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9680B - 一种继电器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9680B
CN110379680B CN201910631746.5A CN201910631746A CN110379680B CN 110379680 B CN110379680 B CN 110379680B CN 201910631746 A CN201910631746 A CN 201910631746A CN 110379680 B CN110379680 B CN 1103796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knife
fixedly connected
clamping
shaped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17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9680A (zh
Inventor
臧龙
齐鹏
李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YIBEIFANG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yibeifa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yibeifang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yibeifa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17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9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家庭电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继电器接头,包括框体和插口;所述框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含有扳手、刀形转块、转轴、卡合部;所述刀形转块弧面设有小滚珠且上表面固连有滑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滑板之间固连有气囊;所述气囊连通与凹槽;所述凹槽通过滑动连接的推板固连于推杆;所述推杆固连于刀形转块;所述卡合部通过转轴固连于框体,且卡合部含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插口包括气缸和导线;所述气缸固连于铜片;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实现继电器在工作完成后手动和自动恢复,同时由于操作简单加大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避免触电等意外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庭电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继电器接头。
背景技术
继电器接头是继电器的专用设备,继电器,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现有技术中目前大多数使用的继电器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螺丝刀等其他工具的配合,操作困难,并且在操作的时候有可能发生触电等意外状况,安全系数较低,在继电器工作结束之后需要手动调节,使操作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继电器接头,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安全性低,再次是使用时操作繁琐,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是一种继电器接头,包括框体和插口;所述框体内开设有四个对称的空腔且每侧含有两个;所述空腔内设有扳手;所述扳手通过轴铰接于空腔内壁,且铰接点为扳手中部;所述扳手的一端穿出空腔设置,另一端的上方设有刀形转块;所述刀形转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空腔内,且刀形转块与转轴之间固连;所述转轴穿出框体设置且穿出部分设有卡合部;所述刀形转块上表面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刀形转块远离对应扳手的一侧侧面固连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凹槽的一侧固连有推板;所述空腔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板滑动连接于凹槽内且推板与凹槽内壁之间固连有弹簧;所述插口的上表面呈弧形设计,且插口顶部内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气缸,气缸彼此连通且连通处均设有压力阀;所述气缸的伸出端共同固连有铜片;所述气缸与凹槽内空间连通;工作时,将导线插入插口,用手扶正;按压板手,扳手通过轴转动,推动刀形转块向凹槽的一侧移动,刀形转块可通过推杆推动凹槽内的推板,由于推板与凹槽滑动连接,可通过推动推板向凹槽内壁移动,将凹槽内的气体挤压到气缸中,由于压力阀的作用,使气缸由中部向两侧依次伸出,从而推动铜片向下移动,固定导线,由于中部气缸先将铜片的中部推至导线,插口顶部内壁两侧固定的气缸,在中部气缸将铜片中部推至导线表面再推动,使铜片由圆弧形变为波浪形,这样使铜片完全包住导线,使导线的紧固程度更高;由于插口和铜片皆为弧形,可以增大铜片与导线的接触面,可以降低电火花产生的机率,防止继电器插口烧毁,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还可使流通的电流量增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卡合部可用于控制转轴的转动,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通过卡合部可使刀形转块转动,从而使扳手恢复,且导线固定简单方便,无需螺丝刀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更简单的对导线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固定环;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固连于框体外壁,且相对于转轴对称设置;固定环滑动连接于转轴表面且转轴表面固连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防止固定环相对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块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环相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开设卡槽的位置,固连设置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工作时,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手动使固定环向远离刀形转块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固定环脱离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扳手摆动回原位;推动固定环,使刀形转块恢复原位,再转动固定环,使第一卡块插入第一卡槽内,使刀形转块保持水平,方便二次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防止触电等意外发生,无需其他工具的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刀形转块的连接处位于刀形转块远离扳手一侧的上方;工作时,手动使固定环脱离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由于扳手下方固连有弹簧的作用,使扳手对刀形转块表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扳手摆动的同时带动刀形转块的转动,扳手的一端脱离于刀形转块表面,从而使刀形转块恢复原位,再手动转动固定环,使第一卡块插入第一卡槽,即可实现刀形转块的水平,从而实现自动恢复,刀形转块与转轴的固定点位于刀形转块靠近凹槽处的右上方,由于固定点偏心的现象会使刀形转块转动复原,减少人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深度大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块长度大于第二卡块长度,且第一卡槽深度与第一卡块长度相等,第二卡槽深度与第二卡块长度相等;工作时,当刀形转块需要保持水平时,第一卡块插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卡块插入第二卡槽内,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长度不等,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深度不等,避免第一卡块插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卡块插入第一卡槽内,导致刀形转块无法保持水平状,从而导致导线无法固定,防止人为操作失误,防止刀形转块在转动恢复时转动的角度与其原先的角度不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块对齐连接,由于卡槽的深度不同可以防止刀形转块做无规则运动,使刀形转块在恢复原状时保持其原先所处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位于转轴的左上方;所述固定板远离转轴的一侧设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刀形转块的上表面;所述滑板与固定板之间固连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气缸连通,且气囊完全受到挤压时释放出的气体大于推板移动相等距离所释放的气体;工作时,当扳手摆动至刀形转块上方,配合固定块挤压气囊,使气囊内气体进入气缸内,避免由于扳手转动至刀形转块上方后,使刀形转块有一个恢复的距离,避免其恢复距离时气缸内的气压降低向,使导线无法固定,由于推板固连有弹簧,且刀形转块向凹槽内壁移动在的时候,弹簧会对刀形转块提供一个推力使其向扳手的一侧移动,气缸释放气体,在气囊完全受到挤压时,气囊释放出的气体大于在推板移动相等距离气缸所释放的气体,使气缸始终保持高压状态,使气缸始终对铜片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从而使铜片将导线固定,加强铜片对导线的紧固程度。
优选的,所述刀形转块的弧形面设有均匀布置有小滚珠;工作时,当扳手转动过程中,扳手一端的上表面接触刀形转块,通过均匀布置的小滚珠可降低扳手与刀形转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人为扳动时使用的力度,使操作更加简单,由于摩擦力的降低可减少扳手与刀形转块的磨损,从而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通过设置扳手、刀形转块、气缸和铜片的配合,当导线需要固定时,将导线插入插口,用手扶正,按压板手,通过气缸推动铜片固定导线,由于插口和铜片皆为弧形,可以增大铜片与导线的接触面,可以降低电火花产生的机率,防止继电器插口烧毁,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还可使流通的电流量增大,提高工作效率,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通过卡合部可使刀形转块转动,从而使扳手恢复,且导线固定简单方便,无需螺丝刀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更简单的对导线进行安装。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转轴、弹簧的配合,需要将导线取出时,扳手通过摆动回原位,通过推动固定环,使刀形转块恢复原位;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扳手和刀形转块自动恢复原位,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防止触电等意外发生,无需其他工具的配合使用减少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2的插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框体1、插口2、扳手3、刀形转块4、转轴5、推杆6、推板7、弹簧8、气缸9、铜片10、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第一卡块13、第二卡块14、固定环15、气囊16、小滚珠17、滑板18、固定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包括框体1和插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开设有四个对称的空腔且每侧含有两个;所述空腔内设有扳手3;所述扳手3通过轴铰接于空腔内壁,且铰接点为扳手3中部;所述扳手3的一端穿出空腔设置,另一端的上方设有刀形转块4;所述刀形转块4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于空腔内,且刀形转块4与转轴5之间固连;所述转轴5穿出框体1设置且穿出部分设有卡合部;所述刀形转块4上表面固连有固定板19;所述刀形转块4远离对应扳手3的一侧侧面固连有推杆6;所述推杆6靠近凹槽的一侧固连有推板7;所述空腔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板7滑动连接于凹槽内且推板7与凹槽内壁之间固连有弹簧;所述插口2的上表面呈弧形设计,且插口2顶部内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气缸9,气缸9彼此连通且连通处均设有压力阀;所述气缸9的伸出端共同固连有铜片10;所述气缸9与凹槽内空间连通;工作时,将导线插入插口2,用手扶正;按压板手,扳手3通过轴转动,推动刀形转块4向凹槽的一侧移动,刀形转块4可通过推杆6推动凹槽内的推板7,由于推板7与凹槽滑动连接,可通过推动推板7向凹槽内壁移动,将凹槽内的气体挤压到气缸9中,由于压力阀的作用,使气缸9由中部向两侧依次伸出,从而推动铜片10向下移动,固定导线,由于中部气缸9先将铜片10的中部推至导线,插口2顶部内壁两侧固定的气缸9,在中部气缸9将铜片10中部推至导线表面再推动,使铜片10由圆弧形变为波浪形,这样使铜片10完全包住导线,使导线的紧固程度更高;由于插口2和铜片10皆为弧形,可以增大铜片10与导线的接触面,可以降低电火花产生的机率,防止继电器插口2烧毁,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还可使流通的电流量增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卡合部可用于控制转轴5的转动,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通过卡合部可使刀形转块4转动,从而使扳手3恢复,且导线固定简单方便,无需螺丝刀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更简单的对导线进行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和固定环15;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均固连于框体1外壁,且相对于转轴5对称设置;固定环15滑动连接于转轴5表面且转轴5表面固连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防止固定环15相对转轴5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11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环15相对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开设卡槽的位置,固连设置有第一卡块13和第二卡块14;工作时,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手动使固定环15向远离刀形转块4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固定环15脱离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扳手3摆动回原位;推动固定环15,使刀形转块4恢复原位,再转动固定环15,使第一卡块13插入第一卡槽内,使刀形转块4保持水平,方便二次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防止触电等意外发生,无需其他工具的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重实施方式,所述转轴5与刀形转块4的连接处位于刀形转块4远离扳手3一侧的上方;工作时,手动使固定环15脱离第一卡块13和第二卡块14,由于扳手3下方固连有弹簧8的作用,使扳手3对刀形转块4表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扳手3摆动的同时带动刀形转块4的转动,扳手3的一端脱离于刀形转块4表面,从而使刀形转块4恢复原位,再手动转动固定环15,使第一卡块13插入第一卡槽,即可实现刀形转块4的水平,从而实现自动恢复,刀形转块4与转轴5的固定点位于刀形转块4靠近凹槽处的右上方,由于固定点偏心的现象会使刀形转块4转动复原,减少人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槽深度大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块13长度大于第二卡块14长度,且第一卡槽深度与第一卡块13长度相等,第二卡槽深度与第二卡块14长度相等;工作时,当刀形转块4需要保持水平时,第一卡块13插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卡块14插入第二卡槽内,第一卡块13与第二卡块14长度不等,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深度不等,避免第一卡块13插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卡块14插入第一卡槽内,导致刀形转块4无法保持水平状,从而导致导线无法固定,防止人为操作失误,防止刀形转块4在转动恢复时转动的角度与其原先的角度不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第一卡块13对齐连接,由于卡槽的深度不同可以防止刀形转块4做无规则运动,使刀形转块4在恢复原状时保持其原先所处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19位于转轴5的左上方;所述固定板19远离转轴5的一侧设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滑动连接于刀形转块4的上表面;所述滑板18与固定板19之间固连有气囊16;所述气囊16与气缸9连通,且气囊16完全受到挤压时释放出的气体大于推板7移动相等距离所释放的气体;工作时,当扳手3摆动至刀形转块4上方,配合固定块挤压气囊16,使气囊16内气体进入气缸9内,避免由于扳手3转动至刀形转块4上方后,使刀形转块4有一个恢复的距离,避免其恢复距离时气缸9内的气压降低向,使导线无法固定,由于推板7固连有弹簧,且刀形转块4向凹槽内壁移动在的时候,弹簧会对刀形转块4提供一个推力使其向扳手3的一侧移动,气缸9释放气体,在气囊16完全受到挤压时,气囊16释放出的气体大于在推板7移动相等距离气缸9所释放的气体,使气缸9始终保持高压状态,使气缸9始终对铜片10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从而使铜片10将导线固定,加强铜片10对导线的紧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刀形转块4的弧形面设有均匀布置有小滚珠17;工作时,当扳手3转动过程中,扳手3一端的上表面接触刀形转块4,通过均匀布置的小滚珠17可降低扳手3与刀形转块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人为扳动时使用的力度,使操作更加简单,由于摩擦力的降低可减少扳手3与刀形转块4的磨损,从而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工作时,将导线插入插口2,用手扶正;按压板手,扳手3通过轴转动,推动刀形转块4向凹槽的一侧移动,刀形转块4通过推动推杆6推动凹槽内的推板7,通过推板将凹槽内的气体挤压到气缸9中,使气缸9推动铜片10向下移动,固定导线;导线取出时,通过卡合部使扳手3恢复;当需要将导线取出时,使固定环15向远离刀形转块4的一侧移动,扳手3摆动回原位;推动固定环15,使刀形转块4恢复原位,由于扳手3下方固连有弹簧8的作用,使扳手3恢复,扳手3的一端脱离于刀形转块4表面,使刀形转块4恢复原位;当扳手3摆动至刀形转块4上方,配合固定块挤压气囊16,使气囊16内气体进入气缸9内,由于推板7固连有弹簧,且刀形转块4向凹槽内壁移动在的时候,弹簧会对刀形转块4提供一个推力使其向扳手3的一侧移动,气缸9释放气体,推动气缸9使铜片10将导线固定;小滚珠17可降低扳手3与刀形转块4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继电器接头,包括框体(1)和插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开设有四个对称的空腔且每侧含有两个;所述空腔内设有扳手(3);所述扳手(3)通过轴铰接于空腔内壁,且铰接点为扳手(3)中部;所述扳手(3)的一端穿出空腔设置,另一端的上方设有刀形转块(4);所述刀形转块(4)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于空腔内,且刀形转块(4)与转轴(5)之间固连;所述转轴(5)穿出框体(1)设置且穿出部分设有卡合部;所述刀形转块(4)上表面固连有固定板(19);所述刀形转块(4)远离对应扳手(3)的一侧侧面固连有推杆(6);所述推杆(6)靠近凹槽的一侧固连有推板(7);所述空腔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板(7)滑动连接于凹槽内且推板(7)与凹槽内壁之间固连有弹簧;所述插口(2)的上表面呈弧形设计,且插口(2)顶部内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气缸(9),气缸(9)彼此连通且连通处均设有压力阀;所述气缸(9)的伸出端共同固连有铜片(10);所述气缸(9)与凹槽内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和固定环(15);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均固连于框体(1)外壁,且相对于转轴(5)对称设置;固定环(15)滑动连接于转轴(5)表面且转轴(5)表面固连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防止固定环(15)相对转轴(5)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11)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环(15)相对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开设卡槽的位置,固连设置有第一卡块(13)和第二卡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与刀形转块(4)的连接处位于刀形转块(4)远离扳手(3)一侧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深度大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块(13)长度大于第二卡块(14)长度,且第一卡槽深度与第一卡块(13)长度相等,第二卡槽深度与第二卡块(14)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9)位于转轴(5)的左上方;所述固定板(19)远离转轴(5)的一侧设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滑动连接于刀形转块(4)的上表面;所述滑板(18)与固定板(19)之间固连有气囊(16);所述气囊(16)与气缸(9)连通,且气囊(16)完全受到挤压时释放出的气体大于推板(7)移动相等距离所释放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形转块(4)的弧形面设有均匀布置有小滚珠(17)。
CN201910631746.5A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继电器接头 Active CN110379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746.5A CN110379680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继电器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746.5A CN110379680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继电器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680A CN110379680A (zh) 2019-10-25
CN110379680B true CN110379680B (zh) 2021-07-09

Family

ID=6825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1746.5A Active CN110379680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继电器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96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5557B1 (fr) * 1991-12-23 1995-06-23 Baco Const Elect Appareil electrique avec bornes de raccordement.
US5875885A (en) * 1997-05-28 1999-03-02 Eaton Corporation Combined wire lead and interphase barrier for power switches
CN202405591U (zh) * 2012-01-05 2012-08-29 黄成进 手持式气动接线端子压接机
CN204857594U (zh) * 2015-08-06 2015-12-09 温州创富高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接线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680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2599B (zh)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107461671A (zh) 一种led灯装置
CN107359454A (zh) 一种除尘器装置
CN107394525A (zh) 一种自动接电断电的供电插座
CN110379680B (zh) 一种继电器接头
CN209675538U (zh) 一种新型逆变器插座
CN107482382A (zh) 一种自控式电力插接装置
CN107146988B (zh) 一种智能手机连接设备
CN109103655A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装置
CN109149150B (zh) 智能接线装置
CN110165578B (zh) 一种智能除尘的开关柜
CN107275858B (zh) 一种电力插座
CN207103930U (zh) 一种往复式加工防转动导电接线柱的装置
CN103346502B (zh) 开关柜中防止手车推入后地刀误合闸的联锁装置
CN107845881A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供电装置
CN107053061A (zh) 电动扳手定扭力装置
CN208753696U (zh) 一种带有断路器的移动插座
CN10880836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方法
CN203887522U (zh) 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
CN216046684U (zh) 一种整体式变频供水设备
CN202634171U (zh) 附有停电自动复归装置的电动螺杆
CN219610892U (zh) 一种多联开关控制器
CN107877144B (zh) 一种led灯板组装设备
CN107388099A (zh) 一种led灯装置
CN107204549B (zh) 一种自动控制开闭的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102600 in qiangaomid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YIBEIFANG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Taohua Industrial Park,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ang L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