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866A -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866A
CN110383866A CN201980001056.XA CN201980001056A CN110383866A CN 110383866 A CN110383866 A CN 110383866A CN 201980001056 A CN201980001056 A CN 201980001056A CN 110383866 A CN110383866 A CN 11038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ty
resource pool
mark
sidelink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0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866B (zh
Inventor
杨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73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8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由终端组中的头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终端之间的发送数据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中,采用直连链路sidelink传输已经成为近场通信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之间通过sidelink技术传输数据时,往往需要选择相应的sidelink资源,在选择的sidelink资源上发送数据。在车联网中,采用sidelink资源发送的终端之间,可能存在更换小区的情况,即,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的终端可能从当前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此时,可能导致发送端和接收端各自的sidelink资源分配不一致,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组中的头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执行,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组中的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所述头终端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标识发送模块,用于,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资源池发送模块,用于,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包括:区域标识获取单元和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区域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还包括: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和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所述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三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包括:标识上报单元和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标识上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二资源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组中的头终端和第一终端;
所述头终端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如上述第五方面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头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实现方式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第一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实现方式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5接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头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更改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头终端切换小区的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公开涉及的一些名词以及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直连链路(Sidelink)技术是一种终端通过彼此之间的无线接口(如PC5接口)进行信息直连的近场通信技术。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即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引入了sidelink通信方式,在该方式中,sidelink数据传输可以复用Uu接口的上行发送资源。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5接口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1(UE1)和终端2(UE2)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均需要符合图1所示的中的PC-5接口中包含的各种协议栈。可选的,传输sidelink数据的终端之间可以共享使用的发送资源。可选的,sidelink数据传输在复用Uu接口的上行发送资源时,通常在发送和接收sidelink数据的过程中,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的方式,即,在复用Uu接口的上行发送资源时,sidelink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
其中,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所采用sidelink无线资源是基于sidelink资源池进行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分为发送资源池和接收资源池,分别指示了发送sidelink数据时可用的sidelink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和频率范围,以及接收sidelink数据时可用的sidelink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和频率范围。
可选的,一个基站可以拥有多个小区,并控制多个小区的sidelink无线资源。终端通过sidelink无线资源传输数据时,基站可以根据终端所在的小区,为该终端配置相应的sidelink资源池。可选的,基站对需要进行sidelink数据传输的终端进行分配sidelink无线资源时,可以采用基站动态调度的方式以及由终端自主选择的方式。其中,在基站动态调度的方式中,终端可以将自己的缓存数据上报给所在基站,基站根据终端的缓存数据上报,动态给终端分配可用的sidelink无线资源。在这种方式下,终端需要与基站始终保持连接。可选的,终端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获取sidelink无线资源,基站还可以为终端配置一个特殊资源池(exception pool),当终端发生无线连接失败或者与基站建立连接之前,无法与基站保持连接时,终端可以使用该特殊资源池来发送与其他终端进行sidelink数据传输。
在由终端自主选择的方式中,终端可以从基站配置的自主选择的sidelink资源池中自主选择,可选的,终端可以从基站配置的自主选择的sidelink资源池中随机选择用于发送sidelink数据的资源,其中,网络可以通过广播系统信息或者专用信令来为终端配置用于自主选择的sidelink资源池。基站为sidelink资源池引入了独立的SIB(System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即SIB18,19,21,来携带本小区内的自主选择的sidelink资源池配置。基站可以通过广播这些SIB信息,通过SIB携带本小区内的自主选择的sidelink资源池配置,这样终端可以通过读取基站广播信息,来获得sidelink发送和接收可使用的无线资源。可选的,不同应用场景的资源池可以独立配置,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下,可以配置不同的sidelink资源池。sidelink资源池配置可以是一个sidelink资源池,也可以是多个sidelink资源池的列表。
可选的,在5G 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对于V2X还引入了组的概念,即多个终端可以组成一个终端组,每个终端可以通过组播向组内其他终端发送sidelink数据,相应的,组内其他终端也可以接收任何一个终端组播的sidelink数据。其中,在每个终端组中都会存在一个头终端(header UE),该头终端可以负责该终端组内的控制,例如:控制组内终端成员传输sidelink数据时的资源协调,控制组内终端成员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等。
在5GNR系统中,还可以将系统信息分为最小集系统信息(minimumsysteminformation,minimumSI)和其他系统信息(other systeminformation,other SI),其中,minimum SI中可以包括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和SIB1,基站可以一直广播minimum SI。other SI中可以包括剩余的SIB(例如,SIB17、SIB18、SIB19等),并且,other SI中包括的剩余SIB,可以由终端向基站选择性请求,使得基站选择性广播otherSI中包括的剩余SIB,即当有终端向基站发送other SI请求之后,基站才会开始广播对应的other SI。例如,当终端需要SIB17时,可以向基站发送针对SIB17的请求,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请求之后,可以广播SIB17。
为了避免终端在不同小区中重复请求携带相同的sidelink资源池配置的SIB,5G还为基站引入了区域标识(area id)机制。可选的,每个基站可以对应有自己的区域标识,不同的基站可以拥有相同的区域标识。其中,每个基站可以在广播的SIB1中携带自己的区域标识,从而使得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广播的SIB1时,可以得知该SIB1对应的基站的区域标识。其中,基站广播的SIB1还可以指示other SI中的SIB是否与区域标识保持不变。如果终端接收到某个小区中接收到基站广播的SIB1中指示other SI的SIB与区域标识保持不变,则该终端获取到该基站中的某个other SI的SIB后,当该终端移动到与该小区拥有相同区域标识的另一个小区中时,该终端可以不需要重新向移动后的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在移动前的小区中已经获取到的SIB。例如,如果终端在小区1中获取到了SIB17,并且小区1广播的SIB1中指示other SI的SIB与区域标识保持不变,当该终端移动到与小区1拥有相同区域标识的小区2中时,该终端不需要再向小区2的基站再次获取小区2的基站再广播的SIB17,直接使用在小区1中获取到的SIB17即可,即,之前获取的SIB17依然在小区2内有效。如果SIB17中携带有sidelink资源,该终端依旧可以在小区2中使用自己在小区1中获取到的SIB17携带的sidelink资源发送或者接收sidelink数据。
当上述一个终端组通过sidelink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各个终端在不断移动时,组内不同的终端可能会先后更换小区,因此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可能处于不同的小区,而每个小区的sidelink资源分配可能不一致,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造成sidelink无线资源冲突,进而导致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的失败,降低sidelink数据的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若干个终端210和基站220。
终端210是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进行sidelink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比如,终端210可以支持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比如,可以支持4G技术以及5G技术。或者,终端210也可以支持5G技术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例如,终端210可以是车载通信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
或者,终端2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
或者,终端210也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具体比如,终端2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或者,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
基站2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
其中,基站2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2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2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2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220和终端2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可选的,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230。
若干个基站2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2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2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2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2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终端组240,即该终端组240是由上述若干个终端210互相组成的终端组。其中,头终端可以是终端组240中任意一个终端,可选的,终端组240中的各个终端210可以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sidelink无线资源传输sidelink数据。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由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组中的头终端执行,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
其中,第一小区的标识用于指示其它终端获取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第一sidelink资源池与第一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相协调,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上述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上述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上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头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第一小区配置给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头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第一小区配置给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综上所述,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由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执行,该第一终端是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该第一小区是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在步骤402中,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上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第一小区时,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当根据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第二小区是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可选的,上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根据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当成功读取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上述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基站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第三小区不是第一小区时,向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综上所述,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其中,上述头终端在向当前终端组内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第一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时,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向终端组内的其它终端进行发送,也可以通过单播方式向终端组内的其它终端进行发送。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由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以及第一终端执行,该第一终端是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
其中,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可以是头终端从当前所在小区更改至其他任意一个小区,此时,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哪个小区,哪个小区便是第一小区。可选的,头终端可以在同一个基站的服务小区内进行切换,也可以在不同基站的服务器小区内进行切换。可选的,对于每个小区都对应有自己的小区标识,比如,小区1,小区2,小区3等等,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可以获取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将该第一小区的标识发送给其他终端。可选的,头终端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向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可选的,头终端可以通过组播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可以先将第一小区的标识发送给第一小区的基站,由第一小区的基站进行组播等。可选的,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可以包括头终端切换至第一小区,或者头终端进行小区选择,选择至第一小区,或者,头终端进行小区重选,重选至第一小区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终端组中可以包含至少两个终端,其中至少两个终端中还可以有一个是头终端。可选的,终端组包含的各个终端可以在不同小区内,也可以在同一个小区内。
在V2X通信场景中,由于终端组中各个终端的可移动性,终端组中的头终端可能从一个小区更改至另一个小区,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头终端的服务小区发生更改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包含了基站601,终端组602(终端组602中包含头终端603和第一终端604),头终端603,第一终端604,小区一605,小区二606。头终端603可以从小区二606切换至小区一605(此时小区一是上述第一小区),头终端603也可以从小区一605切换至小区二606(此时小区二是上述第一小区),此时,头终端603可以获取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向终端组中的其他终端组播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
在步骤502中,第一终端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一终端相应的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到头终端当前所在小区的标识。可选的,当头终端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向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时,第一终端也可以接收头终端通过组播方式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
在步骤503中,头终端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其中,第二sidelink资源池是第一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当头终端在更改后的第一小区中需要向终端组内的其他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第一小区可以为头终端配置第二sidelink资源池。或者,当头终端在更改后的第一小区中仍然需要控制终端组内的其他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第一小区也可以为头终端配置第二sidelink资源池。可选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头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第一小区配置给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头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第一小区配置给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即,第一小区为头终端配置第二sidelink资源池的方式,可以是上述动态调度方式或者自主选择方式,当头终端所在的第一小区采用动态调度方式为头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池时,此时,头终端可以将第一小区分配的特殊资源池发送终端组内的其他终端;当头终端所在的第一小区采用自主选择方式为头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池时,此时,头终端可以将自主选择生成的自主选择资源池发送终端组内的其他终端。可选的,头终端发送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时也可以采用组播的方式。
在步骤504中,第一终端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第一终端相应的接收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到头终端当前所在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终端组内的终端之间需要进行sidelink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接收到的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进行传输。可选的,当头终端采用组播的方式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时,第一终端也可以接收头终端通过组播方式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在步骤505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
其中,第一sidelink资源池与第一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相协调,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其中,当第一终端需要在终端组内向其他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第一终端可以使用获取到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来向其他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实现第一终端使用第一sidelink资源池进行sidelink数据的收发。第一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到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可选的,第一终端获取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与第一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相协调可以是指,第一终端获取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与第一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可以相同,也可以是指,第一终端采用第一sidelink资源池与其他终端使用第一小区配置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相互传输sidelink数据时无资源冲突。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上述图6中的第一终端为例,当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第一小区时,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可选的,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与自己所在小区标识进行对比,从而得知自己与头终端是否在不同的小区内,即当第一终端判断第一小区的标识与自己所在小区标识不同时,可以确定自己与头终端不在相同的小区内;当第一终端判断第一小区的标识与自己所在小区标识相同时,可以确定自己与头终端在相同的小区内。
可选的,当第一终端确定自己与头终端不在相同的小区内时,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读取该第一小区的SIB1,根据该第一小区的SIB1获取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是否相同,当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即,当第一终端确定两个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SIB1中携带的区域标识相同时,则终端可以得知这两个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也相同。此时,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sidelink资源池;其中,第二小区是第一终端当前所在的小区。也就是说,当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SIB1中携带的区域标识与第二小区的SIB1中携带的区域标识相同时,由于相同区域标识的小区对应的携带V2X资源(sidelink资源池)的SIB也相同,因此,第一终端不需要重复获取另一个小区(第一小区)对应的携带V2X资源(sidelink资源池)的SIB,第一终端可以继续使用自己所在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进行sidelink数据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即,当第一终端确定两个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SIB1中携带的区域标识不同时,则终端可以得知这两个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也不同。第一终端可以进一步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即第一终端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V2X资源的SIB;当第一终端成功读取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第一sidelink资源池,即,第一终端将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中携带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终端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第一终端可以将上述接收到的,由头终端组播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sidelink资源池。可选的,此处第一终端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的情况可能由于以下几种情况导致,例如,当第一小区并未广播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或者,当第一终端受到干扰时,或者,当第一终端处于第一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外时,无法接收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等。当第一终端读取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第一终端可以直接使用头终端通过组播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来传输sidelink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仍以上述图6中的第一终端为例,当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第一终端获取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的方法可以如下,第一终端可以向自己所在小区对应的基站上报第一小区的标识;即向第二小区的基站上报第一小区的标识,第二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时,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给第一终端重新配置sidelink资源池,基站将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发送给第一终端,相应的,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基站为自己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第一终端便直接将接收到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第三小区不是第一小区时,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第一小区的标识。相应的,第三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时,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给第一终端重新配置sidelink资源池,基站将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发送给第一终端,相应的,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三小区的基站基站为自己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第一终端便直接将接收到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第一sidelink资源池。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对上述的内容进行描述。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头终端切换小区的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包含了第一小区701,第二小区702,处于第一小区701内的终端组703,头终端704,第一终端705,第二终端706。其中,第一终端705是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终端706是处于连接状态的,当头终端704从第一小区701切换至第二小区702时,头终端704可以将第二小区702的标识通过组播方式发送给第一终端705和第二终端706,并且,头终端704还可以将第二小区702给自己分配的特殊资源池和/或自主选择资源池也通过组播方式发送给第一终端705和第二终端706。
当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终端705接收到头终端704发送的第二小区702的标识时,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小区与头终端所在的小区不同,进一步读取第二小区702的SIB1,得到获取第二小区702的区域标识,当第一小区701的区域标识与第二小区702的区域标识相同时,第一终端705可以继续使用自己在第一小区701中的sidelink资源池传输sidelink数据。当第一小区701的区域标识与第二小区702的区域标识不同时,第一终端705需要读取第二小区702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如,第二小区702中的SIB17,18,19等),从读取的第二小区702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中,获取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的sidelink资源池,使用获取的sidelink资源池传输sidelink数据。
当第二小区702并未广播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使得第一终端705无法成功读取第二小区702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第一终端705可以直接使用头终端704通过组播方式发送的特殊资源池和/或自主选择资源池传输sidelink数据。
当处于连接状态的第二终端706接收到头终端704发送的第二小区702的标识时,也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小区与头终端所在的小区不同,此时,第二终端706可以向第一小区701的基站发送第二小区702的标识,第一小区701的基站接收到第二终端706发送的第二小区702的标识时,可以根据第二小区702的标识给第二终端706重新配置sidelink资源池,将该sidelink资源池发送给第二终端706。可选的,第一小区701根据第二小区702的标识给第二终端706重新配置sidelink资源池时,可以向第二小区702的基站发送消息请求,请求第二小区702的sidelink资源池,第二小区702的基站可以将自身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发送给第一小区701的基站,由第一小区701的基站再次下发给第二终端706。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图7中的头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后,第二终端706也可能从第一小区701切换到其他小区,其中第二终端706也可能切换至第二小区702中,当第二终端706切换到第二小区702中时,发现头终端704与自己处于同一个小区,此时,第二终端706可以向第二小区702上报第二小区702的标识,并接收第二小区702为自己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二终端706并未切换到第二小区702中,却切换至除第二小区702之外的其他小区时,第二终端706发现头终端704与自己处于不同的小区,此时,第二终端706可以向切换后的小区上报第二小区702的标识,并接收切换后的小区为自己重新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对于上述第二终端706切换到第二小区702中的情况下,当第二终端706从第二小区702又切换到其他小区时,第二终端又可以发现自身与头终端704处于不同的小区,此处可以参照上述头终端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所示的小区均是示意性的,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还可能移动到不同基站下的不同小区,也可以参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终端组的各个终端进行sidelink资源的配置,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综上所述,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用于第一终端和头终端组成的终端组中,由第一终端和头终端执行,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801中,当终端组中的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头终端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本步骤中,头终端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图5实施例步骤5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802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本步骤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标识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参照上述图5实施例步骤50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803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第一终端是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
可选的,本步骤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参照上述图5实施例步骤505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该系统中的第一终端和头终端还可以执行上述图5实施例步骤503和步骤504,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当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本公开由头终端发送第一小区的标识,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小区的标识,并获取第一终端传输sidelink数据时需要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头终端处于不同小区时,sidelink资源分配仍然保持协调,避免了第一终端与头终端之间传输sidelink数据时使用的sidelink资源不协调,带来的sidelink资源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终端之间的sidelink数据传输的效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头终端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执行图3、图5或者图8中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由头终端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发送模块901,用于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标识发送模块,用于,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发送模块902,用于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资源池发送模块,用于,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第一终端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执行图4、图5或者图8中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步骤。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1002,包括:区域标识获取单元和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区域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1002,还包括: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和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所述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1002,还包括:
第三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1002,包括:标识上报单元和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标识上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二资源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图3、图5或者图8中所示实施例中由头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图4、图5或者图8中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本公开实施例还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组中的头终端和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
其中,所述头终端包括如上述图9所示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如上述图10所示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上述主要以终端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1100包括通信单元1104和处理器1102。其中,处理器1102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1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102”。通信单元1104用于支持终端与其它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其它终端、网关等)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终端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终端11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1仅仅示出了终端11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终端1100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都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头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8)

1.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组中的头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6.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执行,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系统信息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所述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还包括:
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12.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组中的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所述头终端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
13.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第二sidelink资源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池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组播方式向所述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包括: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动态调度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特殊资源池;或者,
所述头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采用自主选择的资源调度方式时,由所述第一小区配置给所述头终端的自主选择资源池。
18.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包括:区域标识获取单元和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区域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空闲态,且不处于所述第一小区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相同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配置的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小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还包括: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和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系统信息块读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区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与所述第二小区携带sidelink资源池的系统信息不同时,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
所述第二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时,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二sidelink资源池;
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三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当读取所述第一小区广播的携带sidelink资源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块失败时,将所述第二sidelink资源池获取为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获取模块,包括:标识上报单元和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
所述标识上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四资源池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三小区,且所述第三小区不是所述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第二资源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配置的第三sidelink资源池。
24.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第一小区时,向所述终端组中的其它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
25.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终端组中的头终端之外的任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头终端发送的第一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头终端的服务小区更改至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直连链路sidelink资源池;所述第一终端使用的第一sidelink资源池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sidelink数据收发。
26.一种直连链路资源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组中的头终端和第一终端;
所述头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8-23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头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第一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6至11任一所述的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
CN201980001056.XA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83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7306.5A CN115348564A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1169 WO2020248202A1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7306.5A Division CN115348564A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866A true CN110383866A (zh) 2019-10-25
CN110383866B CN110383866B (zh) 2022-09-09

Family

ID=6826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056.XA Active CN110383866B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987306.5A Pending CN115348564A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7306.5A Pending CN115348564A (zh) 2019-06-13 2019-06-13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8417A1 (zh)
CN (2) CN110383866B (zh)
WO (1) WO2020248202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973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80391A (zh) * 2020-03-13 2020-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40563A (zh) * 2020-07-3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93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98096A1 (en) * 2020-03-17 2021-05-27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configuration
WO2021098101A1 (en) * 2020-03-18 2021-05-2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saving in wireles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1208021A1 (en) * 2020-04-16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side protection with resource forwarding in sidelink
WO2022083767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4017245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0312A4 (en) * 2019-07-16 2023-08-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OPER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9624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n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delay for v2x application
US20180279096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enable efficient intra-platoon communication
CN108886767A (zh) * 2016-03-25 2018-11-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车辆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改进的分派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00551B1 (en) * 2015-06-29 2020-04-1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base station, infrastructure node and terminal for measurements and delay-sensitive vehicle-related communications
US20170142766A1 (en) * 2015-11-17 2017-05-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of terminal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9624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n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delay for v2x application
CN108886767A (zh) * 2016-03-25 2018-11-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车辆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改进的分派
US20180279096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enable efficient intra-platoon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 *
LG: ""Discussion on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
LG: ""Introduction of V2X services based on LTE sidelink"", 《3GPP TSG RAN2 MEETING 95》 *
ZTE, SANECHIPS: ""Analysis of Mode 2 resource schemes on sidelink"",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5》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093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77973B (zh) * 2020-01-21 2023-09-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77973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链路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80391A (zh) * 2020-03-13 2020-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80391B (zh) * 2020-03-13 2023-11-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98096A1 (en) * 2020-03-17 2021-05-27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configuration
WO2021098101A1 (en) * 2020-03-18 2021-05-2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saving in wireles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1208021A1 (en) * 2020-04-16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side protection with resource forwarding in sidelink
CN112640563B (zh) * 2020-07-30 202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185038A4 (en) * 2020-07-30 2023-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021244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640563A (zh) * 2020-07-3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83767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4017245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866B (zh) 2022-09-09
WO2020248202A1 (zh) 2020-12-17
US20220248417A1 (en) 2022-08-04
CN115348564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866A (zh)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92364B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75921A (zh) 车联网设备之间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66366B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949597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075908A (zh) 车联网设备之间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28275A1 (zh) 用于副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10035472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099366A (zh) 通信节点的运行方法
CN107409402A (zh) 用于车辆通信智能无线电接入区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CN107409380A (zh) 用于v2v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2228A (zh) 用于在v2x通信系统中利用聚合载波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39323A (zh) 在支持车辆对万物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利用异构无线接入技术进行负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957562B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电台
CN102547871A (zh) 一种d2d通信中的资源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10521265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02638A (zh)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能力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13583A (zh) 一种天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TW201513720A (zh) 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N110140301A (zh) 同步信号块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65647A (zh) 车联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4449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828453A (zh) 中继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873170A (zh) 一种认知无线电移动自组织网络多信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N106162734A (zh) 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