪切力以及在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中作用的弯曲力矩(并且例如尤其是围绕其强轴)通过结构元件在所述两个区段之间传递。换句话说,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的两个端部在中断部的相反侧上彼此相对,即,它们限制或限定了中断部,其中具有所述中断部之一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的每一个的两个端部以如下方式优选刚性地与结构元件连接,使得可以发生所描述的力传递。就此而言需注意的是,取决于在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下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取向和构型,并非所有提及的力和力矩都在操作中出现或至少不是在所有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出现。如果纵向加强元件形成为桁条并且横向加强元件形成为肋板,则例如在对应的飞机器的运行中在纵向加强元件中仅出现沿其纵向轴线的拉力和压力,而不是剪切力和弯曲力矩,然而在横向加强元件中,所提到的所有力和力矩都出现并由横向加强元件传递。相应地,具有中断部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这样与结构元件连接,使得所提到的力和力矩(当其出现时)在区段之间传递。对应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所述两个区段与结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例如通过铆接并且例如直接地或通过中间元件(例如连接支架)来进行。
替代于或优选附加于具有所述中断部之一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两个区段与结构元件之间的这种连接,所述外表层还与结构元件连接或固定在结构元件上,确切地说以如下方式,优选刚性地连接或固定,使得在外表层中作用的剪切力通过结构元件在开口的相反侧之间传递。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外表层沿着开口的整个圆周以所述方式与结构元件连接。例如,所述结构元件可以具有包围环形开口的环形区段,并且所述外表层可以用所述环形区段在其整个圆周上连接或固定到其上。外表层与结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再次例如通过铆接并且例如直接地或通过中间元件(例如连接支架)来进行。
相应地,所述结构元件是直接整合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中或外表层中或者优选地整合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中和外表层中的负荷承载元件,并且在结构元件和开口周围没有分开的框架,所述框架相对于上述三种力传递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将结构元件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在机械上解耦。结构元件至少部分地或优选完全地替换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组件和外表层的由于中断部或开口而缺失的的负荷承载部分。
应指出的是,结构元件可以与多个纵向和/或横向加强元件连接,使得在对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之一的区段上的力的一部分可以传递或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其他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上。
此外还应指出的是,优选的是,所述结构元件在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下接收飞行器的内部中占主导的内部压力,并且尤其以压力密封的方式封闭所述开口。这可以如下进行:适当地设计并且尤其沿开口的整个圆周来设置结构元件与外表层之间的上述连接,并且从飞行器内部观察,结构元件压力密封地封闭开口。替代地可行的是,将遮盖物设置为所述开口的分开的压力密封的封闭件,其中于是对遮盖物的负荷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提供了与开口的压力密封的封闭件不同的分开的遮盖物。
天线元件在开口的区域中布置在外表层的与外表面或外侧相反的一侧上,即,当结构区段的外表面定义为指向上或以上述方式垂直于开口查看时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在开口下方。换句话说,在结构区段的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下,天线元件相对于外表层处于飞行器的内部中。
所描述的天线组件具有不需要重型底板的优点,因为没有飞行负载(Aerolasten)作用在天线组件上,使得天线组件能以低重量实现。除此之外它也易于安装和维护。此外,由于天线元件不从结构区段或飞行器(例如在机身结构区段的情况下的飞行器机身)向外突出,所以空气阻力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并且飞行器可以具有更好的视觉外观。此外,与将天线元件作为层嵌入飞行器的外表层中不同,可以容易地将天线元件从所述结构在机械上解耦,并且因此避免或者至少减少了由于天线元件与负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对天线特性的影响或结构中的变形。总的来说,可以保留外部安装的天线的优点,例如易于安装和维护,然而同时避免它们的缺点,尤其是高空气阻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物由所述结构元件构成。换句话说,所述结构元件是所述遮盖物。随后,天线元件可以以任意的方式布置和安装在飞行器内部,只要在工作期间由其发射的无线电波从飞行器穿过遮盖物并且实现期望的发射方向和期望的发射角度范围。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元件优选为板状的且可以例如具有平坦形状的或优选拱形的或弯曲的板的形式。因此,所述结构元件可以与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的所述两个区段连接,从而将外表层布置在结构元件与所述区段之间或者使得结构元件直接贴靠所述区段。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行的是,所述结构元件以上文提及的方式仅与外表层连接,即,不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连接,或者所述结构元件以同样上文提及的方式不仅与外表层还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连接。例如,后者可以通过将遮盖物贴靠在开口周围的外表层边缘区域上并且在这个区域中例如通过铆接与外表层连接,其中铆接设计成使其直接或通过中间元件与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产生连接。
在遮盖物由结构元件构成的实施方式中,此外优选的是,具有所述中断部之一的所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两个区段,在其位于所述中断部两侧上的相反的末端区段处在面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上分别具有延伸直至所述中断部的加深部或延伸直至所述中断部延伸的加厚部,所述结构元件的区段布置在所述加深部中,所述结构元件的区段与之连接。通过加深部或加厚部,所述两个区段在其位于中断部两侧的相反的端部处具有厚度变化的区域,所述区域例如通过阶梯与相应区段的正常厚度的区域分开。如果设置加深部,所述结构元件,特别是如果它是板状的,例如可以布置成与外表层的外侧面齐平或基本齐平,即,使所述结构元件具有比外表层更大的厚度。与之相对的,可以设置加厚部以便在开口边缘的区域中实现局部增强。
在一种替代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元件和所述遮盖物是不同的部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结构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以环形方式围绕容纳空间,并且所述天线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例如,所述结构元件可以有利地为槽形或环形,其中环形围绕容纳空间的区段可以具有例如正圆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矩形或正方形形状。在槽形结构元件的情况下,所述容纳空间由槽内部形成,并且在环形结构元件的情况下由环内部形成。然而还可行的是,设置环形结构元件并将天线元件布置在容纳空间之外。如以上已经提及的,在总体上环形的结构元件的情况下,遮盖物或分开的部件必须接纳飞行器中的内部压力。相反,槽形结构元件本身可以接纳内部压力并封闭外表层中的开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元件安装或固定到所述结构元件或由其支撑。由此可以以尤其简单的方式作为单元来提供天线组件,并且可以简化安装。然而还可行的是,所述天线元件也可以独立于结构元件而安装在飞行器内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结构元件在机械上解耦。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天线元件和结构元件之间提供合适的解耦机构,或者不将天线元件安装、固定在结构元件上或由其支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物(尤其、但不仅仅是在结构元件由遮盖物构成的实施方式中)具有玻璃纤维增强、石英纤维增强、陶瓷纤维增强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例如以整体或夹层结构。此类材料能够提供高负载能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所述中断部之一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两个区段在其位于所述中断部的两侧上的相反末端区段处加强,即,尤其在局部上与相应区段的其余部分相比。这可以例如以已经提到的加厚部的形式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例如通过改变的机械性能。以这种方式,区段(结构元件与所述区段的末端区段连接)与结构元件之间的力传递可以得到改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组件此外还具有与所述天线元件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端子用于与外部单元和/或一个或多个电缆穿通开口的电连接。所述单元尤其可以具有发送和/或接收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借助于天线元件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如果设置端子,则所述端子可以例如有利地设置或安装在结构元件上,尤其是在结构元件和遮盖物是分开的部件的实施方式中。与此无关地,所述端子可以有利地是标准天线端子或者所述电缆穿通开口可以有利的是标准电缆穿通开口,使得不论天线元件的具体类型如何都提供用于连接到飞行器的机载电子器件的标准接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物是板状的,并且然后例如以平坦形状或优选拱形的或弯曲的板的形式形成。替代地或附加地,优选的是,遮盖物的外侧面与外表层的外侧面齐平或基本齐平。以这种方式可以最小化空气阻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天线元件是KU天线、KA天线或L波段天线。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天线组件的构型,通常有利地可以提供不同尺寸的天线元件并且尤其在飞行器上或飞行器中,例如在飞行器机身上或飞行器机身中,提供相对大的天线元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天线组件在安装到飞行器中的状态下是飞行器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和根据此处描述的构型之一的天线组件的飞行器。所述结构具有多个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以及外表层。所述结构区段是所述结构的一部分,即,天线组件的结构区段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尤其是所述结构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一部分。如果例如结构区段是机身结构区段,则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根据本文描述的构型的天线组件。所述机身具有带有多个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以及外表层的机身结构。所述机身结构区段是所述机身结构的一部分,即,天线组件的机身结构区段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尤其是机身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一部分。
所述飞行器可以具有所述天线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此有利的是,所述天线组件可以设置在飞行器中的任意位置处,并且例如设置在飞行器的机身中的任意位置处,例如在顶部、底部或侧向。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在飞行器的其他部分(例如垂直尾翼或机翼)上或其他部分中的布置。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展示了两个实施例。
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天线组件的飞行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上侧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a的天线组件的下侧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c示出了带有图2a和图2b的天线组件的飞行器机身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为了说明省略了外表层,
图3b示出了图3a的天线组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下侧的示意性透视图,并且
图4b示出了图4a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飞行器1具有机身2和本发明的天线组件3。除了天线组件3之外,为了展示的目的还示出了常规的刀片形天线4,所述刀片形天线固定在机身2处的外部并且从机身2向外突出。与之相对的,天线组件3的顶部与机身2的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使得机身2的空气阻力没有或基本上没有由于天线组件3而增加,并且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增加的飞行负载作用于天线组件上。在图1中,天线组件3例如安排在机身2的上侧。然而,天线组件也可以位于机身2的任意其他位置,例如位于一侧或底部。机身2通常具有机身结构,所述机身结构具有互连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网格状布置,在所述网格状布置上布置有外表层(对于图1中的飞行器未分开示出)。正如从其他图中可以看出的,天线组件3具有机身结构区段或机身结构元件5,所述机身结构区段或机身结构元件是机身2的机身结构的一部分并且可以与机身2的机身结构一体式形成或作为分开的部件整合到机身结构中。应指出的是,天线组件3也可以设置在与机身2不同的位置,例如垂直尾翼或机翼处。附图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在机身2上的布置。在其他位置的布置中,代替于机身结构区段5设置了飞行器的对应子结构的结构区段,例如垂直尾翼结构区段或机翼结构区段。
图2a至2c示出了天线组件3的第一实施例。天线组件3具有机身结构区段5,其构造从图2b中更详细地示出。一方面机身结构区段5具有多个纵向加强元件6和一个横向加强元件7,其相互连接并且一起形成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组件8。在安装到机身2中的状态下,纵向加强元件6在机身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横向加强元件7垂直于纵向加强元件6在机身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机身结构区段5具有外表层9,所述外表层布置并固定在组件8的一侧上。在安装到机身2中的状态下,外表层9的外表面10形成外表面或机身2的外侧面的一部分。组件8位于外表层9的与外表面10相反的一侧上。
在横向加强元件7以及这些纵向加强元件6中的两个纵向加强元件中分别设置一个中断部11,所述中断部将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分成在中断部11的两侧上的两个相应的区段6a、6b或7a、7b。所有三个中断部11一起限定了组件8中的连续中断部,并且在这个连续中断部中,在外表层9中形成开口12(参见图2b)。开口12由遮盖物13压力密封地封闭,所述遮盖物以弯曲的板的形式形成并且布置在外表层9上的外表面10的侧面上并且完全覆盖开口12。在此,遮盖物13的环绕的边缘区域14在开口12的整个圆周上延伸超过所述开口,使其与外表层9的邻接开口12的部分重叠。在这个边缘区域14中,遮盖物13固定在外表层9上,并且借助于外表层或通过外表层固定在被中断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的相反的区段6a、6b或7a、7b上。然而还可行的是,遮盖物13仅固定在外表层9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3的遮盖物13同时形成承载负荷或传递负荷的结构元件15,通过所述结构元件,沿着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作用的纵向力、横向于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作用的横向力或剪切力以及围绕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的纵向方向作用的扭转力在被中断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区段6a、6b和7a、7b之间传递。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天线组件3的区域中的机身结构的弱化或至少将其保持得较低。
最后,天线组件3具有天线元件16(参见图2c),所述天线元件布置在外表层9的与外表层9的外表面10相反的一侧上并且因此在安装或整合到机身2中的状态下位于飞行器1的机身2的内部。在此,天线元件16在机身2内部的布置基本上是任意的,只要由天线元件16发射和接收的无线电波能够以期望的发射角度范围17穿过开口12和遮盖物13、15。本身被设计为负荷承载结构元件15的遮盖物13、15对无线电波是可透过的并且可以例如由玻璃纤维增强或石英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组成或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或石英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天线元件16可以独立于机身结构区段5和机身2的机身结构安装在飞行器内部,使得它可以与机身结构和机身结构区段5的负荷和变形在机械上解耦。
图3a和3b示出了天线组件3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与图2a至2c不同,遮盖物13和结构元件15是分开的元件或部件。在此,结构元件15设计为槽形的,使得其限定容纳空间18。图3a和3b的天线组件3还具有机身结构区段5,其构造对应于图2a至2c的构造,因此参考上述说明。在图3a和3b中,在此仅示出了三个横向加强元件7,其中一个横向加强元件具有中断部11。在中断部11中,开口12在外表层9中形成(参见图3b),并且开口12再次由遮盖物13封闭,所述遮盖物形成为弯曲表层的形式并且在其边缘区域14中环绕地固定到结构元件15处。
然而,与图2a至2c的实施例不同,遮盖物13设计为不承载负荷或不能承载负荷。为了传递沿着被中断的横向加强元件7作用的纵向力、横向于横向加强元件7作用的横向力或剪切力以及作用在横向加强元件7的区段7a、7b之间的横向加强元件7中的弯曲力矩,以及为了传递作用在外表层9中的剪切力,在开口12的相反侧之间设置和匹配结构元件15,所述结构元件与被中断的横向加强元件7的所述两个区段7a、7b的端部19a、19b直接刚性地连接并且围绕槽开口的整个圆周与外表层9连接。区段7a、7b之间的力传递和扭矩传递以及在开口12的相反侧上外表层9的区段之间的力传递通过结构元件15与遮盖物13无关地实现。
结构元件15在其上边缘处具有弯曲的环绕的凸缘区段21,利用所述凸缘区段,结构元件从下部贴靠外表层9的直接邻接开口12的环绕的边缘区域,并且外表层固定在所述凸缘区段上,例如通过铆接25,如图3b和4b所示。由此可行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遮盖物13以其边缘区域14固定在凸缘区段21处并与外表层9的外表面10齐平或基本齐平。
在结构元件15的容纳空间18中布置有天线元件16,所述天线元件因此在安装到飞行器1中的状态下相对于外表层9的位于飞行器1的机身2的内部。
开口12由结构元件15从内部压力密封地封闭,使得结构元件15接纳在飞行器内部中占主导的内压。与之相对的,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遮盖物13的封闭开口仅用于确保天线组件的外表面或飞行器的表面的尽可能平滑。
图4a和4b以示意性透视图从下方示出了天线组件3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基本上类似于图3a和3b的第二实施例。唯一的区别在于,多个纵向加强元件6具有中断部11,并且被中断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区段6a、6b和7a、7b分别通过刚性连接件22与结构元件15处的突出部23连接。
在图4a和4b中还可以看出,在槽形结构元件15的底部中设置有电缆穿通开口24,用于将发送和/或接收电子器件连接到天线元件16的电缆可以穿过所述电缆馈通开口。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飞行器(1)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具有:
-飞行器(1)的结构的结构区段(5),
-所述结构区段具有互连的长形的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组件和
-外表层(9),所述外表层布置在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的所述组件(8)的一侧上并且固定在所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处,其中所述外表层(9)的背离所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表面形成所述结构区段(5)的外表面,
-天线元件(16),
-无线电波可透过的遮盖物(13)以及
-结构元件(15),
其中在所述外表层(9)中形成开口(12),所述开口由所述遮盖物(13)封闭,并且在所述开口(12)的区域中,所述纵向加强元件(6)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横向加强元件(7)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中断部(11),在所述中断部中布置有所述结构元件(15),并且所述中断部将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分成在所述中断部(11)的相反侧上的两个区段(6a,6b;7a,7b),
其中所述两个区段(6a,6b;7a,7b)以这样的方式与所述结构元件(15)连接,使得在相应的纵向或横向加强元件(6,7)的纵向方向上作用的拉力和压力、在横向方向上作用的剪切力以及围绕纵轴作用的扭转力通过所述结构元件(15)在所述两个区段(6a,6b;7a,7b)之间传递,和/或其中所述外表层(9)以这样的方式与所述结构元件(15)连接,使得在所述外表层(9)中作用的剪切力通过所述结构元件(15)在所述开口(12)的相反侧之间传递,
其中所述天线元件(16)在所述开口(12)的区域中布置在所述外表层(9)的与所述外表面相反的一侧上,并且
其中所述遮盖物(13)由所述结构元件(1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结构元件(15)为板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具有所述中断部(11)之一的所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中的每一个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所述两个区段(6a,6b;7a,7b),在其位于所述中断部(11)两侧上的相反的末端区段处在面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上分别具有延伸直至所述中断部(11)的加深部或延伸直至所述中断部(11)的加厚部,所述结构元件(15)的区段布置在所述加深部中,所述结构元件(15)的区段与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元件(16)安装在所述结构元件(15)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元件(16)与所述结构元件(15)在机械上解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遮盖物(13)具有玻璃纤维增强的、石英纤维增强的、陶瓷纤维增强的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具有所述中断部(11)之一的所述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中的每一个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的所述两个区段(6a,6b;7a,7b)在其位于所述中断部(11)的两侧上的相反的末端区段处加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此外还具有与所述天线元件(16)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端子,用于与外部单元和/或至少一个电缆穿通开口(24)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遮盖物(13)是板状的,和/或其中所述遮盖物(13)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表层(9)的外表面(10)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元件(16)是KU天线、KA天线或L波段天线。
11.一种具有结构和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线组件(3)的飞行器,其中所述结构具有多个纵向和横向加强元件(6,7)以及外表层(9),并且其中所述结构区段(5)是所述结构的一部分。
CN201910291755.4A 2018-04-23 2019-04-12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Active CN110391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9723.9 2018-04-23
DE102018109723.9A DE102018109723A1 (de) 2018-04-23 2018-04-23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Flug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492A CN110391492A (zh) 2019-10-29
CN110391492B true CN110391492B (zh) 2021-03-12

Family

ID=6623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1755.4A Active CN110391492B (zh) 2018-04-23 2019-04-12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26665A1 (zh)
EP (1) EP3560817B1 (zh)
CN (1) CN110391492B (zh)
DE (1) DE102018109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6052A1 (de) * 2017-11-08 2019-05-09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ersteifungsanordnung für eine Öffnung in einer Flugzeugstruktur
DE102018102765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Flugzeug
US11364988B2 (en) * 2018-06-19 2022-06-21 R4 Integration Inc. Multi-purpose shoulder panel system
DE102019117627A1 (de) * 2019-06-30 2020-12-3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Elektronikanordnung für ein Flug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solchen Elektronikanordnung
DE102019132524B4 (de) 2019-11-29 2024-03-2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lugzeug mit einer Vielzahl von Antennenanordnungen
US11258167B1 (en) * 2020-09-01 2022-02-22 Rockwell Collins, Inc. Embedded antennas in aerostructures and electrically short conformal antennas
CN112606992B (zh) * 2021-02-04 2022-04-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具有蒙皮天线的一体化飞机机身
CN114513249B (zh) * 2022-04-21 2022-07-05 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地空宽带通信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220A (zh) * 2007-01-05 2009-11-11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飞行器机身部段以及包括这种部段的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66168T3 (es) * 2012-12-28 2016-04-11 Airbus Operations, S.L. Estructura aeronáutica con elementos de refuerzo integrados
CN203512018U (zh) * 2013-10-23 2014-04-02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壳体上的间隙可调的圆形天线窗口
CN204696229U (zh) * 2015-06-19 2015-10-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蒙皮天线一体化结构
US9761939B2 (en) * 2015-08-17 2017-09-12 The Boeing Company Integrated low profile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US10112695B2 (en) * 2015-08-20 2018-10-30 Georgian Aerospace Llc Receptacle, payload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an aircraft
US10193218B2 (en) * 2016-06-27 2019-01-29 The Boeing Company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for an antenna system on an aircraf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220A (zh) * 2007-01-05 2009-11-11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飞行器机身部段以及包括这种部段的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0817B1 (de) 2021-02-17
DE102018109723A1 (de) 2019-10-24
EP3560817A1 (de) 2019-10-30
CN110391492A (zh) 2019-10-29
US20190326665A1 (en)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1492B (zh) 用于飞行器的天线组件
US9296493B2 (en) Spacecraft with open sides
RU2576647C2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узел воздушного судна
US9027889B2 (en) Modular core structure for dual-manifest spacecraft launch
RU2471672C2 (ru) Герметическая перегородк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воздушного или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судна
US6378805B1 (en) Pressure frame designed in particular for an aircraft
EP2813425B1 (en) Self-balancing pressure bulkhead
US9682765B2 (en) Aircraft door and aircraft comprising such an aircraft door
US20110315820A1 (en) Aircraft structural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assembling method
US9623950B2 (en) Fuselage airframe
US10501163B2 (en) Pressure bulkhead for an aircraft fuselage, and an aircraft comprising such a pressure bulkhead
US7387277B2 (en) Aircraft wing composed of composite and metal panels
JP5212986B2 (ja) コックピットおよび当該コックピットを含む航空機
US20190118926A1 (en) Fuselage structure for an aircraft, and aircraft
US11465765B2 (en) Engine pylon for coupling a jet engine to a wing of an aircraft
JP5439963B2 (ja) ソーラーアレイパネル、ソーラーアレイパネルの補修方法
JP2009525212A5 (zh)
US20220216601A1 (en) Electronic arrangement for an aircraf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ch an electronic arrangement
US20200023933A1 (en) Pressure bulkhead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11848486B2 (e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an aircraft
CA3212266A1 (en) Antenna cladding for aircraft
US20240116650A1 (en) Aircraft with suspended hydrogen ta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