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7875B -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7875B CN110387875B CN201910698996.0A CN201910698996A CN110387875B CN 110387875 B CN110387875 B CN 110387875B CN 201910698996 A CN201910698996 A CN 201910698996A CN 110387875 B CN110387875 B CN 1103878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body
- groove section
- water stop
- reinforcement cage
- joi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18—Bulkheads or similar walls made solely of concrete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0—Bulkheads or similar walls made of prefabricated parts and concrete, inclu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in si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竖向设置且内部贯通的管体;竖向插设于管体的侧壁的止水带,止水带的顶部和管体的顶部齐平,止水带的相对两侧面均通过角钢固定于管体的侧壁;一端固定于角钢的拉结筋,拉结筋的另一端供固定于钢筋笼;盖设于管体相对两端的盖体,位于底部的盖体间隔设有可供泥浆渗入的通孔。本发明将止水带设置于相邻两个槽段之间防止渗漏。通过在管体的底部的盖体上设置通孔,泥浆能够渗入到管体且混凝土无法进入管体内。管体内渗入泥浆可增大管体的重量,防止管体在浮力作用下移动。通过拉结筋用于和钢筋笼固定连接,防止管体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由许多墙段拼组而成。其中存在通过套铣接头将相邻两个槽段间切削相接。在下一槽段的成槽过程中,需要采用铣槽机切割已浇筑成型的槽段的边缘的一小部分混凝土,以露出粗糙新鲜的混凝土面,同时能将附在槽段端部的泥浆和黏土清除,使得相邻两个槽段能够紧密接触有效相接。
在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笼容易侧向偏斜到下一槽段内。则铣槽机在施工中可能会切到钢筋笼,影响施工或损坏铣槽机。所以一般采用切去部分侧壁的一小段PVC管和止水带一起放置于钢筋笼的端部且抵靠于槽段的内壁,以限位钢筋笼的位置。
但是,在浇筑过程中PVC管在浮力作用下容易移动,钢筋笼容易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PVC管限位钢筋笼,在浇筑过程中PVC管在浮力作用下容易移动,钢筋笼容易移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铣接头装置,包括:
竖向设置且内部贯通的管体;
竖向插设于所述管体的侧壁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顶部和所述管体的顶部齐平,所述止水带的相对两侧面均通过角钢固定于所述管体的侧壁;
一端固定于所述角钢的拉结筋,所述拉结筋的另一端供固定于钢筋笼;以及
盖设于所述管体相对两端的盖体,位于底部的所述盖体间隔设有可供泥浆渗入的通孔。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止水带的中心变形体位于所述管体的内侧。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止水带的位于所述管体内的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管体的半径。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止水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管体的长度。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角钢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止水带的侧面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角钢的另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管体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并将拉结筋固定于所述钢筋笼;
将带有所述套铣接头装置的钢筋笼放置于槽段内且所述套铣接头装置抵靠于所述槽段内壁;
浇筑所述槽段;
开挖位于所述槽段端部的下一槽段,沿着所述槽段和下一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所述套铣接头装置和所述槽段的边沿,以露出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以及
利用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作为端部模板浇筑所述下一槽段,直到施工完成。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包括将所述止水带的端部抵靠于所述钢筋笼的端部。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管体竖直插设止水带,从而将止水带设置于相邻两个槽段之间,用于防止渗漏。通过在管体的底部的盖体上设置通孔,当将管体和钢筋笼一同放入具有泥浆的槽段内时,泥浆通过盖体的通孔进入管体内,从而后续浇筑混凝土时,管体内由于存在泥浆而无法再被压入混凝土,即通过泥浆起到隔绝作用防止混凝土进入管体。管体内渗入泥浆可增大管体的重量,防止管体在浮力作用下移动。通过在管体设置拉结筋用于和钢筋笼固定连接,以将管体和钢筋笼固定,防止管体位置移动,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PVC管限位钢筋笼,在浇筑过程中PVC管在浮力作用下容易移动,钢筋笼容易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管体和止水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盖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在槽段施工过程中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在铣削槽段的边缘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管体和止水带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盖体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包括:
竖向设置且内部贯通的管体10;
竖向插设于所述管体10的侧壁的止水带20,所述止水带20的顶部和所述管体10的顶部齐平,所述止水带20的相对两侧面均通过角钢30固定于所述管体10的侧壁;
一端固定于所述角钢30的拉结筋40,所述拉结筋40的另一端供固定于钢筋笼;以及
盖设于所述管体10相对两端的盖体50,位于底部的所述盖体50间隔设有可供泥浆渗入的通孔51。
本发明通过将管体10的相对两端封堵,从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不会灌入管体10内。如果管体10内也浇入混凝土,在后续沿两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槽段边沿和管体内混凝土后,管体10位置也形成平直的粗糙混凝土面,渗流路径为管体直径相对较短,容易渗漏。而本发明管体10两端封堵内部中空,则在后续沿两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槽段边沿和半个管体之后,露出剩下的半个管体10的呈弧形面的内壁,渗流路径比管体10的直径长。同时,在浇筑下一槽段时,将半个管体10内也浇筑,形成榫卯连接结构,连接紧密。
由于管体10内部空心质轻难以抵消浇筑过程中的浮力,管体10的位置容易移动,本发明通过在管体的底部的盖体50上设置通孔51,通过在管体的底部的盖体上设置通孔,当将管体和钢筋笼一同放入具有泥浆的槽段内时,泥浆通过盖体的通孔进入管体内,从而后续浇筑混凝土时,管体内由于存在泥浆而无法再被压入混凝土,即通过泥浆起到隔绝作用防止混凝土进入管体。管体内渗入泥浆可增大管体的重量,防止管体在浮力作用下移动。管体10竖直插设止水带20,从而将止水带设置于相邻两个槽段之间,用于防止渗漏。
作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角钢30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止水带20的侧面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角钢30的另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管体10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采用角钢将止水带20和管体10固定连接。在制作过程中,先将角钢的一个翼缘板沿着管体10的长度方向贴设于管体10侧壁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沿着角钢在管体10上切割形成缝隙,角钢相当于直尺作用,防止止水带位置倾斜。接着将止水带20沿着缝隙部分插设到管体10内,角钢30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止水带20的侧面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止水带20指向管体10的圆心,保证位置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角钢上开孔穿设固定拉结筋40,拉结筋40用于和钢筋笼固定连接,以将管体和钢筋笼固定,防止管体位置移动。同时利用角钢起到加固整个结构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止水带20的中心变形体21位于所述管体10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止水带20的位于所述管体10内的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管体10的半径。防止后续沿两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槽段边沿和管体时,切割到止水带20。
作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止水带20的长度小于所述管体10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止水带20的长度可短于管体10的长度。但也需要保证止水带20具有一定的长度,实现防水。
具体地,基坑开挖后,止水带20的底部应至少进入基坑开挖面以下3m。对于需要隔断承压含水层的地下连续墙,止水带应延伸至承压含水层以下1m。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开挖面底部延长渗流路径,基本隔断开挖面底部的水,防止底部涌水。
参阅图4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在槽段施工过程中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在铣削槽段的边缘后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61,并将拉结筋40固定于所述钢筋笼61;
将带有所述套铣接头装置的钢筋笼61放置于槽段60内且所述套铣接头装置抵靠于所述槽段60的内壁;
浇筑所述槽段60;
开挖位于所述槽段60端部的下一槽段70,沿着所述槽段60和下一槽段70的分幅线切割所述套铣接头装置和所述槽段60的边沿62,以露出管体10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10两侧的混凝面;以及
利用所述管体10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10两侧的混凝面作为端部模板浇筑所述下一槽段70,直到施工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无需取出整个管体10,施工方便。
具体地,在浇筑槽段时,将整个管体10周围均浇筑混凝土,以抱牢管体10。两槽段的分幅线经过管体10的直径。在后续沿两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槽段边沿和管体10后,一半管体10的侧壁留设于已经浇筑好的槽段内露出弧形的内侧面,不需要取出。另一半管体10的侧壁取走。
在浇筑下一槽段时,同时在留下的一半管体10内浇筑,从而形成榫卯结构,增大连接段牢固性,形成弧形的渗流路径,增大了原有的平直的渗流路径,防止渗漏。
作为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61,包括将所述止水带20的端部抵靠于所述钢筋笼61的端部。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管体竖直插设止水带,从而将止水带设置于相邻两个槽段之间,用于防止渗漏。通过在管体的底部的盖体上设置通孔,当将管体和钢筋笼一同放入具有泥浆的槽段内时,泥浆通过盖体的通孔进入管体内,从而后续浇筑混凝土时,管体内由于存在泥浆而无法再被压入混凝土,即通过泥浆起到隔绝作用防止混凝土进入管体。管体内渗入泥浆可增大管体的重量,防止管体在浮力作用下移动。通过在管体设置拉结筋用于和钢筋笼固定连接,以将管体和钢筋笼固定,防止管体位置移动,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PVC管限位钢筋笼,在浇筑过程中PVC管在浮力作用下容易移动,钢筋笼容易移动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套铣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且内部贯通的管体; 竖向插设于所述管体的侧壁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顶部和所述管体的顶部齐平,所述止水带的相对两侧面均通过角钢固定于所述管体的侧壁;一端固定于所述角钢的拉结筋,所述拉结筋的另一端供固定于钢筋笼;盖设于所述管体相对两端的盖体,位于底部的所述盖体间隔设有可供泥浆渗入的通孔;在浇筑槽段时,通过在所述管体周围均浇筑混凝土以抱牢所述管体;通过开挖位于所述槽段端部的下一槽段,沿着所述槽段和下一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所述套铣接头装置和所述槽段的边沿,所述分幅线经过所述管体的直径,以露出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通过利用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作为端部模板浇筑所述下一槽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的中心变形体位于所述管体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的位于所述管体内的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管体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管体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止水带的侧面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角钢的另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管体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并将拉结筋固定于所述钢筋笼;将带有所述套铣接头装置的钢筋笼放置于槽段内且所述套铣接头装置抵靠于所述槽段内壁;浇筑所述槽段;在浇筑所述槽段时,将管体周围均浇筑混凝土,以抱牢所述管体;开挖位于所述槽段端部的下一槽段,沿着所述槽段和下一槽段的分幅线切割所述套铣接头装置和所述槽段的边沿,所述分幅线经过所述管体的直径,以露出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以及利用所述管体的内壁面和位于所述管体两侧的混凝面作为端部模板浇筑所述下一槽段,直到施工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铣接头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套铣接头装置竖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包括将所述止水带的端部抵靠于所述钢筋笼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98996.0A CN11038787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98996.0A CN11038787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7875A CN110387875A (zh) | 2019-10-29 |
CN110387875B true CN110387875B (zh) | 2021-07-06 |
Family
ID=6828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98996.0A Active CN110387875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78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7490A (zh) * | 2020-12-16 | 2021-04-13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可切削材料的榫型套铣接头 |
CN112609675A (zh) * | 2020-12-16 | 2021-04-06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波纹管的榫型套铣接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785915A (fr) * | 1971-07-09 | 1973-01-08 | Sif Entreprise Bachy | Perfectionnement a l'execution des joints entre les panneaux successifsd'une paroi moulee dans le sol |
JP2005330769A (ja) * | 2004-05-21 | 2005-12-02 | Tokyu Construction Co Ltd | 通水土留壁の構造と施工方法 |
CN206599776U (zh) * | 2017-03-09 | 2017-10-31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用于地下连续墙中埋式防水钢板的接头管 |
CN208733617U (zh) * | 2018-09-04 | 2019-04-12 | 浙江峰沛钢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渗漏的地连墙锁扣桩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10698996.0A patent/CN11038787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7875A (zh) | 2019-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7875B (zh) |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859064B (zh) | 一种预制管廊与现浇管廊衔接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6640154A (zh) | 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裂缝渗水处治方法及结构 | |
WO2018133740A1 (zh) | 一种地下建筑及其施工法 | |
CN103410174A (zh) | Gxj地下连续墙橡胶隔水接头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2453839B1 (ko) | 프리캐스트 방호벽 부재를 이용한 교량 방호벽 구조 | |
JP3645773B2 (ja) | 地下壁の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で構築した地下壁 | |
CN206429253U (zh) | 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裂缝渗水处治结构 | |
CN108978694B (zh) | 一种用于隧道内建造止水帷幕的精确制导注浆方法 | |
CN108149673B (zh) |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 |
CN113174995B (zh) | 临近河道trd复合式围护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 |
CN210482388U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漏水结构 | |
CN210288282U (zh) | 一种预制沟渠 | |
CN212427155U (zh) | 榫槽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 |
CN110359525B (zh) | 一种静压预制装配式水池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5804058B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149694A (zh) | 一种基于地下墙体施工的墙幅纵向叠接下沉工艺 | |
CN208152065U (zh) | 一种深大沉井预制结构 | |
CN215630732U (zh) | 一种墙体后浇带结构 | |
KR20020035216A (ko) | 도로 저면에 지하수의 유입이 많은 연약지반의 배수로시공 공법 및 그 배수관 | |
CN110847960A (zh) | 一种三连拱隧道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646906U (zh) | 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 | |
CN213926110U (zh) | 一种截水防渗的河道改造工程地下连续墙 | |
CN220377474U (zh) | 一种地面渗漏导流装置 | |
CN111424712B (zh) | 地铁明挖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