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817A -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817A
CN110383817A CN201880016329.3A CN201880016329A CN110383817A CN 110383817 A CN110383817 A CN 110383817A CN 201880016329 A CN201880016329 A CN 201880016329A CN 110383817 A CN110383817 A CN 110383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ion signal
sign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cut zone
vide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6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817B (zh
Inventor
神谷浩二
木下幸裕
中岛康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picking-up images in sites, inaccessible due to their dimensions 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g. endoscopes or boresco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5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resolution by using a single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Abstract

图像拾取设备配备有:设置有成像元件的成像单元;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成像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对于每个分割区域,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块,并相互连接各块,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显示所述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Description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诸如摄像机之类的图像拾取设备,以及用于图像拾取设备等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摄像机的图像拾取像素数一直在增加。近年来,也存在图像拾取像素数为4K(3840×2160)的许多摄像机。当摄像机的图像拾取像素数以这种方式增加时,调焦要求高精度。鉴于此,存在通过放大拍摄的视频的一部分并将其显示在取景器上,来提高用户的调焦精度的技术(参见专利文献1)。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33625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用户查看显示在取景器上的局部视频时的调焦实际上存在不足之处,并且需要解决该不足之处。
本技术的目的涉及使得在视觉识别取景器上的显示视频时能够很好地进行调焦的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所述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可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可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可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所述图像拾取设备还可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按照用户提供的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分别移动各个分割区域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块的位置。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可包括下转换器和切换单元,所述下转换器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可包括细节处理单元,所述细节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来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按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对外缘部分中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下转换来生成下转换视频,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在外缘部分内侧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块连接视频,并将下转换视频和块连接视频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按照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按照本技术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由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技术,在查看取景器上的显示视频时可以很好地进行调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拾取设备1中的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从4K第一视频信号生成显示在VF上的HD第二视频信号的典型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从4K第一视频信号切出的对应于HD分辨率的区域的移动的图。
图5是表示对于4K第一分辨率信号的分割区域的设定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分割区域中的块的设定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通过相互连接各个块而生成的第二视频信号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VF视频格式的变型例的图。
图9是表示分割区域的格式的变型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各个分割区域中的块位置的变型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各个分割区域中的块位置的另一变型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分割区域中的块的移动控制的图。
图13是说明细节处理的图。
图14是表示用于关于块连接功能的用户设定的UI屏幕的图。
图15是表示图像拾取设备1的关于块连接功能的操作元件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变更操作元件的情况下的操作方法的图。
图17是表示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的多个旋钮之间的切换过程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的多个按钮之间的切换过程的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发生其中操作元件重叠的设定的情况下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0是描述内窥镜手术系统的示意配置的例子的示图。
图21是描述图20中描述的摄像头和相机控制单元(CCU)的功能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按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像拾取设备1包括光学部件11、图像拾取单元12、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输出单元14、VF信号处理单元15、取景器(VF)16、控制单元17和操作输入单元18。
光学部件11包括透镜、调焦机构、快门机构、光阑(光圈)机构等。光学部件11把来自待成像物体的反射光,通过透镜成像在图像拾取单元12的图像拾取元件的成像平面上。
图像拾取单元12包括图像拾取元件、模拟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等。图像拾取元件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等。图像拾取元件例如包括4K(3840×2160)、8K(7680×4320)等,具有较大的有效像素数。图像拾取单元12的图像拾取元件获得的像素信号被提供给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
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对应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的“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并通过对例如由图像拾取单元12供给的像素信号进行诸如缺陷校正、噪声消除、透镜像差校正、A/D转换、RAW现象之类的信号处理,来生成具有与图像拾取元件的有效像素数对应的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第一视频信号是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视频信号,例如4K视频信号、8K视频信号等。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在假定生成4K视频信号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说明。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被提供给输出单元14和VF信号处理单元15。
输出单元14进行通过相机线缆,把由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获得的第一视频信号输出给在相机控制单元(CCU)等的外部的视频设备或显示器的处理。在CCU中,进行如下处理等:接收从图像拾取设备1通过相机线缆30传送的第一视频信号等,把第一视频信号转换成例如适合于传送的格式的数字视频信号或模拟视频信号,并传送该视频信号。
应注意的是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获得的第一视频信号可记录在诸如固态驱动器(SSD)之类的记录介质上。
VF信号处理单元1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的“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并且从由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获得的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所述第二分辨率是VF 16的屏幕分辨率。
VF 16包括上面可以显示第二视频信号的屏幕。
操作输入单元18从用户接收用于操作图像拾取设备1的指令、各种设定等的输入,并例如包括按钮、开关、旋钮、设置在VF 16的屏幕中的触摸面板传感器等。
控制单元17是用于控制图像拾取设备1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器,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将由CPU执行的程序、各种参数等存储在RAM或ROM中。控制单元17解释在操作输入单元18中接收的用户的操作输入的信息,并按照解释的输入信息控制图像拾取设备1。
下面将说明上述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细节。
图2是表示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VF信号处理单元15包括下转换器151、块连接单元152、切换单元153和细节处理单元154。
下转换器151通过典型的分辨率转换,把输入的第一视频信号转换成分辨率为VF16的屏幕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更具体地,下转换器151通过下转换,把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转换成HD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把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下转换成HD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的典型方法例如包括把第一视频信号的2垂直像素×2水平像素的平均值转换成第二视频信号的1个像素的值的方法等。
块连接单元152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输入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并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相互连接各个块,从而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按照通过利用操作输入单元18从用户提供的选择指令,切换单元153选择作为下转换器151的输出的第二视频信号和作为块连接单元152的输出的第二视频信号中的一个,并把选择的那个第二视频信号提供给细节处理单元154。
细节处理单元154对于由切换单元153选择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强调待成像物体的轮廓的细节处理,并把结果输出给VF 16。
在该VF信号处理单元15中,按照通过利用操作输入单元18从用户提供的选择指令,提供给VF 16的第二视频信号可被切换成由下转换器151获得的第二视频信号和由块连接单元152获得的第二视频信号。
应注意的是在图像拾取设备1的上述配置中,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13和VF信号处理单元15对应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的按照本技术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
(VF视频信号的生成)
基于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生成用作VF视频信号的HD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的典型方法例如包括如图3中所示,从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31中,切出对应于HD分辨率的区域32A中的视频信号,并将其作为第二视频信号33显示在VF 16的屏幕上的方法。应注意的是尽管在图3中,尺寸相同地表示了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31的视频,和HD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33的视频,不过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二者上,第二视频信号33的视频的尺寸实际上都为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31的视频的尺寸的1/2。
然而,摄像者(用户)试图在帧中调焦的位置并不固定,并且因此如图4中所示,需要把将从4K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31中切出的对应于HD分辨率的区域从区域32A的位置移动到区域32B的位置,并且因此需要复杂的用户操作。
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VF信号处理单元15中的块连接单元152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具有第一分辨率(例如,4K)的输入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相互连接各个块,从而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例如,HD)的第二视频信号。
分割区域的尺寸理论上需要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者更大,并且所述块的尺寸理论上需要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者更大,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者更大。这是因为第一视频信号中彼此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对比度是用于视觉识别聚焦状态的指标。
应注意的是当使分割区域、块的尺寸过小时,难以视频识别聚焦状态,并且因此作为分割区域的数量,实际上例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二者上2~20个是适宜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割区域的数量不一定要相同。
此外,第一分辨率可以是4K、8K或更高的分辨率。
在第一分辨率为4K的情况下,第二分辨率可以是诸如HD或更低的分辨率。
在第一分辨率为8K的情况下,第二分辨率可以是诸如4K、HD或更低的分辨率。
(块连接单元152进行的VF信号生成的具体说明)
下面,将具体说明块连接单元152的操作。
应注意的是在本具体例子中,假定第一视频信号的分辨率为4K,第二视频信号的分辨率为HD,分割区域的尺寸为1280水平像素×720垂直像素,并且块的尺寸为640水平像素×360垂直像素。
首先,如图5中所示,块连接单元152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4K第一分辨率信号31的3水平区域×3垂直区域的共9个分割区域A0~A8。各个分割区域A0~A8的尺寸为1280水平像素×720垂直像素。
之后,如图6中所示,对于各个分割区域A0~A8每一个,块连接单元152从第一视频信号31中,切出一组水平640×垂直360像素作为块B0~B8。在本例中,设想其中从各个分割区域A0~A8切出的块B0~B8的位置是与各个对应的分割区域A0~A8的中央部分对应的水平640×垂直360像素的矩形区域的情况。
应注意的是从分割区域A0~A8切出的块B0~B8的位置可以不同于所述中央部分。此外,从各个分割区域A0~A8切出的块B0~B8的尺寸和位置可在各个分割区域A0~A8之间是相同的,或者不必相同。
之后,如图7中所示,对应于第一视频信号31中的各个分割区域A0~A8之间的垂直和水平位置关系,块连接单元152相互连接分别从各个分割区域A0~A8切出的各个块B0~B8,从而生成HD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34。随后,VF信号处理单元15把生成的第二视频信号34作为VF视频信号提供给VF 16,并将其显示在VF 16的屏幕上。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设备1,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块连接单元152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块连接单元152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相互连接各个块,从而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第二视频信号显示在VF 16的屏幕上。
利用这种配置,在屏幕分辨率比第一视频信号的分辨率低的VF 16的屏幕上,获得可以视觉识别在第一视频信号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的聚焦状态的VF视频信号。于是,在不需要移动显示在VF 16的屏幕上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区域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对任意分割区域开始聚焦操作,从而可以迅速进行调焦。
下面,将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变型例。
<变型例1>
(VF视频格式的变型例)
图8是表示VF信号处理单元15获得的VF视频格式的变型例的图。
在本变型例中,VF信号处理单元15把具有第一分辨率(例如4K)的第一视频信号31分割成外缘区域41和内侧区域42。VF信号处理单元15的下转换器151下转换外缘区域41的第一视频信号31,从而生成第二视频信号34的外缘区域43中的下转换视频。
此外,通过块连接单元152,VF信号处理单元15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内侧区域42中的第一视频信号31的多个分割区域A0~A24,在各个分割区域A0~A24的每一个中,从内侧区域42中的第一视频信号31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A0~A24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B0~B24,并相互连接各个块B0~B24,从而生成第二视频信号34的内侧区域44中的块连接视频。
随后,VF信号处理单元15连接由下转换器151获得的外缘区域43中的下转换视频,和由块连接单元152获得的内侧区域44中的块连接视频,从而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例如HD)的第二视频信号34,并把第二视频信号34输出给VF 16。
如上所述,通过下转换外缘区域41的第一视频信号31而获得的下转换视频被布置在第二视频信号34的外缘区域43,使得可以视觉识别第一视频信号的各个分割区域的聚焦状态,并且获得还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待成像物体的图像拾取范围的VF视频。
<变型例2>
(具有两种尺寸的分割区域)
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的尺寸不必都相同。此外,块的尺寸也不必都相同。
例如,如图9中所示,可以使第一视频信号31的中间部分的分割区域A6的尺寸大于在周边的多个分割区域(A0~A5、A7~A12)的尺寸,并且还可以使从该中间部分的分割区域A6切出的块B6的尺寸大于从在周边的各个分割区域(A0~A5、A7~A12)切出的各个块(B0~B5、B7~B12)的尺寸。
图9的例子是其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中间部分的分割区域A6的尺寸被设定成2倍于在周边的分割区域(A0~A5、A7~A12)的尺寸,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从中间部分的分割区域A6切出的块的尺寸被设定成2倍于从在周边的分割区域切出的块的尺寸的例子。利用这种配置,可以获得从中央部分的分割区域A6切出的块B6的视频的关注度被增大的第二视频信号,并且获得在聚焦于图像拾取设备1的视野的中央部分频繁进行图像拾取的情况下的有利的VF视频信号。
另外,可以在与经常被选择用来聚焦的区域的位置对应的除第一视频信号的中央部分外的区域中,设定具有较大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块。
<变型例3>
(从分割区域中切出的块的位置)
从分割区域切出的块的位置不一定要是分割区域的中央部分。例如如图10中所示,块可被设定在分割区域内的偏心位置。在图10的例子中,对于在周边部分的多个分割区域(A0~A5、A7~A12),块(B0~B5、B7~B12)被设定在更靠近中央的分割区域A6的偏心位置。当然,对于在周边部分的多个分割区域(A0~A5、A7~A12),块(B0~B5、B7~B12)可以被设定在沿远离中央的分割区域A6的方向上的偏心位置。
此外,如图11中所示,块可被设定成跨过多个相邻的分割块上。图11的例子表示其中与在上和下、左和右方向上与中央的分割区域A6相邻的多个分割区域(A1、A2、A4、A5、A7、A8、A10、A11)对应的块(B1、B2、B4、B5、B7、B8、B10、B11)被设定成部分进入中央的分割区域A6的情况。
<变型例4>
(分割区域内的块位置的移动)
在分割区域内,块的位置是可移动的。
为了在分割区域内移动块的位置,按照单元17按照通过利用操作输入单元18从用户提供的切换指令,进行实时移动分割区域内的块的位置的控制。
图12是表示块位置的移动控制的例子的图。
在本例中,各个分割区域A0~A15被分割成垂直2个×水平2个总共4个相等的区域,并且其中的一个区域作为块B0~B15有效。控制单元17按照通过利用操作输入单元18从用户提供的切换指令,进行把各个分割区域A0~A15内的块B0~B15沿顺时针方向,同时移向下一个区域的控制。在本例中,通过提供切换4次的指令,块B0~B15循环一周后回到原始位置。
此外,依据用户的设定,块的移动方向可以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之间切换。
<变型例5>
(细节处理的取消)
在上述实施例中,VF信号处理单元15中的细节处理单元154对于第二视频信号进行强调待成像物体的轮廓的细节处理。该细节处理是通过把视频的亮度变化部分确定为轮廓进行的。因此,如图13中所示,块B00和B01之间的接合部分45的大部分作为轮廓被强调,并且可能对视觉识别聚焦状态造成障碍。
鉴于此,VF信号处理单元15被配置成基于从控制单元17提供的块之间的接合处的位置信息,使块之间的接合处的细节处理无效。利用这种配置,可以防止在用于视觉识别聚焦状态的视频中,生成无用的轮廓强调部分。
<变型例6>
[关于与块连接功能相关的用户设定]
在上面说明的图像拾取设备1中,关于上述块连接功能,可以进行以下的用户设定。
1.块连接功能的开/关
2.分割数
3.块尺寸
4.块位置
5.旋钮方向
6.多尺寸分割区域的开/关
7.细节取消
块连接功能的开/关是切换块连接功能的开/关的设定。
分割数是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第一视频信号的分割区域的数量的设定。例如,可以从4个到最大分割数地选择分割数。例如,当分割数为9时,第一视频信号被空间分割成3个水平区域×3个垂直区域的9个分割区域。当分割数为12时,第一视频信号被空间分割成4个水平区域×3个垂直区域的12个分割区域。当分割数为16时,第一视频信号被空间分割成4个水平区域×4个垂直区域的16个分割区域。当分割数为25时,第一视频信号被空间分割成5个水平区域×5个垂直区域的25个分割区域。另外,对于数量或长宽比,可以进行分割数的各种设定。分割数的上限可以大于25。
块尺寸是分割区域内的块的尺寸(相应的水平像素数和垂直像素数)的设定。或者,块尺寸可被设定为与分割区域的尺寸之比的值。
块位置是分割区域内的块的位置的设定。例如,如图12中所示,分割区域被分割成2个垂直区域×2个水平区域的总共4个相等区域,并设定它们之中的要被使用的一个区域。
旋钮方向是分割数、对于分配给块尺寸的设定的操作元件(旋钮)的旋转操作方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的分割数、以及块尺寸的增大/减小的设定。例如,在存在“9”、“16”、“25”作为分割数,并且沿旋钮的顺时针方向设定“增大”的情况下,随着旋钮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量(旋转角度)的增大,按照9→16→25的顺序切换分割数,并且随着旋钮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量(旋转角度)的增大,按照25→16→9的顺序切换分割数。这同样适用于分配给块尺寸的设定的旋钮方向。
如图9中所示,例如,多尺寸分割区域的开/关是是否利用多尺寸分割区域的设定,其中第一视频信号的中间部分的分割区域的尺寸被设定成大于在周边的多个分割区域的尺寸。
细节取消是是否取消细节处理的设定。
图14是表示用于上述用户设定的用户界面(UI)屏幕的图。
关于该UI,例如,图像拾取设备1的VF 16、外部显示器等用作UI显示单元,并且设置在图像拾取设备1中的特定操作按钮等用作设定输入单元。
在UI屏幕上,用户可以从一组多个操作元件中,选择为每个设定项目分配的操作元件。可被分配给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组是设置在图像拾取设备1的操作输入单元18中的特定按钮组、旋钮组等。
图15是表示图像拾取设备1的关于块连接功能的操作元件的侧视图。如图中所示,图像拾取设备1包括多个按钮B1、B2、B3、B4和B5,以及多个旋钮D1、D2、D3和D4,作为关于块连接功能的各个设定项目可被分配给的操作元件组。
应注意的是在该图中,表示了操作元件组设置在图像拾取设备1的机身1A的侧表面的情况,操作元件组可以设置在诸如图像拾取设备1的上表面之类的其他表面上,或者可以设置在VF 16上。
下面,将说明在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用户把图像拾取设备1的操作元件组中的任意操作元件分配给任意设定项目的方法。
应注意的是,设想在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对各个设定项目设定操作元件的初始值的情况。例如,作为各个初始值,作为按钮B1的操作元件被设定成块连接功能的开/关的设定,作为旋钮D1的操作元件被成分割数,作为旋钮D2的操作元件被设定成块大小的设定,作为旋钮D3的操作元件被成块位置的设定,按钮B2被设定成旋钮方向的设定,按钮B3被设定成多尺寸分割区域的开/关的设定,并且然后按钮B4被设定成细节取消的设定。
图16是表示在图14中所示的UI屏幕上,把分配给块尺寸的设定的操作元件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3的情况下的操作方法的图。
在UI屏幕上,用户通过操作例如设置在操作输入单元18中的游标键20等,选择用户期望变更其操作元件的设定项目。例如,当游标键20的向下键20d被按下2次时,作为变更对象的操作元件的设定项目从块连接功能的开/关移动到块尺寸。之后,游标键20的向右键20r被按下1次,对于块尺寸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显示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3。利用这种配置,对于块尺寸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分配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3。应注意的是当游标键20的向右键20r被按下2次时,对于块尺寸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显示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4。利用这种配置,对于水平块尺寸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分配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4。按照类似的方式,也可变更对于其他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分配。
图17是表示多个旋钮D1~D4之间的切换过程的图。可以看出,在设定被变更之前的旋钮是旋钮D2的情况下,每次游标键20的向右键20r被按下1次,就按照旋钮D3、旋钮D4和旋钮D1的顺序切换选择的旋钮。此外,如图18中所示,也可以按照类似的规则,切换按钮B1~B5。
应注意的是当对于水平中央部分像素数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分配从旋钮D2变更为旋钮D3时,它与分配给块位置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重叠。在对于多个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如此重叠的情况下,如图19中所示,在可通过反转显示等识别操作项目的状态下显示该操作项目,以便促使变更对于该操作元件已被分配给的操作项目(例如,块位置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元件的设定。利用这种配置,用户可以变更操作元件的分配,以避免操作元件的重叠设定。
[伴随设定的变更的VF视频生成的实时反映]
在图像拾取时,用户操作分配给关于块连接功能的各个设定项目的各个操作元件,从而实时改变显示在VF 16、外部显示器等上的第二视频信号的表现。利用这种配置,用户可以在借助视觉识别的调焦中选择最佳的设定值。
即,控制单元17分别检测在操作输入单元18中单独分配给关于块连接功能的各个设定项目的各个操作元件的状态。控制单元17生成与检测的状态对应的各个设定值,并在VF信号处理单元15中设定所述设定值。VF信号处理单元15基于控制单元17给出的各个设定值生成VF视频信号,并将其输出给VF 16。
<<应用例>>
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内窥镜手术系统。
图20是描述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可适用于的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的示意配置示例的示图。图20中,图解说明了其中外科医生(医师)5067利用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对病床5069上的患者5071进行手术的状态。如图所示,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包括内窥镜5001、其他手术工具5017、支持其上的内窥镜5001的支持臂设备5027、和上面搭载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各种设备的手推车5037。
在内窥镜手术中,代替切开腹壁以进行剖腹手术,利用称为套管针5025a~5025d的多个筒状开孔设备穿刺腹壁。随后,内窥镜5001的透镜筒5003和其他手术工具5017通过套管针5025a~5025d插入患者5071的体腔中。在描述的例子中,作为其他手术工具5017,气腹管5019、能量设备5021和手术钳5023被插入患者5071的体腔中。此外,能量设备5021是利用高频电流或超声波振动进行组织的切开和剥离,血管的闭合等的治疗工具。不过,描述的手术工具5017仅仅是例子,并且作为手术工具5017,可以使用通常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各种手术工具,比如镊子或牵开器之类。
由内窥镜5001成像的患者5071的体腔中的手术区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设备5041上。在实时观看显示在显示设备5041上的手术区的图像的同时,外科医生5067利用能量设备5021或手术钳5023,进行诸如切除患处之类的治疗。要注意的是尽管未描述,不过,气腹管5019、能量设备5021和手术钳5023在手术期间由外科医生5067或助手等支持。
(支持臂设备)
支持臂设备5027包括从基座单元5029伸出的臂单元5031。在描述的例子中,臂单元5031包括关节部分5033a、5033b及5033c和连杆5035a及5035b,并且在臂控制设备5045的控制下被驱动。内窥镜5001由臂单元5031支持,以致内窥镜5001的位置和姿态被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内窥镜5001的位置的稳定固定。
(内窥镜)
内窥镜5001包括透镜筒5003和连接到透镜筒5003的近端的摄像头5005,透镜筒5003具有从其远端起预定长度的要插入患者5071的体腔中的区域。在描述的例子中,内窥镜5001被描述成具有刚型透镜筒5003的刚性内窥镜。不过,内窥镜5001也可以是作为具有柔性型透镜筒5003的柔性内窥镜而配置。
透镜筒5003在其远端具有其中安装物镜的开口。光源设备5043连接到内窥镜5001,以致光源设备5043产生的光由在透镜筒5003内部延伸的光导管引导到透镜筒的远端,并且通过物镜射向患者5071的体腔中的观察对象。要注意的是内窥镜5001可以是前视内窥镜,或者可以是斜视内窥镜或侧视内窥镜。
在摄像头5005的内部设置光学系统和图像拾取元件,以致来自观察对象的反射光(观察光)由光学系统会聚到图像拾取元件上。观察光由图像拾取元件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与观察光对应的电信号,即,对应于观察图像的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作为RAW数据被发送给CCU 5039。要注意的是摄像头5005具备并入其中的适当驱动摄像头5005的光学系统以调整放大倍率和焦距的功能。
要注意的是为了兼容例如立体视觉(三维(3D)显示),可以在摄像头5005上设置多个图像拾取元件。这种情况下,在透镜筒5003的内部设置多个中继光学系统,以便把观察光导引到多个图像拾取元件中的每一个。
(包含在手推车中的各种设备)
CCU 5039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器(GPU)等,并且整体控制内窥镜5001和显示设备5041的操作。特别地,对于从摄像头5005接收的图像信号,CCU 5039进行用于显示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的各种图像处理,比如显影处理(去马赛克处理)之类。CCU5039把已对其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设备5041。此外,CCU 5039向摄像头5005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摄像头5005的驱动。所述控制信号可包括与诸如放大倍率或焦距之类的图像拾取条件相关的信息。
显示设备5041在CCU 5039的控制下,显示基于CCU 5039已对其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如果内窥镜5001可以进行诸如4K(水平像素数3840×垂直像素数2160)、8K(水平像素数7680×垂直像素数4320)之类的高分辨率的成像,和/或可以进行3D显示,那么可以使用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对应显示和/或3D显示的显示设备作为显示设备5041。在设备可以进行诸如4K或8K之类高分辨率的成像的情况下,如果用作显示设备5041的显示设备具有等于或不小于55英寸的尺寸,那么可以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外,可按照用途设置具有不同分辨率和/或不同尺寸的多个显示设备5041。
光源设备5043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之类的光源,并向内窥镜5001供给用于手术区的成像的照射光。
臂控制设备5045包括诸如CPU之类的处理器,并按照预定程序工作以按照预定控制方法,控制支持臂设备5027的臂单元5031的驱动。
输入设备5047是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的输入接口。通过输入设备5047,用户可以向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输入各种信息,或者输入指令。例如,通过输入设备5047,用户可输入与手术相关的各种信息,比如患者的身体信息,关于手术的手术过程的信息,等等。此外,例如,通过输入设备5047,用户可输入驱动臂单元5031的指令,改变内窥镜5001的图像拾取条件(照射光的类型、放大倍率、焦距等)的指令,驱动能量设备5021的指令等。
输入设备5047的类型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各种已知输入设备任意之一。例如,鼠标、键盘、触摸面板、开关、脚踏开关5057和/或控制杆等可以用作输入设备5047。在使用触摸面板作为输入设备5047的情况下,触摸面板可以设置在显示设备5041的显示面上。
或者,输入设备5047是穿戴在用户上的设备,比如眼镜式可穿戴设备或者头戴式显示器(HMD)之类,并且响应利用上述设备任意之一检测到的用户的手势或视线进行各种输入。此外,输入设备5047包括能够检测用户的运动的相机,并响应于从由所述相机成像的视频中检测到的用户的手势或视线来进行各种输入。此外,输入设备5047包括能够收集用户的语音的麦克风,并通过麦克风收集的语音来进行各种输入。通过配置输入设备5047,使得能够以这种方式不接触地输入各种信息,特别地,属于洁净区的用户(例如,外科医生5067)可以不接触地操作属于非洁净区的设备。此外,由于用户可以在不从其手中放下持有的手术工具的情况下操作设备,因此改善了用户的便利性。
治疗工具控制设备5049控制用于组织的烧灼或切开,血管的闭合等的能量设备5021的驱动。为了确保内窥镜5001的视野和确保外科医生的工作空间,气腹设备5051通过气腹管5019将气体送入患者5071的体腔中以使体腔膨胀。记录器5053是能够记录与手术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设备。打印机5055是能够以各种形式,比如文本、图像或图形之类,打印与手术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设备。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的特征配置。
(支持臂设备)
支持臂设备5027包括充当基座的基座单元5029和从基座单元5029伸出的臂单元5031。在描述的例子中,臂单元5031包括多个关节部分5033a、5033b及5033c,和通过关节部分5033b相互连接的多个连杆5035a及5035b。在图20中,为了简化图示,简化地描述了臂单元5031的配置。实际上,关节部分5033a-5033c和连杆5035a及5035b的形状、数量和布置,以及关节部分5033a-5033c的旋转轴的方向等可被适当设定,使得臂单元5031具有期望的自由度。例如,臂单元5031可优选地被配置为使得它具有等于或不小于6个自由度的自由度。这使得可以在臂单元5031的可移动范围内自由移动内窥镜5001。从而,把内窥镜5001的透镜筒5003从期望的方向插入患者5071的体腔中成为可能。
在各个关节部分5033a~5033c中设置致动器,并且关节部分5033a~5033c被配置为借助相应致动器的驱动,它们可绕其预定旋转轴转动。致动器的驱动由臂控制设备5045控制,以控制各个关节部分5033a~5033c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臂单元5031的驱动。从而,可以实现内窥镜5001的位置和姿态的控制。由此,臂控制设备5045可通过各种已知的控制方法,比如力控制或位置控制之类,来控制臂单元5031的驱动。
例如,如果外科医生5067通过输入设备5047(包括脚踏开关5057)适当地进行操作输入,那么可响应所述操作输入,通过臂控制设备5045适当地控制臂单元5031的驱动,从而控制内窥镜5001的位置和姿态。在通过刚刚说明的控制,把在臂单元5031的远端的内窥镜5001从任意位置移动到不同的任意位置之后,内窥镜5001可被固定地支持在移动后的位置。要注意的是可按主-从方式操纵臂单元5031。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放置在远离手术室的地方的输入设备5047远程控制臂单元5031。
此外,在应用力控制的情况下,臂控制设备5045可进行助力控制以驱动关节部分5033a~5033c的致动器,以致臂单元5031可接收用户的外力并按照所述外力平滑移动。这使得在用户直接接触并移动臂单元5031时,可以用较轻的力移动臂单元5031。因而,用户可以利用更简单、更容易的操作,更直观地移动内窥镜5001,并且可改善用户的便利性。
这里,通常在内窥镜手术中,内窥镜5001由称为内镜医师(scopist)的医生支持。相反,在使用支持臂设备5027的情况下,可以在不用手的情况下更可靠地固定内窥镜5001的位置,并且因此,能够稳定地获得手术区的图像,并且可以平稳地进行手术。
要注意的是臂控制设备5045不一定设置在手推车5037上。此外,臂控制设备5045不一定是单个设备。例如,臂控制设备5045可被设置在支持臂设备5027的臂单元5031的各个关节部分5033a-5033c中,以致多个臂控制设备5045相互协同以实现臂单元5031的驱动控制。
(光源设备)
光源设备5043向内窥镜5001提供在手术区的成像时的照射光。光源设备5043包括白光光源,所述白光光源例如包括LED、激光光源或者它们的组合。这种情况下,在白光光源包括红、绿和蓝(RGB)激光光源的组合的情况下,由于对于每种颜色(每种波长),可以高精度地控制输出强度和输出定时,因此通过光源设备5043可以进行拾取的图像的白平衡的调整。此外,这种情况下,如果使来自各个RGB激光光源的激光束分时照射在观察对象上,并且与照射定时同步地控制摄像头5005的图像拾取元件的驱动,那么可以分时地拾取分别对应于R、G和B颜色的图像。按照刚刚描述的方法,即使对于图像拾取元件未设置滤色片,也可获得彩色图像。
此外,可控制光源设备5043的驱动,使得针对每个预定时间改变待输出的光强。通过与光强的变化定时同步地控制摄像头5005的图像拾取元件的驱动,以分时地获取图像,并合成这些图像,可以创建没有曝光不足的遮蔽阴影和曝光过度的加亮区的高动态范围的图像。
此外,光源设备5043可被配置成供给可用于特殊光观察的预定波段的光。在特殊光观察中,例如,通过利用身体组织中的光的吸收的波长依存性来照射与普通观察时的照射光(即,白光)相比波段较窄的光,进行高对比度地对诸如黏膜表层部分的血管之类的预定组织成像的窄带光观察(窄带成像)。或者,在特殊光观察中,可以从通过照射激发光而产生的荧光进行用于获得图像的荧光观察。在荧光观察中,可以通过把激发光照射在身体组织上来观察来自身体组织的荧光(自发荧光观察),或者可以通过把诸如吲哚菁绿(ICG)之类的试剂局部注射到身体组织中并把与所述试剂的荧光波长对应的激发光照射到身体组织上,来获得荧光图像。光源设备5043可被配置成供给适合于如上所述的特殊光观察的这类窄带光和/或激发光。
(摄像头和CCU)
参考图21,更详细地说明内窥镜5001的摄像头5005和CCU 5039的功能。图21是描述图20中描述的摄像头5005和CCU 5039的功能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参见图21,作为其功能,摄像头5005具有透镜单元5007、图像拾取单元5009、驱动单元5011、通信单元5013和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此外,作为其功能,CCU 5039具有通信单元5059、图像处理单元5061和控制单元5063。摄像头5005和CCU 5039通过传送线缆5065相互连接,以便能够双向通信。
首先,说明摄像头5005的功能配置。透镜单元5007是设置在摄像头5005与透镜筒5003的连接位置处的光学系统。从透镜筒5003的远端接收的观察光被引入摄像头5005中,并随后进入透镜单元5007。透镜单元5007包括多个透镜的组合,所述多个透镜包括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透镜单元5007的光学特性被调整,使得观察光被会聚在图像拾取单元5009的图像拾取元件的受光面上。此外,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被配置成以致它们在光轴上的位置可移动,以便调整拾取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
图像拾取单元5009包括图像拾取元件,并被布置在透镜单元5007的下一级。通过透镜单元5007传递的观察光会聚在图像拾取元件的受光面上,并通过图像拾取元件的光电转换,生成与观测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图像拾取单元5009生成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通信单元5013。
作为图像拾取单元5009所包含的图像拾取元件,例如,使用具有Bayer阵列并能够拾取彩色图像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式的图像传感器。要注意的是作为图像拾取元件,可以使用可进行例如等于或不小于4K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成像的图像拾取元件。如果高分辨率地获得手术区的图像,那么外科医生5067可更详细地把握手术区的状态,并且能够更平稳地进行手术。
此外,图像拾取单元5009所包含的图像拾取元件包括以致它具有用于获取与3D显示兼容的右眼和左眼用图像信号的一对图像拾取元件。在应用3D显示的情况下,外科医生5067能够更精确地把握手术区中的活体组织的深度。要注意的是如果图像拾取单元5009被构造成多板式图像拾取单元,那么可对应于图像拾取单元5009的各个图像拾取元件地设置透镜单元5007的多个系统。
图像拾取单元5009不一定设置在摄像头5005上。例如,图像拾取单元5009可以设置在透镜筒5003内刚好在物镜之后。
驱动单元5011包括致动器,并在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的控制下,沿着光轴把透镜单元5007的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移动预定距离。从而,可适当调整图像拾取单元5009拾取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
通信单元5013包括往来于CCU 5039,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的通信设备。通信单元5013通过传送线缆5065,把从图像拾取单元5009获得的图像信号作为RAW数据发送给CCU5039。于是,为了以低等待时间显示手术区的拾取图像,优选通过光通信发送图像信号。这是因为在手术时,外科医生5067在通过拾取的图像观察患处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手术,因此为了以更高程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完成手术,要求尽可能实时地显示手术区的运动图像。在应用光通信的情况下,在通信单元5013中设置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在图像信号由光电转换模块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它通过传送线缆5065被发送给CCU 5039。
此外,通信单元5013从CCU 5039接收用于控制摄像头5005的驱动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包括与图像拾取条件相关的信息,比如指定拾取的图像的帧速率的信息,指定图像拾取时的曝光值的信息,和/或指定拾取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的信息。通信单元5013把接收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要注意的是来自CCU 5039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光通信发送。这种情况下,在通信单元5013中,设置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在控制信号由该光电转换模块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它被提供给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
要注意的是诸如帧速率、曝光值、放大倍率或焦点之类的图像拾取条件由CCU5039的控制单元5063基于获取的图像信号自动设定。换句话说,内窥镜5001中并入有自动曝光(AE)功能、自动聚焦(AF)功能和自动白平衡(AWB)功能。
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基于通过通信单元5013从CCU 5039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摄像头5005的驱动。例如,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基于指定拾取的图像的帧速率的信息,和/或指定图像拾取时的曝光值的信息,控制图像拾取单元5009的图像拾取元件的驱动。此外,例如,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基于指定拾取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的信息,控制驱动单元5011适当地移动透镜单元5007的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摄像头控制单元5015还可包括存储用于识别透镜筒5003和/或摄像头5005的信息的功能。
要注意的是,通过把诸如透镜单元5007和图像拾取单元5009之类的组件布置在气密性和防水性高的密封结构中,摄像头5005能被设置为抵抗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处理。
现在,说明CCU 5039的功能配置。通信单元5059包括用于往来于摄像头5005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的通信设备。通信单元5059接收通过传送线缆5065,从摄像头5005发送给它的图像信号。于是,如上所述,可优选地通过光通信发送图像信号。这种情况下,为了与光通信兼容,通信单元5059包括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通信单元5059把转换成电信号后的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处理单元5061。
此外,通信单元5059向摄像头5005发送用于控制摄像头5005的驱动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光通信发送。
图像处理单元5061对从摄像头5005发送给它的呈RAW数据形式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包括各种已知的信号处理,比如显影处理、图像质量改善处理(带宽增强处理、超分辨率处理、降噪(NR)处理和/或图像稳定处理)和/或放大处理(电子变焦处理)之类。此外,图像处理单元5061对图像信号进行检测处理,以便进行AE、AF和AWB。
图像处理单元5061包括诸如CPU或GPU之类的处理器,并且当所述处理器按照预定程序工作时,可以进行上面说明的图像处理和检测处理。要注意的是在图像处理单元5061包括多个GPU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5061适当地划分与图像信号相关的信息,以致所述多个GPU并行地进行图像处理。
控制单元5063进行与通过内窥镜5001的手术区的图像拾取和拾取的图像的显示相关的各种控制。例如,控制单元5063生成用于控制摄像头5005的驱动的控制信号。于是,如果用户输入图像拾取条件,那么控制单元5063基于用户的输入生成控制信号。或者,在内窥镜5001具有AE功能、AF功能和AWB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63响应图像处理单元5061进行的检测处理的结果,适当地计算最佳曝光值、焦距和白平衡,并生成控制信号。
此外,控制单元5063基于图像处理单元5061已对其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控制显示设备5041显示手术区的图像。随即,控制单元5063利用各种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手术区图像中的各种对象。例如,控制单元5063可通过检测包含在手术区图像中的对象的边缘的形状、颜色等,识别诸如手术钳之类的手术工具,特定的活体部位,出血,使用能量设备5021时的雾等。当控制单元5063控制显示单元5041显示手术区图像时,控制单元5063利用识别的结果,使各种手术支持信息以与手术区的图像叠加的方式被显示。在以叠加方式显示和向外科医生5067呈现手术支持信息的情况下,外科医生5067可以更安全和可靠地进行手术。
互连摄像头5005和CCU 5039的传送线缆5065是可用于电信号的通信的电信号线缆、可用于光通信的光纤、或者可用于电通信和光通信二者的复合线缆。
这里,尽管在描述的例子中,通过利用传送线缆5065通过有线通信进行通信,不过,也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摄像头5005和CCU 5039之间的通信。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摄像头5005和CCU 5039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不必在手术室中铺设传送线缆5065。于是,可以消除传送线缆5065妨碍手术室中的医务人员的移动的情况。
上面,说明了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的例子。应注意的是尽管作为例子,这里说明了内窥镜手术系统5000,不过,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系统不限于这样的例子。例如,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检查用柔性内窥镜系统和显微手术系统。
在向上述配置追加屏幕分辨率比显示设备5041低的第二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在CCU 5039处,从摄像头5005拍摄的图像生成显示在第二显示设备上的图像的处理中,可适宜地应用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利用这种配置,获得可在具有较低分辨率的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视觉识别在各个分割区域的位置的聚焦状态的视频信号。于是,在不需要移动显示在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图像的区域的操作的情况下,外科医生5067可以对任意分割区域开始聚焦操作,并可以迅速进行调焦。因此可以更安全、且更可靠地进行手术。
应注意的是本技术也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所述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2)按照(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3)按照(1)或(2)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4)按照(3)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6)按照(1)-(5)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下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和
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细节处理单元,所述细节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来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8)按照(1)-(7)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把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二视频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9)按照(1)-(8)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操作输入单元,所述操作输入单元包括一组多个操作元件,所述一组多个操作元件包括接收分割区域的数量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一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一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10)按照(9)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还包括接收块的尺寸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二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二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11)按照(9)或(10)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包括接收块的位置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三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三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12)按照(9)-(11)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包括从用户接收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的开/关的设定信息的第四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四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13)按照(12)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使得能够该组设定操作元件中的第一操作元件、第二操作元件、第三操作元件和第四操作元件的分配。
(14)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对外缘部分中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下转换来生成下转换视频,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在外缘部分内侧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块连接视频,并将下转换视频和块连接视频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15)按照(14)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16)按照(14)或(15)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17)按照(16)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18)按照(14)-(17)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19)按照(14)-(18)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下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和
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20)按照(14)-(18)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细节处理单元,所述细节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来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21)按照(14)-(20)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把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二视频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22)按照(14)-(20)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操作输入单元,所述操作输入单元包括一组多个操作元件,所述一组多个操作元件包括接收分割区域的数量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一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一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23)按照(22)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还包括接收块的尺寸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二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二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24)按照(22)或(23)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包括接收块的位置的用户的设定信息的第三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三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25)按照(22)-(24)任意之一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该组操作元件包括从用户接收把第一视频信号分割成具有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的开/关的设定信息的第四操作元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第四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所述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操作。
(26)按照(25)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使得能够设定该组操作元件中的第一操作元件、第二操作元件、第三操作元件和第四操作元件的分配。
(27)一种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28)按照(27)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29)按照(27)或(28)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30)按照(29)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31)按照(27)-(30)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32)按照(27)-(31)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下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和
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33)按照(27)-(32)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细节处理单元,所述细节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来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34)一种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由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35)按照(34)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36)按照(34)或(35)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37)按照(36)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38)按照(34)-(37)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39)按照(34)-(38)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和
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并输出第二视频信号或第三视频信号。
(40)按照(34)-(39)任意之一所述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 图像拾取设备
11 光学部件
12 图像拾取单元
13 主线视频信号处理单元
14 传送单元
15 VF信号处理单元
16 VF
17 控制单元
18 操作输入单元
151 下转换器
152 块连接单元
153 切换单元
154 细节处理单元

Claims (17)

1.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所述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分割区域的尺寸为3水平像素×3垂直像素或更多,并且所述块的尺寸为2水平像素×1垂直像素或更多,或者1水平像素×2垂直像素或更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尺寸小的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应的视频空间的中央部分处,和把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的周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把各个块设定在跨过多个分割区域的位置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
下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通过下转换,从第一视频信号生成具有第二分辨率的第三视频信号,和
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二视频信号和第三视频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细节处理单元,所述细节处理单元通过跳过块之间的接合处来进行强调第二视频信号的轮廓的处理。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把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二视频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还包括
操作输入单元,所述操作输入单元包括接收用户的操作的至少一个操作元件,其中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图像拾取时检测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状态,并把基于所述操作的设定信息实时反映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的运行。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分割区域的数量。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块的尺寸。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块的位置。
13.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括把第一视频信号划分成具有所述具有第一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区域和所述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分割区域的开/关。
14.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对外缘部分中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下转换来生成下转换视频,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在外缘部分内侧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块连接视频,并将下转换视频和块连接视频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显示第二视频信号的取景器。
15.一种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16.一种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和
由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第一视频信号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
17.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包含图像拾取元件的图像拾取单元;
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从由图像拾取单元获得的像素信号生成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视频信号;
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处理单元设定用于在空间上划分由第一视频信号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视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分割区域,在各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中,从第一视频信号中切出比对应分割区域的尺寸小的区域中的第一视频信号作为块,并将各块相互连接,从而生成具有比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视频信号;和
输出所述第二视频信号的输出单元。
CN201880016329.3A 2017-03-15 2018-03-06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383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621 2017-03-15
JP2017050621 2017-03-15
PCT/JP2018/008601 WO2018168578A1 (ja) 2017-03-15 2018-03-06 撮像装置、映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817A true CN110383817A (zh) 2019-10-25
CN110383817B CN110383817B (zh) 2021-06-29

Family

ID=6352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6329.3A Active CN110383817B (zh) 2017-03-15 2018-03-06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9067B2 (zh)
EP (1) EP3598735A4 (zh)
JP (1) JP7092111B2 (zh)
CN (1) CN110383817B (zh)
WO (1) WO20181685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702A (zh) * 2022-01-30 2022-05-13 上海傲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子像素排列分段方法、移动终端和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6717B1 (en) * 2017-03-27 2023-07-05 Sony Olympus Medical Solutions Inc. Control device and endoscope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0819A1 (en) * 2001-07-27 2003-01-30 Hidetoshi Fukud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050128333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7259104A (ja) * 2006-03-23 2007-10-04 Fujifilm Corp 2画面間の移動ベクトル算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10149125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060377A (zh) * 2015-04-03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2680A (ja) * 2003-11-04 2005-06-02 Olympus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336257A (ja) 2006-06-15 2007-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ォーカスアシスト機能付撮像装置
US20100214445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mage capturing metho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JP5490514B2 (ja) 2009-12-22 2014-05-1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KR20140054518A (ko) * 2012-10-29 201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248412B2 (ja) 2013-05-13 2017-1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383230B2 (ja) 2014-09-22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604736B2 (ja) 2015-04-03 2019-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60295122A1 (en) * 2015-04-03 2016-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0819A1 (en) * 2001-07-27 2003-01-30 Hidetoshi Fukud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050128333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7259104A (ja) * 2006-03-23 2007-10-04 Fujifilm Corp 2画面間の移動ベクトル算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10149125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060377A (zh) * 2015-04-03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702A (zh) * 2022-01-30 2022-05-13 上海傲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子像素排列分段方法、移动终端和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68578A1 (ja) 2018-09-20
JPWO2018168578A1 (ja) 2020-05-14
CN110383817B (zh) 2021-06-29
EP3598735A1 (en) 2020-01-22
US20190394395A1 (en) 2019-12-26
JP7092111B2 (ja) 2022-06-28
US11039067B2 (en) 2021-06-15
EP3598735A4 (en) 202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9519B2 (en)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CN113518944A (zh) 成像装置和开关
JPWO2019187502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729493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CN110383817A (zh) 图像拾取设备、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WO2018180573A1 (ja) 手術用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手術システム
US20220217260A1 (e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10778889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WO2020203265A1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映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21010020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45638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22004250A1 (ja) 医療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20121654A1 (ja)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装置、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